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瑞中附初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瑞中附初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瑞中附初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
1.(2023七上·温州月考)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液体的倾倒 B.滴加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测量物体长度
【答案】C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液体的倾倒时,试管略微倾斜,试管口紧挨试剂瓶口,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到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
B.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要悬停在试管口的正上方,故B错误;
C.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泡盖灭,故C正确;
D.测量物体长度时,物体的边缘没有对准刻度尺上的刻度,故D错误。
故选C。
2.(2023七上·温州月考)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密集,具有防止细菌入侵的功能。构成皮肤表皮的是(  )
A.保护组织 B.上皮组织 C.结缔组织 D.分生组织
【答案】B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植物的五大组织,分别是保护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和营养组织;动物的四大组织分别是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
【解答】A.保护组织,属于植物的组织,皮肤属于动物,A错误;
B.动物的上皮组织具有保护的作用,所以皮肤表皮细胞排列密集,具有防止细菌入侵的功能。属于上皮组织,B正确;
C.血液、肌腱和软骨属于结缔组织,C错误;
D.分生组织属于植物组织,具有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能力,D错误;
故答案为:B.
3.(2023七上·温州月考)多种多样的生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但目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不包括(  )
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B.偷猎和乱捕滥杀
C.环境污染 D.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分析】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
【解答】 多种多样的生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但目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不包括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故答案为:D.
4.(2023七上·温州月考)有一玩具,其外观有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质的。甲同学拿磁铁吸了一下玩具,发现玩具被吸引。甲同学的“拿磁铁吸了一下玩具,发现玩具被吸引”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建立猜想或假设 B.制订探究计划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合作与交流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 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解答】 甲同学的“拿磁铁吸了一下玩具,发现玩具被吸引”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取事实与证据;
故答案为:C.
5.(2023七上·温州月考)甲、乙、丙同学的实际体温分别为37.3℃、36.8℃和38.1℃,甲、乙和丙同学先后用这支温度计测自己的体温。甲同学测完之后,乙、丙同学使用温度计之前都没有用力甩一甩。
那么乙和丙同学测得的读数分别是(  )
A.36.8℃和38.1℃ B.37.3℃和38.1℃
C.36.8℃和37.3℃ D.都为37.3℃
【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这导致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不能流回液泡,即体温计的示数在不甩动的情况下只能上升不能降低,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测量甲的体温后,体温计的示数为37.3℃。因为乙的体温36.8℃小于37.3℃,所以体温计的示数不变,还是37.3℃。因为丙的体温38.1℃ 大于37.3℃,所以体温计的示数升高,即为38.1℃ 。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2023七上·温州月考)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D.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实验结果与猜想不符,说明猜想是错误的,应该改变猜想,重新实验。
【解答】AD、经过实验论证(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说明猜想是错误的,应该修改猜想,再进行实验论证,故A正确,D错误;
BC、应新生实验结论(实验事实),猜想有可能是错误的,不能为了猜想而修改过程和实验的结果,故BC错误;
故选A。
7.(2023七上·温州月考)小娜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植物细胞,把不同组织的植物细胞记录如下,则这里小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A.文字描述法 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记录的方法有文字描述法,表格记录法以及图形记录法等;
【解答】从中可以看出此题中是通过绘制组织结构的方式进行记录的,属于图形记录法;
故答案为:C.
8.(2023七上·温州月考)用显微镜观察时,图中甲图为倍数不同的目镜(10×、5×)与物镜(40×、4×),图乙是放大40倍所看到的图象,欲将乙图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40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直至位于视野中央
B.将物镜换成甲图中的镜头④
C.换成高倍镜之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D.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A.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上下左右都相反,所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直至位于视野中央,A错误;
B. ③④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将物镜换成甲图中的镜头③,B错误;
C. 换成高倍镜之后,图像会变得模糊,所以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C正确;
D. 放大后视野变暗,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D错误;
故答案为:C.
9.(2023七上·温州月考)下列结构层次依次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是(  )
A.桃树、桃子、桃花、桃叶
B.神经系统、心脏、血液、受精卵
C.呼吸系统、肺、果实、草履虫
D.消化系统、肝脏、叶表皮、香蕉
【答案】B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 ①细 胞:细胞是生物体的 基本结构 和功能单位,也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 细胞间质 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指彼此间互相作用、互相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解答】A.桃树不是系统,而是植物体;桃花桃叶桃子都是器官,A错误;
B. 神经系统属于系统、心脏属于器官、血液属于组织、受精卵属于细胞,B正确;
C. 呼吸系统属于系统、肺属于器官、果实属于器官、草履虫属于细胞,C错误;
D. 消化系统属于系统、肝脏属于器官、叶表皮属于组织、香蕉属于器官,D错误;
故答案为:B.
10.(2023七上·温州月考)冬天,人们喜欢喝热的汤,喝热汤感到很烫,这是因为舌头上有(  )
A.神经组织 B.上皮组织 C.肌肉组织 D.结缔组织
【答案】A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 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根据不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判断。
【解答】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所以说喝刚烧好的开水会感到很烫,这是因为舌头上有感觉神经组织。
故选A。
11.(2023七上·温州月考)国庆档《我和我的家乡》之《回乡之路》中乔树林一直推销的毛乌素沙地苹果,颜色粉红,口感甜脆多汁,是人们喜爱的瓜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沙地苹果是由营养组织、上皮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等组成的
B.沙地苹果细胞有细胞壁,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
C.沙地苹果甜甜的汁液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D.沙地苹果属于生殖器官
【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其支持的作用。植物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五大组织;动物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四大组织;
【解答】A. 沙地苹果是由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等组成的,上皮组织属于动物组织,A错误;
B. 沙地苹果细胞有细胞壁,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 ,B正确;
C. 沙地苹果甜甜的汁液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C正确;
D. 沙地苹果属于生殖器官 ,D正确;
故答案为:A.
12.(2023七上·温州月考)“夸赞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
A.2分米 B.2米 C.6分米 D.6米
【答案】B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测量是指将待测的量和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 估测:估计得到的测量值,大概得到的测量值,暂时测量一下 ;
【解答】 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相当于两个手臂的长度,约为2米;
故答案为:B.
13.(2023七上·温州月考)小丽同学为测量小石块体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实验后跟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小丽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在浸入小石块时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操作和读数均正确
【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测量大石块的体积,正确的步骤如下: 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用量筒测体积读数时,主要应该平视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小;
【解答】A. 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仰视读数是偏小的,所以会导致实际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的体积大于V1,所以测量的结果石块的体积为V2-V1其实是偏大的;A错误;
B. 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所以实际水和石头的总体积V2是偏小的,所以用该数据测量的结果石块的体积为V2-V1也是偏大的。B错误;
C. 在浸入小石块时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所以读数V2是比真实值偏小的,所以V2-V1的读数叶偏小,测量结果偏小,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操作和读数均正确 ,会导致V2偏大,所以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的数值也会偏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14.(2023七上·温州月考)有6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03厘米、26.09厘米、26.08厘米、26.04厘米和26.08厘米、31.38厘米。下列测量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26.064厘米 B.26.06厘米 C.26.95厘米 D.26.08厘米
【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略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排除错误数据,计算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
【解答】比较可知,31.38cm明显偏大,为错误数据,将其去掉,则课本的长度为:。
故选B。
15.(2023七上·温州月考)下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
①位于液泡的上方 ②位于液泡的下方 ③逆时针 ④顺时针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是倒像,左右相反、上下对调。要知道细胞中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和移动方向的方法有两种,一、可通过画左右对称图形和上下对称图形得到实际细胞的位置;二、可通过将画有细胞像的纸旋转180 所看到的即是实际的物体的位置。
【解答】显微镜中所成的像是倒像。根据分析中提供的方法可通过将画有细胞像的纸旋转180 ,能发现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位于液泡的上方,移动的方向不变仍是逆时针的,所以①③正确,D选项正确。
故选D
16.(2023七上·温州月考)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会偏小,即实际体积大于19毫升;倒出液体后,俯视读数,读数会偏大,即实际剩余的液体小于11毫升。根据V=V1-V2可知,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19毫升-11毫升=8毫升,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7.(2023七上·温州月考)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
【答案】D
【知识点】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在物理学中,对于一些微小的量很难直接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而是将其成10倍、100倍的放大,最后将测量结果再除以倍数即可,这就是“累积法”,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1分硬币的厚度很小,直接测量误差很大,因此可以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8.(2023七上·温州月考)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小
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小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每一小格对应的 温度值)。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1、量筒在使用时必须放置平稳,面对刻度线,向量筒中注入液体,液面接近指定体积时,改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逐滴加入,直到凹液面的最低处,刻度线,眼睛三点保持水平。2、读数前,当往量筒中注入液体后,一般不要马上读数,要让附着在量筒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数,否则读出值会有偏小。3、 读数时,平视是正确的读数方法。仰视和俯视是两种错误读数法,如果仰视(从下往上看)读出值会小于实际值,俯视(从上往下看),读出值会大于实际值。4、读数后,读数后应立即把液体倒在指定的容器中,倾倒完毕后将量筒小嘴在容器壁上轻轻刮一下,最后用清水冲洗量筒,以备下次使用。
【解答】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会偏小,A正确;
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测量值会偏大,B错误;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测量值会偏小,C错误;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测量值会偏大,D错误;
故答案为:A
19.(2023七上·温州月考)一支温度计刻有100个均匀的小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液面下降到第30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升到第80格,则此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
A.0℃~100℃ B.-30℃~120℃
C.-60℃~140℃ D.-20℃~105℃
【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格数计算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再据此计算出低于0℃的温度和高于100℃的温度,从而确定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解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则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为:;
则该温度计测量的最低温度为:0℃-2℃×30=-60℃;
该温度计测量的最高温度为:100℃+2℃×(100-80)=140℃。
那么测量范围为-60℃~140℃。
故选C。
20.(2023七上·温州月考)如图所示,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上温度刻度值越向上越大
B.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气体热缩冷胀的性质
C.为了测量更准确,玻璃管要细一点,球型容器要小一点
D.该温度计不太准确的原因之一是液体也会热胀冷缩
【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AB、根据图片确定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确定刻度的变化特点;
C、根据V=Sh分析测量更准确的方法;
D、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判断。
【解答】AB、根据图片可知,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增大,于是玻璃管内水柱下降;反之,温度降低时,玻璃管内水柱升高,因此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且上面刻度小,下面刻度值大,故AB错误;
C、根据V=Sh可知,球形容器的体积越大,则里面气体体积越大,玻璃刮越细,则温度变化相同时水柱的高度变化越明显,测量越准确,故C错误;
D、该温度计不太准确的原因之一是液体也会热胀冷缩,故D正确。
故选:D。
21.(2023七上·温州月考)在下列仪器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序号填写在空格上。
①烧杯;②胶头滴管;③酒精灯;④玻璃棒;⑤药匙;⑥试管
用于加热其他仪器的是   ,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   ,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答案】③;⑤;②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格局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分析解答。
【解答】用于加热其他仪器的是酒精灯,故选③;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药匙,故选⑤;滴加少量液体的是胶头滴管,故选②。
22.(2023七上·温州月考)下图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细胞的是   (选填“甲”或“乙”);
(2)瓜果中有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是细胞的细胞液,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   。(【 】内填序号, ▲ 填细胞结构名称。)
【答案】(1)甲
(2)⑥;液泡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细动物细胞的相同:都细胞膜细胞、细胞核、线体;植物细胞动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绿和液,动胞不具有细胞壁、泡、叶绿体。图中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叶绿体,④细胞质,⑤细胞壁,⑥液泡。
【解答】(1)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甲没有叶绿体、液泡、细胞壁,故甲是蜗牛细胞结构。
(2)液泡里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瓜果中有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是细胞的细胞液,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⑥液泡。
23.(2023七上·温州月考)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请根据图示填空。
木块长度是    液体的体积是    温度计的温度为   
【答案】2.35cm;42mL;-34℃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分别记录所对的两个刻度值,最后相减即可;
(2)根据图片确定量筒的分度值,视线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出示数;
(3)根据图片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木块的长度为:6.35cm-4.00cm=2.50cm;
(2)根据图片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则示数为42mL;
(3)根据图片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值向下增大,则实际温度在0℃以下,那么示数为-34℃。
24.(2023七上·温州月考)如图表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此过程中母细胞内出现的   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b]是   过程。判断的依据是   。
(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
【答案】(1)染色体
(2)细胞分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3)系统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细胞分裂: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使细胞体内的数目增多。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使生物的个体数目增多;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是染色体的变化,先复制,再平均分开,使得新形成的子细胞与原来的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细胞分化:分裂形成的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逐级发生改变,即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解答】(1) 图中[a]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此过程中母细胞内出现的染色体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 [b]是细胞分化过程。判断的依据是 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3) 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
故答案为:(1)染色体(2)细胞分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3)系统
25.(2023七上·温州月考)某同学在实验室完成“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时。在讨论和交流中,其中某一科学兴趣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请结合实验过程,帮他们回答。
(1)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图2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中,已经看到细胞,需要看得更清晰,按下来需要转动【   】   (提示:【】内填数字, ▲ 填名称)
(2)图2是甲两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情形,这表明该同学在装片制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要求的操作。请你指出:为什么会出现甲这种情形?   (写出操作不当处)。
(3)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图3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从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
(4)图4显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操作步骤,据图回答问题。图中甲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
【答案】(1)12;细准焦螺旋
(2)盖盖玻片时不当
(3)⑤④③②
(4)生理盐水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1)看的更清晰,需要调节12细准焦螺旋,帮助图像变得清晰;
(2)图2出现气泡,原因是盖盖玻片时不当;
(3) 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图3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从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⑤④③② ;不需要调节①,因为①是用来找图像的,图像已经找到了;
(4)图4显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操作步骤,据图回答问题。图中甲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为了维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故答案为:(1)12、细准焦螺旋(2) 盖盖玻片时不当 (3) ⑤④③② (4) 生理盐水
26.(2023七上·温州月考)学习了《细胞》一节后,小江同学对细胞膜的功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活细胞的细胞膜的功能,请你帮助他共同完成:
实验材料:1000毫升大烧杯、清水、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红色苋菜等。
实验步骤:
⑴提出问题: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吗?
⑵作出假设:   。
⑶制定计划:
①取两个1000毫升的大烧杯,编号为甲、乙;
②在甲、乙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把甲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乙烧杯不做处理,留作对照;
③把等量的红色苋菜叶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
④观察并记录烧杯中的现象。
⑷实验现象:甲烧杯中的水   ,乙烧杯中的水   
⑸原因分析:甲杯中苋菜叶片细胞的细胞膜被破坏,乙杯中苋菜叶片细胞的细胞膜完好无损。
⑹实验结论: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⑺思考:本实验中选用的叶片是红色苋菜菜叶,相比绿色苋菜菜叶,其优点是   
【答案】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或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变红;不变色;效果更明显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其支持的作用。
【解答】作出假设: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或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
⑷根据结论写现象,所以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的水变红,乙烧杯中的水不变红;
思考:本实验中选用的叶片是红色苋菜菜叶,相比绿色苋菜菜叶,其优点是实验的效果更明显;
故答案为: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或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变红、不变色、效果更明显
27.(2023七上·温州月考)高脂血症是指血脂(血液中胆固醇以及脂类的总称)水平过高,可引起一些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血浆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是高脂血症的重要检测指标。研究表明,洋葱具有消炎、杀菌,降血脂等功效。为探究洋葱提取物对高血脂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体重相同的同龄健康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②分别灌喂各组大鼠等量的普通饲料一周,检测三组大鼠血浆中TC和TG水平。③分别灌喂各组大鼠等量的高脂饲料和不同浓度的洋葱提取物。④连续灌喂30天后,再次测定三组大鼠血浆中TC和TG水平,
数据记录如表:
组别 每千克体重灌喂洋葱提取物剂量(g) 血浆TC水平(mmol/L) 血浆TG水平(mmol/L)
实验前 30天后 实验前 30天后
甲组 0 2.05 2.77 1.33 1.97
乙组 1.00 2.03 2.29 1.36 1.57
丙组 3.00 2.03 2.23 1.37 1.47
(1)本实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
(2)实验中排除其他干扰的做法有:   (举一例)。
(3)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
【答案】(1)对照
(2)体重相同的同龄健康大鼠30只;灌喂等量的普通饲料;灌喂等量的高脂饲料;灌喂等量的不同浓度的洋葱提取物(任写一点)
(3)在一定范围内洋葱提取物对高血脂大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洋葱提取物浓度越高,对高血脂大鼠降血脂的作用越明显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 对照试验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于对照实验是这样描述的 “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 实验组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
【解答】(1) 本实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对照;
(2) 实验中排除其他干扰的做法有: 体重相同的同龄健康大鼠30只;灌喂等量的普通饲料;灌喂等量的高脂饲料;灌喂等量的不同浓度的洋葱提取物 ;
(3) 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洋葱提取物对高血脂大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洋葱提取物浓度越高,对高血脂大鼠降血脂的作用越明显 ;
故答案为:(1)对照(2) 体重相同的同龄健康大鼠30只;灌喂等量的普通饲料;灌喂等量的高脂饲料;灌喂等量的不同浓度的洋葱提取物(任写一点) (3) 在一定范围内洋葱提取物对高血脂大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洋葱提取物浓度越高,对高血脂大鼠降血脂的作用越明显
28.(2023七上·温州月考)小元在探究“水、食盐水煮鸡蛋的快慢”进行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数据。
加热时间/秒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水的温度t1/℃ 90.0 93.0 95.4 97.2 99.0 100.3 100.3 100.3 100.3
食盐水温度t2/℃ 90.0 93.5 96.3 98.4 100.5 102.6 104.0 104.0 104.0
水的温度t3/℃ 25.0 30.3 35.0 39.7 44.2 48.5 52.5 56.3 59.9
食盐水温度t4/℃ 25.0 30.8 35.8 40.6 45.5 49.6 53.8 57.4 60.8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火焰大小相同的酒精灯、烧杯、适量的水和食盐水、铁架台,为了完成实验,所用测量工具除了秒表外,还需要   ;
(2)分析表中数据,为让鸡蛋快速煮熟,液体的种类该如何选择   。
【答案】(1)温度计
(2)盐水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哪种液体升温快,升温越快煮熟鸡蛋越快。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测量水的温度,则还需要测量工具为温度计;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盐水的温度升高的更快,因此让鸡蛋快速煮熟,应该选盐水。
29.(2023七上·温州月考)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小王同学做了很多实验:
(1)在实验室里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因矿石体积较大,小王同学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为   。
(2)从A到C的操作过程中将使所测矿石体积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其原因是   。
(3)乙同学认为这种方法不适合测量不规则的海绵,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1)略
(2)偏大;取出石块会有部分液体带出
(3)海绵具有吸水性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1)矿山的体积等于补充水的体积;
(2)注意取出石块时会带出部分水对体积测量的影响;
(3)海绵疏松多孔,放入水中后会吸收大量的水,从而使测出的体积明显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矿山的体积为:V=200mL-130mL=70mL=70cm3;
(2)从A到C的操作过程中将使所测矿石体积结果偏大,其原因是:取出石块会有部分液体带出水。
(3)乙同学认为这种方法不适合测量不规则的海绵,我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海绵具有吸水性。
30.(2023七上·温州月考)利用多枚放大镜、光盘、平面镜和升降支架等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和放大镜A、B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针对“简易显微镜”的评价表如下。
“简易显微镜”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 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效果明显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但不效果明显 不能通过该设备观 察到洋葱表皮细胞
(1)放大镜A相当于图乙中的   (填结构名称)。
(2)利用“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放片后该进行如何操作获得较清晰物像   。
(3)根据评价表,该简易显微镜“指标一”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一”达到合格以上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答案】(1)目镜
(2)上下调节支架的高度
(3)光盘下方放置遮光器(或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1)在显微镜中,靠近眼睛的凸透镜为目镜,靠近物体的凸透镜为物镜;
(2) 根据显微镜通过转动显微镜的准焦螺旋升降镜筒来使物像更清晰解答;
(3)要看清物体,还必须要有足够的光线,据此确定改进方案。
【解答】 (1)根据甲图可知放大镜A靠近眼睛,相当于目镜;
(2)利用“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放片后应上下调节支架的高度,直到通过放大镜A观察到较清晰的物像。
(3)根据评价表,该简易显微镜“指标一”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一”达到合格水平,可进行的改进有:可以在增加凹面镜或者在光盘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圆形孔径的纸板来遮光。
1 / 1浙江省温州市瑞中附初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
1.(2023七上·温州月考)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液体的倾倒 B.滴加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测量物体长度
2.(2023七上·温州月考)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密集,具有防止细菌入侵的功能。构成皮肤表皮的是(  )
A.保护组织 B.上皮组织 C.结缔组织 D.分生组织
3.(2023七上·温州月考)多种多样的生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但目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不包括(  )
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B.偷猎和乱捕滥杀
C.环境污染 D.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4.(2023七上·温州月考)有一玩具,其外观有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质的。甲同学拿磁铁吸了一下玩具,发现玩具被吸引。甲同学的“拿磁铁吸了一下玩具,发现玩具被吸引”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建立猜想或假设 B.制订探究计划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合作与交流
5.(2023七上·温州月考)甲、乙、丙同学的实际体温分别为37.3℃、36.8℃和38.1℃,甲、乙和丙同学先后用这支温度计测自己的体温。甲同学测完之后,乙、丙同学使用温度计之前都没有用力甩一甩。
那么乙和丙同学测得的读数分别是(  )
A.36.8℃和38.1℃ B.37.3℃和38.1℃
C.36.8℃和37.3℃ D.都为37.3℃
6.(2023七上·温州月考)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D.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7.(2023七上·温州月考)小娜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植物细胞,把不同组织的植物细胞记录如下,则这里小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A.文字描述法 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 D.以上都不是
8.(2023七上·温州月考)用显微镜观察时,图中甲图为倍数不同的目镜(10×、5×)与物镜(40×、4×),图乙是放大40倍所看到的图象,欲将乙图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40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直至位于视野中央
B.将物镜换成甲图中的镜头④
C.换成高倍镜之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D.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9.(2023七上·温州月考)下列结构层次依次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是(  )
A.桃树、桃子、桃花、桃叶
B.神经系统、心脏、血液、受精卵
C.呼吸系统、肺、果实、草履虫
D.消化系统、肝脏、叶表皮、香蕉
10.(2023七上·温州月考)冬天,人们喜欢喝热的汤,喝热汤感到很烫,这是因为舌头上有(  )
A.神经组织 B.上皮组织 C.肌肉组织 D.结缔组织
11.(2023七上·温州月考)国庆档《我和我的家乡》之《回乡之路》中乔树林一直推销的毛乌素沙地苹果,颜色粉红,口感甜脆多汁,是人们喜爱的瓜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沙地苹果是由营养组织、上皮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等组成的
B.沙地苹果细胞有细胞壁,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
C.沙地苹果甜甜的汁液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D.沙地苹果属于生殖器官
12.(2023七上·温州月考)“夸赞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
A.2分米 B.2米 C.6分米 D.6米
13.(2023七上·温州月考)小丽同学为测量小石块体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实验后跟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小丽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在浸入小石块时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操作和读数均正确
14.(2023七上·温州月考)有6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03厘米、26.09厘米、26.08厘米、26.04厘米和26.08厘米、31.38厘米。下列测量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26.064厘米 B.26.06厘米 C.26.95厘米 D.26.08厘米
15.(2023七上·温州月考)下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
①位于液泡的上方 ②位于液泡的下方 ③逆时针 ④顺时针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6.(2023七上·温州月考)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判断
17.(2023七上·温州月考)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
18.(2023七上·温州月考)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小
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小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A.A B.B C.C D.D
19.(2023七上·温州月考)一支温度计刻有100个均匀的小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液面下降到第30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升到第80格,则此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
A.0℃~100℃ B.-30℃~120℃
C.-60℃~140℃ D.-20℃~105℃
20.(2023七上·温州月考)如图所示,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上温度刻度值越向上越大
B.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气体热缩冷胀的性质
C.为了测量更准确,玻璃管要细一点,球型容器要小一点
D.该温度计不太准确的原因之一是液体也会热胀冷缩
21.(2023七上·温州月考)在下列仪器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序号填写在空格上。
①烧杯;②胶头滴管;③酒精灯;④玻璃棒;⑤药匙;⑥试管
用于加热其他仪器的是   ,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   ,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22.(2023七上·温州月考)下图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细胞的是   (选填“甲”或“乙”);
(2)瓜果中有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是细胞的细胞液,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   。(【 】内填序号, ▲ 填细胞结构名称。)
23.(2023七上·温州月考)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请根据图示填空。
木块长度是    液体的体积是    温度计的温度为   
24.(2023七上·温州月考)如图表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此过程中母细胞内出现的   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b]是   过程。判断的依据是   。
(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
25.(2023七上·温州月考)某同学在实验室完成“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时。在讨论和交流中,其中某一科学兴趣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请结合实验过程,帮他们回答。
(1)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图2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中,已经看到细胞,需要看得更清晰,按下来需要转动【   】   (提示:【】内填数字, ▲ 填名称)
(2)图2是甲两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情形,这表明该同学在装片制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要求的操作。请你指出:为什么会出现甲这种情形?   (写出操作不当处)。
(3)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图3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从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
(4)图4显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操作步骤,据图回答问题。图中甲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
26.(2023七上·温州月考)学习了《细胞》一节后,小江同学对细胞膜的功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活细胞的细胞膜的功能,请你帮助他共同完成:
实验材料:1000毫升大烧杯、清水、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红色苋菜等。
实验步骤:
⑴提出问题: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吗?
⑵作出假设:   。
⑶制定计划:
①取两个1000毫升的大烧杯,编号为甲、乙;
②在甲、乙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把甲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乙烧杯不做处理,留作对照;
③把等量的红色苋菜叶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
④观察并记录烧杯中的现象。
⑷实验现象:甲烧杯中的水   ,乙烧杯中的水   
⑸原因分析:甲杯中苋菜叶片细胞的细胞膜被破坏,乙杯中苋菜叶片细胞的细胞膜完好无损。
⑹实验结论: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⑺思考:本实验中选用的叶片是红色苋菜菜叶,相比绿色苋菜菜叶,其优点是   
27.(2023七上·温州月考)高脂血症是指血脂(血液中胆固醇以及脂类的总称)水平过高,可引起一些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血浆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是高脂血症的重要检测指标。研究表明,洋葱具有消炎、杀菌,降血脂等功效。为探究洋葱提取物对高血脂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体重相同的同龄健康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②分别灌喂各组大鼠等量的普通饲料一周,检测三组大鼠血浆中TC和TG水平。③分别灌喂各组大鼠等量的高脂饲料和不同浓度的洋葱提取物。④连续灌喂30天后,再次测定三组大鼠血浆中TC和TG水平,
数据记录如表:
组别 每千克体重灌喂洋葱提取物剂量(g) 血浆TC水平(mmol/L) 血浆TG水平(mmol/L)
实验前 30天后 实验前 30天后
甲组 0 2.05 2.77 1.33 1.97
乙组 1.00 2.03 2.29 1.36 1.57
丙组 3.00 2.03 2.23 1.37 1.47
(1)本实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
(2)实验中排除其他干扰的做法有:   (举一例)。
(3)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
28.(2023七上·温州月考)小元在探究“水、食盐水煮鸡蛋的快慢”进行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数据。
加热时间/秒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水的温度t1/℃ 90.0 93.0 95.4 97.2 99.0 100.3 100.3 100.3 100.3
食盐水温度t2/℃ 90.0 93.5 96.3 98.4 100.5 102.6 104.0 104.0 104.0
水的温度t3/℃ 25.0 30.3 35.0 39.7 44.2 48.5 52.5 56.3 59.9
食盐水温度t4/℃ 25.0 30.8 35.8 40.6 45.5 49.6 53.8 57.4 60.8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火焰大小相同的酒精灯、烧杯、适量的水和食盐水、铁架台,为了完成实验,所用测量工具除了秒表外,还需要   ;
(2)分析表中数据,为让鸡蛋快速煮熟,液体的种类该如何选择   。
29.(2023七上·温州月考)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小王同学做了很多实验:
(1)在实验室里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因矿石体积较大,小王同学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为   。
(2)从A到C的操作过程中将使所测矿石体积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其原因是   。
(3)乙同学认为这种方法不适合测量不规则的海绵,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什么?
   
30.(2023七上·温州月考)利用多枚放大镜、光盘、平面镜和升降支架等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和放大镜A、B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针对“简易显微镜”的评价表如下。
“简易显微镜”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 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效果明显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但不效果明显 不能通过该设备观 察到洋葱表皮细胞
(1)放大镜A相当于图乙中的   (填结构名称)。
(2)利用“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放片后该进行如何操作获得较清晰物像   。
(3)根据评价表,该简易显微镜“指标一”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一”达到合格以上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液体的倾倒时,试管略微倾斜,试管口紧挨试剂瓶口,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到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
B.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要悬停在试管口的正上方,故B错误;
C.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泡盖灭,故C正确;
D.测量物体长度时,物体的边缘没有对准刻度尺上的刻度,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植物的五大组织,分别是保护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和营养组织;动物的四大组织分别是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
【解答】A.保护组织,属于植物的组织,皮肤属于动物,A错误;
B.动物的上皮组织具有保护的作用,所以皮肤表皮细胞排列密集,具有防止细菌入侵的功能。属于上皮组织,B正确;
C.血液、肌腱和软骨属于结缔组织,C错误;
D.分生组织属于植物组织,具有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能力,D错误;
故答案为:B.
3.【答案】D
【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分析】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
【解答】 多种多样的生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但目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不包括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故答案为:D.
4.【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 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解答】 甲同学的“拿磁铁吸了一下玩具,发现玩具被吸引”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取事实与证据;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这导致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不能流回液泡,即体温计的示数在不甩动的情况下只能上升不能降低,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测量甲的体温后,体温计的示数为37.3℃。因为乙的体温36.8℃小于37.3℃,所以体温计的示数不变,还是37.3℃。因为丙的体温38.1℃ 大于37.3℃,所以体温计的示数升高,即为38.1℃ 。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实验结果与猜想不符,说明猜想是错误的,应该改变猜想,重新实验。
【解答】AD、经过实验论证(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说明猜想是错误的,应该修改猜想,再进行实验论证,故A正确,D错误;
BC、应新生实验结论(实验事实),猜想有可能是错误的,不能为了猜想而修改过程和实验的结果,故BC错误;
故选A。
7.【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记录的方法有文字描述法,表格记录法以及图形记录法等;
【解答】从中可以看出此题中是通过绘制组织结构的方式进行记录的,属于图形记录法;
故答案为:C.
8.【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A.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上下左右都相反,所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直至位于视野中央,A错误;
B. ③④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将物镜换成甲图中的镜头③,B错误;
C. 换成高倍镜之后,图像会变得模糊,所以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C正确;
D. 放大后视野变暗,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D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B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 ①细 胞:细胞是生物体的 基本结构 和功能单位,也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 细胞间质 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指彼此间互相作用、互相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解答】A.桃树不是系统,而是植物体;桃花桃叶桃子都是器官,A错误;
B. 神经系统属于系统、心脏属于器官、血液属于组织、受精卵属于细胞,B正确;
C. 呼吸系统属于系统、肺属于器官、果实属于器官、草履虫属于细胞,C错误;
D. 消化系统属于系统、肝脏属于器官、叶表皮属于组织、香蕉属于器官,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A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 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根据不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判断。
【解答】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所以说喝刚烧好的开水会感到很烫,这是因为舌头上有感觉神经组织。
故选A。
11.【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其支持的作用。植物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五大组织;动物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四大组织;
【解答】A. 沙地苹果是由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等组成的,上皮组织属于动物组织,A错误;
B. 沙地苹果细胞有细胞壁,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 ,B正确;
C. 沙地苹果甜甜的汁液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C正确;
D. 沙地苹果属于生殖器官 ,D正确;
故答案为:A.
12.【答案】B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测量是指将待测的量和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 估测:估计得到的测量值,大概得到的测量值,暂时测量一下 ;
【解答】 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相当于两个手臂的长度,约为2米;
故答案为:B.
13.【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测量大石块的体积,正确的步骤如下: 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用量筒测体积读数时,主要应该平视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小;
【解答】A. 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仰视读数是偏小的,所以会导致实际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的体积大于V1,所以测量的结果石块的体积为V2-V1其实是偏大的;A错误;
B. 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所以实际水和石头的总体积V2是偏小的,所以用该数据测量的结果石块的体积为V2-V1也是偏大的。B错误;
C. 在浸入小石块时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所以读数V2是比真实值偏小的,所以V2-V1的读数叶偏小,测量结果偏小,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操作和读数均正确 ,会导致V2偏大,所以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的数值也会偏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略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排除错误数据,计算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
【解答】比较可知,31.38cm明显偏大,为错误数据,将其去掉,则课本的长度为:。
故选B。
15.【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是倒像,左右相反、上下对调。要知道细胞中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和移动方向的方法有两种,一、可通过画左右对称图形和上下对称图形得到实际细胞的位置;二、可通过将画有细胞像的纸旋转180 所看到的即是实际的物体的位置。
【解答】显微镜中所成的像是倒像。根据分析中提供的方法可通过将画有细胞像的纸旋转180 ,能发现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位于液泡的上方,移动的方向不变仍是逆时针的,所以①③正确,D选项正确。
故选D
16.【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会偏小,即实际体积大于19毫升;倒出液体后,俯视读数,读数会偏大,即实际剩余的液体小于11毫升。根据V=V1-V2可知,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19毫升-11毫升=8毫升,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7.【答案】D
【知识点】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在物理学中,对于一些微小的量很难直接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而是将其成10倍、100倍的放大,最后将测量结果再除以倍数即可,这就是“累积法”,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1分硬币的厚度很小,直接测量误差很大,因此可以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8.【答案】A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每一小格对应的 温度值)。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1、量筒在使用时必须放置平稳,面对刻度线,向量筒中注入液体,液面接近指定体积时,改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逐滴加入,直到凹液面的最低处,刻度线,眼睛三点保持水平。2、读数前,当往量筒中注入液体后,一般不要马上读数,要让附着在量筒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数,否则读出值会有偏小。3、 读数时,平视是正确的读数方法。仰视和俯视是两种错误读数法,如果仰视(从下往上看)读出值会小于实际值,俯视(从上往下看),读出值会大于实际值。4、读数后,读数后应立即把液体倒在指定的容器中,倾倒完毕后将量筒小嘴在容器壁上轻轻刮一下,最后用清水冲洗量筒,以备下次使用。
【解答】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会偏小,A正确;
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测量值会偏大,B错误;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测量值会偏小,C错误;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测量值会偏大,D错误;
故答案为:A
19.【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格数计算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再据此计算出低于0℃的温度和高于100℃的温度,从而确定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解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则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为:;
则该温度计测量的最低温度为:0℃-2℃×30=-60℃;
该温度计测量的最高温度为:100℃+2℃×(100-80)=140℃。
那么测量范围为-60℃~140℃。
故选C。
20.【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AB、根据图片确定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确定刻度的变化特点;
C、根据V=Sh分析测量更准确的方法;
D、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判断。
【解答】AB、根据图片可知,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增大,于是玻璃管内水柱下降;反之,温度降低时,玻璃管内水柱升高,因此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且上面刻度小,下面刻度值大,故AB错误;
C、根据V=Sh可知,球形容器的体积越大,则里面气体体积越大,玻璃刮越细,则温度变化相同时水柱的高度变化越明显,测量越准确,故C错误;
D、该温度计不太准确的原因之一是液体也会热胀冷缩,故D正确。
故选:D。
21.【答案】③;⑤;②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格局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分析解答。
【解答】用于加热其他仪器的是酒精灯,故选③;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药匙,故选⑤;滴加少量液体的是胶头滴管,故选②。
22.【答案】(1)甲
(2)⑥;液泡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细动物细胞的相同:都细胞膜细胞、细胞核、线体;植物细胞动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绿和液,动胞不具有细胞壁、泡、叶绿体。图中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叶绿体,④细胞质,⑤细胞壁,⑥液泡。
【解答】(1)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甲没有叶绿体、液泡、细胞壁,故甲是蜗牛细胞结构。
(2)液泡里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瓜果中有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是细胞的细胞液,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⑥液泡。
23.【答案】2.35cm;42mL;-34℃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分别记录所对的两个刻度值,最后相减即可;
(2)根据图片确定量筒的分度值,视线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出示数;
(3)根据图片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木块的长度为:6.35cm-4.00cm=2.50cm;
(2)根据图片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则示数为42mL;
(3)根据图片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值向下增大,则实际温度在0℃以下,那么示数为-34℃。
24.【答案】(1)染色体
(2)细胞分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3)系统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细胞分裂: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使细胞体内的数目增多。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使生物的个体数目增多;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是染色体的变化,先复制,再平均分开,使得新形成的子细胞与原来的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细胞分化:分裂形成的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逐级发生改变,即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解答】(1) 图中[a]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此过程中母细胞内出现的染色体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 [b]是细胞分化过程。判断的依据是 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3) 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
故答案为:(1)染色体(2)细胞分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3)系统
25.【答案】(1)12;细准焦螺旋
(2)盖盖玻片时不当
(3)⑤④③②
(4)生理盐水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1)看的更清晰,需要调节12细准焦螺旋,帮助图像变得清晰;
(2)图2出现气泡,原因是盖盖玻片时不当;
(3) 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图3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从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⑤④③② ;不需要调节①,因为①是用来找图像的,图像已经找到了;
(4)图4显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操作步骤,据图回答问题。图中甲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为了维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故答案为:(1)12、细准焦螺旋(2) 盖盖玻片时不当 (3) ⑤④③② (4) 生理盐水
26.【答案】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或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变红;不变色;效果更明显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其支持的作用。
【解答】作出假设: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或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
⑷根据结论写现象,所以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的水变红,乙烧杯中的水不变红;
思考:本实验中选用的叶片是红色苋菜菜叶,相比绿色苋菜菜叶,其优点是实验的效果更明显;
故答案为: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或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变红、不变色、效果更明显
27.【答案】(1)对照
(2)体重相同的同龄健康大鼠30只;灌喂等量的普通饲料;灌喂等量的高脂饲料;灌喂等量的不同浓度的洋葱提取物(任写一点)
(3)在一定范围内洋葱提取物对高血脂大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洋葱提取物浓度越高,对高血脂大鼠降血脂的作用越明显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 对照试验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于对照实验是这样描述的 “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 实验组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
【解答】(1) 本实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对照;
(2) 实验中排除其他干扰的做法有: 体重相同的同龄健康大鼠30只;灌喂等量的普通饲料;灌喂等量的高脂饲料;灌喂等量的不同浓度的洋葱提取物 ;
(3) 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洋葱提取物对高血脂大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洋葱提取物浓度越高,对高血脂大鼠降血脂的作用越明显 ;
故答案为:(1)对照(2) 体重相同的同龄健康大鼠30只;灌喂等量的普通饲料;灌喂等量的高脂饲料;灌喂等量的不同浓度的洋葱提取物(任写一点) (3) 在一定范围内洋葱提取物对高血脂大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洋葱提取物浓度越高,对高血脂大鼠降血脂的作用越明显
28.【答案】(1)温度计
(2)盐水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哪种液体升温快,升温越快煮熟鸡蛋越快。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测量水的温度,则还需要测量工具为温度计;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盐水的温度升高的更快,因此让鸡蛋快速煮熟,应该选盐水。
29.【答案】(1)略
(2)偏大;取出石块会有部分液体带出
(3)海绵具有吸水性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1)矿山的体积等于补充水的体积;
(2)注意取出石块时会带出部分水对体积测量的影响;
(3)海绵疏松多孔,放入水中后会吸收大量的水,从而使测出的体积明显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矿山的体积为:V=200mL-130mL=70mL=70cm3;
(2)从A到C的操作过程中将使所测矿石体积结果偏大,其原因是:取出石块会有部分液体带出水。
(3)乙同学认为这种方法不适合测量不规则的海绵,我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海绵具有吸水性。
30.【答案】(1)目镜
(2)上下调节支架的高度
(3)光盘下方放置遮光器(或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1)在显微镜中,靠近眼睛的凸透镜为目镜,靠近物体的凸透镜为物镜;
(2) 根据显微镜通过转动显微镜的准焦螺旋升降镜筒来使物像更清晰解答;
(3)要看清物体,还必须要有足够的光线,据此确定改进方案。
【解答】 (1)根据甲图可知放大镜A靠近眼睛,相当于目镜;
(2)利用“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放片后应上下调节支架的高度,直到通过放大镜A观察到较清晰的物像。
(3)根据评价表,该简易显微镜“指标一”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一”达到合格水平,可进行的改进有:可以在增加凹面镜或者在光盘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圆形孔径的纸板来遮光。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