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1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第2课时)(基础+提升+培优,限时3层提升)一、选择题1.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中,研究的实验变量是( )A.水温 B.空气 C.水分 D.水质2.研究光照对金鱼生活影响的实验,正确的顺序是( )①提出问题;②制定计划;③作出假设;④实施计划;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⑤⑥C.①③②④⑥⑤ D.⑥⑤④③②①3.在设计探究实验的变量时,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A.所有的变量都相同B.所有的变量都不同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相同4.启明同学善于观察,他发现新买的馒头在塑料袋中几天就发霉,而久置空气中的烤馒头片,难以生出霉菌。于是他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请回答这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哪一步(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订计划 D.得出结论5.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做的馒头没有预想的松软,星星认为这可能是和面时水温过高导致的。星星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A.作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实验操作 D.表达交流6.某生物小组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他们的实验装置中,科学合理的是( )A. B.C. D.7.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使用了10只鼠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进行了5次重复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纸盒上面应全都用纸板盖住B.纸盒底部可以都铺细湿土C.应将纸盒放在寒冷的环境中D.发现第5次实验结果与前4次差异较大,直接舍弃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A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B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A.变量不唯一 B.水量过多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二、非选择题9.媒体报道某餐馆的一道名菜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1)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一步? 。(2)从实验结果来看,小明的假设是 的。(3)步骤 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中,除了要遵循对照性原则,还需要遵循 原则。1.梅雨季节的广东,室内常常看到白蚁。为了探究湿度对白蚁分布的影响,小明按照下图设置装置,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组别 白蚁数量/只 光照 温度/℃ 湿度对照组 20 ② 25 湿润土壤实验组 ① 无光照 ③ ④A.①为10 B.②为有光照 C.③为10 D.④为干燥土壤2.下表为小林同学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设计方案,其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下列改进建议正确的是( )位置 鼠妇数量 光照 土壤湿度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干燥纸盒右半侧 20只 黑暗 潮湿A.纸盒左右两侧各放1只鼠妇B.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黑暗的条件C.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干燥的土壤D.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潮湿的土壤3.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强光和弱光下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量,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除光照强度和植物种类外,其他条件均应保持相同B.在同等光照强度下,玉米的光合作用量均比高粱少C.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量的唯一因素D.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断所有植物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地更好4.某校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蛙卵孵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蛙卵孵化率最低时的温度是( )A.15℃ B.20℃ C.25℃ D.30℃5.某小组要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鼠妇数量 光照 温度 湿度20只 明亮 10℃ 适宜20只 阴暗 25℃ 适宜A.鼠妇数量 B.光照 C.温度 D.湿度6.某同学做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如图。他探究的是( )装置 酵母菌(种类) 酵母粉质量(克) 温度(℃) 面粉质量(克) 水量(毫升)甲 M菌种 3 28 50 300乙 N菌种 3 28 50 300A.两种酵母菌的发酵速度 B.温度对发酵的影响C.面粉发酵时酵母粉用量 D.酵母菌发酵的产物1.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铅对人和动物是否有影响,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将30只大小、生理状况一致的小白鼠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用含不同浓度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按照同一方式进行皮下注射,每隔10天对小白鼠的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量,实验结果如表所示。项目组别 5%葡萄糖溶液所含醋酸铅的浓度 血红蛋白含量/(g/L)初始测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A 0 60 60 60 60B 1.83% 60 53 49 38C 3.66% 60 51 40 28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所探究的问题是 ?(2)本实验设置A组的目的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3)实验中30只小白鼠的大小、生理状况要保持 (选填“一致”或“不一致”)。(4)由实验结果可知,血液中的 ,小白鼠的血红蛋白含量越低。2.某同学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1)提出问题: (2)实验步骤:①在一个铁盘内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盘上左侧(甲组)盖不透光纸板,右侧(乙组)盖玻璃板(如图),在盘内营造 两种环境。②将10只鼠妇放入铁盘左侧中央,并在右侧中央放入 只鼠妇,静置2分钟。③观察统计: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甲组和乙组的鼠妇数目,共统计10次,分别计算出甲组和乙组统计数据的 ,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黑暗处的鼠妇数量较多,明亮处的鼠妇数量较少。实验结论:鼠妇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1.1.1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第2课时)(基础+提升+培优,限时3层提升)一、选择题1.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中,研究的实验变量是( )A.水温 B.空气 C.水分 D.水质【答案】A【分析】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是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无关变量是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详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由于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所以本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水温。除实验变量(例如水温)以外,其他变量如水质、空气、金鱼的大小等都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研究光照对金鱼生活影响的实验,正确的顺序是( )①提出问题;②制定计划;③作出假设;④实施计划;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⑤⑥C.①③②④⑥⑤ D.⑥⑤④③②①【答案】C【分析】研究光照对金鱼生活影响的实验属于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①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②制订计划、④实施计划、⑥得出结论、⑤表达和交流,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在设计探究实验的变量时,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A.所有的变量都相同B.所有的变量都不同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相同【答案】D【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除了实验变量外,其它条件都相同,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4.启明同学善于观察,他发现新买的馒头在塑料袋中几天就发霉,而久置空气中的烤馒头片,难以生出霉菌。于是他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请回答这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哪一步(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订计划 D.得出结论【答案】A【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详解】A.“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即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或已有的知识,提出一个需要解答的问题或疑问。在启明同学的情况下,他根据观察到的新买馒头和烤馒头片在保存中的不同情况,提出了“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个问题,A符合题意。B.“作出假设”是基于已有知识或观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可能的解释或预测。但在这个问题中,启明同学尚未到达作出假设的步骤,B不符合题意。C.“制订计划”这一步通常涉及到设计实验来测试假设,但在这个问题中,启明同学尚未进行到实验设计阶段,C不符合题意。D.“得出结论”是基于实验数据或观察结果,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或总结。但在这个问题中,启明同学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观察结果,D不符合题意。故选A。5.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做的馒头没有预想的松软,星星认为这可能是和面时水温过高导致的。星星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A.作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实验操作 D.表达交流【答案】A【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详解】作出假设是指①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②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所以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做的馒头没有预想的松软,星星认为这可能是和面时水温过高导致的,这是在作出假设,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6.某生物小组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他们的实验装置中,科学合理的是( )A. B.C. D.【答案】A【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在探究中要注意正确设置对照实验,注意变量的唯一性。此实验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的对照实验应该是只有光照不一样,其他条件都一样,光是此实验中的变量。【详解】A.实验装置内全是湿土,一侧是木板,另一侧是玻璃杯,实验变量是光,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A正确。B..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并在该侧上盖上遮光板,另一侧是干土,见光,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错误。C..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盖上木板,实验变量是水分,说明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但不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C错误。D..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并在盖上玻璃板,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不符合实验目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D错误。故选A。7.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使用了10只鼠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进行了5次重复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纸盒上面应全都用纸板盖住B.纸盒底部可以都铺细湿土C.应将纸盒放在寒冷的环境中D.发现第5次实验结果与前4次差异较大,直接舍弃【答案】A【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单一实验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详解】A.要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变量是水,除变量外其他的条件应保持一致,纸盒上面应全都用纸板盖住,故A正确。B.因为要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变量是水,所以纸盒底部一侧铺细干土,一侧铺细湿土,故B错误。C.鼠妇适合生活在温暖环境中,因此应将纸盒放在温暖的环境中,故C错误。D.对照实验中要设计重复实验且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即使发现第5次实验结果与前4次差异较大,也不应该直接舍弃,故D错误。故选A。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A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B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A.变量不唯一 B.水量过多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答案】A【分析】蛙卵的孵化需要在水中进行,其孵化受温度和水质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详解】对照实验要求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控制的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为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应使对照实验只有一组变量。“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的实验,除水质不同外,温度也不相同,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二、非选择题9.媒体报道某餐馆的一道名菜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1)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一步? 。(2)从实验结果来看,小明的假设是 的。(3)步骤 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中,除了要遵循对照性原则,还需要遵循 原则。【答案】(1)作出假设(2)错误(3) 乙 变量唯一性【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是否成功,取决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是否科学合理。【详解】(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所以,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因此(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作出假设。(2)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有患癌症),说明他最初的假设是不成立的。(3)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由此步骤乙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中,除了要遵循对照性原则,还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1.梅雨季节的广东,室内常常看到白蚁。为了探究湿度对白蚁分布的影响,小明按照下图设置装置,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组别 白蚁数量/只 光照 温度/℃ 湿度对照组 20 ② 25 湿润土壤实验组 ① 无光照 ③ ④A.①为10 B.②为有光照 C.③为10 D.④为干燥土壤【答案】D【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详解】ABC.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由题干可知,本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为湿度,则①为20只,②为无光照,③为25℃,④为干燥土壤,ABC错误。D.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本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为湿度,故④为干燥土壤与湿润土壤形成对照,D正确。故选D。2.下表为小林同学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设计方案,其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下列改进建议正确的是( )位置 鼠妇数量 光照 土壤湿度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干燥纸盒右半侧 20只 黑暗 潮湿A.纸盒左右两侧各放1只鼠妇B.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黑暗的条件C.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干燥的土壤D.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潮湿的土壤【答案】B【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湿度,除湿度不同外,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如鼠妇的数量(不能太少)、光照强度(黑暗)等都相同,因此改进建议正确的是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黑暗的条件,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强光和弱光下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量,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除光照强度和植物种类外,其他条件均应保持相同B.在同等光照强度下,玉米的光合作用量均比高粱少C.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量的唯一因素D.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断所有植物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地更好【答案】A【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A.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除探究条件外,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测定了强光和弱光下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因此,除光照强度和植物种类外,其他条件均应保持相同,A正确。B.由题图可以看出,在强光条件下玉米的光合作用量比高粱多,在弱光条件下玉米的光合作用量均比高粱少,B错误。C.由题图可以看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同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量不同,在同等光照强度下不同的植物光合作用量不同;因此,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和植物种类都是影响光合作用量的因素,C错误。D.本实验只选用了高粱、小麦、玉米三种植物,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故不可推断所有植物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地更好,D错误。故选A。4.某校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蛙卵孵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蛙卵孵化率最低时的温度是( )A.15℃ B.20℃ C.25℃ D.30℃【答案】A【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观柱形图可知:15℃时,蛙卵孵化数为60枚,20℃时,蛙卵孵化数为90枚;25℃时,蛙卵孵化数约为160枚;30℃时,蛙卵孵化数约为65枚,由此可得出:蛙卵孵化率最低的温度环境是15℃,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5.某小组要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鼠妇数量 光照 温度 湿度20只 明亮 10℃ 适宜20只 阴暗 25℃ 适宜A.鼠妇数量 B.光照 C.温度 D.湿度【答案】B【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详解】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因此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温度。除温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的数量、光照、湿度等。所以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是光照,均改为阴暗,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6.某同学做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如图。他探究的是( )装置 酵母菌(种类) 酵母粉质量(克) 温度(℃) 面粉质量(克) 水量(毫升)甲 M菌种 3 28 50 300乙 N菌种 3 28 50 300A.两种酵母菌的发酵速度 B.温度对发酵的影响C.面粉发酵时酵母粉用量 D.酵母菌发酵的产物【答案】A【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详解】解读表格中的实验设置发现,除酵母菌菌种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且适宜;因此,这是以酵母菌菌种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结合图中的实验现象(甲气球明显膨胀、乙气球略微膨胀)可知,该同学探究的是两种酵母菌的发酵速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铅对人和动物是否有影响,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将30只大小、生理状况一致的小白鼠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用含不同浓度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按照同一方式进行皮下注射,每隔10天对小白鼠的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量,实验结果如表所示。项目组别 5%葡萄糖溶液所含醋酸铅的浓度 血红蛋白含量/(g/L)初始测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A 0 60 60 60 60B 1.83% 60 53 49 38C 3.66% 60 51 40 28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所探究的问题是 ?(2)本实验设置A组的目的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3)实验中30只小白鼠的大小、生理状况要保持 (选填“一致”或“不一致”)。(4)由实验结果可知,血液中的 ,小白鼠的血红蛋白含量越低。【答案】(1)铅对人体和动物有影响吗(2) 形成对照 醋酸铅的浓度(3)一致(4)醋酸铅浓度越高【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详解】(1)本实验探究铅对人和动物是否有影响,则该小组作探究的问题是:铅对人和动物有影响吗?(2)在一个对照实验中,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部分,本实验的对照组是A组,实验组是B、C组,则本实验设置A组的目的是与B、C组形成对照。除5%葡萄糖溶液所含醋酸铅的浓度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故该实验的变量是醋酸铅浓度。(3)在对照实验中,除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都要保持相同,因此实验中30只小白鼠的大小、生理状况要保持一致。(4)5%葡萄糖溶液所含醋酸铅的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B、C,小白鼠血红蛋白含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是C、B、A,据此可以得出的结果是血液中的醋酸铅浓度越高,小白鼠的血红蛋白含量越低。2.2.某同学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1)提出问题: (2)实验步骤:①在一个铁盘内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盘上左侧(甲组)盖不透光纸板,右侧(乙组)盖玻璃板(如图),在盘内营造 两种环境。②将10只鼠妇放入铁盘左侧中央,并在右侧中央放入 只鼠妇,静置2分钟。③观察统计: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甲组和乙组的鼠妇数目,共统计10次,分别计算出甲组和乙组统计数据的 ,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黑暗处的鼠妇数量较多,明亮处的鼠妇数量较少。实验结论:鼠妇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答案】(1)光对鼠妇的生活是否有影响(2) 明亮和黑暗 10 平均值 黑暗的环境【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1)本实验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变量是光,因此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2)①结合题图可知,在一个铁盘内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盘上左侧(甲组)盖不透光纸板,右侧(乙组)盖玻璃板(透光),这样就可以在盘内营造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唯一变量是光照,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②一组探究实验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和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这就是控制单一变量。所以,将10只鼠妇放入铁盘左侧中央,并在右侧中央也放入10只鼠妇。③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的误差,需要对实验设置重复组,或进行多次实验,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可见,该实验中,共统计10次,分别计算出甲组和乙组统计数据的平均值,再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实验结果“黑暗处的鼠妇数量较多,明亮处的鼠妇数量较少”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鼠妇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黑暗的环境。(共26张PPT)第1章 认识细胞2024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第1节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第2课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稿定PPT02ONTENTS目录C01新课程目标02重点难点03探究新知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开展科学探究04知识总结05课堂练习复习导入06新课程目标01正确、规范地使用显微镜。02安全使用常用实验器具和药品。03设计、实施生物学科学探究活动。重点难点重点:安全使用常用实验器具和药品。难点:尝试设计、实施生物学科学探究活动。1624375891011121314单筒式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镜筒转换器物镜压片夹通光孔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镜座复习导入(放大)(放大)(反射光线)(调节光线强弱)(粗调节)(细调节)(转换镜头)(夹持装片)(放置装片)(通过光线)(连接)(连接)(支持)(支持)复习导入取镜、安放选低倍镜对光放置标本调节、观察收镜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实验中,除了显微镜我们还经常使用其他的实验器具。认识这些器具并了解它们的特定用途,是我们顺利完成各项实验的前提。探究新知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放大镜观察刀片研钵解剖盘镊子酒精灯三脚架砝码托盘天平量筒药匙试管滴管烧杯试剂瓶培养皿陶土网剪刀解剖计量加热通用实验开始前,应该学习实验室常见的安全标识,不要随意触摸或启动仪器设备。实验过程中,必须先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严格按照实验规范进行实验,特别要注意安全操作。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如果发生事故要正确处理,如:实验结束后,应该按要求处理实验生物,并彻底清洗实验器具等;使用过的化学试剂应该倒入专门的废液缸,而不能随意倒入水池;离开实验室前,要认真洗手,并关闭实验室的水、电设备和门窗。开展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1作出假设2实验3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4开展科学探究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如果留心观察,我们会在生活和生产中发现许多令人疑惑的问题。蛆是从哪儿来的?开展科学探究作出假设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假设未必与事实相符,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假设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开展科学探究实验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包括实验操作、观察、调查和收集证据等过程。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对照组:实验组:有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在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其他因素都应该相同。开展科学探究对照实验:同样大小的玻璃碗上是否覆盖有纱布碗口敞开(对照组)碗口覆盖纱布(实验组)实验变量:肉与蝇是否直接接触开展科学探究用纱布覆盖的碗中的肉腐烂了,但是没有产生蛆。实验现象:开展科学探究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在科学探究中,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观点,并与他人交流。我的结论是:蛆不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开展科学探究我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碗中的肉都腐败了,这时候我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呢?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实验重复次数开展科学探究开展科学探究时,我们必须树立什么样的科学态度呢?开展科学探究时,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科学探究的结论与原有的知识矛盾时,在重复实验的基础上,应该大胆地质疑并修正原有的知识。开展科学探究一位同学为了验证蚯蚓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1)他在两个大小相同的塑料瓶中各填充了几层颜色明显不同的土壤,并在一个塑料瓶中放入 6 条蚯蚓,另一个塑料瓶中不放蚯蚓。开展科学探究(2)他每天都给两个塑料瓶中的土壤喷水,并向有蚯蚓的塑料瓶中投放少量切碎的菜叶。开展科学探究(3)若干天后,他发现有蚯蚓的塑料瓶中的土层已经明显混合交错,而没有蚯蚓的塑料瓶中的土层没有变化。他认为这个实验能说明蚯蚓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开展科学探究有人对他的实验提出了质疑,认为实验设计需要改进。我们赞同这样的质疑吗?理由是什么?知识总结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观察器具:放大镜等。解剖器具:解剖盘,剪刀,镊子,刀片等。计量器具:量筒,托盘天平(含砝码)等。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陶土网等。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药匙等。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实验开始前,应该学习实验室常见的安全标识,不要随意触摸或启动仪器设备。实验过程中,必须先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严格按照实验规范进行实验,特别要注意安全操作。发生事故要正确处理。实验结束后,应该按要求处理实验生物,并彻底清洗实验器具等科学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方法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实验重复次数课堂练习1、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A、所有变量均不同B、除实验变量不同,其他因素均相同C、所有变量都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不相同2、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其步骤一般是( )A.提出问题→实验→假设→得出结论B.提出问题→假设→实验→得出结论C.实验→假设→提出问题→结论D.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假设→实验BB课堂练习3、梅雨季节的广东,室内常常看到白蚁。为了探究湿度对白蚁分布的影响,小明按照下图设置装置,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D组别 白蚁数量/只 光照 温度/℃ 湿度对照组 20 ② 25 湿润土壤实验组 ① 无光照 ③ 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1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分层作业)(第2课时)(原卷版).docx 【核心素养】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1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分层作业)(第2课时)(解析版).docx 【核心素养】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1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教学课件)(第2课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