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5 黄河颂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5 黄河颂 教案

资源简介

5 黄河颂
【教材分析】
本文是统编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其地位在本单元中自然 非常重要。作为《黄河大合唱》中的一个乐章,《黄河颂》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 象,抒情形式直白易懂,情绪慷慨激昂,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是七年级学生学习 直抒胸臆、强化爱国热情的良好载体。因此,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可以初步领略现代诗歌的 艺术特色,学习诗歌朗诵的技巧,提高诗歌朗诵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朗读、 批注和体会作品思想情感的方法,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中体现的爱国主义 情感。
【教学目标】
1.联系背景,品味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2.为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做批注,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的理解。 3.理解黄河的精神内涵,体会黄河精神过去和现在的时代意义。
【预习提示】
1. 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和作者)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边读边悟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 作用是什么
(2)歌词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有哪些
(3)组诗《黄河大合唱》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4)读完全文后,你还有什么发现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PPT展示黄河图片,播放《保卫黄河》音频导入。)
黄河,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是我们祖国伟大的母亲河!炎黄子孙在黄河流域繁衍生 息,黄河以其坚强的凤骨、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今天我们要体 会吟诵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歌颂黄河的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学生自读作答) 明确:三个。(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自读作答,再讨论展示)
明确:(1)使得歌词主体部分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即“颂黄河”部分可清楚地划分 为“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三个层次。由实到虚,逐步深入。
(2)有利于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表达对黄河的礼赞之情。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以与小组成员讨论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 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 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三、品读课文,对话文本
(一)请再次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做旁批,想一想:
1.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 由哪个字统领
明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由“望”字统领。
2.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 明确: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3.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 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伟大坚强的精神。
(二)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明确: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 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 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 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2.“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想想看,这一尾声起什么作用 诗歌最后两句 采用什么修辞方法,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 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 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三)教师精讲点拨。
关于诗歌的风格,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 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 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我们学习过的诗歌中有很多也是属于这种类型的,比如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
四、检测与作业
(一)结合本课的学习,以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备下次的诗歌朗诵会。
(二)升华感受:
用“黄河母亲,我想对您说……”的句式作为领起,以第一人称说出自己读完诗歌后的感受。
附:板书设计
序曲—
黄河颂 光未然
主休-
土 -
一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 颂 学习黄河精神
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