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法不可违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法不可违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表三:教学评一体化课时教学设计表
课题 5.1法不可违
学习目标 一、低阶目标: 1.分析“探究与分享”中 三个情境中的行为,结合 课本内容及实际生活经 验,判断这些行为是否是 违法行为及分别属于哪 一类违法行为。 2.分享身边的违法行为 有哪些,讨论如何避免类 似行为的发生。 二、高阶目标 运用本课所学内容,写一 篇关于“法不可违”的小 论文,并在实际生活中树 立法不可违的意识。 达成评价 1.1能准确判断“探究与分 享”中的三个行为是否是违 法行为,说出自己的判断依 据。 1.2能通过对三个情境的分 析,从多方面准确辨别三类 违法行为。 2.1能举例说出自己身边的 违法行为。 2.2多角度、深刻说出这件 事对自己的启示。 2.3将自己获得的启示运用 到生活中,自觉做到遵章守 法。 3.1能从法不可违的原因、 如何遵章守法方面撰写小论 文。 3.2在实际生活中树立法不 可违的意识。
1
先行组织: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 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现在你化身法治宣传员,写一篇关于“法不可违”的小论 文,并在实际生活中树立法不可违的意识
问题与活动 嵌入评价
一 、新知建构 任务一违法无小事 活动1分析“运用你的经验”,小 勤为什么被送到派出所 这样的事 情可以避免吗 在了解小勤的情况 后,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活动2分析“探究与分享”,三个 情境中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 属 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任务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活动一评价量规: A.能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经验,结合材料回答 问题,多方面总结出法律的作用。 B.能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经验,结合材料回答问 题,初步感受法律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C.能基于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活动二评价量规: A.能准确判断三个行为是否是违法行为,结 合实际生活经验,结合材料从多方面准确辨 别三类违法行为。 B.能准确判断三个行为是否是违法行为,简 要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 C.能准确判断三个行为是否是违法行为 任务2评价量规
2
说说你身边的违法行为,与小组成员 讨论如何避免类似行为的发生(限时 3分钟)。 二、迁移运用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 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现 在请你化身法治宣传员,写一篇关于 “法不可违”的小论文,并在实际生 活中树立法不可违的意识。 A.能举例说出自己身边的违法行为并多角 度、深刻说出这件事对自己的启示。 B.能举例说出自己身边的违法行为并简要说 出这件事对自己的启示。 C.能举例说出自己身边的违法行为。 评价角度: 1.能运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语言从多个角度 说出法不可违的原因和做法; 2.能做到文从字顺,体现逻辑性和思维性。 3.能在实际生活中树立法不可违的意识。
成果集成: 法不可违 法律的作用 违法无小事 违法行为的分类 警惕身边的 违法行为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作业设计: 1.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之一。为切 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组织、策 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 A.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B.这可以杜绝电信网络诈骗的发生 C.不犯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D.不遵守社会规则必定违法
3
2.张某醉酒后多次拨打“110”谎报险情,并对值班警务人员进行谩骂,当地公安机 关依法对其作出了拘留7日的处罚。下面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张某做法错误,但不违法 ②张某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行政违法行为 ③张某的做法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④张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外卖骑手小杨为了赶时间送外卖,闯红灯被交警罚款100元;剐蹭小王的私家车 赔偿800元;私家车主把小杨打成重伤被判拘役3个月,处以罚金10000元,上述三 种违法行为分别是( ) A. 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 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4.下列四个图示中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 5.许多犯罪往往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从一条不良行为至一般违法行为,从一
A B C D 般违法行为到犯罪的轨迹。这警示我们( ) ①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④要敢于同一般违法行为作斗争,给予违法分子应有的处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小张丢失了一个单肩背包,背包内有现金、银行卡等物品,总价值约1500元。 小张报警后,派出所民警查询发现,该背包被小李拾走。于是民警联系拾物者小李 但多次打电话小李均不予理睬,也拒不归还背包。 针对上述案例,有同学表示:“小李又没偷没抢,捡拾到的东西没必要送回去。”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4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