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预测”单元,是本套教材中首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 组织单元内容。预测是一种自然存在的阅读心理,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将这种无 意识的阅读心理,转变为一种有意识的阅读策略,激发学生阅读的初始期待,促 进他们积极、主动思考。
本文是一篇童话,讲述了老屋与小猫、老母鸡、小蜘蛛之间的故事。课文用 反复的手法推进情节的发展,每个片段都是老屋准备倒下,然后小猫、老母鸡、 小蜘蛛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接着是它们陈述老屋不要倒下的理由,以及老屋无一 例外地答应了它们的请求,最后是小猫、老母鸡、小蜘蛛都得到了老屋的帮助, 满足了各自的心愿。
本文题目新奇,“总也倒不了”与 “老屋”之间形成了想象的空间,为学生 提供了预测的可能性:“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究竟会发生什么?文中 各部分情节的相似性,为学生预测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引:接下来的发 展是和前面的一样?还是有变化?文中老屋和小动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等细节 的描写也具有相似性,为学生的预测提供了凭借。比如, 老屋反复说“我到了倒 下的时候了”,接下来的情节里会不会依旧重复这句话呢?又如,一再有小动物 请求老屋帮助,会不会还有其他小动物也有类似的请求呢?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 也为阅读和预测增添了乐趣。
课文的 7 处旁批是根据真实的阅读心理所做的预测,提示学生可以在什么地 方、依据什么来预测, 并互相交流。同时, 课后的习题也是对预测这一教学重点 展开,提示学生这些预测是怎么来的,也引导学生大胆预测,不必过于计较预测 结果正确与否。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阅读经验,对在阅读过程中“预测”内容并不陌 生,且该阶段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喜欢探索未知,对“预测”有浓厚的兴趣,因 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唤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初始体验和已有经验,激发其
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体会老屋和蔼可亲的形象,以及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通过感情朗读,体会老屋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
【教学难点】
学习预测故事,续编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大脑运动操
1. 上课准备
上课前,心安静。 书桌净,用品齐。 坐端正,认真听。
师:大家都做得很棒!下面我们先来猜个小谜语。
2. 语言训练点 小游戏:
3. 猜谜语
白娃娃 爬黑墙
越爬个儿越变小 再也没法往上长。 (打一文具)
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对,就是粉笔。看来难不倒大家, 那咱们再来玩 一个“看图猜猜猜”。
4. 看图预测结局(父与子漫画)
同学们,你们猜,最后一幅图上画的可能是什么呢?相信同学们各有各的猜 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这篇课文。
板块二 目标导学
我们先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能体会老屋和蔼可亲的形象,以及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板块三 知识点讲解
一、回顾预测方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预测是什么,了解了预测的方法,通过学习文中小伙伴的 预测,知道了可以从自己的阅读经验、插图、生活经验、故事内容等方面, 做出 自己的预测与猜想。
二、细读故事,体会形象
(1)观察插图,体会形象
师:我们在边读边预测中,对故事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 这个故事里谁 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呢?
有的同学认为小猫、老母鸡或小蜘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信更多同学 会说老屋最吸引我们的注意。是呀,老屋作为贯穿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给你留 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老屋一开始给我的印象是特别老。你看书上的图,满脸皱纹,黑乎乎的, 又老又破又旧。)
哎,这位同学很会读书,你发现了吗?他是通过观察插图来体会故事人物形 象的,那从图中你还能看出什么?
(虽然老屋看上去是很老很破,但给人感觉很慈祥,就像我家爷爷,笑起来 也是这样满脸皱纹。)
(2)品味语言,体会形象
是呀,看着这个图,一个老破旧但慈祥温柔的老屋就出现在我们面前。除了 插图,文中也有对应的句子,你能找到吗?
(文中第一段说“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 门板 也破了洞。”还有后面老屋看小猫时是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这些 都可以看出老屋真的很老,很旧,随时都要倒塌。)
刚刚这位同学分享的句子你找到了吗,我们再来品味品味。先读第一句“老 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 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 人住了。”同学们,什么样的窗户才能是“黑窟窿”呀?首先,窗得没玻璃;然 后室内光线幽暗。只有这样,从外面看去,窗户才有“黑窟窿”的感觉。果然像 是活了一百多岁,很久没人住的屋子。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感叹句, 真是太破败 了!我们再读第二句,“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这像不像自 家爷爷奶奶看东西的样子?为了看清楚,撑着这么老的身体往前凑,真是一个和 蔼慈祥的老者样子。其实还有一个地方写出老屋的句子,你能找到吗?是的,这 句“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墙壁都那样摇晃了,可不是又老又旧 了,随时都要倒塌。看,通过品味句子,我们对老屋破旧慈祥的形象更加具体了。
(3)梳理情节,体会形象
可是,这样的老屋,却总也倒不了,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让我们来用 这个情节绳,把故事梳理一遍吧。一开始老屋说要倒了,然后小猫来求老屋过一 晚上,老屋同意了,小猫走后,老屋又说,要倒了。这是第一个小故事的情节线, 你发现老师是怎么梳理这条线的吗?你能学着这种方式把后面的故事也连起来 吗?
(小猫走后,老母鸡来了,请求能在老屋这里孵小鸡,过了 21 天,小鸡出 来了,和老母鸡走后,老屋又说要倒了。)
(老母鸡走后,小蜘蛛来了,希望能在老屋这里织网抓虫,还给老屋讲故事, 老屋就一直听故事,现在还没有倒下了。)
在和大家的合作下,我们完成了这个故事的情节绳,哎,同学们,我们仔细 看看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眼尖的你很快就发现,这三个小故事的前后都是以 “老屋要倒了”开头,除了第三个,其他两个都是“老屋要倒了”为结尾。
(而且我还发现,这三个故事很有规律,第二列是老屋遇见的小动物,第三
列是小动物寻求的帮助,第四列是老屋答应后帮助的时间。)
同学们,你们也发现了“老屋总也倒不了”这个故事是由三个差不多结构的 小故事组合而成。都是老屋遇见小动物, 来寻求帮助,过了一段时间,小动物走 了,老屋要倒了。不仅故事结构差不多, 其实里面还有反复出现的句子。你能找 到吗?相信你们很快能找到,一个是老屋总是说的“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很神奇的是,这句话既是故事的开头,又是每个小故事 的结尾。而每当老屋这样说的时候,都有一个小小的声音说:“等等,老屋”。 我们以前读的童话故事也是有这样反复的情节。那从这种反复的故事中, 你对老 屋又有什么新的看法?
(老屋给我的印象是特别慈祥,有耐心。你看他一直帮助小动物,谁来都没 有拒绝,哪怕是要孵 21 天小鸡的老母鸡。)
(看着这个故事图,我很心疼老屋。前面我们知道了老屋真的非常老, 连低 个头,都像要倒塌散架的样子,而老屋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答应小动物们的请求, 还那么慈祥和蔼,没有半点不耐烦,老屋真是乐于助人!)
(4)品味不同,体会形象
同学们,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我们对老屋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么 破旧的老屋,能帮别人一次就不错了,可他却从不拒绝小动物们的请求。同学们, 我们再仔细阅读故事,虽然每次小动物来寻求帮助的故事结构是一样的,但你能 找出不一样的地方吗?
比如,每一次遇见的小动物,老屋第一次“准备倒下去”时,暴风雨前夜, 来了一只找不到地方睡觉的小猫;第二次,来了一位“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 方”的老母鸡,第三次,来了一位“肚子好饿好饿”“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 的地方”的小蜘蛛,而且它们说话,总是“小小的声音”,最后一位,还是“小 极了的声音”。你读出了什么?这除了包含说话者声音不大的事实, 同时也暗含 说话者弱小,更暗示说话者当时的“可怜”与“无助”,而且一次比一次的要弱 小可怜。为了帮助身陷困境,甚至绝境的弱者,老屋一直“撑着”,你感受到什 么?是呀,相信很多同学会跟老师一样,被这伟大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和震撼。
同学们,你还发现什么不同?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我还发现了老屋帮助的时间越来越长,你看,从一开始坚持 1 个晚上,到 坚持 21 天,原文中帮助小熊是坚持了一个冬天,最后为了帮助小蜘蛛,听小蜘 蛛讲故事,一直站着呢。我越来越佩服老屋了。其实, 老屋直接倒下,可能还舒 服些,但一直帮助这些小动物,就要硬撑着这样的身体,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乐于 助人,更是舍已为人,令人敬佩!)
是呀,这么多天的坚持,多么不容易。我们来想象下,为小动物撑着的老屋, 可能经历了什么?
(我猜老屋给小猫躲雨的时候一定很难受,因为老屋 100 多岁了,随时都要 倒了,却承受了一整夜的暴风雨呀,老屋一定是咬紧牙关,拼命和暴风暴雨对抗, 想想都觉得老屋太伟大了!)
(还有,老屋等老母鸡孵了 21 天小鸡,这么多天呀,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 别说暴风雨了,还要忍受烈日暴晒。而且森林里还有危险的动物, 老屋还要保护 老母鸡,不被坏人或者其他动物袭击,多么不容易呀。)
是呀,我们越仔细品读,从反复中品出不同来,越能让我们更进一步体会到 老屋的博爱和伟大。
(5)细品对话,体会形象
让我们再次走近老屋,看看老屋和小动物们每一次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说 不定你还有更深刻的体会。我们看老屋每次说的话: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 了!”一共三次,一模一样的话。每次读起来都是一样的吗?肯定是不一样。第 一次,是老屋自言自语地说,老屋是真的决定要倒下了。“好了, 我到了倒下的 时候了!”小猫、老母鸡走后,都是这句,依然是感叹号,但比第一句多了一种 什么情绪呢?对呀,帮助完小猫和老母鸡后,任务完成的轻松感,“好了,我到 了倒下的时候了!”三个动物和老屋的对话,我们发现小猫和老母鸡的对话,都 差不多,只是内容的不同。而到了小蜘蛛这里, 就有些不同了。我们一起来细细 品味下。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小蜘蛛的“等等,老屋!”跟前面不一样呢,眼尖 的同学会发现小蜘蛛的声音不仅“小”,还是小极了,不注意根本听不到。我们
读的时候就要注意读轻,读柔,“等等,老屋!”。
这么小的声音,老屋居然听到了,还“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这是 为什么?哦,小蜘蛛实在太小了,老屋能又年龄太大,眼神不太好,要眯成一条 缝才看得到,这让你想起了谁?我们自家的爷爷奶奶对吧。也许老屋看小蜘蛛就 是爷爷看小孙子的样子呢,所以老屋很慈爱地说,“哦,是小蜘蛛啊。好吧, 我 就再站一会儿。”注意哦,这里老屋说是“再站一会儿”,没说具体多久。小蜘 蛛进了屋,织了网,吃了虫后,好像没有要走的意思。老屋可能忍不住了,问: “小蜘蛛,你吃饱了吗?”看,小蜘蛛怎么回答的。按照前面故事情节, 小蜘蛛 应该吃饱了然后走了呀,可小蜘蛛却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没有,没有。” 你能读出什么感觉?是不是好像小孩子淘气,故意说没吃饱。不仅如此, 小蜘蛛 还直接转移了话题,“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连续两个“老屋”,叫 得多欢快急切,好像生怕老屋会赶他走似的,小蜘蛛这个话题转得真突然!细心 的你们注意到了吗?这是在有意转移话题呢。为了什么?是呀, 为了不让老屋继 续倒下呀!读了这些对话,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细细品味老屋和小动物们的对话,我发现老屋之所以一直这么耐心有爱, 也许是因为老屋是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对待来寻求帮助的小动物。就像我们的长辈 对待我们一样,无论我们提出多么高的要求,只要他们能做到,都是毫无怨言地 为我们实现,这种爱是无私的,没有奢求任何回报,让人深受感动。)
(我还体会到了,其实老屋的无私奉献并不是没有回报,你看小蜘蛛的举动, 它抢着要给老屋讲故事,爱是相互的。老屋的爱也换来了小蜘蛛的爱。这个结尾 好温馨呀!)
同学们,我们通过品味对话,再次丰富了老屋的形象,是呀,老屋就像一位 慈爱的老爷爷,愿意一直呵护着弱小的生命,这份长者之爱,伟大无私。
现在,你们知道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吧?那是因为,世界充满爱。“小 蜘蛛的故事一直没有讲完”,这句话真正的含义,也许是爱一直在延续。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插图、品味句子、梳理情节、品味不同、品味 对话的方式,不断体会老屋的形象,老屋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已经越来越具体,
越来越丰富,我们也越来越敬佩和喜爱老屋。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 也能学会如 何体会人物形象。
这个故事后面还可能发生什么,请你继续编故事,和家人分享你的故事吧。
相信同学们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对课文内容和预测的方法有了比较深入的了 解,下面我们来挑战下自己,完成以下的题目吧。
板块四 练习与评价
请认真读题,然后选择对应的选项: 1.老屋为什么倒不了?( )
A.因为有人帮忙修理老屋,所以倒不了。
B.因为不断有小动物向老屋求助,老屋一一都帮了忙,所以一直倒不了。
C.因为老屋不想倒下。
2.下面内容跟课文不相符的是( )
A.小猫因为担心晚上有暴风雨,所以躲进老屋里,请求老屋收留。
B.老屋因为孵小鸡要 21 天,所以不耐烦了。
C.最后老屋想听小蜘蛛讲故事,所以一直没有倒下。
订正评讲:
都完成了吗?我们来对对答案。第一题,选 B,因为不断有小动物向老屋求 助,老屋一一都帮了忙,所以一直倒不了。第二题选 B,老屋因为孵小鸡要 21 天,所以不耐烦了。这句跟课文不相符,老屋耐心地帮助了老母鸡。给答对的你 一个大拇指!继续完成下面的题目吧。
3.本文讲述了老屋与 、 和 之间的故事。( )
A.小猫、老母鸡、小蜘蛛 B.小猫、小鸡、小蜘蛛
C.小鸡、小狗、小松鼠
4.课文其中一处预测:“ 图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它应该会答应吧!”
的根据是什么( ) A.联系前文内容 B.联系生活实际
C.观察插图 订正评讲:
好,我们来对答案。第三题选 A,本文讲述了老屋与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 之间的故事。第四题选 C,课文其中一处预测:“图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 它应该会答应吧!”根据是观察插图。你们答对了吗?继续完成下面的题目吧。
5.课文其中一处预测:“一读到这句话,就知道后面又会有谁来请老屋帮忙 了。 ”的根据是什么( )
A.联系前文内容 B.联系生活实际 C.观察插图
6.下面对预测说法正确的是( )
A.预测就是随便怎么猜都可以。
B.可以根据题目、插图、情节等方面进行猜想。
C.预测的内容如果跟实际的不一样,那这个预测就没用了。
好,我们来对答案。第五题选 A 课文其中一处预测:“一读到这句话,就知 道后面又会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的根据是联席前文。第六题选 B,可以根据 题目、插图、情节等方面进行猜想。你一共答对多少题呢?如果全部答对了,那 恭喜你!
板块五 拓展阅读或练习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体会人物形象,学以致用是巩固所学知识的 不二法门。下面请你打开《阳光学业评价》第 26 页,再次阅读《小猪变形记(节 选)》,说说小猪给你留下什么的印象,提示你,可以运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体会 人物形象的方法,品味句子,梳理情节,品味对话,小猪怎么变形的,为此做了 什么,遇到了谁,说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通过这些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 小猪?相信你已经有答案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