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课题 汽车工业能否带动家乡的发展教科书 书 名:《选择性必修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通过汽车工业的产业链示意图和全球化生产体系,认识汽车工业特点并说明汽车工业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综合思维) 2.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发展汽车工业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区域认知) 3.小组合作搜集资料,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等调查方法,进一步认识家乡发展汽车工业的实际条件。(地理实践力) 4.结合区域条件,综合分析家乡以汽车工业为主导产业是否有利于区域发展,增强区域的因地制宜发展意识,树立人地协调发展思想。(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汽车工业特点及其带动作用。 结合案例分析发展汽车工业存在的风险。 教学难点: 1. 结合区域条件,因地制宜综合分析汽车工业能否带动家乡的发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播放视频:上海车展。 问:国产汽车品牌还有哪些?展示福建省自己的汽车品牌:厦门金龙、福州东南汽车。1995年,闽台共建东南汽车城。汽车工业能否带动福州更快、更好地发展呢?观看视频,思考问题。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引题。任务1 分析汽车工业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展示“汽车产业链示意图”,引导学生读图,思考:汽车工业涉及哪些产业类别?有哪些环节?说明了汽车工业的什么特点?有何带动作用? 引导学生从经济、社会角度综合分析问题。 (2)展示“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图”,结合教材第58页资料2。 思考:①汽车工业进行全球化生产的原因? ②实现汽车工业全球化生产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③进一步分析汽车工业的全球生产体系对各地区发展汽车工业的有利影响? (3)案例:东南汽车城的规模和效益学生阅读示意图并思考系列问题,综合分析汽车工业的带动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理解汽车工业对地区发展的意义。通过系列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从经济、社会层面分析汽车工业的带动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任务2 认识福州汽车工业发展之困展示资料3: (1)目前,品牌技术“丢失”的东南汽车完成了股权改革,在首期增资20亿后,品牌正式焕新。 (2)汽车市场是全球性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东南汽车产销量远低于行业30万辆规模的门槛。2020年,同比暴跌54%。 (3)汽车产业对环境的污染。汽车相关工业的发展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汽车喷漆和焊接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会造成大气污染,汽车零件的防腐处理、车辆拆卸过程中的废弃物都会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思考:福州发展汽车工业会面临哪些风险? 教师引导学生从材料提取信息并总结。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结合材料说明发展汽车工业面临的风险,从而全面思考地区汽车工业发展问题。通过“福州东南汽车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具体区域发展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提高区域认知素养。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说明问题,提升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任务3 分析福州汽车工业转型之路资料4 福建省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近年来,东南汽车城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厂,促进奔驰新车型上线和东南汽车转型升级,带动135家汽车配件企业发展。其中,东南汽车开始全方位向“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方向转型升级。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图 思考:福州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还需要哪些配套产业 教师进一步追问:核心部门是什么?结合资料4,学生小组讨论并思考问题。感悟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理解“技术”对发展汽车工业的重要意义。结合上海车展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并思考发展过程中需要的配套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人地协调发展思想。活动:课堂辩论赛布置课前任务,针对“汽车工业能否带动福州的发展?”这一课题,组织学生开展相关调查。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结合所学和相关材料得出结论,并阐述观点。学生课前调查和课中阐述观点,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小结理解汽车工业的带动作用和发展存在的风险,辩证看待问题。进一步分析未来发展汽车工业的方向。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