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光的色散【学习目标】1.通过色散实验,知道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2.能用色光的混合及物体颜色知识简单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可见白光可以分解为 、 、 、 、 、 、 七种颜色的光。2.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彩虹的形成是由光的 形成的。3.光的 “三原色”是指 、 、 三种颜色的光。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决定的。4.将红、绿、蓝三色光按等比例混合后,得到的色光的颜色是 。二、合作探究(一)光的色散1.实验:研究白光的分解2.实验步骤:(1)让一束白光照射到一个玻璃三棱镜上;(2)用一张白色的光屏呈接,同时观察实验现象;(3)分析归纳总结实验现象。3.现象:白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到白色光屏上形成 。4.总结:白光 单色光,它是由 、 、 、 、 、 、 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二)色光的混合1.将红光与蓝光混合后,观察重叠部分是紫色。2.将红光与绿光混合后,观察重叠部分是黄色。3.将蓝光与绿光混合后,观察重叠部分是青色。光的“三原色”是指 、 、 。(三)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三、课堂达标检测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雨后的彩虹 B.水中的月亮C.黑板反光 D.小孔成像2.白光可分解为 、 、 、 、 、 、 七种颜色的光,其中的 、 、 三种颜色的光称为光的“三原色”。3.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 (选填“反射”或“折射”) 时的偏折程度不同。4.如果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只反射 ;如果一个透明的物体是蓝色的,是因为它只透过 。5.电影银幕通常都用粗白布做成,这是因为粗白布能产生 ,使各处的观众都能看清电影,而且粗白布还能反射 的光,可以放彩色电影。第四节 光的色散【学习目标】1.通过色散实验,知道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2.能用色光的混合及物体颜色知识简单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可见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 紫七种颜色的光。2.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彩虹的形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3.光的 “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4.将红、绿、蓝三色光按等比例混合后,得到的色光的颜色是白色。二、合作探究(一)光的色散1.实验:研究白光的分解2.实验步骤:(1)让一束白光照射到一个玻璃三棱镜上;(2)用一张白色的光屏呈接,同时观察实验现象;(3)分析归纳总结实验现象。3.现象:白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到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4.总结:白光不是单色光,它是由红、橙 、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二)色光的混合1.将红光与蓝光混合后,观察重叠部分是紫色。2.将红光与绿光混合后,观察重叠部分是黄色。3.将蓝光与绿光混合后,观察重叠部分是青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红、 绿、蓝。(三)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三、课堂达标检测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A) A.雨后的彩虹 B.水中的月亮C.黑板反光 D.小孔成像2.白光可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其中的红、绿 、蓝三种颜色的光称为光的“三原色”。3.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折射(选填“反射”或“折射”) 时的偏折程度不同。4.如果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只反射红光;如果一个透明的物体是蓝色的,是因为它只透过蓝光。5.电影银幕通常都用粗白布做成,这是因为粗白布能产生漫反射,使各处的观众都能看清电影,而且粗白布还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可以放彩色电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4 光的色散 - 学生版.doc 3.4 光的色散.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