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认识参照物,并能够通过选取不同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课前学习任务】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尝试发现运动物体的特点。【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认识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学习任务二:认识参照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参照物。学习任务三:认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__的。学习任务四:解释生活中相对运动与静止的现象1.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一句诗中。说“云不动”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说“云与我俱东”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2.尝试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飞行员徒手抓子弹”的原因。【学习资源】地球同步卫星地球同步卫星是指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自西向东运行的人造卫星。它的轨道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为1个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4秒;距离地面大约 35,786 km,距离地心大约 42,164km。地球同步卫星常用于通信、气象、导航以及军事情报搜集等。地球同步卫星按其轨道倾角的不同可分为地球静止卫星、倾斜轨道同步卫星和极地轨道同步卫星。地球静止卫星:当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倾角为 0°时,即为地球静止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任何时刻都处于地面上同一地点的上方,地面观察者看到卫星始终位于某一位置,静止不动。其星下点轨迹是一个点。倾斜轨道同步卫星:当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倾角大于0°并且小于 180°,但不等于90°时,即为倾斜轨道同步卫星。其星下点轨迹是 8 字形。极地轨道同步卫星:当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倾角为 90° 时,即为极地轨道同步卫星。由于轨道平面能够固定在惯性空间中,而地球在极轨道下方旋转,极地轨道同步卫星能够在低的轨道高度观测地面上的几乎每个点,所以常用于地球测绘或监视。地球同步卫星常用于通讯、气象、广播电视、导弹预警、数据中继等方面,以实现对同一地区的连续工作。【作业设计】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________的。2. 某同学坐甲车回家,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该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甲车 B.乙车 C.路旁的树 D.地面【参考答案】1. 船;运动。2.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