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高一年级 生物学问题探讨:“长脖子”的个体一定将这一性状传递给下一代吗 基因库: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基因频率: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改变aaAAAa基因型 AA Aaaa数量 30 6010A 基因的基因频率(2×30+60)÷200=60%a 基因的基因频率(2×10+60)÷200=40%如何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亲代基因型比例 AA(30%) Aa(60%)aa(10%)配子比例 A(30%) A(30%)a(30%)a(10%)子代基因型比例 AA(36% Aa(48%aa(16%)子代基因频率 A(60%a(40%)假设:昆虫种群非常大,雌雄个体间自由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不同翅色的个体生存和繁殖机会均等,不发生突变。(1)填写表格中的数据。(2)每一代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基因频率是否一致 经过调查,某地区隐性遗传病白化病的发病率是16%,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在进行遗传咨询时,发现丈夫的母亲是白化病患者,那么请估 算该对夫妇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是多少 丈夫的基因型为Aa该地区:aa=16%a=40% 则 :AA=36%Aa=48%妻子的基因型是Aa的概率:Aa/(AA+Aa)=4/7子女患病,基因型为aa的概率:4/7×1/4 =1/7基因频率随机变化有偏好的基因频率改变出现基因交流基因频率不定向改变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种群规模小非自由交配迁入和迁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最终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新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种群中出现大量随机的、不定向的可遗传变异形成生物进化丰富的材料(1)为何桦尺蛾的体色有不同的颜色 (2)在天然状态下哪种桦尺蛾较多 这是为什么 (3)工业污染后,决定桦尺蛾体色的基因频率如何变化 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基因频率,决定进化的方向种群中存在各种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将不利变异淘汰,有利变异积累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在固体培养基中涂布细菌在培养基的不同区域放置抗生素纸片从抑菌圈边缘挑取细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培养问题探讨:“长脖子”鹿是新的物种吗 隔离: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地理隔离:由于地理阻隔而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里海虎 印度支那虎华南虎 东北虎生殖隔离:无法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初始种群利用麦芽糖培养基培养40代的杂交实验实验过程利用淀粉培养基培养18151215雌性淀粉 麦芽糖实验结果实验群体中交配的次数对照群体中交配的次数麦芽糖 淀粉淀粉 麦芽糖麦芽糖 淀粉920228雌性雄性雄性突变和基因重组作用于自然选择种群的基因频率地理隔离积累导致基因库的差别生殖隔离物种形成改变标志导致(1)二倍体和四倍体西瓜是同一物种吗 (2)如果不是,那么这两种不同物种是 如何形成的 请用概念图的形式,描绘超级细菌的出现与抗生素滥用的关系。滥用抗生素,耐药菌积累,细菌间发生基因重组细菌感染 产生症状(炎症等) 敏感菌死亡,耐药菌存活繁殖 超级耐药菌出现个别细菌发生变异,产生耐药菌使用抗生素小结(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4)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