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讲稿)
【教学目标】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自己观察某一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 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自己观察并记录某一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 情况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大脑运动操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下面请按温馨提示做好上课准备。
1. 上课准备。
上课前,心安静。 书桌净,用品齐。
坐端正,认真听。 2.语言训练点。
师:同学们对课文内容都熟悉了吗?接下来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搭配。
(1)快乐的( ) 有趣的( ) 调皮的( )
A.蒲公英 B.弟弟 C.玩耍
(2)仔细地 ( ) 使劲地( ) 飞快地( )
A.奔跑 B.吹气 C.观察
师:同学们都做完了吗?看,你做对了吗?(出示答案)如果没有做对,我 们课后再认真地把课文多读几遍,体会留心观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并要认真地
(
改正。
)
板块二:目标导学
出示学习目标: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自己观察某一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
并与同学交流。
师:请看,这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 能自己观察某 一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与同学交流。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 跟随小作者来到家乡的草地上,通过仔细观察,让我们对蒲公英有更深入的了 解,发现了不同时间草地的变化,也探究这一变化的原因,体会到细致观察的 重要性。这节课就让我们借助句式和图片, 选择一个事物的变化,说说自己的
(
观察!
)
板块三 知识点讲解
1. 回顾全文,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想一想,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
(
发生这样的变化?我们可以借助学习单三说一说。
) (
听听这位同
)(出示学习单三)
(
学的分享。
)
生:蒲公英的花朵向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拢。早上, 草地是绿色。因 为花朵合拢,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中午, 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花朵张开, 花瓣 是金色的。晚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花朵又合拢,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
小作者留心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进一步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 色变化的原因,观察的细致,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画面。瞧, “细致观察”很 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把事物说清楚、写明白。
2.观察交流,完成课后习题三。
(1)生活图片,唤起回忆
师引语:细致观察也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稍加留意, 就会发现事物是变 化着的。如: 向日葵的花盘会随着太阳的方向发生转动;含羞草被触碰后,叶子 会快速合拢,像小姑娘一样“害羞”地低下头;猫的眼睛因白天黑夜的变化,在 形状、颜色上也发生着变化; 还有我们常见的蝴蝶和豆芽也是变化着的(出示图
(
片)
)
(2)视频为引,交流分享
师:同学们,我们要把事物的变化说清楚,首先,我们可以像课文一样,用 上“早上……中午……傍晚……”这个句式来说变化。也可以用上“刚开始……
然后……接着……最后……”这个句式来说。还可以用上“先是……再是……最 后……”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出示句式:
1. 我发现了 的变化,它先是 ,再是 ,最 后 。
2. 我发现了 的变化。刚开始 ,然后 ,接着
,最后 。
3. 我发现了 的变化。它先是 ,再是 ,最后
(

)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含羞草的变化。(播放含羞草的视频)观察到 了吗?那就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含羞草是怎么样变化的?让我们听听这位同学
(
的分享。
)
生:我发现了含羞草的变化。它的叶子先是张开着的, 被手触碰后,再有顺 序地慢慢合拢。最后,全部羞答答地低下了头,真有趣呀!
师:相信在生活中你也观察了不少事物的变化,也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说说你 的观察吧!你看,这位同学他仔细观察了向日葵,并把它写下来了,我们可以自
(
己读一读。
)(停 5 秒)早上,向日葵的花盘是向东弯曲的。中午太阳升到了头顶
上,向日葵的花盘也会直立向上。下午太阳落山了,花盘又慢慢地向西转回来了。 它真是神奇呀!
师:我们继续分享,请你读一读,看一看这位同学是如何仔细观察,并把自
(
(停
5
秒)
) (
己的观察写下来的。
)你们都发现了吗?她发现了蝴蝶的变化。它先是
一条小青虫,抽丝纺织后变成了一个黄色的茧,最后破茧而出变成了一只美丽的 蝴蝶,翩翩起舞,可真有趣呀!
师:前面,我们分享了植物和动物的变化,这一段写的是下雨天的变化。它
就是一个场景,我们自己读一读,看看这个有趣的变化。
(停 5 秒)你看,他仔
细观察了这个的变化,下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忽然刮起了大风, 把树枝吹得乱舞。不久, 哗哗哗的下起雨来,黄豆般的雨滴打在玻璃窗上,发出 噼里啪啦的声音。雨越下越大。过了一阵子,雨停了,天放亮了。因为他仔细观 察了下雨天的变化,就可以把这个场景写出来了。
(3)
师总结:瞧,我们周边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要我们细致观察,就
能发现大自然中有许多事物在不同时间有不同变化!你在生活中还留意过哪些事
物的变化呢?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张观察记录单进行记录。
(出示观察记录单)
3.巧借观察记录单,细致观察事物的“变化”
(1)对比观察记录单,发现不同。
师:看,这次的观察记录单和我们在《搭船的鸟》一课中完成的观察记录单 有什么不同?(出示《搭船的鸟》一课中的观察记录单)大家发现了吗?在观察 时间和观察所得两个方面是不一样的。(圈出观察时间和观察所得)
(
我们再来看看
) (
(出示下面的观察记录单)
)我们可以发现这次的观察记录单在
观察时间和观察所得两个方面,不止只有一个空格!这样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 进行观察,并可以记录不同时间的观察所得。大家发现这两者的不同了吗?
观察对象
观察地点
观察时间
观察所得
大自然中有千千万万,多种多样的事物,它们形态各异,五彩缤纷,你可 以选择牵牛花、水仙花、睡莲等美丽的植物, 可以选择憨状可掬的小猫,忠诚可 靠的小狗,毛茸茸的小黄鸡等可爱的动物,还可以选择校园的一角、热闹的沙滩、 宁静的公园等熟悉的场景。观察后,发现事物出现变化,我们要进一步仔细观察, 思考一下变化的原因,及时记录在观察记录单上。
(2)聚焦“变化与原因”,促进仔细观察。
师:
请看,这是一位同学完成的观察记录单。
(出示生完成的观察记录单)
你看,他在观察时间选择的是不同时间段来进行观察,并且把每个观察时间 段的观察所得一一记录下来。我们可以看到, 早上,他发现了睡莲张开了一两片 花瓣。中午, 他发现了睡莲的花瓣全部盛开,变成一个大圆盘。傍晚, 他发现了 睡莲的花瓣合拢了一些。到了夜晚, 他发现睡莲的花瓣全部合上了。通过这样的 细致观察,他就发现了睡莲的变化。为什么会又这样的变化?他还仔细观察了睡 莲变化的原因。在观察事物中, 我们就要像这位同学一样观察事物的变化,例如 含羞草的形状变化,向日葵的位置变化,也可能是牵牛花那样颜色的变化...... 如果我们进一步细致观察的话,那可能我们要思考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就 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作者进一步思考原因,促使他 去细致观察,细致观察后,就找到了草地变化的原因,原来,蒲公英的花朵像我 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瞧, 这样生活变得很有趣,我们的习作也变得有趣
(
多了。
)
这位同学不仅把自己观察的事物的变化记录下来,他还模仿课文中的第三自 然段把自己的观察和同学说一说。我把他说的情况整理下来,(出示生的文字) 请同学们自己看一看。(停 5 秒)你也试着像他这样把你留意到的事物的变化和 同学交流。在学习生活中, 希望你们也能够用上这样的方法多加练习,感受细致
(
观察的乐趣。
)
生:我发现了睡莲的变化。早上,太阳刚刚升起,太阳光不是很强,所以, 睡莲才张开一两片花瓣。中午, 太阳高照,此时的阳光最为强烈,睡莲的花瓣全 部盛开,像一个大圆盘。傍晚, 太阳已经要下山了,由于阳光的减弱,睡莲的很 多花瓣已经合拢了,只剩下几片花瓣绽放着。晚上,太阳下山了,月亮出来了,
但是月光很小,睡莲吸收不到,花瓣全部合上了。睡莲的花瓣对阳光很敏感, 所 以睡莲遇到阳光就会绽放。
板块四 练习与评价
1. 完成《阳光学业评价》第 36 页“积累运用”第 5 小题:你在生活中,你发现 过其他事物的变化吗?请把你留意到的事物的变化,用几句话写下来。
(1)出示题目。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把观察到的事物的变化说清楚了,那么, 你能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吗?我们一起来完成《阳光学业评价》第 36 页“积累运 用”第 5 小题:在生活中,你发现过其他事物的变化吗?请把你留意到的事物的 变化,用几句话写下来。
(2)分解题目,架构桥梁。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分成几步来完成。第一步,你发现了什么事物的 变化?动物、植物、 一处场景都可以。第二步, 事物是怎样变化的?你可以像我 们刚才一样,用这样的示意图把它画下来。第三步, 你可以把它整理到观察记录 单上。在观察的基础上, 第四步你可以写一写。写完了事物的变化之后, 你还可 以在后面加上它为什么变化的原因。
(3)订正讲评答案。
师:你们写完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同学是这样做的。大家一起来评一 评,能不能给他一个建议。(出示 2 位学生的作品)。
师:大家看一看,他写的是什么植物的变化?(圈出“牵牛花”)它有什么 变化呢?(圈出“颜色”)牵牛花一天的颜色从深紫色变成浅紫色,然后变成了
浅红,晚上又变成了红色。(圈出相应词语) 这位同学写出了牵牛花不同时间里 颜色的不同变化。你看,细致观察的同学就会发现这么有趣的现象。
师:这位孩子不仅仅写出了变化,还写出了变化的原因。我们来看看这位同 学的分享。这位同学写的是? (圈出“影子”)它有什么变化?早上,当我面向 太阳的时候,影子是长长的。中午的时候, 影子跑到脚底下,变成一个黑色的圆 点。下午的时候, 影子又变长了。接下去, 他还写了些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原 来是写出了影子变化的原因。(圈出原因)
你看,只要我们根据今天学过的内容,这样的题,相信同学们就不会觉得有 难度了,就会觉得很容易了。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你们做的《阳光学业评价》, 看一看,你按照要求完成了吗?
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事物很多的变化,那我们如果善于思考的话,就会去思考 它为什么变化,又会促进我们细致观察并且找到原因。所以呀, 细致观察会让我 们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也可以让我们习作有内容可以写,也会变得有趣。
我们接着完成下面练习,请阅读《发现是一种快乐》(节选)。想想“我” 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了什么?
2.请阅读《发现是一种快乐》(节选),并想想“我”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了什么?
那天早晨,我发现湖面开满了金黄的小花,花的周围衬着圆圆的叶子。我为 自己的发现而高兴。
一连几天,我都来到湖边仔细观察着。我发现, 不但湖面开着花朵,浮着圆 片,水下也隐藏着花蕾和叶苞。
我发现,当花蕾要开放,叶苞要展开的时候,它们就慢慢伸出了水面。于是, 水面上就又多了几朵小花和几片圆叶。黄昏到来, 花朵谢了,花梗就又慢慢弯下 去,扎入水中,结出枣核一样的果实。
“我” 观察得非常细致,表现在我不仅发现了( ),还观察到了( )
更进一步观察了( )。
2..订正并讲评答案。
师:大家做的怎么样?看。从文中这句话中“我发现湖面开满了金黄的小花,花 的周围衬着圆圆的叶子。”我们知道作者起初发现了湖面上的景色,通过细致观 察,作者进一步发现“不但湖面开着花朵,浮着圆片,水下也隐藏着花蕾和叶苞。” 通过长时间的细致观察,作者更进一步观察到了花蕾不同时间的不同变化。你看, 我们通过这些关键的句子找到了答案,你做对了吗?(出示答案)
“我” 观察得非常细致,表现在我不仅发现了( A ),还观察到了( B )
更进一步观察了( C )。(填序号)
A.水下隐藏着花蕾和叶苞;
B.湖面开满了金黄的小花,花的周围衬着圆圆的叶子;
C.花蕾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当花蕾开放时, 它会伸出水面。当黄昏时, 花 蕾谢了,它会扎入水中。
板块五 拓展阅读与作业布置
拓展阅读:找找普里什文写的《孩子们和野鸭子》读一读。阅读后与同学交 流:作者是如何仔细观察并在观察中发现事物的变化的?
师:课堂最后,老师向你们推荐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也描写了细致观察给作 者带来的快乐,这就是普里什文写的《孩子们和野鸭子》。阅读后, 可以与同学 进行交流:作者是如何仔细观察并在观察中发现事物的变化?
板块六 课堂答疑
现在是课堂答疑时间,你有什么疑问吗?有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观察记录 单有什么好处?我可以不写观察记录单吗?其实呀,用观察记录单记录观察所得 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对我们的习作是非常有帮助的,建议同学们在观察以后一 定要及时填写观察记录单。根据我们前面学习的内容, 我们知道观察记录单有两 种,像《搭船的鸟》,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观察记录单。像观察事物的变化, 我们 可以用这张观察记录单。现在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完成的观察记录单,它们属于第 二种事物变化的观察记录单。
(1)
你看,如果我们光观察不记录的话,就有可能观察后,发现不了有趣
的现象。这位同学填写了观察记录单, 就发现原来豆芽是这样子长成的。我 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看法吧!他认为观察记录单很有用,因为观察记录单, 他才发现绿豆的种皮、根茎、子叶的变化,还细致观察到根茎上长有细小、 白色的绒毛。这位同学觉得用文字记录下来还不够, 他还把豆芽每天变化的
(
(出示照片)
) (
这就形成了他自己非常独特的
)情况用照片记录下来。大家看,
观察记录单。所以,观察记录单并不难,还非常有趣,有用。
(2)其实,观察记录单并不是只有固定的形式。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像前 面一位同学加上照片也可以,像这位同学图文结合似的也行。(出示记录单) 你看,这位同学的观察记录单就十分生动有趣。她不仅记录了变化, 还把猫 的眼睛的变化用图形画出来。她观察到了猫的眼睛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 早 上是这个形状,中午是这样的形状,晚上就变成又圆又大。而且她还找到了 猫的眼睛变化的原因。你看, 这样的观察记录单既有意思,对我们的帮助又 很大,同学们可以借鉴一下。
(
(3)
) (
(出示记录单)
) (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当然,你也可以简单地记录。
根据自己的兴趣,根据自己的观察情况进行调整。
总结:观察记录单形式丰富,可以用我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可以是 这样的,也可以像这样的,你还可以自由发挥。同学们, 你看观察记录单是 不是既有趣又有用呢!希望同学们从中获得启发,对今后的学习有帮助!答 疑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