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课件(共28张PPT)-高二上学期生物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课件(共28张PPT)-高二上学期生物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章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资料:螃蟹是杂食性动物,在自然条件下以水草为食,也喜食螺,蚌等生物。
讨论:
假如你是养殖螃蟹的农场主,你认为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哪一条途径可使螃蟹获得更多能量?

螃蟹
水草
螃蟹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螃蟹
水草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水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
任务一: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
问题:上一营养级的能量是否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赛达伯格湖的流入各营养级的能量值
任务一: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

螃蟹
水草
任务一: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
来源
水草的
同化量
去向
请同学们结合箭头和文字,画出水草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活动一:水草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任务一: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
请同学们结合箭头和文字,画出水草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活动一:水草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固定
任务一: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
来源
水草的
同化量
去向
请同学们结合箭头和文字,画出水草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活动一:水草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等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固定
水草的
同化量
去向
任务一: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
请同学们结合箭头和文字,画出水草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活动一:水草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螺摄入

分解者利用
③遗体
残骸等
螺摄入

水草的同化量=①+②+③
找证据:塞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数据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464.6
62.8
分解者
呼吸作用
12.5
96.3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等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固定
水草的
同化量

464.6≠12.5+96.3+62.8
任务一: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
请同学们结合箭头和文字,画出水草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活动一:水草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
单位为J/(cm2·a)
未利用

未利用
293
分解者利用
③遗体
残骸等
螺摄入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等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固定
水草的
同化量

证据支持:塞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数据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464.6
62.8
分解者
呼吸作用
12.5
96.3
+④
水草的同化量=①+②+③
任务一: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
请同学们结合箭头和文字,画出水草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活动一:水草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
单位为J/(cm2·a)
螺的
同化量
请同学们结合箭头和文字,画出螺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任务一: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
活动二:螺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螺的
摄入量
螺的
同化量

请同学们结合箭头和文字,画出螺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任务一: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
活动二:螺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分解者利用
粪便
螺的
摄入量
螺的
同化量

请同学们结合箭头和文字,画出螺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任务一: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
活动二:螺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等
③遗体
残骸等
螃蟹摄入
未利用
螺的同化量=①+②+③+④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分解者利用
粪便
螺的
摄入量
螺的
同化量
请同学们结合箭头和文字,画出螺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任务一: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
活动二:螺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螃蟹的
摄入量
分解者利用
用于自身
生长发育繁殖等
②遗体
残骸等
粪便
螃蟹的
同化量
未利用
螃蟹的同化量=①+②+③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请同学们结合箭头和文字,画出螺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任务一: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
活动三:螃蟹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任务一: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
请同学们将三个模型进行简化整合 构建出能量流动模型
未利用

分解者利用
③遗体残骸等
螺摄入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等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固定
水草的
同化量
螺的
摄入量
螺的
同化量
分解者利用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等
③遗体残骸等
粪便
螃蟹
摄入
未利用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螃蟹的
摄入量
分解者利用
用于自身
生长发育繁殖等
②遗体残骸等
粪便
螃蟹的
同化量
未利用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分解者利用
未利用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分解者利用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未利用
任务一: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
1.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是 。
2.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形式是 。
3.决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途径的是 。
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
5.生态系统中能量散失的形式与过程分别是 。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食物链和食物网
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热能、呼吸作用
根据能量流动的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讨论
能量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储存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各营养级利用+散失到环境中的能量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464.6
62.8
分解者
14.6
呼吸作用
122.6
12.5
96.3
未利用
327.3
293
29.3
次级消费者
12.6
问题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流动的方向?
2.1
微量
18.8
7.5
5.0
问题2:随着营养级的增加,能量出现怎样的变化?
1.单向流动
2.逐级递减
任务二:定量分析能量流动的规律
活动一:归纳说明能量流动的规律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464.6
62.8
分解者
14.6
呼吸作用
122.6
12.5
96.3
未利用
327.3
293
29.3
次级消费者
12.6
问题3:计算输入某个营养级的能量值,占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的比值分别是多少?
2.1
微量
18.8
7.5
5.0
某营养级/上一营养级 比值
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13.51%
20.06%
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
单位为J/(cm2·a)
任务二:定量分析能量流动的规律
活动一:归纳说明能量流动的规律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464.6
62.8
分解者
14.6
呼吸作用
122.6
12.5
96.3
未利用
327.3
293
29.3
次级消费者
12.6
2.1
微量
18.8
7.5
5.0
③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能量流动规律及特点:
①单向流动
②逐级递减
任务二:定量分析能量流动的规律
活动一:归纳说明能量流动的规律
某营养级/上一营养级 比值
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13.51%
20.06%
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
单位为J/(cm2·a)





分解者
未利用
流入下一营养级
流入下一营养级
生产者同化量
初级消费者
同化量
次级消费者
同化量
任务二:定量分析能量流动的规律
活动二:构建生态金字塔
第一步:用拼图的方法表示各营养级的能量值及去路?
第二步:用拼图的方法在刚才直观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任务二:定量分析能量流动的规律
活动二:构建生态金字塔
第三步:生态金字塔
任务二:定量分析能量流动的规律
活动二:构建生态金字塔
1.如何提高螃蟹的产量?依据是?
让能量更多流向河蟹
①减少食物链营养级环节
②避免天敌的捕食干扰
③适当增加饵料投喂
④清理农田,池塘中的寄生虫等
依据: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不可逆的
能量传递效率约10%-20%
任务三:应用模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首要目标是实现作物的良好生长,将更多的能量转化为人类目标产物中去,增加作物的产量。
任务三:应用模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收集粪便进行发酵生产沼气,作为能源物质
3.粪便,秸秆还田等途径,保持土壤肥力
措施:可在食物链中分别引入鸡、鸭、牛等动物
依据:
实践意义:
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糠麸,秸秆等 肉,蛋,奶等
小结: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能量输入
能量传递
能量输出
生产者
固定的太阳能
食物链、食物网
途径
热能散失
最终
去向
呼吸作用热能形式散失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
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流向分解者
未被利用
特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应用
立体生态农业等
过程(包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