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小小科学家【核心概念】12.技术、工程与社会【学习内容与要求】12.2 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1~2年级:①举例说出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与功能,知道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中的第一课,是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学习的开端。教材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模块1,科学是什么。通过回忆小时候做过的与科学相关的事情,用视频及图片的形式告诉学生科学家也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答案。模块2:学做科学家。用阅读的形式告诉学生科学家做过滚小球的实验,然后让学生也来做滚小球实验并有所发现。模块3:不同类型的科学家。通过看图、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家从事不同方面的研究,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从而埋下热爱科学、追寻科学、投身科学的种子。【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探索欲强烈的阶段。他们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观察和实验经验,对科学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然而,“科学”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抽象的,他们对科学家的具体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也是不够了解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回忆小时候做过的与科学相关的事情出发,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来体验什么是科学,从而打破科学的神秘感,树立起自己也能做科学研究的自信心。【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回忆做过的科学活动,类比科学家的研究,知道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能够举例说明科学家从事不同领域的研究。科学思维:能根据实际情境对哪个小球滚得远做出合理的猜想。探究实践:体验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态度责任:通过像科学家那样提出问题,初步意识到好奇心很重要。【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学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演示实验材料1组学生材料:每组斜坡1个、钢制小球1个、木制小球1个、绒布1块、记录单每人1份【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活动一:科学是什么 一、科学是什么 1.出示图片并提问:小朋友们,请看屏幕,照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吗?2.追问:你有没有在幼儿园或家里做过这些事情或者是类似的事情呢?那你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相机板书:好奇心、找答案)3.小结:小朋友,你们知道吗,你们做过的这些事情都是和科学有关的。(PPT出示:科学)科学家和我们一样,也对这个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那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寻找答案,满足好奇心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科学家的故事。4.播放法布尔和李时珍的故事,小组讨论:这两位科学家有什么共同点?5.小结:这两位科学家都对大自然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想办法去寻找答案。6.出示李四光和牛顿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他们的故事。7.小结:科学家就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并且会想方设法去寻找问题答案的人。 1.回忆自己是否曾经做过这些类似的事情。2.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3.观看视频:科学家的故事。4.小组讨论:视频中的两位科学家有什么共同点。5.说一说其他科学家的故事。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小时候做过的事,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就在身边,平时所做的很多事都和科学有关。在此基础上,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进一步调动学生探知周边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的科学学习热情。活动二:学做科学家 二、学做科学家1.介绍大科学家伽利略和滚球实验。2.引发探究:你们也想像大科学家伽利略一样当一回小小科学家,来做滚小球的实验吗?你们又会有什么发现呢?(板书:小小科学家)3.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实验。实验一:在不同高度滚小球(1)出示实验器材并提问:这里有一个球,你打算怎么来做这个实验呢?(2)学生交流实验方法,教师相机引导完善方案。(3)作出猜想:你觉得小球从哪个位置滚下去会滚得更远?(4)小结:小球放的位置越高,滚得越远。实验二:在同一高度滚不同材质的小球(1)思考:如果老师给你大小相同的一个钢球和一个木球,你又准备怎么来做实验呢?4.总结:大科学家伽利略做滚球实验发现了小球越滚越快的秘密,刚才大家都当了一回小小科学家,也做了滚小球实验,也有了两个发现,真是了不起! 1.思考自己是否认识伽利略。2.思考实验方案。3.学生交流实验方法。4.学生分组实验。5.学生交流汇报。6.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方案。7.思考哪个小球会滚的更远。8.学生第二次分组实验。9.交流汇报第二次实验结果。 本环节设置了两个层次的“滚小球”实验,旨在让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做实验的过程中初步领悟到:我们都是小小科学家,也可以像科学家那样做各种研究,也能有所发现。活动三:了解不同类型的科学家 三、了解不同类型的科学家1.谈话:那科学家们除了研究滚小球之外,还会研究些什么呢?2.出示科学家图片并提问:这些科学家是研究什么的?3.追问: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科学家研究什么?4.交流:如果你将来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科学家,你想去研究什么? 观察图片,思考科学家在研究哪些事物。说出更多的科学家研究的领域。思考如果自己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科学家,想去研究什么。 通过讨论、交流不同领域科学家研究不同事物的话题,让学生知道科学家涉及的研究领域很广泛,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做小小科学家的兴趣。活动四:总结拓展,延续科学探究 四、总结拓展,延续科学探究1.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当了一回小小科学家,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时刻保持好奇心,并努力想办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长大了能够成为真正的科学家。2.作业:麻雀也有两条腿,它们走路的方式和人一样吗?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去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呢?课后请小朋友们到户外观察一下、探究一番,把你研究的方法和发现用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1.思考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去观察麻雀走路的方式。2.课后完成实践作业。 通过课后实践作业的布置,把学生的科学研究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再次让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索无处不在,只要保持好奇心,就能发现身边的各种科学奥秘。【板书设计】观察实验找答案好奇心1.小小科学家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走进科学 5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小小科学家【核心概念】12.技术、工程与社会【学习内容与要求】12.2 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1~2年级:①举例说出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与功能,知道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中的第一课,是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学习的开端。教材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模块1,科学是什么。通过回忆小时候做过的与科学相关的事情,用视频及图片的形式告诉学生科学家也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答案。模块2:学做科学家。用阅读的形式告诉学生科学家做过滚小球的实验,然后让学生也来做滚小球实验并有所发现。模块3:不同类型的科学家。通过看图、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家从事不同方面的研究,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从而埋下热爱科学、追寻科学、投身科学的种子。【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探索欲强烈的阶段。他们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观察和实验经验,对科学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然而,“科学”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抽象的,他们对科学家的具体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也是不够了解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回忆小时候做过的与科学相关的事情出发,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来体验什么是科学,从而打破科学的神秘感,树立起自己也能做科学研究的自信心。【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回忆做过的科学活动,类比科学家的研究,知道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能够举例说明科学家从事不同领域的研究。科学思维:能根据实际情境对哪个小球滚得远做出合理的猜想。探究实践:体验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态度责任:通过像科学家那样提出问题,初步意识到好奇心很重要。【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学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演示实验材料1组学生材料:每组斜坡1个、钢制小球1个、木制小球1个、绒布1块、记录单每人1份【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科学是什么1.出示图片并提问:小朋友们,请看屏幕,照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吗?2.追问:你有没有在幼儿园或家里做过这些事情或者是类似的事情呢?那你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相机板书:好奇心、找答案)3.小结:小朋友,你们知道吗,你们做过的这些事情都是和科学有关的。(PPT出示:科学)科学家和我们一样,也对这个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那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寻找答案,满足好奇心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科学家的故事。4.播放法布尔和李时珍的故事,小组讨论:这两位科学家有什么共同点?5.小结:这两位科学家都对大自然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想办法去寻找答案。6.出示李四光和牛顿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他们的故事。7.小结:科学家就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并且会想方设法去寻找问题答案的人。[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小时候做过的事,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就在身边,平时所做的很多事都和科学有关。在此基础上,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进一步调动学生探知周边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的科学学习热情。]二、学做科学家1.介绍大科学家伽利略和滚球实验。2.引发探究:你们也想像大科学家伽利略一样当一回小小科学家,来做滚小球的实验吗?你们又会有什么发现呢?(板书:小小科学家)3.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实验。实验一:在不同高度滚小球(1)出示实验器材并提问:这里有一个球,你打算怎么来做这个实验呢?(2)学生交流实验方法,教师相机引导完善方案。(3)作出猜想:你觉得小球从哪个位置滚下去会滚得更远?(4)学生分组实验。(5)交流汇报:你发现了什么?(6)小结:小球放的位置越高,滚得越远。实验二:在同一高度滚不同材质的小球(1)思考:如果老师给你大小相同的一个钢球和一个木球,你又准备怎么来做实验呢?(2)讨论、交流实验方案。(3)作出猜想:你觉得哪个小球会滚得更远?(4)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记录。(5)交流汇报:这一次你又有什么发现?4.总结:大科学家伽利略做滚球实验发现了小球越滚越快的秘密,刚才大家都当了一回小小科学家,也做了滚小球实验,也有了两个发现,真是了不起![设计意图:本环节设置了两个层次的“滚小球”实验,旨在让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做实验的过程中初步领悟到:我们都是小小科学家,也可以像大科学家那样做各种研究,也能有所发现。]三、了解不同类型的科学家1.谈话:那科学家们除了研究滚小球之外,还会研究些什么呢?2.出示科学家图片并提问:这些科学家是研究什么的?3.追问: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科学家研究什么?4.交流:如果你将来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科学家,你想去研究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不同领域科学家研究不同事物的话题,让学生知道科学家涉及的研究领域很广泛,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做小小科学家的兴趣。]四、总结拓展,延续科学探究1.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当了一回小小科学家,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时刻保持好奇心,并努力想办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长大了能够成为真正的科学家。2.作业:麻雀也有两条腿,它们走路的方式和人一样吗?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去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呢?课后请小朋友们到户外观察一下、探究一番,把你研究的方法和发现用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设计意图:通过课后实践作业的布置,把学生的科学研究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再次让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索无处不在,只要保持好奇心,就能发现身边的各种科学奥秘。]【板书设计】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走进科学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小小科学家(教案).docx 1.小小科学家(表格式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