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变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正文共4个单元、20课时,其中3个单元名称、13个课时名称发生变化;第21课活动课名称及内容均变化;增加三个“学史方法”。具体变化如下:第一单元新版目录 旧版目录 变化情况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表述变化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表述变化:本课时内容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新增郧县人、蓝田人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表述变化:增加子目“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3课远古的传说 表述变化:增加子目“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良渚古城与陶寺都城”,原课时名称“远古的传说”作为第3个子目呈现第二单元新版目录 旧版目录 变化情况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表述变化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表述变化:原子目“商汤灭夏”改为“商朝的统治”;原子目“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合并为“西周的兴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内容融入第8课中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表述变化:子目“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由原来的第一处调序至第三处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表述变化:增加子目“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原“都江堰”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呈现第7课百家争鸣 第8课百家争鸣 名称无变化,子目“老子”变为“老子和《道德经》”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 新增课时:原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作为其中一个子目,增加“天文、历法和医学”“《诗经》和‘楚辞’”第三单元新版目录 旧版目录 变化情况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表述变化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名称无变化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名称无变化,原子目“楚汉之争”调整到第11课最前面,增加子目“秦朝的灭亡”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名称无变化,子目1由“西汉的建立”改为“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表述变化:三个子目名称变化,“‘推恩令’的实施”改为“削弱地方势力”,“盐铁专卖”改为“加强经济管控”,“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改为“尊崇儒术”第13课东汉的兴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名称无变化,子目“光武中兴”改为“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改为“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表述变化:增加内容“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表述变化:增加子目“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原子目“张仲景和华佗”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增加了“《九章算术》《氾胜之书》”等内容第四单元 新版目录 旧版目录 变化情况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名称无变化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6课三国鼎立 名称无变化,原子目“三国鼎立”改为“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名称无变化,三个子目名称均发生变化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表述变化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表述变化,增加子目“北朝政权更替”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表述变化,原子目“书法、绘画和雕塑”改为“灿烂的文化”第21课活动课: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名称及内容均变化学史方法(一)如何从出土文物中获取信息 (二)如何掌握历史纪年法(三)如何阅读历史地图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