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基础 课件(共19张PPT)-高二上学期生物沪科技版(2020)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基础 课件(共19张PPT)-高二上学期生物沪科技版(2020)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基础
临床医学的“塔尖”--器官移植
世界第一例成功的器官移植手术
手术后不久的亨里克兄弟
当时的手术室照片(哈佛大学)
临床医学的“塔尖”--器官移植
2015-2020年中国器官移植术后生存率(不包含港澳台地区) 移植器官 术后1年生存率(%) 术后3年生存率(%)
肾脏 98.2 97.8
肝脏 87.7 81.8
心脏 85.3 80.4
肺脏 62.7 54.1
资料一:
为什么会产生免疫排斥?
数据来源:卫生部,2018年
数据来源:《中国器官移植发展报告(2020年)》
免疫排斥问题
免疫系统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主要是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B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
主要是B淋巴细胞“定居” 、增殖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
主要是T淋巴细胞“定居” 、增殖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
活动1:回忆初中生命科学所学知识,指出人体结构示意图中有哪些免疫器官?
(一)人体主要免疫器官
脾脏
淋巴结
骨髓
胸腺
资料二:肝脏移植术半年后患者血液化验单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h细胞、NK细胞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单位
1.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79.0 55-84 %
2.T淋巴细胞绝对值 2726 690-2540 /ul
3.Th/淋巴细胞 37.0 31-60 %
4.Th细胞绝对值 1290 410-1590 /ul
5.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15.0 6-25 %
6.B淋巴细胞绝对值 529 90-660 /ul
7.NK细胞/淋巴细胞 40.0 5-27 %
8.NK细胞绝对值 138 90-590 /ul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人体主要免疫细胞
活动2:分析化验单,说出人体有哪些免疫细胞?
数据来源:医院报告单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粒细胞
树突状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人体主要免疫细胞
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资料二:肝脏移植术半年后患者血液化验单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单位
1.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79.0 55-84 %
2.T淋巴细胞绝对值 2726 690-2540 /ul
3.Th/淋巴细胞 37.0 31-60 %
4.Th细胞绝对值 1290 410-1590 /ul
5.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15.0 6-25 %
6.B淋巴细胞绝对值 529 90-660 /ul
7.NK细胞/淋巴细胞 40.0 5-27 %
8.NK细胞绝对值 138 90-590 /ul
思考:化验单中哪些数据异常?导致异常的可能原因?
T淋巴细胞绝对值
NK细胞/淋巴细胞的比值
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排斥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人体主要免疫细胞
数据来源:医院报告单
资料三:肾脏移植后正常组与排斥组IL-2、IL-6水平
组别 时间(天) IL-2(U/ml) IL-6(U/ml)
正常组 2 0.02±0.009 17±3.5
4 0.01±0.008 16±4.2
6 0.02±0.009 19±3.7
排斥组 2 0.33±0.04* 127±13.2*
4 0.82±0.05* 135±12.7*
6 0.99±0.07* 181±17.5*
注:*P<0.01,与正常组相比
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IL-2、IL-6:
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细胞因子)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三)人体主要免疫活性物质
数据来源:《测定血IL-2、IL-6水平以评估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0年第16卷
细胞因子主要是经“异己”刺激后由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蛋白质,如干扰素、白介素等,具有细胞间相互联络、协调免疫应答的联络“信号”等功能
溶菌酶是广泛存在于泪液、唾液、血浆等处的一类蛋白质,能通过破坏多种细菌的细胞壁结构来杀死细菌
抗体是受抗原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所分泌的一类蛋白质(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于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体液中,能特异性地识别、结合和促进吞噬细胞清除抗原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三)人体主要免疫活性物质
活动3:阅读教材第68页,认识人体内主要的免疫活性物质。
淋巴结
活动4:构建免疫系统组成的概念图。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抗体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免疫
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系统
胸腺、骨髓
脾脏、淋巴结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粒细胞
树突状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细胞因子
溶菌酶
抗体
(分化、发育、成熟)
(分泌)
免疫应答
A海绵
B海绵
机械方法分离
混合两种细胞
特异性识别与黏合
重新组织细胞团
威尔逊(H.V.Wilson 1863-1939)—海绵细胞识别实验
二、免疫应答的启动
(一)动物细胞具有识别“自己” 和“异己” 的能力
糖蛋白
概念
能引起B、T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称为抗原
组成
病毒
细菌
本质
多为蛋白质,也有多糖和脂类
外源性: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及其分泌的毒素;
(二)抗原
二、免疫应答的启动
异体器官和组织细胞
内源性:自身衰老、损伤或突变的细胞
问题:人体的免疫细胞识别并清除这些细胞,需要依赖细胞表面的哪种物质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分子)
化学本质
每个个体间的MHC分子结构不同,而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MHC分子结构相同。
特点
糖蛋白
同种异体移植
异种移植
自体移植
排斥
排斥
不排斥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三)识别的特点
二、免疫应答的启动
抗原受体
免疫细胞类型 抗原受体种类 抗原识别特点
巨噬细胞 多种 非特异性
B淋巴细胞 一种 特异性
T淋巴细胞 一种 特异性
活动5:
从免疫识别、免疫系统作用的角度分析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并延长移植器官的寿命的方法?
选择与受体的MHC分子尽可能一致的供体组织、器官或利用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
移植前适当清除血液中的免疫活性物质;
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中国器官移植现状
供体器官严重短缺
数据来源: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2019年
2019年全球活体器官捐献率(每百万人口)
针对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
活动6:
加大宣传,提高器官捐献数
寻找器官替代品:自身干细胞诱导分化、异种器官移植、组织代用品等
作业:
1.急性炎症患者的扁桃体(免疫器官)会出现肿大,请分析肿大的原因;如果扁桃体反复出现炎症,是否需要切除?若切除对人体会造成什么影响?
2.查阅我国关于器官移植的政策,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宣传海报并到社区进行宣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