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 3.1《做有梦想的少年》教学设计课题 3.1 做有梦想的少年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上册核心 素养 目标 1.政治认同:认清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培育家国情怀,增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使命感。 2.健全人格:正确认识自己,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自尊自信。 3.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重点 梦想的重要性难点 少年梦想的特点教学 方法 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 巴黎奥运会上体育健儿们(樊振东、张雨菲、郑钦文、全红蝉等)冠军梦想成真的事迹。 发出号召: 这些奥运健儿,经过艰辛的付出,终于迎来了他(她)们人生的高光时刻。他(她)们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为国争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站在国际领奖台上! 让我们向他(她)们学习,做一位追梦的少年吧! 观看课件 阅读趣味故事 树立梦想,立志成才报国 链接时事热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讲授新课 第一环节自学导航 设问:全红蝉等我国的奥运健儿们都有伟大的梦想,什么是梦想?梦想对我们重要吗? 首先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6-18,时间约3分钟。 1.什么是梦想? 2.什么是梦想? 3.少年的梦想有哪些特点? 第二环节 师生共同研究学习新课 一、设问:1.什么是梦想?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梦想。 二、设问:梦想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我们的心田里,我们人类从远古开始就一直在追梦, 比如我们有了“上天”的梦想,因此发明了_____。 有了“下海”的梦想,因此发明了__________。 有了“千里眼”的梦想,因此发明了__________。 有了“顺风耳”的梦想,因此发明了_________。有了“飞毛腿”的梦想,因此发明了_________。 三、设问:它对我们重要吗?(梦想的作用是什 么?) 讨论交流 理解记忆 明确现在的的方位 探究交流 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价值引领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和自主建构作用 通过师生互归纳总结: ①梦想能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个人角度) ②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角度) 四、展示课件:读读航天员叶光富的梦想 叶光富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过11年的不懈奋斗,于2021年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驻中国空间站,实现了自己的首次飞天梦想。时隔两年,叶光富作为指令长,带领两名年轻队员再次逐梦苍穹。 叶光富首次飞天用了十一年,这次重返太空家园仅仅用了两年。飞行前,他在自己朋友圈写下“奋斗实现梦想,拼搏时刻在线”。叶光富说:“奋斗是实现梦想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当你经历了艰辛,体会了坎坷,也感受过痛苦并实现梦想之后,再回头想想自己奋斗的过程,你会感谢那个曾经不轻言放弃的自己,曾经努力拼搏奋斗的自己。拼搏时刻在线,其实,我也是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勉励自己。我记得在中学的时候,我就在门后用粉笔写了大大的两个字,就是拼搏两个字。这两个字真的是一直刻在我心里,一直到现在。我认为,拼搏不是一时一刻,而是时时刻刻,就像整个航天员队伍对载人航天事业的态度一样,不是飞行,就是在准备飞行的路上。” 他的姐姐说,出生寒门,并没有影响弟弟的求学之 路和上进之心,从小学习就不让家里人操心的叶光 理解记忆 阅读感悟 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明白梦想的意义 链接时事,增强教育的趣味富在很小的时候就说,当飞行员是他的理想。那时,家门口有一个石头洗衣板,天上有飞机飞过,姐姐会大声呼叫:“弟弟快来,飞机!”姐弟俩常常坐在这张石板上,仰望蓝天,看飞机从天空掠过。叶亚丹说,这样的场景,让他们年幼的生活中,充满小小而珍贵的浪漫和憧憬。 五、设问:从叶光富的身上,我们发现了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 特点: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的需要紧密相连。 六、设问:青少年时期的叶光富的志向对他的人生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归纳总结: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七、展示材料:桂海潮:曾经仰望星空的少年,终用奋斗圆梦 桂海潮的父母是农民,虽家庭普通,但是少年时代的他便因“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致力于航天报国的事迹而感动,在内心里埋下了一个航天梦。他立志要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面对国家重大需求,桂海潮瞄准航天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继续深耕。“我曾经梦想着,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 他是北航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科研项目十余项。为了实现自己的航天梦,他敢于吃苦,甚至自讨苦吃。当得知祖 探究交流 理解记忆 探究交流 理解记忆 阅读感悟 性、时效性、针对性,引导学生从感性材料中逐步体悟少年梦想的特点 链接时事,增强教育的趣味性、时效性、针对性,引导学生从感性材料中逐步体悟少年梦想的特点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时年31岁的他当即便报了名,从250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又经受了8大类200余项科目的严格训练和考核,为飞向太空做好了技能上、身体上、心理上的准备,充满信心迎接挑战。他成为我国神舟十六号宇宙飞船的宇航员,实现了自己的伟大梦想。 设问:1.他的梦想具有怎样的特点? 2.他追梦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归纳总结:启示:少年的梦想与个人志向紧密相连;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我们要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发出号召: 少年强则国家强,让我们树立远大理想,勇敢向着梦想出发吧! 播放歌曲《飞得更高》 探究交流 设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探究 导之以行,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学以致用当堂达标检测 1.(直击2024中考真题)巴克利奖获得者薛其坤,在国外工作期间,始终惦念着回来报效祖国。作为量子追梦人,回国后,他秉持“科学就是科学,来不得半点儿马虎”的理念,坚定方向,在50岁时攻克了量子世界难题。他用行动证明() ①只有他是爱国的科学家 认真思考②有了梦想,就一定会成功 ③他能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报国之志④笃定奋斗方向,敢于迎难而上 A. 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2.《格言联璧·学问篇》:“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对此下列理解对的是( ) ①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 ②只要有梦想,愿望一定能实现 ③梦想能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④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完成作答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夯实基础,巩固提升,培育核心素养板书设计 欣赏自己 梦想的含义 做有梦想的少年 梦想的意义 少年梦想梦想的特点教学反思 提示:从教师挖掘教学资源情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况、核心素养培育情况等方面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