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末六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科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试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3.选择题和判断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其他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2分)1.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蹴鞠”,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发展成现代足球。当我们把足球踢向远处的时候,眼睛在看着足球远去的过程中,晶状体凸度的变化情况是A.凸度逐渐变大 B.凸度逐渐变小 C.凸度没有变化2.二歧分类法是给植物分类的常用方法,我们运用二歧分类法对花生、松树、海带分类时,经过逐步对比排列,最终完成分类,以下分类过程和结果正确的是A. B.C.3.一般认为,远古时代埋藏在地下的、未被细菌分解的植物动物的遗骸,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经过几百万的演变,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一般情况下,当从地面使用钻井进行开采时,钻头首先触及的是A.石油 B.天然气 C.两者的混合物4.每年秋天时,庄稼地里一派欢乐丰收的景象,农民伯伯笑呵呵的收获着玉米。其实不光玉米,秸秆也有很大作用,其中秸秆的作用不包括A.饲养家畜 B.造纸 C.制作衣服5.关于投篮时的能量转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出后,篮球上升的过程中动能转换成势能B.进球后,篮球下降的过程中动能转换成势能C.投篮过程中,能量不会发生转换6.下列表示天体之间的关系图示合理的是A. B. C.7.《论语·卫灵公》中有这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恰当地使用专用工具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在核桃夹的使用过程中,主要运用到的科学原理是A.杠杆 B.轮轴 C.斜面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原因是A.味觉适应 B.嗅觉适应 C.视觉适应9.下列关于“科技改变世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科学素养B.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升C.所有的发明和发现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10.不属于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的是A.神十五与神十六“太空会师”B.“探月工程”完美收官C.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11.汽车燃烧汽油,就可以产生动力,带我们到想去的地方。下面现象中,与其能量转换一致的是A.在没有发明电灯之前,人们常燃烧蜡烛来照明B.冬奥会上,运动员在冰面上旋转、滑行C.联欢会上,台下的观众为演员精彩的演出鼓掌欢呼12.小明拿了一袋装有剩饭、西瓜皮和烂菜叶的垃圾,应该扔的垃圾箱是A. B. C.二、判断题。(“A”代表正确,“B”代表错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小明在检测视力时,站在4米处右眼只能看清表内第一行的“E”,说明小明右眼的视力为0.1。2.由于全球变暖,北极海冰每年更早的融化,导致北极熊不得不长距离游泳或到岸上寻找食物,这是动物为了维持生存、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3.科学小组的同学认为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不用担心资源会枯竭。4.像银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在宇宙中还有很多,比如螺旋星系、椭圆星系。5.由于磁悬浮列车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安全性比较差。6.鼓膜能把声音信号直接传给脑,所以为了保护鼓膜我们不能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8.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9.“风吹草动”这个成语描述的能量转换过程是风的动能转换成草的动能。10.我国明朝初期的陶成道是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 可以缓解我国淡水供应不足的状况。2.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开发的条件下, 和 能达到平衡,或能为人类反复利用,属于 资源。3.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 通过 传到鼓膜,引起 ,鼓膜的振动又通过 等传给 ,连接耳蜗的 把信号传给 ,我们就听到声音了。4.珊瑚礁在 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四、综合能力题。(7分)1. 科学探究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2021年5月 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预选着陆区降落,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二步。如今,“祝融号”火星车已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1)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时的能量转换形式是 转换为光能、 和 。(2)“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降落过程中,着陆器与火星表面的大气会剧烈摩擦,温度会升高。此时的能量转换形式为动能转换为热能。以下事例中,能量转换与之相同的是 。A.风扇转动 B.火力发电 C.摩擦生热(3)我们发现“祝融号”火星车有4块太阳能电池翼,该设备在工作时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材料1: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出现这种天气时,空气中可吸入颗粒大幅增加,空气流动性差,导致空气中细菌和病毒浓度增高,疾病传播风险很高。2022年12月5日,A市发布雾霾天气空气重度污染红色预警,全市停课2天。材料2:A市雾霾污染来源统计图(1)根据以上材料可以发现,A市雾霾天气污染物首要来源是 。A.机动车尾气排放 B.燃煤 C.工业生产 D.扬尘(2)分析材料2数据,为降低雾霾污染,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A.绿色出行 B.净化污水 C.进行旱厕改造五、实验探究题。(9分)(一)为了弄清楚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看清物体的,奇妙探究小组做了如图的实验。(1)实验中纸屏模拟的是眼球的 ,放大镜模拟的是眼的 。根据以上实验,并结合搜集到的资料,我们发现眼睛的睫状肌可以调节晶状体的凸度,从而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能在 上形成清晰的像。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睫状肌持续 (选填“收缩”或“舒张”),就容易疲劳,调节能力会逐渐减弱,从而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这就是近视的形成。(2)近视镜的镜片是 镜。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3)根据实验结果,奇妙探究小组准备制作一份预防近视的科普小报,请你帮他们列出1条预防近视的方法。(二)萌小牛做了下面的实验探究:蚯蚓的行为变化。1.把6条蚯蚓和潮湿的土壤一起放在塑料盒内。2.待蚯蚓都钻入土壤中,把凉水倒入土壤中,使水浸透土壤。3.2~3分钟以后观察现象。(1)萌小牛观察到蚯蚓 (填“会”或“不会”)爬出土壤。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土壤中缺少 。(2)萌小牛做实验时选用6条蚯蚓而不是1条的目的是 。(3)实验结束后,萌小牛应该将蚯蚓放到 。A.垃圾桶里 B.花坛的土壤里 C.池塘里(4)大雨过后,蚯蚓的行为会有什么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