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联合体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12月阶段性检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联合体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12月阶段性检测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联合体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12月阶段性检测试卷
1.(2023九上·联合月考)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属于(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2.(2023九上·联合月考)小科发现傍晚时家里的白炽灯突然变暗,主要原因可能是白炽灯的(  )
A.额定电压变大 B.实际电压变大
C.额定功率变小 D.实际功率变小
3.(2023九上·联合月考)如图所示的工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食品夹 B.筷子
C.核桃夹 D.扫把
4.(2023九上·联合月考)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B.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C.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5.(2023九上·联合月考)如图,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冲出,管口产生大量的白雾。则(  )
A.管内水蒸气的内能不变 B.管内水蒸气对橡胶塞做了功
C.水所含的热量增加 D.白雾是由水汽化产生的
6.(2023九上·联合月考)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一种物质,试根据他们的叙述判断该物质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浓盐酸 D.石灰石
7.(2023九上·联合月考)用如图所示的四种简单机械,将同一重物从低处匀速提升到高处,在不计机械自重及摩擦的情况下,不能省力的是(  )
A. B.
C. D.
8.(2023九上·联合月考)如图是小科同学绘制的单质铜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模型图,其中能转化的环节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2023九上·联合月考)碲化镉薄膜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太阳能电池,其材料之一镉(Cd)的制备是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Fe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然后对滤液进行除铁净化,再加入锌粉置换出镉,下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Zn>Cu>Cd B.Zn>Cd>Cu C.Cu>Zn>Cd D.Cd>Zn>Cu
10.(2023九上·联合月考)小明用动滑轮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拉动重为G的物体,如图所示。已知水平拉力为F,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小明所做的功为(  )
A.Gs B.Fs C.fs D.2Fs
11.(2023九上·联合月考)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则B可能是(  )
A.HNO3 B.CO2 C.FeCl3 D.BaCl2
12.(2023九上·联合月考)为了避免少量硫磺与装置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SO2气体外逸,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铁与硫的反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反应生成的FeS在类别上属于盐类
B.通过磁铁可以推测铁与硫发生了化学反应
C.装置甲通过电炉丝加热,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装置乙的作用是吸收产生的SO2,减少污染
13.(2023九上·联合月考)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影响因素,记录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200s时O2的含量
① 干燥剂 21%
② 10滴水 15%
③ 10滴水和1.0g食盐 8%
A.②③中O2含量减少表明铁锈蚀消耗了氧气
B.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
C.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D.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
14.(2023九上·联合月考)小明设计了一个粉尘浓度监测装置,图甲为该监测装置的简化电路图,它是通过传感器R来进行检测的,R的阻值随粉尘浓度β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4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5Ω,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整个电路的最小总功率是(  )
A.0.94W B.0.27W C.0.6W D.0.8W
15.(2023九上·联合月考)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分类观念:烧碱、纯碱、熟石灰、氢氧化钡都属于碱
B.模型建构:用手提起重物时,前臂可抽象为一个省力杠杆模型
C.守恒思想: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自由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快
D.证据推理: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6.(2023九上·联合月考)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钢铁是制造船舶的主要材料,钢铁与纯铁相比,其硬度更   (填“大"或"小”)。
(2)铝的金属活动性较强,但在空气中却耐锈蚀,原因是   。
(3)铁制品若保管不善,很容易生锈,请说出一种铁制品的防锈措施:   。
(4)在家庭电路中使用的是铜芯线,这是主要利用了铜的   性。
17.(2023九上·联合月考)同学们在体育课上做仰卧起坐,前半段是背部由平躺地面变成脊柱弯曲,后半段是上半身完全离开地面。
(1)仰卧起坐时,人体可看成杠杆模型,O为支点,肌肉的拉力F为动力。从平躺至坐起的过程中,运动员肌肉所施加的动力变化情况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同学们可以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来控制体育锻炼的效果,从科学角度分析,其实质是改变   的大小。
18.(2023九上·联合月考)同一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时,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当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时,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F1   F2,P1   P2(均填“<”“>”或“=”)。
19.(2023九上·联合月考)小科为了检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端封闭的U型管装满二氧化碳气体,将其开口端放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U型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填溶液的升降以及颜色变化)。
20.(2023九上·联合月考)古代人从矿盐(含少量CaCl2和沙石等杂质)中提纯精盐的流程如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加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
(2)若不考虑提纯过程中的损耗,则精盐中得到的氯化钠   (填“多于”“少于”或“等于”)粗盐中氯化钠。
21.(2023九上·联合月考)如图甲所示,小科分别将A、B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沿左右两边斜面拉到顶端,做功情况如图乙所示。
(1)小科对B做的额外功是    J。
(2)   侧斜面的机械效率更高(填“左”或“右”)。
22.(2023九上·联合月考)如图所示,灯泡L1标有“6V3W”、L2标有“6V2W”字样,电源电压6V恒定。闭合开关S,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甲图中L1消耗的实际功率为    W,相同时间两个电路消耗的电能之比为   。
23.(2023九上·联合月考)在实验课上,发现有些中和反应现象并不明显。老师让同学们以氢氧化钠与盐酸为例,设计方案证明它们发生了中和反应。
方案一:甲同学利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来证明两者反应,进行了下列操作。
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小烧杯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滴入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看到   现象时,甲同学认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了。
方案二: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检验是否有氯化钠生成来证明上述反应的发生。
于是将甲同学实验后的溶液进行了蒸发,发现有白色固体析出,从而得出氢氧化钠确实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的结论。但其他同学立即表示反对,因为白色固体也有可能是
   。
大家经过商量决定将白色固体溶解于少量水中,再检验白色固体成分,下列药品可行的是    (填字母)。
A.CuSO4溶液 B.稀盐酸 C.酚酞溶液 D.FeCl3溶液
方案三:丙同学想到中和反应会放热,于是想利用能量的变化来说明酸和碱的反应。
他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认为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但同学们认为丙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
24.(2023九上·联合月考)如图实验为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高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铁球从斜面由静止释放后到压缩弹簧,记录铁球速度减为0时弹簧的长度。整个过程涉及的能量转化情况为   。
(2)将同一铁球先后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h1、h2(h1<h2)处由静止释放,弹簧被压缩后的长度分别为l1、l2(l1>l2),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请简要写出你的设计思路:   。
25.(2023九上·联合月考)图甲为模拟炼铁的装置:
(1)对a管中氧化铁加热前要先通入一段时间CO,目的是   。
(2)B装置可用来吸收CO2气体并收集未反应完的CO,图乙中各装置都装入NaOH溶液,则B应选用图乙中的   装置(填序号)。
(3)充分反应后,CO2被全部吸收(忽略水分的散失),称量a管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m1,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增加了m2,忽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则m2-m1表示   的质量。
26.(2023九上·联合月考)小科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闭合开关后,应将滑片P由最大阻值处缓慢向   端移动(填“A”或“B”),使小灯泡逐渐变亮。
(2)继续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W。
(3)实验时,由于操作失误,在未断开开关的情况下,直接将亮着的小灯泡从灯座上取出,发现电压表的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额,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实验步骤如下:
①只闭合开关S、S1,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额;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只闭合开关S、S2,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用U额、U和R表示)。
27.(2023九上·联合月考)同学们在练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时,发现几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有快有慢,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与酸的浓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金属的种类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金属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四组实验。
编号 盐酸的浓度(均取20mL) 金属(均取2g) 金属的形状 收集50mL氢气所需时间/s
① 10% 铝 粉状 70
② 10% 铁 片状 120
③ 10% 铝 片状 112
④ 20% 铁 片状 110
(1)检查图1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向右拉动一段距离,停止用力后松手,若观察到   ,则表示气密性良好。
(2)要比较金属的形状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填序号)。
(3)实验①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铝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验测得该反应中产生气体的反应速率(υ)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你认为在t2—t3时间段内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   。
28.(2023九上·联合月考)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为了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应对图甲杠杆进行的操作是   。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若在C位置挂4个钩码,在D处挂   个钩码,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保持所挂钩码位置不变,不断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和拉力的大小,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绘制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其力臂L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图像中每次描出的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如图丁中阴影部分)   (选填“相等”或“不等”),其原因是   。
29.(2023九上·联合月考)密闭的房间里有一台规格为“220V 800W”的取暖器,闭合开关使其正常工作30分钟。
(1)该取暖器消耗的电能为多少焦耳?
(2)若房间里空气质量为45千克,取暖器放出热量的15%被空气吸收,则房间里空气温度升高了多少摄氏度?[空气的比热为1000J/(kg·℃)]
30.(2023九上·联合月考)如图,一根足够长的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将边长5cm的正方体G1通过轻质细绳系于正上方杠杆A点,G2=40N,将G2放在B点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
4Pa,已知OA=0.2m,OB=0.1m,求:
(1)此时细绳作用于A的拉力;
(2)正方体G1的重力;第30题图
(3)现用F=5N的水平拉力使G2以0.05m/s的速度从B点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使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在这段时间内拉力做的功。
31.(2023九上·联合月考)小科家一款新型电烤箱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1、R2均为电热丝(阻值不随温度变化)。
(1)该电烤箱在额定保温功率下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
(2)电热丝R2的阻值是多少?
(3)傍晚用电高峰期,小科想测量电烤箱在工作时的实际功率,于是他断开了家中其他用电器,仅让电烤箱在加热状态下工作,1min内如图乙所示的电能表转盘转了50r,则电烤箱实际的加热功率是多少?
32.(2023九上·联合月考)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定石灰石中CaCO3的含量(假定石灰石中只含有CaCO3以及不与稀盐酸反应的杂质)。将25g石灰石加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产生的CO2气体经干燥除杂后通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测量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变化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5g石灰石加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产生的CO2气体总质量为   g。
(2)计算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3.(2023九上·联合月考)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1)用如图所示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探究,记录的数据如表:
通过分析数据,发现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你认为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两点)
(2)请你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并参照如图进行分析,说说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的道理。
34.(2023九上·联合月考)据考证,我国商周时期已经大量使用铜等金属材料,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带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战国《韩非子 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繁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在“铁釜”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则可得到铜。写出“铁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
①炉甘石(ZnCO3)加入锌罐之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   。
②反应区中,炉甘石(Zn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锌,煤炭中的碳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中体现了碳的   (填“还原性”或“氧化性”)。
③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请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35.(2023九上·联合月考)如图甲为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一个气缸正常工作四个冲程的顺序是   (对图甲A、B、C、D重新排序)。
(2)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该汽油机每分钟完成   (个做功冲程,A图所示的冲程中,燃气内能会   ((填“增大”或“减小”)。
(3)图乙所示为某汽油机的能流图,则该汽油机的效率为η=   ((用图中的字母代号表示)。根据此图,提出一条提高发动机效率的有效措施:   。
(4)据报道,截止今年九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达1800多万辆。某品牌的一款电动汽车的部分参数如下表:
空车质量 1380kg
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 0.032m2
电池容量 42kW h
最大功率 100kW
最高速度 120km/h
最大续行里程 260km
假如汽车上只有质量为60kg的司机一人,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36km,耗电9kW h。设汽车所受的阻力为汽车总重的0.05倍,则电动汽车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显然相比汽油车大约30%的效率,电动汽车更环保,更节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含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属于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属于钾肥。
【解答】在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因此属于氮肥,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D
【知识点】电功率
【解析】【分析】白炽灯的亮度是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的,实际功率变大,就会变亮,实际功率变小,亮度变暗。
【解答】家里的白炽灯变暗,主要原因可能是白炽灯的实际功率变小造成的。
故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3.【答案】C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分析】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属于等臂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
【解答】A.用食品夹夹食品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筷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核桃夹子夹核桃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用扫把扫地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pH值的测量及方法
【解析】【分析】PH小于7为酸性,数字越小,酸性越强,大于7为碱性,数字越大,碱性越强。酸碱混合后会发生中和反应。
【解答】A、 溶液的pH越小 ,酸性越强 .洗手液b的pH在5~6之间 ,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 ,洗手液b的pH比洗手液a的pH大 ,因此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选项A正确;
B、 洗手液c的pH在8~9之间 ,pH﹥7 ,呈碱性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选项B正确;
C、 从图中可知 ,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 ,pH小于7 ,呈酸性 ,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 ,pH增大 ,选项C错误;
D、洗手液d的pH在12~13之间 ,呈碱性 ,洗手液a呈酸性 ,洗手液d和a混合时 ,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和洗手液d中的碱性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 ,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选项D正确 .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给试管里的水加热一段时间,橡胶塞被冲出,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A错误;管内的水蒸气对橡胶塞做功,故B正确;水所含的热量减少,故C错误;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选项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几位同学叙述的性质均为浓硫酸的性质 ,故A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不可用于除锈,故B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不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D.石灰石是固体,不具有腐蚀性,不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不可用于除锈,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动滑轮省力,定滑轮不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斜面省力
【解答】A、图为定滑轮,不省力,符合题意
B、图为动滑轮,省力,不符题意
C、图为杠杆,跟图图示,动力臂为总杆长的1/2,阻力臂为总杆长的1/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不符题意
D、图为斜面,省力,不符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C
【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解析】【分析】根据铜能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能和酸反应生成铜盐和水,铜不能和稀硫酸、盐酸反应来分析。
【解答】①铜能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则①能转化;
②氧化铜不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则②不能转化;
③氢氧化铜和和酸反应生成铜盐和水,则③能转化;
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铜不能和稀硫酸、盐酸反应,则④不能转化;
其中能转化的环节有①③;
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9.【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Fe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说明Cd、Zn、Fe均能与稀硫酸反应,Cu不与稀硫酸反应,说明Cd、Zn、Fe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Cu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即Cd、Zn、Fe>H>Cu。
再加入锌粉置换出镉,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镉强,即Zn>Cd。
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Cd>Cu。
故选B。
10.【答案】D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动滑轮拉物体时,绳子端拉力经过的距离为动滑轮所挂物体移动距离的两倍。
【解答】根据题意,物体移动距离为s,所以F移动的距离为2s,F所做的功为W=FS=F2s=2Fs,
故答案为:D
11.【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要与不溶性盐发生反应的,只能是酸。
【解答】根据题意,要与不溶性盐碳酸钙反应的只能是酸,A为硝酸,符合题意。其他三种物质均不能与碳酸钙反应。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为酸碱中和反应。硝酸与碳酸钙反应为酸与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及硝酸钙。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及硝酸。
故答案为:A
12.【答案】C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解析】【分析】单质铁与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硫化亚铁,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解答】A、硫化亚铁可以看成氢氧化亚铁与氢硫酸反应生成的盐,属于盐类,故A正确
B、硫化亚铁不能被磁铁吸引,而铁能被磁体吸引,故B正确
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只是反应需要达到一个初始温度,故C错误
D、二氧化硫有刺激,有毒,是大气污染气体,能与碱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3.【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根据铁在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发生锈蚀来分析。
【解答】A.②③中O2含量减少就是因为铁和氧气发生了反应,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①中有干燥剂,没有水,氧气的含量不变,②中加有水,氧气的含量降低,说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②有水没有食盐,③有水有食盐,氧气的含量比 ②低,说明食盐能够加快铁锈蚀,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①②③中都有炭粉,不能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答案】B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
【解析】【分析】电路的总功率为P=UI,电路中电源电压固定不变时,电流最小的时候,电路总功率最小,要让电路中电流最小,就需要电路中电阻最大。
【解答】 根据图乙粉尘浓度越大,R阻值越小,故粉尘浓度为0时,电阻最大,为45欧。电路中定值电阻为15欧,且与最大阻值为45欧的可变电阻串联,故电路中最大电阻为R总=R+R0=60欧。所以P=UI= U2 /R总=0.27W 。
故答案为:B
15.【答案】C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A.根据常见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
B.根据杠杆的分类进行解答;
C.根据重力势能与动能的守恒进行解答;
D.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进行解答。
【解答】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故A错误;
B.用手提起重物时,前臂可抽象为一个费力杠杆模型,故B错误;
C.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自由下落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其速度越来越快,故C正确;
D.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物不是酸和碱,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6.【答案】(1)大
(2)铝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能阻止铝继续被空气氧化
(3)刷漆
(4)导电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1)根据钢铁的性质进行解答;
(2)根据铝耐腐蚀的原因进行解答;
(3)根据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措施进行解答;
(4)根据铜具有导电性进行解答。
【解答】(1)钢铁属于铁合金,比纯铁硬度更大;
(2)铝的金属活动性较强,但铝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能阻止铝继续被空气氧化,故在空气中而腐蚀;
(3)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因此刷漆、涂油等都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4)由于铜具有导电性,可以在家庭电路做导线。
故答案为:(1)大;(2)铝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能阻止铝继续被空气氧化;(3)刷漆;(4)导电。
17.【答案】(1)变小
(2)功率
【知识点】功率;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分析】 (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2)根据功率的定义分析。
【解答】(1)在平躺至坐起的过程中,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会变小;
(2)做仰卧起坐时,每次所做的功相同,同学们可以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则做功的功率发生了改变,所以其实质是改变功率的大小。
故答案为:(1)变小;(2)功率。
18.【答案】=;<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力的辨别;功率;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甲时间路程图为一条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可知其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根据图乙时间速度图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4m/s。
【解答】两种情况下,物体在同一个水平地面上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不同,但是都受力平衡,可知推力F1=f=F2,根据P=Fv可知,推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功率大。 P1 < P2
故答案为:= <
19.【答案】(1)CO2+2NaOH=Na2CO3+H2O
(2)U型管内液面上升,溶液仍为红色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 (1)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二氧化碳反应后使得U型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会把烧杯中的溶液压入管内。反应生成物碳酸钠也呈碱性,故溶液颜色不会改变
【解答】(1) 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2) 二氧化碳反应后使得U型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会把烧杯中的溶液压入管内。反应生成物碳酸钠也呈碱性,故溶液颜色不会改变 。
故答案为: (1) CO2+2NaOH=Na2CO3+H2O (2) U型管内液面上升,溶液仍为红色
20.【答案】(1)除去粗盐中的CaCl2
(2)多于
【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除盐提纯第一步过滤掉沙石等不溶性杂质。第二步加入碳酸钠是为了出去氯化钙杂质,让其转化为氯化钠和不溶性盐碳酸钙,最后通过过滤碳酸钙达到提纯的目的。
【解答】(1)碳酸钠的作用是让其与氯化钙反应,除掉氯化钙。
(2)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过程中有新的氯化钠生成,最后得到的精盐中的氯化钠比原来多些。
故答案为:(1) 除去粗盐中的CaCl2 (2) 多于
21.【答案】(1)0.5
(2)右
【知识点】功;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斜面做的总功等于克服重力做功为有用功,与克服摩擦力做功为额外功的和。来计算B物体的额外功。根据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除以总功来比较机械效率的高低。
【解答】(1)A物体的有用功=总功-额外功=2J。B物体的额外功=总功-有用功=0.5J;
(2)A的机械效率为2J/3J=75%,B的机械效率为2J/2.5J=80%,所以右侧机械效率更高。
故答案为:(1)0.5 (2)右
22.【答案】3;25:6
【知识点】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器的电功率;电功率
【解析】【分析】根据灯泡的标注额定电压和功率,可以计算出灯泡的电阻R=U 2 /P。根据图甲的并联和图乙的串联,分别可以计算电路总功率。
【解答】L1的电阻根据 R=U 2 /P 可以得出12欧,L2的电阻为18欧。甲图为并联,电压6v刚好为额定电压,所以L1功率即为额定功率为3W。右图的实际功率根据P=U 2 /R=36/( 12+18 )W= 6/5W。左图总功率为两灯泡额定功率之和为5W。相同时间内两电路消耗电能之比即为功率之比,为25:6。
故答案为:3 25:6
23.【答案】红色刚好褪去;氢氧化钠或NaOH;AC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热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方案一:根据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加入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
方案二: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会生成红褐色沉淀进行分析;
方案三: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分析。
【解答】 方案一: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加入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若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则此时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
方案二:同学们立即表示反对,因为白色固体也有可能是氢氧化钠;
A.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会生成红褐色沉淀,故D正确;
故选ACD。
方案三: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使用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放热不能得出中和反应放热的结论。
24.【答案】(1)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2)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将质量不同的两个铁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观察并比较弹簧被压缩 的长度,然后得出结论。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势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重力势能与动能及弹性势能之间能互相转化,重力势能与物理的质量及其所处的高度有关。
【解答】(1)根据图示,铁球在位于某个高度的斜面释放,因为收到重力与支持力不平衡,所以物体会沿着斜面向下运动,并且速度越来越大,此过程中高度减小,速度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在水平面上与弹簧接触后,因为惯性,小球不会马上停下来,会不断压缩弹簧,并受到弹簧的弹力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最终速度为0,此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答案为: 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2)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释放的时候,都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最终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而弹簧的弹性势能是被压缩的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多。所以根据题意,压缩有长度越短的,弹性势能越大。故答案为: 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若要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就以质量作为变量,斜面上高度等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探究。故答案为: 将质量不同的两个铁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观察并比较弹簧被压缩 的长度,然后得出结论。
25.【答案】(1)为了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③
(3)参加反应的CO(只写“CO”不得分
【知识点】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需要高温,而可燃性气体如果与氧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必须要保证可燃性气体的纯度才能保证实验安全。
【解答】(1) 加热前要先通入一段时间CO,目的是 让CO气体把玻璃管内原有的空气排出,保证纯度,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故答案为: 为了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乙图中①装置不能持续吸收二氧化碳,而且会排出一氧化碳气体,②装置能吸收二氧化碳,但是会排出一氧化碳,只有③装置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故答案为:③
(3)反应完全后,A装置中的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碳后,质量增加,所以增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质量,根据反应方程式 3CO+Fe2O3=2Fe+3CO2 可知两者相减,即为还原出这些氧元素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故答案为: 参加反应的CO
26.【答案】(1)B
(2)1
(3)变大
(4)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电器的电功率;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因素;电功率
【解析】【分析】根据已知的小灯泡额定电压,调节与之串联的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时,测出小灯泡的电流,即可根据P=UI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解答】(1)根据图示,要让小灯泡逐渐变亮,应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电流逐渐变大,即使变阻器电阻逐渐变小,根据图示,即像右侧移动。故答案为:B
(2)根据图示,小灯泡电流为0.4A,根据 P=UI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2.5V×0.4A=1W,故答案为:1
(3)开关未切断的情况下,小灯泡取出,即原小灯泡处变为断路,电压表测量的电压变为电源电压,故答案为:变大
(4)当没有电流表时,用定制电阻与测出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可以计算出定制电阻的电流,并且通过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即为小灯泡电流而计算出电功率。根据题意,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只闭合开关S、S2,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此时R两端的电压为U-U额,电流为 (U-U额 ) /R,故答案为: U额(U-U 额 )/R
27.【答案】(1)活塞回到原位
(2)①③
(3)铝与盐酸反应消耗了盐酸,盐酸的浓度变小,因此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实验根据收集相同体积气体的时间长短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解答】(1)密闭装置检查气密性时,利用相同条件下下同样质量气体的压强不变体积不变的原理,来分析是否有气体泄漏。故答案为:活塞回到原位
(2)要比较金属形状对反应速度的影响,要选择金属形状为变量,其他均不变的两组实验,故答案为: ①③
(3)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量和浓度都会减少,根据②③组实验数据可知,酸的浓度越低,梵音速度越慢,故答案为: 铝与盐酸反应消耗了盐酸,盐酸的浓度变小,因此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28.【答案】(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6
(3)相等;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杠杆平衡实验的步骤,第一步需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便于直接读出力臂长度。
【解答】(1)实验前,需要调节杠杆平衡,便于实验中直接读出力臂长度关系。故答案为: 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根据动力臂乘以动力等于阻力臂乘以阻力的杠杆平衡条件,要在D处挂的钩码数量为6个,故答案为:6
(3) 根据动力臂乘以动力等于阻力臂乘以阻力的杠杆平衡条件,描出的点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即为动力臂长度乘以动力的大小,所以各点处的矩形面积都相等,故答案为: 相等 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
29.【答案】(1)解:30分钟取暖器消耗的电能:W=Pt=800W×1800s=1.44×106J
(2)解:取暖器放出热量的15%被空气吸收.Q放×15%=Q吸
取暖器放出的热量:Q放=W=Pt;空气吸收的热量:Q吸=cm△t
Pt×15%=cm△t
△t= =4.8℃
【知识点】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W=Pt计算取暖器消耗的电能。
(2)首先根据 Q放×15%=Q吸 计算出取暖器放出的热量,再根据 Q放=W=Pt 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30.【答案】(1)解: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则;
(2)对地面的压力:;
正方体的重力:;
(3)设当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时,向右运动到位置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则,
向右运动的距离:
在这段时间内拉力做功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杠杆的应用
【解析】【分析】杠杆平衡时需要遵循动力臂乘以动力等于阻力臂乘以阻力。
31.【答案】(1)由可得,该电烤箱在额定保温功率下工作时的电流:
(2)R2的电功率:,
由可得:
(3)电能表转盘转了,电烤箱消耗的电能,
工作时间,
电烤箱的实际功率:
【知识点】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
【解析】【分析】根据额定功率等于额定电压乘以额定电流,可以计算额定电流等于额定功率除以额定电压。 根据图示,S1连接a端时,两电阻并联,为加热档,当 S1连接b端时 ,R2短路,电路中只有R1工作,为保温档。 根据图示,电表转3000转,消耗电能为1千瓦时。
32.【答案】(1)8.8
(2)解:设25g石灰石中的质量为。
100 44
X 8.8g
所以: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都被氢氧化钠吸收。
【解答】(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后,溶液增重,增加的总量即为二氧化碳质量,故答案为:8.8
33.【答案】(1)动滑轮自重、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没有竖直向上拉绳子、没有匀速拉动绳子
(2)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图中点O为杠杆的支点,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的大小都等于定滑轮的半径,即l1=l2,使用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F1=F2,因此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定滑轮可以看成是一个以滑轮圆心为支点的等臂杠杆。动滑轮可以看成是以绳子一侧与滑轮连接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杆,当绳子力臂刚好为动滑轮直径时,为省一半力的省力杠杆。
【解答】(1)动滑轮省一半力的前提是当绳子力臂刚好为动滑轮直径时,为省一半力的省力杠杆。而且省的一半力,是不及绳子与滑轮及滑轮与轮轴的摩擦力的,而且省的一半力是包括了动滑轮的重量的。故答案为: 动滑轮自重、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没有竖直向上拉绳子、没有匀速拉动绳子
(2)定滑轮 可以看成是一个以滑轮圆心为支点的等臂杠杆。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等壁杠杆不省力。故答案为: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图中点O为杠杆的支点,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的大小都等于定滑轮的半径,即l1=l2,使用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F1=F2,因此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34.【答案】(1)单质
(2)Fe+CuSO4=FeSO4+Cu
(3)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还原性;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
【知识点】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黄金在所有金属中最不活泼,不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存在。而活泼型越强的金属,越难被还原,活泼型强的金属可以还原出活泼型较弱的金属盐溶液中的不活泼金属。
【解答】(1)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纯在,故答案为:单质
(2)铁活泼性比铜强,所以能在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单质,故答案为: Fe+ CuSO4=FeSO4+Cu
(3)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接触面越大,反应速度越快,研碎可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度。煤炭主要成分为碳单质能够在高温下还原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属于还原性。高温下的金属很容易被氧气再次氧化,故高温到冷却期间,需要隔绝氧气。故答案为: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还原性 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
35.【答案】(1)BADC
(2)900;增大
(3);增加润滑油来减小汽缸内的摩擦
(4)80%
【知识点】热机的工作原理;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汽油机四个冲刺按顺序分别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飞轮转动两圈,通过燃烧汽油,释放化学能为内能,并且利用较高的内能向外做功,最终将内能转为为机械能。热机的效率等于对外输出的机械能与燃气产生总内能的比值。
【解答】(1)根据图示,四冲程的顺序为:BADC,故答案为:BADC
(2)飞轮转速为 1800r/min ,而每四个冲程飞轮转动两圈 ,故1800转,经历了900次做功冲程。A为压缩冲程,飞轮靠惯性对燃气做功,燃气内能增加,故答案为:900 增大
(3)根据效率等于有用功/总功,热机对外输出的有用机械能为有用功,总消耗的燃气内能为总功,效率为E2/(E1+E2+E3+E4),根据图示,要提高发动机效率,可以尽量减少废气内能、散热损失和机械损失部分。故答案为: E2/(E1+E2+E3+E4) 增加润滑油来减小汽缸内的摩擦
(4)电动车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汽车牵引力做功总量除以电能总量, 汽车牵引力做功 W=FS=(1380kg+60kg)×10N/kg × 0.05 × 36km=25920KJ。总耗能为9 kW h =32400KJ。所以效率为25920KJ/32400KJ=80%,故答案为: 80%
1 / 1浙江省杭州联合体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12月阶段性检测试卷
1.(2023九上·联合月考)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属于(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答案】A
【知识点】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含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属于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属于钾肥。
【解答】在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因此属于氮肥,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2023九上·联合月考)小科发现傍晚时家里的白炽灯突然变暗,主要原因可能是白炽灯的(  )
A.额定电压变大 B.实际电压变大
C.额定功率变小 D.实际功率变小
【答案】D
【知识点】电功率
【解析】【分析】白炽灯的亮度是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的,实际功率变大,就会变亮,实际功率变小,亮度变暗。
【解答】家里的白炽灯变暗,主要原因可能是白炽灯的实际功率变小造成的。
故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3.(2023九上·联合月考)如图所示的工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食品夹 B.筷子
C.核桃夹 D.扫把
【答案】C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分析】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属于等臂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
【解答】A.用食品夹夹食品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筷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核桃夹子夹核桃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用扫把扫地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2023九上·联合月考)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B.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C.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pH值的测量及方法
【解析】【分析】PH小于7为酸性,数字越小,酸性越强,大于7为碱性,数字越大,碱性越强。酸碱混合后会发生中和反应。
【解答】A、 溶液的pH越小 ,酸性越强 .洗手液b的pH在5~6之间 ,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 ,洗手液b的pH比洗手液a的pH大 ,因此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选项A正确;
B、 洗手液c的pH在8~9之间 ,pH﹥7 ,呈碱性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选项B正确;
C、 从图中可知 ,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 ,pH小于7 ,呈酸性 ,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 ,pH增大 ,选项C错误;
D、洗手液d的pH在12~13之间 ,呈碱性 ,洗手液a呈酸性 ,洗手液d和a混合时 ,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和洗手液d中的碱性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 ,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选项D正确 .
故答案为:C
5.(2023九上·联合月考)如图,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冲出,管口产生大量的白雾。则(  )
A.管内水蒸气的内能不变 B.管内水蒸气对橡胶塞做了功
C.水所含的热量增加 D.白雾是由水汽化产生的
【答案】B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给试管里的水加热一段时间,橡胶塞被冲出,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A错误;管内的水蒸气对橡胶塞做功,故B正确;水所含的热量减少,故C错误;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2023九上·联合月考)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一种物质,试根据他们的叙述判断该物质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浓盐酸 D.石灰石
【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选项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几位同学叙述的性质均为浓硫酸的性质 ,故A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不可用于除锈,故B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不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D.石灰石是固体,不具有腐蚀性,不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不可用于除锈,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2023九上·联合月考)用如图所示的四种简单机械,将同一重物从低处匀速提升到高处,在不计机械自重及摩擦的情况下,不能省力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动滑轮省力,定滑轮不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斜面省力
【解答】A、图为定滑轮,不省力,符合题意
B、图为动滑轮,省力,不符题意
C、图为杠杆,跟图图示,动力臂为总杆长的1/2,阻力臂为总杆长的1/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不符题意
D、图为斜面,省力,不符题意
故答案为:A
8.(2023九上·联合月考)如图是小科同学绘制的单质铜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模型图,其中能转化的环节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解析】【分析】根据铜能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能和酸反应生成铜盐和水,铜不能和稀硫酸、盐酸反应来分析。
【解答】①铜能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则①能转化;
②氧化铜不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则②不能转化;
③氢氧化铜和和酸反应生成铜盐和水,则③能转化;
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铜不能和稀硫酸、盐酸反应,则④不能转化;
其中能转化的环节有①③;
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9.(2023九上·联合月考)碲化镉薄膜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太阳能电池,其材料之一镉(Cd)的制备是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Fe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然后对滤液进行除铁净化,再加入锌粉置换出镉,下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Zn>Cu>Cd B.Zn>Cd>Cu C.Cu>Zn>Cd D.Cd>Zn>Cu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Fe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说明Cd、Zn、Fe均能与稀硫酸反应,Cu不与稀硫酸反应,说明Cd、Zn、Fe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Cu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即Cd、Zn、Fe>H>Cu。
再加入锌粉置换出镉,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镉强,即Zn>Cd。
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Cd>Cu。
故选B。
10.(2023九上·联合月考)小明用动滑轮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拉动重为G的物体,如图所示。已知水平拉力为F,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小明所做的功为(  )
A.Gs B.Fs C.fs D.2Fs
【答案】D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动滑轮拉物体时,绳子端拉力经过的距离为动滑轮所挂物体移动距离的两倍。
【解答】根据题意,物体移动距离为s,所以F移动的距离为2s,F所做的功为W=FS=F2s=2Fs,
故答案为:D
11.(2023九上·联合月考)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则B可能是(  )
A.HNO3 B.CO2 C.FeCl3 D.BaCl2
【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要与不溶性盐发生反应的,只能是酸。
【解答】根据题意,要与不溶性盐碳酸钙反应的只能是酸,A为硝酸,符合题意。其他三种物质均不能与碳酸钙反应。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为酸碱中和反应。硝酸与碳酸钙反应为酸与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及硝酸钙。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及硝酸。
故答案为:A
12.(2023九上·联合月考)为了避免少量硫磺与装置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SO2气体外逸,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铁与硫的反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反应生成的FeS在类别上属于盐类
B.通过磁铁可以推测铁与硫发生了化学反应
C.装置甲通过电炉丝加热,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装置乙的作用是吸收产生的SO2,减少污染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解析】【分析】单质铁与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硫化亚铁,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解答】A、硫化亚铁可以看成氢氧化亚铁与氢硫酸反应生成的盐,属于盐类,故A正确
B、硫化亚铁不能被磁铁吸引,而铁能被磁体吸引,故B正确
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只是反应需要达到一个初始温度,故C错误
D、二氧化硫有刺激,有毒,是大气污染气体,能与碱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3.(2023九上·联合月考)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影响因素,记录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200s时O2的含量
① 干燥剂 21%
② 10滴水 15%
③ 10滴水和1.0g食盐 8%
A.②③中O2含量减少表明铁锈蚀消耗了氧气
B.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
C.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D.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
【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根据铁在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发生锈蚀来分析。
【解答】A.②③中O2含量减少就是因为铁和氧气发生了反应,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①中有干燥剂,没有水,氧气的含量不变,②中加有水,氧气的含量降低,说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②有水没有食盐,③有水有食盐,氧气的含量比 ②低,说明食盐能够加快铁锈蚀,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①②③中都有炭粉,不能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2023九上·联合月考)小明设计了一个粉尘浓度监测装置,图甲为该监测装置的简化电路图,它是通过传感器R来进行检测的,R的阻值随粉尘浓度β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4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5Ω,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整个电路的最小总功率是(  )
A.0.94W B.0.27W C.0.6W D.0.8W
【答案】B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
【解析】【分析】电路的总功率为P=UI,电路中电源电压固定不变时,电流最小的时候,电路总功率最小,要让电路中电流最小,就需要电路中电阻最大。
【解答】 根据图乙粉尘浓度越大,R阻值越小,故粉尘浓度为0时,电阻最大,为45欧。电路中定值电阻为15欧,且与最大阻值为45欧的可变电阻串联,故电路中最大电阻为R总=R+R0=60欧。所以P=UI= U2 /R总=0.27W 。
故答案为:B
15.(2023九上·联合月考)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分类观念:烧碱、纯碱、熟石灰、氢氧化钡都属于碱
B.模型建构:用手提起重物时,前臂可抽象为一个省力杠杆模型
C.守恒思想: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自由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快
D.证据推理: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C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A.根据常见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
B.根据杠杆的分类进行解答;
C.根据重力势能与动能的守恒进行解答;
D.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进行解答。
【解答】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故A错误;
B.用手提起重物时,前臂可抽象为一个费力杠杆模型,故B错误;
C.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自由下落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其速度越来越快,故C正确;
D.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物不是酸和碱,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6.(2023九上·联合月考)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钢铁是制造船舶的主要材料,钢铁与纯铁相比,其硬度更   (填“大"或"小”)。
(2)铝的金属活动性较强,但在空气中却耐锈蚀,原因是   。
(3)铁制品若保管不善,很容易生锈,请说出一种铁制品的防锈措施:   。
(4)在家庭电路中使用的是铜芯线,这是主要利用了铜的   性。
【答案】(1)大
(2)铝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能阻止铝继续被空气氧化
(3)刷漆
(4)导电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1)根据钢铁的性质进行解答;
(2)根据铝耐腐蚀的原因进行解答;
(3)根据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措施进行解答;
(4)根据铜具有导电性进行解答。
【解答】(1)钢铁属于铁合金,比纯铁硬度更大;
(2)铝的金属活动性较强,但铝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能阻止铝继续被空气氧化,故在空气中而腐蚀;
(3)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因此刷漆、涂油等都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4)由于铜具有导电性,可以在家庭电路做导线。
故答案为:(1)大;(2)铝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能阻止铝继续被空气氧化;(3)刷漆;(4)导电。
17.(2023九上·联合月考)同学们在体育课上做仰卧起坐,前半段是背部由平躺地面变成脊柱弯曲,后半段是上半身完全离开地面。
(1)仰卧起坐时,人体可看成杠杆模型,O为支点,肌肉的拉力F为动力。从平躺至坐起的过程中,运动员肌肉所施加的动力变化情况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同学们可以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来控制体育锻炼的效果,从科学角度分析,其实质是改变   的大小。
【答案】(1)变小
(2)功率
【知识点】功率;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分析】 (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2)根据功率的定义分析。
【解答】(1)在平躺至坐起的过程中,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会变小;
(2)做仰卧起坐时,每次所做的功相同,同学们可以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则做功的功率发生了改变,所以其实质是改变功率的大小。
故答案为:(1)变小;(2)功率。
18.(2023九上·联合月考)同一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时,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当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时,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F1   F2,P1   P2(均填“<”“>”或“=”)。
【答案】=;<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力的辨别;功率;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甲时间路程图为一条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可知其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根据图乙时间速度图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4m/s。
【解答】两种情况下,物体在同一个水平地面上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不同,但是都受力平衡,可知推力F1=f=F2,根据P=Fv可知,推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功率大。 P1 < P2
故答案为:= <
19.(2023九上·联合月考)小科为了检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端封闭的U型管装满二氧化碳气体,将其开口端放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U型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填溶液的升降以及颜色变化)。
【答案】(1)CO2+2NaOH=Na2CO3+H2O
(2)U型管内液面上升,溶液仍为红色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 (1)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二氧化碳反应后使得U型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会把烧杯中的溶液压入管内。反应生成物碳酸钠也呈碱性,故溶液颜色不会改变
【解答】(1) 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2) 二氧化碳反应后使得U型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会把烧杯中的溶液压入管内。反应生成物碳酸钠也呈碱性,故溶液颜色不会改变 。
故答案为: (1) CO2+2NaOH=Na2CO3+H2O (2) U型管内液面上升,溶液仍为红色
20.(2023九上·联合月考)古代人从矿盐(含少量CaCl2和沙石等杂质)中提纯精盐的流程如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加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
(2)若不考虑提纯过程中的损耗,则精盐中得到的氯化钠   (填“多于”“少于”或“等于”)粗盐中氯化钠。
【答案】(1)除去粗盐中的CaCl2
(2)多于
【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除盐提纯第一步过滤掉沙石等不溶性杂质。第二步加入碳酸钠是为了出去氯化钙杂质,让其转化为氯化钠和不溶性盐碳酸钙,最后通过过滤碳酸钙达到提纯的目的。
【解答】(1)碳酸钠的作用是让其与氯化钙反应,除掉氯化钙。
(2)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过程中有新的氯化钠生成,最后得到的精盐中的氯化钠比原来多些。
故答案为:(1) 除去粗盐中的CaCl2 (2) 多于
21.(2023九上·联合月考)如图甲所示,小科分别将A、B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沿左右两边斜面拉到顶端,做功情况如图乙所示。
(1)小科对B做的额外功是    J。
(2)   侧斜面的机械效率更高(填“左”或“右”)。
【答案】(1)0.5
(2)右
【知识点】功;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斜面做的总功等于克服重力做功为有用功,与克服摩擦力做功为额外功的和。来计算B物体的额外功。根据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除以总功来比较机械效率的高低。
【解答】(1)A物体的有用功=总功-额外功=2J。B物体的额外功=总功-有用功=0.5J;
(2)A的机械效率为2J/3J=75%,B的机械效率为2J/2.5J=80%,所以右侧机械效率更高。
故答案为:(1)0.5 (2)右
22.(2023九上·联合月考)如图所示,灯泡L1标有“6V3W”、L2标有“6V2W”字样,电源电压6V恒定。闭合开关S,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甲图中L1消耗的实际功率为    W,相同时间两个电路消耗的电能之比为   。
【答案】3;25:6
【知识点】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器的电功率;电功率
【解析】【分析】根据灯泡的标注额定电压和功率,可以计算出灯泡的电阻R=U 2 /P。根据图甲的并联和图乙的串联,分别可以计算电路总功率。
【解答】L1的电阻根据 R=U 2 /P 可以得出12欧,L2的电阻为18欧。甲图为并联,电压6v刚好为额定电压,所以L1功率即为额定功率为3W。右图的实际功率根据P=U 2 /R=36/( 12+18 )W= 6/5W。左图总功率为两灯泡额定功率之和为5W。相同时间内两电路消耗电能之比即为功率之比,为25:6。
故答案为:3 25:6
23.(2023九上·联合月考)在实验课上,发现有些中和反应现象并不明显。老师让同学们以氢氧化钠与盐酸为例,设计方案证明它们发生了中和反应。
方案一:甲同学利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来证明两者反应,进行了下列操作。
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小烧杯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滴入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看到   现象时,甲同学认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了。
方案二: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检验是否有氯化钠生成来证明上述反应的发生。
于是将甲同学实验后的溶液进行了蒸发,发现有白色固体析出,从而得出氢氧化钠确实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的结论。但其他同学立即表示反对,因为白色固体也有可能是
   。
大家经过商量决定将白色固体溶解于少量水中,再检验白色固体成分,下列药品可行的是    (填字母)。
A.CuSO4溶液 B.稀盐酸 C.酚酞溶液 D.FeCl3溶液
方案三:丙同学想到中和反应会放热,于是想利用能量的变化来说明酸和碱的反应。
他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认为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但同学们认为丙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
【答案】红色刚好褪去;氢氧化钠或NaOH;AC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热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方案一:根据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加入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
方案二: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会生成红褐色沉淀进行分析;
方案三: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分析。
【解答】 方案一: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加入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若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则此时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
方案二:同学们立即表示反对,因为白色固体也有可能是氢氧化钠;
A.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会生成红褐色沉淀,故D正确;
故选ACD。
方案三: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使用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放热不能得出中和反应放热的结论。
24.(2023九上·联合月考)如图实验为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高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铁球从斜面由静止释放后到压缩弹簧,记录铁球速度减为0时弹簧的长度。整个过程涉及的能量转化情况为   。
(2)将同一铁球先后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h1、h2(h1<h2)处由静止释放,弹簧被压缩后的长度分别为l1、l2(l1>l2),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请简要写出你的设计思路:   。
【答案】(1)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2)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将质量不同的两个铁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观察并比较弹簧被压缩 的长度,然后得出结论。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势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重力势能与动能及弹性势能之间能互相转化,重力势能与物理的质量及其所处的高度有关。
【解答】(1)根据图示,铁球在位于某个高度的斜面释放,因为收到重力与支持力不平衡,所以物体会沿着斜面向下运动,并且速度越来越大,此过程中高度减小,速度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在水平面上与弹簧接触后,因为惯性,小球不会马上停下来,会不断压缩弹簧,并受到弹簧的弹力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最终速度为0,此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答案为: 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2)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释放的时候,都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最终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而弹簧的弹性势能是被压缩的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多。所以根据题意,压缩有长度越短的,弹性势能越大。故答案为: 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若要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就以质量作为变量,斜面上高度等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探究。故答案为: 将质量不同的两个铁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观察并比较弹簧被压缩 的长度,然后得出结论。
25.(2023九上·联合月考)图甲为模拟炼铁的装置:
(1)对a管中氧化铁加热前要先通入一段时间CO,目的是   。
(2)B装置可用来吸收CO2气体并收集未反应完的CO,图乙中各装置都装入NaOH溶液,则B应选用图乙中的   装置(填序号)。
(3)充分反应后,CO2被全部吸收(忽略水分的散失),称量a管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m1,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增加了m2,忽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则m2-m1表示   的质量。
【答案】(1)为了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③
(3)参加反应的CO(只写“CO”不得分
【知识点】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需要高温,而可燃性气体如果与氧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必须要保证可燃性气体的纯度才能保证实验安全。
【解答】(1) 加热前要先通入一段时间CO,目的是 让CO气体把玻璃管内原有的空气排出,保证纯度,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故答案为: 为了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乙图中①装置不能持续吸收二氧化碳,而且会排出一氧化碳气体,②装置能吸收二氧化碳,但是会排出一氧化碳,只有③装置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故答案为:③
(3)反应完全后,A装置中的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碳后,质量增加,所以增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质量,根据反应方程式 3CO+Fe2O3=2Fe+3CO2 可知两者相减,即为还原出这些氧元素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故答案为: 参加反应的CO
26.(2023九上·联合月考)小科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闭合开关后,应将滑片P由最大阻值处缓慢向   端移动(填“A”或“B”),使小灯泡逐渐变亮。
(2)继续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W。
(3)实验时,由于操作失误,在未断开开关的情况下,直接将亮着的小灯泡从灯座上取出,发现电压表的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额,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实验步骤如下:
①只闭合开关S、S1,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额;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只闭合开关S、S2,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用U额、U和R表示)。
【答案】(1)B
(2)1
(3)变大
(4)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电器的电功率;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因素;电功率
【解析】【分析】根据已知的小灯泡额定电压,调节与之串联的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时,测出小灯泡的电流,即可根据P=UI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解答】(1)根据图示,要让小灯泡逐渐变亮,应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电流逐渐变大,即使变阻器电阻逐渐变小,根据图示,即像右侧移动。故答案为:B
(2)根据图示,小灯泡电流为0.4A,根据 P=UI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2.5V×0.4A=1W,故答案为:1
(3)开关未切断的情况下,小灯泡取出,即原小灯泡处变为断路,电压表测量的电压变为电源电压,故答案为:变大
(4)当没有电流表时,用定制电阻与测出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可以计算出定制电阻的电流,并且通过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即为小灯泡电流而计算出电功率。根据题意,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只闭合开关S、S2,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此时R两端的电压为U-U额,电流为 (U-U额 ) /R,故答案为: U额(U-U 额 )/R
27.(2023九上·联合月考)同学们在练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时,发现几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有快有慢,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与酸的浓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金属的种类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金属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四组实验。
编号 盐酸的浓度(均取20mL) 金属(均取2g) 金属的形状 收集50mL氢气所需时间/s
① 10% 铝 粉状 70
② 10% 铁 片状 120
③ 10% 铝 片状 112
④ 20% 铁 片状 110
(1)检查图1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向右拉动一段距离,停止用力后松手,若观察到   ,则表示气密性良好。
(2)要比较金属的形状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填序号)。
(3)实验①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铝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验测得该反应中产生气体的反应速率(υ)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你认为在t2—t3时间段内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1)活塞回到原位
(2)①③
(3)铝与盐酸反应消耗了盐酸,盐酸的浓度变小,因此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实验根据收集相同体积气体的时间长短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解答】(1)密闭装置检查气密性时,利用相同条件下下同样质量气体的压强不变体积不变的原理,来分析是否有气体泄漏。故答案为:活塞回到原位
(2)要比较金属形状对反应速度的影响,要选择金属形状为变量,其他均不变的两组实验,故答案为: ①③
(3)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量和浓度都会减少,根据②③组实验数据可知,酸的浓度越低,梵音速度越慢,故答案为: 铝与盐酸反应消耗了盐酸,盐酸的浓度变小,因此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28.(2023九上·联合月考)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为了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应对图甲杠杆进行的操作是   。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若在C位置挂4个钩码,在D处挂   个钩码,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保持所挂钩码位置不变,不断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和拉力的大小,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绘制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其力臂L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图像中每次描出的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如图丁中阴影部分)   (选填“相等”或“不等”),其原因是   。
【答案】(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6
(3)相等;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杠杆平衡实验的步骤,第一步需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便于直接读出力臂长度。
【解答】(1)实验前,需要调节杠杆平衡,便于实验中直接读出力臂长度关系。故答案为: 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根据动力臂乘以动力等于阻力臂乘以阻力的杠杆平衡条件,要在D处挂的钩码数量为6个,故答案为:6
(3) 根据动力臂乘以动力等于阻力臂乘以阻力的杠杆平衡条件,描出的点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即为动力臂长度乘以动力的大小,所以各点处的矩形面积都相等,故答案为: 相等 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
29.(2023九上·联合月考)密闭的房间里有一台规格为“220V 800W”的取暖器,闭合开关使其正常工作30分钟。
(1)该取暖器消耗的电能为多少焦耳?
(2)若房间里空气质量为45千克,取暖器放出热量的15%被空气吸收,则房间里空气温度升高了多少摄氏度?[空气的比热为1000J/(kg·℃)]
【答案】(1)解:30分钟取暖器消耗的电能:W=Pt=800W×1800s=1.44×106J
(2)解:取暖器放出热量的15%被空气吸收.Q放×15%=Q吸
取暖器放出的热量:Q放=W=Pt;空气吸收的热量:Q吸=cm△t
Pt×15%=cm△t
△t= =4.8℃
【知识点】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W=Pt计算取暖器消耗的电能。
(2)首先根据 Q放×15%=Q吸 计算出取暖器放出的热量,再根据 Q放=W=Pt 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30.(2023九上·联合月考)如图,一根足够长的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将边长5cm的正方体G1通过轻质细绳系于正上方杠杆A点,G2=40N,将G2放在B点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
4Pa,已知OA=0.2m,OB=0.1m,求:
(1)此时细绳作用于A的拉力;
(2)正方体G1的重力;第30题图
(3)现用F=5N的水平拉力使G2以0.05m/s的速度从B点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使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在这段时间内拉力做的功。
【答案】(1)解: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则;
(2)对地面的压力:;
正方体的重力:;
(3)设当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时,向右运动到位置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则,
向右运动的距离:
在这段时间内拉力做功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杠杆的应用
【解析】【分析】杠杆平衡时需要遵循动力臂乘以动力等于阻力臂乘以阻力。
31.(2023九上·联合月考)小科家一款新型电烤箱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1、R2均为电热丝(阻值不随温度变化)。
(1)该电烤箱在额定保温功率下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
(2)电热丝R2的阻值是多少?
(3)傍晚用电高峰期,小科想测量电烤箱在工作时的实际功率,于是他断开了家中其他用电器,仅让电烤箱在加热状态下工作,1min内如图乙所示的电能表转盘转了50r,则电烤箱实际的加热功率是多少?
【答案】(1)由可得,该电烤箱在额定保温功率下工作时的电流:
(2)R2的电功率:,
由可得:
(3)电能表转盘转了,电烤箱消耗的电能,
工作时间,
电烤箱的实际功率:
【知识点】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
【解析】【分析】根据额定功率等于额定电压乘以额定电流,可以计算额定电流等于额定功率除以额定电压。 根据图示,S1连接a端时,两电阻并联,为加热档,当 S1连接b端时 ,R2短路,电路中只有R1工作,为保温档。 根据图示,电表转3000转,消耗电能为1千瓦时。
32.(2023九上·联合月考)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定石灰石中CaCO3的含量(假定石灰石中只含有CaCO3以及不与稀盐酸反应的杂质)。将25g石灰石加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产生的CO2气体经干燥除杂后通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测量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变化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5g石灰石加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产生的CO2气体总质量为   g。
(2)计算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8.8
(2)解:设25g石灰石中的质量为。
100 44
X 8.8g
所以: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都被氢氧化钠吸收。
【解答】(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后,溶液增重,增加的总量即为二氧化碳质量,故答案为:8.8
33.(2023九上·联合月考)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1)用如图所示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探究,记录的数据如表:
通过分析数据,发现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你认为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两点)
(2)请你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并参照如图进行分析,说说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的道理。
【答案】(1)动滑轮自重、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没有竖直向上拉绳子、没有匀速拉动绳子
(2)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图中点O为杠杆的支点,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的大小都等于定滑轮的半径,即l1=l2,使用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F1=F2,因此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定滑轮可以看成是一个以滑轮圆心为支点的等臂杠杆。动滑轮可以看成是以绳子一侧与滑轮连接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杆,当绳子力臂刚好为动滑轮直径时,为省一半力的省力杠杆。
【解答】(1)动滑轮省一半力的前提是当绳子力臂刚好为动滑轮直径时,为省一半力的省力杠杆。而且省的一半力,是不及绳子与滑轮及滑轮与轮轴的摩擦力的,而且省的一半力是包括了动滑轮的重量的。故答案为: 动滑轮自重、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没有竖直向上拉绳子、没有匀速拉动绳子
(2)定滑轮 可以看成是一个以滑轮圆心为支点的等臂杠杆。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等壁杠杆不省力。故答案为: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图中点O为杠杆的支点,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的大小都等于定滑轮的半径,即l1=l2,使用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F1=F2,因此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34.(2023九上·联合月考)据考证,我国商周时期已经大量使用铜等金属材料,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带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战国《韩非子 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繁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在“铁釜”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则可得到铜。写出“铁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
①炉甘石(ZnCO3)加入锌罐之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   。
②反应区中,炉甘石(Zn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锌,煤炭中的碳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中体现了碳的   (填“还原性”或“氧化性”)。
③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请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答案】(1)单质
(2)Fe+CuSO4=FeSO4+Cu
(3)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还原性;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
【知识点】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黄金在所有金属中最不活泼,不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存在。而活泼型越强的金属,越难被还原,活泼型强的金属可以还原出活泼型较弱的金属盐溶液中的不活泼金属。
【解答】(1)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纯在,故答案为:单质
(2)铁活泼性比铜强,所以能在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单质,故答案为: Fe+ CuSO4=FeSO4+Cu
(3)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接触面越大,反应速度越快,研碎可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度。煤炭主要成分为碳单质能够在高温下还原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属于还原性。高温下的金属很容易被氧气再次氧化,故高温到冷却期间,需要隔绝氧气。故答案为: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还原性 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
35.(2023九上·联合月考)如图甲为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一个气缸正常工作四个冲程的顺序是   (对图甲A、B、C、D重新排序)。
(2)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该汽油机每分钟完成   (个做功冲程,A图所示的冲程中,燃气内能会   ((填“增大”或“减小”)。
(3)图乙所示为某汽油机的能流图,则该汽油机的效率为η=   ((用图中的字母代号表示)。根据此图,提出一条提高发动机效率的有效措施:   。
(4)据报道,截止今年九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达1800多万辆。某品牌的一款电动汽车的部分参数如下表:
空车质量 1380kg
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 0.032m2
电池容量 42kW h
最大功率 100kW
最高速度 120km/h
最大续行里程 260km
假如汽车上只有质量为60kg的司机一人,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36km,耗电9kW h。设汽车所受的阻力为汽车总重的0.05倍,则电动汽车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显然相比汽油车大约30%的效率,电动汽车更环保,更节能。
【答案】(1)BADC
(2)900;增大
(3);增加润滑油来减小汽缸内的摩擦
(4)80%
【知识点】热机的工作原理;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汽油机四个冲刺按顺序分别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飞轮转动两圈,通过燃烧汽油,释放化学能为内能,并且利用较高的内能向外做功,最终将内能转为为机械能。热机的效率等于对外输出的机械能与燃气产生总内能的比值。
【解答】(1)根据图示,四冲程的顺序为:BADC,故答案为:BADC
(2)飞轮转速为 1800r/min ,而每四个冲程飞轮转动两圈 ,故1800转,经历了900次做功冲程。A为压缩冲程,飞轮靠惯性对燃气做功,燃气内能增加,故答案为:900 增大
(3)根据效率等于有用功/总功,热机对外输出的有用机械能为有用功,总消耗的燃气内能为总功,效率为E2/(E1+E2+E3+E4),根据图示,要提高发动机效率,可以尽量减少废气内能、散热损失和机械损失部分。故答案为: E2/(E1+E2+E3+E4) 增加润滑油来减小汽缸内的摩擦
(4)电动车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汽车牵引力做功总量除以电能总量, 汽车牵引力做功 W=FS=(1380kg+60kg)×10N/kg × 0.05 × 36km=25920KJ。总耗能为9 kW h =32400KJ。所以效率为25920KJ/32400KJ=80%,故答案为: 80%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