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A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A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A卷
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杯子中水果糖溶解得最快的是( )。
A.冷水 B.热水 C.温水
2.人的正常体温是( )。
A.0℃ B.100℃ C.37℃
3.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测得当天下午2时的气温为37℃,可知这是在(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4.一只未吹气的气球重5克,往这只气球里吹气。将气球吹大后,把气球口扎紧,那么这时称气球的重量会( )
A.大于5克 B.等于5克 C.小于5克
5.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 )。
A.竺可桢 B.李四光 C.钱学森
6.同一天同一时间,小华在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气温是12℃,小阔在阳光下测得的气温是20℃。天气日历中应该记录的气温是( )。
A.12℃ B.16℃ C.20℃
7.爸爸烧菜时,在客厅里我们都能闻到菜的香味,这是因为空气( )。
A.能占据空间 B.有质量 C.能流动
8.用注射器抽进空气,并堵住管口。在加压前,注射器中的空气颗粒如图1; 当用力向下压活塞后,注射器中的空气颗粒应该是( )。
A. B. C.
9.小阔在观察风向时,发现烟囱冒出的烟飘向西北方,这时吹的风是(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10.下列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
11.小阔做实验时发现杯中有水有冰, 并长时间保持该状态, 这时杯中水的温度( ) 。
A.在0℃以下 B.在0℃以上 C.保持在0℃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B.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
13.在乌鸦喝水的故事里,乌鸦将许多小石子放入瓶中, 水面就升高了, 这是因为( ) 。
A.空气占据了水的空间 B.水占据了石头的空间 C.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
14.把注射器活塞拉到10毫升刻度处,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小孔后推压活塞,活塞被压到6毫升处 , 松开手,活塞又会弹回来,这说明( )。
A.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B.空气有固定的形状 C.空气会流动
15.盛夏,打开空调后房间( )先凉快起来。
A.上部 B.中间 C.下部
16.小华收集了24小时的降雨,这些降雨在直筒玻璃杯中的高度是15毫米 , 用量筒测得它们共为85毫升。这一天的降雨量应该记录为( )。
A.15毫米 B.85毫升 C.都可以
17.下列可使方糖在水中溶解得最快的方法是( )。
A.放入冷水中搅拌 B.放入热水中搅拌 C.切碎后放入热水中搅拌
18.利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分离盐水中的食盐和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蒸发皿中的食盐颗粒十分细小 B.在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C.加热完后,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放在桌面上
19.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降水的形式是( )。
A.下雪 B.雾霾 C.冰雹
20.下面三种形状的透明杯子中,可以用来做雨量器的是 ( )。
A. B. C.
二、实验探究,分析解释(每空2分,共38分)
1.空气的研究。
(1)通过科学课的研究,下列对空气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无色、无味、透明气体 B.不能被压缩 C.会占据空间
(2)下列方法中,能够让我们感知空气存在的是()。
A.闻一闻 B.扇一扇 C.看一看
(3)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 )。
A.推不动 B.很容易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
(4)如图2小木棒右端挂着一个没充气的气球, 左端挂着一个笔帽, 这时小木棒是水平的。
① 当气球被吹大后,我们发现( )。
A.瓶里冒气泡 B.笔帽的一端沉下了 C.没有变化
② 这个实验说明了 () 。
A.空气有一定质量 B.空气能占据空间 C.空气会流动
(5)如图3所示,瓶中装有半瓶水,瓶口用橡皮泥密封。A、B是两根吸管:
① 如果从B管往里面吹气,会发生的现象是 ( ) 。
A.瓶里冒气泡 B.B管处有水流出 C.A管处有水流出
② 这个实验说明了 () 。
A.空气有一定质量 B.空气能占据空间 C.空气会流动
(6)如图4,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
①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 。 A.杯子内装满水 B.杯子内没有一点水 C.有少量水进入杯子
② 实验中还能观察到 ( ) 。
A.纸湿了 B.纸没有湿
③ 如果上述实验中,纸没有湿,说明 ( ) 。
A.空气是一种气体 B.空气是有质量的 C.空气能占据空间
④ 如果杯子底部有一个破洞( )。
A.纸一定会湿 B.纸一定不会湿 C.无法确定纸会不会湿
(7)如图5,在做“热气球”实验中,我们要准备一个较大的塑料袋、一个纸筒和一支蜡烛。
① 将蜡烛点燃,然后用纸筒罩住蜡烛,再用塑料袋子罩住纸筒, 加热袋中的空气,过段时间将双手放开,发现塑料袋___________。
② 过了一段时间,袋子会___________。
③ 结论:热气球升空是利用了热空气比冷空气___________的原理。(填“轻”或“重”)
2.测量水温。
我们在家里测量了一杯热水和一杯冰水的温度变化,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
A.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使其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B.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 C.等温度计的液注稳定后再读数
(2)温度计读数时,眼睛要与液柱顶面___________。
(3)我们测得这杯热水的温度是78℃,过十分钟再次对这杯水进行测量, 最有可能是( )。
A.78℃ B.88℃ C.48℃
(4)三小时后,我们又连续三次测量了这杯水都是20℃,说明此时室内的温度是___________℃。
(5)我们发现,冰融化成水需要( )。
A.吸收热量 B.释放热量 C.不一定
三、联系实际,应用科学(共42分)
1.一位探险家在荒岛上寻找水源,只发现一个浑浊不堪的小水潭。于是,他找来颗粒大小不同的石子、沙子和松针,装在布袋里做成了一个装置。(每空2分, 第(4)题4分)
(1)运用装置,他能将 ( ) 从水中分离出来。
A.落叶 B.小鱼残骸 C.落叶和小鱼残骸
(2)但用这个装置获得的水并不洁净,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帮助杀灭细菌。
① 使用酒精灯加热时,我们常用外焰。外焰即右图中的___________。
② 使用酒精灯时,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③ 如果有酒精洒到灯外燃烧,应该用___________。
A.水浇灭 B.物体扇灭 C.湿抹布盖灭
(3)他用另外的方法获得了一些洁净的淡水,煮汤补充能量。
① 他在水中加入适量食盐,食盐是从___________开始溶解的。
A.一进入水中 B.沉入水底后 C.搅拌后
② 等食盐完全溶解后,盐水___________。
A.中部最咸 B.底部最咸 C.各个地方都一样咸
③ 他在汤中倒入橄榄油,静置后,油都浮在汤的上面,说明橄榄油___________溶解在水中。
A.能 B.不能 C.无法确定
(4)我们研究过“搅拌是否会影响物体在水中溶解的快慢”,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需要哪些材料?请你在图6中圈一圈。
2.图7是某智能手机的天气预报屏幕截图,请根据截图回答问题。 (每空2分,第(9)题 2 分)
(1)根据天气符号,今天的天气是___________。
(2)图中的信息显示,今天的风向是___________。如果学校的红旗在飘,红旗会飘向___________。
(3)折线上的数字表示一天中的最高气温。11月26日的最高气温是___________℃,最低温度是___________℃。
(4)从预报中可以知道,周三的天气是___________。
(5)为了测量出这一天的降水量,小阔和小华分别制作了一个雨量器, 如图8。你认为他们用自己的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情况是 ( ) 。
A.小华的大 B.小阔的大 C.两人一样大
(6)测量气温应选择( )。
A.通风、阳光能晒到的室外 B.通风、阳光不能晒到的室外
C.不通风、阳光能晒到的室内
(7)有一天,小科观察到摄氏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如图9, 当天的气温是___________℃ , 这个温度和记录表中11月___________日的温度相同。
(8)对照记录表,我知道今天的云量图是图10中的___________。
(9)图中除了天气状况、气温、风速和风向,还有什么信息?(请在方框内打勾)
□湿度 □气压 □空气质量 □霜冻 □紫外线强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A A C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A C A C C B A
二、实验探究,分析解释
1.(1)B (2)B (3)C (4)① A ② A (5)① C ② B
(6)① C ② B ③ C ④ A (7)①上升或飞起来(合理即可)
②下降或落下来(合理即可) ③轻
2.(1)C (2)齐平 (3)C (4)20 (5)A
三、联系实际 , 应用科学
1.(1)C (2)① A ② C ③ C (3)① A ② C ③ B
(4)其他所选条件都相同 , 除一个 搅拌一个不搅拌外
2.(1)多云 (2)东 西 (3)17 5 (4)中雨
(5)C (6)B (7)17℃ 26 (8)B
(9)√湿度 □气压 □空气质量 □霜冻 √紫外线强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