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轮复习精练(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4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轮复习精练(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修4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轮复习精练
一、单选题
1.2022年5月12日,全球天文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合揭晓了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的首张照片,这也是人类“拍撒”到的第二张黑洞照片。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年7月29日,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央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本次京津冀强降水与台风“杜苏芮”和“卡努”带来的丰富水源有关,又受当地地形的影响,丰富的水汽在低空东南风影响下,到达太行山区东侧山前抬升形成暴雨。由此可以看出(  )21*cnjy*com
①物质运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客观存在
③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因此客观条件是不能改变的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不须归。”张志和的雨是恬淡人心的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雨是让人止不住思念的雨。“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的雨是人生漂泊零落、心痛到极致的雨。这说明(  )
①大自然的雨是诗人独特审美不可缺少的基础
②诗人对自己人生境况的抒写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哲学往往产生于曲折且复杂的人生经历之中
④雨以不同的形态反映了诗人不同的内心感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据地质学家考证,珠峰所在的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拉雅山一带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这里形成了厚达3万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岩层,这也是能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螺化石的原因。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主要表明(  )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D.人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5.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李时珍说:“人的记忆皆在于脑。”上述论断共同说明(  )
A.人脑的机能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B.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
C.意识活动的形式是主观的 D.心和脑都是思维的器官
6.当下许多年轻人会给自己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一个“社恐 ”标签。“社恐 ”流行的背后,是个人独立意识的 提升,也是社会环境的复杂导致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度下降。这说明意识(  )
①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③是源于内心的想法 ④具有自觉选择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二十多年前 , T村是一个落后的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渔村 , 如今变成声名远扬的“蓝富美”, 转变始于渔旅融合增 收发展之路。该村成立旅游“渔家乐”公司 , 采取“公司 十渔户”的经营管理模式;老房子开发 成民宿。这表明该村发展的原因是(  )
①尊重了自然界的物质性 ②尊重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坚持正确认识自身资源为前提 ④使客观情况符合了主观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3年12月,卡塔尔亚洲杯足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赛吉祥物“跳鼠家族”正式揭晓,其整体造型来源于当地的沙漠跳鼠,也模拟了卡塔尔传统家庭的和谐氛围。该吉祥物的设计说明(  )
A.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必然的
D.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9.据国家卫健委2018年6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为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结合我国实际和青少年自身发展情况,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观点是(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直观反映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D.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0.下图漫画《同与不同》可以表明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D.对事物的不同看法源自心态不同
11.科学家通过试验证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物和人一样都喜欢音乐,音乐是有声波的,声波可以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得更快。“给植物方音乐,植物就会长得比较好”进一步佐证了(  )
①一切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生命物质对音乐有作出感应的特性
③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反应特性 ④植物也是有意识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近日,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功获取了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有望揭开暗物质之谜,并将推动解释宇宙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将怎样演化。这表明(  )
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②科学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认识暗物质的本质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哲学的发展提供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人园中,有山有意,有水有情,一花一木,一草一石,连缀成文,各有意蕴,或展现对大自然的热爱,或畅谈青春年华的感受,或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些作品成为国人心中特殊的文化情结,给人智慧、激励与豪气。从山水文化中可见(  )
①山水与文人创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稳定联系
②一双“思维的眼睛”,洞悉文人的内心世界
③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的辩证法
④文人在寄情山水中实现顺从自然、改造自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出自唐朝李白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下列诗句与之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www.21-cn-jy.com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15.漫画讽刺了一些人想问题、做事情(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不敢坚持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②否认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形而上学做法
③做不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不懂得自己肯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一项最新研究显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的各种情绪会通过脸色变化表达出来而无需肌肉运动。即判断一个人的情绪可以通过观察其鼻子、眉毛、面颊或下巴等处血流的细微变化,这些变化由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喜怒难以不形于色”从一个侧面证明(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B.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
C.意识与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D.生物的反应形式是意识产生的前提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微信的推广普及,一些领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部将微信群等作为布置任务、下发通知、了解民情的重要方式,将“群里安排、群里回复、群里指示、群里调研”变成了工作常态,个别基层干部以转发图片的方式代替实地调研,将脚踏实地的工作变成了“一拍了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给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基层作风建设等带来新的挑战。21教育网
2021年1月,中央专项工作机制召开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强调扎实推进政务APP规范整治工作,促进健康有序发展,防止矫枉过正、简单关停了之;2021年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其中,对规范政务APP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提出明确解决措施和要求;2021年4月,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赴多地多部门开展督查调研,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进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理由。
(2)请你再列举两个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我们坚持人民至上,通过制度和行动在更高水平上增进民生福祉,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矢志奋斗。21·cn·jy·com
◆立法进行时
体育包括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发展体育事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我国人民更加渴望身体健康、精神富足。党中央顺应民意,对体育法制化发展作出部署。2018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规划修订《体育法》;在前期调研基础上,2020 年正式启动修订; 2021 年10 月、2022年4月《体育法(修订草案)》两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的《体育法》,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体育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对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1·c·n·j·y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本次《体育法》的修订是如何推进科学立法的。
(2)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的背景和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21·世纪*教育网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www-2-1-cnjy-com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2-1-c-n-j-y
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20. 2023年以来,从淄博烧烤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贵州“村超”,再到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流量对旅游的促进作用引起各地文旅部门重视。从“山河四省”(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疯卷短视频数量,到各地文旅听劝式“整活”,掀起一场文旅领域的“流量狂欢”。但过度的宣传往往会造成审美疲劳,制造了大量的冗余信息,让人产生逆反心理。【来源:21cnj*y.co*m】
结合材料,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角度,就文旅部门的宣传工作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自然界的物质性
【解析】【分析】全球天文学家联合揭晓了位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的首张照片,进一步佐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故①②正确。
题干没有涉及改造世界,故③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的物质性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出处:21教育名师】
2.【答案】A
【知识点】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解析】【分析】强降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是有规律的,这说明物质运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正确。
人类认识到降雨的形成原因,并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这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客观存在,②正确。
材料强调人们要正视客观条件,利用客观规律,而不是强调“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且客观条件是可以改变的,③排除。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物质的内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干扰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版权所有:21教育】
3.【答案】A
【知识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析】【分析】物质决定意识,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是物质的反映,因此大自然的雨是诗人独特审美不可缺少的基础,①符合题意。
人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所以不同人看待雨有不同的感受,②符合题意。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不一定就产生于曲折且复杂的人生经历之中,美好的人生也会产生暂学,③错误。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恬淡人心的雨和止不住思念的雨,心痛到极致的雨,体现了诗人由于内心的感受不同,从而对雨作出了不同的反映,雨作为客观事物并不能反映诗人不同的内心感受,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4.【答案】B
【知识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材料不体现物质是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承担者,A不符合题意;
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一带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这里形成了厚达3万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岩层,表明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B符合题意;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说法错误;
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 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5.【答案】A
【知识点】意识的起源、本质及生理基础
【解析】【分析】材料中都强调意识的生理基础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人脑的机能是意识的生理基础,A正确;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B错误;
意识活动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材料没有体现形式的主观,C错误;
人脑是思维的器官,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意识的生理基础,考查的为教材基础知识点,按照教材内容选择,善于运用排除法。
6.【答案】B
【知识点】意识的起源、本质及生理基础;意识的能动作用
7.【答案】A
【知识点】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8.【答案】B
【知识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析】【分析】卡塔尔亚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杯足球赛吉祥物“跳鼠家族”整体造型来源于当地的沙漠跳鼠,也模拟了卡塔尔传统家庭的和谐氛围。这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故B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意识的起源,故A不符合题意;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多样的,既存在必然的联系,也存在偶然的联系,故C错误;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9.【答案】C
【知识点】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解析】【分析】为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结合我国实际和青少年自身发展情况,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体现了意识具有目的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C项符合题意;
材料不体现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项与题意不符;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不是直观反映,B项说法错误;
D项不属于辩证唯物论观点,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不是直观反映。
10.【答案】C
【知识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析】【分析】A错误,主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错误,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也可能有相同的看法;
C正确,漫画《同与不同》,对于翻到的酒瓶,两人的看法不一,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D错误,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受心态不同的影响,但不能说源自心态不同。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具有自觉的选择性是指:我们所认识的反映的世界,其实只是反映出我们所愿意承认的那一部分,而绝非全部。认识外境的意识活动是种自我主观的行为,我们的一切认知行为其实都是自我意识的选择性反映,谈不上真和伪,一切见解都不是真实的对外界的反映,只是在反映我们自己对外界的认识程度而已。
11.【答案】A
【知识点】意识的起源、本质及生理基础
【解析】【分析】本题简述了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对音乐同样会产生反应,表明事物对外界刺激会作出反应。符合题意的是 ①②
③没有体现
④错误,植物没有意识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意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难度一般。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12.【答案】B
【知识点】自然界的物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析】【分析】①③正确,我国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获取了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有望揭开暗物质之谜,并将推动解释宇宙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将怎样演化。这表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错误,科学实验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
④错误,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故答案为: B。
【点评】此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能动性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成功获取了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有望揭开暗物质之谜”这一关键信息。
13.【答案】C
【知识点】意识的起源、本质及生理基础
【解析】【分析】 文人园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有意,有水有情,一花一木,一草一石,连缀成文,各有意蕴,或展现对大自然的热爱,或畅谈青春年华的感受,或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从中可以推断出一双“思维的眼睛”,洞悉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的辩证法,②③正确。
文中提到山水可以激发文人的创作,这些作品是国人心中的文化情结,并没有阐释山水与文人创作的必然稳定的联系,①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未涉及改造自然,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全面细致掌握知识点,注意排除与题意不符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
14.【答案】B
【知识点】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解析】【分析】“天不言而四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的意思是天不会说话,可是四季交替,地不会说话,可是百物生长。比喻自然界万事万物均有自己的规律。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不符合题意。
B:“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体现的哲理是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B符合题意。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不符合题意。
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15.【答案】A
【知识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解析】【分析】①③符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意,依题意知,总爱欣赏自己脚印的人,只能在原地兜圈。这讽刺了一些人想问题、做事情不敢坚持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做不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②不合题意,题中漫画没有离开物质谈运动;
④错误,漫画恰好说明这些人懂得自己肯定自己。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相关知识。本题属于漫画题,解答漫画型选择题时要注意:一要读懂漫画(包括人物、事件、文字、图画等);二要把漫画中的有效信息联系起来,找出主题(注意联系选项);三要将漫画主题思想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确定正确的选项。
16.【答案】B
【知识点】意识的起源、本质及生理基础
【解析】【分析】A选项的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 ( http: / / www.21cnjy.com );
C选项表述错误,意识与物质不可以相互转化;
D选项强调生物的反映形式的作用,与题意不符;
题目中,“喜怒难以不形于色”从一个侧面证明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意识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材料的中心句 “喜怒难以不形于色” ,理解意识的产生等知识,对比选项作答即可。
17.【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物质的反映,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是一种主观主义的错误做法,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一种错误的政绩观,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
(2)①领导干部发言,说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套话、空话,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着边际;②缺乏正确的政绩观,急功近利、脱离实际,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③调查研究搞形式、走过场、不深入,搞走秀式调研。
【知识点】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解析】【分析】(1)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要求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我国“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原因,可从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从个别基层干部以转发图片的方式代替实地调研,将脚踏实地的工作变成了“一拍了之”可联系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材料:从规范政务APP工作,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可联系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本小题的主体是领导干部,要求列举两个形式主义的表现。我们可从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角度进行举例。根据材料可知,随着微信的推广普及,一些领导干部将微信群等作为布置任务、下发通知、了解民情的重要方式,个别基层干部以转发图片的方式代替实地调研,将脚踏实地的工作变成了“一拍了之”,我们可从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懒政、怠政等、角度举例。
【点评】(1)解答原因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2)本题要求学生列举两个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属于开放类主观题,解答本题学生可以充分发散思维,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8.【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中央部署推进本次《体育法》的修订,推动着体育法制化发展。
②《体育法》的修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国情与实际,遵循立法程序,坚持了科学立法。
③向社会公开征求《体育法》修订意见,提请人大代表审议,尊重和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等,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立法。
④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修订体育法是严格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的。
⑤《体育法》的修订过程,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体育法已经滞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21cnjy.com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修订后的《体育法》,对于推动体育法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体育健康的需要、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推进科学立法的措施;意识的起源、本质及生理基础;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解析】【分析】(1)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本次《体育法》的修订是如何推进科学立法的,属于措施类的试题。解答时,要明确设问范围是《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切入点大。材料中“党中央顺应民意,对体育法制化发展作出部署”,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材料中“2018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规划修订《体育法》;在前期调研基础上,2020 年正式启动修订; 2021 年10 月、2022年4月《体育法(修订草案)》两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的《体育法》,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可以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角度分析,最后要指出, 《体育法》的修订过程,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故答案为: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中央部署推进本次《体育法》的修订,推动着体育法制化发展。②《体育法》的修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国情与实际,遵循立法程序,坚持了科学立法。③向社会公开征求《体育法》修订意见,提请人大代表审议,尊重和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等,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立法。④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修订体育法是严格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的。⑤《体育法》的修订过程,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本题要求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的背景和意义,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试题。解答时,要明确设问范围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解答时,既要看到物质的决定作用,又要认清意识的能动作用。
故答案为: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体育法已经滞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修订后的《体育法》,对于推动体育法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体育健康的需要、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点评】(1)本题以措施类试题的角度考查学生对科学立法的认识,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推进科学立法: ①要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②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③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客观地认识、确认和保护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本题切入点小,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需要识记相应原理。
19.【答案】(1)意识是对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基本原理表述)(2)增强文化自觉,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加自觉地加以保护和传承;(认识世界层面)(3)克服错误观念,避免破坏性开发,把保护、传承与利用有机统一起来。(改造世界层面)
【知识点】意识的起源、本质及生理基础;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审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问,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意识能动作用原理,题目类型认识说明类,问题指向说明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进一步解读设问和材料,本题属于小切口的题目,此类题目解答的关键在于分层,单一原理题目首先要进行基本原理表述,即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然后分析对应材料时候,要分别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体来讲,认识世界层面,增强文化自觉,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加自觉地加以保护和传承;而改造世界层面,克服错误观念,避免破坏性开发,把保护、传承与利用有机统起来。
【点评】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应准确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然后概括材料内容,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此题为2019年全国高考一卷40题的高仿题,可参照此高考题思路)。21*cnjy*com
20.【答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事求是。尊重文旅市场的客观实际,把握其发展规律。文旅宣传应深入调研市场需求,了解游客的真实需求和偏好,结合本地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作为推动文旅市场发展的依据,以诚信赢得游客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想,与时俱进。文旅部门应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习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文旅宣传工作的本质和规律,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创新宣传方式。
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旅宣传要积极探索新的宣传渠道和方式,以更具创意和吸引力的方式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兴趣,既要避免过度宣传和夸大其词,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知识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材料,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角度,就文旅部门的宣传工作谈谈你的看法。“流量对旅游的促进作用引起各地文旅部门重视”,可联系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各地文旅听劝式‘整活’,掀起一场文旅领域的‘流量狂欢’”,可联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过度的宣传往往会造成审美疲劳,制造了大量的冗余信息”,可联系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点评】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灵活掌握基础知识是做好本题的关键,高中政治切记对教材知识死记硬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