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重庆市大足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1.(2024三下·大足期末)小方同学在配置糖水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怎么搅拌都无法使剩下的白糖溶解,这主要是因为( )。A.搅拌的速度不够快 B.白糖坏了C.白糖在水中溶解达到饱和 D.水冷了2.(2024三下·大足期末)我们家里的浴室地面应选择( )进行铺设。A.防滑地砖 B.木地板 C.镜面瓷砖 D.地毯3.(2024三下·大足期末)厨房里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 )。A.食用油 B.面粉 C.食盐 D.花椒粉4.(2024三下·大足期末)将种子播种在水分过多的涝地里很难萌发,这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A.充足的水分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充足的阳光5.(2024三下·大足期末)探究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实验过程中,我们把食盐分成若干小份,这样做的好处是( )。A.减少物质使用量 B.避免实验数据出错C.方便控制物质使用量 D.避免操作失误6.(2024三下·大足期末)我们晾晒湿衣服,干得最慢的地方是( )。A.阳光充足的室外 B.通风良好的阳台C.密封的卫生间内 D.把衣服尽量摊开晾晒7.(2024三下·大足期末)下列植物中,用根来繁殖后代的是( )。A.红薯 B.土豆 C.月季 D.柳树8.(2024三下·大足期末)植物花的主要功能是( )。A.供人欣赏 B.产生果实和种子C.吸引昆虫 D.供人食用9.(2024三下·大足期末)建房子用的砖是由( )烧制而成的。A.黏土 B.木材 C.塑料 D.石头10.(2024三下·大足期末)上实验课时,老师把实验材料分发到小组后,正确的做法是( )。A.懒得动手,交给小组其他同学完成,自己看看就行B.按照老师说的实验要求和自己小组制定的实验设计认真完成实验C.实验材料真好玩,玩起来停不下手D.害怕把实验材料弄坏了,不敢动手11.(2024三下·大足期末)我们吃西瓜只需要吃它的( )。A.种皮 B.果肉 C.种子 D.花朵12.(2024三下·大足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象站使用百叶箱测气温B.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C.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雨量筒D.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写出了《物候学》一书13.(2024三下·大足期末)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水中出现大量气泡 B.水剧烈地翻腾C.水量越来越多 D.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14.(2024三下·大足期末)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 ( )发明的相风铜乌,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A.毕昇 B.张衡 C.祖冲之 D.竺可桢15.(2024三下·大足期末)用镊子对桃花进行解剖观察,①②③分别是( )。A.雄蕊、雌蕊和花萼 B.雄蕊、花萼和雌蕊C.雄蕊、雌蕊和花瓣 D.雌蕊、雄蕊和花萼16.(2024三下·大足期末)我们穿的羽绒服的鸭绒、鹅绒都是天然材料。( )17.(2024三下·大足期末)植物的叶有规律地排列在茎上,可以接受更多阳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18.(2024三下·大足期末)通常情况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 )19.(2024三下·大足期末)我们本地的气候夏热冬温,四季分明。( )20.(2024三下·大足期末)升旗时我发现五星红旗飘向西南方,此时的风向就是西南风。( )21.(2024三下·大足期末)30℃读作摄氏三十度。( )22.(2024三下·大足期末)“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可以用植物的叶来繁殖新植株。( )23.(2024三下·大足期末)我们可以用看、闻、摸等多种方法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24.(2024三下·大足期末)探究“根是否吸收水分”时,把带根植物浸在装有水的容器中,用棉花堵住容器口,主要是为了固定植物。( )25.(2024三下·大足期末)青铜器时代,人类用动物骨头、石头制作铲。(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解析】【分析】 在配置糖水的过程中他发现无论如何搅拌都无法使剩下的白糖溶解,说明糖水中已经达到了溶解最大能力。2.【答案】A【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浴室地面上沾水之后,在鞋底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层水薄,减小了摩擦,使人容易摔倒,所以需要增大摩擦,而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家里的浴室地面应选择防滑地砖进行铺设。3.【答案】C【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能溶解于水的有高锰酸钾、味精、味精、醋、二氧化碳;不能溶解于水的有沙、面粉、黄土、食用油,所以C符合题意。4.【答案】B【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在水涝地中,由于水分过多,土壤中的空气被挤压出来,导致土壤中的氧气减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如果土壤中缺乏充足的空气,种子就无法正常呼吸,从而影响其萌发过程,甚至导致种子腐烂。5.【答案】C【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解析】【分析】 在做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的实验时,要一份一份地加入,是为了方便控制物质使用量,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6.【答案】C【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主要包括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面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在阳光充足的室外和通风良好的阳台,由于液体的温度较高、表面积较大以及空气流动速度快,这些条件都有利于加快液体的蒸发,使得湿衣服干得较快。7.【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解析】【分析】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番薯用块根进行繁殖,落地生根主要靠叶繁殖,月季的繁殖方法有很多,比如嫁接、播种、分株、扦插和压条等。红薯用根来繁殖。8.【答案】B【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解析】【分析】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花柱、柱头和子房)和雄蕊(花药、花丝),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一枚或数枚胚珠,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花具有艳丽的花冠,能美化环境,有芬芳的花香和甜美的花蜜,借此招引昆虫,帮助它们传粉,有的花也可以提取香料和作为药物,但主要作用是产生果实和种子。9.【答案】A【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从茅草泥土房到高楼大厦,建筑材料的发展使得人类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建房子用的砖是由黏土烧制而成的。10.【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在小组实验活动中,分工合作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便于沟通交流等。所以在做实验时,老师把实验材料分发到小组后,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按照老师说的实验要求和自己小组制定的实验设计认真完成实验。11.【答案】B【知识点】果实的结构、作用【解析】【分析】果实有两种,有些果实只有包括果皮和种子。比如:花生,大豆,核桃等。有些果实包括果皮,种子和果肉。比如:西瓜,苹果,葡萄了。我们吃西瓜只需要吃它的果肉,所以B符合题意。12.【答案】C【知识点】测量气温;测量降水量【解析】【分析】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要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温度。A、气象站使用百叶箱测气温,选项观点正确;B、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选项观点正确;C、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选项观点错误;D、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写出了《物候学》一书,选项观点正确。13.【答案】C【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水蒸气。水沸腾时水中出现大量气泡,水剧烈地翻腾,水量越来越少,故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14.【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相风铜乌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15.【答案】A【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解析】【分析】在观察一朵花时,使用镊子从外到内依次取下的结构顺序是花萼、花瓣、雄蕊、雌蕊。这个顺序反映了花的自然生长结构和功能。花萼位于最外层,起到保护作用;花瓣则位于花萼内部,增加了花的观赏性;雄蕊和雌蕊位于花的中心,其中雄蕊负责产生花粉,而雌蕊则负责接受花粉,这两部分是花的生殖器官,对于植物的繁殖至关重要。16.【答案】正确【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解析】【分析】鸟的正羽,形状较大、坚硬挺直,由羽轴和羽片组成,覆盖鸟类体表的主要的羽毛,两翼最多,主要用于飞行、绒羽又称锦羽,着生正羽之下,以胸腹部为最多,适于保温。因此,最好的羽绒服的填充材料是鸭的绒羽。17.【答案】正确【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绿叶有光合作用的功能。18.【答案】正确【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这个温度是水的冰点。19.【答案】正确【知识点】天气现象【解析】【分析】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明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我们本地的气候夏热冬温,四季分明。20.【答案】错误【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升旗时我发现五星红旗飘向西南方,说明风是从东北方向吹来,此时的风向是东北风。21.【答案】错误【知识点】认识气温计【解析】【分析】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因此,30℃的正确读法应该是摄氏30度。22.【答案】错误【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解析】【分析】 大多数植物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但是也有的植物是靠根、茎、叶等进行繁殖。用柳树枝进行扦插利用的是植物的茎进行繁殖。23.【答案】正确【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解析】【分析】 我们可以用看、闻、摸等多种方法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调动多个感觉器官参与,这样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4.【答案】错误【知识点】根【解析】【分析】在探究“根是否吸收水分”的实验中,把带根植物浸在装有水的容器中,是为了让植物通过其根吸收水分。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需要防止水分从容器中蒸发,因为蒸发的水分会影响实验结果。25.【答案】错误【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旧石器时代,用动物骨头制作铲。新石器时代,用石头磨制铲。青铜器时代,冶炼青铜制作铲,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1 / 1重庆市重庆市大足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1.(2024三下·大足期末)小方同学在配置糖水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怎么搅拌都无法使剩下的白糖溶解,这主要是因为( )。A.搅拌的速度不够快 B.白糖坏了C.白糖在水中溶解达到饱和 D.水冷了【答案】C【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解析】【分析】 在配置糖水的过程中他发现无论如何搅拌都无法使剩下的白糖溶解,说明糖水中已经达到了溶解最大能力。2.(2024三下·大足期末)我们家里的浴室地面应选择( )进行铺设。A.防滑地砖 B.木地板 C.镜面瓷砖 D.地毯【答案】A【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浴室地面上沾水之后,在鞋底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层水薄,减小了摩擦,使人容易摔倒,所以需要增大摩擦,而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家里的浴室地面应选择防滑地砖进行铺设。3.(2024三下·大足期末)厨房里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 )。A.食用油 B.面粉 C.食盐 D.花椒粉【答案】C【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能溶解于水的有高锰酸钾、味精、味精、醋、二氧化碳;不能溶解于水的有沙、面粉、黄土、食用油,所以C符合题意。4.(2024三下·大足期末)将种子播种在水分过多的涝地里很难萌发,这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A.充足的水分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充足的阳光【答案】B【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在水涝地中,由于水分过多,土壤中的空气被挤压出来,导致土壤中的氧气减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如果土壤中缺乏充足的空气,种子就无法正常呼吸,从而影响其萌发过程,甚至导致种子腐烂。5.(2024三下·大足期末)探究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实验过程中,我们把食盐分成若干小份,这样做的好处是( )。A.减少物质使用量 B.避免实验数据出错C.方便控制物质使用量 D.避免操作失误【答案】C【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解析】【分析】 在做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的实验时,要一份一份地加入,是为了方便控制物质使用量,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6.(2024三下·大足期末)我们晾晒湿衣服,干得最慢的地方是( )。A.阳光充足的室外 B.通风良好的阳台C.密封的卫生间内 D.把衣服尽量摊开晾晒【答案】C【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主要包括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面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在阳光充足的室外和通风良好的阳台,由于液体的温度较高、表面积较大以及空气流动速度快,这些条件都有利于加快液体的蒸发,使得湿衣服干得较快。7.(2024三下·大足期末)下列植物中,用根来繁殖后代的是( )。A.红薯 B.土豆 C.月季 D.柳树【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解析】【分析】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番薯用块根进行繁殖,落地生根主要靠叶繁殖,月季的繁殖方法有很多,比如嫁接、播种、分株、扦插和压条等。红薯用根来繁殖。8.(2024三下·大足期末)植物花的主要功能是( )。A.供人欣赏 B.产生果实和种子C.吸引昆虫 D.供人食用【答案】B【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解析】【分析】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花柱、柱头和子房)和雄蕊(花药、花丝),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一枚或数枚胚珠,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花具有艳丽的花冠,能美化环境,有芬芳的花香和甜美的花蜜,借此招引昆虫,帮助它们传粉,有的花也可以提取香料和作为药物,但主要作用是产生果实和种子。9.(2024三下·大足期末)建房子用的砖是由( )烧制而成的。A.黏土 B.木材 C.塑料 D.石头【答案】A【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从茅草泥土房到高楼大厦,建筑材料的发展使得人类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建房子用的砖是由黏土烧制而成的。10.(2024三下·大足期末)上实验课时,老师把实验材料分发到小组后,正确的做法是( )。A.懒得动手,交给小组其他同学完成,自己看看就行B.按照老师说的实验要求和自己小组制定的实验设计认真完成实验C.实验材料真好玩,玩起来停不下手D.害怕把实验材料弄坏了,不敢动手【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在小组实验活动中,分工合作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便于沟通交流等。所以在做实验时,老师把实验材料分发到小组后,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按照老师说的实验要求和自己小组制定的实验设计认真完成实验。11.(2024三下·大足期末)我们吃西瓜只需要吃它的( )。A.种皮 B.果肉 C.种子 D.花朵【答案】B【知识点】果实的结构、作用【解析】【分析】果实有两种,有些果实只有包括果皮和种子。比如:花生,大豆,核桃等。有些果实包括果皮,种子和果肉。比如:西瓜,苹果,葡萄了。我们吃西瓜只需要吃它的果肉,所以B符合题意。12.(2024三下·大足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象站使用百叶箱测气温B.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C.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雨量筒D.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写出了《物候学》一书【答案】C【知识点】测量气温;测量降水量【解析】【分析】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要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温度。A、气象站使用百叶箱测气温,选项观点正确;B、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选项观点正确;C、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选项观点错误;D、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写出了《物候学》一书,选项观点正确。13.(2024三下·大足期末)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水中出现大量气泡 B.水剧烈地翻腾C.水量越来越多 D.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答案】C【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水蒸气。水沸腾时水中出现大量气泡,水剧烈地翻腾,水量越来越少,故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14.(2024三下·大足期末)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 ( )发明的相风铜乌,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A.毕昇 B.张衡 C.祖冲之 D.竺可桢【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相风铜乌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15.(2024三下·大足期末)用镊子对桃花进行解剖观察,①②③分别是( )。A.雄蕊、雌蕊和花萼 B.雄蕊、花萼和雌蕊C.雄蕊、雌蕊和花瓣 D.雌蕊、雄蕊和花萼【答案】A【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解析】【分析】在观察一朵花时,使用镊子从外到内依次取下的结构顺序是花萼、花瓣、雄蕊、雌蕊。这个顺序反映了花的自然生长结构和功能。花萼位于最外层,起到保护作用;花瓣则位于花萼内部,增加了花的观赏性;雄蕊和雌蕊位于花的中心,其中雄蕊负责产生花粉,而雌蕊则负责接受花粉,这两部分是花的生殖器官,对于植物的繁殖至关重要。16.(2024三下·大足期末)我们穿的羽绒服的鸭绒、鹅绒都是天然材料。( )【答案】正确【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解析】【分析】鸟的正羽,形状较大、坚硬挺直,由羽轴和羽片组成,覆盖鸟类体表的主要的羽毛,两翼最多,主要用于飞行、绒羽又称锦羽,着生正羽之下,以胸腹部为最多,适于保温。因此,最好的羽绒服的填充材料是鸭的绒羽。17.(2024三下·大足期末)植物的叶有规律地排列在茎上,可以接受更多阳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答案】正确【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绿叶有光合作用的功能。18.(2024三下·大足期末)通常情况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 )【答案】正确【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这个温度是水的冰点。19.(2024三下·大足期末)我们本地的气候夏热冬温,四季分明。( )【答案】正确【知识点】天气现象【解析】【分析】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明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我们本地的气候夏热冬温,四季分明。20.(2024三下·大足期末)升旗时我发现五星红旗飘向西南方,此时的风向就是西南风。( )【答案】错误【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升旗时我发现五星红旗飘向西南方,说明风是从东北方向吹来,此时的风向是东北风。21.(2024三下·大足期末)30℃读作摄氏三十度。( )【答案】错误【知识点】认识气温计【解析】【分析】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因此,30℃的正确读法应该是摄氏30度。22.(2024三下·大足期末)“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可以用植物的叶来繁殖新植株。( )【答案】错误【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解析】【分析】 大多数植物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但是也有的植物是靠根、茎、叶等进行繁殖。用柳树枝进行扦插利用的是植物的茎进行繁殖。23.(2024三下·大足期末)我们可以用看、闻、摸等多种方法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答案】正确【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解析】【分析】 我们可以用看、闻、摸等多种方法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调动多个感觉器官参与,这样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4.(2024三下·大足期末)探究“根是否吸收水分”时,把带根植物浸在装有水的容器中,用棉花堵住容器口,主要是为了固定植物。( )【答案】错误【知识点】根【解析】【分析】在探究“根是否吸收水分”的实验中,把带根植物浸在装有水的容器中,是为了让植物通过其根吸收水分。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需要防止水分从容器中蒸发,因为蒸发的水分会影响实验结果。25.(2024三下·大足期末)青铜器时代,人类用动物骨头、石头制作铲。( )【答案】错误【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旧石器时代,用动物骨头制作铲。新石器时代,用石头磨制铲。青铜器时代,冶炼青铜制作铲,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重庆市重庆市大足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重庆市重庆市大足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