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六单元 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人教版)九年级上(第2课时)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核心素养目标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碳单质的使用情况,了解碳单质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可燃性。0102通过学习碳的化学性质,了解碳的用途。03通过学习探究碳的化学性质,重点掌握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现象和结论。04通过分组实验探究,提高学生试验操作技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新知导入古代名画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而依然色泽鲜艳不褪色,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墨是我国传统文房用具之一,用炭黑等材料制成。探究新知碳原子结构示意图木质电线杆炭化防腐碳素笔书写档案一、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得失两难,性质稳定探究新知把电线杆烧焦后木头变成木炭,由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一、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探究新知1.与充足的O2的反应:2.与不充足的O2的反应:C+O2 = CO2点燃2C+O2 = 2CO点燃(放出热量)(放出热量)二、C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碳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不同。探究新知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那么,化学性质呢?钻石能燃烧吗?化学性质相似;金刚石在液氧中能燃烧。二、C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探究新知观察现象:1.碳、氧化铜、铜的颜色?2.石灰水的变化情况?3.开始时气泡的产生?4.装置的特点?三、碳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探究新知三、碳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实验现象:1.试管内粉末由黑色变成光亮的红色;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探究新知CuO和C澄清石灰水现象:试管内粉末由黑色变成光亮的红色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有Cu生成结论:有CO2生成网罩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集中火焰提高温度高温三、碳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探究新知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2.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取出,再停止加热 防止石灰水被倒吸,使试管炸裂。防止试管口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问题:三、碳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探究新知3.刚开始试管中出现气泡,为什么石灰水不变浑浊 4.为什么要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刚开始的排出是试管中的空气。防止铜重新被氧化。2Cu + O2 = 2CuO△问题:三、碳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探究新知2CuO + C = 2Cu + CO2高 温所以单质碳可以还原金属氧化物氧化铜失去氧变为铜单质碳夺去了氧化铜中的氧使其变成了铜三、碳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探究新知应用1: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如,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2Fe2O3+3C 4Fe +3CO2 ↑高温反应原理:三、碳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应用2: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使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反应原理:CO2 + C 2CO高温还原性课堂练习1.试管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黑色粉末是( )A.氧化铜 B.四氧化三铁与木炭粉C.铜与木炭粉 D.氧化铜与木炭粉2.在2Fe2O3+3C = 4Fe+3CO2↑反应中,还原剂( )A.C B.CO2 C.Fe2O3 D.Fe高温DA3.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碳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D课堂总结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书写档案)可燃性(作燃料)还原性(冶炼金属)课题1(第2课时)碳单质的多样性分层作业【基础培优】:1.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主要原因是( )A.碳是黑色的B.碳粉末细小C.碳不溶于水D.常温下碳化学性质稳定分层作业【能力提升】:1.化学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 (1)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3)要使 80g 氧化铜完全被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2课时同步分层练习【基础培优】1.下列事实能体现单质碳的稳定性的是( )A. 用活性炭处理工业废水 B.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C. 用木炭作燃料 D.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2. 有一黑色粉末放在试管中加强热后,发现生成物中有亮红色的固体,同时生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推断此黑色粉末可能是( )A、木炭粉 B、煤灰 C、氧化铜 D、氧化铜和木炭粉3.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按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用炭黑等制成)。说明单质碳具有的性质是( )A.具有可燃性 B.在常温下稳定C.具有氧化性 D.具有还原性4.在2Fe2O3+3C=4Fe+3CO2↑反应中,还原剂是( )A.C B.CO2 C.Fe2O3 D.Fe5.试管中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黑色粉末是( )A.氧化铜 B.四氧化三铁和木炭粉C.氧化铜和木炭粉 D.氧化铜和二氧化锰【能力提升】1.下列关于碳的燃烧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碳与氧气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C. 金刚石的硬度很大,所以金刚石不能燃烧D.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可能是混合物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与单质碳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CO B. CO2 C. O2 D. CuO3.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提纯的方法是( )A. 通过颜色人工分离 B. 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C. 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 加入水后过滤4.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事实 解释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碳的化学性质不稳定B 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 石墨很软C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 焦炭具有氧化性D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5.下表为不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气体的体积。分析数据与气体组成、性质的关系,结论正确的是( )H2 CO2 O2 N2 C12气体的沸点(℃) -252 -78 -183 -196 -34被吸附的体积(mL) 4.5 97 35 11 494A.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多时,气体易被吸附B.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二、填空探究题:1.煤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燃具。煤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当我们打开炉门,氧气充足时,煤燃烧主要生成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当我们关小炉门,氧气不充足时,煤燃烧主要生成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都可以用来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小刚同学选用甲装置来进行实验:(1)实验过程中,小刚发现W管右端的气球鼓起来了,实验结束冷却到室温后,气球依然鼓着,他经过探究发现气球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小刚查阅资料得知:木炭和氧化铜高温时也可以反应产生铜和一氧化碳,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事实说明,相同的反应物发生化学变化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生成物不同。(2)甲乙两种装置相比,甲装置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1.同步分层练习答案【基础培优】:1. B 2.D 3.B 4.A 5.C【能力提升】:C 2.A 3.C 4.D 5.D二、填空探究题:1. CO2 C + O2 = CO2CO 2C + O2 = 2CO2.(1)C+CuO = Cu+CO↑反应物的量(或反应物的质量)反应物的质量不同(2)甲乙两种装置相比,甲装置的优点之2.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点燃点燃高温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2课时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教材分析 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前面的内容对本课题起到铺垫作业。本课题介绍碳的化学性质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再通过活动探究理解碳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并能根据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化学反应的特点并总结还原反应的概念。核心素养目标 化学观念: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碳单质的使用情况,了解碳单质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可燃性。科学思维:通过学习碳的化学性质,了解碳的用途。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学习探究碳的化学性质,重点掌握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现象和结论。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分组实验探究,提高学生试验操作技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重点 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难点 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图片:晋王羲之《长风帖》提出问题:古代名画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而依然色泽鲜艳不褪色,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引入新课。 思考讨论 增强学生兴趣,体会化学就在身边。讲授新课 一、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教师展示图片:碳素笔书写档案、木质电线杆炭化防腐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相对稳定。把电线杆烧焦后木头变成木炭,由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二、C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1、与充足的O2的反应:2、与不充足的O2的反应:结论:碳在不同条件下燃烧,产物不同。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那么,化学性质呢?钻石能燃烧吗?金刚石在液氧中能燃烧。 思考总结回答问题 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碳单质的使用情况,了解碳单质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可燃性。通过学习碳的化学性质,了解碳的用途。三、碳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认真观察。1.碳、氧化铜、铜的颜色?2.石灰水的变化情况?3.开始时气泡的产生?4.装置的特点?【交流讨论】实验现象描述。网罩的作用_________(说明反应的条件是 )【交流讨论】:试管口略向下倾斜?2.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取出,再停止加热 3.刚开始试管中出现气泡,为什么石灰水不变浑浊 4.为什么要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教师演示:用坩埚钳夹住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学生观察现象。教师分析还原反应,还原剂得氧,氧化剂失氧。得出碳的用途冶炼金属。1.高炉炼铁原理2.碳还原二氧化碳原理 观看视频描述现象。 通过学习探究碳的化学性质,重点掌握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现象和结论。课堂练习 1.试管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黑色粉末是( )A.氧化铜 B.四氧化三铁与木炭粉C.铜与木炭粉 D.氧化铜与木炭粉2.在2Fe2O3+3C高温4Fe+3CO2↑反应中,还原剂( )A.C B.CO2 C.Fe2O3 D.Fe3.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碳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课堂小结 1.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 可燃性 3. 还原性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课题1第2课时《碳单质的多样性》分层练习.doc 【核心素养】课题1第2课时《碳单质的多样性》教学设计.doc 【核心素养】课题1第2课时《碳单质的多样性》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