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小小工程师(表格式+非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小小工程师(表格式+非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小小工程师
【核心概念】
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与要求】
13.3 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1-2年级:③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④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并展示,尝试通过观察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教材分析】
《小小工程师》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走近科学》单元的第 2 课。教材从一年级小朋友们的认知水平出发,安排三个模块的学习活动:模块1,回忆小时候做过的事情,感受工程就在身边;读图文,知道工程师是设计、制造物品的人。模块2,利用身边简单材料做一个铅笔加长器,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可以像工程师一样设计、制造物品。模块3,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文,了解不同类型的工程师从事不同的工作,他们涉及到的设计和制造领域很广泛,从而激发学生学做小小工程师的兴趣。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做过很多与工程师类似的事情,但他们没有将自己做的这些事与工程师进行联系过。对于工程师到底是做什么的,和科学家的工作有什么区别都很模糊。因此本课重在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了解工程师是做什么的,并通过亲历工程的简单过程来体验做一名小小工程师。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通过将自己做过的类似工程的事与工程师所做的事进行类比,感受到工程就在身边。知道工程师是设计、发明、制造物品的人。
2.能够说出工程师涉及不同的行业,列举工程师设计制造的物品,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制造。
科学思维:
能利用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突破对常见物品功能的思维定势,利用发散思维提出不同想法。
探究实践:
能够利用简易材料自制一个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作的物品不断改进,力争做得更好。
态度责任:
在工程实践活动中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愿意分享成果。
【教学重点】
知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经历制作一件物品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认识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工程师重在设计、制造。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铅笔加长器
学生材料:积木、短铅笔头 、吸管、剪刀 、胶带纸、卡纸若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活动一:幼小衔接,了解工程师是做什么的 (一)回忆做过的类似工程师做的事情,激活已有经验1.出示积木并谈话:这是什么?你玩过吗?想不想再来玩一玩?2.出示沙滩图并提问:这是一片什么?你在沙滩上做过什么事情?3.出示拆装玩具图并提问:他在干什么?你们拆过、装过吗?4.提问:那你还做过其他类似的事情吗?(二)与工程师的工作进行类比,寻找共同点1.谈话:我们做的这些事和生活中哪一类人做的事情类似?2.比较: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和工程师做的事情哪里类似?3.提问:那你觉得工程师是怎样的人?4.小结:工程师是设计、制造各种物品的人。(三)了解工程师制造的物品,体会与生活的关系1.谈话:这些都是工程师制造的各种物品,都认识吗?它们可以有哪些用途呢?2.联系生活,深入交流:像这样的物品,你还知道哪些?它们又满足了人们的哪些需求?3.小结:工程师设计、制造的各种物品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1.学生分组搭积木。2.回忆在沙滩上做过的一些事情以及拆装机械玩具的经历。3.回顾更多类似的经历并分享给大家。4.思考自己做过的事情与生活中哪一类人做的事情是类似的。5.形成对工程师的简单认知。6.思考工程师的杰作及用途。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小时候做过的事,并与工程师所做的事进行类比,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感受到工程就在身边。在此基础上,通过交流工程师设计、制造的物品,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制造,从而形成工程师就是设计和制造各种物品的人的认知。
活动二:实践体验,学做小小工程师 1.谈话:现在我们知道了工程师是做什么的了,想不想今天在课上也来做一回小小工程师?2.提问:看,老师这里有一支铅笔,太短了,不好写字了,丢掉又特别浪费,怎么办呢?你有没有办法像工程师一样设计制造一个东西让这样的小铅笔头变长?3.谈话:那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个铅笔加长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卡纸、吸管、胶带、剪刀。请你们选一选材料,想一想做法,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说一说你准备怎么设计。4.交流汇报:你打算选择什么材料?怎么做?还有没有别的想法?5.展示交流:(1)学生自评、互评。(2)交流:你们的加长器都很完美吗?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6.比较:看,这些是工程师通过不断地试验、改进制造出的铅笔加长器,它们和你们自己做的相比各有什么特点呢?7.小结:是的,看来各有优点:工程师制作的铅笔加长器既结实、好用,又好看,还能重复使用;我们自己做的铅笔加长器取材容易、价格便宜而且还环保。 思考:短的铅笔不好写了怎么办?2.结合老师所给材料想一想如何制作铅笔加长器。3.汇报自己的想法。4.亲自动手制作铅笔加长器。5.评价自己及同学做的铅笔加长器,思考如何改进。6.比较自己做的铅笔加长器与工程师做的有什么不同。 通过让学生利用身边简单易得的材料,像工程师一样设计制造一个物品,解决身边的真实问题,亲身体验工程设计、制作、评估、改进的实践过程,为后继像工程师那样进行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活动三:交流联想,认识不同类型的工程师 1.谈话:其实,除了铅笔加长器以及前面我们提到的一些物品,工程师涉及到的设计和制造领域是非常广泛的。2.出示教材图片并交流:他们是负责设计建造什么的工程师?3.提问: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工程师?4.小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同类型的工程师,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更便捷、更舒适。 1.仔细观看图片,思考他们分别是负责设计制造什么的工程师2.交流:还有哪些类型的工程师? 通过引导学生对工程师的工作进行充分交流、展开丰富联想,认识到工程师涉及的设计和制造领域很广泛,从而激发学生学做小小工程师的兴趣。
四、总结拓展,延伸工程实践活动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了吗?2.比较:科学家和工程师做的事有什么不同?3.小结:科学家主要是发现大自然的奥秘,解答一些疑问的;而工程师是设计、制造一些物品,满足我们生活需求的。4.布置作业:(1)进一步改进铅笔加长器。(2)回家后问问家里的长辈:洗衣机普遍使用之前,人们是怎么洗衣服的? 1.思考工程师的工作和科学家的工作有什么不同。2.进一步改进铅笔加长器。 通过与科学家工作的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工程师是做什么的;通过课后实践探究任务的完成,让学生进一步感觉到自己也能做工程,从而激励学生努力成为小小工程师。
【板书设计】
小小工程师
设计
工程师
制造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走进科学 5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小小工程师
【核心概念】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与要求】
13.3 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1-2年级:③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④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并展示,尝试通过观察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教材分析】
《小小工程师》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走近科学》单元的第 2 课。教材从一年级小朋友们的认知水平出发,安排三个模块的学习活动:模块1,回忆小时候做过的事情,感受工程就在身边;读图文,知道工程师是设计、制造物品的人。模块2,利用身边简单材料做一个铅笔加长器,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可以像工程师一样设计、制造物品。模块3,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文,了解不同类型的工程师从事不同的工作,他们涉及到的设计和制造领域很广泛,从而激发学生学做小小工程师的兴趣。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做过很多与工程师类似的事情,但他们没有将自己做的这些事与工程师进行联系过。对于工程师到底是做什么的,和科学家的工作有什么区别都很模糊。因此本课重在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了解工程师是做什么的,并通过亲历工程的简单过程来体验做一名小小工程师。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通过将自己做过的类似工程的事与工程师所做的事进行类比,感受到工程就在身边。知道工程师是设计、发明、制造物品的人。
2.能够说出工程师涉及不同的行业,列举工程师设计制造的物品,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制造。
科学思维:
能利用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突破对常见物品功能的思维定势,利用发散思维提出不同想法。
探究实践:
能够利用简易材料自制一个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作的物品不断改进,力争做得更好。
态度责任:
在工程实践活动中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愿意分享成果。
【教学重点】
知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经历制作一件物品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认识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工程师重在设计、制造。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铅笔加长器
学生材料:积木、短铅笔头 、吸管、剪刀 、胶带纸、卡纸若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幼小衔接,了解工程师是做什么的
(一)回忆做过的类似工程师做的事情,激活已有经验
1.出示积木并谈话:这是什么?你玩过吗?想不想再来玩一玩?
2.学生分组活动:搭积木。
3.出示沙滩图并提问:这是一片什么?你在沙滩上做过什么事情?
4.出示拆装玩具图并提问:他在干什么?你们拆过、装过吗?
5.提问:那你还做过其他类似的事情吗?
(二)与工程师的工作进行类比,寻找共同点
1.谈话:我们做的这些事和生活中哪一类人做的事情类似?
2.比较: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和工程师做的事情哪里类似?
3.提问:那你觉得工程师是怎样的人?
4.小结:工程师是设计、制造各种物品的人。
(三)了解工程师制造的物品,体会与生活的关系
1.谈话:这些都是工程师制造的各种物品,都认识吗?它们可以有哪些用途呢?
2.联系生活,深入交流:像这样的物品,你还知道哪些?它们又满足了人们的哪些需求?
3.小结:工程师设计、制造的各种物品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小时候做过的事,并与工程师所做的事进行类比,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感受到工程就在身边。在此基础上,通过交流工程师设计、制造的物品,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制造,从而形成工程师就是设计和制造各种物品的人的认知。]
二、实践体验,学做小小工程师
1.谈话:现在我们知道了工程师是做什么的了,想不想今天在课上也来做一回小小工程师?
2.提问:看,老师这里有一支铅笔,太短了,不好写字了,丢掉又特别浪费,怎么办呢?你有没有办法像工程师一样设计制造一个东西让这样的小铅笔头变长?
3.谈话:那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个铅笔加长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卡纸、吸管、胶带、剪刀。请你们选一选材料,想一想做法,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说一说你准备怎么设计。
4.学生选一选材料,想一想做法。
5.交流汇报:你打算选择什么材料?怎么做?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6.小组活动:制作铅笔加长器。
7.展示交流:
(1)学生自评、互评。
(2)交流:你们的加长器都很完美吗?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8.比较:看,这些是工程师通过不断地试验、改进制造出的铅笔加长器,它们和你们自己做的相比各有什么特点呢?
9.小结:是的,看来各有优点:工程师制作的铅笔加长器既结实、好用,又好看,还能重复使用;我们自己做的铅笔加长器取材容易、价格便宜而且还环保。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利用身边简单易得的材料,像工程师一样设计制造一个物品,解决身边的真实问题,亲身体验工程设计、制作、评估、改进的实践过程,为后继像工程师那样进行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三、交流联想,认识不同类型的工程师
1.谈话:其实,除了铅笔加长器以及前面我们提到的一些物品,工程师涉及到的设计和制造领域是非常广泛的。
2.出示教材图片并交流:他们是负责设计建造什么的工程师?
3.提问: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工程师?
4.小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同类型的工程师,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更便捷、更舒适。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工程师的工作进行充分交流、展开丰富联想,认识到工程师涉及的设计和制造领域很广泛,从而激发学生学做小小工程师的兴趣。]
四、总结拓展,延伸工程实践活动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了吗?
2.比较:科学家和工程师做的事有什么不同?
3.小结:科学家主要是发现大自然的奥秘,解答一些疑问的;而工程师是设计、制造一些物品,满足我们生活需求的。
4.布置作业:
(1)进一步改进铅笔加长器。
(2)回家后问问家里的长辈:洗衣机普遍使用之前,人们是怎么洗衣服的?
[设计意图:通过与科学家工作的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工程师是做什么的;通过课后实践探究任务的完成,让学生进一步感觉到自己也能做工程,从而激励学生努力成为小小工程师。]
【板书设计】
2.小小工程师
设计
工程师
制造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走进科学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