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课题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教科书 书 名: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运用并绘制示意图,解释昼夜交替、时差产生的原理,并结合情境案例,计算两地时差。(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结合视频,理解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并运用其原理解决情境问题。(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绘制示意图,说明晨昏圈的特点。 绘制示意图,说明地方时的产生与时区的划分,并计算两地时差。 教学难点: 绘制示意图后动手模拟,观察并总结晨昏圈与经纬线圈的关系; 区分地方时、区时和日期分界线的概念,并结合情境案例,计算两地时差。教学过程[情境导入] 北京时间2023年9月23日20时,杭州用一场以“潮起亚细亚”为总主题的盛大开幕式,为第19届亚洲运动会启航。杭州以体育为媒,敞开热情怀抱,向世界呈现中华文化之美,展示各方携手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澎湃力量。 问:海外华人可以在当地时间9月23日20:00欣赏到这一盛会吗?如果不能,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温故知新] [学习任务1]填写下表,总结上节课所学。 [学习任务2]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新课学习] 探究活动一:昼夜交替 [学习任务3]预习课本第7页,在课本上圈划并完成下列填空。 [学习任务4-绘图&模拟] 第一步:请同学们拿出稿纸,在草稿纸上模仿绘制下图。 第二步:用左手手掌代表黑夜,右手食指代表直射光线(直射点所在的太阳光线)。 第三步:模拟随着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全球昼夜变化状况,并回答: 1.一年中不同日期,晨昏圈与纬线圈(赤道、极圈和其他纬线)的关系是? 2.一年中不同日期,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总结: [学习任务5-地理实践]在下图中找出晨线、昏线。 [学习任务6-迁移运用]在下图中找出晨线、昏线。 探究活动二:时差 [学习任务7]预习课本第8、9页,在课本上圈划并完成下列填空。 [学习任务8-绘图&模拟] 总结:形成了教材图示的时区划分图。 [学习任务9-迁移应用]运用时差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考查形式一:文字表达式试题 考查形式二:光照图式试题 [拓展学习] 回答问题: [学习任务10]阅读教材“日期分界线”的相关内容,理解其作用。 球面展示: [学习任务11-迁移应用]运用时差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依照教材,提醒学生各国计时方法有差异。 探究活动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学习任务12-信息提取]观看视频,想一想地表沿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南、北半球会发生怎样的偏转? 总结: 原因: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有发生偏转的现象。 偏转规律:顺着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学习任务12-迁移运用]运用地转偏向力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活动1: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列A、B河岸位置会如何变化? 活动2:观察南、北半球“台风”遥感影像图,绘制气流运动方向,并谈谈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 [课堂小结] 海外华人可以在当地时间9月23日20:00欣赏到这一盛会吗?如果不能,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由于地球自转,各地地方时不同,而且各国采用的计时方法不同,所以在120°E为2023年9月23日20:00时,全球各地的地方时或是钟表显示的官方标准时间是不同的。海外华人必须要利用时差的知识,找到该北京时间对应的自己的当地时间才能准时收看。 [课后作业] 1.绘制夏至日时以北极点为中心和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并用不同颜色的笔描粗0时、6时、12时和18时经线。 2.预习教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