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8.2敬畏生命 课件(共26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新教材】8.2敬畏生命 课件(共26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国家公祭日默哀降半旗表达了对每一个生命的敬重,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合平。
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
(部编版)七年级

第八课 生命可贵
第二框敬畏生命
1.了解生命个体之间的休戚与共,理解并逐步树立敬畏生命的道德观。
2.理解生命至上的内涵,培养珍爱自身生命,关怀,善待他人生命的意识和观念。
核心素养:
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学习目标:
为生命逆行,他们一直都在
想一想
为什么在危险来临时,有人会奋不顾身地选择“逆行”
探索新知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怎样的情怀?
敬畏的情怀。
①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探索新知
直升机下的泪光:辽宁葫芦岛洪灾中的生命救援奇迹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8月20日,受副高外围水汽和高空槽的影响,辽宁省中西部及东南部沿海一带迎来新一轮强降水天气过程。
由于河水太过湍急,救生圈、冲锋舟等常规救援设备无法开展救援,当地紧急调用直升机到现场展开救援。20日14时许,被困的13名群众全部乘坐直升机脱险。
②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探索新知
解决问题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如何敬畏生命?
①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探究新知
为什么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宇宙天地间的重大法则。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
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
敬畏生命要求我们如何对待他人的生命
探究新知
如何敬畏生命?
让座
我是你的“拐杖”
陪伴和分享
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探究新知
“仁者爱人”“推已及人”,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仁者爱人”“推已及人”要求我们怎么做?
探究新知
如何敬畏生命?
③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什么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生命重于泰山,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
人民至上: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探究新知
知识小结
如何敬畏生命
①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③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地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当天,在党中央领导下,救援工作迅速展开。
19时30分许,成都市区上千辆出租车自发奔
赴都江堰灾区。
20时许,两架军用运输机从北京起飞,运送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国家地震灾害现场工
作队前往灾区。
24时许,近2万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
已到达灾区开展救援,……
在救灾的日子里,一个个、一批批、一群群救援者,从四面八方奔赴灾区,只为托起每个生命的希望。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体现了对生命的敬重
阅读感悟
启思导行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会珍视它在行动前思考后果,保持良好的判断力,从而避免鲁莽行事和不负责任的决策;我们也会用超凡的勇气面对挑战,以无畏的态度追求更高的生命价值。
结合下列两种关于生命的观点,谈谈你对生命的看法。
结合英烈对待生命的态度,以“致敬英烈:生命的意义”为主题,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
珍惜美好生活,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
启思导行
板书设计
敬畏生命
为什么敬畏生命
如何敬畏生命
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①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②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③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课堂练习
D
1、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铭记历史的警报声再次鸣响,以国之名,祭奠遇难同胞。这说明( )
A.认识生命特点,实现个体生命的代代接续
B.国泰才能民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最重要
C.生命是艰难的,我们要反对和制止一切战争
D.生命是神圣的,我们应维护和平、敬畏生命
C
课堂练习
5.应急车道是专门供工程救险、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或民警执行紧急公务等处理应急事务车辆使用的车道,也被称为“生命通道”。我们要保持“生命通道”畅通,是因为 ( )
A.生命是脆弱的,要自立自强
B.要保障其他车道的行车速度
C.生命至上,要保障及时救援
D.生命是独特的,道路是不同的
课堂练习
6.下列三个情境共同体现了( )
A.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B.漠视自己的生命
C.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D.只关注他人的身体
让座
我是你的“拐杖”
陪伴与分享
A
A
4、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是因为( )
A.生命至上,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B.生命脆弱,生命的危机时时都有
C.生命独特,生命的选择各不相同
D.生命短暂,生命的意义不必探索
课堂练习
课后思考
生命很脆弱,生命又很坚强,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守护我们的生命?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