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一、导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紫藤萝瀑布》。(板书课题)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生:宗璞。师:谁能把作者写到黑板上。(一生板书,“璞”字写错,少了一横)师:她写对了吗?生:(杂乱)不对,少一横。师:同学们要记住,“璞”字的下面不是“关”,也不是“美”。二、解题师: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大家观察这个题目,你觉着应该如何理解呢?生:这是写紫藤萝的文章,紫藤萝像瀑布一样。师:很棒!说紫藤萝像瀑布,这又让你对紫藤萝产生什么感觉呢?生:紫藤萝很大。师:能不能再具体一点呢?生:紫藤萝很多,枝繁叶茂。师:想一想,用“枝繁叶茂”这个词语形容合适吗?生:不合适,万紫千红。师:用“万紫千红”来形容紫藤萝准确吗?生:不准确。师:开动脑筋,好好想一想,用什么形容合适?生:繁盛,壮观。生:充满生机和活力,有蓬勃的生命力。师:用这些词语形容很具体准确。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描写这繁密的富有生机的紫藤萝花的呢?(板书:花)三、细读赏析精彩语言(出示幻灯片)请朗读课文,圈点勾画描写紫藤萝花蓬勃生命力的精彩语句,感受语言之美,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技巧。(生读文,圈画,老师巡视查看)师:同学们读书习惯很好,读得很认真,你们找到描写紫藤萝花蓬勃生命力的语句了吗?生:我找的是:“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师:我也找到这句了。(出示幻灯片)你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紫藤萝的生命力的呢?生:运用拟人的修辞,把花拟人化了。师:你觉着是把花当作老态龙钟的老人吗?生:不是。是把花当作年轻人,不,是当作小孩子了。师:作者为什么把紫藤萝当作小孩子呢?生:因为小孩子活泼,热闹。师:作者是怎样体现出活泼热闹的呢?生:“挨”“接”“推”“挤”这些动词看出来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儿盛开时的灿烂繁盛,活泼热闹,富有生机。师:我感觉“接”这个词还不能充分体现小孩子的活泼,能否试着换一个字?(生沉默,思索)生:换成“拉”可以不?师:当然可以。你试着读一下。(生读)生:换成“牵”生:换成“拽”“扯”。师:很棒!同学们思维很活跃。作者对紫藤萝的描写不仅有动作描写,还有语言描写。大家看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生:用了拟人、反复的修辞。师:反复句式很有特点,灵动活泼。你们试着根据情境在两处“我在开花”的语言里加上适当的拟声词或副词,使语言更生动活泼,更具表现力,更符合小孩子的特点,更能表现生命的活力。(生沉默,思考)生:(小声)加上“呵呵”。师:我似乎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来自哪位同学?哦,你加上这个拟声词读一读。生:呵呵,我在开花。(很平淡)师:大家听一听,这位同学读出花儿在笑的欢乐吗?生:(齐说)没有。师:你再试着读一读,要读出内心的欢乐和生命绽放的喜悦。(生读)师:有进步,读出了欢乐。还可以加什么拟声词呢?生:(七嘴八舌)嘿嘿,嘻嘻,哈哈,嗨嗨……师:加上词语之后试着读一读。生:(各自朗读)师:那么在第二句中不加拟声词,能否再加一个字词,也能表现其热闹活泼的场景?生:(小声,试探)加“也”中不?师:当然中了。(以河南方言说“中”)(生齐笑)师:来,我们朗读这两句话。男生读第一句,加拟声词;女生读第二句,加“也”。(男女生朗读)师:男生读出了喜悦,女生好像还不太高兴的样子,我们再来读一遍。酝酿一下感情。(男女生再齐读)师:作者在这里完全把紫藤萝当作一个小孩子来描写的,表现他们的活泼热闹,也正是表现紫藤萝蓬勃的生命力。那么作者还通过哪些语句描写紫藤萝这一特点的呢?生:文章第二自然段也能表现这一点。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发”读作了四声),也不见其终极,师:你很善于发现。(面向全体)同学们,你们听出她哪个读音读得不够准确吗?生:(杂然)“发”在这里应该读一声。师:为什么呢?生:这里是表示开始的意思。师:同学们真棒!(撩起自己的发梢)比如,老师的发梢才可以称为发(四声)端。我们读词语的时候应该注意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结合语意来读才能读准确。(出示)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师:大家认为这段中哪一句更能表现紫藤萝的生机的呢?生:“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师:这里有“仿佛”一词,这句是比喻吗?生:不是比喻,是拟人。把花的颜色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师:这句写得富有动感,其实紫藤萝是静态的,但作者在这里却把它……生:写成动态的了。师:对,这就叫化静为动。用这种方式描写了紫藤萝花的动态美,展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文中有很多这样化静为动的语句。大家观察这句话,还运用了什么修辞?生:运用了排比。师:你们看,“不停地生长”加了一个“不停”,更能表现出紫藤萝蓬勃的生机,那么我们能不能试着在“流动”“欢笑”的前面也加一个修饰性的词语,使之更能表现紫藤萝蓬勃的生机,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呢?(生思考)生:在哗哗地流动。师:很形象。用拟声词,又赋予紫藤萝声音美。继续思考。生:在潺潺地流动,在高兴地欢笑。师:“欢笑”前面加一个“高兴”来修饰,大家说合适吗?生:不合适。师:你再试着换一个修饰词吧。生:在放肆地欢笑。师:很好!你能读一下吗?(生读,读得很平淡)师:同学们说说他读出高兴的感觉了吗?生:(杂然)没有。师:你平时放肆地笑过吗?生:没有。师:今天允许你“放肆”一回,你试着“放肆”地读一下吧?(生朗读,效果很好)师:真好!加了这些修饰语,就更能表现紫藤萝蓬勃的生机了。同学们课下还可以试着加一些别的修饰语。那么作者还借助什么方法表现紫藤萝蓬勃生机的呢?生:“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发”也读作了四声),也不见其终极。”(其他学生偷偷地笑)师:你知道同学们为什么笑吗?(该生茫然)生:(杂然)“发”应该读一声。师:记住了,刚刚说过,在这里应该是一声。作者在这里又是借助什么方法表现的呢?生:比喻和夸张。把整片垂下来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写出了这一树紫藤萝的生机勃勃。师:非常棒!极为壮观,辉煌灿烂。刚才是把紫藤萝当孩子写的,在这里又把紫藤萝当瀑布写的。继续说说你们的发现。生:“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这里也是运用比喻。师:想一想,这里能把“水花”换成“星星”吗?生:不能。因为前文已把紫藤萝比作了瀑布,所以这里说水花,前后意思一致。师:这样既写出了花的颜色、形状,也让人感受到了它的质感,是像水一样晶莹剔透。那么能不能把“迸溅”去掉呢?生:不能。师:说说你的理由。(生沉默)师:同学们知道“迸溅”什么意思吗?(生沉默)师:大家在雨后的水洼里跑过吗?生:跑过。师:当你在水洼里跑过时,水花就会四下飞起,这就是水花迸溅。这个词能让人感觉到它是在跳动的,是富有动感的,而且迸溅还能表现花的形状和颜色特点。这也是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还发现什么精彩的语句吗?生:“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句中“挑逗”运用拟人的手法,很精彩。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但是这里的“挑逗”一词是不是用错了呢?生:没用错。这个词用得很好。师:它好在哪里?你能说说吗?(生沉默)师:这位同学知道用得好,但说不出理由。哪位同学能帮他一下呢?生:我认为,这个词很符合小孩子的特点,就是相互逗着玩。师:这个同学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很好!(转向那位同学),你觉着这位同学的解说你满意吗?生:不满意。(众生笑)师:那我们再请一位同学帮帮你。(面向全体)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自己的理由?一定要开动脑筋。(众生小声议论,一生用很小的声音说到“贬义词”)师:我刚才听到有同学小声说这是贬义词,这是从感彩上说的,很棒!贬义词用在这里合适吗?(一生举手)生:“挑逗”在这里是贬词褒用。师:你真厉害!(转向原来那位同学)这位同学的解释你满意吗?生:满意。师:你是心里知道,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其实“贬词褒用”这种词语运用的形式我们以前也遇到过,不知同学们能想起来吗?(生沉默)师:朱自清的《春》一文中就出现了。(生若有所悟,却一时想不起来是哪一句哪个词)师:描写春风时,描写声音时,描写鸟儿时……生:“鸟儿也在卖弄清脆的喉咙”中的“卖弄”。师:对呀!你们看,这样来写,既能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又使语言生动活泼。以后我们写作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使用。同学们能在不改变原有意思不影响效果的基础上,试着再把挑逗换一个词吗?生:嬉戏。师:很形象!这段文字是把紫藤萝当作瀑布进行生动描写的。那么我们还能从其他语段中找到表现紫藤萝蓬勃生机的精彩语句吗?生:“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这句运用了比喻,很生动形象。师:这两个比喻能否去掉一个呢?(生沉默)生:不能。把花比作“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师:对,这是从形状上选择的喻体,还暗含着生命的小船即将起航,生活的船帆已经高扬。那为什么比作“笑容”呢?笑容可是神态。生:这里是拟人。师:有道理。这里具有拟人色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情态,这里写出了紫藤萝盛开时肆意张扬生命的喜悦。我们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这“笑容”其实还暗含了作者愉快的心情和生命的喜悦,我们来齐读这几句话。(生齐读)师:(出示紫藤萝的图片)仔细观察图片,我们还能把每朵盛开的、欲开的、未开的花比作什么?用一两句话说一说。(生思考)生:振翅欲飞的鸟。生:翩翩起舞的蝴蝶。……师:我们今后写作时,为了让语言更生动形象,可以使用比喻的修辞。寻找喻体时,既可以结合事物的外形特征,又可以结合自己的内在感受。在读这篇文章时,我发现一处语句不太准确,大家来帮老师看一看。(出示)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师:这句话似乎有毛病,香气怎么能是浅紫色的呢?(生沉默)师:你们看,浅紫色是一种颜色,需要人的视觉,而这里作者要写的是花香,是嗅觉,作者却用视觉的浅紫色来形容花香。(生仍沉默)师:今天我教给大家一种新的修辞方法——这叫通感。(出示)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式。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各种感觉相通。师:在这里作者用浅紫色来修饰花香,就是通感。这就使作者所描写的紫藤萝花的香味更加具体可感,使读者对紫藤萝花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其语言更加活泼灵动。我们在读书学习时可能也会遇到,比如,我们学过的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就有一句。(出示)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师朗读)师:你看这样来写,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而且富有诗意,以后写作可以恰当运用。同学们,你们读书时有没有发现,作者描写紫藤萝繁盛的生命力时,并没有像《春》《济南的冬天》那样单纯描写景致,而是还融入了自己的行踪动作、心理活动。请跳读课文,圈画出来。生:“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我凑上去,想摘一朵。”“我只是伫立凝望。”(出示)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我凑上去,想摘一朵。我只是伫立凝望。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师:这几句描写作者动作心理的语句有什么作用呢?生:说明作者被紫藤萝深深吸引住了。师:对啊,作者陶醉其中,达到忘我的境界,紫藤萝已经深深触动了作者的内心,这里还有什么作用呢?生:侧面烘托紫藤萝花的繁密,壮观,生机,活力。师:说得棒极了!在生动形象地描述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紫藤萝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们朗读这几句话。(生齐读)师:通过以上学习,谈谈你在写景状物方面收获了哪些写作技巧?生:要用多种感官,可以用通感的修辞。生:使用准确的词语。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生:可以化静为动。生:要使用多种修辞方法。生:要有一定的角度。……师:同学们收获真不少!(出示)写景状物小技巧:选择写作角度,理清写作顺序,巧用多种修辞,调动多种感官,使用恰当词语,变换表达句式,运用侧面烘托,活用动静结合……师:学习宗璞描写紫藤萝的写法,(出示凌霄花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凌霄花,用几句话生动形象地描述一下,我们课下完成这个任务。四、精读感悟深刻情感师: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这株紫藤萝触发作者的联想,牵动作者的情思。作者描写紫藤萝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行为和感受,这样就使花和人融为一体,花有了人的情感,人有了花的经历。(板书:人)(出示)跳读课文,说一说作者看到紫藤萝花前后内心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看到后,是宁静和喜悦;看之前,是疑惑和痛楚。师:作者为什么疑惑和痛楚呢?我们要想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需要我们了解……生:(齐答)写作背景。师:(竖大拇指)真棒!(出示)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文革动乱结束不久,作者心灵的创伤尚未平复,这时,作者最钟爱的小弟患癌症晚期,不久于人世,作者非常悲痛,无法排解。师:在作者内心处于极度焦虑和悲痛时,这一树生机盎然的紫藤萝使她心情发生改变,使她的人生态度也发生改变,作者由此引发对生命的思考。(板书:生命)作者有着怎样的思考呢?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出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同桌之间讨论,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生讨论)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生命是长久的,这些困难和挫折只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的一小部分,不要太悲伤难过。师:这句话是点睛之笔,由花和人的联系,上升到对生命的探讨,升华文章的主题,作者从中悟出自然规律和生命哲理。我们齐读这句话。(生齐读)师:你们能举一个面对困难挫折不幸的正面事例或反面事例吗?生:有的人,面对失败,没有认输,而是更加努力奋进。师:能具体一点吗?古今中外都可以,比如霍金、张海迪等等。生:还有海伦 凯勒,虽然她看不见,听不见,不能说,但她依然坚强面对命运的不公,取得很大成就。师:对,这样敢于面对生活不幸,珍爱生命的人很多。生:比如这次新冠疫情到来时,面对这样的灾难,有的人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积极面对,不仅要拯救自己的生命,还要冲到前面,去帮助拯救别人的生命。师:你说得棒极了!这就是珍爱生命最好的表现。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面对挫折困难不堪一击,走向极端的人。同学们,如果面对那些因学习、生活、感情、工作不顺而郁郁寡欢或自寻短见的人,你会说些什么呢?生:我要告诉他,一时的挫折或失败,不要害怕,不要沮丧,我们应该豁达乐观,努力奋进。师:请你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再为这句话补充内容,加上关联词语,使语意表达更明确,更深入。如: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继续前行,永不止步。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因此,我们要积极乐观来面对。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因而,我们要坦然面对,勇往直前。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作者就有所悟,感受到生命永恒的价值,精神振奋鼓舞。所以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去迎接新生活。五、总结师:我们来回顾一下。作者通过描写紫藤萝瀑布,书写自己的人生感悟,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师: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生命是美好的,可贵的,我们要珍爱生命,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无论风雨还是坎坷,我们都要积极乐观来面对,不畏惧,不退缩,咬紧牙关挺过去。(出示)走过冬天,你就会迎来春暖花开,穿过黑夜,你就会看到旭日东升;跨过沟壑,你就会到达胜利的彼岸;越过高山,你就会拥有广阔的空间。同学们,你们就是一朵朵紫藤萝花,希望你们打造自己的花舱、装满生命的酒酿,张满前进的船帆,在闪光的花瀑上冲浪,在奔腾的花河上远航!师:我们齐读这段话。在朗读时,把“你”变成“我”,大家明白了吗?(生齐读)师:希望同学们打造自己的花舱、装满生命的酒酿,张满前进的船帆,在闪光的花瀑上冲浪,在奔腾的花河上远航!六、作业(出示)1.学习本文的写法,在日记本上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草,以及你从中得到的感悟。2.课外阅读宗璞的《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等写景状物的散文,比较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师:这是我们的作业。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附:板书设计:生命托物言志花 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