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说主题多维探究-艺术手法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备考2025】高考语文小说主题多维探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小说主题多维探究-艺术手法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备考2025】高考语文小说主题多维探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小说主题多维探究-艺术手法
思路引入
高考小说阅读文本特点突出,强调经典性与时代性,多为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文旨微婉,文学意味浓厚,其创作者往往注重“讲故事的方式”,并“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小说作品独特而精巧的构思,如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有着必然的关联。通过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诸如分析对比、反差、反讽、抑扬、象征、虚实、悬念、意外、巧合等手法的运用及其意图,可以归纳出小说的主题。
同时,在叙述方面,小说叙述者的语调、视角和情感倾向,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小说的叙述人称的选择、小说中的议论性语句,我们也可以捕捉到作者的创作意图。
典例分析
典例一
表现手法与主题之间也大有关系,如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就采用了夸张手法来表现主题。
别里科夫跟我同住在一所房子里。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他通宵做噩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他没精打采,脸色苍白。他所去的那个挤满了人的学校,分明使得他满心害怕和憎恶;跟我并排走路,对他那么一个性情孤僻的人来说,显然也是苦事。
文本在塑造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使用了什么手法?这种表现手法与主题表达之间有什么关系?
【赏析】
①作品通过夸张的方法塑造别里科夫的形象,展示人物性格;②之所以用夸张的手法表达,是因为作者想要唤醒生活在沙皇专制统治下已经麻木的群众,由于群众已经麻木,所以只有通过夸张,把现实生活变形放大,如此才能起到唤醒民众的作用。
典例二
同样的事件,更换叙事视角,会造成主题表达上的截然不同。阅读下列文段,思考如果叙述视角变成孔乙己,文章主题在表达上会有怎样的不同效果。
孔乙已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已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已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赏析】
所选文段如果从孔乙己的视角写,可能就要突出这样一种意味:生不逢时,天下无人能惜他的满腹才华。而作者从一个还未成年就被熏染得势利愚昧、冷酷无情的小伙计的视角去描写,不仅突出了孔乙己的迂腐形象,也表现了人心的功利和麻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也更显深刻。
典例三
小说要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哲思意趣,也就是说小说要传递思想性,而思想性的传递需要作家的艺术才能。没有艺术才能,一切都是空话。在美学上,说空话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席勒化”,把思想性落实到艺术性上,也有一个专业名词,叫“莎士比亚化”。
以《水浒》林冲这个人物来说,如果施耐庵只是拍案而起、满腔热诚地“安排”林冲“走”上梁山,这就叫“席勒化”;相反,由白虎堂、野猪林、牢城营、草料场、雪、风、石头、逃亡的失败、再到柴进指路,林冲一步一步地、按照小说的内部文本逻辑、自己“走”到梁山上去,这就叫“莎士比亚化”。
真正的小说家是“莎士比亚化”的,他们安排小说情节往往会打破人物惯常的生活逻辑,依仗反生活逻辑的文本逻辑,他们常常运用特殊技巧,如陡转、留白、映衬、对比、抑扬、误会、巧合等等,让人物冲出正常生活的轨道,在矛盾、纠结、动荡、逆转、错位、反差种种冲突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解析主题,要学会走到技巧的背后,在深度解读与思维素养的整合中确立主旨与创作意图。例如:
2017年《天嚣》中的“留白”;2017年《我们的裁缝店》中的“反差”;2017年《一种美味》中的“陡转”;2016年《锄》中的“反复”;2016年《战争》中的“以小见大”;2015年《马兰花》中的“双线索”;2014年《古渡头》中的“陡转”;2013年《鞋》中的“后记”;2013年《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中的“对比”;2013年《峡谷》中的“映衬”。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想象力,如果我们有足够的阅读才华,我们就可以将作家们所制造的这些“技巧”串联起来的,这一串联,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作者从看似平易的叙述中,蕴藏着不便平铺直叙的深刻用意,这些技巧构成了一种惊悚的、浩瀚的美,承载着太多的热爱、赞赏、感慨、惶恐、惆怅、辛酸等复杂情感,从而孕育出蕴籍丰富的主题旨趣。
技法总结
一、从小说的情节构思技巧,如情节的突转、人物与人物的对比、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等角度去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从小说的叙述特征,如叙述视角、叙述方式等角度去洞察小说的主题内涵。
针对练习
一、(202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走出以后
孙犁
南郝村虽然说不上什么山光湖色,有出奇的风景可看,却是大平原田园本色。①围村一条堤,堤外接连不断已经收割起庄稼的田亩,杨柳树也很多。村西有一条大河绕过,隔河望去,又是一围村庄,一片田亩围坑麻地,倘在夏秋两季,也一定有些风光景致。
正是冬天,快要过旧历年了,我在这村子住下。房东老伴两个,待我很好。
房东只有个女儿,今年十八岁。从小娇惯,抗战以来,更当男孩子看待,说一不二。我们不久就熟起来。她交游很广,认识许多女孩子,不但本村,外村也有许多姐妹。同时,她的好处也很多。为人慷慨,对抗日工作热心,敢出头,所以也着实令人赞佩。
②不久,她一定要去升学。我写了一封信,介绍她到抗属中学附设的卫生训练班去试试,却录取了。回来,和她母亲说了没三句话,就跑到街上去,找她的伙伴们去了。到夜晚回来,带来一个同她年岁差不多,比起她那细长个子,算个中等身材,比起她那尖长脸,算是圆脸,细眉大眼的女孩子来。说是她一个干妹妹,也要去升学,叫我写介绍信。
她叫王振中,自己说十七岁,家里愿意叫她出去。这个女孩子说话声音低,但听来很清楚响亮,老是微笑着,还有些害羞。说话和房东姑娘不同,很少流行的新名词,但是道理说得也很明白,叫人相信;③只是在说话中间,有时神气一萎,那由勇气和热情激起的脸上的红光便晦暗下来,透出一股阴暗;两个眉尖的外梢,也不断簌簌跳跃,眼睛对人有无限的信赖。她把要说的说完,就要走;我也随便答应,明天再说,可以写个信考考。
女房东是没事,也要一天找我谈上一个甚至两个钟头的。这回,王振中走了,她就过来,和我讲说了王振中的家:④王振中是这村北头赶大车王六儿的女孩子,也是独生女,家里虽然穷,但也因为这孩子从小就仁义懂事,爹娘也娇养惯了的。前几年,王六儿死在保定城了。她是从小许给本村在北平开店发家的黄清晨的儿子了,但那婆家并不叫这女孩子应心满意,公公在村里名声最不好,没人愿意招惹,是有名的顽固分子。
她说起话来就要离开这个家。
果然第二天太阳还没出来,王振中就来了。换了一身黑棉袄棉裤,袄很长大可体,裤脚很瘦,头发修剪得更短了,脖里围一条新毛巾,按着冀中区流行的青年妇女打扮起来,挟了一个包裹。我说:“信可以写,上学是好事,可是你和你婆家说好了没有?”
她红着脸说:“这是我情甘乐意,谁也管不了我。我和他们讲好了。你看我才从婆家出来,这鞋还是在那里拿的呢。”
我终于写了封简单的信,叫她去试试。临走,我说用不着带包裹,这是去考啊,不一定能录取。但她没答话,便催着房东的女儿走了,从门前堤上跳过去,走得非常快。
这样,我在南郝村过了旧年。正月间,冀中各地非常热闹,抗属中学驻的村子里,有五千个中学生参加大检阅。早晨,在会场上,我看见王振中穿了黑色棉军装,外罩一件长大的棉背心,背包、挂包、小碗、防毒口罩,一色齐全,和那些小同学一样站在队里。她的脸更红、更圆,已经洗去了那层愁闷的阴暗;两个眉梢也不再那样神经质的跳动,两片嘴唇却微微张开,露着雪白的牙齿,睁着大眼望着台上讲话的程子华同志的脸,那信赖更深了。
那个村庄,正在溥沱河和沙河之间。村边便是一片沙滩,上面一排高大的白杨树。一天早晨我正在杨树林里和一个老乡谈这一带的白菜和红薯的产量,王振中穿了护士的白布罩单和翻卷的白布单帽走过,手里还托了一个药瓶。看见我,大远跑来,敬了礼,问过我怎样到这里来,我的女房东身体好不好,小羊羔长大了没有,才微笑着听我对她的问话:“听说你婆家从北平把你……叫回来,像有什么打算,来找过你吗?”
“找过。”她又红了脸,但随着就平静流利地谈下去,“他们一家人全来了,男兵女将,直找到队长跟前去,要我回去。起先队长还要我回去看看,等我把事情说明白,说回去了就不会再有王振中了,队长才说你自己解决吧。可不是我自己解决,我已经向县政府告了状,解除婚约。这就一干二净,再说我也还不到结婚年龄……”
临走时,她说今天是看护实习,刚给一个伤员上了药。我问她那是什么药,她用德文告诉我那药的名字。
(节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文本二: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来有描写劳动妇女的传统,但多是描写她们所受的苦难,如叶圣陶的《一生》、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等;也有着重描写劳动妇女身上的闪光品质的,如沈从文的《边城》《长河》等,但他们或是从隐藏在下层社会烟尘里发掘出受伤的灵魂美,或是从人性的角度歌颂下层人民原始的灵魂美,而孙犁所表现的是解放了的新时代劳动妇女的灵魂美。
孙犁笔下的农村妇女表现出更为健康的色彩,这种健康的色彩与他对生活中诗意的美的追求而采用的独特的叙述方式有关。孙犁的小说不是以情节取胜,在他的小说中常常没有完整的情节,而是一连串的生活画面,或者用一种思想,一组细节串通起来。他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抓住人物思想性格最主要、最特殊的部分,用重笔调写它,使它鲜明起来。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其他部分,非主要、特点不鲜明的部分,则坚决地舍弃。人物的美好秉性即产生于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之中,孙犁可以说是发展了现代文学表现劳动妇女灵魂美的传统。
(节选自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的环境描写,虽然篇幅不长,却刻画出南郝村的田园风光,为抗战时期的农村增添了一抹诗情画意的色彩。
B.由句子②中“抗属中学”“卫生训练班”可知,故事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根据地,也可见当时的年轻人积极投身抗战事业。
C.句子③中写到王振中“有时神气一萎”“透出一股阴暗”,这表明她此时很担心自己会得不到“我”和组织的推荐、认可。
D.句子④写女房东与“我”的谈话,既交代了王振中的家庭情况,也反映出抗战期间民众还残留着封建意识和落后思想。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先写次要人物——房东的女儿,既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起因,又映衬了女主人公的形象,也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我”在村民家留宿、给两个女孩写介绍信、与老乡谈粮食产量等情节,反映了群众对抗日工作的热心和融洽的军民关系。
C.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叙述了与王振中有关的故事,详略得当,不蔓不枝,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D.这篇小说的主旨与鲁迅的《祝福》较为接近,都通过描写受封建包办婚姻迫害的女性,表达了对传统礼教思想的不满与控诉。
3.王振中在走出之前和走出之后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种变化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4.文本二指出,孙犁“发展了现代文学表现劳动妇女灵魂美的传统”,请据此谈谈文本一是如何表现这种与以往不同的灵魂美的。
二、(2023·湖南常德高二)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向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是高级社时期成立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不该参加主要劳动了。大队成立了敬老院,经过评议,请陈秉正老人退休入院。这老人只进去了三天,就觉着只做那些揭麻皮、拣棉花之类的轻微劳动,有气力没处使,自动要求出院,依旧当他的教练组长。
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他先做榜样,让徒弟们在一边跟着看。他一边做一边讲,往往要重复讲十几遍,然后才让大家动手,他跟着看。因为规律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陈秉正便和他们休息一阵子,也招呼相隔八九段梯田下边的沟岸上的副组长王新春。陈秉正一见王新春过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秉正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提手,因为被他握住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圆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
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教练场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他们父子俩一 头一 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一九五九年冬天,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老人戴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卸下来交给儿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说:“爹!你就戴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在沟里闸谷坊,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以后谷坊闸完了,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儿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儿媳妇说:“这回可戴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戴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售货员正忙着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两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认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买杈的人越来越多,老人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出了村。他觉得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重新返回白云岗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给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了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戴上。
会议结束后,吃过了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走得不太顺当。于是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不要找它了吧!手套给我没有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有删改)
文本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连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不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的农民的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
B.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把子”,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的高度统一。
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的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入、延伸。
D.小说通过对陈秉正以及像他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些歧视劳动的现象。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树理在创作上特别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
B.老舍认为,《套不住的手》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以小见大,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C.《套不住的手》构思巧妙,老舍赞其以“手套”串联情节,故事有起有落,让人意识到:这是一双普通农民的手,也是一双不平凡的手。
D.手套在文中有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陈秉正老人有手套而不戴,是为了让双手更利落地劳作,体现出老人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3.文章是如何塑造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文本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
三、(2024·江苏南京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鸭的喜剧
鲁迅
俄国的盲诗人爱罗先珂君带了他那六弦琴到北京之后不久,便向我诉苦说“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
这应该是真实的,但在我却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只以为很是嚷嚷罢了。然而我之所谓嚷嚷,或者也就是他之所谓寂寞罢。
我可是觉得在北京仿佛没有春和秋。老于北京的人说,地气北转了,这里在先是没有这么和暖。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一日就是这冬末夏初的时候,而且是夜间,我偶尔得了闲暇,去访问爱罗先珂君。他一向寓在仲密(周作人,鲁迅二弟,又名仲密)君的家里;这时一家的人都睡了觉了,天下很安静。他独自靠在自己的卧榻上,很高的眉棱在金黄色的长发之间微蹙了,是在想他旧游之地的缅甸,缅甸的夏夜。
“这样的夜间,”他说,“在缅甸是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可是也与虫声相和协……”他沉思了,似乎想要追想起那时的情景来。
我开不得口。这样奇妙的音乐,我在北京确乎未曾听到过,所以即使如何爱国,也辩护不得,因为他虽然目无所见,耳朵是没有聋的。
“北京却连蛙鸣也没有……”他又叹息说。
“蛙鸣是有的!”这叹息,却使我勇猛起来了,于是抗议说,“到夏天,大雨之后,你便能听到许多虾蟆叫,那是都在沟里面的,因为北京到处都有沟。”
“哦……”
过了几天,我的话居然证实了,因为爱罗先君已经买到了十几个科斗(通“蝌蚪”)儿。他买来便放在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里。那池的长有三尺,宽有二尺,是仲密所掘,以种荷花的荷池。从这荷池里,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养出半朵荷花来,然而养虾蟆却实在是一个极合式的处所。科斗成群结队的在水里面游泳;爱罗先珂君也常常踱来访他们。有时候,孩子告诉他说,“爱罗先珂先生,他们生了脚了。”他便高兴的微笑道,“哦!”
然而养成池沼的音乐家却只是爱罗先珂君的一件事。他是向来主张自食其力的,常说女人可以畜牧,男人应该种田。所以遇到很熟的友人,他便要劝诱他就在院子里种白菜;也屡次对仲密夫人劝告,劝伊养蜂,养鸡,养猪,养牛,养骆驼。后来仲密家果然有了许多小鸡,满院飞跑,啄完了铺地锦的嫩叶,大约也许就是这劝告的结果了。
从此卖小鸡的乡下人也时常来,来一回便买几只,因为小鸡是容易积食,发痧,很难得长寿的;而且有一匹还成了爱罗先珂君在北京所作唯一的小说《小鸡的悲剧》里的主人公。有一天的上午,那乡下人竟意外的带了小鸭来了,咻咻的叫着;但是仲密夫人说不要。爱罗先珂君也跑出来,他们就放一个在他两手里,而小鸭便在他两手里咻咻的叫。他以为这也很可爱,于是又不能不买了,一共买了四个,每个八十文。
小鸭也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大家都说好,明天去买泥鳅来喂他们罢。爱罗先珂君说,“这钱也可以归我出的。”
他于是教书去了;大家也走散。不一会,仲密夫人拿冷饭来喂他们时,在远处已听得泼水的声音,跑到一看,原来那四个小鸭都在荷池里洗澡了,而且还翻筋斗,吃东西呢。等到拦他们上了岸,全池已经是浑水,过了半天,澄清了,只见泥里露出几条细藕来;而且再也寻不出一个已经生了脚的科斗了。
“伊和希珂先,没有了,虾蟆的儿子。”傍晚时候,孩子们一见他回来,最小的一个便赶紧说。
“唔,虾蟆?”
仲密夫人也出来了,报告了小鸭吃完科斗的故事。
“唉,唉!……”他说。
待到小鸭褪了黄毛,爱罗先珂君却忽而渴念着他的“俄罗斯母亲”了,便匆匆的向赤塔去。
待到四处蛙鸣的时候,小鸭也已经长成,两个白的,两个花的,而且不复咻咻的叫,都是“鸭鸭”的叫了。荷花池也早已容不下他们盘桓了,幸而仲密的住家的地势是很低的,夏雨一降,院子里满积了水,他们便欣欣然,游水,钻水,拍翅子,“鸭鸭”的叫。
现在又从夏末交了冬初,而爱罗先珂君还是绝无消息,不知道究竟在那里了。
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
一九二二年十月
(选自《呐喊》)
文本二:
这不能说话的毛病,在明朝是还没有这样厉害的;他们还比较地能够说些要说的话。待到满洲人以异族侵入中国,讲历史的,尤其是讲宋末的事情的人被杀害了,讲时事的自然也被杀害了。所以,到乾隆年间,人民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然而直到现在,……人是有的,没有声音,寂寞得很。——人会没有声音的么?没有,可以说:是死了。倘要说得客气一点,那就是:已经哑了。
(节选自《无声的中国》)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我”觉得北京气候没有春秋,冬夏相接,其实是在暗示这个世界的某种反常:单调乏味、残缺不全、易走极端。
B.爱罗先珂买来科斗儿,是他对抗寂寞的重要行动;此外他主张畜牧种田自食其力,实则是他长期漂泊、为经济拮据所迫。
C.小说中先后发生科斗儿“生了脚”“小鸭吃完科斗”等生命事件,只有爱罗先珂对此有明确的情绪反应,可见其情感细腻。
D.待到蛙鸣鸭叫,“我”依然觉得生活似“沙漠”,原因应当包括爱罗先珂离开后音信杳无,“我”对他的思念无人理解。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人公是盲诗人爱罗先珂,他诚挚善良,渴求建立互助互爱有活力的世界,他的形象贯穿小说始终。
B.爱罗先珂虽盲瞎,但眉棱“微蹙”是他内心想象力丰富、审美力脱俗的外在表现,足见鲁迅写人之准。
C.小说中写鸡难得长寿与科斗儿的死,是为了反衬鸭的生命力强,并由此写出爱罗先珂对北京的深深绝望。
D.小说刻意弱化情节,是典型的散文化写法,再加上通俗直白的语言,让读者把眼光转向现实做深入思考。
3.请说说你对文本一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4.寓言故事,常常运用象征或比喻的手法,将道理寄寓在故事里面。有人认为《鸭的喜剧》可以当作寓言故事来读。请结合文本二,从《鸭的喜剧》中“动物的声音”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四、(2024·广东惠州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路捏驴
黄兢业
永路把两头驴从牲口屋牵出来,喧哗的会场霎时安静下来。社员们把目光集中到永路脸上,有的赞叹,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摇头。
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按人头分罢耕地,牲畜也要分。咋分?老队长召开社员大会,众口一声:“捏蛋儿抓阄!”会计把牲畜名写在纸上,然后团成蛋儿,放在一口坛子里,让大伙儿捏。
“高音喇叭”早看中那两头驴了,在捏蛋儿前,双手合十,心里祈祷:“老天保佑,让俺捏着那两头驴,我割六斤‘大刀头’(连皮带骨的猪肉,供品)。就是捏着一头驴,我也割三斤‘大刀头’!”
两头驴竟都被永路捏走了。
两头驴,一头叫驴,一头草驴,都是六个半牙口,正当出活儿繁育的年龄。两头驴长得也一模一样,身体紧凑匀称,肌肉丰满,双脊背漆黑油光,白眼圈儿,白嘴头儿,白肚绷儿,四只白蹄儿。不同的是,草驴两耳中伸出一缕白毛儿,性倔强;叫驴脖子上挂着铜铃铛,一走响得叮叮当当,很威武。
那头叫驴在众人面前,叮叮当当地摆动两下脖子,停下脚步,扬起长脸,“哇儿——哇儿”地叫了几声。
有人说:“永路,叫驴喊你‘娃啊——娃啊’!”
众人发出一阵哄笑。
永路没有恼,眯着眼笑着说:“它不是喊我,草驴到八月就要下崽了,它是喊肚子里的娃儿呢!”
人们齐把目光转到草驴肚子上,发现草驴的肚子果真大了。有人说:“永路,一年三头驴,两年便是五头驴,你发了。”
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永路捏到两头驴,发了,真的要发了。
永路说:“捏到这两头驴是俺的福,也是俺和它们有缘分。驴给俺拉套,俺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它,养得它天天‘娃儿——娃儿’地喊,生个百十头驴娃儿来。”
永路说罢,牵着驴要走,“高音喇叭”上前叉开两腿、张开双臂拦住了。
“高音喇叭”播音了:“永路,你不能牵走!”
“你咋不让俺牵走?”
“我说不让你牵走,你就不能牵走!”
“高音喇叭”一边说着,一边往永路手里去夺驴绳。
永路趔趄着身子,一边把驴绳往怀里揽,一边看着老队长喊:“老队长,你说句公道话啊!这驴俺捏着了,咋不让俺牵回家啊?”
老队长走过来说:“‘高音喇叭’,你不让永路牵走驴,总得有个说法吧!”
“高音喇叭”说:“那当然有说法,这蛋儿捏得不公!”
老队长说:“咋捏得不公?白纸黑字团的蛋儿,大家都看着哩,布袋里买猫——凭手气兴背。”
“高音喇叭”说:“我说不公就不公!这草驴肚子里的娃儿,是公家的,凭啥不让大家捏?这草驴生下娃儿,就成他永路家里的啦?大家说说,我说得合理不合理?”
有人附和说:“说得有理,这草驴肚里的娃儿,得让大伙儿捏。谁捏着了,这驴娃儿将来归谁。”
永路把驴绳丢地上,拍拍手,说:“俺不要了,谁要谁牵走吧。”
没有人上前牵驴。
“高音喇叭”说:“你不要我要。”说着捡起拴草驴的绳,往自己怀里拉。那草驴犟着脖子昂着头,一动也不动。“高音喇叭”使劲儿往前拽,草驴使劲儿往后挣。
“高音喇叭”说:“这犟驴,还认生哩!”
永路朝草驴的屁股上拍了一下,草驴顺势往前一松,“高音喇叭”摔了个仰面朝天。
人们哄地笑了。老队长说:“‘高音喇叭’,你把叫驴、草驴分开,就像让你和‘山猴子’分开,你愿意吗?”
“山猴子”是“高音喇叭”的男人。
“高音喇叭”从地上爬起来说:“吃的谷草豌豆料——放驴屁!”
老队长说:“啥事儿得讲理,这对儿驴永路捏着了,就是永路的。至于草驴肚里的娃儿,怨我考虑不周。既然‘高音喇叭’提出来捏驴娃儿,就得问永路同意不同意。”
“高音喇叭”说:“他不同意也得同意,不然他牵不走驴。”永路说:“老队长,这对儿驴我捏着了,谁家要是磨面拉碾,牵走请用咧。草驴肚子里的娃儿,捏吧!谁捏着了,生下来俺先养,养大了他再牵走,俺不为难他。”
会计又撕纸、团蛋儿,只在一个纸蛋儿上写了“驴娃儿”,放在坛子里,让大伙儿捏。
队长说:“永路高风亮节,让永路先捏。”
永路说:“大家先捏,俺捏最后一个蛋儿。”
“高音喇叭”说:“勒着胡须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没人先捏,俺可先捏了。”说着双手合十,对着坛子拜了拜,然后伸手向坛子里捏出一个纸蛋儿,伸开一看是空白,扔在地上,“呸”了一声,用脚把纸蛋儿踩进土里。
众人排队,一个一个把手伸进坛子里,都没有捏到驴娃儿。
只剩下永路一人了。
永路说:“俺不用捏了。”
“高音喇叭”说:“不行,你必须捏。”
永路把手伸进坛子里,捏出最后一个纸蛋儿,向大家展开,纸蛋儿上写着“驴娃儿”。
“高音喇叭”无可奈何,说:“永路手上抹香油了。”
老队长说:“不是永路手上抹香油了,是永路和驴有缘啊!永路当儿童团团员时,牵着这对儿驴的祖奶,把信藏在驴的耳朵里,上跑马岭给新四军送情报;金刚寺战役时,永路赶着这对儿驴的爷爷,给解放军送干粮支前,回来就入了党;新中国成立后,永路当了生产队的饲养员,让驴一代一代地繁衍,是驴不愿和永路分开啊!”
(选自《百花园》2021年第7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前后一共写到了两次捏驴,每一次都是永路最终捏到了驴,可见永路捏到驴是命中注定,体现了宿命的主题。
B.叫驴发出“哇儿——哇儿”,被众人起哄看作是叫驴喊永路“娃啊——娃啊”,反映了大家没有捏到驴而不甘的心理。
C.当“高音喇叭”看到永路捏出最后一个纸蛋上写着“驴”娃儿时说“永路手上抹香油了”,说明她输得心服口服。
D.老队长面对“高音喇叭”的刁难和群众的质疑,出于息事宁人的心理听从了重新捏蛋儿的提议,随后众人抓阄。
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捏驴”为中心事件,展示了“联产承包”时期农村的生活风貌,塑造了社会转型时期复杂的农村群像。
B.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多用短句,句式灵活多变错落有致,多用口语化的村言土语和歇后语,生活气息扑面,艺术表现力强。
C.小说结尾通过老队长的一番话,再现永路在不同时期和驴的故事,让读者对永路有了进一步了解,为的是说明永路和驴有缘。
D.小说叙事一波三折,永路捏驴的过程充满了刺激、紧张的感觉,两次捏驴都能顺利捏到的大团圆结局,符合读者的心理期待。
3.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小说划线部分揭示了永路和众人怎样的心理。
4.“山药蛋”派代表作家赵树理有“走进农民,也让农民走进自己的文学”的文学观点。本篇小说很好地体现了这种主张,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五、(2024·海南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玛丝洛娃案件审讯后的第二天)
等到聂赫留朵夫同陪审员们一块儿走进法庭,昨天的那种程序就开始了,又是大叫一声:“升堂!”那三个衣领绣花的人又登上高台,又是肃静,陪审员们又在高背椅上坐下,又是那几个宪兵,又是那幅画像,又是那个司祭。
开庭前的种种准备工作也跟昨天一样(只是陪审员的宣誓和庭长对陪审员的一番交代免掉了)。
今天审理的是一个撬镇窃盗案。被告由两个手握拔出鞘的军刀的宪兵押上来,是一个二十岁的孩子,生得瘦伶伶的,两肩很窄,脸色灰白,脱了血色,身上穿着灰色长囚衣。他独自一个人坐在被告席上,皱起眉头瞧着走进法庭的人。这个孩子被控同一个伙伴扭开一个堆房的锁,从那里偷出几条旧的粗地毯,一共价值三卢布六十七戈比。根据起诉书上的说法,这个孩子同肩上扛着粗地毯的伙伴正在走路,却被一个警察拦住。这个孩子和他的同伙就立刻认罪,于是双双关进了监牢。这个孩子的伙伴是钳工,已经在监狱里死掉,现在只剩下孩子一人受审。那几条旧的粗地毯放在物证桌上。
这个案子的审讯工作完全像昨天一样,有供词,有罪证,有证人,有证人的宣誓,有审问,有鉴定人,有追根究底的盘问,总之各种花样无不齐备。充当证人的警察每逢庭长、公诉人、辩护人问他话,总是有气无力地回答几个字:“是,老爷,”或者“我不知道,老爷”然后又是“是,老爷”……不过,尽管他表现出士兵的愚鲁和死板,人们还是可以看出他怜惜那个孩子,不乐意讲他逮捕孩子的情形。
另一个证人是失主,年老的房产主,那几条粗地毯就是他的。他分明是肝火旺的人,法庭上问他承认不承认那些粗地毯是他的,他很不高兴地承认说是他的。可是等到副检察官开始问他打算拿那些粗地毯做什么用,他是不是很需要那些东西,他就冒火了,回答说:
“滚他娘的吧,这些粗地毯。我根本用不着这些东西。要是我早知道它们会惹出这么多的麻烦,那我非但不会找它们,反而情愿倒贴一张红票子,哪怕倒贴两张也成,免得让人家硬拉到这儿来受审。光是坐马车我就差不多花掉五个卢布了。况且我的身体也不好。我有疝气病,还有风湿病。”
证人们是这样说的。至于被告本人,对所有的罪行一概招认,像被捉住的小野兽那样茫然失措地四下里张望,用时断时续的声调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出来。
案子是清楚的,可是副检察官仍旧像昨天那样耸起肩膀,提出一些巧妙的、意在引诱狡猾的犯人上钩的问题。
他在发言中证实这个盗窃案发生是在一个住人的地方犯下的,而且是扭开锁进去的,因为这个缘故那个孩子应当受到最重的惩罚。
庭长也像昨天那样扮演着公正无私的角色,向陪审员详细解释和开导一些他们本来就知道,而且也不可能不知道的事情。法庭也像昨天那样有好几次宣布审讯暂停,大家就又去抽烟,民事执行吏就又吆喝一声:“升堂!”两个宪兵就又坐在那里,握着拔出来的军刀吓唬犯人,同时竭力不让自己打盹。
从这个案子的审讯可以了解到这个孩子原本由他父亲送到一个卷烟厂里去做学徒,在那里过了五年。今年厂主和工人们发生纠纷以后,他被厂主辞退,始终没有找到工作。他在小饭铺里碰见那个跟他一样的钳工,比他失业更早。有一天晚上他们两个人喝醉酒,扭开锁,从那儿随手拿走了一些东西。他们被捕了。他们照实供认了罪行,被关进监狱。钳工在候审期间死掉了。现在这个孩子就作为社会必须与之隔绝的危险人物受到审判。
“要说他是个危险的人物,那也跟昨天那个女犯人倒不相上下,”聂赫留朵夫听着法庭上人们所说的话,暗自想道,“他们危险,那么我们就不危险?……我自己就是个好色之徒,浪荡的人,骗子,所有我们这班人,凡是知道我的底细的人,不但不藐视我,反而尊敬我。那么我和我们这班人就不危险?”
“其实,事情明明白白,这个孩子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坏蛋,而是极其平常的人。这是大家都看得出来的。他所以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也无非是因为他处在会产生这种人的条件之下罢了。因此,看来事情很清楚:为了不要再有这样的孩子,就得努力消除造成这种不幸的人的条件才对。”
“可我们是怎么办的呢?我们把他关进监牢里,使他处在十分闲散的条件下,或者要他从事于对健康极其有害而且无意义的劳动,让他交结那些跟他同样软弱而且在生活里迷失方向的人,然后由国库出钱把他同最腐败的人混杂在一起从莫斯科省流放到伊尔库茨克省去。”
“我们非但不去做任何事情来消除产生这种人的条件,反而一味鼓励那些制造这种人的机构……”
“是啊,当初他家里穷得把他从乡村送到城里来。自从他像个小野兽似的在城里住下,过学徒的生活,剃光了头发为以免生虱子,而且给师傅们跑街买东西的时候起,有心怜悯他的人却始终一个也没出现过。刚好相反,自从他在城里住下以后,他从师傅和同事口里听到的,抑无非是‘谁会骗人,谁会喝酒,谁会骂人,谁会打架,谁会放荡’之类的话。”
“到后来,对健康有害的工作、酗酒、放荡等,害得他生了病,戕害了他的身心,他就糊里糊涂,昏头昏脑,像在梦中那样,毫无目的地在城里流浪,一时莽撞,钻进人家的一个堆房,从那儿拿走了几条谁也不需要的粗地毯。可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这班衣食饱暖、家财豪富、受过教育的人,非但不去努力消除那些伤害这个孩子落到目前这个地步的原因,却要惩罚这个孩子。”
聂赫留朵夫专心思考这些事,已经不再听庭上的审问。在他脑子里展开的这些思想使得他自己也心惊胆战。他暗自惊讶,不明白他以前怎么会没有看清楚这种事,为什么别人也没有看出来。
(节选自《复活》,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出版,有删节)
文本二:
无论什么样的读者,他们对小说那样的大部头作品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得通过这一途径来实现:识别作品中那些重复出现的现象,并进而理解由这些现象衍生的意义。
从细小处着眼,我们可以看到语言成分的重复:词、修辞格、外形或内在情态的描绘;以隐喻的方式出现的隐蔽的重复则显得更为精妙。从大处看,事件或场景在文本中被复制着,由一个情节或人物衍生的主题在同一文本的另一处重复出现。最后,作者在一部小说中可以重复他其它小说中的动机、主题、人物或事件。
(节选自《小说与重复》,有删节,作者:J·希利斯·米勒)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了容貌、服饰、神态等肖像描写和比喻的手法,以形传神,生动地刻画了那个孩子的形象。
B.作者列出粗地毯具体价格,意在说明孩子与伙伴虽然是他们随手拿走的粗地毯,但确实构成了犯罪。但这两人最后却一人死亡、一人面临“最重的惩罚”,则突出了惩罚的不合理。
C.聂赫留朵夫的心理活动内容,一方面让读者明白孩子之所以“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的原因,也为聂赫留朵夫情感上复活做铺垫,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D.小说描述那个孩子是“极其平常的人”,除了说明孩子不是“危险人物”外,还有深层的含意:这个孩子的遭遇在当时的社会,太常见、太普遍了。
2.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复活》后文说,一般所谓的刑事犯的遭遇“还能多多少少见到一点依照法律办事的影子”,可见庭长,检察官们审讯这个孩子、玛丝洛娃等的刑事案件是依照法律办案的。
B.托尔斯泰善于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和分析,展现人物心灵变化的过程,评论家称其为“心灵辩证法”,文本一中对孩子和聂赫留朵夫都有这样的心理描写与分析。
C.文本一作者借聂赫留朵夫的思考,探讨“消除产生这种人的条件“的问题,表现了作者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也体现了作者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D.文本一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述,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卫·科波菲尔》也采用了同样的人称和视角。
3.鲜明的对比往往具有讽刺意味,这也是《复活》突出的艺术特点,请从对比角度赏析文本一的讽刺艺术。
4.文本一中多处出现“重复(或相似)”,请结合文本二,从语言、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中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这些“重复”的作用。
六、(2024·湖南长沙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蛙(节选)
莫言
我们那地方,曾有一个古老的风气,生下孩子,好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命名。譬如陈鼻、赵眼、吴大肠、孙肩……这风气如今已不流行,年轻的父母们,都不愿意以那样古怪的名字来称谓自己的孩子。
我们是140年秋季进入大羊栏小学的。那是饥饿的年代。留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事件,大都与吃有关。那是一吨龙口煤矿生产的优质煤块,亮晶晶的,断面处能照清人影。我后来再也没见过那么亮的煤。村里的车把式王脚赶着马车,把那吨煤从县城运回。王脚方头、粗颈、口吃,讲话时,目放精光,脸憋得通红。他儿子王肝,女儿王胆,都是我的同学。王肝与王胆是异卵双胎。王脚脖子上有汗,解下腰间那块蓝布擦拭。擦汗时看到儿子王肝和女儿王胆,便大声喝斥:回家割草去!王肝身体高大,但王胆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袖珍姑娘——说得难听点吧,是个侏儒。王胆转头就跑——她跑起来身体摇摇摆摆。重心不稳,像个初学走路的婴孩,很是可爱——王肝往后缩缩,但不走。
王肝为父亲的职业感到荣耀。现在的小学生,即便父亲是开飞机的,也体会不到王肝那时的荣耀。村子里有很多人羡慕这职业,但都望骡却步。这骡子已经咬伤过两个儿童:第一个是袁脸的儿子袁腮,第二个是王胆。马车停在她家门前时,她到骡前去玩。被骡子咬着脑袋叼起来。
我们都很敬畏王脚。他身高一米九,双肩宽阔,力大如牛,二百斤重的石碌磕,双手抓起,胳膊一挺,便举过头顶。尤其让我们敬佩的,是他的神鞭。疯骡咬破袁腮头颅那次,他拉上车闸,双腿叉开,站在车辕两边,挥舞鞭子,抽打疯骡屁股。那真是一鞭一道血痕。一鞭一声脆响。疯骡起初还炮蹶子,但一会儿工夫便浑身颤抖,前腿跪在地上。脑袋低垂,嘴巴啃着泥土,撅着屁股承揍。后来还是袁腮的爹袁脸说,老王,饶了它吧!王脚才悻悻地罢休。袁脸是党支部书记,村里最大的官。他的话王脚不敢不听。疯骡把王胆咬伤后,我们都期待着再看一场好戏,但王脚一鞭也没打。他从路边石灰堆上抓起一把石灰,掩在王胆头上,把她提回家去。他没打骡子,却抽了老婆一鞭,踢了王肝一脚。
我们指指点点地议论着那头棕色的疯骡。它瘦骨伶仃,眼睛上方有两个深得可放进一枚鸡卵的凹陷。它的目光忧伤,似乎随时都会放声大哭。我们无法想象这样一匹瘦骡子怎会爆发出那样大的力量。当我们一边议论一边向那骡子靠近时,王脚便停止铲煤,用凌厉的目光逼视我们,吓得我们连连倒退。
堆在学校伙房前的煤堆渐渐高起来,车上的煤渐渐少了。我们不约而同地抽鼻子,因为我们嗅到了一种奇异的香味。仿佛是燃烧松香的味儿,又仿佛是烧烤土豆的味儿。我们的嗅觉把我们的目光吸引到那一堆亮晶晶的煤块上。我们站在煤堆前,低头弯腰,像地质爱好者发现了奇异矿石;我们抽动鼻子,像从废墟中寻找食物的狗。说到这里。首先要感谢陈鼻,其次要感谢王胆。是陈鼻首先捡起一块煤,放在鼻边嗅,皱着眉,仿佛在思索什么重大问题。他的鼻子又高又大,是我们取笑的对象。思索了一会儿,他将手中那块煤猛地砸在一块大煤上。煤块应声而碎,那股香气猛地散发出来。他拣起一小块,王胆也拣起一小块,他用舌头舔舔,品咂着,眼睛转着圈儿看看我们,她也跟着学样儿,舔煤,看我们。后来,他们俩互相看看,微微笑笑,不约而同地,小心翼翼地,用门牙啃下一点煤,咀嚼着,然后又咬下一块,猛烈地咀嚼着。兴奋的表情,在他们脸上洋溢。陈鼻的大鼻子发红,上边布满汗珠。王胆的小鼻子发黑,上面沾满煤灰。我们痴迷地听着他们咀嚼煤块时发出的声音。我们惊讶地看到他们吞咽。他们竟然把煤咽下去了。
他压低声音说:伙计们,好吃!她尖声喊叫:哥呀,快来吃啊!他又抓起一块煤,更猛地咀嚼起来。她用小手拣起一块大煤,递给王肝。我们学着他们的样子,把煤块砸碎,捡起来,用门牙先啃下一点,品尝滋味,虽有些牙碜,但滋味不错。陈鼻大公无私,举起一块煤告诉我们:伙计们,吃这样的,这样的好吃。他指着煤块中那半透明的、浅黄色的,像琥珀一样的东西说,这种带松香的好吃。我们班三十五个学生,除了几个女生不在,其余都在。我们每人攥着一块煤,咯咯崩崩地啃,咯咯嚓嚓地嚼,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秘的表情。我们仿佛在进行一场即兴表演,我们仿佛在玩一种古怪游戏。
肖下唇拿着一块煤,翻来覆去地看,不吃,脸上带着蔑视的神情。他不吃煤因为他不饿。他不饿因为他爹是公社粮库保管员。伙夫老王惊呆了。他手上沾着面粉跑出来。天哪,他手上沾着面粉!当时在学校伙房就餐的除了我们的校长和我们的教导主任之外,还有两个在乡下驻点的公社干部。老王惊呼:孩子们,你们干什么?你们……吃煤?煤也能吃?王胆用小小的手举着一块大煤,细声细气地说:大叔,太好吃了,给你一块尝尝。老王摇着头,道:王胆,你这小女孩,也跟着这帮野小子胡闹。王胆咬了一口煤,说:真的好吃呀,大叔。
这时已是傍晚,红日西沉。那两个在这里搭伙就餐的公社干部骑着车子来了。他们也被我们吸引住了。老王挥舞着扁担轰赶我们。那个姓严的公社干部——好像是个副主任——制止了老王。他的脸色很难看,挥了一下手,转身钻进了伙房。
(节选自莫言小说《蛙》,有删改)
文本二:
在莫言看来,想象力就是一个作家的灵魂。在《生死疲劳》中,他透过充满想象力的动物视角,为读者讲述了一个被冤杀的地主经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等牲畜的故事。“故事有些荒诞,但其中情节我是早就构思好的。想到用‘六道轮回’来布局整篇小说后,我就一气呵成写完了《生死疲劳》这部作品。”
对于莫言,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给予的评价是:“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节选自《莫言谈文学:最疯的想象,最真的现实》,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身体部位和器官给孩子取名,这种古怪的风气隐喻了特殊年代里人们对身体对生命的重视。
B.车夫从县城运来煤块,他身材魁梧性格粗犷,在饥饿年代里,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
C.王脚擦汗时看到孩子王肝和王胆,大声喝斥他们回家割草去,可见因为饥饿,人们亲情淡漠。
D.肖下唇和其他孩子对煤块的态度完全不同,因为他爹工作特殊他不饿,可“我们”饥饿至极。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蛙》时我们会感觉到残酷:一是来自情节和人物命运,一是莫言客观冷静地书写他人灵魂深处极致痛苦的残酷。
B.小说运用儿童视角,笔触细腻,貌似平静追忆,细细咀嚼则苦涩难耐,展现了特定历史背景下人民生活的艰难。
C.小说极富荒诞色彩,融合了诙谐、戏谑风格,看似诡异,脱离现实,实则亦虚亦实,亦幻亦真,匠心独运而富有张力。
D.小说的细节富于表现力,比如结尾,看到我们吃煤后,姓严的干部“脸色很难看”,这个细节暗示了干群关系的疏离。
3.文本一中关于吃煤的细节描写一直为人称道,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细节的
4.马尔克斯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曾宣称:“在我的小说里,没有一个字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结合这句话,联系本文和教材的《百年孤独(节选)》,谈谈“魔幻”与“现实”的关系。
七、(2024·上海松江高二)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马背上的少年
王若冰
①少年想逃走,他为此做了很久的准备。
②阳光照在红土地上。少年觉得自己的脸很烫,汗很快就淌下来。他用手胡乱地抹了一把,手上立刻黏糊糊、湿漉漉,他觉得整个身体都被太阳烤得失去了知觉。
③少年听到一声野马的嘶鸣。在那边树林中间的草地上,是野马的天堂。少年从小就爱马,每天都会从自己的家走到野马活动的区域。他第一次看到野马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根本不知道,在离自己这么近的地方,竟然有如此多的野马。那些野马有黑色的、有棕色的,也有白色的,毛色光亮,身体高大而健硕。它们奔跑在草地上,它们驰骋在树林之间,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少年抬头看看天,那时的太阳正在头顶上,明晃晃地照着。光线在树叶之间,在马与马之间,在树与草之间来回跳跃,形成了一道道斑驳、灿烂而又奇特的光景。
④那一瞬间,少年的心立刻就灿烂起来。
⑤少年又回头看看自己的家,不由得有些伤心。
⑥这时,一辆越野车停在了离他十几米的土石路边。车上走下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用典型的澳大利亚口音的英语说:“你好。这里离加油站多远?”
⑦中年人一边说,一边朝少年走来。少年用手指了指西边,说:“在那个路口的拐角处。我不知道究竟有多远。我猜,也许要走一天才能到那里。”
⑧中年人脸上浮现出忧虑,沮丧地摇头:“哦,真糟糕,我的车要没有油了。”
⑨少年问:“你要去哪里?”
⑩中年人说:“我要往北穿过中部大片红土地游玩,边走边看。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少年说:“我的家在这里。”
中年人说:“那你的爸爸妈妈呢?他们有车吧?他们有没有多余的汽油?”
少年说:“我们家没有汽车。”
中年人惊讶地说:“那你们不出去吗?不去购物买食品吗?”
少年说:“森林里会找到需要的食物,我们不需要出去。”
中年人仔细地看看少年的脸,说:“对对,我忘记了,你是土著,这是你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可是,外边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你还这么小,难道你还要继续像你的祖父辈一样,在山洞里过完一辈子吗?你真的不想出去吗?”
中年人看着少年,一脸不解。
中年人说了再见,坐上车,又探出头对他说:“我要去看更美的世界了,年轻人。”然后,车“呼”一下开出很远。少年望着车渐渐消失,他觉得似乎失去了什么。他跑到树林中的野马中间,那匹枣红色的野马看到他,嗒嗒地走过来,用头蹭了蹭他的脸。少年将脸贴在枣红马的脸上,无声地流泪。
枣红马安静地任凭少年的泪水在它的脸上泛滥成灾。
时间渐渐地流逝,少年慢慢平复了心情,拍了拍马,爬到了马背上。
枣红马一声长鸣,带着少年朝红土地奔驰。
少年的眼前浮现出很多画面:他从出生就一直居住的山洞,父母和他的一大群兄弟姐妹在山洞中生活起居,每天就像生长在这山林中的树木、野草和各种小动物一般,生活得很原始。少年记得有几次,有人来让他们去生活更方便一些的村庄住,他们说那里有学校,孩子们可以上学,有超市、加油站、医院等。少年听得津津有味,但是父母却一口拒绝了。父母说:“不去,这山林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世界,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已经生活了几万年了,为什么要离开呢?”
少年望着父亲那张黑黝黝的脸、那一头卷在一起的乱糟糟的头发,又看看母亲,母亲的头发也打着卷儿,黏糊糊地披散在头上。少年很迷茫,少年就想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
少年爱山林树木、野马与草原。
但是,少年对外边世界的向往,如野草一般在心头滋生、疯长。
枣红马奔驰在草原,又来到红土地上,一直向南而去。少年骑在马背上,思绪随着马蹄声飞得越来越远。
那天,少年很晚才回到山林,回到山洞里,他看到一家人已经横躺竖卧地在山洞里睡着了。少年却睡不着,他不知道中年人是否找到了加油站,他在想外边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一夜,少年睁着双眼,一直到洞外射进丝丝缕缕的光。
天亮后,少年离开了山洞,离开了山林。
少年骑上枣红马,一路向南。枣红马奔驰了一程又一程,少年终于来到一条宽阔的马路上。他眼中的世界瞬间就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
少年历经磨难,彻底走出了山洞,来到了墨尔本,在这个他做梦也想象不到的色彩缤纷的城市里,开启了另一段生活旅程。
二十年后,那个马背上的少年在墨尔本活出了一片新天地,娶妻生子,住起了别墅。偶尔,与妻子、儿女讲起山林里的时光,他总是能听到一阵嗒嗒的马蹄声在耳边响起。
儿子说:“爸爸,你小时候的生活可真幸福啊!”
已经是中年的他一愣,问:“为什么?”
儿子说:“山林里多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树有鸟有草原,还有那么多野马,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
儿子满脸的羡慕。
他一愣,耳边再次响起嗒嗒的马蹄声,仿佛那匹枣红马正在向自己跑来。
1.作为小说的开头,文章第①段独具匠心,请作赏析。
2.分析⑥到 段对话在小说中的作用。
3.二十年后,儿子对已是中年的主人公满脸羡慕地提问:“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请以小说主人公的身份写一段话,向年幼的儿子解释这个问题,100字左右。
4.根据以下词条解释,从叙述特点的角度分析本文是否属于寓言体小说。
寓言体小说:一种具有寓言化叙述特点的小说,往往通过对时空、人物、情节等内容的抽象化,刻意拉开与生活的距离,凸显故事中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以此透视人类共有的生存状态。
八、(2024·广东汕头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老马走进屠场
萧红
老马走上进城的大道,“私宰场”就在城门的东边。那里的屠刀正张着,在等待这个残老的动物。
老王婆不牵着她的马儿,在后面用一条短枝驱着它前进。
大树林子里有黄叶回旋着,那是些呼叫着的黄叶。望向林子的那端,全林的树棵,仿佛是关落下来的大伞。凄沉的阳光,晒着所有的秃树。田间望遍了远近的人家。深秋的田地好像没有感觉的光了毛的皮革,铺着。夏季埋在植物里的家屋,现在明显地好像突出地面一般,好像新从地面突出。
深秋带来的黄叶,赶走了夏季的蝴蝶。一张叶子落到王婆的头上,叶子是安静地伏贴在那里。王婆驱着她的老马,头上顶着飘落的黄叶;老马,老人,配着一张老的叶子,他们走在进城的大道。
王婆她自己想着:一个人怎么变得这样厉害?年青的时候,不是常常为着送老马或是老牛进过屠场吗?她寒颤起来,幻想着屠刀要象穿过自己的背脊,于是,手中的短枝脱落了!她茫然晕昏地停在道旁,头发舞着好像个鬼魂样。等她重新拾起短枝来,老马不见了!它到前面小水沟的地方喝水去了!这是它最末一次饮水吧!老马需要饮水,它也需要休息,在水沟旁倒卧下了!它慢慢呼吸着。王婆用低音、慈和的音调呼唤着:“起来吧!走进城去吧,有什么法子呢?”马仍然仰卧着。王婆看一看日午了,还要赶回去烧午饭,但,任她怎样拉缰绳,马仍是没有移动。
王婆恼怒了!她用短枝打着它起来。虽是起来了,老马仍然贪恋着小水沟。王婆因为苦痛的人生,使她易于暴怒,树枝在马儿的脊骨上断成半截。
又安然走在大道上了!经过一些荒凉的家屋,经过几座颓败的小庙。一个小庙前躺着个死了的小孩,那是用一捆谷草束扎着的。孩子小小的头顶露在外面,可怜的小脚从草梢直伸出来;他是谁家的孩子睡在这旷野的小庙前?
屠场近着了,城门就在眼前;王婆的心更翻着不停了。
五年前它也是一匹年青的马,为了耕种,伤害得只有毛皮蒙遮着骨架。现在它是老了!秋末了!收割完了!没有用处了!只为一张马皮,主人忍心把它送进屠场。就是一张马皮的价值,地主又要从王婆的手里夺去。
王婆的心自己感觉得好像悬起来;好像要掉落一般,当她看见板墙钉着一张牛皮的时候。那一条小街尽是一些要坍落的房屋;女人啦,孩子啦,散集在两旁。地面踏起的灰粉,污没着鞋子,冲上人的鼻孔。孩子们抬起土块,或是垃圾团打击着马儿,王婆骂道:“该死的呀!你们这该死的一群。”
这是一条短短的街。就在短街的尽头,张开两张黑色的门扇。再走近一点,可以发现门扇斑斑点点的血印。被血痕所恐吓的老太婆好像自己踏在刑场了!她努力镇压着自己,不让一些年青时所见到的刑场上的回忆翻动。但,那回忆却连续的开始织张:——一个小伙子倒下来了,一个老头也倒下来了!挥刀的人又向第三个人作着势子。
仿佛是箭,又像火刺烧着王婆,她看不见那一群孩子在打马,她忘记怎样去骂那一群顽皮的孩子。走着,走着,立在院心了。四面板墙钉住无数张毛皮。靠近房檐立了两条高杆,高杆中央横着横梁;马蹄或是牛蹄折下来用麻绳把两只蹄端扎连在一起,做一个叉形挂在上面,一团一团的肠子也搅在上面;肠子因为日久了,干成黑色不动而僵直的片状的绳索。并且那些折断的腿骨,有的从折断处涔滴着血。
在南面靠墙的地方也立着高杆,杆头晒着在蒸气的肠索。这是说,那个动物是被杀死不久哩!肠子还热着呀!
满院在蒸发腥气,在这腥味的人间,王婆快要变做一块铅了!沉重而没有感觉了!
老马——棕色的马,它孤独地站在板墙下,它借助那张钉好的毛皮在搔痒。此刻它仍是马,过一会它将也是一张皮了!
一个大眼睛的恶面孔跑出来,裂着胸襟。说话时,可见它胸膛在起伏:“牵来了吗?啊!价钱好说,我好来看一下。”
王婆说:“给几个钱我就走了!不要麻烦啦。”
那个人打一打马的尾巴,用脚踢一踢马蹄;这是怎样难忍的一刻呀!
王婆得到三张票子,这可以充纳一亩地租。看着钱比较自慰些,她低着头向大门走去,她想还余下一点钱到酒店去买一点酒带回去,她已经跨出大门,后面发着响声:“不行,不行,……马走啦!”
王婆回过头来,马又走在后面;马什么也不知道,仍想回家。屠场中出来一些男人,那些恶面孔们,想要把马抬回去,终于马躺在道旁了!像树根盘结在地中。无法,王婆又走回院中,马也跟回院中。她给马搔着头顶,它渐渐卧在地面了!渐渐想睡着了!忽然王婆站起来向大门奔走。在道口听见一阵关门声。
她哪有心肠买酒?她哭着回家,两只袖子完全湿透。那好像是送葬归来一般。
家中地主的使人早等在门前,地主们就连一块铜板也从不舍弃在贫农们的身上,那个使人取了钱走去。
王婆半日的痛苦没有代价了!王婆一生的痛苦也都是没有代价。
(选自《生死场》115年1月出版,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开篇交代“私宰场”就在城门的东边,“那里的屠刀正张着”,凝练又极具画面感的描述使读者产生了阅读期待。
B.王婆受到地主的压榨,生活过得十分的拮据,为了缓解生活带来的压迫,不得不将老马卖给屠夫来换取一些钱财。
C.王婆“给马搔着头顶”和“然站起来向大门奔走”的动作描写蕴含着农民对牲畜依赖、感恩和不舍的复杂情感。
D.王婆哭着回家,“两只袖子完全湿透”。王婆如此伤心,原因有两个:一是老马的凄凉下场,二是地主们的极度吝啬。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第三段的环境描写,选择了黄叶、树林、田野、房屋等典型意象,渲染出深秋的肃杀与荒芜,凸显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B.场景描写极富审美意蕴,以电影感的笔触描述老人头上顶着飘零的黄叶驱赶着老马前往屠场的场景,画面凄清寥落,意境深邃感伤,富有感染力。
C.文本以有限视角,展现了荒凉的家屋、颓败的小庙和旷野小庙前用谷草束扎着死去的小孩等场景,折射出苦难深重的社会现状,深化了文本主题。
D.本文标点使用独具特色,多处使用感叹号,赋予语言表达独特的韵律和节奏,也使得情感抒写更加浓烈,饱含了对人动物式生存状态的焦虑和哀叹。
3.在送老马去屠场的过程中,王婆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文学评论者们将萧红的《生死场》视为一部“民族寓言”。结合老马和王婆这两个形象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认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小说主题多维探究-艺术手法
思路引入
高考小说阅读文本特点突出,强调经典性与时代性,多为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文旨微婉,文学意味浓厚,其创作者往往注重“讲故事的方式”,并“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小说作品独特而精巧的构思,如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有着必然的关联。通过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诸如分析对比、反差、反讽、抑扬、象征、虚实、悬念、意外、巧合等手法的运用及其意图,可以归纳出小说的主题。
同时,在叙述方面,小说叙述者的语调、视角和情感倾向,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小说的叙述人称的选择、小说中的议论性语句,我们也可以捕捉到作者的创作意图。
典例分析
典例一
表现手法与主题之间也大有关系,如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就采用了夸张手法来表现主题。
别里科夫跟我同住在一所房子里。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他通宵做噩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他没精打采,脸色苍白。他所去的那个挤满了人的学校,分明使得他满心害怕和憎恶;跟我并排走路,对他那么一个性情孤僻的人来说,显然也是苦事。
文本在塑造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使用了什么手法?这种表现手法与主题表达之间有什么关系?
【赏析】
①作品通过夸张的方法塑造别里科夫的形象,展示人物性格;②之所以用夸张的手法表达,是因为作者想要唤醒生活在沙皇专制统治下已经麻木的群众,由于群众已经麻木,所以只有通过夸张,把现实生活变形放大,如此才能起到唤醒民众的作用。
典例二
同样的事件,更换叙事视角,会造成主题表达上的截然不同。阅读下列文段,思考如果叙述视角变成孔乙己,文章主题在表达上会有怎样的不同效果。
孔乙已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已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已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赏析】
所选文段如果从孔乙己的视角写,可能就要突出这样一种意味:生不逢时,天下无人能惜他的满腹才华。而作者从一个还未成年就被熏染得势利愚昧、冷酷无情的小伙计的视角去描写,不仅突出了孔乙己的迂腐形象,也表现了人心的功利和麻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也更显深刻。
典例三
小说要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哲思意趣,也就是说小说要传递思想性,而思想性的传递需要作家的艺术才能。没有艺术才能,一切都是空话。在美学上,说空话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席勒化”,把思想性落实到艺术性上,也有一个专业名词,叫“莎士比亚化”。
以《水浒》林冲这个人物来说,如果施耐庵只是拍案而起、满腔热诚地“安排”林冲“走”上梁山,这就叫“席勒化”;相反,由白虎堂、野猪林、牢城营、草料场、雪、风、石头、逃亡的失败、再到柴进指路,林冲一步一步地、按照小说的内部文本逻辑、自己“走”到梁山上去,这就叫“莎士比亚化”。
真正的小说家是“莎士比亚化”的,他们安排小说情节往往会打破人物惯常的生活逻辑,依仗反生活逻辑的文本逻辑,他们常常运用特殊技巧,如陡转、留白、映衬、对比、抑扬、误会、巧合等等,让人物冲出正常生活的轨道,在矛盾、纠结、动荡、逆转、错位、反差种种冲突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解析主题,要学会走到技巧的背后,在深度解读与思维素养的整合中确立主旨与创作意图。例如:
2017年《天嚣》中的“留白”;2017年《我们的裁缝店》中的“反差”;2017年《一种美味》中的“陡转”;2016年《锄》中的“反复”;2016年《战争》中的“以小见大”;2015年《马兰花》中的“双线索”;2014年《古渡头》中的“陡转”;2013年《鞋》中的“后记”;2013年《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中的“对比”;2013年《峡谷》中的“映衬”。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想象力,如果我们有足够的阅读才华,我们就可以将作家们所制造的这些“技巧”串联起来的,这一串联,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作者从看似平易的叙述中,蕴藏着不便平铺直叙的深刻用意,这些技巧构成了一种惊悚的、浩瀚的美,承载着太多的热爱、赞赏、感慨、惶恐、惆怅、辛酸等复杂情感,从而孕育出蕴籍丰富的主题旨趣。
技法总结
一、从小说的情节构思技巧,如情节的突转、人物与人物的对比、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等角度去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从小说的叙述特征,如叙述视角、叙述方式等角度去洞察小说的主题内涵。
针对练习
一、(202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走出以后
孙犁
南郝村虽然说不上什么山光湖色,有出奇的风景可看,却是大平原田园本色。①围村一条堤,堤外接连不断已经收割起庄稼的田亩,杨柳树也很多。村西有一条大河绕过,隔河望去,又是一围村庄,一片田亩围坑麻地,倘在夏秋两季,也一定有些风光景致。
正是冬天,快要过旧历年了,我在这村子住下。房东老伴两个,待我很好。
房东只有个女儿,今年十八岁。从小娇惯,抗战以来,更当男孩子看待,说一不二。我们不久就熟起来。她交游很广,认识许多女孩子,不但本村,外村也有许多姐妹。同时,她的好处也很多。为人慷慨,对抗日工作热心,敢出头,所以也着实令人赞佩。
②不久,她一定要去升学。我写了一封信,介绍她到抗属中学附设的卫生训练班去试试,却录取了。回来,和她母亲说了没三句话,就跑到街上去,找她的伙伴们去了。到夜晚回来,带来一个同她年岁差不多,比起她那细长个子,算个中等身材,比起她那尖长脸,算是圆脸,细眉大眼的女孩子来。说是她一个干妹妹,也要去升学,叫我写介绍信。
她叫王振中,自己说十七岁,家里愿意叫她出去。这个女孩子说话声音低,但听来很清楚响亮,老是微笑着,还有些害羞。说话和房东姑娘不同,很少流行的新名词,但是道理说得也很明白,叫人相信;③只是在说话中间,有时神气一萎,那由勇气和热情激起的脸上的红光便晦暗下来,透出一股阴暗;两个眉尖的外梢,也不断簌簌跳跃,眼睛对人有无限的信赖。她把要说的说完,就要走;我也随便答应,明天再说,可以写个信考考。
女房东是没事,也要一天找我谈上一个甚至两个钟头的。这回,王振中走了,她就过来,和我讲说了王振中的家:④王振中是这村北头赶大车王六儿的女孩子,也是独生女,家里虽然穷,但也因为这孩子从小就仁义懂事,爹娘也娇养惯了的。前几年,王六儿死在保定城了。她是从小许给本村在北平开店发家的黄清晨的儿子了,但那婆家并不叫这女孩子应心满意,公公在村里名声最不好,没人愿意招惹,是有名的顽固分子。
她说起话来就要离开这个家。
果然第二天太阳还没出来,王振中就来了。换了一身黑棉袄棉裤,袄很长大可体,裤脚很瘦,头发修剪得更短了,脖里围一条新毛巾,按着冀中区流行的青年妇女打扮起来,挟了一个包裹。我说:“信可以写,上学是好事,可是你和你婆家说好了没有?”
她红着脸说:“这是我情甘乐意,谁也管不了我。我和他们讲好了。你看我才从婆家出来,这鞋还是在那里拿的呢。”
我终于写了封简单的信,叫她去试试。临走,我说用不着带包裹,这是去考啊,不一定能录取。但她没答话,便催着房东的女儿走了,从门前堤上跳过去,走得非常快。
这样,我在南郝村过了旧年。正月间,冀中各地非常热闹,抗属中学驻的村子里,有五千个中学生参加大检阅。早晨,在会场上,我看见王振中穿了黑色棉军装,外罩一件长大的棉背心,背包、挂包、小碗、防毒口罩,一色齐全,和那些小同学一样站在队里。她的脸更红、更圆,已经洗去了那层愁闷的阴暗;两个眉梢也不再那样神经质的跳动,两片嘴唇却微微张开,露着雪白的牙齿,睁着大眼望着台上讲话的程子华同志的脸,那信赖更深了。
那个村庄,正在溥沱河和沙河之间。村边便是一片沙滩,上面一排高大的白杨树。一天早晨我正在杨树林里和一个老乡谈这一带的白菜和红薯的产量,王振中穿了护士的白布罩单和翻卷的白布单帽走过,手里还托了一个药瓶。看见我,大远跑来,敬了礼,问过我怎样到这里来,我的女房东身体好不好,小羊羔长大了没有,才微笑着听我对她的问话:“听说你婆家从北平把你……叫回来,像有什么打算,来找过你吗?”
“找过。”她又红了脸,但随着就平静流利地谈下去,“他们一家人全来了,男兵女将,直找到队长跟前去,要我回去。起先队长还要我回去看看,等我把事情说明白,说回去了就不会再有王振中了,队长才说你自己解决吧。可不是我自己解决,我已经向县政府告了状,解除婚约。这就一干二净,再说我也还不到结婚年龄……”
临走时,她说今天是看护实习,刚给一个伤员上了药。我问她那是什么药,她用德文告诉我那药的名字。
(节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文本二: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来有描写劳动妇女的传统,但多是描写她们所受的苦难,如叶圣陶的《一生》、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等;也有着重描写劳动妇女身上的闪光品质的,如沈从文的《边城》《长河》等,但他们或是从隐藏在下层社会烟尘里发掘出受伤的灵魂美,或是从人性的角度歌颂下层人民原始的灵魂美,而孙犁所表现的是解放了的新时代劳动妇女的灵魂美。
孙犁笔下的农村妇女表现出更为健康的色彩,这种健康的色彩与他对生活中诗意的美的追求而采用的独特的叙述方式有关。孙犁的小说不是以情节取胜,在他的小说中常常没有完整的情节,而是一连串的生活画面,或者用一种思想,一组细节串通起来。他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抓住人物思想性格最主要、最特殊的部分,用重笔调写它,使它鲜明起来。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其他部分,非主要、特点不鲜明的部分,则坚决地舍弃。人物的美好秉性即产生于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之中,孙犁可以说是发展了现代文学表现劳动妇女灵魂美的传统。
(节选自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的环境描写,虽然篇幅不长,却刻画出南郝村的田园风光,为抗战时期的农村增添了一抹诗情画意的色彩。
B.由句子②中“抗属中学”“卫生训练班”可知,故事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根据地,也可见当时的年轻人积极投身抗战事业。
C.句子③中写到王振中“有时神气一萎”“透出一股阴暗”,这表明她此时很担心自己会得不到“我”和组织的推荐、认可。
D.句子④写女房东与“我”的谈话,既交代了王振中的家庭情况,也反映出抗战期间民众还残留着封建意识和落后思想。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先写次要人物——房东的女儿,既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起因,又映衬了女主人公的形象,也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我”在村民家留宿、给两个女孩写介绍信、与老乡谈粮食产量等情节,反映了群众对抗日工作的热心和融洽的军民关系。
C.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叙述了与王振中有关的故事,详略得当,不蔓不枝,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D.这篇小说的主旨与鲁迅的《祝福》较为接近,都通过描写受封建包办婚姻迫害的女性,表达了对传统礼教思想的不满与控诉。
3.王振中在走出之前和走出之后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种变化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4.文本二指出,孙犁“发展了现代文学表现劳动妇女灵魂美的传统”,请据此谈谈文本一是如何表现这种与以往不同的灵魂美的。
【参考答案】
1.C
2.D
3.①外貌描写:走出前是青年妇女打扮;走出后无论是大检阅时的黑色棉军装,还是护士装,都显得专业化、职业化。②神态描写:走出前有时神气一萎,脸色透出阴暗;走出后洗去了愁闷的阴暗,变得坚定从容。③语言描写:走出前声音低,有些害羞;走出后积极主动地给我敬礼攀谈,显得自信大方。4.①从描写内容上看,不再聚焦于封建思想影响下苦难的妇女,歌颂她们受伤或原始的灵魂美,而是通过正面描写以“王振中”为代表的妇女,歌颂她们的积极主动与乐观的灵魂美。②从情节处理上看,淡化情节,以点带面,用生活场面来完成独特的叙述。文中一只选取“我”给王振中写介绍信、与之交谈等情节,淡化了战争的残酷,表现了王振中积极乐观、独立自主且勇于抗争的灵魂美。③从形象塑造上看,通过对生活中诗意的美的追求,聚焦王振中最主要、最特殊的性格,集中展现了以王振中为代表的美好人物秉性与灵魂美。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C.“这表明她此时很担心自己会得不到‘我’和组织的推荐、认可”错误,联系后文王振中“已经洗去了那层愁闷的阴暗”可知,这层阴暗是由包办婚姻带来的,在选择走出以后,阴暗便消失了。“有时神气一萎”“透出一股阴暗”,其实是在暗示王振中因包办婚姻而心情不快,满怀愁绪。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D.“通过描写受封建包办婚姻迫害的女性,表达了对传统礼教思想的不满与控诉”文本一并未提到王振中深受包办婚姻迫害的情节,更无控诉之意。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①外貌描写:“按着冀中区流行的青年妇女打扮起来,挟了一个包裹”走出前是青年妇女打扮;“穿了黑色棉军装,外罩一件长大的棉背心,背包、挂包、小碗、防毒口罩,一色齐全”“王振中穿了护士的白布罩单和翻卷的白布单帽走过,手里还托了一个药瓶”走出后无论是大检阅时的黑色棉军装,还是护士装,都显得专业化、职业化。
②神态描写:“在说话中间,有时神气一萎,那由勇气和热情激起的脸上的红光便晦暗下来,透出一股阴暗”走出前有时神气一萎,脸色透出阴暗;“已经洗去了那层愁闷的阴暗”“睁着大眼望着台上讲话的程子华同志的脸,那信赖更深了”走出后洗去了愁闷的阴暗,变得坚定从容。
③语言描写:“这个女孩子说话声音低……还有些害羞”走出前声音低,有些害羞;“看见我,大远跑来,敬了礼,问过我怎样到这里来,我的女房东身体好不好,小羊羔长大了没有”走出后积极主动地给我敬礼攀谈,显得自信大方。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从描写内容上看,结合文本二“孙犁所表现的是解放了的新时代劳动妇女的灵魂美”可知,不再聚焦于封建思想影响下苦难的妇女,歌颂她们受伤或原始的灵魂美,而是通过正面描写以“王振中”为代表的妇女,通过外貌、语言和神态描写,写王振中在走出之前和走出之后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歌颂她们的积极主动与乐观的灵魂美。
②从情节处理上看,结合文本二“孙犁的小说不是以情节取胜,在他的小说中常常没有完整的情节,而是一连串的生活画面,或者用一种思想,一组细节串通起来”可知,淡化情节,以点带面,用生活场面来完成独特的叙述。文本一“她一个干妹妹,也要去升学,叫我写介绍信”“我终于写了封简单的信,叫她去试试”“看见我,大远跑来,敬了礼,问过我怎样到这里来,我的女房东身体好不好,小羊羔长大了没有,才微笑着听我对她的问话”只选取“我”给王振中写介绍信、与之交谈等情节,淡化了战争的残酷,表现了王振中积极乐观、独立自主且勇于抗争的灵魂美。
③从形象塑造上看,结合文本二“他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抓住人物思想性格最主要、最特殊的部分,用重笔调写它,使它鲜明起来”可知,通过对生活中诗意的美的追求,聚焦王振中最主要、最特殊的性格,“她又红了脸,但随着就平静流利地谈下去”“临走时,她说今天是看护实习,刚给一个伤员上了药。我问她那是什么药,她用德文告诉我那药的名字”描写“王振中”为代表的妇女,歌颂她们的积极主动与乐观的灵魂美。
二、(2023·湖南常德高二)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向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是高级社时期成立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不该参加主要劳动了。大队成立了敬老院,经过评议,请陈秉正老人退休入院。这老人只进去了三天,就觉着只做那些揭麻皮、拣棉花之类的轻微劳动,有气力没处使,自动要求出院,依旧当他的教练组长。
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他先做榜样,让徒弟们在一边跟着看。他一边做一边讲,往往要重复讲十几遍,然后才让大家动手,他跟着看。因为规律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陈秉正便和他们休息一阵子,也招呼相隔八九段梯田下边的沟岸上的副组长王新春。陈秉正一见王新春过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秉正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提手,因为被他握住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圆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
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教练场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他们父子俩一 头一 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一九五九年冬天,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老人戴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卸下来交给儿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说:“爹!你就戴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在沟里闸谷坊,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以后谷坊闸完了,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儿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儿媳妇说:“这回可戴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戴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售货员正忙着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两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认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买杈的人越来越多,老人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出了村。他觉得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重新返回白云岗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给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了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戴上。
会议结束后,吃过了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走得不太顺当。于是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不要找它了吧!手套给我没有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有删改)
文本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连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不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的农民的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
B.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把子”,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的高度统一。
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的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入、延伸。
D.小说通过对陈秉正以及像他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些歧视劳动的现象。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树理在创作上特别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
B.老舍认为,《套不住的手》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以小见大,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C.《套不住的手》构思巧妙,老舍赞其以“手套”串联情节,故事有起有落,让人意识到:这是一双普通农民的手,也是一双不平凡的手。
D.手套在文中有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陈秉正老人有手套而不戴,是为了让双手更利落地劳作,体现出老人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3.文章是如何塑造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文本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
【参考答案】1.D
2.B
3.①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突出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形象。②语言描写: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最后表示自己“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③心理描写: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④侧面衬托: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和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⑤白描:如“不但要求规格……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寥寥数笔就写出陈秉正教青年们锄地的情节,表现出他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品格。
4.①设置悬念。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情节一波三折。文章讲述了陈秉正老人两次戴手套,两次丢手套的故事,有起有落,颇为巧妙。③伏笔照应。文章开篇交代陈秉正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后文交代他的手的特点是因从小劳作而形成的,塑造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④文章以“手与手套”为线索展开,先描绘其手的与众不同,再围绕着家人为保护他的手而买手套给他,他为了干活而弄丢手套等安排情节。⑤以小见大:构思上以小见大,通过一双“变形”的手,刻画出一位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农民形象,表达了“劳动是崇高而光荣的”这一重大主题。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和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D.“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错误,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有年轻人学的不耐烦,不能表明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和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B.“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错误,无中生有,文中老舍的说法只是一种假设。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具体考查鉴赏塑造人物形象方法。
仔细阅读文章,由“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看,运用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展现出他作为劳动人民勤劳的一面。
由“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看,运用语言描写,通过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以及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表现他为了方便劳动而顾不上自己的手,体现他对劳动的热爱,有质朴、爽利的性格。
由“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看,运用心理描写,他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
由“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看,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以及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运用白描手法,表现出他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品格。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小说谋篇布局的能力。
从表达效果来看,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令人产生好奇心,这是谁的手?为何套不住?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情节的发展来看,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套”为线索展开,先是家人为保护他的手而买手套给他,然后写他逛街时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为了抢到这趁手的劳动工具而丢了一只手套,后来去找,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后面写他参加劳模大会,帮招待所清理院子,干完活发现手套又丢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文章讲述了陈秉正老人两次戴手套,两次丢手套的故事,有起有落,颇为巧妙。
从结构上来看,小说运用了伏笔照应的手法,文章一开篇就交代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而成,塑造了他勤劳的劳动人民形象。
从线索上来看,小说通过“手与手套”为线索串联情节。先写他的手与众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通过副组长王新春的介绍,表达对这双手的赞美;接着写家人给他买手套,老人为了干活利索不戴手套;两次丢手套,又失而复得;最后写老人把手套还给儿媳妇。文章始终围绕“手与手套”为线索展开。
从表现手法上看,文章要塑造一位一位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农民形象,可写的东西很多,但本文主要通过写陈秉正老人的“手”,写他的手戴不住手套,这样就以小见大,从小处入手,通过“变形”的手来塑造这位可敬的老农的形象,这样能更好揭示文章主题“劳动是崇高而光荣的”。
三、(2024·江苏南京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鸭的喜剧
鲁迅
俄国的盲诗人爱罗先珂君带了他那六弦琴到北京之后不久,便向我诉苦说“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
这应该是真实的,但在我却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只以为很是嚷嚷罢了。然而我之所谓嚷嚷,或者也就是他之所谓寂寞罢。
我可是觉得在北京仿佛没有春和秋。老于北京的人说,地气北转了,这里在先是没有这么和暖。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一日就是这冬末夏初的时候,而且是夜间,我偶尔得了闲暇,去访问爱罗先珂君。他一向寓在仲密(周作人,鲁迅二弟,又名仲密)君的家里;这时一家的人都睡了觉了,天下很安静。他独自靠在自己的卧榻上,很高的眉棱在金黄色的长发之间微蹙了,是在想他旧游之地的缅甸,缅甸的夏夜。
“这样的夜间,”他说,“在缅甸是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可是也与虫声相和协……”他沉思了,似乎想要追想起那时的情景来。
我开不得口。这样奇妙的音乐,我在北京确乎未曾听到过,所以即使如何爱国,也辩护不得,因为他虽然目无所见,耳朵是没有聋的。
“北京却连蛙鸣也没有……”他又叹息说。
“蛙鸣是有的!”这叹息,却使我勇猛起来了,于是抗议说,“到夏天,大雨之后,你便能听到许多虾蟆叫,那是都在沟里面的,因为北京到处都有沟。”
“哦……”
过了几天,我的话居然证实了,因为爱罗先君已经买到了十几个科斗(通“蝌蚪”)儿。他买来便放在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里。那池的长有三尺,宽有二尺,是仲密所掘,以种荷花的荷池。从这荷池里,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养出半朵荷花来,然而养虾蟆却实在是一个极合式的处所。科斗成群结队的在水里面游泳;爱罗先珂君也常常踱来访他们。有时候,孩子告诉他说,“爱罗先珂先生,他们生了脚了。”他便高兴的微笑道,“哦!”
然而养成池沼的音乐家却只是爱罗先珂君的一件事。他是向来主张自食其力的,常说女人可以畜牧,男人应该种田。所以遇到很熟的友人,他便要劝诱他就在院子里种白菜;也屡次对仲密夫人劝告,劝伊养蜂,养鸡,养猪,养牛,养骆驼。后来仲密家果然有了许多小鸡,满院飞跑,啄完了铺地锦的嫩叶,大约也许就是这劝告的结果了。
从此卖小鸡的乡下人也时常来,来一回便买几只,因为小鸡是容易积食,发痧,很难得长寿的;而且有一匹还成了爱罗先珂君在北京所作唯一的小说《小鸡的悲剧》里的主人公。有一天的上午,那乡下人竟意外的带了小鸭来了,咻咻的叫着;但是仲密夫人说不要。爱罗先珂君也跑出来,他们就放一个在他两手里,而小鸭便在他两手里咻咻的叫。他以为这也很可爱,于是又不能不买了,一共买了四个,每个八十文。
小鸭也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大家都说好,明天去买泥鳅来喂他们罢。爱罗先珂君说,“这钱也可以归我出的。”
他于是教书去了;大家也走散。不一会,仲密夫人拿冷饭来喂他们时,在远处已听得泼水的声音,跑到一看,原来那四个小鸭都在荷池里洗澡了,而且还翻筋斗,吃东西呢。等到拦他们上了岸,全池已经是浑水,过了半天,澄清了,只见泥里露出几条细藕来;而且再也寻不出一个已经生了脚的科斗了。
“伊和希珂先,没有了,虾蟆的儿子。”傍晚时候,孩子们一见他回来,最小的一个便赶紧说。
“唔,虾蟆?”
仲密夫人也出来了,报告了小鸭吃完科斗的故事。
“唉,唉!……”他说。
待到小鸭褪了黄毛,爱罗先珂君却忽而渴念着他的“俄罗斯母亲”了,便匆匆的向赤塔去。
待到四处蛙鸣的时候,小鸭也已经长成,两个白的,两个花的,而且不复咻咻的叫,都是“鸭鸭”的叫了。荷花池也早已容不下他们盘桓了,幸而仲密的住家的地势是很低的,夏雨一降,院子里满积了水,他们便欣欣然,游水,钻水,拍翅子,“鸭鸭”的叫。
现在又从夏末交了冬初,而爱罗先珂君还是绝无消息,不知道究竟在那里了。
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
一九二二年十月
(选自《呐喊》)
文本二:
这不能说话的毛病,在明朝是还没有这样厉害的;他们还比较地能够说些要说的话。待到满洲人以异族侵入中国,讲历史的,尤其是讲宋末的事情的人被杀害了,讲时事的自然也被杀害了。所以,到乾隆年间,人民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然而直到现在,……人是有的,没有声音,寂寞得很。——人会没有声音的么?没有,可以说:是死了。倘要说得客气一点,那就是:已经哑了。
(节选自《无声的中国》)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我”觉得北京气候没有春秋,冬夏相接,其实是在暗示这个世界的某种反常:单调乏味、残缺不全、易走极端。
B.爱罗先珂买来科斗儿,是他对抗寂寞的重要行动;此外他主张畜牧种田自食其力,实则是他长期漂泊、为经济拮据所迫。
C.小说中先后发生科斗儿“生了脚”“小鸭吃完科斗”等生命事件,只有爱罗先珂对此有明确的情绪反应,可见其情感细腻。
D.待到蛙鸣鸭叫,“我”依然觉得生活似“沙漠”,原因应当包括爱罗先珂离开后音信杳无,“我”对他的思念无人理解。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人公是盲诗人爱罗先珂,他诚挚善良,渴求建立互助互爱有活力的世界,他的形象贯穿小说始终。
B.爱罗先珂虽盲瞎,但眉棱“微蹙”是他内心想象力丰富、审美力脱俗的外在表现,足见鲁迅写人之准。
C.小说中写鸡难得长寿与科斗儿的死,是为了反衬鸭的生命力强,并由此写出爱罗先珂对北京的深深绝望。
D.小说刻意弱化情节,是典型的散文化写法,再加上通俗直白的语言,让读者把眼光转向现实做深入思考。
3.请说说你对文本一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4.寓言故事,常常运用象征或比喻的手法,将道理寄寓在故事里面。有人认为《鸭的喜剧》可以当作寓言故事来读。请结合文本二,从《鸭的喜剧》中“动物的声音”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B
2.D
3.(1)爱罗先珂认为“寂寞”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中国无人敢发声。
(2)“我”认为“嚷嚷”是因为当时中国有各种声音,但是都在互相争斗,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3)二人从相反的方向,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4.(1)“动物的声音”指文章里的蛙声、鸡鸣声、“鸭鸭”的叫声,比喻当时中国文坛上知识分子的各种声音。
(2)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爱罗先珂只有哀叹北京如沙漠般的寂寞,买蝌蚪和小鸭以期造就池沼自然音乐打破人生的沉寂,以及最后离去而绝无消息的故事。
(3)这个寓言故事寄托作者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哀,表现整个社会环境的黑暗和死气沉沉,表达对中国的不满和失望及唯有反抗强暴、才能保护弱者的思想。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实则是他长期漂泊、为经济拮据所迫”错误,由原文“他是向来主张自食其力的,常说女人可以畜牧,男人应该种田”可知,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与“经济拮据”无关。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通俗直白的语言”错误,应该是语言朴实、亲切、雅致,比如“微蹙”就是文言词汇,并不“通俗直白”。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从一九二二年的时代背景看,当时的旧中国军阀争权、相互倾轧斗殴、五四新文化阵营逐渐走向分化,封建复古派甚嚣尘上,从中国的知识分子角度看,令人困扰、厌烦,故而“我”更多地从严峻的形势中进行反面的总结,称之为“嚷嚷”。
爱罗先珂是一位外国人,又是一位盲者,他见不到封建军阀的肆虐,只能常常听见中国仁人志士的坏消息。在五四退潮期,新文学阵营中的文人“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除去“高升”的和“退隐”的,“前进”者也有了“成了游勇,布不成阵”的感觉。“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便是鲁迅对当时情境的总概括。小说里是借爱罗先珂的话“在缅甸是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可是也与虫声相和协”与中国形成对比和动物声音的隐喻来表现的。
“寂寞”与“嚷嚷”是爱罗先珂和鲁迅先生对当时局势的不同角度的概括,它们相得益彰。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作答时,先答出“动物的声音”的本义,如文中的“许多虾蟆叫”“咻咻的叫着”“‘鸭鸭’的叫”,;再答出比喻义,即材料二“待到满洲人以异族侵入中国,讲历史的,尤其是讲宋末的事情的人被杀害了,讲时事的自然也被杀害了……然而直到现在,……人是有的,没有声音,寂寞得很”,无声是指反封建的声音没有了,当时社会上全是支持封建势力的声音占了上风。
再概述这个寓言故事:苏联盲诗人爱罗先珂在池中放养蝌蚪想听蛙鸣,后又收养小鸭,结果蝌蚪被鸭吃光这一鸭的喜剧,同时也是蝌蚪的悲剧的故事。
最后揭示寓言故事的寓意:以小鸡的悲惨遭遇寄托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哀;遍地音乐的缅甸之夜的生意盎然,反衬出“连蛙鸣也没有”的北京夏夜的寂寞荒凉,表现整个社会环境的黑暗和死气沉沉;鸭子在“沙漠”上的叫声,反衬出比无声更“寂寞”的世界,表达对中国的不满和失望;蝌蚪声音消失,揭示了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生命规律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委婉表达了人间不可能无所不爱,唯有反抗强暴,才能保护弱者的思想。
四、(2024·广东惠州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路捏驴
黄兢业
永路把两头驴从牲口屋牵出来,喧哗的会场霎时安静下来。社员们把目光集中到永路脸上,有的赞叹,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摇头。
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按人头分罢耕地,牲畜也要分。咋分?老队长召开社员大会,众口一声:“捏蛋儿抓阄!”会计把牲畜名写在纸上,然后团成蛋儿,放在一口坛子里,让大伙儿捏。
“高音喇叭”早看中那两头驴了,在捏蛋儿前,双手合十,心里祈祷:“老天保佑,让俺捏着那两头驴,我割六斤‘大刀头’(连皮带骨的猪肉,供品)。就是捏着一头驴,我也割三斤‘大刀头’!”
两头驴竟都被永路捏走了。
两头驴,一头叫驴,一头草驴,都是六个半牙口,正当出活儿繁育的年龄。两头驴长得也一模一样,身体紧凑匀称,肌肉丰满,双脊背漆黑油光,白眼圈儿,白嘴头儿,白肚绷儿,四只白蹄儿。不同的是,草驴两耳中伸出一缕白毛儿,性倔强;叫驴脖子上挂着铜铃铛,一走响得叮叮当当,很威武。
那头叫驴在众人面前,叮叮当当地摆动两下脖子,停下脚步,扬起长脸,“哇儿——哇儿”地叫了几声。
有人说:“永路,叫驴喊你‘娃啊——娃啊’!”
众人发出一阵哄笑。
永路没有恼,眯着眼笑着说:“它不是喊我,草驴到八月就要下崽了,它是喊肚子里的娃儿呢!”
人们齐把目光转到草驴肚子上,发现草驴的肚子果真大了。有人说:“永路,一年三头驴,两年便是五头驴,你发了。”
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永路捏到两头驴,发了,真的要发了。
永路说:“捏到这两头驴是俺的福,也是俺和它们有缘分。驴给俺拉套,俺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它,养得它天天‘娃儿——娃儿’地喊,生个百十头驴娃儿来。”
永路说罢,牵着驴要走,“高音喇叭”上前叉开两腿、张开双臂拦住了。
“高音喇叭”播音了:“永路,你不能牵走!”
“你咋不让俺牵走?”
“我说不让你牵走,你就不能牵走!”
“高音喇叭”一边说着,一边往永路手里去夺驴绳。
永路趔趄着身子,一边把驴绳往怀里揽,一边看着老队长喊:“老队长,你说句公道话啊!这驴俺捏着了,咋不让俺牵回家啊?”
老队长走过来说:“‘高音喇叭’,你不让永路牵走驴,总得有个说法吧!”
“高音喇叭”说:“那当然有说法,这蛋儿捏得不公!”
老队长说:“咋捏得不公?白纸黑字团的蛋儿,大家都看着哩,布袋里买猫——凭手气兴背。”
“高音喇叭”说:“我说不公就不公!这草驴肚子里的娃儿,是公家的,凭啥不让大家捏?这草驴生下娃儿,就成他永路家里的啦?大家说说,我说得合理不合理?”
有人附和说:“说得有理,这草驴肚里的娃儿,得让大伙儿捏。谁捏着了,这驴娃儿将来归谁。”
永路把驴绳丢地上,拍拍手,说:“俺不要了,谁要谁牵走吧。”
没有人上前牵驴。
“高音喇叭”说:“你不要我要。”说着捡起拴草驴的绳,往自己怀里拉。那草驴犟着脖子昂着头,一动也不动。“高音喇叭”使劲儿往前拽,草驴使劲儿往后挣。
“高音喇叭”说:“这犟驴,还认生哩!”
永路朝草驴的屁股上拍了一下,草驴顺势往前一松,“高音喇叭”摔了个仰面朝天。
人们哄地笑了。老队长说:“‘高音喇叭’,你把叫驴、草驴分开,就像让你和‘山猴子’分开,你愿意吗?”
“山猴子”是“高音喇叭”的男人。
“高音喇叭”从地上爬起来说:“吃的谷草豌豆料——放驴屁!”
老队长说:“啥事儿得讲理,这对儿驴永路捏着了,就是永路的。至于草驴肚里的娃儿,怨我考虑不周。既然‘高音喇叭’提出来捏驴娃儿,就得问永路同意不同意。”
“高音喇叭”说:“他不同意也得同意,不然他牵不走驴。”永路说:“老队长,这对儿驴我捏着了,谁家要是磨面拉碾,牵走请用咧。草驴肚子里的娃儿,捏吧!谁捏着了,生下来俺先养,养大了他再牵走,俺不为难他。”
会计又撕纸、团蛋儿,只在一个纸蛋儿上写了“驴娃儿”,放在坛子里,让大伙儿捏。
队长说:“永路高风亮节,让永路先捏。”
永路说:“大家先捏,俺捏最后一个蛋儿。”
“高音喇叭”说:“勒着胡须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没人先捏,俺可先捏了。”说着双手合十,对着坛子拜了拜,然后伸手向坛子里捏出一个纸蛋儿,伸开一看是空白,扔在地上,“呸”了一声,用脚把纸蛋儿踩进土里。
众人排队,一个一个把手伸进坛子里,都没有捏到驴娃儿。
只剩下永路一人了。
永路说:“俺不用捏了。”
“高音喇叭”说:“不行,你必须捏。”
永路把手伸进坛子里,捏出最后一个纸蛋儿,向大家展开,纸蛋儿上写着“驴娃儿”。
“高音喇叭”无可奈何,说:“永路手上抹香油了。”
老队长说:“不是永路手上抹香油了,是永路和驴有缘啊!永路当儿童团团员时,牵着这对儿驴的祖奶,把信藏在驴的耳朵里,上跑马岭给新四军送情报;金刚寺战役时,永路赶着这对儿驴的爷爷,给解放军送干粮支前,回来就入了党;新中国成立后,永路当了生产队的饲养员,让驴一代一代地繁衍,是驴不愿和永路分开啊!”
(选自《百花园》2021年第7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前后一共写到了两次捏驴,每一次都是永路最终捏到了驴,可见永路捏到驴是命中注定,体现了宿命的主题。
B.叫驴发出“哇儿——哇儿”,被众人起哄看作是叫驴喊永路“娃啊——娃啊”,反映了大家没有捏到驴而不甘的心理。
C.当“高音喇叭”看到永路捏出最后一个纸蛋上写着“驴”娃儿时说“永路手上抹香油了”,说明她输得心服口服。
D.老队长面对“高音喇叭”的刁难和群众的质疑,出于息事宁人的心理听从了重新捏蛋儿的提议,随后众人抓阄。
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捏驴”为中心事件,展示了“联产承包”时期农村的生活风貌,塑造了社会转型时期复杂的农村群像。
B.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多用短句,句式灵活多变错落有致,多用口语化的村言土语和歇后语,生活气息扑面,艺术表现力强。
C.小说结尾通过老队长的一番话,再现永路在不同时期和驴的故事,让读者对永路有了进一步了解,为的是说明永路和驴有缘。
D.小说叙事一波三折,永路捏驴的过程充满了刺激、紧张的感觉,两次捏驴都能顺利捏到的大团圆结局,符合读者的心理期待。
3.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小说划线部分揭示了永路和众人怎样的心理。
4.“山药蛋”派代表作家赵树理有“走进农民,也让农民走进自己的文学”的文学观点。本篇小说很好地体现了这种主张,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B
2.C
3.①永路原本捏到了驴却因“高音喇叭”的无理取闹无法牵走驴的无奈和无意与众人争抢,但又不愉快的负气心理;②众人虽内心遗憾自己没捏到驴但也认可抓阄结果,认为驴是属于永路的,又不好意思(答犹豫、羞愧也是可以的)。
4.(1)主题选择上,本文从农村普通日常生活现象“捏驴”出发,以小见大地展示“联产承包”这样重大的社会主题,反映了农村生活。(2)人物形象塑造上,本文作者热情讴歌永路这样高风亮节、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新农民,也对“高音喇叭”等稍落后的农民进行善意的讽刺,塑造了典型的农民形象。(3)叙述语言上,如本文“会计把牲畜名写在纸上,然后团成蛋儿,放在一口坛子里,让大伙儿捏。”语言通俗,口语化,具有乡土气息。(4)人物语言上,如本文当中常常使用“勒着胡须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等歇后语,朴实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把农民说话时的口气和精神生动呈现出来。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A.“体现了宿命的主题”错,本文并不是为了宣扬宿命论,而在于利用这一看似奇妙的情节来表现永路与驴之间的“缘分”,赞扬永路的奉献精神。
C.“高音喇叭”是无可奈何,不是心服口服。
D.“出于息事宁人的心理听从了重新捏蛋儿的提议”错,丑化了老队长的形象,老队长并非想要息事宁人,而是尊重永路的意见。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C.“为的是说明永路和驴有缘”错,不是为了说明永路和驴有缘,而是丰富永路的形象。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需要紧密结合上下文和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情节演进进行分析。
小说中原本永路捏到了两头驴,“高音喇叭”因自己没有捏到而蛮横地不让永路牵走,并以不公平为理由,要为草驴肚子里的崽重新捏蛋,这看似公平,其实是“高音喇叭”撒泼耍赖、不讲道理,可永路又不愿再跟她继续纠缠下去,不愿与大家故意争抢,可见此时永路是无可奈何的,闹出不愉快;但按抓阄的公平结果,两头驴又是自己捏的,心里是有点不愉快的,有些负气。
“没有人上前牵驴”说明大家尽管都羡慕永路捏到了两头驴,但也知道这是抓阄的公平结果,所以尽管心有不甘,但最多也只能跟着“高音喇叭”起哄,反映了他们想牵又不好意思的心理。真正的始作俑者还是“高音喇叭”,这里是为了凸显“高音喇叭”的无赖与蛮横。
4.本题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风格的分析鉴赏能力。
(1)主题选择上,小说以“捏驴”为中心事件,展示了“联产承包”时期农村的生活风貌,以小见大地展示“联产承包”这样重大的社会主题,反映了农村生活。
(2)人物形象塑造上,小说塑造了社会转型时期复杂的农村群像,如主人公新农民永路,革命年代给解放军送干粮支前,回来就入了党;新中国成立后,当了生产队的饲养员;社会主义建设“联产承包”时期通过“捏驴”一事能够牺牲小我顾全大局。如“高音喇叭”等稍落后的农民,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些自私自利,甚至无理取闹,作者对他们进行了善意的讽刺。
(3)叙述语言上,语言通俗,口语化,具有乡土气息。如本文“会计把牲畜名写在纸上,然后团成蛋儿,放在一口坛子里,让大伙儿捏。”“这驴俺捏着了,咋不让俺牵回家啊?”“咋捏得不公?白纸黑字团的蛋儿,大家都看着哩,布袋里买猫——凭手气兴背。”不管是叙述语言,还是“高音喇叭”的外号,都有浓厚的乡村口语特点。
(4)人物语言上,朴实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把农民说话时的口气和精神生动呈现出来。如“勒着胡须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等歇后语,人物对话语言“老队长,你说句公道话啊!这驴俺捏着了,咋不让俺牵回家啊?”“咋捏得不公?白纸黑字团的蛋儿,大家都看着哩,布袋里买猫——凭手气兴背”,这些人物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生动幽默,富于感染力。
五、(2024·海南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玛丝洛娃案件审讯后的第二天)
等到聂赫留朵夫同陪审员们一块儿走进法庭,昨天的那种程序就开始了,又是大叫一声:“升堂!”那三个衣领绣花的人又登上高台,又是肃静,陪审员们又在高背椅上坐下,又是那几个宪兵,又是那幅画像,又是那个司祭。
开庭前的种种准备工作也跟昨天一样(只是陪审员的宣誓和庭长对陪审员的一番交代免掉了)。
今天审理的是一个撬镇窃盗案。被告由两个手握拔出鞘的军刀的宪兵押上来,是一个二十岁的孩子,生得瘦伶伶的,两肩很窄,脸色灰白,脱了血色,身上穿着灰色长囚衣。他独自一个人坐在被告席上,皱起眉头瞧着走进法庭的人。这个孩子被控同一个伙伴扭开一个堆房的锁,从那里偷出几条旧的粗地毯,一共价值三卢布六十七戈比。根据起诉书上的说法,这个孩子同肩上扛着粗地毯的伙伴正在走路,却被一个警察拦住。这个孩子和他的同伙就立刻认罪,于是双双关进了监牢。这个孩子的伙伴是钳工,已经在监狱里死掉,现在只剩下孩子一人受审。那几条旧的粗地毯放在物证桌上。
这个案子的审讯工作完全像昨天一样,有供词,有罪证,有证人,有证人的宣誓,有审问,有鉴定人,有追根究底的盘问,总之各种花样无不齐备。充当证人的警察每逢庭长、公诉人、辩护人问他话,总是有气无力地回答几个字:“是,老爷,”或者“我不知道,老爷”然后又是“是,老爷”……不过,尽管他表现出士兵的愚鲁和死板,人们还是可以看出他怜惜那个孩子,不乐意讲他逮捕孩子的情形。
另一个证人是失主,年老的房产主,那几条粗地毯就是他的。他分明是肝火旺的人,法庭上问他承认不承认那些粗地毯是他的,他很不高兴地承认说是他的。可是等到副检察官开始问他打算拿那些粗地毯做什么用,他是不是很需要那些东西,他就冒火了,回答说:
“滚他娘的吧,这些粗地毯。我根本用不着这些东西。要是我早知道它们会惹出这么多的麻烦,那我非但不会找它们,反而情愿倒贴一张红票子,哪怕倒贴两张也成,免得让人家硬拉到这儿来受审。光是坐马车我就差不多花掉五个卢布了。况且我的身体也不好。我有疝气病,还有风湿病。”
证人们是这样说的。至于被告本人,对所有的罪行一概招认,像被捉住的小野兽那样茫然失措地四下里张望,用时断时续的声调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出来。
案子是清楚的,可是副检察官仍旧像昨天那样耸起肩膀,提出一些巧妙的、意在引诱狡猾的犯人上钩的问题。
他在发言中证实这个盗窃案发生是在一个住人的地方犯下的,而且是扭开锁进去的,因为这个缘故那个孩子应当受到最重的惩罚。
庭长也像昨天那样扮演着公正无私的角色,向陪审员详细解释和开导一些他们本来就知道,而且也不可能不知道的事情。法庭也像昨天那样有好几次宣布审讯暂停,大家就又去抽烟,民事执行吏就又吆喝一声:“升堂!”两个宪兵就又坐在那里,握着拔出来的军刀吓唬犯人,同时竭力不让自己打盹。
从这个案子的审讯可以了解到这个孩子原本由他父亲送到一个卷烟厂里去做学徒,在那里过了五年。今年厂主和工人们发生纠纷以后,他被厂主辞退,始终没有找到工作。他在小饭铺里碰见那个跟他一样的钳工,比他失业更早。有一天晚上他们两个人喝醉酒,扭开锁,从那儿随手拿走了一些东西。他们被捕了。他们照实供认了罪行,被关进监狱。钳工在候审期间死掉了。现在这个孩子就作为社会必须与之隔绝的危险人物受到审判。
“要说他是个危险的人物,那也跟昨天那个女犯人倒不相上下,”聂赫留朵夫听着法庭上人们所说的话,暗自想道,“他们危险,那么我们就不危险?……我自己就是个好色之徒,浪荡的人,骗子,所有我们这班人,凡是知道我的底细的人,不但不藐视我,反而尊敬我。那么我和我们这班人就不危险?”
“其实,事情明明白白,这个孩子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坏蛋,而是极其平常的人。这是大家都看得出来的。他所以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也无非是因为他处在会产生这种人的条件之下罢了。因此,看来事情很清楚:为了不要再有这样的孩子,就得努力消除造成这种不幸的人的条件才对。”
“可我们是怎么办的呢?我们把他关进监牢里,使他处在十分闲散的条件下,或者要他从事于对健康极其有害而且无意义的劳动,让他交结那些跟他同样软弱而且在生活里迷失方向的人,然后由国库出钱把他同最腐败的人混杂在一起从莫斯科省流放到伊尔库茨克省去。”
“我们非但不去做任何事情来消除产生这种人的条件,反而一味鼓励那些制造这种人的机构……”
“是啊,当初他家里穷得把他从乡村送到城里来。自从他像个小野兽似的在城里住下,过学徒的生活,剃光了头发为以免生虱子,而且给师傅们跑街买东西的时候起,有心怜悯他的人却始终一个也没出现过。刚好相反,自从他在城里住下以后,他从师傅和同事口里听到的,抑无非是‘谁会骗人,谁会喝酒,谁会骂人,谁会打架,谁会放荡’之类的话。”
“到后来,对健康有害的工作、酗酒、放荡等,害得他生了病,戕害了他的身心,他就糊里糊涂,昏头昏脑,像在梦中那样,毫无目的地在城里流浪,一时莽撞,钻进人家的一个堆房,从那儿拿走了几条谁也不需要的粗地毯。可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这班衣食饱暖、家财豪富、受过教育的人,非但不去努力消除那些伤害这个孩子落到目前这个地步的原因,却要惩罚这个孩子。”
聂赫留朵夫专心思考这些事,已经不再听庭上的审问。在他脑子里展开的这些思想使得他自己也心惊胆战。他暗自惊讶,不明白他以前怎么会没有看清楚这种事,为什么别人也没有看出来。
(节选自《复活》,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出版,有删节)
文本二:
无论什么样的读者,他们对小说那样的大部头作品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得通过这一途径来实现:识别作品中那些重复出现的现象,并进而理解由这些现象衍生的意义。
从细小处着眼,我们可以看到语言成分的重复:词、修辞格、外形或内在情态的描绘;以隐喻的方式出现的隐蔽的重复则显得更为精妙。从大处看,事件或场景在文本中被复制着,由一个情节或人物衍生的主题在同一文本的另一处重复出现。最后,作者在一部小说中可以重复他其它小说中的动机、主题、人物或事件。
(节选自《小说与重复》,有删节,作者:J·希利斯·米勒)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了容貌、服饰、神态等肖像描写和比喻的手法,以形传神,生动地刻画了那个孩子的形象。
B.作者列出粗地毯具体价格,意在说明孩子与伙伴虽然是他们随手拿走的粗地毯,但确实构成了犯罪。但这两人最后却一人死亡、一人面临“最重的惩罚”,则突出了惩罚的不合理。
C.聂赫留朵夫的心理活动内容,一方面让读者明白孩子之所以“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的原因,也为聂赫留朵夫情感上复活做铺垫,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D.小说描述那个孩子是“极其平常的人”,除了说明孩子不是“危险人物”外,还有深层的含意:这个孩子的遭遇在当时的社会,太常见、太普遍了。
2.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复活》后文说,一般所谓的刑事犯的遭遇“还能多多少少见到一点依照法律办事的影子”,可见庭长,检察官们审讯这个孩子、玛丝洛娃等的刑事案件是依照法律办案的。
B.托尔斯泰善于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和分析,展现人物心灵变化的过程,评论家称其为“心灵辩证法”,文本一中对孩子和聂赫留朵夫都有这样的心理描写与分析。
C.文本一作者借聂赫留朵夫的思考,探讨“消除产生这种人的条件“的问题,表现了作者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也体现了作者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D.文本一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述,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卫·科波菲尔》也采用了同样的人称和视角。
3.鲜明的对比往往具有讽刺意味,这也是《复活》突出的艺术特点,请从对比角度赏析文本一的讽刺艺术。
4.文本一中多处出现“重复(或相似)”,请结合文本二,从语言、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中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这些“重复”的作用。
【参考答案】
1.B
2.C
3.①对比一:案件简单明了,但审讯程序繁琐。讽刺审讯的荒唐可笑。②对比二:两位证人都没有证明判孩子有罪,但副检察官却执意判“最重的惩罚”。讽刺检察官一类人物为显示自己的权力而为所欲为,冷酷、残忍。③对比三:无罪的孩子在接受审讯、受最重的惩罚,有罪的聂赫留朵夫逍遥法外、坐在陪审团席上审判他人。讽刺司法黑暗、社会不公、审判荒唐。④对比四:孩子弱小、无助、老实,但副检察官却认为犯人“狡猾”,是“社会必须与之隔离的危险人物”。讽刺副检察官们的愚蠢、自大。
4.语言:(1)开篇十个“又”(“又是”)重复,说明所谓的案件审讯,其实不过是一种机械形式,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案子的本身,突出了作者对俄国司法制度的批判。(2)四个“跟昨天一样”(“像昨天一样”)重复,前两个突出了所谓的审讯每天都在这样发生着,加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后两个强化了副检察官和庭长的虚伪、丑陋嘴脸。(3)作者重复七个“有”,列出“有”的内容,既是对一个简单明了案件却有如此繁琐“花样”的讽刺,也表现了案件审讯程序与形式虽齐备,但无人关心案件真相。
人物:玛丝洛娃身世悲惨、无辜被害,因审讯疏忽被判重刑;男孩身世可怜、本性善良,偷了“几条谁也不需要的粗地毯”却要“受到最重的惩罚”,这两个形象有重合之处。这样既加深了人物及遭遇的可信度,又说明这种不公现象的普遍性。
情节:孩子偷粗地毯被抓的过程在选文一共出现三次,让读者对案件始末及孩子经历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从而使读者对案件有一个客观的评判。
主题:玛丝洛娃命案、男孩偷盗案审讯对象相类,审讯人员相同,审讯讯程序如昨,说明了马斯洛娃遭遇的社会普遍性,深化了玛丝洛娃遭遇的悲剧意义,加强了作品的批判力度。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意在说明孩子与伙伴虽然是他们随手拿走的粗地毯,但确实构成了犯罪”错误,作者列出粗地毯具体价格,意在说明孩子与伙伴偷盗的物品价值不大。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依照法律办案”错误。全文描述无罪的孩子在接受审讯、受最重的惩罚,有罪的聂赫留朵夫逍遥法外、坐在陪审团席上审判他人,讽刺了司法黑暗、社会不公、审判荒唐的现实,强化了检察官和庭长的虚伪、丑陋嘴脸。
B.“文本一中对孩子和聂赫留朵夫都有这样的心理描写与分析”错误。聂赫留朵夫有详细心理描写,孩子没有。
D.“第一人称、有限视角”错误。作者叙述事件时运用了内心独白、对话等手法展现人物的心灵世界,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没有运用第一人称,而且运用的是“全知视角”。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对比一:“其实,事情明明白白,这个孩子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坏蛋,而是极其平常的人。这是大家都看得出来的……”“案子是清楚的,可是副检察官仍旧像昨天那样耸起肩膀,提出一些巧妙的、意在引诱狡猾的犯人上钩的问题”,案件简单明了,但审讯程序却极其繁琐,作者讽刺了这种审讯的荒唐可笑的行为。
对比二:“证人们是这样说的。至于被告本人,对所有的罪行一概招认,像被捉住的小野兽那样茫然失措地四下里张望,用时时断时续的声调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出来”“他在发言中证实这个盗窃案发生是在一个住人的地方犯下的,而且是扭开锁进去的,因为这个缘故那个孩子应当受到最重的惩罚”,两位证人,一位可怜孩子,一位嫌案子麻烦,都没有证明判孩子有罪,但副检察官却执意要孩子受“最重的惩罚”,文章讽刺了检察官一类人物为显示自己的权力而为所欲为,冷酷、残忍的丑恶嘴脸。
对比三:“要说他是个危险的人物,那也跟昨天那个女犯人倒不相上下,”聂赫留朵夫听着法庭上人们所说的话,暗自想道,“他们危险,那么我们就不危险?……我自己就是个好色之徒,浪荡的人,骗子,所有我们这班人,几是知道我的底细的人,不但不藐视我,反而尊敬我。那么我和我们这班人就不危险”,无罪的孩子在接受审讯、受最重的惩罚,有罪的聂赫留朵夫逍遥法外、坐在陪审团席上审判他人。文章讽刺了当时社会司法黑暗、社会不公、审判荒唐的社会现实。
对比四:“有一天晚上他们两个人喝醉酒,扭开锁,从那儿随手拿走了一些东西。他们被捕了。他们照实供认了罪行,被关进监狱。钳工在候审期间死掉了。现在这个孩子就作为社会必须与之隔绝的危险人物受到审判”“意在引诱狡猾的犯人上钩的问题”,孩子弱小、无助、老实,但副检察官们却认为犯人“狡猾”,是“社会必须与之隔离的危险人物”,文章讽刺了副检察官们的愚蠢、自大的性格特点。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语言上的作用:(1)“昨天的那种程序就开始了,又是大叫一声:“升堂!”那三个衣领绣花的人又登上高台,又是肃静,陪审员们又在高背椅上坐下,又是那几个宪兵,又是那幅画像,又是那个司祭……”,文章很多个“又”(“又是”)重复,说明所谓的案件审讯,其实不过是一种机械形式,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案子的本身,突出了作者对俄国司法制度的批判。(2)“开庭前的种种准备工作也跟昨天一样”“这个案子的审讯工作完全像昨天一样”“法庭也像昨天那样有好几次宣布审讯暂停”“庭长也像昨天那样扮演着公正无私的角色”,文章四个“跟昨天一样”(“像昨天一样”)重复,前两个突出了所谓的审讯每天都在这样发生着,加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后两个强化了副检察官和庭长的虚伪、丑陋的嘴脸。(3)“这个案子的审讯工作完全像昨天一样,有供词,有罪证,有证人,有证人的宣誓,有审问,有鉴定人,有追根究底的盘问”,作者重复七个“有”,列出“有”的内容,既是对一个简单明了案件却有如此繁琐“花样”的讽刺,也表现了案件审讯程序与形式虽齐备,但无人关心案件的真相。
人物上的作用:“马斯洛娃案件审讯后的第二天”“被告由两个手握拔出鞘的军刀的宪兵押上来,是一个二十岁的孩子,生得瘦伶伶的,两肩很窄,脸色灰白,脱了血色,身上穿着灰色长因衣。他独自一个人坐在被告席上,皱起眉头瞧着走进法庭的人”“从那儿拿走了几条谁也不需要的粗地毯。可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这班衣食饱暖、家财豪富、受过教育的人,非但不去努力消除那些伤害这个孩子落到目前这个地步的原因,却要惩罚这个孩子”,马斯洛娃身世悲惨、无辜被害,因审讯疏忽被判重刑,男孩身世可怜、本性善良,偷了“几条谁也不需要的粗地毯”却要“受到最重的惩罚”,这两个形象有重合之处。这样既加深了人物及遭遇的可信度,又说明这样的弱小无辜受重罚在当时社会是普遍现象。
情节上的作用:“这个孩子被控同一个伙伴扭开一个堆房的锁,从那里偷出几条旧的粗地毯,一共价值三卢布六十七戈比”“他在发言中证实这个盗窃案发生是在一个住人的地方犯下的,而且是扭开锁进去的,因为这个缘故那个孩子应当受到最重的惩罚”“有一天晚上他们两个人喝醉酒,扭开锁,从那儿随手拿走了一些东西。他们被捕了。他们照实供认了罪行,被关进监狱”,孩子偷粗地毯被抓的过程在选文一共出现三次,这三次叙述,让读者对案件始末及孩子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从而使读者对案件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
主题上的作用:文章开篇写“(马斯洛娃案件审讯后的第二天)等到聂赫留朵夫同陪审员们一块儿走进法庭,昨天的那种程序就开始了,……那三个衣领绣花的人又登上高台,又是肃静,陪审员们又在高背椅上坐下,又是那几个宪兵,又是那幅画像,又是那个司祭”,马斯路娃命案审讯的第二天,即发生男孩偷盗案审讯,审讯对象相类,审讯人员相同,审讯讯程序如昨,说明了马斯洛娃遭遇的社会普遍性,深化了马斯洛娃遭遇的悲剧意义,加强了作品的批判力度,给人以警醒。
六、(2024·湖南长沙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蛙(节选)
莫言
我们那地方,曾有一个古老的风气,生下孩子,好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命名。譬如陈鼻、赵眼、吴大肠、孙肩……这风气如今已不流行,年轻的父母们,都不愿意以那样古怪的名字来称谓自己的孩子。
我们是140年秋季进入大羊栏小学的。那是饥饿的年代。留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事件,大都与吃有关。那是一吨龙口煤矿生产的优质煤块,亮晶晶的,断面处能照清人影。我后来再也没见过那么亮的煤。村里的车把式王脚赶着马车,把那吨煤从县城运回。王脚方头、粗颈、口吃,讲话时,目放精光,脸憋得通红。他儿子王肝,女儿王胆,都是我的同学。王肝与王胆是异卵双胎。王脚脖子上有汗,解下腰间那块蓝布擦拭。擦汗时看到儿子王肝和女儿王胆,便大声喝斥:回家割草去!王肝身体高大,但王胆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袖珍姑娘——说得难听点吧,是个侏儒。王胆转头就跑——她跑起来身体摇摇摆摆。重心不稳,像个初学走路的婴孩,很是可爱——王肝往后缩缩,但不走。
王肝为父亲的职业感到荣耀。现在的小学生,即便父亲是开飞机的,也体会不到王肝那时的荣耀。村子里有很多人羡慕这职业,但都望骡却步。这骡子已经咬伤过两个儿童:第一个是袁脸的儿子袁腮,第二个是王胆。马车停在她家门前时,她到骡前去玩。被骡子咬着脑袋叼起来。
我们都很敬畏王脚。他身高一米九,双肩宽阔,力大如牛,二百斤重的石碌磕,双手抓起,胳膊一挺,便举过头顶。尤其让我们敬佩的,是他的神鞭。疯骡咬破袁腮头颅那次,他拉上车闸,双腿叉开,站在车辕两边,挥舞鞭子,抽打疯骡屁股。那真是一鞭一道血痕。一鞭一声脆响。疯骡起初还炮蹶子,但一会儿工夫便浑身颤抖,前腿跪在地上。脑袋低垂,嘴巴啃着泥土,撅着屁股承揍。后来还是袁腮的爹袁脸说,老王,饶了它吧!王脚才悻悻地罢休。袁脸是党支部书记,村里最大的官。他的话王脚不敢不听。疯骡把王胆咬伤后,我们都期待着再看一场好戏,但王脚一鞭也没打。他从路边石灰堆上抓起一把石灰,掩在王胆头上,把她提回家去。他没打骡子,却抽了老婆一鞭,踢了王肝一脚。
我们指指点点地议论着那头棕色的疯骡。它瘦骨伶仃,眼睛上方有两个深得可放进一枚鸡卵的凹陷。它的目光忧伤,似乎随时都会放声大哭。我们无法想象这样一匹瘦骡子怎会爆发出那样大的力量。当我们一边议论一边向那骡子靠近时,王脚便停止铲煤,用凌厉的目光逼视我们,吓得我们连连倒退。
堆在学校伙房前的煤堆渐渐高起来,车上的煤渐渐少了。我们不约而同地抽鼻子,因为我们嗅到了一种奇异的香味。仿佛是燃烧松香的味儿,又仿佛是烧烤土豆的味儿。我们的嗅觉把我们的目光吸引到那一堆亮晶晶的煤块上。我们站在煤堆前,低头弯腰,像地质爱好者发现了奇异矿石;我们抽动鼻子,像从废墟中寻找食物的狗。说到这里。首先要感谢陈鼻,其次要感谢王胆。是陈鼻首先捡起一块煤,放在鼻边嗅,皱着眉,仿佛在思索什么重大问题。他的鼻子又高又大,是我们取笑的对象。思索了一会儿,他将手中那块煤猛地砸在一块大煤上。煤块应声而碎,那股香气猛地散发出来。他拣起一小块,王胆也拣起一小块,他用舌头舔舔,品咂着,眼睛转着圈儿看看我们,她也跟着学样儿,舔煤,看我们。后来,他们俩互相看看,微微笑笑,不约而同地,小心翼翼地,用门牙啃下一点煤,咀嚼着,然后又咬下一块,猛烈地咀嚼着。兴奋的表情,在他们脸上洋溢。陈鼻的大鼻子发红,上边布满汗珠。王胆的小鼻子发黑,上面沾满煤灰。我们痴迷地听着他们咀嚼煤块时发出的声音。我们惊讶地看到他们吞咽。他们竟然把煤咽下去了。
他压低声音说:伙计们,好吃!她尖声喊叫:哥呀,快来吃啊!他又抓起一块煤,更猛地咀嚼起来。她用小手拣起一块大煤,递给王肝。我们学着他们的样子,把煤块砸碎,捡起来,用门牙先啃下一点,品尝滋味,虽有些牙碜,但滋味不错。陈鼻大公无私,举起一块煤告诉我们:伙计们,吃这样的,这样的好吃。他指着煤块中那半透明的、浅黄色的,像琥珀一样的东西说,这种带松香的好吃。我们班三十五个学生,除了几个女生不在,其余都在。我们每人攥着一块煤,咯咯崩崩地啃,咯咯嚓嚓地嚼,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秘的表情。我们仿佛在进行一场即兴表演,我们仿佛在玩一种古怪游戏。
肖下唇拿着一块煤,翻来覆去地看,不吃,脸上带着蔑视的神情。他不吃煤因为他不饿。他不饿因为他爹是公社粮库保管员。伙夫老王惊呆了。他手上沾着面粉跑出来。天哪,他手上沾着面粉!当时在学校伙房就餐的除了我们的校长和我们的教导主任之外,还有两个在乡下驻点的公社干部。老王惊呼:孩子们,你们干什么?你们……吃煤?煤也能吃?王胆用小小的手举着一块大煤,细声细气地说:大叔,太好吃了,给你一块尝尝。老王摇着头,道:王胆,你这小女孩,也跟着这帮野小子胡闹。王胆咬了一口煤,说:真的好吃呀,大叔。
这时已是傍晚,红日西沉。那两个在这里搭伙就餐的公社干部骑着车子来了。他们也被我们吸引住了。老王挥舞着扁担轰赶我们。那个姓严的公社干部——好像是个副主任——制止了老王。他的脸色很难看,挥了一下手,转身钻进了伙房。
(节选自莫言小说《蛙》,有删改)
文本二:
在莫言看来,想象力就是一个作家的灵魂。在《生死疲劳》中,他透过充满想象力的动物视角,为读者讲述了一个被冤杀的地主经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等牲畜的故事。“故事有些荒诞,但其中情节我是早就构思好的。想到用‘六道轮回’来布局整篇小说后,我就一气呵成写完了《生死疲劳》这部作品。”
对于莫言,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给予的评价是:“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节选自《莫言谈文学:最疯的想象,最真的现实》,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身体部位和器官给孩子取名,这种古怪的风气隐喻了特殊年代里人们对身体对生命的重视。
B.车夫从县城运来煤块,他身材魁梧性格粗犷,在饥饿年代里,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
C.王脚擦汗时看到孩子王肝和王胆,大声喝斥他们回家割草去,可见因为饥饿,人们亲情淡漠。
D.肖下唇和其他孩子对煤块的态度完全不同,因为他爹工作特殊他不饿,可“我们”饥饿至极。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蛙》时我们会感觉到残酷:一是来自情节和人物命运,一是莫言客观冷静地书写他人灵魂深处极致痛苦的残酷。
B.小说运用儿童视角,笔触细腻,貌似平静追忆,细细咀嚼则苦涩难耐,展现了特定历史背景下人民生活的艰难。
C.小说极富荒诞色彩,融合了诙谐、戏谑风格,看似诡异,脱离现实,实则亦虚亦实,亦幻亦真,匠心独运而富有张力。
D.小说的细节富于表现力,比如结尾,看到我们吃煤后,姓严的干部“脸色很难看”,这个细节暗示了干群关系的疏离。
3.文本一中关于吃煤的细节描写一直为人称道,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细节的
4.马尔克斯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曾宣称:“在我的小说里,没有一个字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结合这句话,联系本文和教材的《百年孤独(节选)》,谈谈“魔幻”与“现实”的关系。
【参考答案】
1.C
2.D
3.①采用了儿童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展现了饥饿给人带来的切肤之痛;②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多次写到抽动鼻子,咀嚼煤块,猛烈地咀嚼等,陈鼻和王胆对伙伴们的呼唤,每个人脸上兴奋神秘的表情,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由于极度饥饿而完全分不清何物可食的可怜的众生图;③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肖下唇拿着煤块左看右看翻来覆去地看以及其蔑视的神情,与大家对煤块喷喷称赞其香的表现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饥饿对于人身心的极度伤害。
4.①魔幻的故事情节有现实根据。比如,《百年孤独(节选)》中丽贝卡吃土的情节,源于拉丁美洲当地穷苦人民饿极了吃土的现实;而文本中孩子们吃煤的情节,也源于饥饿的现实。②魔幻般的想象与夸张,不失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让读者如临其境。比如文中写孩子们吃煤的细节,闻气味,尝味道,微笑,然后大口咀嚼,非常生动,如见其人其事;《百年孤独(节选)》中丽贝卡失眠的细节描写,睁大的眼睛,恐惧的心理,也非常逼真。③用魔幻的手法反映、象征现实。如文本中“吃煤”这个荒诞的情节,反映了特殊年代人们极其饥饿、艰难的现实处境;而《百年孤独(节选)》中失眠、失忆,则隐喻外来文明的入侵使印第安人失去自己的文化之根、失去历史记忆的现实。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人们亲情淡漠”错误。依据“这骡子已经咬伤过两个儿童:第一个是袁脸的儿子袁腮,第二个是王胆。马车停在她家门前时,她到骡前去玩,被骡子咬着脑袋叼起来”可知王脚擦汗时看到孩子王肝和王胆,大声喝斥他们回家割草去,不是因为亲情淡漠,而是因为骡子曾伤过王胆,他是在用粗鲁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关爱。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暗示了干群关系的疏离”错误。依据“王胆用小小的手举着一块大煤,细声细气地说:大叔,太好吃了,给你一块尝尝。……他们也被我们吸引住了。老王挥舞着扁担轰赶我们。那个姓严的公社干部——好像是个副主任——制止了老王”可知干部脸色难看,不能推出干群关系的疏离,因为当伙夫赶“我们”走时,姓严的干部制止了他。他脸色难看,是因为看到了孩子们的饥饿。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①依据“我们站在煤堆前,低头弯腰,像地质爱好者发现了奇异矿石;我们抽动鼻子,像从废墟中寻找食物的狗……兴奋的表情,在他们脸上洋溢”可知采用了儿童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展现了饥饿给人带来了切肤之痛;
②依据“我们站在煤堆前,低头弯腰,像地质爱好者发现了奇异矿石;我们抽动鼻子,像从废墟中寻找食物的狗……他用舌头舔舔,品咂着,眼睛转着圈儿,看看我们;她也跟着学样儿,舔煤,看我们。后来,他们俩互相看看,微微笑笑,不约而同地,小心翼翼地,用门牙啃下一点煤,咀嚼着,然后又咬下一块,猛烈地咀嚼着”中的抽动鼻子,舔舔,咀嚼煤块,猛烈的咀嚼等动作描写,相互呼唤的语言描写和“我们”都吃上煤之后的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由于极度饥饿而完全分不清何物可食的可怜的众生图;
③依据“肖下唇拿着一块煤,翻来覆去地看,不吃,脸上带着蔑视的神情”“王胆用小小的手举着一块大煤,细声细气地说:大叔,太好吃了,给你一块尝尝。……真的好吃嚼,大叔”可知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肖下唇拿着煤块左看右看翻来覆去地看以及其蔑视的神情,与大家对煤块啧啧称赞其香的表现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饥饿对于人身心的极度伤害。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魔幻的故事情节有现实根据。比如,《百年孤独(节选)》中“丽贝卡又开始吃土。她第一次这么做多半出于好奇,以为讨厌的味道将是对付诱惑力的良药。……把一撮撮泥土吃掉了。……在她心中留下了慰藉”丽贝卡吃土的情节,源于拉丁美洲当地穷苦人民饿极了吃土的现实。而文本中孩子们吃煤的情节,也源于饥饿的现实。
②魔幻般的想象与夸张,不失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让读者如临其境。比如文中“他拣起一小块,王胆也拣起一小块;……,猛烈地咀嚼着”写孩子们吃煤的细节,闻气味,尝味道,微笑,然后大口咀嚼,非常生动,如见其人其事。《百年孤独(节选)》中“她一走进屋子,马上坐在自己的摇椅里,开始咂吮指头,两只惊骇的大眼睛望着大家,根本不明白人家问她什么”“每过半小时响起钟声的时候,她都惊骇地四面张望,仿佛想在空中发现这种声音似的”等描写丽贝卡睁大的眼睛,恐惧的心理,失眠的细节描写也非常逼真。
③用魔幻的手法反映、象征现实。如文本中“他拣起一小块,王胆也拣起一小块;……用门牙啃下一点煤,咀嚼着,然后又咬下一块,猛烈地咀嚼着”“用门牙先啃下一点,品尝滋味,虽有些牙修,但滋味不错”这个“吃煤”荒诞的情节,反映了特殊年代人们极其饥饿、艰难的现实处境。而《百年孤独(节选)》“她发现了某种疾病的征状,这种疾病的威胁曾使她和弟弟永远离开了那个古老的王国,他俩还是那儿的王位继承人咧。这儿也出现了失眠症……病人经常处于失眠状态,开头会忘掉童年时代的事儿,然后会忘记东西的名称和用途,最后再也认不得别人,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跟往日的一切联系,陷入一种白痴似的状态”中对失眠、失忆的描写,则隐喻外来文明的入侵使印第安人失去自己的文化之根、失去历史记忆的现实。
七、(2024·上海松江高二)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马背上的少年
王若冰
①少年想逃走,他为此做了很久的准备。
②阳光照在红土地上。少年觉得自己的脸很烫,汗很快就淌下来。他用手胡乱地抹了一把,手上立刻黏糊糊、湿漉漉,他觉得整个身体都被太阳烤得失去了知觉。
③少年听到一声野马的嘶鸣。在那边树林中间的草地上,是野马的天堂。少年从小就爱马,每天都会从自己的家走到野马活动的区域。他第一次看到野马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根本不知道,在离自己这么近的地方,竟然有如此多的野马。那些野马有黑色的、有棕色的,也有白色的,毛色光亮,身体高大而健硕。它们奔跑在草地上,它们驰骋在树林之间,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少年抬头看看天,那时的太阳正在头顶上,明晃晃地照着。光线在树叶之间,在马与马之间,在树与草之间来回跳跃,形成了一道道斑驳、灿烂而又奇特的光景。
④那一瞬间,少年的心立刻就灿烂起来。
⑤少年又回头看看自己的家,不由得有些伤心。
⑥这时,一辆越野车停在了离他十几米的土石路边。车上走下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用典型的澳大利亚口音的英语说:“你好。这里离加油站多远?”
⑦中年人一边说,一边朝少年走来。少年用手指了指西边,说:“在那个路口的拐角处。我不知道究竟有多远。我猜,也许要走一天才能到那里。”
⑧中年人脸上浮现出忧虑,沮丧地摇头:“哦,真糟糕,我的车要没有油了。”
⑨少年问:“你要去哪里?”
⑩中年人说:“我要往北穿过中部大片红土地游玩,边走边看。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少年说:“我的家在这里。”
中年人说:“那你的爸爸妈妈呢?他们有车吧?他们有没有多余的汽油?”
少年说:“我们家没有汽车。”
中年人惊讶地说:“那你们不出去吗?不去购物买食品吗?”
少年说:“森林里会找到需要的食物,我们不需要出去。”
中年人仔细地看看少年的脸,说:“对对,我忘记了,你是土著,这是你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可是,外边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你还这么小,难道你还要继续像你的祖父辈一样,在山洞里过完一辈子吗?你真的不想出去吗?”
中年人看着少年,一脸不解。
中年人说了再见,坐上车,又探出头对他说:“我要去看更美的世界了,年轻人。”然后,车“呼”一下开出很远。少年望着车渐渐消失,他觉得似乎失去了什么。他跑到树林中的野马中间,那匹枣红色的野马看到他,嗒嗒地走过来,用头蹭了蹭他的脸。少年将脸贴在枣红马的脸上,无声地流泪。
枣红马安静地任凭少年的泪水在它的脸上泛滥成灾。
时间渐渐地流逝,少年慢慢平复了心情,拍了拍马,爬到了马背上。
枣红马一声长鸣,带着少年朝红土地奔驰。
少年的眼前浮现出很多画面:他从出生就一直居住的山洞,父母和他的一大群兄弟姐妹在山洞中生活起居,每天就像生长在这山林中的树木、野草和各种小动物一般,生活得很原始。少年记得有几次,有人来让他们去生活更方便一些的村庄住,他们说那里有学校,孩子们可以上学,有超市、加油站、医院等。少年听得津津有味,但是父母却一口拒绝了。父母说:“不去,这山林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世界,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已经生活了几万年了,为什么要离开呢?”
少年望着父亲那张黑黝黝的脸、那一头卷在一起的乱糟糟的头发,又看看母亲,母亲的头发也打着卷儿,黏糊糊地披散在头上。少年很迷茫,少年就想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
少年爱山林树木、野马与草原。
但是,少年对外边世界的向往,如野草一般在心头滋生、疯长。
枣红马奔驰在草原,又来到红土地上,一直向南而去。少年骑在马背上,思绪随着马蹄声飞得越来越远。
那天,少年很晚才回到山林,回到山洞里,他看到一家人已经横躺竖卧地在山洞里睡着了。少年却睡不着,他不知道中年人是否找到了加油站,他在想外边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一夜,少年睁着双眼,一直到洞外射进丝丝缕缕的光。
天亮后,少年离开了山洞,离开了山林。
少年骑上枣红马,一路向南。枣红马奔驰了一程又一程,少年终于来到一条宽阔的马路上。他眼中的世界瞬间就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
少年历经磨难,彻底走出了山洞,来到了墨尔本,在这个他做梦也想象不到的色彩缤纷的城市里,开启了另一段生活旅程。
二十年后,那个马背上的少年在墨尔本活出了一片新天地,娶妻生子,住起了别墅。偶尔,与妻子、儿女讲起山林里的时光,他总是能听到一阵嗒嗒的马蹄声在耳边响起。
儿子说:“爸爸,你小时候的生活可真幸福啊!”
已经是中年的他一愣,问:“为什么?”
儿子说:“山林里多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树有鸟有草原,还有那么多野马,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
儿子满脸的羡慕。
他一愣,耳边再次响起嗒嗒的马蹄声,仿佛那匹枣红马正在向自己跑来。
1.作为小说的开头,文章第①段独具匠心,请作赏析。
2.分析⑥到 段对话在小说中的作用。
3.二十年后,儿子对已是中年的主人公满脸羡慕地提问:“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请以小说主人公的身份写一段话,向年幼的儿子解释这个问题,100字左右。
4.根据以下词条解释,从叙述特点的角度分析本文是否属于寓言体小说。
寓言体小说:一种具有寓言化叙述特点的小说,往往通过对时空、人物、情节等内容的抽象化,刻意拉开与生活的距离,凸显故事中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以此透视人类共有的生存状态。
【参考答案】1.文章开头独具匠心,“他为此做了很久的准备”既自然引出后文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