【核心素养目标】3.1 维护秩序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 维护秩序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3. 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社会规则,正确认识社会规则、社会生活与社会秩 序的关系。
2.道德修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3.法治观念: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规则。
4.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能维护社会秩序,适应社 会规则的变化。
5.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服务他人、服务社 会。
二、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三、教学过程
导入;观看视频,k396 列车员维护秩序。如果没有工作人员维护秩序, 那么人们的出行会遇到怎样的麻烦
师:如果社会没有维护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拥挤混乱。
设计意图:本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身边这些破坏社会秩序的案例,开启 下文“维护秩序”。
新授课:
(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1.什么是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指有条理、有次序地安排社会各组成部分,以达到正常运 转的状态。即: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分类:社会管理秩序、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2)生产秩序
(
安全生产
) (
滥用食品添加剂
)
扰乱生产秩序
(3)交通秩序
占道作业 占道经营
(4)公共场所秩序
乱扔果皮纸屑 不自觉排队 乱刻乱画
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秩序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过渡:高铁抽烟被强制处理,通过这个事例,我们知道,规则是需要 维护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分辨主要的几种社会秩序,从 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辨别能力。
(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规则的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
师:(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师:当违反违反了规则,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
靠社会组织的强
制力实施
靠社会舆论、社
会心理来实现
纪律
法律
道德


对违反
社会规
则的处
罚措施
强制
性措

非强
制性
手段
)
师:(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小结:3.社会规则的作用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案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社会规则所发挥的作用, 并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
三、课堂总结
一个社会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保障我们生活的运行。当然, 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规则来维护,社会规则规定了社会秩序的内容, 也保障了社会秩序的实现。
四 、当堂训练
1.(2023 · 吉林 · 统考二模)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 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 的处罚,属于非强制性手段的是(B )
A. 法律和纪律 B. 道德和风俗 C. 纪律和风俗
D.道德和法律
2. (2023 ·广东广州 ·广东实验中学校考二模)《中国公民国内旅游 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 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共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社
会秩序,是因为 (C)
A. 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
B. 违背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C.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D. 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
五、板书设计
3.1 维护秩序
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1、社会秩序的含义和种类
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社会秩序
3、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1、社会规则的含义和种类:
2、社会规则的作用
3、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取了小组探究法、情境体验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一些重点 和难点知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如果材料能找到更多贴近学生的实际,会 取得更好的成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