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预习案】2.2 创新永无止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时预习案】2.2 创新永无止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预习案】2.2 创新永无止境
一、学习目标
1.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自觉提高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做贡献。
2.在生活中逐步培养创新精神,自觉提高创新能力。
3.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现状,知道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必要性和举措。
二、知识结构
三、基础梳理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________。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_______,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______,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_______。
2.谋未来就要谋创新。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3.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________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________,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_。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________实现历史性跨越,________取得重要进展,_______稳步提升。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_______。
5.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_______,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6.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__________,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7.________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_______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有强烈的________,用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8._______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_______。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______。
9.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________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_______,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_______,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10.创新的时代,既要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_______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_______维护自己的权益。
11.创新的目的是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________,让我们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我们今天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就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四、问题解答
1.我国的科技现状如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2.怎样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1)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2)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3.教育有什么重要性?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4.我国的教育现状怎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为什么要激发创新活力?
(1)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2)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6.创新精神的表现是什么?
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7.如何对待知识产权?
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8.创新的目的是什么?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我们今天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就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五、典例精析
【例题】(2024年山东潍坊·中考)2023年,在专利申请评价的两大权威国际榜单上,山东H企业均是中国家电行业唯一上榜企业。1992年,H企业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办公室,保护研发创新成果,同时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30多年来,该企业始终与时代同频,走在前列。这表明( )
①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④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育公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分析题文,山东H企业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办公室保护研发创新成果,30多年来始终与时代同频、走在前列,这表明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该企业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体现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故①③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企业的创新,没有体现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故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未提及教育公平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六、小刀初试
1.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 )
①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主要靠科技工作者发扬改革创新精神
④应坚持以科学技术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2.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必须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深刻认识教育强国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和战略思维,书写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之所以要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是因为(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③教育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④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在当今“处处相连、物物相通、事事网办、业业创新”的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说明( )
①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数字化应用有助于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③数字化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④数字技术是我们获取新知、购买物品、休闲娱乐的主要平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通过一批批航天工作者的苦干实干,航天强国建设逐渐从愿景变为现实。我国载人航天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实现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中国航天人的艰苦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引人关注,新质生产力,新型能源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型基础设施……这些“新”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崭新趋向与强劲动能。向“新”而行,向“新”图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2024年全国两会的焦点。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形式,它的核心在于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代表了社会生产力演化中的一次巨大跃升。
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力助推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请回答我国怎样才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参考答案
三、基础梳理
1. 决定性因素 实现突破 卡点瓶颈 任重道远2.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 创新型人才 基石 根本途径4. 教育普及水平 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 更高的要求5. 自主创新能力6. 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7. 自力更生 自主创新 创新信心和决心8. 关键核心技术 生力军 主体9. 勇气和自信 团队精神10. 尊重 保护 法律11. 增进人类福祉 尊重和认可
六、小刀初试
1.D2.A3.D4.C
5.①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