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复习整合主干快速填 思维导图 体系构建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易错分类练 易错案例 辨析纠偏有关燃烧灭火的理解【典例】判断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认识是否正确。1.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2.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3.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4.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和光能。(√)5.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一定燃烧。(×)6.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7.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充分。(√)8.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有错必纠】 1.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但有些情况,如氢气在氯气中、镁条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2.物质的着火点是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是该物质固有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人们通过升高或降低温度来实现燃烧或灭火,而不是通过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3.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时不一定发生爆炸,爆炸发生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爆炸极限。4.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真题对点练 真题链接 实战演练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2023·抚顺中考)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用纸锅盛水在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纸的着火点变低B.水隔绝了氧气C.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纸锅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小2.(2023·湘潭中考)古代用“木燧”(钻木取火)的方法引燃易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燧”中的“木”是可燃物B.钻木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C.钻木生热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助燃物3.(2023·自贡中考)某兴趣小组做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Ⅰ);②将图Ⅰ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Ⅱ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试管内气体压强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4)图Ⅱ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白磷复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是 。 燃料燃烧的调控4.(2023·泰州中考)《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 )A.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B.升高了松木的着火点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D.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5.(2023·广西中考)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来灭火的是( )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6.(2023·滨州中考)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7.(2023·营口中考)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 干粉灭火器: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或磷酸二氢铵(NH4H2PO4)等。灭火时干粉中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NH3)、五氧化二磷和水。二者分解吸收热量,同时产生的固体粉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火熄灭。 干粉灭火器可扑灭一般失火及油、燃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灭火时需上下摇动灭火器几次,拔出保险销,距火3米处,对准火焰,压下把手,扫射即可。 二氧化碳灭火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常在图书馆、档案室等场所使用。 水基型灭火器:装有AFFF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和氮气。灭火时操作方便,泡沫和水膜的双重作用,使其能快速、高效灭火,能用于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及固体材料引起的失火。(1)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应对准火焰 (填“上部”“中部”或“根部”)扫射; (2)请你推测,精密仪器失火可使用 灭火器灭火; (3)磷酸二氢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使用水基型灭火器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化石能源的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8.(2023·广州中考)液氢、煤油(含C、H元素)、液氧可用作神舟飞船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箭发射时仅靠空气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B.液氢和煤油完全燃烧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C.液氢是高能燃料且燃烧后的产物无污染D.飞船进入轨道后主要利用太阳能维持工作9.(2023·哈尔滨中考)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可以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请结合如图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石油分馏主要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不同,分离出的石蜡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由此可判断出石蜡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利用天然气替代煤作燃料可减少 、二氧化氮等排放,以减少酸雨的产生。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需将灶具的进风口 (填“调大”或“调小”)即可使燃料充分燃烧。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10.(2023·云南中考)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石油 B.潮汐能C.太阳能 D.地热能11.(2023·乐山中考改编)氢能源是最理想的“绿色能源”之一,有规划地开发和使用氢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我国氢能源的发展规划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个阶段,具体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煤炭生成“灰氢”属于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通过反应CH4+CO22CO+2H2制备的氢气属于 (选填“灰氢”“蓝氢”或“绿氢”)。 (3)水分解生成“绿氢”时的另一种生成物为 ;写出一种用于制备“绿氢”的可再生能源: 。 教学总结与教学反思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本单元教学,授课教师从两个课题开展教学:燃料的燃烧、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2.授课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设计中也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3.本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内容安排上注意从学生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4.教师授课时注意通过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单元复习整合主干快速填 思维导图 体系构建答案:① 可燃物 ② 氧气(或空气) ③ 达到燃烧所需最低温度 ④ 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⑤ 隔绝氧气(或空气) ⑥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⑦ 本身无毒,燃烧放出热量多,不污染空气 ⑧ Zn+H2SO4===ZnSO4+H2↑ ⑨C2H5OH+3O22CO2+3H2O易错分类练 易错案例 辨析纠偏有关燃烧灭火的理解【典例】判断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认识是否正确。1.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2.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3.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4.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和光能。(√)5.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一定燃烧。(×)6.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7.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充分。(√)8.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有错必纠】 1.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但有些情况,如氢气在氯气中、镁条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2.物质的着火点是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是该物质固有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人们通过升高或降低温度来实现燃烧或灭火,而不是通过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3.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时不一定发生爆炸,爆炸发生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爆炸极限。4.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真题对点练 真题链接 实战演练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2023·抚顺中考)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用纸锅盛水在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C)A.纸的着火点变低B.水隔绝了氧气C.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纸锅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小2.(2023·湘潭中考)古代用“木燧”(钻木取火)的方法引燃易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木燧”中的“木”是可燃物B.钻木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C.钻木生热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助燃物3.(2023·自贡中考)某兴趣小组做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Ⅰ);②将图Ⅰ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Ⅱ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 。 (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试管内气体压强 增大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4)图Ⅱ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白磷复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是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 燃料燃烧的调控4.(2023·泰州中考)《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D)A.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B.升高了松木的着火点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D.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5.(2023·广西中考)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来灭火的是(A)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6.(2023·滨州中考)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7.(2023·营口中考)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 干粉灭火器: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或磷酸二氢铵(NH4H2PO4)等。灭火时干粉中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NH3)、五氧化二磷和水。二者分解吸收热量,同时产生的固体粉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火熄灭。 干粉灭火器可扑灭一般失火及油、燃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灭火时需上下摇动灭火器几次,拔出保险销,距火3米处,对准火焰,压下把手,扫射即可。 二氧化碳灭火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常在图书馆、档案室等场所使用。 水基型灭火器:装有AFFF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和氮气。灭火时操作方便,泡沫和水膜的双重作用,使其能快速、高效灭火,能用于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及固体材料引起的失火。(1)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应对准火焰 根部 (填“上部”“中部”或“根部”)扫射; (2)请你推测,精密仪器失火可使用 二氧化碳 灭火器灭火; (3)磷酸二氢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NH4H2PO42NH3↑+P2O5+3H2O 。 (4)使用水基型灭火器的优点是 能快速、高效灭火(合理即可) (答一点即可)。 化石能源的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8.(2023·广州中考)液氢、煤油(含C、H元素)、液氧可用作神舟飞船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火箭发射时仅靠空气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B.液氢和煤油完全燃烧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C.液氢是高能燃料且燃烧后的产物无污染D.飞船进入轨道后主要利用太阳能维持工作9.(2023·哈尔滨中考)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可以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请结合如图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石油分馏主要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沸点 不同,分离出的石蜡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由此可判断出石蜡中一定含有 碳 元素和 氢 元素。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利用天然气替代煤作燃料可减少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等排放,以减少酸雨的产生。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需将灶具的进风口 调大 (填“调大”或“调小”)即可使燃料充分燃烧。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10.(2023·云南中考)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A.石油 B.潮汐能C.太阳能 D.地热能11.(2023·乐山中考改编)氢能源是最理想的“绿色能源”之一,有规划地开发和使用氢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我国氢能源的发展规划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个阶段,具体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煤炭生成“灰氢”属于 化学变化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通过反应CH4+CO22CO+2H2制备的氢气属于 蓝氢 (选填“灰氢”“蓝氢”或“绿氢”)。 (3)水分解生成“绿氢”时的另一种生成物为 氧气 ;写出一种用于制备“绿氢”的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合理即可) 。 阶段测评 请做“单元质量评价(七)”“上学期期末素养评估”教学总结与教学反思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本单元教学,授课教师从两个课题开展教学:燃料的燃烧、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2.授课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设计中也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3.本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内容安排上注意从学生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4.教师授课时注意通过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七单元 单元复习整合 - 学生版.docx 第七单元 单元复习整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