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奏响中学序曲-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奏响中学序曲-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奏响中学序曲》为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第一课时内容,本课要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中学生需要适应新环境,把握中学时代这一重要阶段,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把握当下,志存高远,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此外,本课还为下一节引导学生面对新环境如何正确规划初中生活作铺垫。
学情分析
该阶段的学生刚刚由小学步入初中,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人生开始。此时的他们,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内心沽动定极具丰富的,也是复杂多变的。他们对新生沽允满新奇和期待,希望自己能尽快融入新生活中,使自己的中学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同时他们也会面临对初中新生活的不适应、迷茫,以及对中学阶段对自己人生的意义认识不足等问题。
核心素养分析
1.政治认同: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热爱中学生活,珍惜新的起点,把握机遇,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中学生活的到来。 2.健全人格: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认识初中生活带来的新机会。 3.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积极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 4.责任意识:适应角色变化,增强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初中阶段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面对初中生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倾听刚入学的初中学生的吐槽 【提问思考】1.开启初中生活,你是否也有和他一样的困扰? 2.你是否已经做好成为一名中学生的准备? 【导入语】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这段人生旅程给了每个人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进入初中,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怎样独特的价值?让我们一起——《奏响中学序曲》。 认真阅读事例,带入思考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3-5分钟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5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1.初中生活的“新”体现在哪? 2.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 3.初中阶段为我们的成长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4.为什么说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5.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初中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知识探究一】议一议:小学与初中的新变化 思考:初中生活的“新”体现在哪? 【总结归纳】1.初中生活的“新”体现在哪?P3 ①新身份: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 ②新机会: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新的机会。 ③新要求:初中阶段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新得要求。 【知识探究二】 1.请举例,你在初中阶段还有哪些新发现? 2.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 提示:图片展示知识点 【知识归纳】 2.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P4 ①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 ③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④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提升自我。 【知识探究三】 思考:1.初中阶段为我们的成长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2.进入初中,父母、老师、同学等是否也对你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知识归纳】 3.初中阶段为我们的成长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P4 ①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 ②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 ③越来越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 ④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合作; ⑤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取得更大进步。 【知识探究四】钱学森案例(阅读感悟) 1.结合材料谈谈,中学时代对钱学森的影响。 2.补充思考:说说初中阶段为什么会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知识归纳】 4.为什么说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P4 ①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②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知识探究五】播放视频《初中三年的感悟》,提问: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初中生活? 【知识归纳】 5.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初中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初中生活?)P5 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预习教材并思考问题,并做好笔记。 参与探讨,积极回答问题。 回忆初中校园生活,根据问题举例。 阅读图文材料,各抒己见。 思考感悟。 观看视频,思考探讨。
三、课堂练习 1.展示课件、导学案的练习题目。 2.点拨答案。 主动回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1.邀请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2.回顾本节知识点,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明确本堂课重点、难点。 学生谈收获,并自主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