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2 走向共同富裕 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2 走向共同富裕 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2走向共同富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走向共同富裕》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课的第二框内容。本框内容紧密 承接上一框“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探讨了在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走向共同富裕的重 要议题。
教材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入手,阐述了我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 要举措。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面临的现实挑战,引 导学生理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在共享发展成果部分,教材强调了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阐述了共 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具体途径。
本框内容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它不仅是对改革开放相关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增强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认同。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现象开始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全面深 化改革的内涵、原因以及共享发展成果的具体措施等,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
在生活经验方面,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对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 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可能缺乏全面的认识。
此外,九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 看待问题时,可能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 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的信心,增强对党的领导的信任。
2.科学精神:引导学生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和措施,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能够客 观地分析社会现象,认识到改革是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3.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明白改革和发展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保障 人民的合法权益。
4.公共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发展,参与社会实践,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和措施。
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 2.教学难点:
理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面临的现实挑战。 如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原因和措施,以及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意义,帮助学 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如我国经济发展的数据、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等, 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培养学生的合作 能力和思维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 性。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案例资料、视频资源等。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收集有关全面深化改革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案例或新闻。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变化》,展示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 成就。
提问学生:从视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国的改革开放完成了吗 引导学生思考,进入新课学习。
2.讲授新课
全面深化改革
内涵和总目标:讲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 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介绍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原因分析:结合课件中的数据和案例,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 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 挑战。
措施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应对挑战的措施,包括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 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 发展一体化;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共享发展成果
重要意义:讲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人 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实现途径:分析党和政府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具体措施,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在你身边,有哪些体现全面深化改革的事例 如何看待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为了实现共享发展成果,你认为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4.案例分析
展示案例:某地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加强 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改善了农村环境和民生。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体现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 让学生结合案例,谈谈自己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共享发展成果的理解和体会。
5.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原因、措施,以及共享发展成果的重 要意义和实现途径。
强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走向共同富裕。 6.拓展延伸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身边共享发展成果的事例,并撰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共享 发展成果的认识和感受。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关 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共享发展的内容,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八、板书设计
走向共同富裕
一、改革进行时
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经济发展新常态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现实挑战
3.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
二、共享发展成果
4.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意义 5.共享发展成果的实现途径 九、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 地理解教学内容。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可以适时引入一些时事热点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教学评价要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 培养。
十、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共享发展成果有 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的 理解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讲解和引导。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有 些学生参与度不够高,需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 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