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含答案解析)—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课时作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含答案解析)—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课时作业

资源简介

4.1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对自然条件适应性最强的是( )
A.公路 B.铁路 C.海运 D.航空
2.下列属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自然因素的是( )
A.科学技术 B.人口、资源 C.工农业发展水平 D.地形、气候
班夫国家公园位于落基山脉北段,是加拿大最早、最大的国家公园,其设立于1885年,占地面积6641km2,有50多种野生哺乳动物和280种鸟类。随着加拿大横贯公路于1962年建成通车,平均每天约有14000辆机动车从班夫国家公园穿过,给这里的野生动物带来巨大威胁。下图为加拿大横贯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加拿大横贯公路选线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矿产类型 C.河流 D.城市分布
4.下列关于减轻加拿大横贯公路对班夫国家公园的影响最合理的措施是( )
A.重新规划线路 B.建设天桥式通道
C.建设下沉式隧道 D.沿途设立交通岗
蓉欧国际快速铁路,东起中国成都,西至波兰罗兹。自开通以来,成都出口货物的集装箱能在14天内到达罗兹站,并能在3天内分拨至欧洲任何地方。下图为“蓉欧快铁”路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决定“蓉欧快铁”修建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经济 D.技术
6.“蓉欧快铁”开通后带来的影响有( )
A.沿线地带形成大型工业区 B.有利于欧洲污染工业向中国转移
C.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与合作 D.导致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衰落
舟岱大桥于2021年12月29日建成通车,是连接岱山岛和舟山岛本岛的唯一陆路通道。岱山岛周边海域基岩埋深大,且有软土发育,岛上旅游资源丰富。完成下面小题。
7.舟岱大桥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有( )
①海洋生态脆弱
②海域航运繁忙
③海底淤泥深厚
④海底地壳活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舟岱大桥通车对该区域的影响有( )
①提升舟山市的城市等级
②导致岱山人口大量外流
③带动岱山第三产业发展
④优化舟山城市功能分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同城快递是在市内寄递物品的快递服务类型,快递包裹主要通过城市路面道路运输。2022年,我国某一线城市同城快递业务量为5.99亿件,2023年9月起,该市地铁以“客货混载”的方式运快递,为全国首例利用城市轨道交通非高峰时段(停运时段除外)富余运力运输快递的试点项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同城快递路面道路运输方式相比,地铁运输( )
①受天气影响大
②准点率提高
③物流成本降低
④碳排放增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市民最可能看见地铁运输快递的是( )
A.02:00进城方向 B.08:00进城方向 C.10:00出城方向 D.18:00出城方向
11.该市推广地铁运输快递项目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地铁运行里程短,快递送达速度快
②客流高峰期短,富余运力较多
③地铁运营线路多,全市通达条件好
④城市人口较多,投递需求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市区居民迁往郊外居住,产生了进出城交通的“潮汐现象”,即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傍晚则反之。为此,交通部门临时设置了“潮汐车道”,在早晚交通高峰时,相应调整部分车道的行驶方向,以分解交通流量。图为某交通高峰期时的道路行驶方向设置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现象出现的时间,和交通部门临时设置的“潮汐车道”编号分别为( )
A.8:00,车道一 B.17:00,车道二 C.8:00,车道三 D.17:00,车道四
13.“潮汐车道”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
①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②减少道路违章行驶
③有效缓解道路拥堵
④减少高峰出行车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拉古纳加尔松桥横跨乌拉圭南部海岸的泻湖之上,原是一座直行桥梁,后改为圆形,该桥是进入乌拉圭海岸的海滩度假胜地的必经之路。下图为拉古纳加尔松桥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4.拉古纳加尔松桥建成圆形,可以( )
A.缓解堵车状况 B.降低地形坡度 C.减少建设成本 D.避免流水侵蚀
15.拉古纳加尔松桥的建成,会导致( )
A.生态环境改善 B.交通事故锐减 C.通行时间增加 D.通行距离缩短
早在1980年,苏州就已提出在城东建设民航机场的计划,但一直被搁置,至今市民仍大多前往上海虹桥机场乘机出行。1994年,位于苏州城东的苏州工业园区建成,吸引大量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企业入驻。2004年,无锡硕放机场开通民航业务,主要面向苏州、无锡两地。下图示意苏沪地区民航机场的分布。
16.苏州建设民航机场的计划被搁置的主要原因是( )
A.资金短缺 B.周边有机场 C.用地紧张 D.客运需求少
17.无锡硕放机场建成后,苏州市民仍大多前往上海乘机出行主要是因为( )
A.苏州距硕放机场远 B.政府为了平衡地区发展
C.虹桥机场换乘便捷 D.苏州至上海高铁站点多
18.随着长三角地区交通不断完善,苏州工业园区( )
A.周边地租水平降低 B.形成绿色经济模式
C.入驻企业人才流失 D.入驻企业产值提高
城市轻轨是利用电力牵引的地上快速交通方式。《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研究报告中称“到2050年,将建成4500千米共300条的城市轻轨铁路”。下图为某城市一处轻轨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城市内修建的轻轨可以( )
A.方便大量农产品进城 B.降低出行成本
C.加强与市外地区的联系 D.缓解交通拥堵
20.市内轻轨多采用高架线路,主要是为了( )
A.减少与地表交通的相互干扰 B.吸引人口流入
C.降低噪声 D.节省建设成本
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多样,如单轨、地铁等,下图为重庆市单轨交通穿楼而过的图片。据此,完成下题。
21.城市轨道交通具备的特点有( )
①准时
②快速
③运量小
④污染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与地铁相比,单轨交通更适用于山城,这是因为单轨交通( )
A.运量更大 B.占用土地更多 C.造价更高 D.更适应复杂地形
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是由我国承包建设,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图为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为( )
A.主要为西北—东南走向 B.交通线路分布密集
C.主要联系内地不同区域 D.缺少沿海地区的横向联系
24.我国因承包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获益的产业类型为( )
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信息产业
25.上海市大部分主要的城市功能区在人流量较大的时段常出现交通拥堵,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有( )
①修建地铁等公共交通
②增加道路绿化
③大力提倡私家车出行
④完善路网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丽水市城市风廊及配套设施项目于2023年开工,其中包含新建一座特大桥梁(暂名水东二桥)。桥梁选址于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附近,单跨过溪。下图为水东二桥项目位置示意图及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6.水东二桥单跨过溪的主要原因是( )
A.建设大桥的预算有限 B.减少对沿线生态破坏
C.预留运动训练的空间 D.缩短桥梁的施工时间
27.该项目建成后产生的交通影响是( )
A.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B.有效提升区域板块价值
C.丰富丽水交通运输类型 D.缩短两岸居民来往时间
二、材料分析题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重庆市铜梁区位于重庆主城区西部郊区,曾获得过国家级外派劳务基地、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国家首批园林县城、国家级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近年来,铜梁区基于本区自然和人文条件,规划建设北部文化旅游发展区、西部现代农业发展区、南部加工物流发展区和核心城市区(如下图)。
(1)分析规划建设中的城轨快线对于铜梁区城镇发展的重要意义。
(2)分析铜梁区规划建设三大“发展区”对于该区城镇化的积极影响。
(3)县城城镇化过程中,在规划上有哪些需要重点关注?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港口经济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有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调查发现,超大城市的餐饮和住宿及交通设施服务比较靠近港口,主要集中在距港口10-20km的内部圈层,维修和物流仓储服务主要集中在距港口20-30km的中部圈层。在距港口30km以外的外部圈层分布中,几乎所有产业都出现了比较平缓的衰减趋势。各圈层内存在产业重复分布的特征。下图为2021年不同规模城市港口区整体产业指数差值统计。
(1)简析超大城市港口经济的空间分层结构的形成原因。
(2)简述城市规模与港口整体产业指数差值之间的关系。
(3)说出港口经济的空间结构特征对港口区域产业规划的指导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大雾天气对于公路运输的影响很大,货车几乎不能出行,A错误;铁路运输对于天气的适应性较强,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小,B正确;在海上轮船的航行很容易受大风、暴雨的影响,对自然条件适应性最弱,C错误;航空运输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大风暴雨等严重阻碍飞机起飞,D错误;故选B。
2.答案:D
解析:地形、气候是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自然因素,科学技术、人口、工农业发展水平是社会经济因素不是自然因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答案:D
解析:结合图示可知,加拿大横贯公路横亘东西,穿越各种地形,地形对其选线布局影响较小,A错误;加拿大横贯公路位于加拿大南部人口、城市集中地区,而没有主要分布在矿产产地附近,B错误,D正确;该公路也没有沿河分布,C错误。故选D。
4.答案:B
解析:加拿大横贯公路大量机动车穿过班夫国家公园,现在重新规划线路应避开野生动物迁徙通道,而不是横贯公路班夫国家公园的影响,A错误;建设天桥式通道是为了减轻加拿大横贯公路对班夫国家公园的影响,B正确;建设下沉式隧道成本较高,C错误;沿途设立交通岗是为了维护交通安全的主要措施,不是对班夫国家公园的影响,D错误。故选B。
5.答案:C
解析: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条件。自然条件是基础,科技条件是保证,社会经济因素是主导因素,故选C。
6.答案:C
解析:“蓉欧快铁”主要为物流通道,会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与合作,不会促使沿线形成大型工业区和其他运输方式的衰落,对于产业转移没有影响,故选C。
7.答案:B
解析:舟岱大桥位于宁波舟山港港区,由图可知,航线错综复杂,航运繁忙,通航条件复杂,往来船只对施工影响大,②正确;由材料可知,岱山岛周边海域基岩埋深大,且有软土发育,说明海底淤泥层厚,桥基建设难度大,③正确;当地位于亚热带海区,海洋生态较为优越,错误;该地离板块交界处和地壳活跃地带较远,且海底地壳活跃在图文材料中无法体现,④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
8.答案:D
解析:城市等级主要与人口和经济有关,且由行政决定,舟岱大桥通车能够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网,缩短区域间的时空距离,但是不会提升舟山市的城市等级,①错误;舟岱大桥通车会增加人口的流动性,由于岱山人口较少,不会导致岱山人口大量外流,②错误;舟岱大桥通车后,促进人员流动,促进岱山第三产业发展,优化舟山城市功能分区,③④正确。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
9.答案:B
解析:与地面交通相比,地铁运输在地下,受天气影响小,故①错误。地铁运输受外界干扰少,准点率高,故②正确。地铁运输技术要求高,相较于地面交通而言修建和运输成本高,故③正确。地铁运输以电力为主,碳排放减少,故④错误。故选B。
10.答案: C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B
解析:6.8点为上班时间,应该把车道三变为潮汐车道,A错误;从图中看出原有的出城道路为车道三和四,现在增加了车道二为潮汐车道,说明出城方向拥堵,为下午下班时间,即17:00,B正确;8点为上班时间,但图中为下班时间,C错误:17点为下班时间,应把车道二变为潮汐车道,不是车道四,D错误。故选B。
13.答案:C
解析:潮汐车道的设置可以增加道路宽度,减少道路违章,但不是设置的主要目的,错误;潮汐车道设置可以让道路资源不会浪费,优化配置,正确:潮汐车道不会减少高峰出行车辆,错误;在通行高峰增加道路数量,可以有效缓解道路拥堵,正确。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C。
14.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司机们在通过大桥时,都要减速以平稳开过圆形弯道,双向的半圆形路线起到了车辆分流的作用,缓解了大桥的堵车状况,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拉古纳加尔松桥为圆形,较原来的直行桥梁需绕路,增加了车辆的过桥时间和通行距离,C正确,D错误;尽管车辆过圆形大桥弯道时需降低车速,谨慎行驶,但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B错误;其在修建过程中会破坏生态环境,A错误,故选C。
16.答案:B
解析:苏州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资金短缺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苏州周边的上海、无锡等地都有机场,且距离较近,能够满足当地的航空运输需求,使得在苏州新建机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相对降低,是计划被搁置的重要原因,B正确;虽然城市发展可能存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但对于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如果其建设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通过合理规划和土地调整,用地问题并非不可解决,C错误;苏州经济活跃,人员流动和商务活动频繁,客运需求并不少,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客运需求通常会逐渐增加,D错误。故选B。
17.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苏州与硕放机场的距离相对较近,A错误;政府在交通规划和民众出行选择方面,主要考虑的是交通便利性和服务质量等实际因素,而不是为了平衡地区发展而刻意引导市民的出行选择,B错误;上海虹桥机场作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与高铁、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换乘非常便捷,这对于出行的市民来说,可以大大减少旅途的时间,是吸引苏州市民前往的重要因素,C正确;高铁站点多虽然方便了苏州与上海之间的交通联系,但这并不是市民选择前往上海虹桥机场乘机而不选择无锡硕放机场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18.答案:D
解析:随着长三角地区交通不断完善,苏州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会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对土地的需求增加,往往会导致周边地租水平上升,A错误;交通完善与苏州工业园形成绿色经济模式关系不大,B错误;交通的完善通常会改善地区的发展条件,增加就业机会和吸引力,有利于留住人才和情况,但对于不是导致人才流失,C错误;交通的改善能够加强园区与外部的联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促进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从而提高入驻企业的产值,D正确。故选D。
19.答案:D
解析:城市内修建的轻轨可以缓解城市内部交通拥堵问题,但对加强与市外地区的联系作用不大,C错误,D正确;轻轨是客运专列,对农产品进城几乎无影响,A错误;与其他公共交通相比,轻轨对出行成本影响不大,B错误。故选D。
20.答案:A
解析:城市轻轨是利用电力牵引的地上快速交通方式,速度较快,市内轻轨多采用高架线路,主要是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减少与地表交通的相互干扰,而不是为了吸引人口流入、降低嗓声,A正确,BC错误;采用高架线路会增加建设成本,D错误。故选A。
21.答案:A
解析:城市轨道交通有准时、快速的特点,①、②对。运量有大、中、小三种,③错。污染少,④错。所以A对。
22.答案:D
解析:与地铁相比,单轨交通更适用于山城,是因为单轨,更适应复杂地形,D对。单轨的运量小,A错。占土地少,B错。造价较低,C错。
23.答案:D
解析:读图可以看出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主要联系沿海和内地,线路少,密度较小,缺少沿海地区的横向联系,主要呈东北一西南走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答案:B
解析:铁路建设需要用到建筑材料,钢材,零部件、工具,运输工具等,因此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可能获益的是我国工业部门中的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等,B正确;对我国的农业、服务业、信息产业影响不大,排除ACD选项。故选B。
25.答案:C
解析:修建地铁可以使通行人员进入地下,缓解地面交通的压力,①正确;增加道路绿化可以改善环境,不能缓解交通拥堵,②错误;大力提倡私家车出行,增加交通拥堵,③错误;完善路网建设,提高通行能力,可缓解交通拥堵,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④正确,故本题排除ABD三项,选C。
26.答案:C
解析:由材料“桥梁选址于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附近“可知,该段溪流承担水上运动训练需要,减少桥墩有利于预留运动训练的空间,故C正确;单跨过溪桥梁技术要求较高,成本并不比其他类型大桥低、施工时间也并不比其他类型大桥短,AD错误;桥墩的减少确实有利于减少对水域环境的破坏,但是并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故选C。
27.答案:D
解析:由水东二桥项目位置示意图可知,该项目建成后有利于主城区与水东区域的联系,缩短城东、水东居民来往的通行时间,D正确;该桥位于城市内部,无法起到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的作用,A错误;题干要求是产生的交通影响,B项不符合;桥梁在该市比较常见,并未丰富交通运输类型,C错误。故选D。
28、
(1)答案:意义:城轨站点附近交通便利,发展成为较大居住区;城轨快线促进铜梁与重庆城区之间人员交往,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发展。
解析:城轨快线对于铜梁区城镇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利于该区域发展成为较大居住区;由图可知,城轨快线连接铜梁区和重庆,使得重庆与铜梁区交通更加方便快捷,可以促进铜梁与重庆城区之间人员交往,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发展。
(2)答案:影响:城市三大“发展区”可以促进铜梁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可以整体提高城镇化水平;铜梁区南部加工物流发展区由于发展二三产业,可以推动区内乡镇发展为工业小镇;北部文化旅游发展区可以促进部分旅游乡镇的城镇发展。
解析:北部文化旅游发展区、西部现代农业发展区、南部加工物流发展区是分别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进行发展,通过三大产业协同发展,可以使铜梁区经济发展,可以整体提高城镇化水平;南部加工物流发展既有第二产业又有第三产业,可以推动区内乡镇发展为工业小镇;北部文化旅游发展区可以促进部分旅游乡镇向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其向城镇发展。
(3)答案:关注:根据区域实际,合理确定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保护农业用地;适当划分功能区;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合理规划交通,减少交通拥堵等。
解析:城镇化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环境问题方面,要减少城市环境污染;要避免社会问题的出现就要进行合理规划城市,根据区域实际,合理确定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适当划分功能区;合理规划交通,减少交通拥堵等,同时还要注意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十分注意保护农业用地。
29.答案:(1)原因:港口规模大,对产业的聚集作用强,聚集的相关产业多;依托港口的餐饮和住宿及交通设施服务的服务半径小,需要聚集在港口附近;维修和物流仓储服务的服务半径较大,可以聚集在距港口较远的地带。
(2)关系:随着城市规模变小,整体产业指数差值变化逐渐增大,港口经济圈层结构的不规律性越强;而在距离港口较远的位置(大于30km),整体产业指数差值都集中在较低的数值,变化规律趋于相似。
(3)作用:根据城市规模和港口规模的大小,以港口为核心规划圈层发展区域,合理确定圈层距离;按照与港口联系的紧密程度,合理规划各圈层内的主要产业,形成相应的产业聚集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产业经济效益。
解析:(1)港口经济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有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多种产业并存,说明港口规模大,对产业的聚集作用强,聚集的相关产业多;这些产业中的餐饮和住宿及交通设施服务主要服务范围在港口附近,范围有限,服务半径小;维修和物流仓储服务不仅仅服务与港口,而且还延伸到内地的经济腹的服务半径较大,可以聚集在距港口较远的地带。
(2)据图示信息可知随着城市规模变小,整体产业指数差值变化逐渐增大,港口经济圈层结构的不规律性越强,曲线中的相关性减弱;而在距离港口较远的位置(大于30km),整体产业指数差值都集中在较低的数值,变化规律趋于相似,说明港口对产业的影响减弱。
(3)港口以及所在的城市对周边的城市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同规模的城市与港口的服务范围有所差别,应以港口为核心规划圈层发展区域,合理确定圈层距离:港口发展的关键是产业,应按照与港口联系的紧密程度,合理规划各圈层内的主要产业,避免产业同质化,形成相应的产业聚集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形成产业经济规模效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