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课件 30张PPT+教案+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课件 30张PPT+教案+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了解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科;了解科学的发现可以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开始;理解科学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了解科学是发展的;
2.科学思维: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活动,初步感受科学就在身边,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初步感悟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4.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初步形成对科学的向往。。
【教学思路】本节课浙教版初中科学的起始节,它承担着开启学习一个学科的“绪论”的功能。课程设置知识目标不多,也不难,但对能力和情感要求比较多。
本节课旨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领悟科学并不神秘,知道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并找出相应问题答案的学科,使学生初步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2022年5月,科学家向人们展示了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为了这张黑洞照片,科学家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艰难探索。 教师展示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同的图片,引 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情景展示1] 各种神奇的自然现象 各种事物的变化 [问题探究] 你想知道发生这些自然现象和变化的原因吗 [思考交流] 科学的研究对象:科学以自然界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发现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的目的:学习科学,研究各种客观事实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并对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及其变化做出解释和预测。 [情景展示2] [问题探究] 玻璃罩内哪根蜡烛先熄灭?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用较小的玻璃罩,位置低的蜡烛先熄灭。用较大的玻璃罩,位置高的蜡烛先熄灭。 学习科学,研究各种客观事实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并对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及其变化做出解释和预测。 通寸活动体 会科学的本质和作用”。
[情景展示3] [问题探究] 科学家是如何来理解自然的?科学家的发现给我们的启示?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发现。科学家通过细心的观察、严谨的实验和严密的推理来理解自然。  学生通过学习科学史,感受疑问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科学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 [情景展示1] [问题探究] 科学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的哪些认识?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1)人类的地球观的改变;(2)人类的宇宙观的改变;(3)人类的物质构成观的改变;(4)人类的生命产生观的改变。 [情景展示1] [问题探究] 科学不仅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的观念,还有什么作用?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科学拓展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科学使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范围不断扩大,小到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大到浩瀚的宇宙,都是科学的研究对象。 (1)望远镜的利用:人们制造了巨大的望远镜,从而把研究目光投向更加深邃的宇宙; (2)电子显微镜的利用: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小的粒子。
三、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情景展示1] [问题探究] 科学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科学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复杂的问题,并能通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内在规律。 我们在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活动时,要勤于思考,多问“为什么”,带着疑问去看待所观察到的现象,用事实和证据去支持自己的观点,探究未知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情景展示2] [问题探究] 科学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科学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科学技术已经惠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它使人们的生活更方便、舒适,使人们的工作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 [情景展示3] [问题探究] 科学又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科学技术虽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如果我们对科学技术认识不足,使用不当,科学技术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基本编辑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环境的污染问题等。 因此,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改变生活的同时,必须尽可能地减少滥用科技发明对人类生成的危害。 [继续探究] 塑料袋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但在它产生百年以后,塑料却被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就塑料产生的利和弊,谈谈你的观点。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利:塑料袋方便装东西,利于保存食物。塑料制品轻便,牢固,经久耐用;弊:塑料因为不易分解,造成“白色污染”的危害。 认识科学是把“双刃剑”
四、科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科学人类社会的进步又什么影响?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科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提升了人类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1)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巨变 ①热机的发明: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 ②电磁学的创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跨入了信息时代; ④现代航天技术:人类能够探索宇宙的奥秘,遨游深邃的太空; ⑤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人类打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 (2)科学在不断地发展 ①科学探索一项长期任务: 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人们已经找到了自然界中许多问题的答案,但还有许多问题不能合理的解释或解答。 ②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 科学发展过程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发现新的问题。 ③科学探索需要创造性 科学是无止境的,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动科学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 [继续探究]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自然现象和事物的变化?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学会科学探究。 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现象都蕴含着科学道理。 我们的日常生洗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成果。 科学就是发现规律,解决自然和人类遇到的各种问题。 科学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学好科学,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对我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认识到科学探究需要基础知识,需要一定方法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浙教版 七年级上
创设情境
2022年5月,科学家向人们展示了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为了这张黑洞照片,科学家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艰难探索。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
人类为什么如此热衷于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寻找疾病产生的原因并找到根治的方法?……人类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回答,科学家们已解决了很多,但仍然有很多问题有待于人们去解决,而且现在或今后还会不断地出现新的问题。
探究实践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大自然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呈现各种神奇的自然现象。
绚丽的彩虹
划过天空的流星
难以预测的火山喷发
奇妙的极光
神秘的黑洞
人们不但对大自然的各种神奇现象惊叹不已,而且强烈渴望认识其背后的原理。
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虫蚁,都会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思索和启迪。
探究实践
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
铅笔被“折断”
火山喷发
你想知道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吗
钟乳石
昆虫的蜕皮
科学的研究对象:科学以自然界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发现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学习科学的目的:学习科学,研究各种客观事实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并对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及其变化做出解释和预测。
探究实践
探索活动
1.在一只密封的玻璃罩内放置两根长短不同的点燃的蜡烛,一段时间后, 观察哪根蜡烛先熄灭。
玻璃罩内哪根蜡烛先熄灭
2.有同学认为蜡烛熄灭的顺序与玻璃罩的大小有关。如果玻璃罩的体积大一些,同时坡璃罩再高一些,可能结果就不一样。不妨试试并和同学们交流结果。
用较小的玻璃罩,位置低的蜡烛先熄灭。
用较大的玻璃罩,位置高的蜡烛先熄灭。
为什么蜡烛熄灭的情况不一样?学习《科学》才能解开其中之谜。
探究实践
科学研究要善于观察,勤于实验。
解决一个小小问题的过程都有可能有科学发现。
伽利略与“摆的等时性”: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教堂穹顶上的吊灯因风吹过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感到好奇,他发现,尽管吊灯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但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
于是,他仔细观察,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从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探究实践
奥斯特与电流的磁效应:
奥斯特一次偶然发现了电流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就提出了为什么电流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问题?
经过大量的实验、观察、记录,最后发现了著名的电流磁效应。
科学家通过细心的观察、严谨的实验和严密的推理来理解自然。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从研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就可以走进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探究实践
思考与讨论
就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或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
探究实践
二、科学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
科学的发展使我们能够用科学知识解释许多奇妙的自然现象,并改变我们对自然的认识。
科学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事实与证据,这些事实与证据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
(1)人类的地球观的改变:
古代中国人的地球观
今天,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地球形状
1.科学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
探究实践
(2)人类的宇宙观的改变:
古希腊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地球转动。
16-17世纪,哥白尼、第谷和开普勒等人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和分析,逐渐认识到地球是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围绕太阳运动的,并找到了行星运动规律。
宇宙观
探究实践
在这些观测和分析基础上,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根源。
科学家的工作最终使人们相信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探究实践
(3)人类的物质构成观的改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更多依赖于猜想。
我国古代,人们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
古希腊,学者指出:万物由土、气、水、火四种元素组成;
近代,道尔顿、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认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构成的。
探究实践
现在,我们知道了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碳原子模型
水的构成
探究实践
(4)人类的生命产生观的改变:
在19世纪中叶前,流行着一种“自然发生说”,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例如,肉汤里会自然生成细菌,使肉汤变质。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了肉汤变质是空气中的细菌引起的,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巴斯德和他的鹅颈瓶实验
鹅颈瓶
煮沸肉汤,杀灭其中的细菌
肉汤仍澄清,没有细菌繁殖
打断鹅颈
肉汤变浑浊,细菌在肉汤中繁殖
一年后
一天后
探究实践
科学使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范围不断扩大,小到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大到浩瀚的宇宙,都是科学的研究对象。
原子
人类
细胞
分子
地球
太阳系
银河系
宇宙
2.科学拓展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
探究实践
人们制造了巨大的望远镜,从而把研究目光投向更加深邃的宇宙。
哈勃望远镜
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小的粒子。
扫描电子显微镜
探究实践
三、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科学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各种问题,并能通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内在规律。
我们在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时,要勤于思考,多问“为什么”,带着疑问去看待所观察到的现象,用事实和证据去支持自己的观点,探究未知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探究实践
2、科学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科学技术已经惠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它使人们的生活更方便、舒适,使人们的工作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
我国盾构机极大地提高了隧道的修建速度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智慧药房”支持远程问诊、自助购药
探究实践
3、科学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
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如果对它认识不足,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基因编辑技术、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等。
大气污染影响人类健康
因此,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改变生活的同时,必须尽可能地减少滥用科技发明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克隆技术引发伦理问题
探究实践
思考与讨论
塑料袋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但在它产生百年以后,塑料却被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就塑料产生 的利和弊,谈谈你的观点。
利:塑料袋方便装东西,利于保存食物。塑料制品轻便,牢固,经久耐用
弊:塑料因为不易分解,造成“白色污染”的危害。
探究实践
科学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提升了人类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四、科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1、科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火药
我国古代人发明了火药,并用于军事
我国发射火箭,
将航天员送入太空
我国古代指南针开启了远洋航海时代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帮助人们确定位置
从古代火箭到现代火箭
从古代的指南针到现代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探究实践
(1)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巨变
②电磁学的创立: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瓦特改良蒸汽机
①热机的发明:
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
奥斯特梦圆“电生磁”
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人类跨入了信息时代。
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
探究实践
⑤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为人类打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
④现代航天技术:人类能够探索宇宙的奥秘,遨游变幻莫测的太空。
(1)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巨变
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在轨完成交会对接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探究实践
③科学探索需要创造性
科学是无止境的,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动科学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
(2)科学在不断地发展
①科学探索一项长期任务:
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人们已经找到了自然界中许多问题的答案,但还有许多问题不能合理的解释或解答。
②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
科学发展过程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发现新的问题。
探究实践
2、学会科学探究
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现象都蕴含着科学道理。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成果。因此,学好科学,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对我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懂得科学原理,学会科学的思考方法,正确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探索科学的奥秘,享受科学研究的乐趣。
我们要学会科学的思考方法,正确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科学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就在我们身边。
迁移应用
1.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
A.仔细观察  B.积极实验  C.认真思考  D.以上都是
D
2.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是对人类有用的,它能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B.科学对人类有用,没有任何不利之处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我们要学好科学,为人类社会服务
B
迁移应用
3下列有关科学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
A.科学帮助我们认识自然现象及找出它们的成因
B.科学不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C.科学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知识
D.科学不一定为社会带来好处
B
4.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B.金满湖公园内哪些花卉最美观
C.钟摆的摆动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
D.金满湖公园内哪种植物生长速度最快
B
板书设计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科学研究对象:各种自然现象的原因、规律,解释、预测
2.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思考和推理等
二、科学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
1.科学改变人类的地球观、宇宙观、物质构成观、生命发生观。
2.科学拓展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
三、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科学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也带来负面影响
四、科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核心概念聚焦
1.种子长成幼苗、冰雪熔化成水、火山喷发、日落日出。这些现象说明 (  )
A.事物的变化规律是一样的 B.事物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C.大自然中的事物都在发生变化 D.大自然中的事物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2.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小明在池塘边发现池塘里有许多鱼
C.小冬发现夏天雨后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
D.小李来到初中就读的新学校发现校园环境很优美
3.下列不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
A.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 B.苹果落到牛顿头上,发现万有引力
C.瓦特好奇水的沸腾,发明蒸汽机 D.李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大美景
4.下列属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是( )
①洗碗机能让我们饭后不发愁 ②可视电话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弊端
③网上购物不用再逛市场 ④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 ⑤嫦娥一号卫星的绕月飞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下列事件能说
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  )
A.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精 B.制造假币在市场中流通
C.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D.“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餐桌
6.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图所
示的实例中属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  )
7.这个学期开始学习科学课程,下列有关科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开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本上的知识永远是正确的 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8.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现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
A.关注现象,提出问题 B.收集资料,发现规律
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 D.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8
干草地中 2
9.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于是他和同
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进行了探究,才知适宜鼠妇
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10.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
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
率。在经历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
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成功发现,告诉我们在科学探究中应积极(  )
A.调查 B.实验 C.观察 D.思考
11.科学来自生活实践,又高于生活。要正确的进入科学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科学能解决所有问题
B.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学好书本知识即可
C.科学发现源于观察,只需留心观察即能学好科学
D.科学需在已积累的知识上,不断探索和发现问题
核心素养提升
12.下列自然现象和发明创造不相关的是( )
A.金鱼的沉浮——潜水艇 B.悬灯的摆动——时钟
C.水沸腾顶起茶壶——蒸汽机 D.光的反射——望远镜
13.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成果,正确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才能为人类创造
更加美好的明天。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为了避免捕鱼速度大于鱼类繁殖速度的现象,在海洋渔场进行限量捕捞
B.为了确保一定的耕地资源,在占用耕地进行建设时应开发荒地为耕地
C.为了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将一次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
D.为了充分利用农作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将农作物秸杆用于沼气池发酵和培养食用菌
14.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听 B.恶劣天气是否会影响交通
C.是否应该鼓励市民乘会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水蒸发得快慢与其温度是否有关
15.种子长成幼苗、冰雪化成了水、火山喷发、日落日出,这些现象说明( )
A.事物的变化规律是一样的 B.事物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C.大自然的事物都在发生变化 D.大自然的事物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16.下列属于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的是( )
①洗碗机能让我们饭后不发愁 ②视频聊天电话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情况
③网上购物的普及 ④“神舟”十六号卫星的成功发射
A.①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当一只乒乓球略有凹陷时,你有办法使它恢复成球形吗
(1)将稍微有点凹陷的乒乓球放入一个杯子中。
(2)将热水倒入杯中,热水中的乒乓球会        。
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
18.如图所示,某物理小组在用做条形磁体“吸附”能力实验时,用酒精
灯给条形磁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大头针纷纷下落。请根据这一现
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19.小明在家中做饭时发现他家的菜刀生锈了。小明仔细观察发现,菜刀
上的锈斑大都在水滴的边缘,呈圆形,而水滴的中间大多 (选填“有”或“没有”)
生锈。请提出一个问题: ?
创新素养应用
20.如图所示,用双手分别捏着两张纸条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猜测一下,如果沿两
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操作一下,你看到了什
么现象?对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将它记录在下面的横线上。
(1)你的猜测: 。
(2)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 。
(3)你的问题: 。
参考答案
1.C 2.A 3.D 4.A 5.C 6.D 7.C 8.A 9.B 10.B 11.D
12.D 13.C 14.D 15.C 16.D 17.(2)受热膨胀,恢复成球形 温度升高,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凹陷的乒乓球恢复成球形 18.磁铁的磁性是否与温度有关?
19.没有 钢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20.(1)两张纸分开或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2)纸条向内靠拢;(3)为什么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而不分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