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资源简介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
课题 我们知道的植物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第1课,也是科学学习的起始课,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本课的学习立足于学生对植物的原有认识,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四个: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3.讨论塑料花是不是植物;4.种一棵植物。通过这四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种植一棵植物既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让学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中,又为后续的讨论积累实证。
【学情分析】学生知道:1.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图书、家庭、幼儿园种植或对周围环境的下意识观察。2.在幼儿园里接触和认识植物的时候,也会接触到植物根、茎、叶这些词汇。学生不清楚:1.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已经很丰富,只是比较粗浅和零碎,他们很可能不能准确地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是生长变化的等本质特征。2.学生的基础能力较为薄弱,需要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等。3.首次尝试长期科学观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需要教师的关注与重视。
【学习目标】1.通过将植物和塑料花进行对比观察,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2.通过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3.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评价任务】1.能识别植物,并能说出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简单描述其特征。(检验学习目标1)2.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种植一棵植物并持续观察记录。(检验学习目标2、3)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塑料花每组一盆、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学生准备每组一盆植物、学习活动手册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聚焦:(指向目标1)
学生活动11.说一说:我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教师活动11.导入:我们在美丽的环境里生活、学习、成长,我们周围绿树成荫,五彩斑斓。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展示PPT)2.提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我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开始走进植物世界,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2: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和特点1.看一看,说一说:你们知道的植物以及特点?学生活动3:观察植物图片1.找一找:图中哪些是植物? 2.说一说:植物的共同点。3.思考:石头上的蝴蝶,它是植物吗?为什么?教师活动21.小朋友们,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植物呢?你能介绍一下它吗?2.预设: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名称:桂花树、小草、太阳花、桃树、苹果树、青菜、萝卜……3.追问:在哪里看到的?它是长什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谁能补充一下?课外书中介绍的这种植物生长在哪里?4.小结: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你们知道得可真多。教师活动31.提出问题: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把大自然装点得可真美呀!看,这里有一张图片,你能找到大图中哪些是植物吗?用铅笔把植物圈出来。挑战大家的眼力,谁观察得更仔细找得更多。分享的时候你可以跟大家说说:我圈出了哪些植物?它们长什么样?它们长在哪里?2.提问:谁来说说你找到的植物?这些植物都有什么共同点?3.提问:石头上的蝴蝶,它是植物吗?为什么?(预设:蝴蝶会飞,而植物不会动。)(板书:不会动)活动意图说明:先是通过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原有知识,借助“班级记录表”将他们对植物的初始想法记录下来,以便后期整理。再通过找一找、数一数图中的植物,让学生在辨认的过程中认识到植物分布广泛、具有多样性。最后通过思考蝴蝶是植物吗,初步认识植物和动物的不同。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4:分组交流讨论1.塑料花是植物吗?说一说理由。教师活动4材料准备:小组的植物,每组一盆塑料花,教师一盆塑料花1.提问:老师这一盆红掌是植物吗?2.提问:塑料花是植物吗?老师给每组都准备了一盆,把它和自己带来的植物放一起比较,仔细观察,可以用小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还可以用小手轻轻摸一摸,再来说说塑料花是或不是植物的理由。3.预设:植物需要浇水,会长高,植物也可以种在水里,但要经常换水,不然会臭的。(提示这种方法叫水培)预设2:植物叶子闻起来没什么气味,花闻起来有点香,塑料花闻起来是塑料的气味。(板书记录)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比一比,说一说”寻找证据,判断“塑料花是植物吗 ”,意在引导学生使用证据,提升对植物的认识。环节四:拓展(指向目标3)学生活动5:说一说这些植物怎么种植学生活动6:种一棵植物。教师活动5材料准备: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可以种植的植物: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边展示边介绍)2.提问:说一说这些植物的种植方法有哪些?3.预设:大蒜、绿豆、向日葵籽可以种在土里,绿萝可以养在水里,也可以种在土里。4.介绍:种植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种在土里,叫土培;还有一种是种在水里,叫水培。像一般植物的种子适合种植在土里,大蒜、番薯等可以种植在土里,也可以种植在水里。教师活动61.展示图片:水培的大蒜和土培的小麦。2.提问:预测一下植物种下去后,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发生变化吗?同学们想知道它都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吗?展示活动手册P2,看,这是一张科学记录表,我们每周上好科学课回去记录一次,把它生长变化的特点画下来。第一周画的是植物最开始的样子。现在小组长上来领植物,每人一种,拿到的就可以开始把你的植物第一周的样子画下来,可以涂上颜色。(每组一袋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每人一样)3.小结:同学们,我们的观察还没有结束,请回去以后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将这些植物种起来,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并及时通过画图或拍照的形式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植物,我们也可以观察、尝试种植其他的植物。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种一棵植物”,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进一步观察和感受生命的生长和变化过程。环节五:课末练习(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8一、判断题1.。 ( )2.,。 ( )3.,,。 ( )二、圈一圈,。三.:(??,。)教师活动8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2.全批全改。活动意图说明:回顾梳理知识要点,检验目标达成情况。
【板书设计】我们知道的植物 会开花、有叶子、不会动、会长高、要浇水
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导学案
学习内容 我们知道的植物
学习目标 1.通过将植物和塑料花进行对比观察,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2.通过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3.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学习资源 每组一盆植物、学习活动手册 随堂记录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11.说一说:我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学生活动2: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和特点1.看一看,说一说:你们知道的植物以及特点?学生活动3:观察植物图片找一找:图中哪些是植物? 说一说:植物的共同点。思考:石头上的蝴蝶,它是植物吗?为什么?学生活动4:分组交流讨论1.塑料花是植物吗?说一说理由。学生活动5:说一说这些植物怎么种植学生活动6:种一棵植物。 随堂练习:一、判断题1.。 ( )2.,。 ( )3.,,。 ( )二、圈一圈,。3.:(??,。)
学后反思 说一说:1.身边常见的植物有哪些?有什么特点?塑料花是植物吗?什么样的物体可以被称为植物? 2.关于植物我还想知道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