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规划初中生活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规划初中生活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规划初中生活》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二框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明确规划的价值和意义,掌握合理科学的规划方法,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规划付诸实践、坚持努力。
学情分析
该阶段的学生刚由小学步入初中,对于初中生活比较新奇,求知欲强烈;同时,对世界已有自己的认知和生活经验,但还不够充足。很多同学进入到初中不能很快适应初中的节奏,由此会引发很多烦恼,导致日渐荒废度日等......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规划初中生活的重要性及如何规划初中生活就显得极为重要。
核心素养分析
1.政治认同: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热爱中学生活,珍惜新的起点,把握机遇,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中学生活的到来。 2.健全人格:认识规划初中生活的意义,自尊自信,确定正确的个人发展目标并积极落实。 3.道德修养:树立正确三观,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4.责任意识:从自我实际出发,规划自己的初中生活,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规划。
教学重点
规划的重要性;如何规划初中生活
教学难点
如何规划初中生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1.这个暑假你过得如何? 2.你是如何安排你的假期生活的? 3.你是否为升入初中做过规划呢? 【导入语】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规划初中生活》。 回忆假期生活,思考问题并积极回答。
二、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3-5分钟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6-8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1.什么是规划(含义)? 2.规划初中生活有什么意义? 3.如何规划初中生活? 【知识探究一】何为规划 根据课本P6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规划初中生活,学生理解什么是“规划”。 思考:你对未来的初中生活有过憧憬吗?如何才能让初中生活丰富多彩、更有意义和价值 说说你的打算。 【总结归纳】1.什么是规划?(规划的含义) P6 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做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即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 【注解】“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出自《礼记·中庸》。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 意思: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知识探究二】为何规划 辩一辩:我们是否需要规划? 正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做好规划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 反方:“计划赶不上变化快”,事事规划总会有遗漏,走一步看一步更稳妥。 总结:虽然说生活中确实会有“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的现象出现,但并不能否定计划的重要性和价值。 计划是行动的指南 ,它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配资源、设定步骤,并预测可能遇到的挑战。没有计划,我们可能会陷入盲目行动或犹豫不决的境地,从而错失良机。因此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知识归纳】 2.规划初中生活有什么意义? P6 ①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 ②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 【知识探究三】如何规划 (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武亦姝的梦想和目标是什么? 你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确立自己的目标? (二)根据材料,思考问题:1.武亦姝是如何规划自己的初中生活的? 2.你对她的行动方案有什么启发? 【相关链接】补充:学会根据轻重缓急制订行动方案 根据材料,思考:武亦姝能取得如今的优秀成绩靠的是什么? 【方法与技能】补充:学会“努力”的方法 【知识归纳】 3.怎样规划初中生活? P6-8 ①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②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③有了规划,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 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预习教材并思考问题,并做好笔记。 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 深入思考探讨后,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总结归纳各抒己见。 小组合作参与探讨,并发表看法。
三、课堂练习 1.展示课件、导学案的练习题目。 2.点拨答案。 主动回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1.邀请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2.回顾本节知识点,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明确本堂课重点、难点。 学生谈收获,并自主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
四、课后任务 【教师寄语】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认真制定并落实好自己的初中规划书,不负青春韶华。 完成初中生活规划书并认真执行。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