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教学设计导读目标:1.了解小说内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2.以读为主,学习摘抄和做笔记的阅读方法。3.学习书中人物的崇高的道德品质,锻炼自己的意志。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 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就出自苏联作家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 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时,奥斯特洛夫斯基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 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相信同学们都打算啃下这本大部头,那么我们可以怎么来读这部杰作呢 二 、读前知晓1.作者简介。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全名尼古拉 ·阿列克谢耶维奇 ·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著名无产阶 级革命作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2岁开始劳动生涯,15岁加入共青团,参加过保卫苏维埃 政权的国内战争。1920年因伤重转业,投入到经济建设的潮流之中,先后负责过团与党的下中层领导工作, 是苏维埃“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伤病复发导致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935年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列宁勋章。1936年逝世。他一生著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作品简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保尔 ·柯察金执着于信念而坚韧不拔的崇 高人格。描写保尔 ·柯察金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 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于生活 事实,对人物和情节作了大量典型化处理。3.书名理解。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作品标题时说“钢铁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 这一代人是在恶劣的环境斗争和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钢铁是在烈火与骤冷中炼成的。“钢铁”是指信念、意志、毅力。“烈火骤冷”在小说中具体体现为 艰苦的战争环境,异常恶劣的劳动条件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钢铁是在烈火与骤冷中炼成的”,意为 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同阶级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4.内容概要。保尔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 尽了凌辱。“十月革命”爆发后,在地下党员朱赫来的帮助下,保尔走上了革命道路。上前线后,他奋勇 作战,数次立功,后因右眼失明不得不离开前线。来到地方上,保尔在天寒地冻的筑路工地上,与寒冷、 饥饿、伤病和匪帮的偷袭做斗争。因身患伤寒差点儿不治身亡。在遭受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沉重打击之 后,他曾一度产生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走出低谷,开始文学创作。保尔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6个月 后,写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来时丢失了,保尔一度灰心丧气。后来,他振作了起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 在母亲和妻子达雅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5.全书架构。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一部分:国内战争辍学——偷枪事件——认识冬妮亚——袭击押送兵——被捕后误放——战场上的搏杀——与冬妮亚分 手——参加肃反工作第二部分: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捣毁匪巢——工地上的磨练——悼念牺牲的红军——工作中的斗争——病魔缠身——克服自杀念头——与达雅结婚——进行文学创作——重回战斗行列 6.情节索引。保尔失学→ 枪支风波→ 结识冬妮娅 →残酷的战争 → 保尔被捕了→ 机智脱险→投身革命→ 浴血奋战→ 伤煎情断→ 保尔和丽达→ 抢修铁路→ 人生的思素→光荣入党 → 纷争与新生 → 又见丽达 → 结识达雅 → 发奋著书→ 新书出版7.人物明示。人物关系图(PPT)三 、了解保尔“性格-情节”勾连记忆法:以下从9个方面对与保尔有关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梳理,请根据补充完成的 故事情节来归纳人物性格特征。(一)苦难的童年自幼丧父,当过童工,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受地下工作者朱赫来的影响产生革命意识,后 来因救了朱赫来而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后被误放而逃出,由哥哥阿尔焦姆和冬妮娅悄悄送走,他奔赴 战场,参加红军……性格:饱受折磨和侮辱,仍一直力求上进。(二)三段恋情 1.保尔与冬妮娅。在一次钓鱼时与林务官的女儿冬妮娅结识,互生好感,但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他与他心爱的初恋情人冬妮娅产生了感情上的裂痕,最终,他不得不牺牲了与冬妮娅的爱情。 2.保尔与丽达。保尔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与团委委员丽达因为共同的追求产生了感情的萌芽,但又由于误会和保 尔的固执而中断,后来保尔患上肺炎兼伤寒被送走,大家又误以为保尔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此时丽达无比 悲伤……绝望之后丽达又重新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建立了自己的家庭。3.保尔与达雅。保尔在疗养时认识了母亲的朋友的女儿达雅,并与她真诚地结为了终身伴侣。 性格:渴望爱情又不够勇敢,为革命理想献出火红的青春。(三)战场上的搏杀战场上冲锋在前,英勇作战,头部受重伤,右眼失明,手术后到冬妮娅的亲戚家疗养,在共青团大会 上,因冬妮娅强烈的个性和小资产阶级情调,二人产生感情上的裂痕,然后从此分道扬镳,紧接着保尔又 主动找到朱赫来参加了肃反工作,但紧张而又繁重的工作严重影响了保尔还没有完全恢复健康的身体,他 疼得失去了知觉,于是,他又被派到铁路总厂去担任共青团书记……性格:钢铁般的意志,为革命奋斗到底、不怕牺牲的精神。(四)工地上的磨练为了尽快修好铁路把木材送给倍受严寒威胁的后方百姓,以他为带头人的“潘克拉托夫小分队”疯狂 地工作,忍受着泥泞、大风雪、冻土等恶劣天气的折磨,还常缺衣少穿、露天住宿,甚至受武装匪徒和疾 病的威胁……渐渐地,伤寒夺去了许多战友的生命,在快修好路时,保尔也染上了肺炎兼伤寒,被送回家 乡治疗。(当保尔刚从病魔手上死里逃生,又因脊椎上的暗伤暴发而摔倒,这个暗伤使保尔的身体健康存 在着严重的隐患)性格:顽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和永不屈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五)四次死里逃生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了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爆炸,头部受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 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性格:顽强的生命力,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六)伤痛的折磨战场上头部受重伤,右眼失明;脊椎被炮弹炸开的石子崩了个深窝导致身体健康存在严重隐患; 患伤寒,死里逃生;得重感冒还坚持工作,高烧引发患急性风湿病,几乎丧失了工作能力; 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只有右手能听使唤。性格:坚定不移的信念,忘我的工作热情,顽强奋斗的精神,自我献身的品质。(七)自杀原因: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于是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过程:为自己想自杀的念头感到羞愧和愤怒,更为自己在困难面前懦弱,逃避的行为而愤怒、自责, 于是打消了自杀的念头。性格:钢铁般的意志,乐观的精神。(八)文学创作过程保尔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来写,后来是自己口述,请人代笔; 在完成了三章之后,寄给老同志征求意见的过程中,稿子竟被邮局遗失,6个月的心血白费;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保尔草起新的武器开 始了新的生活。性格:顽强、执着、永不放弃的精神。(九)钢铁般的意志筑路时,带领“潘多拉托夫小分队”克服种种艰难困苦,疯狂地工作着。失去工作能力,党发给残疾证后,顽强地战胜了自杀的念头,与病魔搏斗,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坚持在病榻上写作伟大的作品《暴风雨所诞生的》。在与病魔搏斗时,多次令死神却步。在精力耗尽之前,他没离开革命的队伍。 性格:顽强的生命力,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四、其他人物 朱赫来:(人物简介)一个老布尔什维克,他身体宽大而结实,平时不苟言笑,言语简单明了但生动易懂。他 在和保尔一起生活的时间里给保尔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传授了许多革命知识,对保尔思想的成长起到了决 定性的作用。他无私,愿意将自己的本领教给他人,不会想到做任何的保留。他对自己所走的道路十分了 解,对敌人有火一般的愤怒与憎恨,不屈不挠地与剥削者做顽强的斗争。(形象特点)沉着干练,富有组织能力,机灵能干。 冬妮亚:(人物简介)保尔的初恋对象,一个林务官的女儿。她纯洁、美丽动人,待人和善友好、彬彬有礼, 说话的时候柔声细语,不会拘谨,让人感觉温暖而又舒适,非常容易亲近,有时又有点调皮,体现出女孩 子所特有的活泼可爱。她生活安逸,喜爱恬静地读书,对待朋友友善,无拘无束,在和保尔相处的过程中, 头脑中没有什么森严的家庭等级观念,为人勇敢,敢恨敢爱,敢于向自己所爱的人表达出自己的爱意。她 做事细致入微,真诚关心自己的朋友,不顾自己的安危无私地帮助朋友。这一切都使保尔着迷,冬妮亚也深爱着这个勇敢的少年。但后来,保尔在成为一名布尔什维克后,对冬妮亚的一些小资行为感到不满,决 定与她分手。后来冬妮亚嫁给了一位铁路工程师。(形象特点)纯洁、美丽、和善、活泼可爱,真诚帮助朋友,有同情心,向往安逸生活。 丽达: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保尔深爱的对象;漂亮、机智,打扮简单而干练,心地善良而坚定。她酷爱 工作,善于出谋划策,能多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不让私人的感情影响工作大局。她爱憎分明,热爱自己所 信仰的共产主义,与保尔志同道合,配合默契。(形象特点)意志坚定,美丽善良,对工作积极认真,干练而勇敢,爱憎分明。 阿尔焦姆:是保尔的哥哥,一个火车司机,钳工,市苏维埃主席。他具有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敌人进行了不 懈的斗争,他是朱赫来最好的助手。谢廖沙:保尔童年时的朋友。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他加入红军,并成为共青团乌克兰区委会书记。在与敌军的 抗争中,显示出了顽强不屈的意志,后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身亡。五、作业布置1.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前言)(译林出版社) 2.在一周内阅读完成保尔参军前的内容。3.一个月有计划地阅读整本名著,并试着为每个章节拟写一个标题。第二课时一、读法指导我们在阅读名著,特别是长篇小说的时候,阅读方法尤其重要。一种好的阅读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 们快速地通晓文章大意,而且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名著内在的东西,挖掘深层次的意义。下面推 荐几种阅读方法。1.在书中直接圈点批注。圈点批注是我国传统的有效的读书方法。它可以促使我们在读书时深入思考,帮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 自主了解文本,提高我们的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初读时,圈点的重点应是需要注音、注释的生字生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 再读时,批注的重点应是解决初读时圈点的问题。三读时,主要解决再读过程中圈点的内容和作批注、写感悟。 示例:片段一:舍佩托夫卡四周到处是战壕,到处是带刺的铁丝网。整整一个星期,这座小城都是在隆隆的 炮声和清臆的枪声中醒来和入唾的。只是到了夜深的时候,才安静下来。偶尔有一阵慌乱的射击声划破夜 空的沉寂,那是敌对双方的暗哨在互相试探。天刚亮,车站上的地位周围就又忙碌起来。大地张着累色的 嘴,又凶狠地发出可怖的吼叫声。人们意意忙忙往地膛望装新的地弹。地手把发火栓一拉,大地便颤动起 来。地弹嘶嘶地呼啸着,飞向三俄望外红军占据的村庄,落下去,发出累耳欲聋的爆炸声,把巨大的土块 掀到空中。批注:描写的是红军攻打舍佩托夫卡。“整整一个星期,这座小城都是在隆隆的炮声和清脆的枪声中醒来 和入睡的。”这里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当地战况的惨烈,红军攻势之猛与匪军守卫的森严。“大炮 张着黑色的嘴,又凶狠地发出可怖的吼叫声。”这里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炮的可怕与敌人的凶残。片段二:在精力全部耗尽之前,他没有离开过队伍。现在他的身体垮了,不能再坚守阵地,但有一亲 路可走进后方医院。他还记得,在华沙附近的激战中,有个战士被子弹射中从马上掉下来,跌倒在地上。 同志们意忙包扎好他的伤口,把他交给救护人员,又继续向前飞奔,追赶敌人去了。这个骑兵连并没有因 为失去一个战士而停止前进。为了伟大的事业进行斗事时,就是这样,而且也应该这样,当然,也有例外,他就见过没有双腿的机枪手,坐在机抢车上坚持战斗,他们是使敌人闻风丧胆的身士,他们的机枪给敌人 送去死亡和毁灭。他们凭普钢铁般的意志和百发百中的枪法成为各个围队的骄傲。批注:这里描写的是保尔的一次精神危机。它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生动地刻画出保尔在疾病缠身、丧失了 战斗能力的严峻时刻,内心的绝望但最终战胜软弱战胜自我的过程,心理刻画细腻感人。2.养成良好的摘抄习惯。(1)摘抄,就是选摘、抄录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2)摘录的内容一般要根据学习、借鉴的意图来选择。①摘抄内容——名言警句示例: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理解:每个人一生都有无数选择的机会,选择相信自己能做到,才能做到心中向往的成功。如果选择不相 信自己能做到,这类人也不可能会有花团锦簇的成功。运用:可以运用于与“自信”相关的作文里,这样不仅做到语言的精炼,还可以增添文学色彩和说服力。②摘抄内容——独白片段示例:既然他已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 什么来证明自已不是在虚度光阴呢 用什么来充实自已的生活呢 光是吃、喝和呼吸吗 仅仅作为一名无 能为力的旁观者,看着同志们战斗前进吗 就这样成为这个队伍的累赘 该不该毁掉这个已经背叛了他的 肉体 只是朝心口打一枪,一切难题都解决了!过去能够生活得不铑,现在就应该能够及时结束这个生命。 一个垂死的战士不愿再痛苦挣乳,有谁能指贵他呢 思考:从这段独白中你可以感受到保尔内心什么样的心理 他想到用什么方式结束这痛苦的人生 在这样 的心理下我们应该怎么去朗读呢 试着读一读。(3)摘抄的目的。①为提高写作能力:细节描写、名言警句、写作技巧运用精彩的语段。②为分析评价人物形象:人物的言谈、举止、心理片段以及各种人物对他的评价等。 ●小试牛刀请你草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翻开第一章,找出你认为值得摘抄的一至两个句子,摘抄在 你的读书笔记本上。注意:书写要规范。3.学会做读书笔记。做笔记:写提要、写心得 (1)写提要。明确:写提要就是用精炼的语言准确概括全书的基本内容或要点。形式上:可以是语义连贯的成段文字写提要;可以是按层次和要点罗列提纲;还可以是能够体现作品结构 思路的图表。①成段提要(PPT)②罗列提纲。示例:第一阶段:年少无知、惹是生非、受尽凌辱阶段。□补考时往神父的面团里洒烟末儿,被开除。□十二岁去车站餐厅当伙佚,受尽凌辱和折磨。□之后去发电厂当学徒,认识了电工朱赫来,接受了许多革命的思想。③思路图表。示例:体现作品结构思路的图表(PPT)(2)写心得。保尔在烈士墓前的一段沉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 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应 当赶紧生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有可能中断生命。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 开了烈士墓。这是保尔在烈士墓前的所思所感,这些内心独白给读者打开了通向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大门,挖掘了保 尔崇高的精神世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和为人民、为国家的独立而奋斗的思想。他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 贵品质。4.小结读法指导(PPT)二、随堂作业阅读课本133-135页知识短文,完成下列练习: 1.给知识短文做一个思维导图。2.就书名的含义和来历,写一写你的心得体会。3.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序言,结合知识短文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编写“百度词条”。(课下完成) 提示:词条中可包含包含作者、作品、主要内容介绍、意义等信息,字数在200字左右。第三课时一、专题探究专题一:保尔 ·柯察金的成长史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在历练与考验中成长,这就如同钢铁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历练与考验,坎坷与 起伏,锻造了保尔 ·柯察金的信念和意志。梳理保尔 ·柯察金的成长史,列出提纲,给这位主人公写一个 小传。1.成长提纲。第一阶段:年少无知、惹是生非、受尽凌辱阶段。□补考时往神父的面团里洒烟末儿,被开除。□十二岁去车站餐厅当伙佚,受尽凌辱和折磨。□之后去发电厂当学徒,认识了电工朱赫来,接受了许多革命的思想。 第二阶段:革命意识初步萌发,走上革命道路阶段。□为解救朱赫来,被关进监狱受尽折磨,后来被错放。□在冬妮亚家中作短暂的休息后参加了红军。口他英勇顽强,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铁片击中,生命垂危。口顽强地活过来后,在参加工农兵聚会时,冬妮亚穿得十分漂亮,保尔与她发生争执,最后关系破裂。 第三阶段:英勇顽强、斗争经验逐步丰富的成熟阶段。口战争胜利后,参加肃反工作,结识了革命领导人丽达,是为了解放事业,果断放弃个人感情。□参加了筑路队,以“疯狂的速度”,“拼命走在前面”。最后感染伤寒,被遣送回家。□伤好后去当一名普通工人,在一次抢救木材时,再一次受伤,丧失工作能力,只得回家休养。□母亲的按摩又救了他一命,他便又离开了家继续参加工作。口繁重的工作使保尔非常累,加上旧伤发作,身体一天比一天差,最后不得不去了疗养院。 第四阶段:凭着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实现生命意义的伟大阶段。□在疗养院病情恶化,经过治疗,他又出院带病坚持工作,最后病得完全没有办法治疗了,双目失明,他只 得离开战斗队伍。□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悲剧命运的打击,准备走文学创作的 道路,坚持斗争。□与达雅结为夫妻,在双目失明又瘫痪的情况下开始写作。口保尔战胜病魔和伤痛,完成作品《暴风雨所诞生的》并发表,以新的武器——笔,重新回到战斗英雄的行列。2.人物小传。保尔 ·柯察金小传保尔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家中全靠母亲替人洗农做饭维持生计。因为保尔是穷人 家的孩子,种父便瞧不起他,时常不公平地对待他,保尔因此十分痛恨种父。后来,保尔因往种父家做蛋 燕用的面围上撇烟灰而被学校开除。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佩托夫卡镇也遭到了外国武装的干涉和国内反动派的践踏。红 军解放了谢佩北夫卡镇,但很快就摄走了,只留下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在镇上做地下工作。他给保尔讲了 许多革命道理,传授给他许多革命知识。这些对保尔思想的成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 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不仅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 《牛虻》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顾强的新力战 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授身于建设国家的工作。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痰,接着又 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博在了床祸上。但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克服 重重图难,拿起笔,以顾强的敦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或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然而写成的手稿在邮寄 时不幸丢失,保尔一度灰心丧气,而后他又根作精种,自己口述,找人代录。最终他的《暴风雨所诞生的》 出版了。生活的铁环已被彻底粉碎,保尔拿起新的战器,开始了新的生活。专题二:保尔 ·柯察金的形象分析保尔 ·柯察金具有顽强的毅力、永不言败的精神,他在重重磨砺下无所畏惧,意志如同钢铁般坚强。 然而除此之外,他还有温情的一面,比如书中写到的亲情、恋情、友情等。阅读的过程中,摘录一些能够 体现保尔 ·柯察金性格不同侧面的句子和段落,结合这些具体描写,对主人公丰满的艺术形象做出分析。明确:(1)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 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努力,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甘 愿为革命事业献身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 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2)保尔更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 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 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3)保尔又是一个于平凡中见伟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历表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他总是 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他也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且就是在他与病魔抗争的英雄 主义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险。保尔后来也终于认识到他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不能称之为英 雄行为,而是一种任性和不负责任。(4)保尔还具有常人温情的一面。如书中有这样的故事情节:“冬妮亚好奇地听着。保尔已经不再感到拘束 了,他像对待老朋友一样,把哥哥没有回家的事也对冬妮亚讲了。他们亲切而又热烈地交谈着。谁也没有 注意到,他们在草地上已经坐了好几个小时。最后,保尔突然想起他还有事,立刻跳了起来。”这段文字 生动地描绘了保尔在与冬妮亚交谈时的情景,表现了保尔无拘无束、渴望与异性朋友交往的温情的一面。专题三:“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有人认为,文学要有所担当,“红色经典”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路标,其厚重感与担当意识在现实生 活中依然富有生命力。你怎么看待“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这部具有年代感的作品,在阅 读的过程中留意自己的感受,看看其中哪些段落让你读来觉得困惑,哪些段落依然新鲜刺激,哪些段落令 你深受触动。详细记录这些心得体会,整理成读书笔记,并与同学探究“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探究示例: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经典”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被封存的历史。可以说,“红 色经典”既是历史的,又是当下的。直至现在,“红色经典”还在被不断阅读,同时,它也成为当下文艺创作 的一种资源,被反复改编、重拍。“红色经典”所宣扬的对信念的坚守、对理想的执着、对光明的向往,以及革命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 来的爱国主义、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等崇高品质,仍然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并发扬光大。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文学作为继续战斗的武器, 靠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这种与命运抗争、永不放弃的精神正是作品的魅力所在。书中有一段非常精彩而又经典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 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激动人心、被 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无论何时都不过时。这便是我们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原因,也 是我们读“红色经典”的原因。虽然革命年代已经过去,时代已变,但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类“红色经典”所宣扬的精神和体现的 正能量仍然闪耀着光芒,对今天的我们仍有鼓舞作用,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品读,值得我们学习。●在苏联,作者1936年12月22日去世前的两年间,小说用各种语言重印重版了50次。在苏联解体 之前,这部著作先后用61 种文字印行了600多次共3000余万册,同时流传国外。●这部世界名著的中文译本在我国出版,历经半个世纪,粗略统计大概也有二十余种译本。●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成为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 —张洁《一本书,两国事,三代人》●“这是小学三年级时从老师那里偷来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物和情节都在脑海里萦绕。读前还是少年, 读后就觉得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青春的大门。”——莫言二 、主题探究作品展示了苏联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的广阔社会历史画面,歌颂了苏维埃青年为保卫 国家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同时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 人也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 士,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三、艺术成就1.善于利用日记。如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保尔头部负了重伤,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死亡。陆军医院的青年医生尼 娜弗拉基米罗夫娜在日记中记叙了保尔在疗伤中的过人毅力:(8月27日)今天检查了保尔的伤,伤口很深,颅骨穿透了,所以整个头部都麻痹了,右眼发肿,眼 内溢血,阿托纳利建议取出右眼,以免发炎。阿纳托利说他一定不会活的,老头子生气地嘟喊“我真想不 通,几乎还是个娃娃呢,军队怎么把他收下了,这真叫人愤慨(9月17日)换绷带的时候,他惊人的忍耐力使我们所有的医生都吃惊,他经常疼得失去知觉,但从 不叫一声,我们都知道:要是他呻吟了,那准是他昏迷了 …(10月14日)保尔今天要出院了,那只眼睛是瞎了,但表面看起来还是正常的。临别时,保尔说: “要是左眼瞎了,还好一点儿——现在我还怎么打枪呢 ”他还是想着前线。-----从尼娜医生的日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保尔在疗伤过程中惊人的毅力,以及不顾个人安危,始终 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小说还借助丽达的日记,交代筑路这一场特殊的战斗,描写保尔不顾个人安危,忘我劳动的英雄行为。2.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例如保尔在烈士墓前的一段沉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 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应当赶紧生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有可能中断生命。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墓。这是保尔在烈士墓前的所思所感,这些内心独白给读者打开了通向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大门,挖掘了保尔崇高的精神世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和为人民、为国家的独立而奋斗的思想。3.出色的环境描写。 示例: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用枞树枝编成的花圈把那一列坟墓装饰了起来,给这小小的墓地围上了 一 圈绿 色的概栏。笔直的松树在陡坡上面高耸。绿荫似的嫩草铺遍了峡谷的斜坡。这儿是小镇的近郊,又阴郁, 又冷清,只有松树林轻轻的低语和从复苏的大地上散发出来的春天新鲜的气味。……就在这地方,他的同 志们英剪就义,为了使那些生于贫贱的、那些 一 出生就当奴隶的人们能有美好的生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保尔缓缓地摘下了帽子。悲愤,极度地悲愤充满了他的心。明确:--“阴郁”、“冷清”、“松树林轻轻的低语”,是公墓的环境特征,同时也透露出主人公沉郁悲愤的心 绪;“复苏的大地上散发出来的春天新鲜的气味”是季候的实况,又隐喻着烈士们的牺牲换来了新生活的景象。 ----划线的句子是环境描写,表现墓地的整洁庄严,烘托烈士们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暗示活着的战士必将前赴后继去争取革命的胜利。 4.自传性与虚构性融合。作品写到的重大事件都是真实的,主人公保尔的生活、战斗经历与作者本人的生活、战斗经历又有极 多的相似之处,但它又不是自传作品,它是将真实的事件、作者自身经历作为素材,通过想象和艺术加工 创造出来的作品。5.笔调雄浑,场面宏大,展现壮阔的时代画卷。作品几乎含纳了当时所有重大的事件,如国内战争、经济恢复阶段的各种斗争、党内的矛盾冲突、列 宁逝世所引起的震撼等。许多场面的描写也以宏大见长,如波兰边境庆祝十月革命胜利的群众游行场面、 列宁逝世追悼会现场群众踊跃入党的场面等。四、本课结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规划 (PPT)五、老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趁着青春年少,我们一起去读名著吧!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