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买东西的学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买东西的学问》这一主题,选择了以学生常见的食品为主的内容,但在教学时可由买食品想到买文具、买日用品......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购物能力;商品的价格有着深奥的学问,教材选取的都是典型事例,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诸多因素引起价格的变化,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不宜过深展开,要求学生了解一般性的价格变化规律就可以了;在买卖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纠纷,如商品的质量,退、换商品等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范围,又要密切联系当前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的消费者意识和消费行为。【学情分析】学生们有了和父母一起买东西的经历,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孩子们并不会理性地选择并购买东西,往往会选择外形吸引他们的或者味道好吃的东西,这些学情并不难发现,你从学校对面的小卖部观察就可以知道,可能只有少数孩子看日期、厂家等,所以本课就要教会孩子们如何看商标、为什么要看这些商标,买东西时要注意什么、网上购物的学问等,让孩子们学会买东西。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在购买商品时关注包装袋上的信息。2.通过保留发票、网购注意事项的学习,让学生避免购物的小麻烦。3.初步培养学生消费维权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看包装袋上的信息,特别关注保质期和生产日期。2.初步培养学生消费维权意识。三、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揭示课题:四年级的同学们,你们好!我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购物时,如何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这里面的学问,你知道吗?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买东西的学问》。(出示课题)(二)活动交流,话题探究: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雯雯,和大家打个招呼吧。(出示课件)活动一 包装袋上学问多1.同学们,是不是迫不及待想和雯雯一起去购物呀?别着急,去超市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出示课件)这两种零食,哪种可以购买,哪种不可以购买?为什么?2.那么,包装袋上都有哪些信息呢?瞧,老师也带来了一包薯片,我们一起找一找。(出示课件)(1)薯片包装袋上有(相机圈画出示)生产日期、配料表、成分表、厂址、厂商、保质期、储存方式等。这是质量安全标志,全国统一规范的食品市场准入标志。可别小看这个标签,有了它,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食品是经过检验的合格食品。(2)在这些信息中,我认为要特别关注生产日期 和 保质期,因为食用过期产品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危害。3.下面请大家在食品、衣服、文具、家电产品、药品等商品中任选一类,收集他们的商品标签、外包装、说明书等。比较一下,同类产品有哪些共同的信息。你觉得哪些信息特别重要?仔细观察并完成下面的观察记录表。(播放音乐)观察记录表【我观察到信息】1.2.3.【我觉得要特别关注的信息】【理由】4.大家填完了吗?来,我们来看这几位同学的观察记录表,看看他们观察到了哪些信息呢?5.同学们,我们除了要了解这些信息,还要知道哪些信息呢?(出示教材P29下面的图片)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标志?你知道这些标志的含义吗?给大家一些时间,可以说给自己或家人听。(播放音乐)6.老师也在家中的物品上找到了这些标志,请看。(相机出示不同商品上的标签)这是刚刚学习过的质量安全标志。这是绿色食品标志,表明食品健康无污染。这个附在材料证书上的是中国环境标志,证明商品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贴在冰箱和空调上的,是中国能效标识,表明产品能源的耗电量。7.总结:(板书1:看清包装很重要。)包装袋是我们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活动二 避免购物小麻烦1. 过渡:学会了看包装,现在,我们和雯雯一起去采购吧!(出示课件)2.相信大家都发现了问题,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其他同学的看法。我们来看一看——(播放视频)3.那么,发票有什么作用?接下来视频中的女士就遇到了这类麻烦。我们一起看一看。(播放视频)4.所以,为了避免购物时的小麻烦,我们该怎么做呢?是的,我们应该索要发票。法律对于消费者索要发票也是有保障的,请听---(播放小贴士)5.总结:(贴板书2:消费别忘留发票。)同学们,以后购买东西的发票一定要保存好啊。活动三 网购宝典大放送过渡: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今天的采购很顺利哦!(播放语音)1.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有网购的经验,和他们讨论一下吧。(出示要求)讨论完了吗?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大家的看法。2.总结:三位同学说得很好,是啊(贴板书3:网购信誉少不了)。我们要看顾客评价、信用、销售量,还要货比三家,看清楚商品信息。认真谨慎地挑选商品,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退货退款这些麻烦事儿。(三)游戏复习、儿歌总结过渡:今天这节课让大家增长了不少购物知识。最后咱们玩个游戏,看看谁是真正的采购小能手,好不好?1. 游戏规则:砸开金蛋后,判断内容是对是错,若“对”,请竖大拇指;若“错”,用两只手比一个叉。2.除了这些,购物知识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向爸爸妈妈请教请教。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总结出了这么多购物的学问。(板书:购物要点该记牢)我们一起读一读吧。(出示课件)3.希望大家把今天学到的购物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板书:做个聪明消费者)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如何做一个文明的有维权意识的消费者。下课!四、板书设计:买东西的学问看清包装很重要,消费别忘留发票,网购信誉少不了,做个聪明消费者。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文明的消费者。2. 认识到消费者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一定的维权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文明购物人。2.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维权意识。三、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揭示主题:1.同学们,咱们又见面了!上节课我们跟着生活委员雯雯一起学习了一些购物的小知识,知道了——(引读的方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买东西的学问》。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二)活动引入、探究感悟:活动一 争当文明购物人1.自从上次采购回来,原本是好朋友的刘晓明和雯雯闹矛盾了。2.同学们,请你想一想,你同意刘晓明的做法和观点吗,为什么 (播放视频)3.的确,不应该撕包装袋。同学们,你们是这样想的吗?想了解款式可以看样品。只要保存好购物凭证,即使商品有问题,也可以退换。4.在购物中,你们还遇到过哪些不文明的行为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出示游戏要求)老师会陆续出示几张图片,同学们擦亮眼睛,找出哪些行为是不文明行为。发现不文明行为后,请用两只手比一个叉。(依次出示图片)5.同学们,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有什么感受?这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给大家一些时间,可以对自己或家人说一说。(播放一分钟音乐)6.同学们,除了这些,不文明的购物行为还有很多。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却给商家和顾客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所以,为了保障我们大家的利益和安全,我们的——(贴:言行举止须文明)7.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吗?文明的语言和行为又有哪些呢?请拿起手中的笔填一填吧!(出示表格:如何做一个文明顾客)填一填你知道如何做一个文明的顾客吗文明的语言 文明的行为1. 1.2. 2.3. 3.8.总结:同学们,购物时遵守购物秩序,规范自己的言行。(贴:注意尊重和礼貌)不仅是尊重他人的劳动、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也能让自己有愉悦的购物心情。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这既是必要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道德的要求。活动二 维权意识不能少过渡:雯雯昨天在离开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事,我们来听一听。播放音频:雯雯:同学们,昨天我去超市买联欢会的小奖品。结账出来时警报器突然响了,保安非说我夹带了没付款的商品,要翻看我的书包,我只好把口袋和书包都翻给他们看,后来才发现是警报器出了问题。雯雯妈妈:算了算了,给他们看看口袋和书包也没什么,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雯雯:更可气的是,到家后,我发现新买的几支水彩笔写不出来,就拿到超市退换,对方却说我拆开了包装就不能退换了,真气人!雯雯爸爸:你应该把这些坏了的水彩笔狠狠地扔到结账台上,和他们吵,是他们售卖劣质商品,不要怕,我陪你去!)1.同学们,你们觉得雯雯爸妈的办法可取吗?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请你想一想,也可以和家长讨论讨论。(播放音乐)2.大家都说了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和你们想的一样吗?现在,我们来听一听专业人士的解答。(播放小贴士)小贴士:商家无权翻看雯雯的书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商家也不能以拆开包装为由拒绝退换劣质商品。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收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有权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弥补损失、赔礼道歉等。那么,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呢?我们应该有自我保护意识,比如购物时保留好凭证,了解自己有哪些合法权益。在遇到这些事情时,首先应该与商家、厂家协商解决办法。协商未果,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工商管理部门投诉。消费者协会的投诉电话是:123154.总结:在购物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侵犯自己权益的行为,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贴:维权意识不能少)活动三 购物麻烦我支招1.同学们,雯雯的烦恼解决了。老师还收集了些其他朋友的购物烦恼。你们能用所学的知识为他们支支招吗?热线电话开通啦,咱们来听听,他们遇到了什么购物烦恼呢?(过期商品、劣质商品、不开发票)2.总结:同学们,作为消费者,遇到侵权行为应以协商为先。其实在生活当中,协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协商不成,再可以通过相关法律部门,或者是借助媒体,比如:电视、网络等来维护我们的权益。(板贴:学会协商与投诉)(三)课堂延伸,认知升华1.雯雯:通过这次为班级联欢会购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我也把这次购物的心得写了下来,我们一起读一读吧。(出示课件)2.同学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结束了,购物时请一定要记得用上这些知识哦!四、板书设计买东西的学问言行举止须文明,注意尊重和礼貌。维权意识不能少,学会协商与投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