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北苑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试卷1.(2023七上·杭州期中)你喜欢《科学》吗?你觉得要进入科学世界,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是( )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 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C.看书学习,认真作业 D.观察和实验【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根据对科学知识学习的方法的认识判断。【解答】 我觉得要进入科学世界,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2.(2023七上·杭州期中)做《观察蜗牛的外形》实验时,为更仔细地观察它,你需要借助的工具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 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其中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大。所以在观察方式上,一般先用肉眼,在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可见显微镜和放大镜都属于观察器具,解答即可。【解答】 C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仪器;D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光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A显微镜和B放大镜属于观察仪器;蚯蚓较大不需要放大很多就能观察,因此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蚯蚓,而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因此不能使用显微镜观察蚯蚓。故选B。3.(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A.米 B.千米 C.纳米 D.分米【答案】A【知识点】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根据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判断。【解答】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为米,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4.(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1.8毫米=1.8×0.001=0.0018米B.1.8毫米=1.8毫米×0.001=0.0018米C.1.8毫米=1.8米×0.001米=0.0018米D.1.8毫米=1.8×0.001米=0.0018米【答案】D【知识点】单位换算【解析】【分析】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就是换算成的单位,要写在进率的后面。【解答】毫米化米,即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000,如下所示:1.8毫米=1.8×0.001米=0.0018米;1.8毫米=1.8×米=0.0018米;1.8毫米=1.8×米=0.0018米;故选D。5.(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答案】B【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测量值=”分析。【解答】 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拉的太紧, 那么长度单位变大。根据“测量值=”可知,测量值偏小,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6.(2023七上·杭州期中)“朵朵葵花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进行呼吸【答案】C【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 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 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是向日葵对太阳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体现了植物具有向光性。故选C。7.(2023七上·杭州期中)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下图中的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判断。【解答】A.温度计的液泡不能触碰容易的侧壁,故A错误;B.温度计的液泡要浸没在液体中,故B错误;C.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液泡要浸没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故C正确;D.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C。8.(2023七上·杭州期中)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读数方法是否正确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对测量的认识分析判断即可。【解答】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读数方法是否正确,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9.(2023七上·杭州期中)利用三角板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特殊测量方法【解析】【分析】根据“组合法”测圆柱直径的方法分析判断。【解答】测量圆柱的底面直径时,可以用三角板和桌面将圆柱夹住,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直角边重合,则三角板的直角边与桌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直径,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0.(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 )A.零下5度 B.负摄氏5度 C.零下5摄氏度 D.零下5度【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摄氏温标的读数方法分析。【解答】 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 读作零下5摄氏度或者-5℃,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1.(2023七上·杭州期中)一支量筒有50亳升水,当里面放入一木块,一半浸入水中,量筒的读数是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A.6厘米3 B.0.6分米3 C.12分米3 D.12厘米3【答案】D【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首先根据V排=V总-V水计算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再根据V排=计算木块的体积即可。【解答】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V排=V总-V水=56mL-50mL=6mL=6cm3;即;解得:V木=12cm3。故选D。12.(2023七上·杭州期中)关于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答案】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温度计是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的工具,分为指针温度计和 数字温度计。根据使用目的的区别,已设计制造出多种温度计。【解答】A、沸水的温度是100℃,而体温计的最大温度为42℃,所以体温计不能测量沸水温度;故A错误;B、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体温计则可以;故B正确;C、体温计内的玻璃管内经有一弯曲处,是为了使温度计能够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设计的;而温度计则没有;故C错误;D、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故D正确;故答案为:D。13.(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 ②取出温度计 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⑤让温度计的玻璃炮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2)使用前认清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3)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的侧壁或底部,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方可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必须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温度计是初中物理中较重要的测量工具,要记清使用时的具体步骤,会正确测量和读数.【解答】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④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③选择合适的温度计;⑤然后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①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②取出温度计.即④③⑤①②;故选:C.14.(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形液面层中央最低点保持水平。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中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答案】A【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解答】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可以下蹲,使视线与液面相平,故A错误符合题意;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形液面层中央最低点保持水平,故B正确不合题意;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故B正确不合题意;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中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15.(2023七上·杭州期中)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解答】A.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A错误;B.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故B正确;C.闻气体的体积时,应该用手轻轻扇动,然后从旁边去闻,故C错误;D.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故D错误。故选B。16.(2023七上·杭州期中)有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管内水银面的位置在刻度3℃处,放在沸水中(标准大气压)水银面的位置在刻度为103℃。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位置在59℃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A.62℃ B.59℃ C.56℃ D.53℃【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则温度的变化量与刻度值的变化量成正比。设实际温度为t,显示温度为t',那么它们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解答】当显示温度为59℃时,根据得到:;解得:t=56℃。故选C。17.(2023七上·杭州期中)有甲、乙、丙三种量筒,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是:甲:500毫升,10毫升;乙:100毫升,1毫升;丙:50毫升,1毫升,现要测量体积约为40厘米3的石块体积,选择上述哪一量筒进行测量好( )A.甲 B.乙 C.丙 D.三种都可以【答案】B【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量筒的量程要大于被测的体积,且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据此分析判断。【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测量体积为40cm3的石块的体积时,石块浸没在水中时的总体积肯定大于50cm3而小于100cm3,因此应该选择乙量筒。故选B。18.(2023七上·杭州期中)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A.2.42cm B.2.428cm C.2.43cm D.2.47cm【答案】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将几个测量结果相加,然后除以测量的次数得到平均值即可。【解答】在长度测量中,估读值可能会有不同,但是准确值部分肯定都相同,据此将2.64cm排除;那么这个物体的测量值为:。故选C。19.(2023七上·杭州期中)化学实验必须规范,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解答】A.不能y用手拿正在加热的蒸发皿,会造成烫伤,故A错误;B.不能直接到试管口观察水是否沸腾,如果水溅出会造成烫伤,故B错误;C.取用固体粉末时,将试管横放,用纸槽将其送入试管底部,故C正确;D.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会造成火焰倒吸,引起火灾,故D错误。故选C。20.(2023七上·杭州期中)自2020年春节开始,新冠疫情肆虐,当人们出现疑似症状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问是否头痛、鼻塞,然后测体温,医生采取这些行动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他的直接目的是( )A.建立猜想与假设 B.获取事实和证据C.制订探究计划 D.评价与交流【答案】B【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根据对科学探究环节的认识判断即可。【解答】 当人们出现疑似症状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问是否头痛、鼻塞,然后测体温,医生采取这些行动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他的直接目的是获取事实和证据,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21.(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A.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判断;B.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判断;CD.根据刻度尺的测量方法判断。【解答】A.读取量筒的示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A错误;B.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液泡不能接触烧杯的侧壁和底部,故B错误;C.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边缘要对准某个整刻度,故C错误;D.测量圆柱的底面直径时,用两个三角板夹住圆柱,下面的刻度尺与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重合,则两个三角板直角边之间的距离为圆柱的底面直径,故D正确。故选D。22.(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从实验可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甲 向阳处 20℃ 充足乙 向阳处 20℃ 不充足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答案】D【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即可。【解答】根据表格可知,都在向阳处且温度都是20℃,那么光线情况和温度相同,只有水分的充足情况不同,因此探究的因素是水分,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23.(2023七上·杭州期中)一支已用过的体温计,水银柱液面示数为37.5℃,消毒后,用此体温计直接测两个病人的体温,第一个为37.5℃,第二个为38.6℃,由此可以确定( )A.两个病人都在发烧B.第一个病人发烧,第二个病人不发烧C.第一个病人不发烧,第二个病人发烧D.第一个病人可能发烧,第二个病人一定发烧【答案】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当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会从此断开,不会下降,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据此可知,在不甩动的情况下,当测量体温低于或等于原来的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保持不变;当测量体温高于原来的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会升高,肯定是准确的,据此分析判断。【解答】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为37.5℃,测量第一个体温后还是37.5℃,即示数没有变化,那么第一个的体温可能低于或等于37.5℃,即他可能发烧。测量第二个体温后示数为38.6℃,液柱升高了,那么第二个体温准确,他肯定发烧。故选D。24.(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用量筒测石块体积的步骤中,正确序号排列为①将适量水注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2②计算石块体积为V=V1—V2③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量筒水中④读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1( )A.①③④②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答案】A【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排水法测固体体积的步骤分析判断。【解答】在用量筒测石块体积的步骤中,正确序号排列为:①将适量水注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2;③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量筒水中;④读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1;②计算石块体积为V=V1-V2。即顺序为①③④②。故选A。25.(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答案】A【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解答】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读数为30mL, 则V1正确。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 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剩余的体积V2<20mL。根据V=V1-V2可知,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于10mL。故选A。26.(2023七上·杭州期中)科学要研究各种 ,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 和 。【答案】自然现象;原因;规律【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根据科学的定义解答。【解答】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27.(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实验室中,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常用 测液体的体积。【答案】刻度尺;量筒【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常见的测量工具的知识解答。【解答】在实验室中,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28.(2023七上·杭州期中)请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1)《科学》课本的长度约28 ;(2)一杯温开水的温度是56 ;(3)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500 ;【答案】(1)cm(2)℃(3)ml【知识点】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1)长度的国际单位为m,比它大的单位为km,比它小的单位为dm、cm、mm、μm和nm;(2)摄氏温标的单位为℃;(3)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为L和mL。【解答】(1)《科学》课本的长度约28cm;(2)一杯温开水的温度是56℃;(3)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500mL。29.(2023七上·杭州期中)完成单位换算:(1)2.5米= 厘米(2)500升= 立方米(3)500mL= 升【答案】(1)250(2)0.5(3)0.5【知识点】单位换算【解析】【分析】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时,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时,除以进率。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就是换算成的单位,写在进率的前面。【解答】(1)2.5米=2.5×100厘米=250厘米;(2)500升=500×10-3立方米=0.5立方米;(3)500mL=500×10-3升=0.5升。30.(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 尺测量时准确度高。用 尺测量时,尺子放的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 ,最小刻度 。【答案】B;A;4.75cm;1mm【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则测量越准确。(2)根据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解答;(3)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刻度尺A的分度值为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为0.1cm,则B的分度值小,则测量准确度更高;(2)刻度尺A的刻度没有贴近物体,故A放置错误;(3)用B尺测出的长度:8.95cm-4.20cm=4.75cm。31.(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本书每张纸的厚度(不计封面,共200页),根据图中所示,总厚度是 ,由此可知每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毫米。【答案】0.60cm;0.06【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记录测量结果;(2)每张纸上有2页,据此计算纸的张数,然后用总厚度除以张数即可。【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总厚度为0.60cm。(2)纸的张数为:200÷2=100,那么每张纸的厚度为:。32.(2023七上·杭州期中)物体的 称为温度。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甲和乙所示的读数为:甲的温度记作 ;乙的温度记作 。【答案】冷热程度;热胀冷缩;零下二十五摄氏度;40℃【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温度的定义解答;(2)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答;(3)根据图片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解答】(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2)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3)温度计的分度值都是1℃,甲的刻度向下增大,则在0℃以下,那么为-25℃,读作零下二十五摄氏度。以的刻度值向上增大,则在0℃以上,那么为40℃。33.(2023七上·杭州期中)通过观察蜗牛,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你认为蜗牛的 最敏感。(2)通过实验,我知道蜗牛有触觉、视觉、 、嗅觉等几种感觉,但是没有 。【答案】(1)触角(2)味觉;听觉【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 分,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解答】 (1)蜗牛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和贝壳,因此属于软体动物。通过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发现蜗牛的触角最敏感,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等作用,是它的感觉器官。(2)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可知,蜗牛具有触觉、视觉、味觉、嗅觉等感觉,但是没有听觉。34.(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答案】(1)热胀冷缩(2)左(3)0【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则水柱向左移动;当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体积缩小,则水柱向右移动;(2)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分析;(3)根据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解答。【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2) 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则水柱向左移动;(3) 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0℃。35.(2023七上·杭州期中)量筒、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蒸发皿、胶头滴管、试管。请回答:(1)用于称量药品的是 ;(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 ;(3)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 ;(4)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 ;(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答案】(1)托盘天平(2)药匙(3)试管(4)玻璃棒(5)胶头滴管【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仪器的用途分析解答。【解答】(1)用于称量药品的是托盘天平;(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药匙;(3)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试管;(4)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玻璃棒;(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胶头滴管。36.(2023七上·杭州期中)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明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图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 mL,它的最小刻度值是 ml;C图中量筒剩余水的体积是 mL,矿石的体积是 。 【答案】200;10;130;70cm3【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量筒的最大测量值,一个大格表示的体积除以中间的小格数表示它的最小刻度值。(2)根据图片分别读出两个量筒的示数,然后相减得到矿石的体积。【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量筒上的最大值为200mL,则量程为200mL。一个大格表示50mL,中间有5个小格,则最小刻度值为:50mL÷5=10mL;(2)根据图片可知,两个量筒的示数分别为110mL和130mL,则矿石的体积为:V=V2-V1=200mL-130mL=70mL=70cm3。37.(2023七上·杭州期中)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甲”或“乙”)(2)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厘米3。(3)如果采用乙同学的实验方法,那么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不变)【答案】(1)甲(2)20(3)偏大【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 (1)(3)根据两种方法求体积的过程中的误差选择;(2)量筒读数时,注意分度值,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读数。【解答】 (1)(3)乙同学的操作中,将小石块提出量筒时,小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故甲测量比较准确而选甲,乙测得体积较大。(2)量筒中水的体积V1=110mL,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130mL,小石块的体积V=V2-V1=130mL-110mL=20mL=20cm3。38.(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注射蒸馏水瓶(瓶子下半部分认为是规则的圆柱体),按图甲放置测得底面直径为D厘米,液高为H1厘米;按图乙测得上部空间高度为H2厘米。若玻璃瓶厚度不记,那么该瓶的最大容积是 厘米3。 【答案】【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分别计算出水的体积和空白部分的体积。然后二者相加即可。【解答】根据甲图可知,水的体积为V水=SH1=;乙中空白部分的体积:V空=SH2=;则瓶子的容积为:V=V水+V空=。39.(2023七上·杭州期中)人的脉搏次数在一天中是不同的。科学兴趣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剧烈程度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小明和小华提出两种猜想:(一)脉搏快慢与运动剧烈程度有关;(二)脉搏与运动剧烈程度无关。究竟哪一种猜想正确呢?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3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m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min内的脉搏次数,测得数据如下表。姓名 安静状态 跳绳后 100m跑步后甲1 82 89 98乙2 90 90 108丙3 78 88 96(1)对数据进行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 (填“猜想一”或“猜想二”)(2)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猜想一(2)相同条件下,运动越剧烈,人的脉搏跳动的越快【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运动的剧烈程度增大后脉搏跳动次数的变化;(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脉搏跳动快慢与剧烈程度的关系。【解答】(1)根据表格中数据1可知,100m跑步后运动最剧烈,1min内心跳次数最大,即脉搏跳动快慢与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即猜想一正确。(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相同条件下,运动越剧烈,人的脉搏跳动的越快 。40.(2023七上·杭州期中)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某同学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②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问:(1)上述对照实验方案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只有一项实验条件不同,其余均相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实验因素是 ;(2)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3)若上述实验的实际结果是:有光照组种子萌发,无光照组种子也萌发。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 。【答案】(1)光照(2)有光照组萌发,无光照组不萌发(3)光对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无影响【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根据描述分析两个实验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2)根据假设推测实验现象;(3)如果有无光照,种子都能萌发,那么说明萌发与光照无关;否则,萌发与光照有关。【解答】(1)根据“ 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 ”可知,不同的因素就是光照,即其对照作用的实验因素是光照。(2)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有光照组萌发,无光照组不萌发;(3)若上述实验的实际结果是:有光照组种子萌发,无光照组种子也萌发。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光对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无影响。1 / 1浙江省杭州市北苑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试卷1.(2023七上·杭州期中)你喜欢《科学》吗?你觉得要进入科学世界,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是( )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 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C.看书学习,认真作业 D.观察和实验2.(2023七上·杭州期中)做《观察蜗牛的外形》实验时,为更仔细地观察它,你需要借助的工具是( )A. B.C. D.3.(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A.米 B.千米 C.纳米 D.分米4.(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1.8毫米=1.8×0.001=0.0018米B.1.8毫米=1.8毫米×0.001=0.0018米C.1.8毫米=1.8米×0.001米=0.0018米D.1.8毫米=1.8×0.001米=0.0018米5.(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6.(2023七上·杭州期中)“朵朵葵花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进行呼吸7.(2023七上·杭州期中)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下图中的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8.(2023七上·杭州期中)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读数方法是否正确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9.(2023七上·杭州期中)利用三角板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正确的是( )A. B.C. D.10.(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 )A.零下5度 B.负摄氏5度 C.零下5摄氏度 D.零下5度11.(2023七上·杭州期中)一支量筒有50亳升水,当里面放入一木块,一半浸入水中,量筒的读数是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A.6厘米3 B.0.6分米3 C.12分米3 D.12厘米312.(2023七上·杭州期中)关于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13.(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 ②取出温度计 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⑤让温度计的玻璃炮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14.(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形液面层中央最低点保持水平。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中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15.(2023七上·杭州期中)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B.C. D.16.(2023七上·杭州期中)有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管内水银面的位置在刻度3℃处,放在沸水中(标准大气压)水银面的位置在刻度为103℃。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位置在59℃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A.62℃ B.59℃ C.56℃ D.53℃17.(2023七上·杭州期中)有甲、乙、丙三种量筒,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是:甲:500毫升,10毫升;乙:100毫升,1毫升;丙:50毫升,1毫升,现要测量体积约为40厘米3的石块体积,选择上述哪一量筒进行测量好( )A.甲 B.乙 C.丙 D.三种都可以18.(2023七上·杭州期中)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A.2.42cm B.2.428cm C.2.43cm D.2.47cm19.(2023七上·杭州期中)化学实验必须规范,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C. D.20.(2023七上·杭州期中)自2020年春节开始,新冠疫情肆虐,当人们出现疑似症状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问是否头痛、鼻塞,然后测体温,医生采取这些行动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他的直接目的是( )A.建立猜想与假设 B.获取事实和证据C.制订探究计划 D.评价与交流21.(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C. D.22.(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从实验可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甲 向阳处 20℃ 充足乙 向阳处 20℃ 不充足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23.(2023七上·杭州期中)一支已用过的体温计,水银柱液面示数为37.5℃,消毒后,用此体温计直接测两个病人的体温,第一个为37.5℃,第二个为38.6℃,由此可以确定( )A.两个病人都在发烧B.第一个病人发烧,第二个病人不发烧C.第一个病人不发烧,第二个病人发烧D.第一个病人可能发烧,第二个病人一定发烧24.(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用量筒测石块体积的步骤中,正确序号排列为①将适量水注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2②计算石块体积为V=V1—V2③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量筒水中④读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1( )A.①③④②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25.(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26.(2023七上·杭州期中)科学要研究各种 ,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 和 。27.(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实验室中,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常用 测液体的体积。28.(2023七上·杭州期中)请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1)《科学》课本的长度约28 ;(2)一杯温开水的温度是56 ;(3)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500 ;29.(2023七上·杭州期中)完成单位换算:(1)2.5米= 厘米(2)500升= 立方米(3)500mL= 升30.(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 尺测量时准确度高。用 尺测量时,尺子放的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 ,最小刻度 。31.(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本书每张纸的厚度(不计封面,共200页),根据图中所示,总厚度是 ,由此可知每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毫米。32.(2023七上·杭州期中)物体的 称为温度。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甲和乙所示的读数为:甲的温度记作 ;乙的温度记作 。33.(2023七上·杭州期中)通过观察蜗牛,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你认为蜗牛的 最敏感。(2)通过实验,我知道蜗牛有触觉、视觉、 、嗅觉等几种感觉,但是没有 。34.(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35.(2023七上·杭州期中)量筒、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蒸发皿、胶头滴管、试管。请回答:(1)用于称量药品的是 ;(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 ;(3)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 ;(4)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 ;(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36.(2023七上·杭州期中)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明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图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 mL,它的最小刻度值是 ml;C图中量筒剩余水的体积是 mL,矿石的体积是 。 37.(2023七上·杭州期中)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甲”或“乙”)(2)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厘米3。(3)如果采用乙同学的实验方法,那么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不变)38.(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注射蒸馏水瓶(瓶子下半部分认为是规则的圆柱体),按图甲放置测得底面直径为D厘米,液高为H1厘米;按图乙测得上部空间高度为H2厘米。若玻璃瓶厚度不记,那么该瓶的最大容积是 厘米3。 39.(2023七上·杭州期中)人的脉搏次数在一天中是不同的。科学兴趣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剧烈程度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小明和小华提出两种猜想:(一)脉搏快慢与运动剧烈程度有关;(二)脉搏与运动剧烈程度无关。究竟哪一种猜想正确呢?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3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m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min内的脉搏次数,测得数据如下表。姓名 安静状态 跳绳后 100m跑步后甲1 82 89 98乙2 90 90 108丙3 78 88 96(1)对数据进行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 (填“猜想一”或“猜想二”)(2)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0.(2023七上·杭州期中)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某同学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②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问:(1)上述对照实验方案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只有一项实验条件不同,其余均相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实验因素是 ;(2)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3)若上述实验的实际结果是:有光照组种子萌发,无光照组种子也萌发。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根据对科学知识学习的方法的认识判断。【解答】 我觉得要进入科学世界,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2.【答案】B【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 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其中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大。所以在观察方式上,一般先用肉眼,在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可见显微镜和放大镜都属于观察器具,解答即可。【解答】 C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仪器;D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光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A显微镜和B放大镜属于观察仪器;蚯蚓较大不需要放大很多就能观察,因此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蚯蚓,而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因此不能使用显微镜观察蚯蚓。故选B。3.【答案】A【知识点】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根据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判断。【解答】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为米,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4.【答案】D【知识点】单位换算【解析】【分析】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就是换算成的单位,要写在进率的后面。【解答】毫米化米,即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000,如下所示:1.8毫米=1.8×0.001米=0.0018米;1.8毫米=1.8×米=0.0018米;1.8毫米=1.8×米=0.0018米;故选D。5.【答案】B【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测量值=”分析。【解答】 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拉的太紧, 那么长度单位变大。根据“测量值=”可知,测量值偏小,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6.【答案】C【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 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 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是向日葵对太阳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体现了植物具有向光性。故选C。7.【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判断。【解答】A.温度计的液泡不能触碰容易的侧壁,故A错误;B.温度计的液泡要浸没在液体中,故B错误;C.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液泡要浸没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故C正确;D.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C。8.【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对测量的认识分析判断即可。【解答】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读数方法是否正确,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9.【答案】B【知识点】特殊测量方法【解析】【分析】根据“组合法”测圆柱直径的方法分析判断。【解答】测量圆柱的底面直径时,可以用三角板和桌面将圆柱夹住,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直角边重合,则三角板的直角边与桌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直径,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0.【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摄氏温标的读数方法分析。【解答】 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 读作零下5摄氏度或者-5℃,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1.【答案】D【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首先根据V排=V总-V水计算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再根据V排=计算木块的体积即可。【解答】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V排=V总-V水=56mL-50mL=6mL=6cm3;即;解得:V木=12cm3。故选D。12.【答案】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温度计是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的工具,分为指针温度计和 数字温度计。根据使用目的的区别,已设计制造出多种温度计。【解答】A、沸水的温度是100℃,而体温计的最大温度为42℃,所以体温计不能测量沸水温度;故A错误;B、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体温计则可以;故B正确;C、体温计内的玻璃管内经有一弯曲处,是为了使温度计能够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设计的;而温度计则没有;故C错误;D、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故D正确;故答案为:D。13.【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2)使用前认清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3)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的侧壁或底部,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方可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必须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温度计是初中物理中较重要的测量工具,要记清使用时的具体步骤,会正确测量和读数.【解答】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④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③选择合适的温度计;⑤然后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①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②取出温度计.即④③⑤①②;故选:C.14.【答案】A【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解答】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可以下蹲,使视线与液面相平,故A错误符合题意;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形液面层中央最低点保持水平,故B正确不合题意;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故B正确不合题意;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中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15.【答案】B【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解答】A.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A错误;B.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故B正确;C.闻气体的体积时,应该用手轻轻扇动,然后从旁边去闻,故C错误;D.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故D错误。故选B。16.【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则温度的变化量与刻度值的变化量成正比。设实际温度为t,显示温度为t',那么它们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解答】当显示温度为59℃时,根据得到:;解得:t=56℃。故选C。17.【答案】B【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量筒的量程要大于被测的体积,且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据此分析判断。【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测量体积为40cm3的石块的体积时,石块浸没在水中时的总体积肯定大于50cm3而小于100cm3,因此应该选择乙量筒。故选B。18.【答案】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将几个测量结果相加,然后除以测量的次数得到平均值即可。【解答】在长度测量中,估读值可能会有不同,但是准确值部分肯定都相同,据此将2.64cm排除;那么这个物体的测量值为:。故选C。19.【答案】C【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解答】A.不能y用手拿正在加热的蒸发皿,会造成烫伤,故A错误;B.不能直接到试管口观察水是否沸腾,如果水溅出会造成烫伤,故B错误;C.取用固体粉末时,将试管横放,用纸槽将其送入试管底部,故C正确;D.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会造成火焰倒吸,引起火灾,故D错误。故选C。20.【答案】B【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根据对科学探究环节的认识判断即可。【解答】 当人们出现疑似症状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问是否头痛、鼻塞,然后测体温,医生采取这些行动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他的直接目的是获取事实和证据,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21.【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A.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判断;B.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判断;CD.根据刻度尺的测量方法判断。【解答】A.读取量筒的示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A错误;B.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液泡不能接触烧杯的侧壁和底部,故B错误;C.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边缘要对准某个整刻度,故C错误;D.测量圆柱的底面直径时,用两个三角板夹住圆柱,下面的刻度尺与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重合,则两个三角板直角边之间的距离为圆柱的底面直径,故D正确。故选D。22.【答案】D【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即可。【解答】根据表格可知,都在向阳处且温度都是20℃,那么光线情况和温度相同,只有水分的充足情况不同,因此探究的因素是水分,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23.【答案】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当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会从此断开,不会下降,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据此可知,在不甩动的情况下,当测量体温低于或等于原来的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保持不变;当测量体温高于原来的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会升高,肯定是准确的,据此分析判断。【解答】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为37.5℃,测量第一个体温后还是37.5℃,即示数没有变化,那么第一个的体温可能低于或等于37.5℃,即他可能发烧。测量第二个体温后示数为38.6℃,液柱升高了,那么第二个体温准确,他肯定发烧。故选D。24.【答案】A【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排水法测固体体积的步骤分析判断。【解答】在用量筒测石块体积的步骤中,正确序号排列为:①将适量水注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2;③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量筒水中;④读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1;②计算石块体积为V=V1-V2。即顺序为①③④②。故选A。25.【答案】A【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解答】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读数为30mL, 则V1正确。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 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剩余的体积V2<20mL。根据V=V1-V2可知,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于10mL。故选A。26.【答案】自然现象;原因;规律【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根据科学的定义解答。【解答】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27.【答案】刻度尺;量筒【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常见的测量工具的知识解答。【解答】在实验室中,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28.【答案】(1)cm(2)℃(3)ml【知识点】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1)长度的国际单位为m,比它大的单位为km,比它小的单位为dm、cm、mm、μm和nm;(2)摄氏温标的单位为℃;(3)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为L和mL。【解答】(1)《科学》课本的长度约28cm;(2)一杯温开水的温度是56℃;(3)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500mL。29.【答案】(1)250(2)0.5(3)0.5【知识点】单位换算【解析】【分析】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时,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时,除以进率。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就是换算成的单位,写在进率的前面。【解答】(1)2.5米=2.5×100厘米=250厘米;(2)500升=500×10-3立方米=0.5立方米;(3)500mL=500×10-3升=0.5升。30.【答案】B;A;4.75cm;1mm【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则测量越准确。(2)根据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解答;(3)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刻度尺A的分度值为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为0.1cm,则B的分度值小,则测量准确度更高;(2)刻度尺A的刻度没有贴近物体,故A放置错误;(3)用B尺测出的长度:8.95cm-4.20cm=4.75cm。31.【答案】0.60cm;0.06【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记录测量结果;(2)每张纸上有2页,据此计算纸的张数,然后用总厚度除以张数即可。【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总厚度为0.60cm。(2)纸的张数为:200÷2=100,那么每张纸的厚度为:。32.【答案】冷热程度;热胀冷缩;零下二十五摄氏度;40℃【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温度的定义解答;(2)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答;(3)根据图片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解答】(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2)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3)温度计的分度值都是1℃,甲的刻度向下增大,则在0℃以下,那么为-25℃,读作零下二十五摄氏度。以的刻度值向上增大,则在0℃以上,那么为40℃。33.【答案】(1)触角(2)味觉;听觉【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 分,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解答】 (1)蜗牛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和贝壳,因此属于软体动物。通过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发现蜗牛的触角最敏感,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等作用,是它的感觉器官。(2)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可知,蜗牛具有触觉、视觉、味觉、嗅觉等感觉,但是没有听觉。34.【答案】(1)热胀冷缩(2)左(3)0【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则水柱向左移动;当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体积缩小,则水柱向右移动;(2)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分析;(3)根据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解答。【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2) 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则水柱向左移动;(3) 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0℃。35.【答案】(1)托盘天平(2)药匙(3)试管(4)玻璃棒(5)胶头滴管【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仪器的用途分析解答。【解答】(1)用于称量药品的是托盘天平;(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药匙;(3)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试管;(4)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玻璃棒;(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胶头滴管。36.【答案】200;10;130;70cm3【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量筒的最大测量值,一个大格表示的体积除以中间的小格数表示它的最小刻度值。(2)根据图片分别读出两个量筒的示数,然后相减得到矿石的体积。【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量筒上的最大值为200mL,则量程为200mL。一个大格表示50mL,中间有5个小格,则最小刻度值为:50mL÷5=10mL;(2)根据图片可知,两个量筒的示数分别为110mL和130mL,则矿石的体积为:V=V2-V1=200mL-130mL=70mL=70cm3。37.【答案】(1)甲(2)20(3)偏大【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 (1)(3)根据两种方法求体积的过程中的误差选择;(2)量筒读数时,注意分度值,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读数。【解答】 (1)(3)乙同学的操作中,将小石块提出量筒时,小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故甲测量比较准确而选甲,乙测得体积较大。(2)量筒中水的体积V1=110mL,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130mL,小石块的体积V=V2-V1=130mL-110mL=20mL=20cm3。38.【答案】【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分别计算出水的体积和空白部分的体积。然后二者相加即可。【解答】根据甲图可知,水的体积为V水=SH1=;乙中空白部分的体积:V空=SH2=;则瓶子的容积为:V=V水+V空=。39.【答案】(1)猜想一(2)相同条件下,运动越剧烈,人的脉搏跳动的越快【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运动的剧烈程度增大后脉搏跳动次数的变化;(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脉搏跳动快慢与剧烈程度的关系。【解答】(1)根据表格中数据1可知,100m跑步后运动最剧烈,1min内心跳次数最大,即脉搏跳动快慢与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即猜想一正确。(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相同条件下,运动越剧烈,人的脉搏跳动的越快 。40.【答案】(1)光照(2)有光照组萌发,无光照组不萌发(3)光对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无影响【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根据描述分析两个实验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2)根据假设推测实验现象;(3)如果有无光照,种子都能萌发,那么说明萌发与光照无关;否则,萌发与光照有关。【解答】(1)根据“ 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 ”可知,不同的因素就是光照,即其对照作用的实验因素是光照。(2)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有光照组萌发,无光照组不萌发;(3)若上述实验的实际结果是:有光照组种子萌发,无光照组种子也萌发。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光对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无影响。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北苑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北苑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