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上《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教科书 书 名:道德与法治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教学目标
1. 了解塑料制品的特点,探究其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2. 了解塑料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困扰,感受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为减少白色污染提出合理建议。 3.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结合实际生活,认识塑料垃圾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养成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主题 观看2019年国庆阅兵式放气球视频。 教师谈话:这是2019年国庆70周阅兵时放飞气球的场景,真是太美了。当时7万只气球飞上蔚蓝的天空,曾有人提出疑问,这些气球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我们来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说。 继续看视频,听专业人士解读。 教师谈话,明确本单元主题及本节课内容:刚才两段视频,给我们传输了一种理念,那就是环保。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环保问题不仅是一个科技上的问题,更是一个生活方式问题。本单元共有三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变废为宝有妙招》《低碳生活每一天》,将引领我们从环境污染问题入手,关注垃圾的再利用,倡导低碳、绿色生活,从而共同保护绿色家园。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一个板块,从“白色污染”说起。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引出本单元主题。通过出示单元知识结构导图,使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二、活动探究 活动一 塑料制品应用广 师:白色污染指什么? 生:塑料。 师:我们身边有哪些塑料制品? 学生自由发言。 师:不找不知道,一找还真不少。(出示各种塑料制品图片。)生活当中塑料制品无处不在,小到日常用品,大到家电外壳,甚至是航空航天材料,都有塑料的身影。通过刚才的发现,你有什么感受? 生:用途广。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了解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二 塑料制品性能优 1.实践探究。 师:那么塑料制品为什么会被广泛使用呢?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组塑料制品,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多种方式,(如用眼看、用手摸、鼻子闻、用水浸……)探究塑料有哪些性能,完成“学习任务单”。 小组合作探究。 随机挑人,代表小组汇报。 2.教师总结:是啊,塑料制品价格便宜、轻便耐用、方便携带、颜色美观,而且由于它的防水、绝缘、耐腐蚀性,能应用于一些特殊场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探究塑料的性能。实物让学生的学习更直观。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物合作能力。随机抽人的方式改变了以往小组长发言,其他人参与度不高的状态,使每个学生机会均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汇报之后加分表扬,体验学习的快乐。课堂上随时可以查看小组和个人光荣榜,起到正面激励作用。) 活动三 白色污染危害大 1.探究塑料的危害。师:塑料制品用途广泛,有这么多优点,但我们用完之后丢弃的塑料垃圾却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甚至被人们称为“白色污染”,你了解其中的缘由吗? 请大家阅读《塑料袋漂流记》,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塑料垃圾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困扰? 学生自由阅读教材“阅读角”,思考:白色污染带来了哪些危害? 请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方面,以表演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你所了解到的塑料的危害。 小组表演。 师:塑料垃圾会造成视觉污染、空气污染、传染疾病、污染土地和水源、伤害生命。不但如此,它甚至会给生物界带来灾难。也许有人会觉得危言耸听,但其实一点都不夸张,来看一组数据,塑料因其材料的特殊性,在自然界中的降解时间长达200年,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超过4亿吨塑料制品,产生超过2亿吨塑料废弃物,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而被回收的不到10%,那么这大量的白色垃圾最终去了哪里呢?答案是,海洋。请看视频。 播放白色污染流入海洋带来危害视频。 师: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谈感受。 师:我们给海洋什么,海洋就会还给我们什么。我们终将会自食其果。 2.探究塑料的不可或缺。塑料危害这么大,我们可以不使用塑料吗?如果没有塑料制品会怎样?谁来说一说? 预设: 如果学校没有塑料制品,我们就缺少了装点教室的色彩,也没有了轻便耐用的尺子等文具。 如果医院里没有塑料制品,就会缺少许多医疗用品,比如医生的检查手套、针管、药瓶、面罩、输液管等。 如果家里没有塑料制品,就会缺少很多玩具和日用品,给生活带来不便。 如果商场没有塑料制品,商品就没有轻便防水的包装。 (设计意图:由“阅读角”展开思考,探究塑料制品的危害,通过表演、视频,进一步加深体会。四个场景的预设,使学生了解人们暂时做不到完全不使用塑料制品,为活动四作出铺垫。) 活动四 “减塑”在行动 1.国家为减塑所做的努力。 师:塑料因它独有的特点被广泛使用,但又危害巨大,我们该怎么办呢?请看“相关链接”,你从中了解了哪些信息? 学生发言。 出示补充资料:新加坡立法禁弃,日本上门拆货,德国代偿回收,中国“限塑令”升级为“禁塑令”。海南省最严禁塑令。 师:这么多国家出台法律,就是为了尽量减少塑料的使用。 2.科研人员为减塑作做的努力。 播放可降解塑料应用于生活视频。 师: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 师:这些可降解材料,降解只需27天,极大地解决了污染问题。 3.我们为减塑做些什么? 师:为了减塑,我们能做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 妥善处理使用过的塑料制品,不随意丢弃。 减少使用塑料制品,选择替代品。 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控制“白色污染”。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为了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我们找到了许多塑料的替代品,想出了不少金点子, 请大家把你的金点子、小窍门写下来,贴在我们的展板上。如果我们把这些金点子张贴在公共场所,向社会宣传减塑理念,这也是我们为环保作出的贡献。 (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从国家、科研人员、个人三个层面展开,学生全面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从而轻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三、拓展作业 看来,我们也可以为环保做贡献。请大家回家与父母商量,拟定一个家庭减塑方案,用我们的力量带动整个社会一起保护环境。 (设计意图:将课堂所学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有利于落实行为实践。) 四、课堂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05年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这句话已经广为人知,深入人心,只有保护好环境,人类才能走绿色发展之路。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保护这颗美丽的星球,还地球更多的绿色。请大家一起来宣誓:拒绝白色污染,从我做起。 (设计意图:进一步强化环保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提升素养。)
学习任务单
活动一 塑料制品应用广 我们身边有哪些塑料制品? 活动二 塑料制品性能优 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多种方式,(如用眼看、用手摸、鼻子闻、用水浸……)探究塑料有哪些性能。 我们组研究的物品是: 我们发现塑料的优点有: 活动三 白色污染危害大 阅读《塑料袋漂流记》,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小组成员说说塑料垃圾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困扰? 2.如果没有塑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么样? 如果学校里没有塑料制品: 如果医院里没有塑料品: 如果家里没有塑料制品: 如果…… 活动四 减塑在行动 阅读“相关链接”,你从中了解了哪些信息? 2.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塑料制品的替代品? 3.你还有哪些减塑小窍门? 延伸作业:与父母商议制订家庭“减塑”方案。(共28张PPT)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一课时)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从“白色污染”说起
活动一 塑料制品用途广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塑料
制成的呢?
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恰当的方式,探究塑料有哪些性能,完成“学习任务单”。
活动二 塑料制品性能优
塑料价格便宜、轻便耐用、方便携带、颜色美观、防水、耐腐蚀……
活动三 白色污染危害大
阅读《塑料袋漂流记》,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塑料垃圾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困扰。
白色污染会对土壤、空气、海洋生物带来哪些危害呢?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方面,演一演。
200年
4亿吨
2亿吨
如果学校里没有塑料制品:
如果医院里没有塑料制品:
如果家里没有塑料制品:
如果……
活动四 减“塑”进行时
面对白色污染,我们怎么办?
我国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2007年l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生效。
德国于1991年实施《包装条例》,首次就废弃包装的重新利用及利用比率进行了全面规定,并强制要求生产商必须负责其产品包装的回收和处理。如今德国人上街买菜、购物,大都手提布袋子或竹篮子,大大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量。
2002年,爱尔兰政府实施了一项塑料袋税,向消费者在零售场所购物时使用的每个塑料袋征税,从而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量。
为了减塑,我们可以怎么做?
减少白色污染,我可以:
1.妥善处理使用过的塑料制品,不随意丢弃。
2.减少使用塑料制品,选择替代品。
3.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控制“白色污染”。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与父母商议,拟订一个家庭“减塑”方案吧。还可以将方案在亲朋好友中推广。
我的家庭“减塑”方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拒绝白色污染,从我做起。
下课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