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1.6 物质的分离(第2课时) 分层练习科学观念:知道处理污水的几种常见方法;掌握粗盐提纯及过滤的基本操作规范;科学思维:能根据不同混合物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探究实践:通过“过滤”等小组实验等方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态度责任:提升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01 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1. 自来水厂对水进行净化处理时,最合理的步骤是 ( )A.过滤、沉淀、消毒 B.沉淀、消毒、过滤C.消毒、沉淀、过滤 D.沉淀、过滤、消毒【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净化水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目的是把水中的不溶物、色素、异味、病菌等除去分析。【解答】净化水的方法有静置、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通过沉淀和 过滤等方法除去水中固体粒子的。故答案为:D。2.(2023八上·萧山月考)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水的净化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故A正确不合题意;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不合题意;C.上述处理过程应不包含“蒸馏”,一来成本太高,而来蒸馏得到的水对人体没有任何好处,故C错误符合题意;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中存在可溶性的物质,仍是混合物,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3.(2023八上·杭州期中)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其实就是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一般经过物理和化学两个阶段,主要流程有:①过滤“(通过石英砂);②消毒(通入二氧化氯气体)③沉淀:④混凝(加入凝聚剂聚合氯化铝),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正确的流程顺序是:④③①②B.石英砂的作用相当于滤纸C.消毒属于物理阶段D.聚合氧化钾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到水底【答案】C【解析】【分析】水的净化过程分物理净化和化学净化,物理净化包括沉淀(加凝聚剂加快沉淀),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化学净化(通入氯气)消毒杀菌等环节。【解答】A、净化水时应先混凝,再沉淀,然后进行过滤除去不溶物,最后通入二氧化氯气体消毒,所以正确的流程顺序是:④③①②,故A说法正确;B、石英砂能除去不溶物,作用相当于滤纸,故B说法正确;C、消毒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阶段,故C说法错误;D、聚合氯化铝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到水底,故D说法正确。故选:C。4.(2023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是我们学过的蒸馏装置,关于蒸馏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方法能获得纯净水B.图中冷凝水的流动方向是B→AC.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内壁D.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对蒸馏操作的认识分析判断。【解答】 A.通过蒸馏的方式,可以将水中可溶物去除,变成纯净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B.图中冷凝水的流动方向是B→A,这样让冷凝水停留更长时间,增大冷凝效果,故B正确不合题意;C.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浸没水中,要放在蒸馏瓶支管口处,故C错误符合题意;D.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5.(2022八上·杭州期中)小西同学去乡下旅游时,用矿泉水瓶装了一些山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净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样后加入凝聚剂,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形成较大的固体颗粒沉到水底,你认为合适的凝聚剂可以是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3)山泉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后得到的净化水,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过程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B.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过程改变了水的化学性质C.净化过程后得到的净化水属于纯净物D.可以通过蒸馏的方式,从净化水中分离出纯净水【答案】(1)明矾(2)D(3)D【解析】【分析】(1)根据水的净化的知识解答;(2)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判断;(3)①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③④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解答】(1)取水样后加入凝聚剂,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形成较大的固体颗粒沉到水底,我认为合适的凝聚剂可以是明矾。(2)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故A正确不合题意;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故B正确不合题意;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故C正确不合题意;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否则会造成部分液体未经过滤就流入烧杯,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A.杀菌消毒过程中,使水中细菌或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而死亡,即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错误;B.在净化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即它的化学性质不变,故B错误;C.净化后的水中依然存在大量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通过蒸馏的方式,可以将水和其中的杂质彻底分开,从而得到纯净水,故D正确。故选D。6.如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试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D .(2)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装置安装存在一处的错误是 ,这样安装会出现的后果是 .(3)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要求写出两条).(4)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将下列物质分离的是___A.铜粉和铁粉 B.食盐和泥沙 C.水和酒精 D.水和牛奶【答案】(1)铁架台;漏斗(2)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液体外溅(3)滤纸破损;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4)B【解析】【分析】(1)根据所指仪器的名称解答;(2)进行过滤操作时,液体不能直接倒进漏斗中,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口要紧贴在烧杯内壁上,而不能悬在空中,可能会引起液体飞溅;(3)滤纸破损,或液体的高度高于滤纸边缘,都可能导致过滤的不彻底;(4)溶解、蒸发和过滤操作可用于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据此选择。【解答】(1)仪器的名称为:A.铁架台;D.漏斗;(2)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装置安装存在一处的错误是: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这样安装会出现的后果是液体飞溅;(3)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①滤纸破损;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4)溶解、蒸发和过滤操作可用于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A.铜粉和铁粉都不能溶于水,故A不合题意;B.食盐溶于水,而泥沙不溶于水,故B符合题意;C.水和酒精都是液体,故C不合题意;D.水和牛奶都是液体,故D不合题意。故选B。02 精制粗盐1.(2023八上·长兴月考)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非常重要,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称量 B.溶解C.过滤 D.蒸发结晶【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解答】A.称量质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砝码,故A错误;B.量筒不能配制溶液,故B错误;C.溶液不能直接倒入漏斗,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D.蒸发结晶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正确。故选D。2.(2023八上·金华月考)如图所示为三种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如图甲所示的过滤操作,可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固体B.进行如图乙所示的蒸发操作,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C.进行如图丙所示的蒸馏操作,冷凝管管进出水的方向是a进b出D.在粗盐提纯实验中,需要用到图示甲、乙、丙三种操作【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解答】A.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而食盐溶于水,不能得到食盐固体,故A错误;B.进行结晶操作时,可以用蒸发皿的余温将剩余的固体结晶析出,故B正确;C.在蒸馏操作中,冷凝水的方向从下面的b管进入,从上面的a管流出,故C错误;D.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不会用到蒸馏操作,故D错误。故选B。3.(2023八上·宁海期末)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精盐计算产率。(产率=所得精盐质量÷所取样品质量×100%)(1)如图为粗盐提纯实验中的几步主要操作,合理的顺序为 (填字母)。(2)关于粗盐提纯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 字母)。A.将粗盐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进行称量B.可以将粗盐直接倒入量筒进行溶解C.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重新过滤D.待水分全部蒸干后才可以停止加热(3)若测得的NaCl产率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A.粗盐溶解不充分 B.过滤时滤纸破损C.蒸发时溶液飞溅 D.所得的精盐仍潮湿【答案】(1)BCA(2)C(3)A;C【解析】【分析】(1)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过程分析;(2)根据粗盐提纯的操作规范判断;(3)氯化钠的产率偏低,应该是结晶得到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据此分析判断。【解答】(1)粗盐提纯的步骤应该为: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即合理顺序为BCA。(2)A.先在右盘放入砝码,并将游码移动到适当位置,然后在左盘放入食盐,直到天平平衡,故A错误;B.量筒是测量工具,不能充当配制溶液的容器,故B错误;C.过滤的目的就是除去杂质,既然滤液仍然浑浊,说明还有杂质,因此需要继续过滤,故C正确;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就可以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剩余的晶体析出,故D错误。故选C。(3)A.粗盐溶解不充分,会导致滤液中食盐的质量偏小,故A符合题意;B.过滤时滤纸破损,会导致杂质未被滤掉,即食盐的质量偏大,故B不合题意;C.蒸发时溶液飞溅,则溶液的质量偏小,那么其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也会偏小,故C符合题意;D.所得的精盐仍潮湿,会导致食盐的质量偏大,故D不合题意。故选AC。1.C【详解】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溶解操作所需的仪器是烧杯、玻璃棒,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是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漏斗,蒸发操作所需的仪器是酒精灯、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则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试管。故选C。2.C【详解】用滤网式的船打捞水草清理垃圾,可将水草和水分离,该方法利用的混合物分离法是过滤法。故选C。3.B【详解】雨水依次通过鹅卵石和土工布最后汇聚到回收系统,对雨水进行了过滤。故选B。4.C【详解】由表中数据知,甲、乙两物质的沸点差异较大,可用蒸馏法分离,故选C。5.D【详解】A、泥沙不溶于水,食盐溶于水;先把泥沙和食盐加水充分溶解,然后再过滤,除去泥沙,氯化钠溶液在进行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分离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酒精和水互溶,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分离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硝酸钾、食盐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较大,先制成高温时的饱和溶液,然后进行降温结晶,得到硝酸钾晶体,分离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过滤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汽油和水均为液态且互不相溶,静置后分层,不能采用过滤法进行分离,分离方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D【详解】A、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起到搅拌,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的作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项说法正确;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引流的玻璃棒应该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故选项说法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器中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故选项说法正确;D、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7.B【详解】A、过滤是根据混合物各种成分的粒子大小不同,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说法正确;B、结晶法是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或者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的固体的一种方法,说法错误;C、蒸馏法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汽化的方法而将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说法正确;D、明矾能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悬浮杂质沉降,沉淀法中可利用明矾来吸附杂质,说法正确。故选B。8.A【详解】A、在自来水厂的水净化过程中,常需要通入氯气,目的是杀菌消毒,杀死水中的微生物,正确;B、蒸馏是物理变化过程,是利用物质沸点的差异将物质加以分离的操作,不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不同而进行分离,错误;C、沉淀法、过滤法等净化方法,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都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D、将自来水进行充分的过滤,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是混合物,不能得到纯净的水,错误。故选A。9.C【详解】A、在河水净化过程中,只是将杂质与水分离,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主要是物理变化,错误;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错误;C、经过净化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仍然是混合物,正确;D、该净水过程并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以及微生物,而蒸馏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因此整个净水过程与蒸馏过程不一致,错误。故选C。10.B【详解】A、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起到过滤的作用,故说法正确;B、净化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故说法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异味,故说法正确;D、若无生命吸管,生活中杀灭细菌和病毒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是因为加热煮沸时能使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和病毒,故说法正确。故选B。11.A【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故A说法错误;B、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因此属于混合物,故B说法正确;C、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其作用相当于过滤,故C说法正确;D、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因此若无生命吸管,将污水煮沸所得蒸气冷凝后得到的水也可饮用,故D说法正确。故选A。12.C【详解】A、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故选项错误;B、过滤时,应沿着玻璃棒倒入待过滤的液体,不能用玻璃棒对漏斗中液体搅拌,故选项错误;C、蒸发时对蒸发皿中的液体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受热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项正确;D、蒸发时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即可停止加热,依靠蒸发皿的余热即可将水分蒸干,故选项错误。故选C。13.C【详解】A、该方法制得的水是水蒸气冷凝后形成的,其中不含杂质,所以该方法能获得纯净水,选项正确;B、图中冷凝水的流动方向是B→A,可以适当延长冷凝水的停留时间,提高冷却效果,选项正确;C、蒸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浸没在水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目的是测气体的温度,选项错误;D、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选项正确。故选C。14.B【详解】A、步骤Ⅲ加入氯气起到杀菌、消毒作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步骤Ⅰ是过滤,滤时用到了玻璃棒,作用是转移液体,其下端要靠着三层滤纸的一面,故B正确。C、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沉降,是第一步过滤沉淀需要加的,第二步应该加的是活性炭,达到净水目的,故C错误。D、经过这几步净化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不能直接饮用,故D错误。故选B。15.C【详解】A、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过滤,即操作④,错误;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能够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飞溅,因此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错误;C、乙实验中如果量筒采用俯视读数,则水体积实际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正确;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会导致溶液质量增大,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低,错误。故选C。16. 蒸发皿 A【详解】(1)中除用到三脚架、玻璃棒、酒精灯外,还需要用到蒸发皿等仪器;(2)滤纸是对折再对折,所以只有两个面会有泥沙,可以折叠一下看出是在A和B中的两个,由于过滤时液面不能超过滤纸边缘,故选:A17. 冷凝效果不好 酒精灯 锥形瓶 b【详解】(1)水应从冷凝管的最下方接口进入,而且确保出水口在组装仪器的高处,否则冷凝效果不好;(2)A是酒精灯,B是锥形瓶;故填:酒精灯;锥形瓶;(3)冷凝管应该用铁架台来固定,故填:b。18. 蒸发 D 搅拌,加速溶解 搅拌,防止液滴受热不均而飞溅 A【详解】(1)C步骤称为蒸发;(2)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过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D;(3)A操作是溶解操作,玻璃棒起到搅拌以加快粗盐的溶解的作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是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4)A.滤纸有破损,会造成泥沙等进入得到的精盐中,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则会造成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不会影响配制时称量氯化钠的质量,则不会影响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粗盐未充分溶解,但是不会影响配制时称量氯化钠的质量,则不会影响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A。19. be 吸附 煮沸 BCD【详解】① a 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选项正确;b 过滤时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选项错误;c 漏斗末端颈尖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飞溅,选项正确;d 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加快过滤速率,选项正确;e 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会戳破滤纸,浊液沿滤纸与漏斗内壁之间的缝隙流下,导致滤液仍浑浊,选项错误;即错误选项是be,故填be。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化水,故填吸附。④煮沸能够将水中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固体从水中沉降下来,软化硬水,同时较高的温度能够杀死谁做的有害细菌,故填煮沸。⑤A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污水中的污染物会污染水体,选项错误;B 提倡使用节水器具,能够减少用水量,实现节约用水,选项正确;C 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能够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实现节约用水,选项正确; D 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能够减少用水量,实现节约用水,选项正确;故填BCD。20. 搅拌,加速溶解 没用玻璃棒引流 ①⑤②③⑥④ 出现较多固体 ①③【详解】(1)操作③是溶解,其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2)操作⑥是过滤,其中的错误是没用玻璃棒引流;(3)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所以操作顺序是①⑤②③⑥④。(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剩余水分蒸干;实验二:用得到的精盐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有氯化钠质量偏少或水偏多。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使氯化钠偏少,此选项符合题意;②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实际质量比所标要大),使得称量的氯化钠偏多,此选项不符合题意;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水偏多,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此选项符合题意;④溶液具有均一性,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瓶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①③。21. c、b、a 有大量晶体析出 A、C/C、A 不合理,12g白色固体中有其他可溶性杂质,最终得到的白色固体仍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的氯化钠【详解】(1)根据甲图可知,将15g含有泥沙的粗盐加水溶解得到含有泥沙的混合液,再进行过滤,最后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即可,那么对应图乙中的c、b、a;(2)图乙a中,待到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撤去酒精灯,防止固体溅出;(3)A、溶解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会导致部分食盐不会溶解,从而导致得到的精盐偏少,符合题意;B、过滤时滤纸破损,混合液流入滤液中,会导致精盐的质量偏大,不符合题意;C、滤渣没有用蒸馏水冲洗,会导致部分食盐损失掉,会使最终精盐的产量偏低,符合题意;D、蒸发后,所得的精盐很潮湿,会导致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大,不符合题意。故选AC。(4)假设图甲中的数据均通过正确合理的步骤得出,可计算氯化钠的产率=。这样计算不合理,理由是12g白色固体中有其他可溶性杂质,最终得到的白色固体仍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的氯化钠。22. ①⑤②③⑥④ ⑥ AD 添加适量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ABC【详解】(1)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取出药品,称量,把粗盐和水转移到烧杯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所以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2)过滤操作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所以操作中出现的错误⑥;(3)粗盐提纯实验的最后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若此实验精盐的产率偏高(产率=所得晶体的质量÷所取样品的质量×100%)。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精盐质量偏大,产率偏大,故正确;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精盐质量偏小,产率偏低,故错误;C、溶解含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精盐质量偏小,产率偏低,故错误;D、所得的氯化钠晶体没有烘干,带有水分,精盐质量偏大,产率偏大,故正确;故选AD;(4)称量氯化钠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说明氯化钠放少了,应该添加适量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5)A、所用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减少,所以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正确;B、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导致氯化钠质量减少,所以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正确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小,实际水的体积会变大,所以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正确;D、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进试剂瓶时,有溶液洒落,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故选ABC。23. 既能节约能源,又环保 不认可;水多蒸发时间长,浪费能源或水少不能将粗盐完全溶解,影响精盐产率 40% 水分没有蒸发完【详解】(1)晒盐利用风吹日晒,利用的绿色能源,既能保护能源,又环保;(2)粗盐溶解时,若加入水过多,则蒸发时间长,浪费能源,若加入水过少,则粗盐不能完全溶解,影响精盐产率,因此甲同学的观点不正确;(3)根据表中数据,甲组的产率为×100%=40%;甲组精盐产率偏低,可能原因为粗盐没有完全溶解;而乙组产率偏高,可能原因为蒸发时没有蒸干。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1.6 物质的分离(第2课时) 分层练习科学观念:知道处理污水的几种常见方法;掌握粗盐提纯及过滤的基本操作规范;科学思维:能根据不同混合物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探究实践:通过“过滤”等小组实验等方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态度责任:提升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01 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1. 自来水厂对水进行净化处理时,最合理的步骤是 ( )A.过滤、沉淀、消毒 B.沉淀、消毒、过滤C.消毒、沉淀、过滤 D.沉淀、过滤、消毒2.(2023八上·萧山月考)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 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3.(2023八上·杭州期中)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其实就是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一般经过物理和化学两个阶段,主要流程有:①过滤“(通过石英砂);②消毒(通入二氧化氯气体)③沉淀:④混凝(加入凝聚剂聚合氯化铝),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正确的流程顺序是:④③①②B.石英砂的作用相当于滤纸C.消毒属于物理阶段D.聚合氧化钾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到水底4.(2023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是我们学过的蒸馏装置,关于蒸馏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方法能获得纯净水B.图中冷凝水的流动方向是B→AC.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内壁D.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5.(2022八上·杭州期中)小西同学去乡下旅游时,用矿泉水瓶装了一些山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净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样后加入凝聚剂,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形成较大的固体颗粒沉到水底,你认为合适的凝聚剂可以是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3)山泉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后得到的净化水,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过程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B.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过程改变了水的化学性质C.净化过程后得到的净化水属于纯净物D.可以通过蒸馏的方式,从净化水中分离出纯净水6.如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试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D 。(2)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装置安装存在一处的错误是 ,这样安装会出现的后果是 。(3)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要求写出两条)。(4)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将下列物质分离的是 。A.铜粉和铁粉 B.食盐和泥沙 C.水和酒精 D.水和牛奶02 精制粗盐1.(2023八上·长兴月考)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非常重要,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2.(2023八上·金华月考)如图所示为三种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如图甲所示的过滤操作,可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固体B.进行如图乙所示的蒸发操作,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C.进行如图丙所示的蒸馏操作,冷凝管管进出水的方向是a进b出D.在粗盐提纯实验中,需要用到图示甲、乙、丙三种操作3.(2023八上·宁海期末)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精盐计算产率。(产率=所得精盐质量÷所取样品质量×100%)(1)如图为粗盐提纯实验中的几步主要操作,合理的顺序为 (填字母)。(2)关于粗盐提纯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将粗盐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进行称量 B.可以将粗盐直接倒入量筒进行溶解C.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重新过滤 D.待水分全部蒸干后才可以停止加热(3)若测得的NaCl产率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A.粗盐溶解不充分 B.过滤时滤纸破损C.蒸发时溶液飞溅 D.所得的精盐仍潮湿1.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铁架台 B.酒精灯 C.试管 D.蒸发皿2.瑞安市按照省委“五水共治”的战略部署,购置了滤网式的船只,用于打捞水草清理垃圾。该方法利用的混合物分离法是( )A.沉淀法 B.结晶法 C.过滤法 D.蒸馏法3.亚运水上运动场馆的花园地下隐藏着雨水循环系统——地下“毛细血管”。雨水依次通过鹅卵石和土工布最后汇聚到回收系统,回收后可用作场馆用水。经测算每个月可节水约1000吨。请据此材料回答问题。鹅卵石和土工布对雨水的作用与下列操作作用相似的是( )A.静置 B.过滤 C.蒸发 D.蒸馏4.下表列出了甲、乙两物质的部分性质。由此可知,要将由它们组成的混合物相互分离的最佳操作方法是(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的溶解性甲 -98 57.5 0.93 可溶乙 -84 87 0.90 可溶A.过滤法 B.结晶法 C.蒸馏法 D.沉淀法5.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泥沙和食盐(溶解和过滤) B.水和酒精的混合物(蒸馏)C.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降温结晶) D.汽油和水(过滤)6.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实验操作要领,其中错误的是( )A.溶解、过滤和蒸发时都要用到玻璃棒 B.引流的玻璃棒应该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C.漏斗中的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D.蒸发结晶食盐时,一直要加热到水分完全蒸干7.关于分离混合物时所用的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滤法是根据混合物各种成分的粒子大小不同B.结晶法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C.蒸馏法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沸点不同D.沉淀法中可利用明矾来吸附杂质8.下列关于水体净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自来水厂的水净化过程中,常需要通入氯气,杀死水中的微生物B.蒸馏法是物理变化过程,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不同而进行分离C.沉淀法、过滤法等净化方法都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D.将自来水进行充分的过滤,就可以得到纯净的水9.在野外,人们可以采用如图简易净水器对部分河水进行净化处理。下来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河水净化过程中主要是化学变化B.河水中色素不能够被此装置吸附C.经过净化后的水仍然是混合物D.整个净水过程与蒸馏过程一致净化10.“生命吸管”是一种快速获取野外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内装有多种过滤器,其中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可去除异味与重金属离子,超滤膜可滤除99.99%的细菌和病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网起到过滤的作用 B.净化后的水是蒸馏水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异味D.若无生命吸管,生活中杀灭细菌和病毒可以用煮沸的方法11.图甲所示的生命吸管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装置。图乙为其结构示意图,其中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活性炭可去除异味;加碘树脂可除去重金属离子和99.99%的细菌与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活性炭还可除尽水中可溶性杂质B.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属于混合物C.双层纺织滤网的作用相当于过滤作用D.若无生命吸管,将污水煮沸所得蒸气冷凝后得到的水也可饮用12.小吴在“粗盐提纯”实验考核时,完成了系列操作,如下几步操作中老师只给了一步正确的步骤,这一步是( )A.过滤时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的一边 B.过滤时用玻璃棒对漏斗中液体搅拌C.蒸发时对蒸发皿中的液体搅拌 D.蒸发时等到全部水蒸发完后再停止加热13.如图是我们学过的蒸馏装置,关于蒸馏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方法能获得纯净水B.图中冷凝水的流动方向是B→AC.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内壁D.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14.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步骤Ⅰ、Ⅱ、Ⅲ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B.步骤Ⅰ中过滤时用到了玻璃棒,作用是转移液体,其下端要靠着三层滤纸的一面C.步骤Ⅱ中可以用明矾或活性炭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加速其沉降D.净化后的水不含难溶性杂质和一切微生物,可以直接饮用15.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C.乙实验中如果量筒采用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16.粗盐的精制一般要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流程:(1)在蒸发结晶过程中,除需要三脚架、玻璃棒、酒精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2)操作正确,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17.实验室用的蒸馏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来制取。操作方法是:在如图所示蒸馏烧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在确定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后,加热蒸馏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毫升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应该是b进a出,不能a进b出的理由是 。(2)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B: 。(3)细心观察发现:该装置明显少了一种支撑冷凝管的仪器,该仪器是 。(填字母)。a、三脚架 b、铁架台 c、泥三角 d、漏斗架18.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并配制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1中A、B、C三个步骤。C步骤的名称是 。(2)图1B中过滤操作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如图2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字母序号)。(3)在上述操作中均用到了玻璃棒,请写出玻璃棒在A操作中的作用是 ,在C操作中的作用是 。(4)若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A.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19.小璐同学从学校附近中河里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①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不规范的是 (填序号)。a用玻璃棒引流 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c漏斗末端颈尖紧靠烧杯内壁 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②向过滤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杂质和异味。③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硬水。④生活中常用 (填“煮沸”“静置沉淀”或“过滤”)的方法进行杀菌消毒,并起到降低水的硬度的作用。⑤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 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20.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一:上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1)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3)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称量精盐质量。(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实验二:用得到的精盐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实际质量比所标要大)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21.小科同学暑期去宁波象山游玩,来到了花岙岛的盐场。据说这里是浙江省最后一块传统盐场,这里的晒盐技术已传承1300多年。爱探索的小科同学从盐场带回粗盐样品,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如下图:(1)图甲中的操作①②③分别对应图乙中的 (填图中字母);(2)图乙a中,待到蒸发皿中 时,撤去酒精灯。(3)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最终精盐的产量偏低的有 。A.溶解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B.过滤时滤纸破损,混合液流入滤液中C.滤渣没有用蒸馏水冲洗 D.蒸发后,所得的精盐很潮湿(4)假设图甲中的数据均通过正确合理的步骤得出,可计算氯化钠的产率。请评价这样计算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2.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不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精盐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粗盐提纯实验(1)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2)写出以上操作中出现的错误 (写出一条即可)(3)粗盐提纯实验的最后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若此实验精盐的产率偏高(产率=所得晶体的质量÷所取样品的质量×100%),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C.溶解含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所得的氯化钠晶体没有烘干,带有水分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4)称量氯化钠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则应怎么处理? ;(5)经检测,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可能原因是 。(填字母)A.所用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B.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进试剂瓶时,有溶液洒落23.古人从海水制盐主要有煮盐和晒盐两种方法,宋代以前的海盐制造都出于煎炼,到了清末海盐各产区大都改用晒制之法。(1)从能源、效率或便捷性的角度考虑,煮盐有不受环境天气限制、较为方便等优点,而晒盐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2)通过煮盐和晒盐得到的粗盐通常含有泥沙及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某兴趣小组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进行了如下实验。进行粗盐溶解操作时,甲同学认为不需要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水多或水少都没关系。你认可他的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写出一点即可)(3)甲、乙小组同学用电子天平称得了以下实验数据。粗盐的质量(g) 蒸发皿质量(g) 蒸发皿和精盐的质量(g) 产率=精盐质量÷粗盐质量甲 5.0 50.4 52.4 ?乙 5.0 51.5 56.6 102%全班同学实验结束后,老师进行了数据汇总。请补充甲组产率 。粗盐提纯产率在 70%-90% 之间较为合理,甲、乙小组的产率存在明显的偏差,请你结合实验中操作分析乙产生明显偏差的可能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1.6 物质的分离(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 【核心素养】1.6 物质的分离(第2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