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轮复习01考情分析课标内容要求 必备知识考向 考查内容 考情展示2.2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2.3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伟大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的意义 2023湖北卷 12022辽宁卷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2023年湖南卷 32023年江苏卷 12023年浙江卷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2024年山东卷 102必备知识一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的进程伟大的改革开放02必备知识一 伟大的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的进程标志主要内容意义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改革开放的确立(伟大开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a.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一个主义)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一个重点)c.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一个决策)02必备知识一 伟大的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的进程(一)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有两个脉络:一是改革脉络(对内),如农村—城市,南方—北方,政府与市场机制;二是开放脉络(对外),如特区、沿海港口—全方位格局—入世—上海自贸区。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02必备知识一 伟大的改革开放3.改革开放的意义(一)改革开放的进程改变四个面貌迎来三个伟大飞跃两个关键一招一条必由之路一个重要法宝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①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②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③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02必备知识一 伟大的改革开放4.改革开放的实质(一)改革开放的进程(1)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水平,调整上层建筑使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而不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改变。(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3)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03典题检测(2023年湖北卷)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 )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 ④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不是决定性因素,是关键一招和重要法宝。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03典题检测(2022年辽宁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了伟大奇迹,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表明①改革开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改革开放必须突破制度约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参与者和贡献者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改革开放要突破旧的机制体制的约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析: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02必备知识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02必备知识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提出主题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2.创立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02必备知识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名称 时间 主题 内容 成就邓小平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界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02必备知识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名称 时间 主题 内容 成就科学发展观 十六大以后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八大以来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 核心内容:“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02必备知识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 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③五位一体;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⑤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义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构成02必备知识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国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推动持续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02必备知识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构成(3)正确认识坚持“四个”自信的主旨、关系与要求(1)主旨: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2)关系:道路自信是基础、是前提、是方向;理论自信是主心骨、是灵魂、是指南;制度自信是根本、是保障、是动力;文化自信是源泉、是支撑、是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要求: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概括:坚持四个“自信”)02必备知识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3. 论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①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了极其丰富宝贵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自己的路。②我们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才能在革命年代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构建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③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03典题检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②体现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与题意无关解析: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04易错辨析1.改革开放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些讲话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3.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大决策。4.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至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5.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6.改革开放以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提示 X 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提示 X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把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大决策。提示 X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提示 X 1990年,我国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提示 X 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提示 X 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04易错辨析7.邓小平理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8.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9.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了市场化改革方向。(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提示 X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提示 X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提示 X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示 X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05知识框架谢谢!高考在即,你的努力终将美好!2024年8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