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强基联盟 2024 年 8 月高三联考技术 试题答案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4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D C B D C A D A C A D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其中第 13 小题 7分,第 14 小题 10 分,第 15 小题 9 分,共 26 分)13.(1)A (1 分)(2)① int(line[0])或 ord(line[0])-48 (2 分)② ord(line[j]-65) 或 ord(line[j])-ord(‘A’) (2 分)③ a[j]==1 and check[t][j]==0 (2 分)14.(1)① d[8:10] (2 分)② (tran(off)-tran(on))/60 (2 分)③ dfh["日期"] (1 分)(2)① AD (2 分)② /input (1 分)③ B (1 分)降低系统通信开销; 开发难度低;安全性高;便捷性等 (1 分)15.(1)13 (1 分)(2)q[i][0]>tmp[0] (2 分)(3) h,t-1 (2 分)(4) ① ans+=a[i]-q[h][0] (2 分)② pq_push(a[i],0) (2 分)答案解析:1. 答案:D解析:选项 A错误,现代视频传输通常是数字信号而非模拟信号。数字视频信号可以被计算机处理,并且易于在网络上传输。选项 B错误,批处理对象为静态数据,实时直播的视频数据属于流数据。选项 C 错误,视频数据一般不属于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是指有固定格式或有限制性的数据类型,如数据库表格中的数据。2. 答案:C解析:选项 A 错误,系统用户包括系统的设计者、开发者、使用者、维护者,而不仅仅局限于使用者。选项 B 错误,数据处理功能包括数据的处理、分析、存储和输出等多个方面。选项 D 错误,网络故障会影响系统的使用,并不一定意味着信息系统本身存在安全隐患。网络故障可能是因为网络连接问题而非系统本身的缺陷。因此,这个选项的结论并不准确。3. 答案:B解析:选项 A 正确,访问控制通过限制观看权限,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是提升系统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选项 B错误,增加监控摄像头可以提高视频监控的覆盖范围,但这并不直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选项 C正确,定期更换密码可以防止密码被长期破解,而使用复杂度高的密码则增加了破解的难度。这些都是提升账户安全性的有效措施,选项 D 正确,通过对上传至云端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即使数据被截获,也无法被未经授权的用户解密查看。4. 答案:D解析:选项 A 错误,图片中有 4行,每行代表一个字节(8位),所以总共有 4 个字节。因此,存储这些数据需要 4 字节,而不是 32 字节。选项 B错误,数模转换指的是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而这里只是将数据用图形的形式表示出来,没有涉及任何信号类型的转换。选项 C 错误,根据图片内容可知第一行编码为 11011101,第二行为 01011011,选项D正确,根据图片得到二进制编码后转换为十六进制为 DD 5B 08 FA。5. 答案:C解析:选项 A 错误,无线通信需要通过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选项 B 错误,无线通信模块的功能通常是由无线通信协议和技术来实现的,例如 Wi-Fi、蓝牙或蜂窝网络等。RFID(射频识别)技术主要用于短距离的身份识别。选项 C正确, 触摸屏作为一种交互界面,既可以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点击屏幕上的按钮),也可以显示信息给用户看,因此它既是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选项 D 错误,该垃圾桶接入的系统网络按照覆盖范围来划分,涉及到多个城市或地区,那么它可能更接近于一个城域网(MAN)或广域网(WAN)。6. 答案:A解析:选项 A正确,智能垃圾箱应用了联结主义人工智能,更多的数据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学习和识别不同类型的垃圾,从而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选项 B 错误,混合增强智能通常指的是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以形成更强大的智能形态。然而,在这个场景下,市民使用智能垃圾箱回收垃圾更多地是人与智能设备之间的交互,而不是形成混合增强智能。选项 C 错误,现代智能垃圾箱更可能采用基于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分类,这些方法不依赖于预定义的规则,而是通过学习大量数据来自动提取特征和模式。选项 D 错误,智能垃圾箱的未来发展潜力确实巨大。然而,任何技术的发展都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智能垃圾箱的普及可能会对传统的垃圾处理行业造成冲击,导致部分人员失业。7. 答案:D解析:流程图描述算法为:x<20 显示红色,20<=x<50 显示黄色,x>=50 显示绿色,A 选项,x<=20 范围错误。B选项使用 if-else 结构,不能正确表述。C 选项 elif x>=20 条件出错。8. 答案:A解析:考查队列与栈的性质。根据队列顺序 1,2,3,4、队列先进先出、栈先进后出的特性,可以得知,经过 TQTTTQT 操作,队列中从队首到队尾的元素依次为 1,2,6,1。9. 答案:C解析:考察二叉树及其遍历。根据中序遍历结果,该完全二叉树形态为:则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为:才生天我有必用10. 答案:A解析:考查冒泡排序及其变式。函数通过冒泡排序的方式对 y 进行调整,使得 y 中的每个元素代表 s 中按升序排列的元素在原始列表中的位置。推理可得 A 选项对[3,2,1,5,4]的排序结果为[2,1,0,4,3]。11. 答案:B解析:考察二分查找算法的变式,要实现查找有边界,关键在于如何更新左右指针 L 和 R。通常情况下,循环条件应该是 L <= R (②),这样可以确保即使 L 和 R 指向同一个元素时也会进行检查。当 arr[mid] <= key (④) 时,我们需要考虑 mid 可能是 key 的位置之一,所以不能排除它,应该将 L 更新为 mid + 1。所以正确代码为:L = 0R = len(arr) - 1while L <= R:mid = (L + R) // 2if arr[mid] <= key:L = mid + 1else:R = mid - 1print(R)12. 答案:B解析:考察链表的插入与删除操作。当找到一个小于 x 的节点时,需要将其移动到链表的前面。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新其 next 指针指向当前的 head,并更新 head 为新找到的节点的索引。同时,我们需要更新 frt(如果 frt 不是-1,即之前已经遍历过节点)的 next 指针,使其跳过当前节点。A 选项在更新 pp 的 next 指针后,立即更新了 head,但是接下来错误地更新了 frt 的 next为 p 的 next,而不是 pp(因为我们刚刚移动了 pp)B选项首先更新了 frt 的 next(如果 frt 不是-1),然后移动到了下一个节点,之后正确地将 pp 的 next 指向 head,并更新了 head。C 选项现将 head 节点链接到 p节点后,再移动 p指针,会重复遍历链表。D 选项第三行 a[p][1]=a[frt][1]。这行代码实际上在尝试将当前节点 p 的 next 指针设置为 frt 的 next,但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操作13.(1)A (1 分)(2)① int(line[0])或 ord(line[0])-48 (2 分)② ord(line[j]-65) 或 ord(line[j])-ord(‘A’) (2 分)③ a[j]==1 and check[t][j]==0 (2 分)解析:(1)读题可知,数字 1 需要 BC 灯亮起,因此 D 发生常亮故障,7 需要 ABC 亮起,因此 A 段发生不亮故障,综上,检验结果为 x00X000。(2)程序执行过程为:首先初始化 ans 数组为全'0',表示所有段在默认情况下都是正常的。然后,我们遍历每一行数据,将 a 中该行数字对应的被点亮数码段状态更改为 1。如果某段在日志中被点亮(即出现在某行数据中),但该数字不用亮起该段,将其在 ans 数组中标记为'X'(常亮)。如果某段在日志中从未被点亮,但在 check 数组中对应数字下应为点亮状态,则将其在 ans 数组中标记为'x'(不亮)。14(1)① d[8:10] (2 分)② (tran(off)-tran(on))/60 (2 分)③ dfh["日期"] (1 分)(2)① AD (2 分)② /input (1 分)③ B (1 分)降低系统通信开销; 开发难度低;安全性高;便捷性等 (1 分)解析:(1)Tran 函数的功能为将时间字符串转换为秒。我们利用 tran 函数计算每盏灯的开灯时长(单位:分钟),然后将其存储在新的列中。接着,我们使用 groupby 来按日期汇总时长,并使用 matplotlib 来绘制柱状图。1 从 date 列中取出对应日期2 计算开灯时长的公式:(tran(df['off']) - tran(df['on'])) / 603 设置 bar 函数的第一个参数为 dfh['日期'](2)①A 选项正确,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人体的热辐射,因此可以用来监测是否有人经过。B 选项错误,手机控制开关灯需要服务器,服务器故障会影响手机的控制。C 选项错误,IOT 模块故障不影响手机访问服务器。D 选项正确,动态测试即直接在客户端或服务器端上运行程序,从多角度观察程序运行时的行为,发现其中错误。具体做法是运行被测的程序,输入相应的测试数据,检查实际输出结果与预期结果是否相符。②Obloq.get 方法被用来发送一个 HTTP GET 请求到服务器,其中 "input id=1&val=" +str(t) 是请求的 URL 路径。路由设置语句应该是@app.route("/input")③该系统采用了 B/S 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客户端(如手机 APP)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响应。优点是系统通信开销小和开发难度低,但系统维护较为困难。15.(1)13 (1 分)(2)q[i][0]>tmp[0] (2 分)(3) h,t-1 (2 分)(4) ① ans+=a[i]-q[h][0] (2 分)② pq_push(a[i],0) (2 分)解析:1)股票价格序列为:2,5,4,3,8,8,6第一天买入 2;第二天卖出 5,暂时收益 5-2=3第三天买入 4;第四天买入 3;第五天卖出 8,第二天操作撤回,收益 8-2=6第六天卖出股价为 3的那支,收益 8-3=5第七天卖出股价为 4的那支,收益 6-4=2最后收益为 6+5+2=132)考察插入排序。q[t][0]在进行移动后会更新,因此比较对象应为 tmp[0]3)排序对象为队列 h-t 范围内的数据,但 t 指针已经指向空位,因此传值时为 h,t-14)①当可获取收益时( a[i]>q[h][0]),需要更新最大收益 ans,并判断当前最低买入价格是否作为临时卖出价格存在。如果是临时卖出价格,则进行反悔操作,即以当前价格作为卖出价(实质上是获取两个价格之间的差价);如果不是,可以直接卖出。②当遇到更低的价格时,我们需要将当前价格 a[i] 加入队列中,并且标记为买入。浙江强基联盟2024年8月高三联考技术试题浙江强基联盟研究院命制考生须知: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某校推出“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视频监控对食堂后厨进行实时直播,监控视频和用户观看数据自动上传至云端保存。学生、家长及学校负责人可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实时查看厨房环境卫生、食品加工操作等情况。1.根据阅读材料,下列关于数据与数据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户观看的视频是模拟信号B.实时直播的视频数据适用于批处理C.该系统中的视频数据属于结构化数据D.学生和家长均可查看食堂情况体现信息的共享性2.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组成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系统的用户是学生、家长及学校负责人B.该系统的数据处理功能主要体现在数据的收集和输入上C.系统中的数据保存在云端,体现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功能D.网络故障会影响该系统的使用,说明信息系统本身有安全隐患3.为提升该系统的安全性,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A.限制视频直播的观看权限,仅允许授权用户通过验证后查看B.在厨房内增加更多的监控摄像头,以提高视频监控的覆盖范围C.定期更换系统登录密码,并使用复杂度高的密码以增强账户安全D.对上传至云端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4.如图所示为某二进制数据的图形编码,使用口表示0,■表示1,逐行编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存储图中数据需要32字节B.该编码过程实现了数模转换C.该数据第2个字节的编码是11011101D.该图形编码可表示十六进制数DD5B08FA第4题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5-6题:智能垃圾箱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大量前期学习,垃圾箱能够识别投放物品的类型,自动分类垃圾。为方便市民使用,智能垃圾桶还配备了触摸屏。5.关于智能垃圾箱的说法,正确的是()A.智能垃圾桶进行无线通信不需要传输介质B.无线通信模块的功能可以通过RFID技术实现C.触摸屏既是该系统的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D.智能垃圾桶接入的系统网络按覆盖范围分属于局域网6.以下有关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前期训练的数据量,能降低智能垃圾箱识别的错误率B.市民使用智能垃圾箱回收垃圾形成“混合增强智能”形态C.智能垃圾箱运用符号主义人工智能,通过预定义的规则进行分类D.智能垃圾箱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不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7.某导航软件根据车速判定堵塞情况,并用不同颜色标示,其判定算法如第7题流程图所示,以下代码与流程图功能一致的是()A.B.if x<50:s="红”ifx<=20:ifx>=50:print("红")S="绿”×=20Nelse:else:print("黄")s=”黄”显示黄色显红色显小绿色else:print(s)第7题图print("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08强基联盟信息技术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pdf 2408强基联盟信息技术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