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带上她的眼睛》是刘慈欣先生于1999 年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的作品,并获得该年度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一等奖。统编版教材把《带上她的眼睛》这一科幻小说安排在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并设置为自读课文。在本文中,作者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制造了“出乎意料,情理之中”的效果。全文通过对小姑娘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赞美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崇高精神。刘慈欣的科幻是慈悲的,不仅满足于内容想象的恢弘、笔法写作的讲究,真正打动人心的更多的是小说透露出的作者的思考和悲天悯人的情怀。科幻所构建起来的世界,不仅让我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人类的命运、地球的命运、宇宙的命运,也让我们在无数可能性里探索生命的意义、文明的本质、道德的诘问。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富于好奇心和想象力,有利于对科幻小说的阅读与理解。但是,这篇文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的科幻小说,文章中的科学基础与大胆想象、小说悬念伏笔设置、人文精神展现需要进一步分析理解。教学目标:1. 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2. 找出文中的悬念和伏笔,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难点)3.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引导学生珍惜生活,思考生命。(重点)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激趣导入播放《三体》短片学生谈谈对科幻作品的认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刘慈欣的首部“银河奖”获奖作品《带上她的眼睛》,体会其科幻魅力。二、作者、作品知识1.作者刘慈欣(1963—),著名的科幻作家。 2015年,他凭《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带上她的眼睛》,荣获1999年度“银河奖”一等奖。本文由作者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写。2.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全称科学幻想小说,其定义为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的小说。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三、任务一:走进科幻故事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并概括小说情节。问题: (1)“她”是谁?(2)“眼睛”是什么样的?(3)“我”是谁?(4)“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哪里?(5)“我”得知“她”发生了什么事?阅读方法:浏览, 浏览时,可以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预设】 “我”是一名宇航员,当我结束工作准备度假时,主任让“我”带上另一名宇航员“她”的传感眼镜。后来“我”得知“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因事故被困地心。“我”带上“她”的眼睛去旅行是“她”最后一次看地球。四、任务二:探究科幻构思1.本文曾获得1999年第11届银河奖一等奖,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小说构思的巧妙。我们不妨借助旁批进行探究。例如:旁批一:答案在第8段“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作用:设置悬念,先将疑问抛给读者,后面揭示答案,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关注旁批二、四,请再次阅读文本,用横线划出“奇怪的表现”,用波浪线划出“答案”。并仿照示例作答。示例:第4 自然段,“ 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这一处可真奇怪,第41自然段揭示答案,“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预设】第11自然段,“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这一处可真奇怪,第43自然段揭示答案,“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请同学们关注这些揭开谜底的答案,它们集中在35-44自然段,这些段落内容有什么特点?【预设】涉及科学知识,富有科学原理。4.讨论:悬念与伏笔在科幻小说中的作用。【预设】科幻小说中的悬念与伏笔,常常是由前文一个漫不经心的简单情节与下文富有科学原理的内容相对应而产生。1.使读者对文章中的科学技术产生深刻印象,增加科幻小说真实性。2.使读者有恍然大悟的感受,收获丰富的阅读体验。五、任务三:领悟科幻主题1.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彰显主旨,请同学们结合旁批七、六、三,并在文中划出描绘“她”的语句,分析“她”的形象。【预设】坚强勇敢、善良乐观、敬业负责、献身科学、无比热爱生养了自己的这颗星球!请记住她的名字——沈静。20岁的小姑娘,永坠炽热地心,她的精神深深震撼了大家,也同样震撼了“我”。2.经过这一次旅行,“我”有哪些变化?【预设】遇到小姑娘之前,“我”的生活是“灰色的”,精神世界是孤独寂寞的“沙漠”,但那次旅行后小姑娘已对“我”产生了无形的影响,“我”已经能够注意到生活的美好,开始能够发现平常事物之美。小结:小说赞扬沈静在极端环境中闪现的人性光辉, 呼吁像“我”一样孤寂麻木的人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任务四:审视现实作者刘慈欣说:“科幻小说关注现实问题、人类的困境和人性的极限,唤起对欣赏美的欲望,展现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思考。”结合本篇文章以及你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这些科幻小说引发你对人类整体命运的什么思考?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预设】大自然的严酷与人类的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惨烈的极端环境中,人类表现出人性的光辉和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甘于奉献一切的崇高情怀。小结阅读《带上她的眼睛》是一次打开心灵眼睛的梦幻之旅。小说中作者不仅仅满足于对科学技术的幻想,而是更深层次地思考物质文明繁荣下的人类心灵,在科学幻想架构起的特殊情景中如何描写人的生存状态,表现人的生存困境,展现人性的弱点或伟大。八、板书设计《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悬念、伏笔 逻辑自洽想象地航知识 科学元素坚强乐观、为科学勇于牺牲 人文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