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派初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期末综合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浙派初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期末综合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浙派初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期末综合试卷
(2024八上·浙江期末)纪录片《航拍中国》开篇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下列选项对“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解读正确的是(  )
A.国土辽阔,面积排世界第三位
B.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大西洋
C.陆上邻国众多,韩国与中国接壤
D.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2.下面四个省区中气候具有“四季轮转”特征最鲜明的是(  )
A.海南省 B.山东省 C.西藏自治区 D.云南省
3.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东风着陆场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下列轮廓图表示内蒙古自治区的是(  )
A. B.
C. D.
【答案】1.A
2.B
3.C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度、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直接濒临的太平洋。
1.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说的是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有960万平方千米,世界排名第三,海域面积大,A正确,A正确;这句话和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大西洋; 陆上邻国众多,韩国与中国接壤以及濒临的海洋没有关系,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A、海南省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四季皆夏,A错误;
B、山东省位于北温带地区,四季分明,B正确;
C、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受高海拔影响,年平均气温低,C错误;
D、云南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四季的变化没有很鲜明,D错误。
故答案为:B
3.东风着陆场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 ,从轮廓上看,A是浙江省,B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是内蒙古自治区,D是陕西省,C正确。
故答案为:C
4.(2024八上·浙江期末)读下图“我国人口分布图”,图中①地区人口分布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海拔高 B.经济落后 C.少数民族多 D.交通不便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①是西藏自治区,分布着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年平均气温低,导致对外交通不便,所以人口分布稀疏,A正确;经济落后、少数民族多和交通不便不是主要的原因,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 地势高 :青藏地区平均海拔较高,这种高海拔环境对人类的居住和生存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对心肺功能有较高要求,不适合大多数人居住。 气候寒冷 :青藏地区的气候寒冷,冬季尤为严寒,这种气候条件限制了人类的居住和农业生产,因为较低的温度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和人体的舒适度。 空气稀薄 :由于海拔高,青藏地区的空气相对稀薄,这对于长期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来说可能会造成一些健康问题,如缺氧等。
5.(2024八上·浙江期末)下图中50元和20元人民币所示的景观所在地区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A.藏族和壮族 B.苗族和傣族
C.满族和回族 D.维吾尔族和高山族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50元人民币显示的是西藏的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以藏族为主;20元人民币显示的是广西桂林山水,广西的少数民族以壮族为主,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的居住。
6.(2024八上·浙江期末)读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四川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B.②——黄土高原——我国最崎岖的高原
C.③——青藏高原——我国最高的高原
D.④——华北平原——黑土地广布的平原
【答案】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A、①位于天山的南部,为塔里木盆地,A错误;
B、②位于大兴安岭的东侧,为东北平原,B错误;
C、③位于横断山脉的西侧,为青藏高原,是我国最高的高原,C正确;
D、④位于秦岭的北侧,为关中平原,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天山南塔里木盆地,北准噶尔盆地,昆仑山南青藏高原,北塔里木盆地,大兴安岭东东北平原,西内蒙古高原,太行山东华北平原,西黄土高原,巫山东长江中下游平原,西四川盆地,横断山东四川盆地,西青藏高原。
(2024八上·浙江期末)读“沿北纬30°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7.图中①所示的地形区是(  )
A.准噶尔盆地 B.黄土高原 C.东南丘陵 D.四川盆地
8.下列地理现象中,受上图所示地势特点影响的有(  )
①长江自西向东流入东海
②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
③西部人口比东部更密集
④杭州七月份均温低于青藏高原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7.D
8.B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特征和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并向海洋倾斜。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湿润气流向内陆推进,为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这种地势特征导致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部非季风区的降水差异明显。 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在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产生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7.①地形区位于北纬30°附件,西侧是横断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符合这一条件的是四川盆地,D正确。
故答案为:D
8.①我国地势东低西高,因此长江受地势的影响自西向东流注入东海,①正确;
②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 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 ,②正确;
③西部地区海拔高,人口分布稀疏,③错误;
④青藏高原海拔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④错误。
故答案为:A
9.(2024八上·浙江期末)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读下图,下列关于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河段冬季有结冰现象 B.③河段水能资源丰富
C.两河均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D.两河都流经黄土高原
【答案】A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A、①②河段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的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因此河流有结冰现象,A正确;
B、③河段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水能资源不丰富,B错误;
C、黄河含沙量大,航运价值低,C错误;
D、长江并没有流经黄土高原,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和黄河的概况。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条件有河流落差大;河流径流量大.。航运价值高的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 包括地形平坦,地势平坦,水流平缓,如平原地形,有利于航运。相反,山地地形崎岖,水流急促,航运条件差。 降水丰富且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河流流量和减少季节性变化,从而有利于航运。 河网密布,通航里程长;河道宽阔平直;冰期短;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航道不易淤积,使用时间长。 社会经济条件 : 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对运输的需求量大,从而提高了航运的价值。
10.(2024八上·浙江期末)小华准备去台湾旅游。读右图,下列有关于台湾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有(  )
A.台湾的地形是西高东低
B.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浙
C.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省会是台北
D.位于高纬度,北回归线横穿其南部
【答案】C
【知识点】台湾
【解析】【分析】A、台湾东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多平原,地势是东高西低,A错误;
B、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是福建省,简称是闽,B错误;
C、台湾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省会是台北,C正确;
D、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南部,位于低纬度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台湾的概况。台湾岛位于我国东南部,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属东海)与福建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地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11.(2024八上·浙江期末)据粤海关统计,18世纪30年代到18世纪末平均每年税银不过5万两,而19世纪初则达到每年100多万两。道光八年(1828)至十七年间,关税收入更高达1500多万两。这一时期,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大量出口。据此可知(  )
A.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财政 B.鸦片泛滥问题愈演愈烈
C.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 D.清政府不再限制对外贸易
【答案】C
【知识点】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A、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国商品的出口,可以增加外汇收入,不是白银的外流,A错误;
B、材料当中没有涉及到鸦片战争,B错误;
C、中国的关税收入增长,中国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正当贸易中国处于出超的地位,C正确;
D、材料当中没有体现清政府限制贸易,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出超(贸易顺差):当一个国家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时,称为出超或贸易顺差。这种情况表明该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赚取外汇,增加 外汇储备。入超(贸易逆差):相反,当一个国家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时,称为入超或贸易逆差。这种情况意味着该国需要从国外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而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不足。入超可能导致外汇储备减少,增加国家的财政压力,因为它需要更多的外汇来支付进口账单。
12.(2024八上·浙江期末)“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即圆明园)……人们的想像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与上述材料相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材料当中的夏宫是圆明园,圆明园被烧毁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当中,1860年英法再次出兵,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
13.(2024八上·浙江期末)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也有很多的反清起义,但基本上都是隔靴搔痒,太平天国运动在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刺激了后人前赴后继地反清。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加剧了民族危机 B.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C.阻碍了社会发展 D.动摇了清朝统治体制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A、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加剧了民族危机,A错误;
B、新中国时期的土地改革才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B错误;
C、太平天国运动没有阻碍社会的发展,C错误;
D、根据材料当中“ 太平天国运动在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刺激了后人前赴后继地反清。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 ”可以得知太平天国运动促进了反清运动,打击了清朝统治,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4.(2024八上·浙江期末)右图是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某一单元的目录。该单元的主题是(  )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A错误;
B、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反映的是近代化的早起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B错误;
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是辛亥革命时期, 材料当中没有提及到辛亥革命,C错误;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五四运动,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然而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积极推行变法,但最终遭到失败。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2024八上·浙江期末)“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是潘祖荫对左宗棠的高度评价。下列历史事件与左宗棠相关的是(  )
A.著有《革命军》 B.收复台湾
C.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D.收复新疆
【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A、《革命军》是近代中国四川革命家邹容撰政书,A错误;
B、收复台湾的是郑成功,B错误;
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又称作上海机器局,李鸿章创办,C错误;
D、1875年左宗棠发兵平乱,采取“ 先北后南 ,缓进急战”策略,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清收复新疆之战是晚清钦差大臣左宗棠统帅清军,消灭侵占新疆的阿古柏势力、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战争,又称左宗棠收复新疆。 清收复新疆之战驱逐了侵占新疆的阿古柏军,收复了北疆大部和南疆,粉碎了英、俄吞并新疆的阴谋。
16.(2024八上·浙江期末)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____是一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横线处应填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一个分界线。 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主要通过“贸易+特权”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的特征是列强通过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在华贸易的特权,如通商口岸的开放、关税的减免等,同时通过这些特权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控制。这种侵华方式主要以商品输出为主。 然而,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的侵华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贸易+特权”转变为“投资+特权”。这一变化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C正确,ABD与此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赔款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迫切需要),
17.(2024八上·浙江期末)有学者认为:《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内而宫廷,外而疆吏,皆莫不以敬让外人为宗旨”,已经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驯服的工具”。这样说,是因为该条约(  )
A.开放广州、上海等为通商口岸 B.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性
C.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答案】D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A、 开放广州、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是《南京条约》的内容,A错误;
B、 1858年英法美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通过此条约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B错误;
C、 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C错误;
D、根据材料可以得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驯服的工具”。这样说,是因为该条约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 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且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8.(2024八上·浙江期末)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号召:“无论是学界、政界、商人、劳工、农夫、警察、当兵的、做官的、议员、乞丐、新闻记者,都要站出来!中国是我的中国,也是你的中国,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以上材料说明五四运动(  )
A.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B.使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
C.使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开始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答案】A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A、根据材料“ 中国是我的中国,也是你的中国,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 ”说明五四运动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帜,A正确;
B、材料当中没有体现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军,B错误;
C、材料当中没有体现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错误;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正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024八上·浙江期末)“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的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黄埔军校 D.福州船政学堂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 京师同文馆不属于军官学校,A错误;
B、京师大学堂不属于军官学校,B正确;
C、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C正确;
D、福州船政学堂培养的是造船和驾驶船的人才,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黄埔军校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20.(2024八上·浙江期末)“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北伐军歌中要除的军阀不包括(  )
A.段祺瑞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BCD符合题意,这首北伐军歌中要除的军阀不包括段祺瑞,A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北伐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推翻以北洋军阀为主的封建军阀统治,建立民主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21.(2024八上·浙江期末)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如果追溯人民军队发展的“起点”,可以前往(  )
A.陕西西安事变纪念馆 B.上海中共二大纪念馆
C.江西南昌起义纪念馆 D.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
【答案】C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所以说是“军旗升起的地方”,因此如果追溯人民军队发展的“起点”,可以前往江西南昌,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的意义。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这一天,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秋收起义举起工农旗帜,宣告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
22.(2024八上·浙江期末)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A.太平天国北伐、西征
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C.红军的万里长征
D.国共第二次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
【答案】C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当中的《红星照耀中国》可以知道描述的时间是在工农武装割据时期,从材料“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最大的一次迁移”等可以看出,这是指的长征,C正确,ABD不是发生在没有涉及到大迁移,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长征。由于王明、李德等错倾错误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总的行程两万五千里,是历史上最大的转移。在长征中,革命的精干力量得到保存,同时在沿线宣传了革命的思想,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23.(2024八上·浙江期末)某同学整理了口述资料,做了如下笔记:“我的爷爷叫高录,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吉林省大台村。爷爷读小学时,要学习日语,依旧记得几个日语数字的读音……”与上述教育经历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 二八事变
C.华北危机 D.西安事变
【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解析】【分析】A、材料当中的爷爷出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吉林省大台村,读小学的时候要学习日语,最有可能是因为东北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从此占据了东北地区,A正确;
B、一二八事变发生在上海,和东北没有关系,B错误;
C、华北危机发生在华北地区,C错误;
D、1936年12月12日晨,按照张学良、杨虎城商定的计划,东北军一部包围华清池,扣留了蒋介石,与材料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影响。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24.(2024八上·浙江期末)张学良说:“在西安主事的都是共产党……连我的部下、杨虎城的部下都听他(周恩来)的,他说出的话很有理。”由此可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得益于(  )
A.日本不断扩大侵略 B.美苏等国的干涉
C.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D.蒋介石态度转变
【答案】C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A、西安事变的解决和日本扩大侵略没有关系,A错误;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不是因为美国和苏联的干涉,B错误;
C、根据材料当中张学良所说的“ 在西安主事的都是共产党……连我的部下、杨虎城的部下都听他(周恩来)的 ”可知中国共产党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正确;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不是因为蒋介石态度的转变,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安事变。 为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
25.(2024八上·浙江期末)1938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一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战役在长江两岸展开,战场遍及河南、安徽、江西和湖北四省。这场战役击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将战争拖入相持阶段。这场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答案】C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A、淞沪会战没有使得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的阶段,A错误;
B、徐州会战不是规模最大的抗战,B错误;
C、根据材料可以知道这场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一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战役,可知知道这场战役是武汉会战,C正确;
D、长沙会战没有使得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武汉会战的意义。武汉会战的意义在于此次会战让日本美梦彻底破灭,此战是抗日战争中一次非常重大的转折点,这次战役之后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26.(2024八上·浙江期末)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并取得了辉煌战绩。这场战役是(  )
A.长沙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答案】C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A、长沙会战发生在湖南长沙,A不符合题意;
B、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B不符合题意;
C、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也就是百团大战,C正确;
D、平型关大捷是在1937年,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1-2],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27.(2024八上·浙江期末)1945年8月,《新华日报》发表群众来信说:“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这说明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争取国内和平 B.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为了拖延时间备战内战 D.争取北伐战争的胜利
【答案】A
【知识点】内战的爆发
【解析】【分析】A、根据材料当中“ 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 ”可以知道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国内的和平,A正确;
B、重庆谈判的目的不是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B错误;
C、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不是为了拖延时间备战内战,C错误;
D、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中国共产党和平发展道路与“和平、民主、团结”方针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争取了民心,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对抗战后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8.(2024八上·浙江期末)1947年中共中央公布的一份文件中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该文件在当时起到的积极作用是(  )
A.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B.加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掀起了军民联合大生产运动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A、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将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斗地主这一举措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A正确;
B、土地改革没有加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B错误;
C、1947年已经抗战胜利,C错误;
D、本次土地改革没有 掀起了军民联合大生产运动,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29.(2024八上·浙江期末)某校历史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查找到两张学生文凭:一张是京师大学堂的毕业文凭,落款是“宣统元年”,另一张是京师第一蒙养院附设女子小学堂文凭,落款是“中华民国元年”。上述纪年方式的变化反映了(  )
A.新式学校的出现 B.女性地位的提高
C.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A、从宣统年间到中国民国元年,这一变化和新式学校的出现没有关系,A错误;
B、纪年方式的变化不能反映出女性地位的提高,B错误;
C、纪年方式的变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没有关系,C错误;
D、宣统是清朝的皇帝,之前纪年方式都是以皇帝为主,现在变成了中华民国元年,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这一变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
30.(2024八上·浙江期末)观察如表中学堂和学生总数变化的情况。下列史实对该变化有影响的事件是(  )
年份 新式学堂总数(所) 新式学堂的学生总数(人)
1904 4222 92169
1909 52348 1560270
A.科举制度的废除 B.中华民国成立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答案】A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A、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宣布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科举制度的废除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发展,A正确;
B、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并就任临时大总统,B错误;
C、五四运动是1919年发生的,C错误;
D、 二次革命是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1913年发动的讨伐 袁世凯、保卫 辛亥革命果实的一场战争,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科举废除,意味着由封建王朝扶植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体系的彻底崩溃。以习举业为主的旧式官学及私学犹如树倒猢狲散,师生都不得不自寻前程。而对新兴的近代教育事业来说,则意味着消除了最大的障碍。
31.(2024八上·浙江期末)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A.   ,B.   ,C.   ,D.   。
(2)A区域主要气候类型是   ;从地势特点看,B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
(3)D区域的气候类型与图二中   气候类型柱状图相符(选填数字)。请推测该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4)C区域与D区域的分界线是   。
(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请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角度,写出C、D区域的不同之处各1例。
【答案】(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2)温带大陆性气候;一
(3)②;水稻
(4)秦岭—淮河
(5)自然环境:C区域河流有结冰期;D区域河流几乎无结冰期;C区域以旱地为主,D区域以水田为主;C区域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D区域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人类活动:C区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D区域主要种植水稻;C区域饮食以面食为主,D区域以米饭为主;C区域房子注意防寒保暖,一般有取暖设备,D区域住的房子一般没有取暖设备。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析】【分析】(1)A位于我国的西北方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B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为青藏地区;C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北方地区,D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南方地区。
(2)A区域深居内陆,山脉分布广,使得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区域位于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脉以西地区,位于我国的地势第一阶梯上。
(3)D区域是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与图二当中的②气候类型是一样的,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气候湿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4)C区域和D区域,也就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5)自然方面:南涝北旱。中国隶属东亚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递减。南方不仅雨季历时长,而且由于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因而常常出现洪涝灾害。而华北、西北降水较少,再加上垦殖、放牧过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临严重的“水荒”,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人文方面上:南米北面,一般被用来描述传统上南北方地区饮食差异。南方人爱吃米饭和米粉,传统北方人(华北、西北)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中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而中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传统上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2.(2024八上·浙江期末)中国近代化是由表及里的艰难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推动着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的众人的策论已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第二期是从……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图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此次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针对材料三中“文化上的不足”,仁人志士们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答案】(1)运动:洋务运动
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事件:戊戌变法(维新变法)
关键:变官制
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发动新文化运动
(4)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当中的文字“ 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可知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图御侮”,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地位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之后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材料二是梁启超所说的话语,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因此材料当中的变法指的是戊戌变法运动,提倡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根据“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可知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在于变官制。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文化上的不足是国人认识到学习西方的技术和政治制度无法解放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于是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4)材料一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材料二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材料三是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此可知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是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近代化的探索。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这告诉我们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3.(2024八上·浙江期末)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这一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时设计了以下子项目,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探究。
【活动一:以“尺”探史】
读年代尺
【活动二:以“料”证史】
材料:抗日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全国民族的解放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活动三:观“影”明理】
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些有关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大决战的历史,小明同学收集了以下几部经典电影。
《大决战——辽沈战役》 和平解放北平
《大决战——淮海战役》 攻打锦州,断敌退路
《大决战——平津战役》 徐州附近的支前群众用小推车运送物资
(1)请指出年代尺中“开天辟地”、“武装起义”分别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曾多次在自我修正中不断完善自己。依据年代尺和所学,用史实对“生死攸关”加以论证。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年代尺中的“民族胜利”。
(4)对影片中可能出现的场景进行连线,并总结这些军事行动能够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案】(1)中共一大召开或中国共产党成立 南昌起义
(2)史实: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左”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民族胜利”是指抗日战争的胜利。经过14年艰苦的斗争,中国人民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4)原因:中国共产党战略战术正确;人民群众的支持;民心所向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图中的年代尺开天辟地的时间是1921年7月,刚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武装起义的时间是1927年8月,刚好是南昌起义的时间,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2)年代尺当中生死攸关的时间是在1935年1月,是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因为遵义会议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民族的胜利是1945年的8月份,对应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4)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胜利离不开 党中央、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 ,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时机,正确选定决战方向,并针对各战场不同情况,制定出各具特点的作战方针,有力地确保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 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各解放区人民大量物力、人力支援,以及国统区革命群众在中共地区党领导下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战场的斗争 。 国民党军内部的矛盾和分裂 ,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和不得民心导致军心涣散,这也是解放军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到新中国成立前期的历史。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 / 1浙江省浙派初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期末综合试卷
(2024八上·浙江期末)纪录片《航拍中国》开篇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下列选项对“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解读正确的是(  )
A.国土辽阔,面积排世界第三位
B.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大西洋
C.陆上邻国众多,韩国与中国接壤
D.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2.下面四个省区中气候具有“四季轮转”特征最鲜明的是(  )
A.海南省 B.山东省 C.西藏自治区 D.云南省
3.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东风着陆场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下列轮廓图表示内蒙古自治区的是(  )
A. B.
C. D.
4.(2024八上·浙江期末)读下图“我国人口分布图”,图中①地区人口分布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海拔高 B.经济落后 C.少数民族多 D.交通不便
5.(2024八上·浙江期末)下图中50元和20元人民币所示的景观所在地区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A.藏族和壮族 B.苗族和傣族
C.满族和回族 D.维吾尔族和高山族
6.(2024八上·浙江期末)读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四川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B.②——黄土高原——我国最崎岖的高原
C.③——青藏高原——我国最高的高原
D.④——华北平原——黑土地广布的平原
(2024八上·浙江期末)读“沿北纬30°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7.图中①所示的地形区是(  )
A.准噶尔盆地 B.黄土高原 C.东南丘陵 D.四川盆地
8.下列地理现象中,受上图所示地势特点影响的有(  )
①长江自西向东流入东海
②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
③西部人口比东部更密集
④杭州七月份均温低于青藏高原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9.(2024八上·浙江期末)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读下图,下列关于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河段冬季有结冰现象 B.③河段水能资源丰富
C.两河均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D.两河都流经黄土高原
10.(2024八上·浙江期末)小华准备去台湾旅游。读右图,下列有关于台湾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有(  )
A.台湾的地形是西高东低
B.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浙
C.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省会是台北
D.位于高纬度,北回归线横穿其南部
11.(2024八上·浙江期末)据粤海关统计,18世纪30年代到18世纪末平均每年税银不过5万两,而19世纪初则达到每年100多万两。道光八年(1828)至十七年间,关税收入更高达1500多万两。这一时期,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大量出口。据此可知(  )
A.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财政 B.鸦片泛滥问题愈演愈烈
C.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 D.清政府不再限制对外贸易
12.(2024八上·浙江期末)“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即圆明园)……人们的想像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与上述材料相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2024八上·浙江期末)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也有很多的反清起义,但基本上都是隔靴搔痒,太平天国运动在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刺激了后人前赴后继地反清。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加剧了民族危机 B.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C.阻碍了社会发展 D.动摇了清朝统治体制
14.(2024八上·浙江期末)右图是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某一单元的目录。该单元的主题是(  )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5.(2024八上·浙江期末)“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是潘祖荫对左宗棠的高度评价。下列历史事件与左宗棠相关的是(  )
A.著有《革命军》 B.收复台湾
C.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D.收复新疆
16.(2024八上·浙江期末)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____是一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横线处应填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2024八上·浙江期末)有学者认为:《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内而宫廷,外而疆吏,皆莫不以敬让外人为宗旨”,已经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驯服的工具”。这样说,是因为该条约(  )
A.开放广州、上海等为通商口岸 B.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性
C.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8.(2024八上·浙江期末)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号召:“无论是学界、政界、商人、劳工、农夫、警察、当兵的、做官的、议员、乞丐、新闻记者,都要站出来!中国是我的中国,也是你的中国,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以上材料说明五四运动(  )
A.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B.使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
C.使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开始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19.(2024八上·浙江期末)“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的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黄埔军校 D.福州船政学堂
20.(2024八上·浙江期末)“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北伐军歌中要除的军阀不包括(  )
A.段祺瑞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21.(2024八上·浙江期末)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如果追溯人民军队发展的“起点”,可以前往(  )
A.陕西西安事变纪念馆 B.上海中共二大纪念馆
C.江西南昌起义纪念馆 D.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
22.(2024八上·浙江期末)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A.太平天国北伐、西征
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C.红军的万里长征
D.国共第二次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
23.(2024八上·浙江期末)某同学整理了口述资料,做了如下笔记:“我的爷爷叫高录,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吉林省大台村。爷爷读小学时,要学习日语,依旧记得几个日语数字的读音……”与上述教育经历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 二八事变
C.华北危机 D.西安事变
24.(2024八上·浙江期末)张学良说:“在西安主事的都是共产党……连我的部下、杨虎城的部下都听他(周恩来)的,他说出的话很有理。”由此可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得益于(  )
A.日本不断扩大侵略 B.美苏等国的干涉
C.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D.蒋介石态度转变
25.(2024八上·浙江期末)1938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一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战役在长江两岸展开,战场遍及河南、安徽、江西和湖北四省。这场战役击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将战争拖入相持阶段。这场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26.(2024八上·浙江期末)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并取得了辉煌战绩。这场战役是(  )
A.长沙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27.(2024八上·浙江期末)1945年8月,《新华日报》发表群众来信说:“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这说明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争取国内和平 B.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为了拖延时间备战内战 D.争取北伐战争的胜利
28.(2024八上·浙江期末)1947年中共中央公布的一份文件中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该文件在当时起到的积极作用是(  )
A.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B.加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掀起了军民联合大生产运动
29.(2024八上·浙江期末)某校历史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查找到两张学生文凭:一张是京师大学堂的毕业文凭,落款是“宣统元年”,另一张是京师第一蒙养院附设女子小学堂文凭,落款是“中华民国元年”。上述纪年方式的变化反映了(  )
A.新式学校的出现 B.女性地位的提高
C.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30.(2024八上·浙江期末)观察如表中学堂和学生总数变化的情况。下列史实对该变化有影响的事件是(  )
年份 新式学堂总数(所) 新式学堂的学生总数(人)
1904 4222 92169
1909 52348 1560270
A.科举制度的废除 B.中华民国成立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31.(2024八上·浙江期末)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A.   ,B.   ,C.   ,D.   。
(2)A区域主要气候类型是   ;从地势特点看,B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
(3)D区域的气候类型与图二中   气候类型柱状图相符(选填数字)。请推测该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4)C区域与D区域的分界线是   。
(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请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角度,写出C、D区域的不同之处各1例。
32.(2024八上·浙江期末)中国近代化是由表及里的艰难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推动着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的众人的策论已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第二期是从……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图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此次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针对材料三中“文化上的不足”,仁人志士们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33.(2024八上·浙江期末)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这一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时设计了以下子项目,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探究。
【活动一:以“尺”探史】
读年代尺
【活动二:以“料”证史】
材料:抗日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全国民族的解放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活动三:观“影”明理】
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些有关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大决战的历史,小明同学收集了以下几部经典电影。
《大决战——辽沈战役》 和平解放北平
《大决战——淮海战役》 攻打锦州,断敌退路
《大决战——平津战役》 徐州附近的支前群众用小推车运送物资
(1)请指出年代尺中“开天辟地”、“武装起义”分别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曾多次在自我修正中不断完善自己。依据年代尺和所学,用史实对“生死攸关”加以论证。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年代尺中的“民族胜利”。
(4)对影片中可能出现的场景进行连线,并总结这些军事行动能够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B
3.C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度、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直接濒临的太平洋。
1.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说的是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有960万平方千米,世界排名第三,海域面积大,A正确,A正确;这句话和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大西洋; 陆上邻国众多,韩国与中国接壤以及濒临的海洋没有关系,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A、海南省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四季皆夏,A错误;
B、山东省位于北温带地区,四季分明,B正确;
C、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受高海拔影响,年平均气温低,C错误;
D、云南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四季的变化没有很鲜明,D错误。
故答案为:B
3.东风着陆场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 ,从轮廓上看,A是浙江省,B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是内蒙古自治区,D是陕西省,C正确。
故答案为:C
4.【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①是西藏自治区,分布着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年平均气温低,导致对外交通不便,所以人口分布稀疏,A正确;经济落后、少数民族多和交通不便不是主要的原因,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 地势高 :青藏地区平均海拔较高,这种高海拔环境对人类的居住和生存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对心肺功能有较高要求,不适合大多数人居住。 气候寒冷 :青藏地区的气候寒冷,冬季尤为严寒,这种气候条件限制了人类的居住和农业生产,因为较低的温度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和人体的舒适度。 空气稀薄 :由于海拔高,青藏地区的空气相对稀薄,这对于长期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来说可能会造成一些健康问题,如缺氧等。
5.【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50元人民币显示的是西藏的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以藏族为主;20元人民币显示的是广西桂林山水,广西的少数民族以壮族为主,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的居住。
6.【答案】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A、①位于天山的南部,为塔里木盆地,A错误;
B、②位于大兴安岭的东侧,为东北平原,B错误;
C、③位于横断山脉的西侧,为青藏高原,是我国最高的高原,C正确;
D、④位于秦岭的北侧,为关中平原,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天山南塔里木盆地,北准噶尔盆地,昆仑山南青藏高原,北塔里木盆地,大兴安岭东东北平原,西内蒙古高原,太行山东华北平原,西黄土高原,巫山东长江中下游平原,西四川盆地,横断山东四川盆地,西青藏高原。
【答案】7.D
8.B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特征和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并向海洋倾斜。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湿润气流向内陆推进,为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这种地势特征导致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部非季风区的降水差异明显。 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在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产生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7.①地形区位于北纬30°附件,西侧是横断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符合这一条件的是四川盆地,D正确。
故答案为:D
8.①我国地势东低西高,因此长江受地势的影响自西向东流注入东海,①正确;
②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 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 ,②正确;
③西部地区海拔高,人口分布稀疏,③错误;
④青藏高原海拔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④错误。
故答案为:A
9.【答案】A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A、①②河段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的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因此河流有结冰现象,A正确;
B、③河段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水能资源不丰富,B错误;
C、黄河含沙量大,航运价值低,C错误;
D、长江并没有流经黄土高原,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和黄河的概况。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条件有河流落差大;河流径流量大.。航运价值高的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 包括地形平坦,地势平坦,水流平缓,如平原地形,有利于航运。相反,山地地形崎岖,水流急促,航运条件差。 降水丰富且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河流流量和减少季节性变化,从而有利于航运。 河网密布,通航里程长;河道宽阔平直;冰期短;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航道不易淤积,使用时间长。 社会经济条件 : 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对运输的需求量大,从而提高了航运的价值。
10.【答案】C
【知识点】台湾
【解析】【分析】A、台湾东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多平原,地势是东高西低,A错误;
B、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是福建省,简称是闽,B错误;
C、台湾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省会是台北,C正确;
D、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南部,位于低纬度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台湾的概况。台湾岛位于我国东南部,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属东海)与福建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地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11.【答案】C
【知识点】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A、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国商品的出口,可以增加外汇收入,不是白银的外流,A错误;
B、材料当中没有涉及到鸦片战争,B错误;
C、中国的关税收入增长,中国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正当贸易中国处于出超的地位,C正确;
D、材料当中没有体现清政府限制贸易,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出超(贸易顺差):当一个国家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时,称为出超或贸易顺差。这种情况表明该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赚取外汇,增加 外汇储备。入超(贸易逆差):相反,当一个国家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时,称为入超或贸易逆差。这种情况意味着该国需要从国外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而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不足。入超可能导致外汇储备减少,增加国家的财政压力,因为它需要更多的外汇来支付进口账单。
12.【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材料当中的夏宫是圆明园,圆明园被烧毁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当中,1860年英法再次出兵,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
13.【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A、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加剧了民族危机,A错误;
B、新中国时期的土地改革才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B错误;
C、太平天国运动没有阻碍社会的发展,C错误;
D、根据材料当中“ 太平天国运动在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刺激了后人前赴后继地反清。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 ”可以得知太平天国运动促进了反清运动,打击了清朝统治,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4.【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A错误;
B、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反映的是近代化的早起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B错误;
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是辛亥革命时期, 材料当中没有提及到辛亥革命,C错误;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五四运动,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然而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积极推行变法,但最终遭到失败。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A、《革命军》是近代中国四川革命家邹容撰政书,A错误;
B、收复台湾的是郑成功,B错误;
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又称作上海机器局,李鸿章创办,C错误;
D、1875年左宗棠发兵平乱,采取“ 先北后南 ,缓进急战”策略,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清收复新疆之战是晚清钦差大臣左宗棠统帅清军,消灭侵占新疆的阿古柏势力、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战争,又称左宗棠收复新疆。 清收复新疆之战驱逐了侵占新疆的阿古柏军,收复了北疆大部和南疆,粉碎了英、俄吞并新疆的阴谋。
16.【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一个分界线。 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主要通过“贸易+特权”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的特征是列强通过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在华贸易的特权,如通商口岸的开放、关税的减免等,同时通过这些特权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控制。这种侵华方式主要以商品输出为主。 然而,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的侵华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贸易+特权”转变为“投资+特权”。这一变化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C正确,ABD与此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赔款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迫切需要),
17.【答案】D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A、 开放广州、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是《南京条约》的内容,A错误;
B、 1858年英法美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通过此条约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B错误;
C、 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C错误;
D、根据材料可以得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驯服的工具”。这样说,是因为该条约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 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且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8.【答案】A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A、根据材料“ 中国是我的中国,也是你的中国,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 ”说明五四运动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帜,A正确;
B、材料当中没有体现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军,B错误;
C、材料当中没有体现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错误;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正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 京师同文馆不属于军官学校,A错误;
B、京师大学堂不属于军官学校,B正确;
C、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C正确;
D、福州船政学堂培养的是造船和驾驶船的人才,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黄埔军校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20.【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BCD符合题意,这首北伐军歌中要除的军阀不包括段祺瑞,A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北伐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推翻以北洋军阀为主的封建军阀统治,建立民主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21.【答案】C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所以说是“军旗升起的地方”,因此如果追溯人民军队发展的“起点”,可以前往江西南昌,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的意义。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这一天,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秋收起义举起工农旗帜,宣告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
22.【答案】C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当中的《红星照耀中国》可以知道描述的时间是在工农武装割据时期,从材料“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最大的一次迁移”等可以看出,这是指的长征,C正确,ABD不是发生在没有涉及到大迁移,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长征。由于王明、李德等错倾错误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总的行程两万五千里,是历史上最大的转移。在长征中,革命的精干力量得到保存,同时在沿线宣传了革命的思想,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23.【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解析】【分析】A、材料当中的爷爷出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吉林省大台村,读小学的时候要学习日语,最有可能是因为东北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从此占据了东北地区,A正确;
B、一二八事变发生在上海,和东北没有关系,B错误;
C、华北危机发生在华北地区,C错误;
D、1936年12月12日晨,按照张学良、杨虎城商定的计划,东北军一部包围华清池,扣留了蒋介石,与材料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影响。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24.【答案】C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A、西安事变的解决和日本扩大侵略没有关系,A错误;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不是因为美国和苏联的干涉,B错误;
C、根据材料当中张学良所说的“ 在西安主事的都是共产党……连我的部下、杨虎城的部下都听他(周恩来)的 ”可知中国共产党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正确;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不是因为蒋介石态度的转变,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安事变。 为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
25.【答案】C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A、淞沪会战没有使得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的阶段,A错误;
B、徐州会战不是规模最大的抗战,B错误;
C、根据材料可以知道这场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一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战役,可知知道这场战役是武汉会战,C正确;
D、长沙会战没有使得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武汉会战的意义。武汉会战的意义在于此次会战让日本美梦彻底破灭,此战是抗日战争中一次非常重大的转折点,这次战役之后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26.【答案】C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A、长沙会战发生在湖南长沙,A不符合题意;
B、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B不符合题意;
C、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也就是百团大战,C正确;
D、平型关大捷是在1937年,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1-2],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27.【答案】A
【知识点】内战的爆发
【解析】【分析】A、根据材料当中“ 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 ”可以知道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国内的和平,A正确;
B、重庆谈判的目的不是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B错误;
C、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不是为了拖延时间备战内战,C错误;
D、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中国共产党和平发展道路与“和平、民主、团结”方针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争取了民心,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对抗战后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8.【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A、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将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斗地主这一举措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A正确;
B、土地改革没有加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B错误;
C、1947年已经抗战胜利,C错误;
D、本次土地改革没有 掀起了军民联合大生产运动,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29.【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A、从宣统年间到中国民国元年,这一变化和新式学校的出现没有关系,A错误;
B、纪年方式的变化不能反映出女性地位的提高,B错误;
C、纪年方式的变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没有关系,C错误;
D、宣统是清朝的皇帝,之前纪年方式都是以皇帝为主,现在变成了中华民国元年,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这一变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
30.【答案】A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A、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宣布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科举制度的废除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发展,A正确;
B、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并就任临时大总统,B错误;
C、五四运动是1919年发生的,C错误;
D、 二次革命是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1913年发动的讨伐 袁世凯、保卫 辛亥革命果实的一场战争,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科举废除,意味着由封建王朝扶植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体系的彻底崩溃。以习举业为主的旧式官学及私学犹如树倒猢狲散,师生都不得不自寻前程。而对新兴的近代教育事业来说,则意味着消除了最大的障碍。
31.【答案】(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2)温带大陆性气候;一
(3)②;水稻
(4)秦岭—淮河
(5)自然环境:C区域河流有结冰期;D区域河流几乎无结冰期;C区域以旱地为主,D区域以水田为主;C区域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D区域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人类活动:C区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D区域主要种植水稻;C区域饮食以面食为主,D区域以米饭为主;C区域房子注意防寒保暖,一般有取暖设备,D区域住的房子一般没有取暖设备。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析】【分析】(1)A位于我国的西北方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B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为青藏地区;C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北方地区,D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南方地区。
(2)A区域深居内陆,山脉分布广,使得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区域位于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脉以西地区,位于我国的地势第一阶梯上。
(3)D区域是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与图二当中的②气候类型是一样的,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气候湿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4)C区域和D区域,也就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5)自然方面:南涝北旱。中国隶属东亚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递减。南方不仅雨季历时长,而且由于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因而常常出现洪涝灾害。而华北、西北降水较少,再加上垦殖、放牧过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临严重的“水荒”,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人文方面上:南米北面,一般被用来描述传统上南北方地区饮食差异。南方人爱吃米饭和米粉,传统北方人(华北、西北)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中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而中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传统上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2.【答案】(1)运动:洋务运动
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事件:戊戌变法(维新变法)
关键:变官制
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发动新文化运动
(4)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当中的文字“ 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可知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图御侮”,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地位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之后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材料二是梁启超所说的话语,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因此材料当中的变法指的是戊戌变法运动,提倡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根据“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可知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在于变官制。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文化上的不足是国人认识到学习西方的技术和政治制度无法解放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于是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4)材料一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材料二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材料三是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此可知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是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近代化的探索。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这告诉我们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3.【答案】(1)中共一大召开或中国共产党成立 南昌起义
(2)史实: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左”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民族胜利”是指抗日战争的胜利。经过14年艰苦的斗争,中国人民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4)原因:中国共产党战略战术正确;人民群众的支持;民心所向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图中的年代尺开天辟地的时间是1921年7月,刚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武装起义的时间是1927年8月,刚好是南昌起义的时间,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2)年代尺当中生死攸关的时间是在1935年1月,是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因为遵义会议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民族的胜利是1945年的8月份,对应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4)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胜利离不开 党中央、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 ,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时机,正确选定决战方向,并针对各战场不同情况,制定出各具特点的作战方针,有力地确保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 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各解放区人民大量物力、人力支援,以及国统区革命群众在中共地区党领导下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战场的斗争 。 国民党军内部的矛盾和分裂 ,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和不得民心导致军心涣散,这也是解放军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到新中国成立前期的历史。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