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说主题多维探究-写作背景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备考2025】高考语文小说主题多维探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小说主题多维探究-写作背景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备考2025】高考语文小说主题多维探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小说主题多维探究-写作背景
思路引入
分析小说的主旨时,我们要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充分考虑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以及思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认识人物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看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从而达到揭示作品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的目的。
当然,对时代背景、社会历史状况的探讨,关键要与作品中的具体内容形成有机的关联,促成对作品更完整、更深入、更丰富的认识。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概括和解读。
典例分析
典例一
选必下第二单元鲁迅的《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由于其领导阶级是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这就决定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当时鲁迅的思想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的体现:“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因此《阿Q正传》:“画出沉默国民的灵魂”,“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典例二
以下文本来自高考后记者对《到梨花屯去》原作者何士光的采访:
何士光还和记者谈到了《到梨花屯去》一文的写作背景。他说:“当年写这篇小说,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拨乱反正后,社会上下都在进行了反思。根本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所以要以人民群众的愿望为出发点和归宿。”
“当年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何士光表示,今天开展不忘初心的主题教育,那首先就要记得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为群众服务的初心,要承担这个责任,而不是光用嘴巴说。如果读了这篇文章,就会发现,自己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和目前的主题教育是完全一致的。而这也说明,为人民服务、对群众负责,是永远的时代主题。
“能选入,应该是契合了核心的主题。对我个人而言,这也是写这篇文章的初心,(答案)和自己的想法都很一致。”何士光表示,很开心40年前所写的文章,今天还有意义。
技法总结
从文外层面思考,角度如下:
①从人与历史的角度分析小说体现的民族心理与传统文化;
②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分析小说体现的环境观;
③从人与人的角度分析小说的人生启示;
④从人与时代的角度分析小说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⑤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文本的深层意义,如象征义、双关义等。
针对练习
一、(2024·江苏淮安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旷野的呼喊
萧红
屋顶的草被拔脱,墙囤头上的泥土在翻花,鸡和鸭子们被刮得要站也站不住。一些红纸片,那是过新年时门前粘贴的红对联——“三阳开泰”、“四喜临门”——的条子,也都被大风撕得一条一条的,一块一块的。
陈公公一推开房门,刚把头探出来,他的帽子就被大风卷跑了。
“这刮的是什么风啊!这还叫风了吗!简直他妈的……”
陈公公的儿子,出去已经两天了,第三天就是这刮大风的天气。
“这小子到底是干什么去了啦?纳闷……这事真纳闷……”于是又带着沉吟和失望的口气:“纳闷!”
陈公公跑到瓜田上才抓住了他的帽子。
“可就真忍心走下去啦!……他也不想想,留下他爹他娘,又是这年头,出外有个好歹的,干那勾当,若是犯在人家手里,那还……那还说什么呢!就连他爹也逃不出法网……义勇队,义勇队,好汉子是要干的,可是他也得想想爹和娘啊!爹娘就你一个……”
陈公公记得清清楚楚的,那孩子从去年冬天就说做棉裤要做厚一点,还让他的母亲把四耳帽子换上两块新皮子。他说:“要干,拍拍屁股就去干,弄得利利索索的。”
陈公公就为着这话问过他:“你要干什么呢?”
当时,他只反问他父亲一句没有结论的话,可是陈公公听了儿子的话,只答应两声:“唉!唉!”也是同样的没有结论。
“爹!你想想要干什么去!”儿子说的只是这一句。
在黄昏的晚霞之后,风完全停息了。地面好像刚刚被大旋风扫过的柴栏,又好像被暴雨洗刷过的庭院,狂乱的和暴躁的完全停息了。停息得那么断然,像是在远方并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
陈姑妈站上锅台去,房门忽然打开了。
陈姑妈受着惊,几乎从锅台上跌下来。回头一看,她说:“哟哟!”
陈公公的儿子回来了,身上背着一对野鸡。
一对野鸡,当他往炕上一捧的时候,他的大笑和翻滚的开水卡啦卡啦似的开始了,声音还带着回声似的,和冬天从雪地上传来的打猎人的笑声一样。
但是做父亲和做母亲的反而奇怪起来。他笑得在陈公公的眼里简直和黄昏之前大风似的,不能够控制,无法控制。
“这不是疯子吗……这……这……”
那一对野鸡是陈公公的儿子用了三天的工钱在松花江的北沿铁道旁买的。他给日本人修了三天铁道。对于工钱,还是他生下来第一次拿过。他没有做过佣工,没有做过零散的铲地的工人,没有做过帮忙的工人,工钱从没有落过他的手上,这修铁道是第一次。况且他又不是专为着修铁道拿工钱而来的,所以三天的工钱就买了一对野鸡。第一,可以使父亲喜欢;第二,可以借着野鸡撒一套谎。
现在他安安然然地睡着了,他以为父亲对他的谎话完全信任了。
第二天,他照着前回的例子,又是没有声响的就走了。这次他去了五天,比第一次多了两天。
今天,当最讨厌大风的陈姑妈发现大风把屋脊抬起来了的时候,陈公公说:“那算什么……你看我的……”
他说着就蹬着房檐下酱缸的边沿上了房。陈公公对大风十分有把握的样子,他从房檐走到房脊去是直着腰走。虽然中间被风压迫着弯过几次腰。
他用石头或砖头压着房脊上已经飞起来的草。他一边压着一边骂着。乡下人自言自语的习惯,陈公公也有:“你早晚还不得走这条道吗!你和我过不去,你偏要飞,飞吧!看你这几根草我就制服不了你……”
陈公公一直吵叫着,好像风越大,他的吵叫也越大。
住在前村卖豆腐的老李来了,因为是顶着风,老李跑了满身是汗。他喊着陈公公:“你下来一会,我有点事,我告……告诉你。”
陈公公说:“什么要紧的事?还有房盖被大风抬走了的事要紧……”
卖豆腐的老李把嘴塞在袖口里,大风大得连呼吸都困难了。他在袖口里边招呼着:“这是要紧的事,陈大叔……陈大叔你快下来吧……”
“你要说就在那儿说吧!你总是火烧屁股似的……”
老李和陈姑妈走进屋去了。老李仍旧用袖口堵着嘴像在院子里说话一样。陈姑妈靠着炕沿听着:“李二小子被日本人抓去啦……”
“什么!什么!是么!是么!”陈姑妈的黑眼球向上翻着,要翻到眉毛里去似的。
“我就是来告诉这事……修铁道的抓了300多……你们那孩子……”
“为着啥事抓的?”
“弄翻了日本人的火车罢啦!”
陈公公一听说儿子被抓去了,当天的夜里就非向着西南大道上跑不可。那天的风是连夜刮着,前边是黑滚滚的,后边是黑滚滚的;远处是黑滚浪的,近处是黑滚滚的。
就是这样黑滚滚的夜,陈公公离开了他的家,离开了他管理的田,离开了他的小草房,离开了陈姑妈。他向着西南大道向着儿子的方向,他向着连他自己也辨不清的远方跑去,他向旷野里跑去,他凶狂地呼喊着,他好像发疯了,他好像一只野兽,大风要撕裂了他,他也要撕裂了大风。
风在四周捆绑着他,风在大道上毫无倦意的吹啸,树在摇摆,连根拔起来,摔在路旁。地平线在混沌里完全消融,风便做了一切的主宰。
1939.1.30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新年时门前粘贴的红对联”“被大风撕得一条一条的,一块一块的”,暗示着故事悲剧性的结局。
B.儿子出去两天后,陈公公反复说的“纳闷”,体现了陈公公对儿子在外面所做的事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心。
C.陈公公儿子要求母亲“做棉裤要做厚一点”“把四耳帽子换上两块新皮子”为后文他离家出走埋下了伏笔。
D.儿子被抓后,陈公公向着旷野奔跑呼喊,“像一只野兽”“要撕裂了大风”,表明陈公公在刺激下革命意识的觉醒。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公公儿子的一句“爹!你想想要干什么去!”连用感叹,实则包含着他将要离家与日本人作斗争的坚定信念。
B.对陈公公儿子大笑的细节刻画和比喻,寓意深刻,既体现人物爽朗的性格,又暗含人物在民族危难时抗争的精神。
C.陈公公在儿子大笑后感到“不能够控制,无法控制”的心理描写,体现他对儿子强烈的控制欲,对父亲权威的维护。
D.陈公公的儿子从始至终不被赋名,使他具有了超脱个体之上的普遍意义,这样安排使文章更具艺术张力。
3.简要分析小说中“风”的作用。
4.萧红的小说具有隐涵性,擅于把时代风云的变化隐藏在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巧妙地展现作家的主观意图。请分析小说画线部分中的隐涵性。
【参考答案】
1.D
2.C
3.①风是压迫的写照。大风肆虐,刮跑撕扯地面的一切,隐喻着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残酷的统治。②风是反抗的动力。透过陈公公与风的对抗,可以看到东北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③风是文章的线索。风起、风息、风又起,与儿子出走、归来、被抓两条线索交叉进行,推动全文情节发展。
4.①“这年头”“那勾当”“就连”等语,暗示了日本人对抗日斗士的残酷镇压以及抗日斗争的艰辛。②“义勇队,好汉子是要干的”凸显了抗日战争时期东北人民坚韧不屈、勇于斗争的民族气节。③“可是他也得想想爹和娘啊”体现了普通民众在民族大义与现世安稳矛盾冲突下的心里纠葛。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革命意识的觉醒”错,过度拔高。此处表现的是陈公公对儿子被抓的悲愤。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对父亲权威的维护”错,无中生有。这里体现的是陈公公对儿子成长后两代人新旧交替的无奈。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分析“风”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上着手。
(1)小说开头的写景,就是从大风肆虐,刮跑撕扯地面的一切写起——“屋顶的草被拔脱,墙囤头上的泥土在翻花,鸡和鸭子们被刮得要站也站不住。一些红纸片,那是过新年时门前粘贴的红对联——‘三阳开泰’、‘四喜临门’——的条子,也都被大风撕得一条一条的,一块一块的”分析,风真是大,大到把屋草拔脱,把墙泥吹飞,把家禽吹得站不住,也把对联撕成条条块块。小说写于1939年,必是正是日本侵华前期,所以,此处的狂风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描写对象,更隐喻着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残酷的统治。所以,小说中的风应是日本压迫东北人的写照。
(2)当狂风把陈公公家的屋脊抬起来了的时候,陈公公就蹬着房檐下酱缸的边沿上了房,“他用石头或砖头压着房脊上已经飞起来的草。他一边压着一边骂着。乡下人自言自语的习惯,陈公公也有:‘你早晚还不得走这条道吗!你和我过不去,你偏要飞,飞吧!看你这几根草我就制服不了你……’陈公公对大风十分有把握,他“一直吵叫着,好像风越大,他的吵叫也越大”,透过陈公公与风的对抗,隐喻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具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所以,小说中的风也是中国人反抗侵略的动力。
(3)本文采用双线按结构,由“屋顶的草被拔脱,墙囤头上的泥土在翻花,鸡和鸭子们被刮得要站也站不住……”“在黄昏的晚霞之后,风完全停息了”“今天,当最讨厌大风的陈姑妈发现大风把屋脊抬起来了的时候”可知,风起、风息、风又起是明线;由“陈公公的儿子,出去已经两天了,第三天就是这刮大风的天气”“陈公公的儿子回来了,身上背着一对野鸡”“我就是来告诉这事……修铁道的抓了300多……你们那孩子……”“儿子被抓”可知,儿子出走、归来、被抓是暗线,明暗两条线索交叉进行,推动全文情节发展。所以,结构上,风还是文章的线索,起到结构全篇的作用。
4.本题考查学生体会作者的主观意图的能力。
考生要扣住题干中“时代风云的变化”“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分析语句的隐涵性。
(1)结合“他给日本人修了三天铁道。对于工钱,还是他生下来第一次拿过。他没有做过佣工,没有做过零散的铲地的工人,没有做过帮忙的工人,工钱从没有落过他的手上,这修铁道是第一次。况且他又不是专为着修铁道拿工钱而来的”分析,“又是这年头,出外有个好歹的,干那勾当,若是犯在人家手里,那还……那还说什么呢!就连他爹也逃不出法网……”中的“这年头”是指1931年日本侵华前期,“那勾当”是指“弄翻了日本人的火车”的反抗日军侵略的行为,“就连”指出了反抗侵略的后果会波及家人,这些词语暗示了日本人对抗日斗士的残酷镇压以及抗日斗争的艰辛。
(2)“义勇队,义勇队,好汉子是要干的”,义勇队是指东北抗日义勇军,“义勇军”在文中特指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自动组织起来的一种抗日武装。陈公公强调“好汉子是要干的”,是说东北人民是好汉子,是要和日本侵略者反抗到底的,凸显了抗日战争时期东北人民坚韧不屈、勇于斗争的民族气节。
(3)“可就真忍心走下去啦!……他也不想想,留下他爹他娘”“可是他也得想想爹和娘啊!爹娘就你一个……”,作为爱国的中国人民,陈公公支持儿子参加义勇军去反抗日军侵略。但是作为一位父亲,他又不舍得孩子去冒险,希望孩子守在自己的身边,担心孩子的安危,这体现了普通民众在民族大义与现世安稳矛盾冲突下的心里纠葛。
二、(2024·广西柳州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旷野里(节选)
柳青
已经快半上午的光景,屋檐的阴影将要缩到门台阶上了。在乡政府的屋子里和院子里,人们在准备药剂、泡烟叶水、察看和谈论喷雾器,还有三个两个凑在一堆噙着烟锅摆闲情理的。
朱明山和渭阳区委书记推着自行车进了大门,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他们把车子放在大门里的墙根儿锁了,然后揩着脸上的汗水朝屋里走去。
“你们行动得早啊。”朱明山一边揩汗,一边满面笑容地向院里不相识的村干部们招呼。工作组的干部听见朱明山的声音,纷纷走出屋来。他们没有想到县委书记这样快下到乡里,更没有想到他会来他们工作的这个乡。朱明山给他们带来了突如其来的兴奋,都举着卷起袖口的双手,眉开眼笑地跑到他跟前,好像是向他报告:“看看我们是怎样工作吧!”
忙碌的李瑛把她的两条辫从背后扎在一块儿,用热情的眼光盯着朱明山:“我们在这个屋里调配药剂、泡烟叶水哩……”
朱明山不难了解这是要他去看他们的工作。他向李瑛指的屋里走去。一个显然是由庙堂改成的大屋子,满地都是喷雾器、药剂、器具、几捆烟叶,夹杂着水桶和扁担,俨然是一个作坊的样子。
“崔浩田同志,”朱明山走在门台上问他身旁的区委书记,“那个植棉能手来了没有?”
“蔡治良吗?”李瑛说,“他在屋里帮助泡烟叶水哩。叫他也来吗?”
“当然,”朱明山盯着李瑛布满汗珠的高鼻梁,“毛主席叫我们先当群众的学生。”
李瑛立刻转身向屋里用一种家庭里的语气叫道:“治良,朱书记叫你也来哩。”
“呵啼!呵啼!”那人已经在摆弄着烟叶,打了两个喷嚏说,“叫我洗了手。”
他们进了乡政府的办公室。屋里屋外,立刻被围严了。乡长和文书推着挤进来的村干部们出去,因为住着没有高烟囱的小屋的庄稼人身上总带一股烟熏气,加上汗水的酸味,空气坏得呛人。朱明山叫乡干部不要推他们,索性到院里的阴影里去谈。
“我们这回是和棉蚜虫斗争,又不怕走漏了消息!”他的话总唤起人们愉快的笑容。
“治良同志,”朱明山喜欢的眼光盯着蔡治良消瘦但是坚决的长脸,“咱们要在你们这里首先突破棉蚜虫的阵势,你看能行吗?”
“能行!”蔡治良点头说,眼角里瞟见多少人抿嘴笑着盯他,面部表情更吃力了。他只是不时咳嗽着,好像清理着喉咙准备说话的样子。人们等着他说话,可是他竟再连一声也没吭。
朱明山见这个植棉能手有点过分紧张,他就叫把乡长和文书也叫到跟前,同崔浩田和李瑛研究开会的事。李瑛把工作组和乡干部商量的办法和程序谈了谈。朱明山听了,摇了摇头。
“我看不需要那么多的人讲话。这又不是举行什么仪式!”这套讲究形式的做法一直搞到乡下使朱明山控制不住愤懑。
县委书记的不满意弄得乡长脸上很难看。现在李瑛的大眼睛望着他冒汗的胖脸,他努着厚嘴唇讷讷地说:“村干部不实干,推不动群众。他们拿个传话筒满街喊叫治虫;我们一走,他们就把传话筒挟在胳膊底下,和群众一块儿说没信心的话哩……”
“说啥哩嘛!”有一个挤在跟前的村干部不满意地走开了。他一边走一边喃喃说:“一开会不是半夜就是鸡叫,说过来说过去就是那几句,谁个倒有信心嘛?”
“以前的办法不对,这不是县上派的工作组连夜下来了吗?”蔡治良转身对那走开的人倔强的背影和解着。
“开会,”朱明山对崔浩田说,“还是你讲一下吧,简单一点。”
“你不讲几句吗?”
“我讲什么?科学最有力量的宣传是实验。”
于是乡长宣布开会,区委书记站在正屋的门台上讲话了。四十多个村干部在小院里溜墙根和房檐的阴影蹲了一圈。朱明山在乡政府办公室的门坎上坐下来抽烟,低头沉思着。
“有多少喷雾器?”
“一村能去两个,原来发给乡上的两个都给整坏了。”李瑛说。
朱明山抽着烟,转眼注视着一圈听众情绪上的反应。
开始的时候,人们瞪大了眼睛盯着崔浩田,用心地听着,好像唯恐有一句陕北口音听不明白。后来渐渐越来越多的人,脸上显示出满意的笑容。当崔浩田讲到科学不是依靠行政命令,也不是依靠反复唠叨,而是依靠成功的实际打破迷信的时候,有些村干部把嘴里噙的烟锅拔开,对身旁的人信服地点头。刚才不满地走开的那人蹲在朱明山对面的墙根大声说:“开头这么办就畅了!”
“没有拿来两个喷雾器?”乡长觉得这人好像有意在县委书记面前臭他,忿愤地质问,“是不是两个摆弄瞎了一对?”
“老百姓没见过那东西,这个一弄那个一弄就坏了。”有人辩解。
“众位同志,”蔡治良站起来了,“我有个意见……”
朱明山高兴地从板凳上站起来,看这个植棉能手会提出什么意见。
“我这个意见可是想出来的,没试验过。”蔡治良首先声明,然后才说,“你们说那辣子好呛人?一斤能熬多少水?熬一担,掺几担白水,味还不小吧?”
“好意见,好意见!”全院的人嚷着。朱明山不由得走到蔡治良跟前,心里想:这个人的钻研精神比有些干部强百倍。
“还有,”蔡治良进一步说,“烟叶和辣子不能用完,人还要吃;煤油人不吃。笑啥?那东西掺上水治虫,虫还活得了。那东西和硫磺、石灰还不一样,轻一点重一点,没蚀劲儿。”
“还有吗?”朱明山高兴地问,也像还不满足。
“想到的就这些,”蔡治良仍然拘束地说,“这是烟叶呛得我想起的,不敢保证能顶事。”
“所有这些新办法,都要在这几天里试验。”朱明山向崔浩田和刚刚从屋里出来的李瑛吩咐。
“药械已经准备好了。”李瑛报告。
“准备好了就出动。”
于是人们按两个喷雾器一个村的治虫小组,跟村干部们一块儿走了。年轻的村干部跑进屋去,争着背的背,挑的挑,要求先到自己的棉地里去。满院乱杂杂的好像市集。朱明山把他的车子往空起来的屋里推,李瑛高兴地跑过来:“朱书记,你也下地吗?热哩!”
“你姑娘人家不怕热,我当过兵的怕热吗?”
(本文创作于1953年,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干部举着双手跑到朱明山跟前,围满了乡政府的办公室,可以看出乡村干部面对虫害时对新任县委书记的期待。
B.蔡治良创造性地使用辣子、煤油等做农药进行杀虫,表明百姓深厚的劳动智慧中蕴含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C.当乡长发言的时候,一个挤在跟前的村干部不满意地走开了,这体现了做村干部思想工作的复杂性和艰难性。
D.文章围绕棉花灭虫展开,将时代问题形象化在乡村日常之中,这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善于通过尖锐的矛盾和冲突来展现新中国建设初期领导干部工作中的一些局限和问题。
B.小说结构严密,如蔡治良“打了两个喷嚏”看似闲笔,实则为下文想到治虫方法埋了伏笔。
C.本文语言质朴自然,采用了大量陕西农村的方言俚语,如“说啥哩嘛”“畅了”,亲切如话家常。
D.文章善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例如乡长与县委书记的形象对比,表现了人物不同的特征。
3.小说中朱明山是一个怎样的领导干部?请简要分析。
4.柳青文学研究会会长邢小利认为,《在旷野里》写出了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欣喜与警觉。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
1.C
2.A
3.①亲民友好,善于倾听民意。朱明山走出屋子,走到院子里和村干部们亲切交谈,关注听众的情绪反映;②实事求是,有科学钻研精神,“当群众的学生”“科学最有力量的宣传是实验”,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③身先士卒,投入到基层的生活劳动中,干部们一起下田地去实践。
4.“新时代的欣喜”指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变化的新景象,新时代的警觉指新中国建设初期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和问题。本文围绕县委书记亲身奔赴一线带领干部群众治理虫灾,乡村干部群众积极的劳动热情、科学治理棉虫害等都反映了新时代的欣喜;但小说中乡长官本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工作作风代表当时存在的问题,作者进行了揭示和批判,引发读者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这体现了做村干部思想工作的复杂性和艰难性”错误,“一个村干部不满意地走开”体现了乡长工作方式不得当、不得民心。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小说善于通过尖锐的矛盾和冲突”错误,本文的矛盾冲突是不明显的,讽刺委婉含蓄。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亲民友好,善于倾听民意。“朱明山叫乡干部不要推他们,索性到院里的阴影里去谈”,朱明山走出屋子,走到院子里和村干部们亲切交谈;“朱明山见这个植棉能手有点过分紧张,他就叫把乡长和文书也叫到跟前,同崔浩田和李瑛研究开会的事”“我看不需要那么多的人讲话。这又不是举行什么仪式!”“朱明山对崔浩田说,‘还是你讲一下吧,简单一点’”,朱明山见蔡治良有点过分紧张,他就叫把乡长和文书也叫到跟前,并认为不需要那么多的人讲话,让崔浩田讲,讲的简单一点,可见朱明山关注听众的情绪反映。
实事求是,有科学钻研精神,朱明山说“毛主席叫我们先当群众的学生”“我讲什么?科学最有力量的宣传是实验”,请植棉能手来开会,开会时自己不讲话,充分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精神;
“朱书记,你也下地吗?热哩!”“你姑娘人家不怕热,我当过兵的怕热吗?”,李瑛问朱明山也下地吗,他回答说你姑娘人家不怕热,我当过兵的怕热吗,身先士卒,投入到基层的生活劳动中,干部们一起下田地去实践。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新时代的欣喜”指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变化的新景象;县委书记朱明山带领干部群众治理虫灾害,“他们进了乡政府的办公室。屋里屋外,立刻被围严了。”乡村干部举着双手跑到朱明山跟前,围满了乡政府的办公室,可以看出乡村干部面对虫害时对新任县委书记的期待。蔡治良创造性地使用辣子、煤油等做农药进行杀虫。“朱书记,你也下地吗?热哩”,李瑛问朱明山也下地吗,他回答说你姑娘人家不怕热,我当过兵的怕热吗,县委书记朱明山身先士卒,投入到基层的生活劳动中,干部们一起下田地去实践。乡村干部群众积极的劳动热情、科学治理棉虫害等都反映了新时代的欣喜。
新中国成立不久,科技水平不发达,部分农民思想落后,“新时代的警觉”,指新中国建设初期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和问题。“李瑛把工作组和乡干部商量的办法和程序谈了谈”,朱明山听了摇头不同意,并说“我看不需要那么多的人讲话。这又不是举行什么仪式”,开会时,乡长又请县委书记朱明山讲话,可见乡长官本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工作作风,这些代表了当时存在的问题,作者进行了揭示和批判,引发读者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三、(2024·甘肃白银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识字班
孙犁
鲜姜台的识字班开学了。
鲜姜台是个小村子,三姓,十几家人家,差不多都是佃户。
冬天到来了,一个机关住在这村里,住得很好,分不出你我来啦。过阳历年,机关杀了个猪,请村里的男人坐席,吃了一顿,又叫小鬼们端着菜,托着饼,挨门挨户送给女人和小孩子去吃。而村里呢,买了一只山羊,送到机关的厨房。
大家住在一起,住在一个院里,吃饭的时候,小孩子们总是拿着块红薯,走进同志们的房子:“你们吃吧!”
同志们也就接过来,再给他些干饭,站在院里观望的妈妈也就笑了。
“这孩子几岁了?”
“七岁了呢。”
“认识字吧?”
“哪里去识字呢!”
接着,边区又在提倡着冬学运动,鲜姜台也就为这件事忙起来。
打扫了一间房子,找了一块黑板——那是临时把一块箱盖涂上烟子的。又找了几支粉笔。定了个功课表:识字,讲报,唱歌。
全村的人都参加学习。
分成了两个班:自卫队和青抗先一班,这算第一班;妇女和儿童团一班,这算第二班。
每天吃过午饭,要是轮到第二班上课了,那位长脚板的班长,便挨户去告诉了。
“大青他妈,吃了饭上学去呵!”
“等我刷了碗吧!”
“不要去晚了。”
第二班的“先生”,原先是女同志来担任,可是有一回,一个女同志病了,叫一个男“先生”去代课,一进门,女人们便叫起来:
“呵!不行!我们不叫他上!”
有的便立起来掉过脸去,有的便要走出去,还是儿童团的班长说话了:
“有什么关系呢?你们这些顽固!”
虽然还是报复了几声“王八羔子”,可也终于听下去了。
这一回,弄得这个男“先生”也不好意思,他整整两点钟,把身子退到墙角去,说话小心翼翼的。
等到下课的时候,小孩子都是兴头很高的,互相问:
“你学会了几个字?”
“五个。”
可有一天,有两个女人这样谈论着:
“念什么书呢?快过年了,孩子们还没新鞋。”
“念老鼠!我心里总惦记着孩子会睡醒!”
“坐在板凳上,不舒服,不如坐在家里的炕上!”
“明天,我们带鞋底子去吧,偷着纳两针。”
第二天,“先生”果然看见有一个女人,坐在角落里偷偷地做活计。先生指了出来,大家哄堂大笑,那女人红了脸。
其实,这都是头几天的事。后来这些女人们都变样了。一轮到她们上学,她们总是提前把饭做好,赶紧吃完,刷了锅,把孩子一把送到丈夫手里说:
“你看着他,我去上学了!”
并且有的着了急,她们想:“什么时候,才能自己看报呵!”
对不起鲜姜台的自卫队、青抗先同志们,这里很少提到他们。可是,在这里,我向你们报告吧:他们进步是顶快的,因为他们都觉到了这两点:
第一,要不是这个年头,我们能念书?别做梦了!活了半辈子,谁认得一个大字呢!
第二,只有这年头,念书、认字,才重要,查个路条,看个公事,看个报,不认字,不只是别扭,有时还会误事呢!
觉到了这两点,他们用不着人督促,学习便很努力了。
末了,我向读者报告一个“场面”作为结尾吧。
晚上,房子里并没有点灯,只有火盆里的火,闪着光亮。
鲜姜台的妇女班长,和她的丈夫、儿子们坐在炕上,围着火盆。她丈夫是自卫队,大儿子是青抗先,小孩子还小,正躺在妈妈怀里吃奶。
这个女班长开腔了:
“你们第一班,今天上的什么课?”
“讲报说是日本又换了……”当自卫队的父亲记不起来了。
妻子想笑话他,然而儿子接下去:
“换一个内阁!”
“当爹的还不如儿子,不害羞!”当妻的终于笑了。
当丈夫的有些不服气,紧接着:
“你说日本又想换什么花样?”
这个问题,不但叫当妻的一怔,就是和爹在一班的孩子也怔了。他虽然和爹是一班,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可是他不同意他爹拿这个难题来故意难别人,他说:
“什么时候讲过这个呢?这个不是说明天才讲吗?”
当爹的便没话说了,可是当妻子的并没有示弱,她说:
“不用看还没讲,可是,我知道这个。不管日本换什么花样,只要我们有那三个坚持,他换什么花样,也不要紧,我们总能打胜它!”
接着,她又转向丈夫,笑着问:
“又得问住你:你说三个坚持,是坚持些什么?”
这回丈夫只说出了一个,那是“坚持抗战”。
儿子又添了一个,是“坚持团结”。
最后,还是丈夫的妻、儿子的娘、这位女班长告诉了他们这全的:“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
当盆里的火要熄下去而外面又飘起雪来的时候,儿子提议父、母、子三个人合唱了一个新学会的歌,便铺上炕睡觉了。
躺在妈妈怀里的小孩子,不知什么时候撒了一大泡尿,已经湿透妈妈的棉裤。
1940年1月19日于阜平鲜姜台
(有删改)
文本二:
在孙犁的小说当中,女性人物是被突出的,这主要是与孙犁一贯以来的创作观念有关:孙犁认为女性身上保留了很多人类古老的美好传统。因此,在孙犁的作品当中,女性往往成了“美”的承担者。
(摘编自肖益坚《孙犁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研究》)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鲜姜台村民大多是不识字的佃户,是开办识字班缘起,小说在前后对比中彰显新旧世界的差异。
B.见孩子拿红薯换到干饭后,妈妈笑了,这一情节真实揭示了农村妇女落后自私的一面。
C.闹着不叫男“先生”上课,是女人们潜意识中的本能反应,颇具时代气息和生活趣味。
D.小孩子不知何时撒尿湿透了妈妈的棉裤,从侧面体现了大人们讨论学习的投入程度。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通过简单生活场景反映了机关人员和村民之间和谐融洽的鱼水关系,为识字班的开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B.作者没有赋予小说人物以具体姓名,也未着意呈现他们独特的外貌特征,这样写更能够显示人物形象的普遍意义。
C.小说大量使用独句段,多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来结构全文,省略了交代环节,在表达上更加简洁,更容易吸引读者。
D.小说语言风格独特,用华丽的辞藻、流畅的笔调呈现出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广大农村群众的思想境界和生活状态。
3.小说塑造的女性形象保留了人类哪些古老的美好传统?
4.小说结尾部分写一家三口坐在炕上讨论学习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B
2.D
3.①知错就改,单纯质朴。②不辞辛苦,勤劳顾家。③好学上进,不甘落后。④信念坚定,意志顽强。
4.①延续情节发展。这一场景是白天识字班学习的延续,呈现了识字班学习成果,掀起了学习的高潮。②丰富人物形象。通过妇女们从被动学习、消极学习、主动学习到领先学习的转变,进一步展现人物的优秀品质。③升华小说主题。通过一家三口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讨论,表现了人民群众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的能力。
B.“真实揭示了农村妇女落后自私的一面”曲解文意。表现的是同志们与村民们的融洽关系,体现的是农村妇女单纯质朴的一面。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华丽的词藻”错。本文语言质朴。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念什么书呢?快过年了,孩子们还没新鞋”“‘先生’果然看见有一个女人,坐在角落里偷偷地做活计。先生指了出来,大家哄堂大笑,那女人红了脸。其实,这都是头几天的事。后来这些女人们都变样了。一轮到她们上学,她们总是提前把饭做好,赶紧吃完,刷了锅……”,从觉得学习耽误活计到后面积极学习,先生指出那个女人在课堂偷偷做活计,那个女人羞红了脸可概括为知错就改,单纯质朴;
“念什么书呢?快过年了,孩子们还没新鞋”“念老鼠!我心里总惦记着孩子会睡醒”“一轮到她们上学,她们总是提前把饭做好,赶紧吃完,刷了锅……”,女人们惦记着孩子会睡醒,还没鞋子穿,上学的时候不忘把家务做好等可概括为不辞辛苦,勤劳顾家;
“你们第一班,今天上的什么课?”“最后,还是丈夫的妻、儿子的娘、这位女班长告诉了他们这全的:‘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主动询问课程,学习认真,知识记得牢固,可概括为好学上进,不甘落后;
“不用看还没讲,可是,我知道这个。不管日本换什么花样,只要我们有那三个坚持,他换什么花样,也不要紧,我们总能打胜它”,坚信我们有“那三个坚持”总能战胜敌人,可概括为信念坚定,意志顽强。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分析情节的作用主要从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表现主题和增强艺术效果等方面分析。
“你们第一班,今天上的什么课?”“你说日本又想换什么花样?”“又得问住你:你说三个坚持,是坚持些什么?”这一场景是白天识字班学习的延续,呈现了识字班学习成果,掀起了学习的高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妇女、儿童团一班,这算第二班。每天吃过午饭,要是轮到第二班上课了,那位长脚板的班长,便挨户去告诉了:‘大青他妈,吃了饭上学去呵!’‘等我刷了碗吧!’”“念什么书呢?快过年了,孩子们还没新鞋”“‘先生’果然看见有一个女人,坐在角落里偷偷地做活计”“一轮到她们上学,她们总是提前把饭做好,赶紧吃完,刷了锅……”“最后,还是丈夫的妻、儿子的娘、这位女班长告诉了他们这全的:‘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通过妇女们从被动学习、消极学习、主动学习到领先学习的转变,进一步展现人物形象的优秀品质,具有丰富人物形象的作用。
“不用看还没讲,可是,我知道这个。不管日本换什么花样,只要我们有那三个坚持,他换什么花样,也不要紧,我们总能打胜它”“最后,还是丈夫的妻、儿子的娘、这位女班长告诉了他们这全的:‘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通过一家三口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讨论,表现了人民群众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四、(2024·河北邯郸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言者
师陀
正午,炮火和轰炸发过一阵脾气,静下来了。①远处,房屋好像玩物,都在干燥沸腾的大气中闪动,有着很远的间隔,有的还在燃烧。太阳无光,似有几分无聊,寂寞地照着田野。
“喂喂!”有人压低嗓子打电话。
草里忽然露出一个头来,问道:“魏连德完账了吗?”
“完了吧。”
魏连德觉得很沉,连同身体下的地面一并落下。
“魏连德,你喝水不喝?”
魏连德很渴,可是说不出话。前面的景物吸引了他。田野、树木,村庄,挨着鞭的畜牲、挠拨着的母鸡、蹒跚的小猪……
他的老婆在剥绿豆;坐在旁边的小女,望着吃她砍来青草的山羊。
“爸爸上火线打仗,为什么要我们出钱?”她诧异地向妈妈张大了眼睛。
②“不知道!”魏连德的老婆呵斥着她,小孩子不该用问题难为长者。
魏连德回到了家。
“看你瘦的呀!”和魏连德往常从田地里回来一样,她并不惊讶。
“在火线上三天了……三天没有吃饭,没有人送,连水都弄不到。”
“他们按户要钱,说要打仗,养活你的!”
魏连德很生气。打仗是不错,要说养活他,那可全胡说。
这时一大群他熟识的人来了。立在最前面的是保长,一个剃得很光的红红的脸的男子。
“他要牵我的牛!”中间一个浓眉毛的农民愤忿地说。“要牵我的牛,要我怎样耕种呀!”
一个老头在背后咕噜道:“我缴不出钱,他要我出四分利息,‘母猪的利息’……”
“他把我的鸡笼都抢走了……”一个女人低声诉苦。
虽是要听也无从听起,众人纷纷嚷着,当保长回过头去愤怒地望着他们的时候,可又一声都不出了。
“喂,”保长转过来问魏连德的老婆道,“你们的甲长已经向我报告过了,他说你不出钱!”
“我为什么出钱,我的男人在火线上拼着命!”
她低着头说,像我们熟识的许多乡下女人一样:狭隘的、易怒的,虽是等待着灾殃似的低头。一阵急骤的冰雹早在酝酿,一瞬间后,可真要爆发了。
“我穷得没饭吃,我的男人在火线上,我还得出钱;可是你们——你们却在家里享福,在后面发财!”
“谁呀?”保长的嘴唇动弹起来,接着是连喘息都能清楚听见的片刻静寂。那些在后面包围着保长的农民,又怯懦地、早已被吓坏似的嗡嗡低声议论着。
“财主;财主家的儿子……”
“对呀,对呀,他们留在家里做什么呢?难道他们比别人做儿子的要好些吗?”“财主的儿子是念书的!”保长露了牙的模样像狼。
他冷冷地望着那些陡然沉默下来的农民。“你们——你们是什么?”
那正在吃草的山羊吃了一惊,“什么”?仿佛也这样问了,一面向众人眨着眼。魏连德的小女跪在地上,用小小的手臂搅住羊的脖颈。
“不要理他,乖乖吃你的草!”
魏连德很想奔上去狠狠地给保长一顿拳脚;可惜保长并不把他放在眼里,根本就没看见他一样。
“你的钱准备好了没有?”
“我没有!”
保长碰了钉子,就不再声响,实际他也的确怕会弄出什么乱子。和穷鬼们争吵有什么好处呢?在众人不说话的一瞬,他直扑魏连德的女孩,什么也不说,拉住拴羊的缰绳就走。
“哦,哦,我的……”魏连德的小女一看见自己的羊没有了,向空中扬起胳膊,嚷着嚷着就倒在草堆上哭起来,他的老婆大声吼道:“强盗,强盗,青天白日他可敢抢劫啊!”
魏连德一面直奔保长,后面的庄稼人一片呐喊。保长跑得很快,直把后面的山羊拖得踉踉跄跄一路上翻着跟斗,魏连德比起保长是衰弱的,任怎样都赶他不上。
“你连家都不要了,尽是为人家跑路!”保长太太远远地就埋怨保长。
保长不理,一口气冲进去,关起门来。魏连德不能够进去。他躲到窗户下面,听保长气咻咻地喘着说,“你懂什么!刚才我带回来一笼小鸡,这又是一只羊;冬至来了,把羊宰了吃饺子。”
“我才不吃羊肉饺子!地里草都长满了,还挨人家在背后骂。你是一个混蛋!”
“你才是混蛋!”保长生气地说,“要吃小鸡,你就得当保长;要当保长,你就先得使财主们欢喜;要使财主们欢喜,你就得得罪那些穷种,骂算得了什么,损着什么了吗?”
大概是真害怕会被剁成饺子馅,山羊忽然间东冲西撞地在屋子里跑起来。接着是什么东西被弄翻了,女人尖了嗓子叫着,男人咒骂着。
“当人家拼命的时候,你们在后面啃老百姓的骨头……”魏连德咕噜着,正要打进去,不料背后有人嘻嘻地笑道:“他不知道的还多着哩!”
③回头一看,是一个又肥又大的家伙:也剃着光光的脸,但并不红,而是像水浸过的馒头一样的白。魏连德还没有听清后面说了什么,就有人拖住了他的腿。
“你要写家信吗,伙计?”
魏连德不要写信,他的老婆和小女都在家里等着他打胜了回去,难道他忍心向他们报告他的死吗?然而这样的话他没有说出,他流出了最后的眼泪。
④飞机嗡嗡地在空中盘旋;机关枪生气地在远处咯咯地笑着;炮弹呜呜地翻起泥土。
一个在前线服务的童子军向魏连德致了敬礼。
“他已经光荣地死了,愿他平安。”
“死得光荣……”
一个掩埋队的人低声应着。
1937年10月上海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抗战初期的农村生活状况,表现百姓困境。魏连德的老婆穷得没饭吃,百姓的牛、鸡、羊等最后薄产都被强征强抢。
B.魏连德被“田野、树木、村庄,挨着鞭的畜牲、挠拨着的母鸡、蹒跚的小猪”吸引,小说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其回到家乡时心情的沉重。
C.保长“拉住拴羊的缰绳就走”,可见其无赖霸道;“魏连德比起保长是衰弱的”,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保长的蛮横无理。
D.小说的一些情节具有明显的魔幻荒诞的意味,如魏连德与妻子对话、山羊吃惊发问、害怕被剁成馅而乱跑等情节。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通过描写房屋,展示了战地的硝烟弥漫,使小说蒙上紧张压抑的气氛。
B.句子②通过语言描写,以魏连德的老婆呵斥孩子的话表现其此刻内心的烦躁。
C.句子③中“又肥又大”“光光的脸”,寥寥几笔,生动地写出了保长的贪婪与狡诈。
D.句子④选取“飞机”“机关枪”“炮弹”这此事物,描写出了战争的惨烈。
3.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小说以“无言者”为题的意图。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一个关键词:冲突。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参考答案】
1.B
2.C
3.①概括了以魏连德为代表的无法诉说自己悲苦遭遇的农民士兵的形象。②他们在战场为国牺牲,家人却在乡村受到欺压,表达作者的同情。③作者为农民士兵代言,传达他们对家乡亲人的惦念、不舍,肯定他们为国默默牺牲的价值。④揭示现实残酷,表达作者的悲哀和无奈,引发对战时农村问题的思考。
4.①小说呈现了不同层面的“冲突”;②前线战场断水断粮、抗战者出生入死,需要支援,后方农村地主阶层以收钱抗战为口实压榨百姓;③不同人物之间,如地主、保长与农民、魏连德、魏连德的妻女之间存在冲突,保长与保长的妻子之间也存在冲突;④人物内心也存在冲突:如农民愤怒不满财主和保长欺压,却又懦弱不敢反抗。保长为谋私利甘愿为财主效力,无赖凶残,却害怕“出乱子”。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
B.“小说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其回到家乡时心情的沉重”理解错误,根据原文“魏连德很渴,可是说不出话。前面的景物吸引了他。田野、树木,村庄,挨着鞭的畜牲、挠拨着的母鸡、蹒跚的小猪……”可知,这里是想象,不是实写,魏连德此时的心情是放松的,而不是沉重的。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与鉴赏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C.“生动地写出了保长的贪婪与狡诈”理解错误,句子③中的人物不是保长。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本文的主人公是以魏连德为代表的农民士兵,魏连德临时之前“回到”自己的家里,看到老婆穷得没饭吃,百姓的牛、鸡、羊等最后薄产都被强征强抢。但是临死之前,问他要不要写信,魏连德不要写信,最后只能流出了眼泪,所以本文概括了以魏连德为代表的无法诉说自己悲苦遭遇的农民士兵的形象。
本文写到以魏连德为代表的农民战士,他们在战场上三天没有吃饭,没有人送,连水都弄不到,最终他们在战场为国牺牲,而他的老婆穷得没饭吃,百姓的牛、鸡、羊等最后薄产都被强征强抢,在乡村受到欺压,表达了作者的同情。
本文以魏连德的视角进行叙述,写到魏连德在临死之前“回到”自己的家乡,看到自己的妻子受到保长的欺压,穷的没饭吃,而自己牺牲在抗战的前线,所以作者为农民士兵代言,传达他们对家乡亲人的惦念、不舍,肯定他们为国默默牺牲的价值。
本文写到以魏连德为代表的农民战士,他们在战场上三天没有吃饭,没有人送,连水都弄不到,最终他们在战场为国牺牲,而他的老婆穷得没饭吃,百姓的牛、鸡、羊等最后薄产都被强征强抢,在乡村受到欺压,从而揭示现实残酷,表达作者的悲哀和无奈,引发对战时农村问题的思考。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小说冲突的能力。
根据题干的“关键词:冲突”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可知,写本文短评思路时要分析小说呈现的不同层面的“冲突”。
由原文“魏连德觉得很沉,连同身体下的地面一并落下”“在火线上三天了……三天没有吃饭,没有人送,连水都弄不到”可知,本文描写到前线战场断水断粮、抗战者出生入死,需要支援。由原文“他要牵我的牛!”“他把我的鸡笼都抢走了……”“我穷得没饭吃,我的男人在火线上,我还得出钱;可是你们——你们却在家里享福,在后面发财!”“财主;财主家的儿子……”可知,后方农村地主阶层以收钱抗战为口实压榨百姓。所以文中的冲突之一就是前线战场断水断粮、抗战者出生入死,需要支援与后方农村地主阶层以收钱抗战为口实压榨百姓的事件冲突。
本文写到魏连德临死之前“回到”自己家里,这时保长带着一大群人来到他家,一个浓眉毛的农民愤忿地说“他要牵我的牛!”,一个老头在背后咕噜道“我缴不出钱,他要我出四分利息,母猪的利息’……”,一个女人低声诉苦“他把我的鸡笼都抢走了……”,保长对魏连德的妻子说“你们的甲长已经向我报告过了,他说你不出钱!”,魏连德的妻子说“我穷得没饭吃,我的男人在火线上,我还得出钱;可是你们——你们却在家里享福,在后面发财!”,最后保长拉走了魏连德女儿的山羊,魏连德向保长奔去,却怎样也赶不上他,所以本文描写了地主、保长与农民、魏连德、魏连德的妻女之间的矛盾冲突。保长回到家里之后,他的妻子埋怨到“你连家都不要了,尽是为人家跑路!”“我才不吃羊肉饺子!地里草都长满了,还挨人家在背后骂。你是一个混蛋!”,而保长也生气地说“你才是混蛋!”,所以本文也写到保长与保长的妻子之间。所以文中的冲突之二就是不同人物间的冲突。
由原文“虽是要听也无从听起,众人纷纷嚷着,当保长回过头去愤怒地望着他们的时候,可又一声都不出了”可知,保长为谋私利甘愿为财主效力,无赖凶残,却害怕“出乱子”“保长的嘴唇动弹起来,接着是连喘息都能清楚听见的片刻静寂。那些在后面包围着保长的农民,又怯懦的、早已被吓坏似的嗡嗡低声议论着”“他冷冷地望着那些陡然沉默下来的农民”可知,农民愤怒不满财主和保长欺压,却又懦弱不敢反抗。由此得出文中的冲突之三就是刻画了人物的内心冲突。
五、(2024·广东惠州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泽乡
茅盾
算来已经是整整七天七夜了,这秋季的雨还是不停下着。军营早已移到小丘上。九百戍卒算是还能够捆一堆干燥的稻草,这便是那两位终天醉成泥猫的押送军官的唯一的韬略。军官呢,他们的祖父是当年铁骑营中的悍将。然而现在,他们却只能带着原是“闾左贫民”的戍卒九百。他们富农素所奴视的“闾左贫民”,没有一点共同阶级意识的“部下”!
半夜酒醒,听到那胡笳似的风鸣,军鼓似的雨声,又感着刺骨似的秋夜的寒冷。听说昨天从鱼肚子里发现一方素帛,朱书三个字“陈胜王”。陈胜?两屯长之一是叫陈胜呀。突然,从远远的不知何处的高空闯来了尖厉的哀嚎。①是近来每夜有的狐狸叫,然而今番的是魔鬼的狐狸叫,是要撕碎你的心那样的哀嚎,断断续续,是哭,是诉,是吆喝。分明还辨得出字眼儿的呀。
“说是‘大楚兴’啰?”“又是‘陈胜王’!”面面觑着的两军官的僵硬的舌头怯生生地吐出这么几个字。宿酒醒了,陈胜的相貌在两位军官的醉酒的红眼睛前闪动。那是一张多少有点皱纹的太阳晒得焦黑的贫农的面孔。他也是这次新编入伍的,看他生得高大,这才提拔充了屯长。敢是有几斤蛮力?不懂兵法。
想来陈胜倒不是怎样可怕,可怕的是那雨呀!雨使他们不能赶路,雨使他们给养缺乏;天哪,再是七日七夜的雨,他们九百多人只好饿死了。在饿死的威吓下,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吧?
第二天还是淋雨,躲在自己帐里的两位军官简直不敢走动。到处可以碰着怀恨的狞视。营里早就把鱼鳖代替了米粮,但吃了太多的鱼鳖的兵士们好像性格也变成鱼鳖了,没有先前那么温顺,那么沉着。骚动和怨嗟充满了每个营房。
“怎么好?走是走不得,守在这里让水来淹死!”
“听说到渔阳还有两三千里呢!”
“到了渔阳还不是一个死!”
死!这有力的符咒把大家的眼睛睁大了。该他们死?为什么?是军法。便算作没有这该死的军法,到了渔阳,打败了匈奴,毕竟于他们有什么好处?他们自己本来也是被征服的六国的老百姓,祖国给与他们的是连年的战争和徭役,固然说不上什么恩泽,可是他们在祖国内究竟算是“自由市民”,现在却被掳为奴,唤作什么“闾左贫民”。到渔阳去,②也还不是捍卫了奴役他们的国家,也还不是替军官们挣家私,也还不是拼着自己的穷骨头让匈奴投降而成为像他们一样的被榨取的“闾左贫民”么?从来不曾明晰地显现在他们意识中的这些思想,便像潮气一般渗透了九百戍卒的心胸。
鱼肚子里素帛上写的字,③夜半风声中狐狸的人一样话语的鸣嗥,确也使这九百多人觉得诧异。然而仅仅是诧异罢了。没有幻想。奉一个什么人为“王”那种事的味儿,他们早已尝够了。他们的期望是挣断身上的镣索。他们很古怪地确信着挣断这镣索的日子已经到了。
④想起自己有地自己耕的快乐,这些现在做了戍卒的“闾左贫民”便觉到只有为了土地的缘故才值得冒险拼命。什么“陈胜王”,他们不关心;如果照例得有一个“王”,那么这“王”一定不应当是从前那样的“王”,一定得首先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自己有地自己耕。
风还是虎虎地吹着,雨还是腾腾地下着。比这风雨更汹涌的,是九百戍卒的鼓噪,现在这声音一阵紧一阵地送进两位军官的帐幕。
“看出来了吗?不是我们死,便是他们灭亡!”
“先斩两屯长?”
“既无奈何,九百人一齐坑吧!”
先开口的那位军官突然将右臂一挥,用重浊的坚决的声调说。
“谁给我们掘坑?”
不是异议,却是商量过程,声音凶悍中带着沉着。
“这茫茫的一片水便是坑?”当这样的意念再在两位军官的对射的目光中闪着的时候,帐外突然传来了不成体统的嚷闹:“守在这里是饿死……到了渔阳……误期……也是死……大家干吧,才可以不死……将官么……让他们醉死!”
两军官的脸色全变了,嘴唇有些抖颤。他们又交换了一次眼色,咬嘴唇,又剔起眉毛,作为统治阶级的武装者的他们全身都涨满了杀气,然而好像还没有十分决定怎么开始应付,却是陡地一阵夹雨的狂风揭开了帐门,将这两位太早地并且不经意地暴露在嚷闹的群众的眼前。面对面的斗争再没有拖延缓和的可能!因这天公的多事微微一怔的群众朝着帐内看,站着满脸通红怒眉睁目的两个人。但只是“两个”人!
“军中不许高声!左右!拿下扰乱营房的人!”
拔出剑来的军官大声吆喝,冲着屯长之一叫作吴广的走过来了。回答的是几乎要震坍营帐的群众的怒吼声。也有了兵器在手的“贱奴”们今番不复驯顺!
地下火爆发了!风是凯歌,雨是进击的战鼓,弥漫了大泽乡的秋潦是举义的檄文;从乡村到乡村,郡县到郡县,他们九百人将尽了历史的使命,将燃起一切茅屋中郁积已久的忿火!
⑤始皇帝死而地分!
1930年10月6号于上海
(有删改)
【注】故事脱胎于司马迁《史记》中《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同阶级意识”“自由市民”“统治阶级”作为现代语汇穿插在故事叙述中,隐含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达成了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
B.本文中陈胜、吴广仅作为次要人物出场,而《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是传主身份,这体现历史小说“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特点。
C.“胡笳似的风鸣,军鼓似的雨声”“雨是进击的战鼓”都运用了比喻修辞,以军中常闻的事物作喻体,富有生活气息,也体现出浓郁的军旅特色。
D.文中多次使用“闾左贫民”这一词语,有的表现了两位军官对出身贫寒的戍卒的鄙夷歧视,有的则表达了作者对戍卒们命运的思考。
2.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句连用“是”强化戍卒们的悲壮情感氛围,狐狸叫声映衬了人的心理活动,也与后文中的③句前后照应。
B.②句运用排比句刻画戍卒们此时此刻的内心活动,表达他们对自己命运的思考;反问句的运用凸显戍卒们自我追问与觉醒。
C.④句写出戍卒们起来反抗压迫内心朴素的目的“分土地”,作者借此对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中国的工农革命运动加以思考。
D.⑤句在前一段抒情的基础上有力收束全文,戍卒们起义源自秦末诸多社会矛盾,结尾段与《过秦论》的主旨句有异曲同工之效。
3.“雨”作为环境描写有着丰富的意蕴。请就其中两处的意蕴简要分析。
4.历史小说与史传文相比,往往对历史现场的处理加入更多的艺术构思。如果以“重塑历史现场”为题写一则《大泽乡》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参考答案】
1.A
2.D
3.①最后的狂风暴雨喻指戍卒们像暴风雨般的反抗。②连日被困雨中,戍卒们内心情绪的骚动、怨嗟、暴发,暗示反抗力量的积聚。③雨一直不停,两位军官担心戍卒们反叛,酝酿把戍卒们困死在大泽中的阴谋。④全文写不停的雨、雨越来越大暗示沉重、压抑、紧张的氛围。
4.①以戍卒们与两位军官相冲突的几个场景来呈现作者心中的历史场景。②叙述技巧:以两军官的视角与戍卒们的视角交织呈现,强化了压迫与反抗的矛盾冲突。(或:小说以两军官与九百戍卒的矛盾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或:将戍卒们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加以表现,展现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必然性。)③作者以戍卒们为主角来创作,以史喻今,关注30年代的工农革命运动,体现了茅盾对革命运动的关注与农民命运的思考。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相关内容的能力。
A.“达成了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错误,这些现代语汇的运用并非要达成幽默诙谐,主要是传达作者对这些戍卒们起义的思考及引发对工农运动的联想,借古喻今。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有异曲同工之效”错误,《过秦论》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与本文要表达的主旨是不同的。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雨是进击的战鼓,弥漫了大泽乡的秋潦是举义的檄文;从乡村到乡村,郡县到郡县……”,把最后的狂风暴雨比喻为进击的鼓点,指戍卒们像暴风雨般的反抗,并由村及郡,遍布四面八方。
“整整七天七夜了,这秋季的雨还是不停下着”“骚动和怨嗟充满了每个营房”,“怎么好?走是走不得,守在这里让水来淹死!”“听说到渔阳还有两三千里呢!”“到了渔阳还不是一个死!”,连日被困雨中,戍卒们内心情绪的骚动、怨嗟、暴发,要么被淹死,要么被杀死,暗示反抗力量的积聚。
“风还是虎虎地吹着,雨还是腾腾地下着”“看出来了吗?不是我们死,便是他们灭亡!”“先斩两屯长?”“既无奈何,九百人一齐坑吧!”,雨一直不停,两位军官担心戍卒们反叛,酝酿把戍卒们困死在大泽中的阴谋。
“整整七天七夜了,这秋季的雨还是不停下着……军鼓似的雨声……第二天还是淋雨……雨还是腾腾地下着……雨是进击的战鼓……弥漫了大泽乡的秋潦”,全文写不停的雨、雨越来越大,对应九百戍卒逐渐变化的情绪,暗示沉重、压抑、紧张的氛围。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艺术手法,拟写评论的能力。
“九百戍卒的鼓噪,现在这声音一阵紧一阵地送进两位军官的帐幕”“既无奈何,九百人一齐坑吧!””先开口的那位军官突然将右臂一挥,用重浊的坚决的声调说”“谁给我们掘坑?”“军中不许高声!左右!拿下扰乱营房的人!”,以戍卒们与两位军官相冲突的几个场景来呈现作者心中的历史场景。
叙述技巧:“面面觑着的两军官的僵硬的舌头怯生生地吐出这么几个字。宿酒醒了……想来陈胜倒不是怎样可怕,可怕的是那雨”,这是从军官的视角叙事;“该他们死?为什么?是军法。便算作没有这该死的军法,到了渔阳,打败了匈奴,毕竟于他们有什么好处……从来不曾明晰地显现在他们意识中的这些思想,便像潮气一般渗透了九百戍卒的心胸”,这是从戍卒视角叙事。以两军官的视角与戍卒们的视角交织呈现,强化了压迫与反抗的矛盾冲突;
“他们富农素所奴视的‘闾左贫民’,没有一点共同阶级意识的‘部下’”“躲在自己帐里的两位军官简直不敢走动。到处可以碰着怀恨的狞视。营里早就把鱼鳖代替了米粮,但吃了太多的鱼鳖的兵士们好像性格也变成鱼鳖了,没有先前那么温顺,那么沉着”“谁给我们掘坑”“雨是进击的战鼓,弥漫了大泽乡的秋潦是举义的檄文”,从开始的阶级差异的矛盾,到直接冲突,最后爆发起义,小说以两军官与九百戍卒的矛盾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
“到了渔阳,打败了匈奴,毕竟于他们有什么好处”“他们自己本来也是被征服的六国的老百姓”“始皇帝死而地分”,故事发生在秦朝末年,去渔阳戍守的戍卒赶上大雨,进退无路,爆发起义。小说将戍卒们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加以表现,展现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必然性。
结合创作时间及“到渔阳去,也还不是捍卫了奴役他们的国家,也还不是替军官们挣家私,也还不是拼着自己的穷骨头让匈奴投降而成为像他们一样的被榨取的‘闾左贫民’么”“奉一个什么人为‘王’那种事的味儿,他们早已尝够了。他们的期望是挣断身上的镣索”“一定得首先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自己有地自己耕”可知,作者以戍卒们为主角来创作,以史喻今,把戍卒和农民联系起来,关注30年代的工农革命运动,通过戍卒的思考,表达作者对革命运动的关注与农民命运的思考。
六、(2024·广东江门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书
方敬
近郊的村庄都驻满了军队。
我们学校也来了两排人,是一个摩托连。他们暂时在这里静候命令。
四年了,他们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从战争到战争,穿的是破烂布军衣,吃的是粗粝的饭,睡的是枯草,一月剩下来的薪饷有时还不够买一双草鞋,但他们仍艰苦地干着。午后休息时,篱笆旁有三个兵正起劲地争论着。
“四川不好,天干没有收成,米贵得要命,你看湖南的米多便宜。”一个颇有一些抑彼扬此的意味。
“四川不好?哪个说没有收成?这两年丰收,你不晓得,是奸商囤积,想发国难财,米才贵的。”另一个不服气地反驳着。
“四川有些山高水低的好地方呢。”第三个说的倒是句老实话。
我站在后面失声笑了。三个回头看见我在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们开始谈着。那个说四川不好的,个小精悍,说话急促,是地道的湖南人。当我问这个部队哪省人最多时,他便骄傲地说:“当然是湖南人!”那个年轻的四川人说:“我看哪个队伍也少不了四川人。”
那个默默不语的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老一点,结实本分,没有军人的气息。他盘坐在草地上,卷着烟叶,善良地笑着。于是我故意引他开腔:“你打过仗没有?”
他摇摇头,脸红了,好像做了亏心事似的。也许他在想一个军人怎能没打过仗呢。
年轻的四川人说他从前在乡下种庄稼,也是四川人。
他吸着烟,偏着头听,不多言不多语。
我说我也是四川人。
“你?”老点的兵似乎不大相信:“这连还有一个四川人,没有在,一共三个四川人。”他纯粹的土话流露着家乡味,一份乡情便从口音传到了心里。我们是同乡,但并没细说哪县哪乡,笼统说个四川就够了。
此后偶尔碰见,彼此总笑着打个招呼。站岗时,他背着枪踱来踱去,每逢我经过,他多少带点羞怯。有一次,他同一个弟兄在桥头闲谈,远远看见我,就偷偷指着我说:“他也是个四川人!”
元旦晚上,我去打水,碰着那个老点的同乡,打了个招呼,我顺口说:
“今天过年。”
“乡下人只会过旧历年。”
“你有几个年没有在家里过了?”
“就一个。说起年,我就想起好久没给家里写信了。”
“你也常接到家里的信吗?”
“没有,从来没有接到。”他自己倒发过单挂号①,在湖南,又在广西发过一封单挂号。都没有回信,不晓得收到没,他怪惦念的。我安慰他:“收总是会收到的,有回信你也收不到,你今天在这儿,明天在那儿,军队生活是流动的。”
“嗯嗯!”他觉得说得对:“家里老二也跟我一样不识字,他也会请人写,我们那有个教书的老先生,他肯帮忙,那回老二走了,他还帮我写过一封信。多好一个人!”
“你常写信回去就好了。”
“嗯,接不到信,我还是要常写信回去,不要让家里人担心,这回我想寄封航空信回去,不然到了XX,那地方更远,寄信收信都不容易。”他好像在自白,突然一转:“航空的邮费多少?”
“四角一,平常航空,挂号要八角。”我回答。
嗯嗯,他点头,好像理会了,口里算着:“几天可以到?”
“快两三天,乡下就难说了。”
他点头,好像在想着什么。
一个下午,房门外忽然有人的响声,仿佛想敲门又怕敲门,我把门打开,呵,那位老实的同乡严肃地站立着,好像要向长官报告似的。他下垂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几张信纸,他是来让我替他写家信的。我请他坐,但他无论如何都要站在我的桌旁,我便说:“把你的意思说说吧。”“没有别的,”他说:“只是一封报平安的家信。”他用心用意地慢慢地细述了一遍,时断时续。
我愿做个忠实的记录,想着又问着,写着又念着:
“从前寄回的两封挂号信不知收到没有,没有接着回信,挂念得很。儿离家后,到湖南,到广西,现在又到了云南,一年来儿的身体都平安,千万请放心!”
他点头,默默地笑着。
“母亲在家里不要太劳神操心,大小事情都可让老二管。如家用不够,叫老二多拿点钱回家,也可以找姐夫帮帮忙。儿的饷很少,每月剩下的钱有时还不够买一双草鞋,不能寄钱回家,国难期间,能尽忠就不能尽孝。把敌人打走就好了。”
写到这儿,我的笔停住了。他又说:“还有我走了人手不够,是找哪个在做活路?今年庄稼有几成收?”
“①就是这样,还有什么没有?”我问。
他的脸莫名其妙地红了。②我也毫不在意地微笑着。他踌躇好一会,才吞吞吐吐说:
“还有阿毛的妈要好好孝敬婆婆,料理家务事,抚养三个孩子。”
把信写完了,我又从头至尾念了一遍,他感谢地点着头:“要得,要得。”我问他知道邮政局不,知道怎样寄不,他摇摇头。他说托人去寄,军人不能自由上街,礼拜天也只能在附近。我当即说:“我替你寄好了。”起先他不肯,我说我时常进城,很方便。他才愿意了。
“多少钱?”
他从袋里摸出来几张角票数着。
“不,我替你寄了好了。”
我认为我应该替他寄。我不肯接钱,他一定要给。争来争去,最后他把角票放在桌上,就跑了,生怕我去追,回头说了句“哪有又劳神又出钱的道理”,人就不见了。
一天清早,我刚起床,③他忙慌慌地跑来,急急地说:“我们队伍马上就要开了!”
我很惊诧,还没来得及说,集合号就响了,④他行了个军礼转身就跑了。
我也跟着出去,站在门前,看见他们站好了队,一会儿就走了。
一九四二年二月
(有删改)
【注】①单挂号:邮件的一种,指没有回执的挂号邮件。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军队来到村庄和学校,暗示了特殊的时代背景,为下文代写家书做了铺垫,同时也为全文营造了紧张的氛围。
B.三个士兵有关四川的争论引起了“我”的注意,后来“我”和他们闲聊起来,他们三人性格不一,但“我”喜欢那个“老一点”的。
C.书信既写了那个“老一点”的同乡在外的情况,又写了他对家里的牵挂和思念,如母亲不要太操劳、没钱咋办、家务活安排以及对妻子的嘱咐等。
D.文中关于写信的部分主要采用对话形式,在对话中推动情节的曲折发展,表现人物独特的个性特征。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在结构上承上启下,语义上体现了“我”代人写信时的认真和细致的态度。
B.句子②“我”“毫不在意”是为了避免“我”的尴尬处境,“微笑”是为了缓解“我”的紧张情绪。
C.句子③状语“忙慌慌地”“急急地”表现了“他”没时间与“我”正式告别的紧张状态。
D.句子④动宾短语“行军礼”和动词“跑”,突出了军人庄严守纪、服从命令、保家卫国的形象特点。
3.小说中写家书前铺叙的内容与写家书这一情节关系十分密切,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4.抗战时期文学作品具有真实性、政治性等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这篇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
【参考答案】
1.C
2.B
3.①小说开篇交代军队进驻学校,战争年代军人远离家乡,担忧思念亲人,有“写家书”的需求;②三个士兵的争论引发了“我”的好奇,“我”与那个“老一点”的士兵是同乡,彼此有情感共鸣,使“我”为其代写家书合情合理;③元旦晚上“我”遇上那个“老一点”的士兵并顺口说了句“今天过年”,引发了他的思乡之情,这让‘我’代写家书的情节发展水到渠成。(答“为下文他来找我写家书做铺垫”亦可)
4.(1)真实性:①文章借年轻的四川人之口,以他个人参战经历展现了抗战的局部情况,展现出了抗战的部分事实。②老一点的同乡给家人写信的内容,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生活状况,符合时代特点,具有真实感。(2)政治性:借年轻的四川人坚持作战的行为以及老点的同乡在信中对家人说“国难期间,能尽忠就不能尽孝,不过把敌人打走了就好了”的话,传达出士兵的心声,朴实中蕴含着激动人心的力量,展现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极具政治性。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为全文营造了紧张的氛围”分析错误,文章主体部分的情节舒缓,从内容看没有紧张感。
B.“但‘我’喜欢那个‘老一点’的”理解错误,文章只是说“那个默默不语的却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并不等于“‘我’喜欢”。
D.“在对话中推动情节的曲折发展”分析错误,文章情节简单,并不曲折。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B.“为了避免‘我’的尴尬处境”“为了缓解‘我’的紧张情绪”错误。“我”“毫不在意”是为了避免让他觉得更尴尬,“微笑”是为了缓解他的紧张情绪。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由原文“我们学校也来了两排人,是一个摩托连。他们暂时在这里静候命令”“四年了,他们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从战争到战争”“就一个。说起年,我就想起好久没给家里写信了”可知,小说开篇交代军队进驻学校,战争年代军人远离家乡,担忧思念亲人,有“写家书”的需求;
由原文“我站在后面失声笑了。三个回头看见我在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说我也是四川人”“他纯粹的土话流露着家乡味,一份乡情便从口音传到了心里。我们是同乡,但并没细说哪县哪乡,笼统说个四川就够了”可知,三个士兵的争论引发了“我”的好奇,“我”与那个“老一点”的士兵是同乡,彼此有情感共鸣,使“我”为其代写家书合情合理;
由原文“元旦晚上,我去打水,碰着那个老点的同乡,打了个招呼,我顺口说:‘今天过年。’‘乡下人只会过旧历年。’‘你有几个年没有在家里过了?’‘就一个。说起年,我就想起好久没给家里写信了。’‘你也常接到家里的信吗?’‘没有,从来没有接到。’他自己倒发过单挂号,在湖南,又在广西发过一封单挂号。都没有回信,不晓得收到没,他怪惦念的”可知,元旦晚上“我”遇上那个“老一点”的士兵并顺口说了句“今天过年”,引发了他的思乡之情,这让‘我’代写家书的情节发展水到渠成。(答“为下文他来找我写家书做铺垫”亦可)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由原文“四年了,他们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从战争到战争,穿的是破烂布军衣,吃的是粗粝的饭,睡的是枯草,一月剩下来的薪饷有时还不够买一双草鞋”“年轻的四川人说他从前在乡下种庄稼,也是四川人”可知,文章借年轻的四川人之口,以他个人参战经历展现了抗战的局部情况,展现出了抗战的部分事实。
由原文“母亲在家里不要太劳神操心,大小事情都可让老二管。如家用不够,叫老二多拿点钱回家,也可以找姐夫帮帮忙。儿的饷很少,每月剩下的钱有时还不够买一双草鞋,不能寄钱回家,国难期间,能尽忠就不能尽孝。把敌人打走就好了”“还有我走了人手不够,是找哪个在做活路?今年庄稼有几成收?”“还有阿毛的妈要好好孝敬婆婆,料理家务事,抚养三个孩子。”可知,老一点的同乡给家人写信的内容,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生活状况,符合时代特点,具有真实感。
由原文“但他们仍艰苦地干着”“国难期间,能尽忠就不能尽孝。把敌人打走就好了”“我们队伍马上就要开了!”“我很惊诧,还没来得及说,集合号就响了,他行了个军礼转身就跑了。我也跟着出去,站在门前,看见他们站好了队,一会儿就走了”可知,借年轻的四川人坚持作战的行为以及老点的同乡在信中对家人说“国难期间,能尽忠就不能尽孝,不过把敌人打走了就好了”的话,传达出士兵的心声,朴实中蕴含着激动人心的力量,展现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极具政治性。
七、(2024·湖北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不能共存的节日
刘慈欣
1961年4月12日,拜克努尔航天基地。
谢尔盖·科罗廖夫站在被烧黑的发射架旁,虽然火箭升空已经快一个小时了,导流槽中仍有热浪涌出,给这里的早春带来盛夏的感觉。他抬头看看蓝天,尾迹已经消散,在那看不到的太空中,人类第一名宇航员已经绕地球飞行了大半圈。
“总设计师同志,请接受一个普通人的祝贺!”
科罗廖夫回过头,看到一个身穿工作服的中年男人对他伸出手来,从服装看,他是基地级别最低的工人。科罗廖夫握了他的手。那人从裤子口袋中掏出一个瓶子,又从另一个口袋摸出一个小金属酒杯,“我们得喝一杯,总设计师同志,可我只有一个杯子。”他咬开瓶盖给杯子倒满酒。科罗廖夫接过那个脏兮兮的杯子。在这个伟大的时刻,他可以怠慢官员和将军,却不会无视这个最底层的人——在西伯利亚的那些年,他的身份比这个人还低,饿着肚子在矿井里搬石头。
那人拿着瓶子与总设计师碰了一下杯,然后猛灌一口。
“在这个伟大的时刻,您能允许我讲个笑话来庆祝吗?”
科罗廖夫也喝干了杯子里的酒,伏特加像火箭燃料似的把热乎乎的感觉传遍全身。“谢谢,你的笑话?”总设计师微笑着问。
“我是一个外星人,您就叫我……G好了,我来地球考察,我的兴趣是地球的重要节日。”
“哦,那你的收获一定不小,只要你调查的范围足够广,地球的每一天可能都是节日。”
“我之前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发现那些都不是重要节日,事实上,真正的重要节日我一个都没有发现。”
“那你认为的重大节日是什么呢?”科罗廖夫有些心不在焉,他转身向不远处的军用吉普走去,他要回控制中心了,“东方号”飞船即将进行减速,开始再入过程。
“比如说分裂节。”
“什么?”
“地球上生命细胞的第一次分裂,当然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几十亿年前吧……”
正要上车的科罗廖夫停下来,扶着车门回头看着G。
“再比如登陆节,就是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的那一天;还有直立节、取火节等等。”
“但这些节日,我们是无法知道具体日期的。”科罗廖夫说。
“那可以随便定一个,其实圣诞节就是在公元三百多年时由教会随便定的。”
科罗廖夫准备上车,G拉住了他,“总设计师同志,我想说,今天就是人类一个重大的节日,我把它命名为诞生节。”
“谁诞生?”
“人类。”
“人类早就诞生了。
“哦,不,如果您此时处于加加林上尉——哦,他好像刚升为少校,是吧——的位置,就会发现地球是一个蓝色的子宫,婴儿只有出了子宫才能称为诞生……哦,总设计师同志,很抱歉,我的笑话不可笑。”
科罗廖夫再次同G握了一下手,“很有意思。谢谢你,同志,我以后会每年都庆祝这一节日的。”
“哦,不不,”G摇摇头,“今天是否能真正成为诞生节,还要等等看,还要等等看才知道呢,总设计师同志。”
总设计师的车开走后,G大脑中的通信单元把一条信息发往月球上的中转通信站,由此发回母星:蓝星纪年1961年4月12日有可能成为诞生节,目前评估可能性为52.69%,持续监测中。
2050年10月5日,北京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人机工程研究中心。
大屏幕上显示:
窝西银累,窝向西桶鼠入滋味鼠具,山。14一壶酒,虫屎。
我是银类,我向系桶输入思慰数据,3.14一壶9,重试。
我是人类,我向系统输入思维数据,3.14159。
最后一行显示后,实验室里爆发出欢呼声。这些数据是从一个人的大脑直接输入到计算机中,实验者戴着大脑感应头盔,第一次实现了人与电脑的直接连接。
兴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人们开始散去,脑机接口项目首席科学家丁一也从兴奋中平静下来。
“各位老师,”请接受一个普通人的祝贺。”
人们回头,看到一个腋下夹着根扫帚的中年男人在对他们微笑,这是实验室的勤杂工,之前他们彼此没说过什么话。这人放下扫帚,从工作服口袋里拿出一瓶酒,又从另一个口袋里拿出一摞显然是从门口饮水机上拿来的纸杯,分给大家后挨个倒酒。
“你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有人问他,一个勤杂工居然对这个成果如此兴奋,让他们很好奇。
“当然知道,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勤杂工说。
人们开始喝纸杯里的酒,北京二锅头把热乎乎的感觉传遍全身,像更新系统的数据传遍网络。“在这个伟大的时刻,能允许我讲个笑话来庆祝吗?”勤杂工说。
“笑话?呵呵,你讲。”
“我是一个外星人,您可以叫我G,我来地球考察,我的兴趣是地球的重要节日。”
“哦,那你的收获一定不小,只要你调查的范围足够广,地球的每一天可能都是节日。”
“我之前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发现那些都不是重要节日。我是想说,今天才是人类的一个重要节日。”
科学家们互相看看,会意地点头,丁一对G说:“有可能。你把这个节日叫什么呢?”
“找还没想好。”G仰脖把瓶里剩下的一点酒喝下,“唉,上次喝酒是和总设计师同志,可敬的总设计师同志。”
“总设计师?还是……同志?是谁?”
有人问。“科罗廖夫,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
丁一点点头,“人类第一艘宇宙飞船的总设计师,不过,他活着的时候还没有你吧?”
“丁总,人家是外星人。”有人打趣道。
“呵呵,我忘了。不过,G先生,”丁一抿了一口酒,“科罗廖夫、冯·布劳恩这些伟大的前辈确实值得敬仰,但我们今天的突破有可能使他们所有的努力变得全无意义。”
“哦?”G露出很天真的疑问神情。
“这个突破之后,脑机连接技术将走上康庄大道,将飞速发展。很快,互联网上连接的将不是电脑而是大脑。接下来顺理成章的是,人的记忆、意识和全部人格将能够上载到计算机和网络中,人类有可能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虚拟世界,你想想,在那里人什么都可以做,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像上帝一样。在那里,一个人可以拥有整个星球!”
“甚至整个宇宙,每个人一个宇宙。”G说。
“对呀,所以,飞出地球太空航行算嘛呀!”一个操着京腔的年轻人说。
“其实这个伟大的进程早已开始,”丁一说,“互联网、移动互联、可穿戴设备、VR、物联网……记得吗?几十年前,父母们居然责怪孩子们沉溺于网络,而现在,断开网络沉溺于现实是最让人不齿的懒惰和堕落。今天的突破,让人类迈过了IT伊甸园最后一道门槛!”
“外星人先生,”有人说,“你能想象一下人类未来的IT天堂吗?”
“未来的虚拟世界确实是天堂,在那里面每个人确实是上帝,其美妙是任何想象都难以企及的。我只想象一下那时的现实世界。开始,现实中的人会越来越少,虚拟天堂那么好,谁还愿意待在苦逼的现实中,都会争相上载自己。地球渐渐变成人烟稀少的地方,最后,现实中一个人都没有了,世界回到人类出现前的样子,森林和植被覆盖着一切,大群的野生动物在自由地漫游和飞翔……只是在某个大陆的某个角落,有一个深深的地下室,其中运行着一台大电脑,电脑中生活着几百亿虚拟人类。”
“哇,好诗意!小李,再弄瓶酒去,哦,不用,外星人先生,和我们一起吃庆功宴去!”丁一搂着G的肩膀说。
G摇摇头,把手中的空酒瓶放进垃圾篓,弯腰拾起扫帚,一边开始打扫经过几天通宵工作无比凌乱的实验室,一边用梦呓般的声音轻声说:“与总设计师同志分别后,我在太空中漫游,又探访过无数的世界,那些行星,蓝的、红的、黄的……各种颜色的子宫,智慧文明在其中孕育,在现实中成长,飞向太空,却在虚拟世界中熄灭,像荷塘中的萤火虫,一闪一闪,最终消失在暗夜里。你们看看星空,一片寂静,知道为什么了吧……哦,各位,很抱歉,我的笑话不可笑。”
G拿起垃圾篓,慢慢走了出去,他的背影显得苍老了许多。
“原来是个文青耶……”有人悄声说。
“呵呵,这就是所有文青的未来,只有虚拟世界才能救他们。”丁一说,引起几声窃笑。在实验楼的大门口,G大脑中的通信单元把一条信息发往月球上的中转通信站,由此发回母星:蓝星纪年1961年4月12日疑似诞生节取消,2050年10月5日确定成为重大节日,暂命名流产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类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之后,G认为人类的这一进步的意义很重要,于是把这一时刻命名为“诞生节”。因为它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这个未知领域探索的开始。
B.“未来的虚拟世界确实是天堂,电脑中生活着几百亿虚拟人类。”这样的画面被当时的科学家当作诗意,可殊不知这也许正是人类灭亡的前兆:所有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为上帝而忘了自己早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只成为了那保存在电脑里的一串二进制数字。
C.“那些行星,蓝的、红的、黄的……,最终消失在暗夜里。”外星观察员G最后对人类科学家的告诫却被当作了文青的一腔热血而不受重视。作家以此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与思考。
D.眼见地球文明个体似乎要在虚拟社会中永生。G告诉人们这样做的未来并不是一片光明。然而,人类却为自己创造的“美好未来”沾沾自喜。G只能绝望地把这一天暂定为“流产节”。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大物对话推动情节的展开,使叙事更加集中紧凑,且通过对话描写人物的行为、性格及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立体丰满。
B.G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了小说的始终,是他将故事的片段串联起来,小说的重要情节通过G的视角进行叙述,使情节更加紧凑。
C.小说情节设计巧妙,讲述了发生在不同国家,不同年代探究人类未知世界的两个故事,二者情节相像,但结果不同,引发读者深思。
D.“今天是否能真正成为诞生节,还要等等看”G同克罗廖夫交谈的最后这句话与后文G发回母星:蓝星纪年1961年4月12日疑似诞生节取消的信息形成呼应,使文章内容完整,结构严谨,脉络贯通、浑然一体。
3.为何外星使者将人类脑神经科学革命性发展,实现人脑和计算机的连接从而能够将思想传输至云端的技术突破命名为“流产节”?这引发了你对现实怎样的思考?
4.“科幻糅合了科学与幻想,兼具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若据此三要素评论这篇科幻小说,请列出评论要点。
【参考答案】
1.D
2.B
3.①因为小说中认定,一旦开始人脑与网络连接,人人都可将思想上传至网络服务器,人人都争相逃离现实而生活在虚拟的天堂,停止对现实生活的依赖和向往,放弃对未来的求知和探索,这意味着文明的终结,所以称之为流产节。
②对现实的反思:如今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改变,互联网的发展带给我们许多便利与欢乐,但沉迷于观看别人编辑好的文字视频或是沉溺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这种浅层次的被动的娱乐虽然舒服和惬意但却致使我们与现实世界疏离,大脑放弃思考,失去探索未知的动力。所以互联网也可能是我们沉睡的沃土。这种可能性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
4.①逻辑自洽:情节发展的过程逻辑清晰,结构严密,前后勾连,合情合理。本文将G这一人物设定为外星人,这个身份让他对时间有了更大的抵抗力,因而具有地球人所没有的寿命,成为人类进入太空和突破脑机连接技术这两个相距近百年的重要事件的见证者。
②科学元素:小说讲述了科学类学科方面涉及的知识,例如,如火箭发射的高温气体要从导流槽中涌出,G将信息发回母星需要通过月球的中转通信站。也幻想出未来科学发展研发的技术、产品等,如互联网上连接的将不是电脑而是大脑,人的记忆、意识和全部人格将能够上载到计算机和网络中。
③人文思考:科幻小说中科学幻想只是作者表达思想的形式,其主要着眼的是人类现实和未来的问题,对人类生命、生存问题的探讨才是根本。如作者认为,变成上载的意识和电子数据那样活着,是没有尊严的活法;内向的文明必须走出母星这个摇篮,向外扩张才有出路,否则人类文明将在虚拟世界中熄灭。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绝望地把这一天暂定为”错误。短篇并没有留下一个太坏的结局。文明的发展有着太多的可能,G也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最后的结局。在一切没有尘埃落定之时,希望仍在。所以最后,外星人G“暂定”了一个流产节,而并非绝望。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B.“重要情节通过G的视角进行叙述”错误,并非是G的视角,而是全知视角。
故选B。
3.本题考查小说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提出个人见解的的能力。
取名为“流产节”是G对“人类未来的IT天堂”的想象与担忧,具体根据倒数第六段“开始,现实中的人会越来越少……只是在某个大陆的某个角落,有一个深深的地下室,其中运行着一台大电脑,电脑中生活着几百亿虚拟人类”,G不认同丁一的说法“几十年前,父母们居然责怪孩子们沉溺于网络,而现在,断开网络沉溺于现实是最让人不齿的懒惰和堕落”,担心这种技术这会使人类耽于享乐,放弃思考,走向灭亡,人类文明从此消失。
对现实的思考,要求学生结合对生活的观察,举出事例,深度分析,谈自己对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性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如我们不可否认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和快乐,但也要警惕网络带来的弊端,如沉迷于网络世界而疏离现实世界,大脑放弃思考,人类文明无法再进步,最后地球人类文明可能会消失。
4.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
题干要求围绕“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个要素去评论本篇科幻小说。
回答时,按照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的顺序,分条作答。先分析每个要素的涵义,再结合小说内容,举出相关情节,言之成理即可。
准确的概念解释如下:
逻辑自洽:一套理论或信念在其自身的逻辑框架内是没有矛盾的。在进行判断或推理时,应当提供足够的理由或证据来支持结论。
科学元素:素材体现科技成果、科研过程等等。
人文思考:以社会文化为对象,包括日常生活方式及日常生活基本需要满足了之后的更高层次需求,也就是温饱之后对幸福及心灵层面的追求。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对应小说内容、情节:
逻辑自洽:从G对重大节日的举例“地球上生命细胞的第一次分裂”的分裂节、“登陆节,就是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的那一天”等等,以及“我在太空中漫游,又探访过无数的世界”的经历,情节前后照应,作为外星人的G见证了人类重要历史时刻,所以“诞生节”到“暂命名流产节”的情节出现也就合理了。
科学元素:文中记载了“人类第一名宇航员已经绕地球飞行了大半圈”,描写了“实验室里爆发出欢呼声。这些数据是从一个人的大脑直接输入到计算机中,实验者戴着大脑感应头盔,第一次实现了人与电脑的直接连接……”,等等科学事件和科学实验过程。
人文思考:小说中“地球是一个蓝色的子宫,婴儿只有出了子宫才能称为诞生”“各种颜色的子宫,智慧文明在其中孕育,在现实中成长,飞向太空,却在虚拟世界中熄灭,像荷塘中的萤火虫,一闪一闪,最终消失在暗夜里”“孩子们沉溺于网络”等等情节的出现,都体现了作者基于现实的思考:对于人类文明,未来的强大应该是走出去,而虚拟世界有可能导致人类的消亡。
八、(2024·浙江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蜘蛛
陈然
我发现城市是由高度组成的。城市就是由高度组成的密林。它们笔直陡峭,像刀刃一样随时准备对我进行袭击。
来到省城后的第二天,我就受到了这种袭击。包工头把我们带到了七楼,说,今天,你们就从这里干起,一直干到十二层,你们的任务就完成了。我很高兴,等包工头一走,就急不可耐地奔向阳台。我还从未站在城市的肩上看一个城市,以前总是在它脚下看。忽然我觉得有种尖锐的东西向我刺来,紧接着眼前一黑,如果不是我及时抓住了阳台的扶沿,恐怕就摔下去了。我摸摸额角,并不觉得哪里不舒服,但睁开眼再往下看,晕眩又出现了。它像是一只大鸟,在空中张开翅膀,只等我靠近过来,便会猛地飞出啄我的眼。以前在乡下,楼房最多不过三层,它袭击不了我。我甚至三楼都没有上过。而现在,我每天都在半空里,它随时可以狠狠啄我。一见它,我就恶心得要吐。那一刻,我恨不得揪住自己的脑袋往墙上猛撞。我几乎绝望了。试想,一个对高度如此排斥的人,怎么在城里奋斗呢?
但我向别人隐瞒了实情。我努力不去看楼下,这使我的姿势有些僵硬,当僵硬的姿势快要被某种必要的动作折断的时候,为了解救自己的身体,我只好故意从梯架摔到了阳台上。这不要紧。我揉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小说主题多维探究-写作背景
思路引入
分析小说的主旨时,我们要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充分考虑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以及思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认识人物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看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从而达到揭示作品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的目的。
当然,对时代背景、社会历史状况的探讨,关键要与作品中的具体内容形成有机的关联,促成对作品更完整、更深入、更丰富的认识。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概括和解读。
典例分析
典例一
选必下第二单元鲁迅的《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由于其领导阶级是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这就决定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当时鲁迅的思想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的体现:“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因此《阿Q正传》:“画出沉默国民的灵魂”,“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典例二
以下文本来自高考后记者对《到梨花屯去》原作者何士光的采访:
何士光还和记者谈到了《到梨花屯去》一文的写作背景。他说:“当年写这篇小说,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拨乱反正后,社会上下都在进行了反思。根本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所以要以人民群众的愿望为出发点和归宿。”
“当年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何士光表示,今天开展不忘初心的主题教育,那首先就要记得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为群众服务的初心,要承担这个责任,而不是光用嘴巴说。如果读了这篇文章,就会发现,自己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和目前的主题教育是完全一致的。而这也说明,为人民服务、对群众负责,是永远的时代主题。
“能选入,应该是契合了核心的主题。对我个人而言,这也是写这篇文章的初心,(答案)和自己的想法都很一致。”何士光表示,很开心40年前所写的文章,今天还有意义。
技法总结
从文外层面思考,角度如下:
①从人与历史的角度分析小说体现的民族心理与传统文化;
②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分析小说体现的环境观;
③从人与人的角度分析小说的人生启示;
④从人与时代的角度分析小说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⑤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文本的深层意义,如象征义、双关义等。
针对练习
一、(2024·江苏淮安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旷野的呼喊
萧红
屋顶的草被拔脱,墙囤头上的泥土在翻花,鸡和鸭子们被刮得要站也站不住。一些红纸片,那是过新年时门前粘贴的红对联——“三阳开泰”、“四喜临门”——的条子,也都被大风撕得一条一条的,一块一块的。
陈公公一推开房门,刚把头探出来,他的帽子就被大风卷跑了。
“这刮的是什么风啊!这还叫风了吗!简直他妈的……”
陈公公的儿子,出去已经两天了,第三天就是这刮大风的天气。
“这小子到底是干什么去了啦?纳闷……这事真纳闷……”于是又带着沉吟和失望的口气:“纳闷!”
陈公公跑到瓜田上才抓住了他的帽子。
“可就真忍心走下去啦!……他也不想想,留下他爹他娘,又是这年头,出外有个好歹的,干那勾当,若是犯在人家手里,那还……那还说什么呢!就连他爹也逃不出法网……义勇队,义勇队,好汉子是要干的,可是他也得想想爹和娘啊!爹娘就你一个……”
陈公公记得清清楚楚的,那孩子从去年冬天就说做棉裤要做厚一点,还让他的母亲把四耳帽子换上两块新皮子。他说:“要干,拍拍屁股就去干,弄得利利索索的。”
陈公公就为着这话问过他:“你要干什么呢?”
当时,他只反问他父亲一句没有结论的话,可是陈公公听了儿子的话,只答应两声:“唉!唉!”也是同样的没有结论。
“爹!你想想要干什么去!”儿子说的只是这一句。
在黄昏的晚霞之后,风完全停息了。地面好像刚刚被大旋风扫过的柴栏,又好像被暴雨洗刷过的庭院,狂乱的和暴躁的完全停息了。停息得那么断然,像是在远方并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
陈姑妈站上锅台去,房门忽然打开了。
陈姑妈受着惊,几乎从锅台上跌下来。回头一看,她说:“哟哟!”
陈公公的儿子回来了,身上背着一对野鸡。
一对野鸡,当他往炕上一捧的时候,他的大笑和翻滚的开水卡啦卡啦似的开始了,声音还带着回声似的,和冬天从雪地上传来的打猎人的笑声一样。
但是做父亲和做母亲的反而奇怪起来。他笑得在陈公公的眼里简直和黄昏之前大风似的,不能够控制,无法控制。
“这不是疯子吗……这……这……”
那一对野鸡是陈公公的儿子用了三天的工钱在松花江的北沿铁道旁买的。他给日本人修了三天铁道。对于工钱,还是他生下来第一次拿过。他没有做过佣工,没有做过零散的铲地的工人,没有做过帮忙的工人,工钱从没有落过他的手上,这修铁道是第一次。况且他又不是专为着修铁道拿工钱而来的,所以三天的工钱就买了一对野鸡。第一,可以使父亲喜欢;第二,可以借着野鸡撒一套谎。
现在他安安然然地睡着了,他以为父亲对他的谎话完全信任了。
第二天,他照着前回的例子,又是没有声响的就走了。这次他去了五天,比第一次多了两天。
今天,当最讨厌大风的陈姑妈发现大风把屋脊抬起来了的时候,陈公公说:“那算什么……你看我的……”
他说着就蹬着房檐下酱缸的边沿上了房。陈公公对大风十分有把握的样子,他从房檐走到房脊去是直着腰走。虽然中间被风压迫着弯过几次腰。
他用石头或砖头压着房脊上已经飞起来的草。他一边压着一边骂着。乡下人自言自语的习惯,陈公公也有:“你早晚还不得走这条道吗!你和我过不去,你偏要飞,飞吧!看你这几根草我就制服不了你……”
陈公公一直吵叫着,好像风越大,他的吵叫也越大。
住在前村卖豆腐的老李来了,因为是顶着风,老李跑了满身是汗。他喊着陈公公:“你下来一会,我有点事,我告……告诉你。”
陈公公说:“什么要紧的事?还有房盖被大风抬走了的事要紧……”
卖豆腐的老李把嘴塞在袖口里,大风大得连呼吸都困难了。他在袖口里边招呼着:“这是要紧的事,陈大叔……陈大叔你快下来吧……”
“你要说就在那儿说吧!你总是火烧屁股似的……”
老李和陈姑妈走进屋去了。老李仍旧用袖口堵着嘴像在院子里说话一样。陈姑妈靠着炕沿听着:“李二小子被日本人抓去啦……”
“什么!什么!是么!是么!”陈姑妈的黑眼球向上翻着,要翻到眉毛里去似的。
“我就是来告诉这事……修铁道的抓了300多……你们那孩子……”
“为着啥事抓的?”
“弄翻了日本人的火车罢啦!”
陈公公一听说儿子被抓去了,当天的夜里就非向着西南大道上跑不可。那天的风是连夜刮着,前边是黑滚滚的,后边是黑滚滚的;远处是黑滚浪的,近处是黑滚滚的。
就是这样黑滚滚的夜,陈公公离开了他的家,离开了他管理的田,离开了他的小草房,离开了陈姑妈。他向着西南大道向着儿子的方向,他向着连他自己也辨不清的远方跑去,他向旷野里跑去,他凶狂地呼喊着,他好像发疯了,他好像一只野兽,大风要撕裂了他,他也要撕裂了大风。
风在四周捆绑着他,风在大道上毫无倦意的吹啸,树在摇摆,连根拔起来,摔在路旁。地平线在混沌里完全消融,风便做了一切的主宰。
1939.1.30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新年时门前粘贴的红对联”“被大风撕得一条一条的,一块一块的”,暗示着故事悲剧性的结局。
B.儿子出去两天后,陈公公反复说的“纳闷”,体现了陈公公对儿子在外面所做的事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心。
C.陈公公儿子要求母亲“做棉裤要做厚一点”“把四耳帽子换上两块新皮子”为后文他离家出走埋下了伏笔。
D.儿子被抓后,陈公公向着旷野奔跑呼喊,“像一只野兽”“要撕裂了大风”,表明陈公公在刺激下革命意识的觉醒。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公公儿子的一句“爹!你想想要干什么去!”连用感叹,实则包含着他将要离家与日本人作斗争的坚定信念。
B.对陈公公儿子大笑的细节刻画和比喻,寓意深刻,既体现人物爽朗的性格,又暗含人物在民族危难时抗争的精神。
C.陈公公在儿子大笑后感到“不能够控制,无法控制”的心理描写,体现他对儿子强烈的控制欲,对父亲权威的维护。
D.陈公公的儿子从始至终不被赋名,使他具有了超脱个体之上的普遍意义,这样安排使文章更具艺术张力。
3.简要分析小说中“风”的作用。
4.萧红的小说具有隐涵性,擅于把时代风云的变化隐藏在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巧妙地展现作家的主观意图。请分析小说画线部分中的隐涵性。
二、(2024·广西柳州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旷野里(节选)
柳青
已经快半上午的光景,屋檐的阴影将要缩到门台阶上了。在乡政府的屋子里和院子里,人们在准备药剂、泡烟叶水、察看和谈论喷雾器,还有三个两个凑在一堆噙着烟锅摆闲情理的。
朱明山和渭阳区委书记推着自行车进了大门,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他们把车子放在大门里的墙根儿锁了,然后揩着脸上的汗水朝屋里走去。
“你们行动得早啊。”朱明山一边揩汗,一边满面笑容地向院里不相识的村干部们招呼。工作组的干部听见朱明山的声音,纷纷走出屋来。他们没有想到县委书记这样快下到乡里,更没有想到他会来他们工作的这个乡。朱明山给他们带来了突如其来的兴奋,都举着卷起袖口的双手,眉开眼笑地跑到他跟前,好像是向他报告:“看看我们是怎样工作吧!”
忙碌的李瑛把她的两条辫从背后扎在一块儿,用热情的眼光盯着朱明山:“我们在这个屋里调配药剂、泡烟叶水哩……”
朱明山不难了解这是要他去看他们的工作。他向李瑛指的屋里走去。一个显然是由庙堂改成的大屋子,满地都是喷雾器、药剂、器具、几捆烟叶,夹杂着水桶和扁担,俨然是一个作坊的样子。
“崔浩田同志,”朱明山走在门台上问他身旁的区委书记,“那个植棉能手来了没有?”
“蔡治良吗?”李瑛说,“他在屋里帮助泡烟叶水哩。叫他也来吗?”
“当然,”朱明山盯着李瑛布满汗珠的高鼻梁,“毛主席叫我们先当群众的学生。”
李瑛立刻转身向屋里用一种家庭里的语气叫道:“治良,朱书记叫你也来哩。”
“呵啼!呵啼!”那人已经在摆弄着烟叶,打了两个喷嚏说,“叫我洗了手。”
他们进了乡政府的办公室。屋里屋外,立刻被围严了。乡长和文书推着挤进来的村干部们出去,因为住着没有高烟囱的小屋的庄稼人身上总带一股烟熏气,加上汗水的酸味,空气坏得呛人。朱明山叫乡干部不要推他们,索性到院里的阴影里去谈。
“我们这回是和棉蚜虫斗争,又不怕走漏了消息!”他的话总唤起人们愉快的笑容。
“治良同志,”朱明山喜欢的眼光盯着蔡治良消瘦但是坚决的长脸,“咱们要在你们这里首先突破棉蚜虫的阵势,你看能行吗?”
“能行!”蔡治良点头说,眼角里瞟见多少人抿嘴笑着盯他,面部表情更吃力了。他只是不时咳嗽着,好像清理着喉咙准备说话的样子。人们等着他说话,可是他竟再连一声也没吭。
朱明山见这个植棉能手有点过分紧张,他就叫把乡长和文书也叫到跟前,同崔浩田和李瑛研究开会的事。李瑛把工作组和乡干部商量的办法和程序谈了谈。朱明山听了,摇了摇头。
“我看不需要那么多的人讲话。这又不是举行什么仪式!”这套讲究形式的做法一直搞到乡下使朱明山控制不住愤懑。
县委书记的不满意弄得乡长脸上很难看。现在李瑛的大眼睛望着他冒汗的胖脸,他努着厚嘴唇讷讷地说:“村干部不实干,推不动群众。他们拿个传话筒满街喊叫治虫;我们一走,他们就把传话筒挟在胳膊底下,和群众一块儿说没信心的话哩……”
“说啥哩嘛!”有一个挤在跟前的村干部不满意地走开了。他一边走一边喃喃说:“一开会不是半夜就是鸡叫,说过来说过去就是那几句,谁个倒有信心嘛?”
“以前的办法不对,这不是县上派的工作组连夜下来了吗?”蔡治良转身对那走开的人倔强的背影和解着。
“开会,”朱明山对崔浩田说,“还是你讲一下吧,简单一点。”
“你不讲几句吗?”
“我讲什么?科学最有力量的宣传是实验。”
于是乡长宣布开会,区委书记站在正屋的门台上讲话了。四十多个村干部在小院里溜墙根和房檐的阴影蹲了一圈。朱明山在乡政府办公室的门坎上坐下来抽烟,低头沉思着。
“有多少喷雾器?”
“一村能去两个,原来发给乡上的两个都给整坏了。”李瑛说。
朱明山抽着烟,转眼注视着一圈听众情绪上的反应。
开始的时候,人们瞪大了眼睛盯着崔浩田,用心地听着,好像唯恐有一句陕北口音听不明白。后来渐渐越来越多的人,脸上显示出满意的笑容。当崔浩田讲到科学不是依靠行政命令,也不是依靠反复唠叨,而是依靠成功的实际打破迷信的时候,有些村干部把嘴里噙的烟锅拔开,对身旁的人信服地点头。刚才不满地走开的那人蹲在朱明山对面的墙根大声说:“开头这么办就畅了!”
“没有拿来两个喷雾器?”乡长觉得这人好像有意在县委书记面前臭他,忿愤地质问,“是不是两个摆弄瞎了一对?”
“老百姓没见过那东西,这个一弄那个一弄就坏了。”有人辩解。
“众位同志,”蔡治良站起来了,“我有个意见……”
朱明山高兴地从板凳上站起来,看这个植棉能手会提出什么意见。
“我这个意见可是想出来的,没试验过。”蔡治良首先声明,然后才说,“你们说那辣子好呛人?一斤能熬多少水?熬一担,掺几担白水,味还不小吧?”
“好意见,好意见!”全院的人嚷着。朱明山不由得走到蔡治良跟前,心里想:这个人的钻研精神比有些干部强百倍。
“还有,”蔡治良进一步说,“烟叶和辣子不能用完,人还要吃;煤油人不吃。笑啥?那东西掺上水治虫,虫还活得了。那东西和硫磺、石灰还不一样,轻一点重一点,没蚀劲儿。”
“还有吗?”朱明山高兴地问,也像还不满足。
“想到的就这些,”蔡治良仍然拘束地说,“这是烟叶呛得我想起的,不敢保证能顶事。”
“所有这些新办法,都要在这几天里试验。”朱明山向崔浩田和刚刚从屋里出来的李瑛吩咐。
“药械已经准备好了。”李瑛报告。
“准备好了就出动。”
于是人们按两个喷雾器一个村的治虫小组,跟村干部们一块儿走了。年轻的村干部跑进屋去,争着背的背,挑的挑,要求先到自己的棉地里去。满院乱杂杂的好像市集。朱明山把他的车子往空起来的屋里推,李瑛高兴地跑过来:“朱书记,你也下地吗?热哩!”
“你姑娘人家不怕热,我当过兵的怕热吗?”
(本文创作于1953年,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干部举着双手跑到朱明山跟前,围满了乡政府的办公室,可以看出乡村干部面对虫害时对新任县委书记的期待。
B.蔡治良创造性地使用辣子、煤油等做农药进行杀虫,表明百姓深厚的劳动智慧中蕴含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C.当乡长发言的时候,一个挤在跟前的村干部不满意地走开了,这体现了做村干部思想工作的复杂性和艰难性。
D.文章围绕棉花灭虫展开,将时代问题形象化在乡村日常之中,这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善于通过尖锐的矛盾和冲突来展现新中国建设初期领导干部工作中的一些局限和问题。
B.小说结构严密,如蔡治良“打了两个喷嚏”看似闲笔,实则为下文想到治虫方法埋了伏笔。
C.本文语言质朴自然,采用了大量陕西农村的方言俚语,如“说啥哩嘛”“畅了”,亲切如话家常。
D.文章善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例如乡长与县委书记的形象对比,表现了人物不同的特征。
3.小说中朱明山是一个怎样的领导干部?请简要分析。
4.柳青文学研究会会长邢小利认为,《在旷野里》写出了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欣喜与警觉。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这一观点。
三、(2024·甘肃白银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识字班
孙犁
鲜姜台的识字班开学了。
鲜姜台是个小村子,三姓,十几家人家,差不多都是佃户。
冬天到来了,一个机关住在这村里,住得很好,分不出你我来啦。过阳历年,机关杀了个猪,请村里的男人坐席,吃了一顿,又叫小鬼们端着菜,托着饼,挨门挨户送给女人和小孩子去吃。而村里呢,买了一只山羊,送到机关的厨房。
大家住在一起,住在一个院里,吃饭的时候,小孩子们总是拿着块红薯,走进同志们的房子:“你们吃吧!”
同志们也就接过来,再给他些干饭,站在院里观望的妈妈也就笑了。
“这孩子几岁了?”
“七岁了呢。”
“认识字吧?”
“哪里去识字呢!”
接着,边区又在提倡着冬学运动,鲜姜台也就为这件事忙起来。
打扫了一间房子,找了一块黑板——那是临时把一块箱盖涂上烟子的。又找了几支粉笔。定了个功课表:识字,讲报,唱歌。
全村的人都参加学习。
分成了两个班:自卫队和青抗先一班,这算第一班;妇女和儿童团一班,这算第二班。
每天吃过午饭,要是轮到第二班上课了,那位长脚板的班长,便挨户去告诉了。
“大青他妈,吃了饭上学去呵!”
“等我刷了碗吧!”
“不要去晚了。”
第二班的“先生”,原先是女同志来担任,可是有一回,一个女同志病了,叫一个男“先生”去代课,一进门,女人们便叫起来:
“呵!不行!我们不叫他上!”
有的便立起来掉过脸去,有的便要走出去,还是儿童团的班长说话了:
“有什么关系呢?你们这些顽固!”
虽然还是报复了几声“王八羔子”,可也终于听下去了。
这一回,弄得这个男“先生”也不好意思,他整整两点钟,把身子退到墙角去,说话小心翼翼的。
等到下课的时候,小孩子都是兴头很高的,互相问:
“你学会了几个字?”
“五个。”
可有一天,有两个女人这样谈论着:
“念什么书呢?快过年了,孩子们还没新鞋。”
“念老鼠!我心里总惦记着孩子会睡醒!”
“坐在板凳上,不舒服,不如坐在家里的炕上!”
“明天,我们带鞋底子去吧,偷着纳两针。”
第二天,“先生”果然看见有一个女人,坐在角落里偷偷地做活计。先生指了出来,大家哄堂大笑,那女人红了脸。
其实,这都是头几天的事。后来这些女人们都变样了。一轮到她们上学,她们总是提前把饭做好,赶紧吃完,刷了锅,把孩子一把送到丈夫手里说:
“你看着他,我去上学了!”
并且有的着了急,她们想:“什么时候,才能自己看报呵!”
对不起鲜姜台的自卫队、青抗先同志们,这里很少提到他们。可是,在这里,我向你们报告吧:他们进步是顶快的,因为他们都觉到了这两点:
第一,要不是这个年头,我们能念书?别做梦了!活了半辈子,谁认得一个大字呢!
第二,只有这年头,念书、认字,才重要,查个路条,看个公事,看个报,不认字,不只是别扭,有时还会误事呢!
觉到了这两点,他们用不着人督促,学习便很努力了。
末了,我向读者报告一个“场面”作为结尾吧。
晚上,房子里并没有点灯,只有火盆里的火,闪着光亮。
鲜姜台的妇女班长,和她的丈夫、儿子们坐在炕上,围着火盆。她丈夫是自卫队,大儿子是青抗先,小孩子还小,正躺在妈妈怀里吃奶。
这个女班长开腔了:
“你们第一班,今天上的什么课?”
“讲报说是日本又换了……”当自卫队的父亲记不起来了。
妻子想笑话他,然而儿子接下去:
“换一个内阁!”
“当爹的还不如儿子,不害羞!”当妻的终于笑了。
当丈夫的有些不服气,紧接着:
“你说日本又想换什么花样?”
这个问题,不但叫当妻的一怔,就是和爹在一班的孩子也怔了。他虽然和爹是一班,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可是他不同意他爹拿这个难题来故意难别人,他说:
“什么时候讲过这个呢?这个不是说明天才讲吗?”
当爹的便没话说了,可是当妻子的并没有示弱,她说:
“不用看还没讲,可是,我知道这个。不管日本换什么花样,只要我们有那三个坚持,他换什么花样,也不要紧,我们总能打胜它!”
接着,她又转向丈夫,笑着问:
“又得问住你:你说三个坚持,是坚持些什么?”
这回丈夫只说出了一个,那是“坚持抗战”。
儿子又添了一个,是“坚持团结”。
最后,还是丈夫的妻、儿子的娘、这位女班长告诉了他们这全的:“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
当盆里的火要熄下去而外面又飘起雪来的时候,儿子提议父、母、子三个人合唱了一个新学会的歌,便铺上炕睡觉了。
躺在妈妈怀里的小孩子,不知什么时候撒了一大泡尿,已经湿透妈妈的棉裤。
1940年1月19日于阜平鲜姜台
(有删改)
文本二:
在孙犁的小说当中,女性人物是被突出的,这主要是与孙犁一贯以来的创作观念有关:孙犁认为女性身上保留了很多人类古老的美好传统。因此,在孙犁的作品当中,女性往往成了“美”的承担者。
(摘编自肖益坚《孙犁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研究》)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鲜姜台村民大多是不识字的佃户,是开办识字班缘起,小说在前后对比中彰显新旧世界的差异。
B.见孩子拿红薯换到干饭后,妈妈笑了,这一情节真实揭示了农村妇女落后自私的一面。
C.闹着不叫男“先生”上课,是女人们潜意识中的本能反应,颇具时代气息和生活趣味。
D.小孩子不知何时撒尿湿透了妈妈的棉裤,从侧面体现了大人们讨论学习的投入程度。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通过简单生活场景反映了机关人员和村民之间和谐融洽的鱼水关系,为识字班的开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B.作者没有赋予小说人物以具体姓名,也未着意呈现他们独特的外貌特征,这样写更能够显示人物形象的普遍意义。
C.小说大量使用独句段,多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来结构全文,省略了交代环节,在表达上更加简洁,更容易吸引读者。
D.小说语言风格独特,用华丽的辞藻、流畅的笔调呈现出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广大农村群众的思想境界和生活状态。
3.小说塑造的女性形象保留了人类哪些古老的美好传统?
4.小说结尾部分写一家三口坐在炕上讨论学习有何作用?
四、(2024·河北邯郸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言者
师陀
正午,炮火和轰炸发过一阵脾气,静下来了。①远处,房屋好像玩物,都在干燥沸腾的大气中闪动,有着很远的间隔,有的还在燃烧。太阳无光,似有几分无聊,寂寞地照着田野。
“喂喂!”有人压低嗓子打电话。
草里忽然露出一个头来,问道:“魏连德完账了吗?”
“完了吧。”
魏连德觉得很沉,连同身体下的地面一并落下。
“魏连德,你喝水不喝?”
魏连德很渴,可是说不出话。前面的景物吸引了他。田野、树木,村庄,挨着鞭的畜牲、挠拨着的母鸡、蹒跚的小猪……
他的老婆在剥绿豆;坐在旁边的小女,望着吃她砍来青草的山羊。
“爸爸上火线打仗,为什么要我们出钱?”她诧异地向妈妈张大了眼睛。
②“不知道!”魏连德的老婆呵斥着她,小孩子不该用问题难为长者。
魏连德回到了家。
“看你瘦的呀!”和魏连德往常从田地里回来一样,她并不惊讶。
“在火线上三天了……三天没有吃饭,没有人送,连水都弄不到。”
“他们按户要钱,说要打仗,养活你的!”
魏连德很生气。打仗是不错,要说养活他,那可全胡说。
这时一大群他熟识的人来了。立在最前面的是保长,一个剃得很光的红红的脸的男子。
“他要牵我的牛!”中间一个浓眉毛的农民愤忿地说。“要牵我的牛,要我怎样耕种呀!”
一个老头在背后咕噜道:“我缴不出钱,他要我出四分利息,‘母猪的利息’……”
“他把我的鸡笼都抢走了……”一个女人低声诉苦。
虽是要听也无从听起,众人纷纷嚷着,当保长回过头去愤怒地望着他们的时候,可又一声都不出了。
“喂,”保长转过来问魏连德的老婆道,“你们的甲长已经向我报告过了,他说你不出钱!”
“我为什么出钱,我的男人在火线上拼着命!”
她低着头说,像我们熟识的许多乡下女人一样:狭隘的、易怒的,虽是等待着灾殃似的低头。一阵急骤的冰雹早在酝酿,一瞬间后,可真要爆发了。
“我穷得没饭吃,我的男人在火线上,我还得出钱;可是你们——你们却在家里享福,在后面发财!”
“谁呀?”保长的嘴唇动弹起来,接着是连喘息都能清楚听见的片刻静寂。那些在后面包围着保长的农民,又怯懦地、早已被吓坏似的嗡嗡低声议论着。
“财主;财主家的儿子……”
“对呀,对呀,他们留在家里做什么呢?难道他们比别人做儿子的要好些吗?”“财主的儿子是念书的!”保长露了牙的模样像狼。
他冷冷地望着那些陡然沉默下来的农民。“你们——你们是什么?”
那正在吃草的山羊吃了一惊,“什么”?仿佛也这样问了,一面向众人眨着眼。魏连德的小女跪在地上,用小小的手臂搅住羊的脖颈。
“不要理他,乖乖吃你的草!”
魏连德很想奔上去狠狠地给保长一顿拳脚;可惜保长并不把他放在眼里,根本就没看见他一样。
“你的钱准备好了没有?”
“我没有!”
保长碰了钉子,就不再声响,实际他也的确怕会弄出什么乱子。和穷鬼们争吵有什么好处呢?在众人不说话的一瞬,他直扑魏连德的女孩,什么也不说,拉住拴羊的缰绳就走。
“哦,哦,我的……”魏连德的小女一看见自己的羊没有了,向空中扬起胳膊,嚷着嚷着就倒在草堆上哭起来,他的老婆大声吼道:“强盗,强盗,青天白日他可敢抢劫啊!”
魏连德一面直奔保长,后面的庄稼人一片呐喊。保长跑得很快,直把后面的山羊拖得踉踉跄跄一路上翻着跟斗,魏连德比起保长是衰弱的,任怎样都赶他不上。
“你连家都不要了,尽是为人家跑路!”保长太太远远地就埋怨保长。
保长不理,一口气冲进去,关起门来。魏连德不能够进去。他躲到窗户下面,听保长气咻咻地喘着说,“你懂什么!刚才我带回来一笼小鸡,这又是一只羊;冬至来了,把羊宰了吃饺子。”
“我才不吃羊肉饺子!地里草都长满了,还挨人家在背后骂。你是一个混蛋!”
“你才是混蛋!”保长生气地说,“要吃小鸡,你就得当保长;要当保长,你就先得使财主们欢喜;要使财主们欢喜,你就得得罪那些穷种,骂算得了什么,损着什么了吗?”
大概是真害怕会被剁成饺子馅,山羊忽然间东冲西撞地在屋子里跑起来。接着是什么东西被弄翻了,女人尖了嗓子叫着,男人咒骂着。
“当人家拼命的时候,你们在后面啃老百姓的骨头……”魏连德咕噜着,正要打进去,不料背后有人嘻嘻地笑道:“他不知道的还多着哩!”
③回头一看,是一个又肥又大的家伙:也剃着光光的脸,但并不红,而是像水浸过的馒头一样的白。魏连德还没有听清后面说了什么,就有人拖住了他的腿。
“你要写家信吗,伙计?”
魏连德不要写信,他的老婆和小女都在家里等着他打胜了回去,难道他忍心向他们报告他的死吗?然而这样的话他没有说出,他流出了最后的眼泪。
④飞机嗡嗡地在空中盘旋;机关枪生气地在远处咯咯地笑着;炮弹呜呜地翻起泥土。
一个在前线服务的童子军向魏连德致了敬礼。
“他已经光荣地死了,愿他平安。”
“死得光荣……”
一个掩埋队的人低声应着。
1937年10月上海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抗战初期的农村生活状况,表现百姓困境。魏连德的老婆穷得没饭吃,百姓的牛、鸡、羊等最后薄产都被强征强抢。
B.魏连德被“田野、树木、村庄,挨着鞭的畜牲、挠拨着的母鸡、蹒跚的小猪”吸引,小说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其回到家乡时心情的沉重。
C.保长“拉住拴羊的缰绳就走”,可见其无赖霸道;“魏连德比起保长是衰弱的”,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保长的蛮横无理。
D.小说的一些情节具有明显的魔幻荒诞的意味,如魏连德与妻子对话、山羊吃惊发问、害怕被剁成馅而乱跑等情节。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通过描写房屋,展示了战地的硝烟弥漫,使小说蒙上紧张压抑的气氛。
B.句子②通过语言描写,以魏连德的老婆呵斥孩子的话表现其此刻内心的烦躁。
C.句子③中“又肥又大”“光光的脸”,寥寥几笔,生动地写出了保长的贪婪与狡诈。
D.句子④选取“飞机”“机关枪”“炮弹”这此事物,描写出了战争的惨烈。
3.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小说以“无言者”为题的意图。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一个关键词:冲突。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五、(2024·广东惠州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泽乡
茅盾
算来已经是整整七天七夜了,这秋季的雨还是不停下着。军营早已移到小丘上。九百戍卒算是还能够捆一堆干燥的稻草,这便是那两位终天醉成泥猫的押送军官的唯一的韬略。军官呢,他们的祖父是当年铁骑营中的悍将。然而现在,他们却只能带着原是“闾左贫民”的戍卒九百。他们富农素所奴视的“闾左贫民”,没有一点共同阶级意识的“部下”!
半夜酒醒,听到那胡笳似的风鸣,军鼓似的雨声,又感着刺骨似的秋夜的寒冷。听说昨天从鱼肚子里发现一方素帛,朱书三个字“陈胜王”。陈胜?两屯长之一是叫陈胜呀。突然,从远远的不知何处的高空闯来了尖厉的哀嚎。①是近来每夜有的狐狸叫,然而今番的是魔鬼的狐狸叫,是要撕碎你的心那样的哀嚎,断断续续,是哭,是诉,是吆喝。分明还辨得出字眼儿的呀。
“说是‘大楚兴’啰?”“又是‘陈胜王’!”面面觑着的两军官的僵硬的舌头怯生生地吐出这么几个字。宿酒醒了,陈胜的相貌在两位军官的醉酒的红眼睛前闪动。那是一张多少有点皱纹的太阳晒得焦黑的贫农的面孔。他也是这次新编入伍的,看他生得高大,这才提拔充了屯长。敢是有几斤蛮力?不懂兵法。
想来陈胜倒不是怎样可怕,可怕的是那雨呀!雨使他们不能赶路,雨使他们给养缺乏;天哪,再是七日七夜的雨,他们九百多人只好饿死了。在饿死的威吓下,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吧?
第二天还是淋雨,躲在自己帐里的两位军官简直不敢走动。到处可以碰着怀恨的狞视。营里早就把鱼鳖代替了米粮,但吃了太多的鱼鳖的兵士们好像性格也变成鱼鳖了,没有先前那么温顺,那么沉着。骚动和怨嗟充满了每个营房。
“怎么好?走是走不得,守在这里让水来淹死!”
“听说到渔阳还有两三千里呢!”
“到了渔阳还不是一个死!”
死!这有力的符咒把大家的眼睛睁大了。该他们死?为什么?是军法。便算作没有这该死的军法,到了渔阳,打败了匈奴,毕竟于他们有什么好处?他们自己本来也是被征服的六国的老百姓,祖国给与他们的是连年的战争和徭役,固然说不上什么恩泽,可是他们在祖国内究竟算是“自由市民”,现在却被掳为奴,唤作什么“闾左贫民”。到渔阳去,②也还不是捍卫了奴役他们的国家,也还不是替军官们挣家私,也还不是拼着自己的穷骨头让匈奴投降而成为像他们一样的被榨取的“闾左贫民”么?从来不曾明晰地显现在他们意识中的这些思想,便像潮气一般渗透了九百戍卒的心胸。
鱼肚子里素帛上写的字,③夜半风声中狐狸的人一样话语的鸣嗥,确也使这九百多人觉得诧异。然而仅仅是诧异罢了。没有幻想。奉一个什么人为“王”那种事的味儿,他们早已尝够了。他们的期望是挣断身上的镣索。他们很古怪地确信着挣断这镣索的日子已经到了。
④想起自己有地自己耕的快乐,这些现在做了戍卒的“闾左贫民”便觉到只有为了土地的缘故才值得冒险拼命。什么“陈胜王”,他们不关心;如果照例得有一个“王”,那么这“王”一定不应当是从前那样的“王”,一定得首先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自己有地自己耕。
风还是虎虎地吹着,雨还是腾腾地下着。比这风雨更汹涌的,是九百戍卒的鼓噪,现在这声音一阵紧一阵地送进两位军官的帐幕。
“看出来了吗?不是我们死,便是他们灭亡!”
“先斩两屯长?”
“既无奈何,九百人一齐坑吧!”
先开口的那位军官突然将右臂一挥,用重浊的坚决的声调说。
“谁给我们掘坑?”
不是异议,却是商量过程,声音凶悍中带着沉着。
“这茫茫的一片水便是坑?”当这样的意念再在两位军官的对射的目光中闪着的时候,帐外突然传来了不成体统的嚷闹:“守在这里是饿死……到了渔阳……误期……也是死……大家干吧,才可以不死……将官么……让他们醉死!”
两军官的脸色全变了,嘴唇有些抖颤。他们又交换了一次眼色,咬嘴唇,又剔起眉毛,作为统治阶级的武装者的他们全身都涨满了杀气,然而好像还没有十分决定怎么开始应付,却是陡地一阵夹雨的狂风揭开了帐门,将这两位太早地并且不经意地暴露在嚷闹的群众的眼前。面对面的斗争再没有拖延缓和的可能!因这天公的多事微微一怔的群众朝着帐内看,站着满脸通红怒眉睁目的两个人。但只是“两个”人!
“军中不许高声!左右!拿下扰乱营房的人!”
拔出剑来的军官大声吆喝,冲着屯长之一叫作吴广的走过来了。回答的是几乎要震坍营帐的群众的怒吼声。也有了兵器在手的“贱奴”们今番不复驯顺!
地下火爆发了!风是凯歌,雨是进击的战鼓,弥漫了大泽乡的秋潦是举义的檄文;从乡村到乡村,郡县到郡县,他们九百人将尽了历史的使命,将燃起一切茅屋中郁积已久的忿火!
⑤始皇帝死而地分!
1930年10月6号于上海
(有删改)
【注】故事脱胎于司马迁《史记》中《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同阶级意识”“自由市民”“统治阶级”作为现代语汇穿插在故事叙述中,隐含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达成了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
B.本文中陈胜、吴广仅作为次要人物出场,而《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是传主身份,这体现历史小说“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特点。
C.“胡笳似的风鸣,军鼓似的雨声”“雨是进击的战鼓”都运用了比喻修辞,以军中常闻的事物作喻体,富有生活气息,也体现出浓郁的军旅特色。
D.文中多次使用“闾左贫民”这一词语,有的表现了两位军官对出身贫寒的戍卒的鄙夷歧视,有的则表达了作者对戍卒们命运的思考。
2.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句连用“是”强化戍卒们的悲壮情感氛围,狐狸叫声映衬了人的心理活动,也与后文中的③句前后照应。
B.②句运用排比句刻画戍卒们此时此刻的内心活动,表达他们对自己命运的思考;反问句的运用凸显戍卒们自我追问与觉醒。
C.④句写出戍卒们起来反抗压迫内心朴素的目的“分土地”,作者借此对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中国的工农革命运动加以思考。
D.⑤句在前一段抒情的基础上有力收束全文,戍卒们起义源自秦末诸多社会矛盾,结尾段与《过秦论》的主旨句有异曲同工之效。
3.“雨”作为环境描写有着丰富的意蕴。请就其中两处的意蕴简要分析。
4.历史小说与史传文相比,往往对历史现场的处理加入更多的艺术构思。如果以“重塑历史现场”为题写一则《大泽乡》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六、(2024·广东江门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书
方敬
近郊的村庄都驻满了军队。
我们学校也来了两排人,是一个摩托连。他们暂时在这里静候命令。
四年了,他们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从战争到战争,穿的是破烂布军衣,吃的是粗粝的饭,睡的是枯草,一月剩下来的薪饷有时还不够买一双草鞋,但他们仍艰苦地干着。午后休息时,篱笆旁有三个兵正起劲地争论着。
“四川不好,天干没有收成,米贵得要命,你看湖南的米多便宜。”一个颇有一些抑彼扬此的意味。
“四川不好?哪个说没有收成?这两年丰收,你不晓得,是奸商囤积,想发国难财,米才贵的。”另一个不服气地反驳着。
“四川有些山高水低的好地方呢。”第三个说的倒是句老实话。
我站在后面失声笑了。三个回头看见我在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们开始谈着。那个说四川不好的,个小精悍,说话急促,是地道的湖南人。当我问这个部队哪省人最多时,他便骄傲地说:“当然是湖南人!”那个年轻的四川人说:“我看哪个队伍也少不了四川人。”
那个默默不语的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老一点,结实本分,没有军人的气息。他盘坐在草地上,卷着烟叶,善良地笑着。于是我故意引他开腔:“你打过仗没有?”
他摇摇头,脸红了,好像做了亏心事似的。也许他在想一个军人怎能没打过仗呢。
年轻的四川人说他从前在乡下种庄稼,也是四川人。
他吸着烟,偏着头听,不多言不多语。
我说我也是四川人。
“你?”老点的兵似乎不大相信:“这连还有一个四川人,没有在,一共三个四川人。”他纯粹的土话流露着家乡味,一份乡情便从口音传到了心里。我们是同乡,但并没细说哪县哪乡,笼统说个四川就够了。
此后偶尔碰见,彼此总笑着打个招呼。站岗时,他背着枪踱来踱去,每逢我经过,他多少带点羞怯。有一次,他同一个弟兄在桥头闲谈,远远看见我,就偷偷指着我说:“他也是个四川人!”
元旦晚上,我去打水,碰着那个老点的同乡,打了个招呼,我顺口说:
“今天过年。”
“乡下人只会过旧历年。”
“你有几个年没有在家里过了?”
“就一个。说起年,我就想起好久没给家里写信了。”
“你也常接到家里的信吗?”
“没有,从来没有接到。”他自己倒发过单挂号①,在湖南,又在广西发过一封单挂号。都没有回信,不晓得收到没,他怪惦念的。我安慰他:“收总是会收到的,有回信你也收不到,你今天在这儿,明天在那儿,军队生活是流动的。”
“嗯嗯!”他觉得说得对:“家里老二也跟我一样不识字,他也会请人写,我们那有个教书的老先生,他肯帮忙,那回老二走了,他还帮我写过一封信。多好一个人!”
“你常写信回去就好了。”
“嗯,接不到信,我还是要常写信回去,不要让家里人担心,这回我想寄封航空信回去,不然到了XX,那地方更远,寄信收信都不容易。”他好像在自白,突然一转:“航空的邮费多少?”
“四角一,平常航空,挂号要八角。”我回答。
嗯嗯,他点头,好像理会了,口里算着:“几天可以到?”
“快两三天,乡下就难说了。”
他点头,好像在想着什么。
一个下午,房门外忽然有人的响声,仿佛想敲门又怕敲门,我把门打开,呵,那位老实的同乡严肃地站立着,好像要向长官报告似的。他下垂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几张信纸,他是来让我替他写家信的。我请他坐,但他无论如何都要站在我的桌旁,我便说:“把你的意思说说吧。”“没有别的,”他说:“只是一封报平安的家信。”他用心用意地慢慢地细述了一遍,时断时续。
我愿做个忠实的记录,想着又问着,写着又念着:
“从前寄回的两封挂号信不知收到没有,没有接着回信,挂念得很。儿离家后,到湖南,到广西,现在又到了云南,一年来儿的身体都平安,千万请放心!”
他点头,默默地笑着。
“母亲在家里不要太劳神操心,大小事情都可让老二管。如家用不够,叫老二多拿点钱回家,也可以找姐夫帮帮忙。儿的饷很少,每月剩下的钱有时还不够买一双草鞋,不能寄钱回家,国难期间,能尽忠就不能尽孝。把敌人打走就好了。”
写到这儿,我的笔停住了。他又说:“还有我走了人手不够,是找哪个在做活路?今年庄稼有几成收?”
“①就是这样,还有什么没有?”我问。
他的脸莫名其妙地红了。②我也毫不在意地微笑着。他踌躇好一会,才吞吞吐吐说:
“还有阿毛的妈要好好孝敬婆婆,料理家务事,抚养三个孩子。”
把信写完了,我又从头至尾念了一遍,他感谢地点着头:“要得,要得。”我问他知道邮政局不,知道怎样寄不,他摇摇头。他说托人去寄,军人不能自由上街,礼拜天也只能在附近。我当即说:“我替你寄好了。”起先他不肯,我说我时常进城,很方便。他才愿意了。
“多少钱?”
他从袋里摸出来几张角票数着。
“不,我替你寄了好了。”
我认为我应该替他寄。我不肯接钱,他一定要给。争来争去,最后他把角票放在桌上,就跑了,生怕我去追,回头说了句“哪有又劳神又出钱的道理”,人就不见了。
一天清早,我刚起床,③他忙慌慌地跑来,急急地说:“我们队伍马上就要开了!”
我很惊诧,还没来得及说,集合号就响了,④他行了个军礼转身就跑了。
我也跟着出去,站在门前,看见他们站好了队,一会儿就走了。
一九四二年二月
(有删改)
【注】①单挂号:邮件的一种,指没有回执的挂号邮件。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军队来到村庄和学校,暗示了特殊的时代背景,为下文代写家书做了铺垫,同时也为全文营造了紧张的氛围。
B.三个士兵有关四川的争论引起了“我”的注意,后来“我”和他们闲聊起来,他们三人性格不一,但“我”喜欢那个“老一点”的。
C.书信既写了那个“老一点”的同乡在外的情况,又写了他对家里的牵挂和思念,如母亲不要太操劳、没钱咋办、家务活安排以及对妻子的嘱咐等。
D.文中关于写信的部分主要采用对话形式,在对话中推动情节的曲折发展,表现人物独特的个性特征。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在结构上承上启下,语义上体现了“我”代人写信时的认真和细致的态度。
B.句子②“我”“毫不在意”是为了避免“我”的尴尬处境,“微笑”是为了缓解“我”的紧张情绪。
C.句子③状语“忙慌慌地”“急急地”表现了“他”没时间与“我”正式告别的紧张状态。
D.句子④动宾短语“行军礼”和动词“跑”,突出了军人庄严守纪、服从命令、保家卫国的形象特点。
3.小说中写家书前铺叙的内容与写家书这一情节关系十分密切,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4.抗战时期文学作品具有真实性、政治性等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这篇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
七、(2024·湖北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不能共存的节日
刘慈欣
1961年4月12日,拜克努尔航天基地。
谢尔盖·科罗廖夫站在被烧黑的发射架旁,虽然火箭升空已经快一个小时了,导流槽中仍有热浪涌出,给这里的早春带来盛夏的感觉。他抬头看看蓝天,尾迹已经消散,在那看不到的太空中,人类第一名宇航员已经绕地球飞行了大半圈。
“总设计师同志,请接受一个普通人的祝贺!”
科罗廖夫回过头,看到一个身穿工作服的中年男人对他伸出手来,从服装看,他是基地级别最低的工人。科罗廖夫握了他的手。那人从裤子口袋中掏出一个瓶子,又从另一个口袋摸出一个小金属酒杯,“我们得喝一杯,总设计师同志,可我只有一个杯子。”他咬开瓶盖给杯子倒满酒。科罗廖夫接过那个脏兮兮的杯子。在这个伟大的时刻,他可以怠慢官员和将军,却不会无视这个最底层的人——在西伯利亚的那些年,他的身份比这个人还低,饿着肚子在矿井里搬石头。
那人拿着瓶子与总设计师碰了一下杯,然后猛灌一口。
“在这个伟大的时刻,您能允许我讲个笑话来庆祝吗?”
科罗廖夫也喝干了杯子里的酒,伏特加像火箭燃料似的把热乎乎的感觉传遍全身。“谢谢,你的笑话?”总设计师微笑着问。
“我是一个外星人,您就叫我……G好了,我来地球考察,我的兴趣是地球的重要节日。”
“哦,那你的收获一定不小,只要你调查的范围足够广,地球的每一天可能都是节日。”
“我之前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发现那些都不是重要节日,事实上,真正的重要节日我一个都没有发现。”
“那你认为的重大节日是什么呢?”科罗廖夫有些心不在焉,他转身向不远处的军用吉普走去,他要回控制中心了,“东方号”飞船即将进行减速,开始再入过程。
“比如说分裂节。”
“什么?”
“地球上生命细胞的第一次分裂,当然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几十亿年前吧……”
正要上车的科罗廖夫停下来,扶着车门回头看着G。
“再比如登陆节,就是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的那一天;还有直立节、取火节等等。”
“但这些节日,我们是无法知道具体日期的。”科罗廖夫说。
“那可以随便定一个,其实圣诞节就是在公元三百多年时由教会随便定的。”
科罗廖夫准备上车,G拉住了他,“总设计师同志,我想说,今天就是人类一个重大的节日,我把它命名为诞生节。”
“谁诞生?”
“人类。”
“人类早就诞生了。
“哦,不,如果您此时处于加加林上尉——哦,他好像刚升为少校,是吧——的位置,就会发现地球是一个蓝色的子宫,婴儿只有出了子宫才能称为诞生……哦,总设计师同志,很抱歉,我的笑话不可笑。”
科罗廖夫再次同G握了一下手,“很有意思。谢谢你,同志,我以后会每年都庆祝这一节日的。”
“哦,不不,”G摇摇头,“今天是否能真正成为诞生节,还要等等看,还要等等看才知道呢,总设计师同志。”
总设计师的车开走后,G大脑中的通信单元把一条信息发往月球上的中转通信站,由此发回母星:蓝星纪年1961年4月12日有可能成为诞生节,目前评估可能性为52.69%,持续监测中。
2050年10月5日,北京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人机工程研究中心。
大屏幕上显示:
窝西银累,窝向西桶鼠入滋味鼠具,山。14一壶酒,虫屎。
我是银类,我向系桶输入思慰数据,3.14一壶9,重试。
我是人类,我向系统输入思维数据,3.14159。
最后一行显示后,实验室里爆发出欢呼声。这些数据是从一个人的大脑直接输入到计算机中,实验者戴着大脑感应头盔,第一次实现了人与电脑的直接连接。
兴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人们开始散去,脑机接口项目首席科学家丁一也从兴奋中平静下来。
“各位老师,”请接受一个普通人的祝贺。”
人们回头,看到一个腋下夹着根扫帚的中年男人在对他们微笑,这是实验室的勤杂工,之前他们彼此没说过什么话。这人放下扫帚,从工作服口袋里拿出一瓶酒,又从另一个口袋里拿出一摞显然是从门口饮水机上拿来的纸杯,分给大家后挨个倒酒。
“你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有人问他,一个勤杂工居然对这个成果如此兴奋,让他们很好奇。
“当然知道,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勤杂工说。
人们开始喝纸杯里的酒,北京二锅头把热乎乎的感觉传遍全身,像更新系统的数据传遍网络。“在这个伟大的时刻,能允许我讲个笑话来庆祝吗?”勤杂工说。
“笑话?呵呵,你讲。”
“我是一个外星人,您可以叫我G,我来地球考察,我的兴趣是地球的重要节日。”
“哦,那你的收获一定不小,只要你调查的范围足够广,地球的每一天可能都是节日。”
“我之前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发现那些都不是重要节日。我是想说,今天才是人类的一个重要节日。”
科学家们互相看看,会意地点头,丁一对G说:“有可能。你把这个节日叫什么呢?”
“找还没想好。”G仰脖把瓶里剩下的一点酒喝下,“唉,上次喝酒是和总设计师同志,可敬的总设计师同志。”
“总设计师?还是……同志?是谁?”
有人问。“科罗廖夫,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
丁一点点头,“人类第一艘宇宙飞船的总设计师,不过,他活着的时候还没有你吧?”
“丁总,人家是外星人。”有人打趣道。
“呵呵,我忘了。不过,G先生,”丁一抿了一口酒,“科罗廖夫、冯·布劳恩这些伟大的前辈确实值得敬仰,但我们今天的突破有可能使他们所有的努力变得全无意义。”
“哦?”G露出很天真的疑问神情。
“这个突破之后,脑机连接技术将走上康庄大道,将飞速发展。很快,互联网上连接的将不是电脑而是大脑。接下来顺理成章的是,人的记忆、意识和全部人格将能够上载到计算机和网络中,人类有可能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虚拟世界,你想想,在那里人什么都可以做,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像上帝一样。在那里,一个人可以拥有整个星球!”
“甚至整个宇宙,每个人一个宇宙。”G说。
“对呀,所以,飞出地球太空航行算嘛呀!”一个操着京腔的年轻人说。
“其实这个伟大的进程早已开始,”丁一说,“互联网、移动互联、可穿戴设备、VR、物联网……记得吗?几十年前,父母们居然责怪孩子们沉溺于网络,而现在,断开网络沉溺于现实是最让人不齿的懒惰和堕落。今天的突破,让人类迈过了IT伊甸园最后一道门槛!”
“外星人先生,”有人说,“你能想象一下人类未来的IT天堂吗?”
“未来的虚拟世界确实是天堂,在那里面每个人确实是上帝,其美妙是任何想象都难以企及的。我只想象一下那时的现实世界。开始,现实中的人会越来越少,虚拟天堂那么好,谁还愿意待在苦逼的现实中,都会争相上载自己。地球渐渐变成人烟稀少的地方,最后,现实中一个人都没有了,世界回到人类出现前的样子,森林和植被覆盖着一切,大群的野生动物在自由地漫游和飞翔……只是在某个大陆的某个角落,有一个深深的地下室,其中运行着一台大电脑,电脑中生活着几百亿虚拟人类。”
“哇,好诗意!小李,再弄瓶酒去,哦,不用,外星人先生,和我们一起吃庆功宴去!”丁一搂着G的肩膀说。
G摇摇头,把手中的空酒瓶放进垃圾篓,弯腰拾起扫帚,一边开始打扫经过几天通宵工作无比凌乱的实验室,一边用梦呓般的声音轻声说:“与总设计师同志分别后,我在太空中漫游,又探访过无数的世界,那些行星,蓝的、红的、黄的……各种颜色的子宫,智慧文明在其中孕育,在现实中成长,飞向太空,却在虚拟世界中熄灭,像荷塘中的萤火虫,一闪一闪,最终消失在暗夜里。你们看看星空,一片寂静,知道为什么了吧……哦,各位,很抱歉,我的笑话不可笑。”
G拿起垃圾篓,慢慢走了出去,他的背影显得苍老了许多。
“原来是个文青耶……”有人悄声说。
“呵呵,这就是所有文青的未来,只有虚拟世界才能救他们。”丁一说,引起几声窃笑。在实验楼的大门口,G大脑中的通信单元把一条信息发往月球上的中转通信站,由此发回母星:蓝星纪年1961年4月12日疑似诞生节取消,2050年10月5日确定成为重大节日,暂命名流产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类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之后,G认为人类的这一进步的意义很重要,于是把这一时刻命名为“诞生节”。因为它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这个未知领域探索的开始。
B.“未来的虚拟世界确实是天堂,电脑中生活着几百亿虚拟人类。”这样的画面被当时的科学家当作诗意,可殊不知这也许正是人类灭亡的前兆:所有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为上帝而忘了自己早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只成为了那保存在电脑里的一串二进制数字。
C.“那些行星,蓝的、红的、黄的……,最终消失在暗夜里。”外星观察员G最后对人类科学家的告诫却被当作了文青的一腔热血而不受重视。作家以此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与思考。
D.眼见地球文明个体似乎要在虚拟社会中永生。G告诉人们这样做的未来并不是一片光明。然而,人类却为自己创造的“美好未来”沾沾自喜。G只能绝望地把这一天暂定为“流产节”。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大物对话推动情节的展开,使叙事更加集中紧凑,且通过对话描写人物的行为、性格及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立体丰满。
B.G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了小说的始终,是他将故事的片段串联起来,小说的重要情节通过G的视角进行叙述,使情节更加紧凑。
C.小说情节设计巧妙,讲述了发生在不同国家,不同年代探究人类未知世界的两个故事,二者情节相像,但结果不同,引发读者深思。
D.“今天是否能真正成为诞生节,还要等等看”G同克罗廖夫交谈的最后这句话与后文G发回母星:蓝星纪年1961年4月12日疑似诞生节取消的信息形成呼应,使文章内容完整,结构严谨,脉络贯通、浑然一体。
3.为何外星使者将人类脑神经科学革命性发展,实现人脑和计算机的连接从而能够将思想传输至云端的技术突破命名为“流产节”?这引发了你对现实怎样的思考?
4.“科幻糅合了科学与幻想,兼具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若据此三要素评论这篇科幻小说,请列出评论要点。
八、(2024·浙江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蜘蛛
陈然
我发现城市是由高度组成的。城市就是由高度组成的密林。它们笔直陡峭,像刀刃一样随时准备对我进行袭击。
来到省城后的第二天,我就受到了这种袭击。包工头把我们带到了七楼,说,今天,你们就从这里干起,一直干到十二层,你们的任务就完成了。我很高兴,等包工头一走,就急不可耐地奔向阳台。我还从未站在城市的肩上看一个城市,以前总是在它脚下看。忽然我觉得有种尖锐的东西向我刺来,紧接着眼前一黑,如果不是我及时抓住了阳台的扶沿,恐怕就摔下去了。我摸摸额角,并不觉得哪里不舒服,但睁开眼再往下看,晕眩又出现了。它像是一只大鸟,在空中张开翅膀,只等我靠近过来,便会猛地飞出啄我的眼。以前在乡下,楼房最多不过三层,它袭击不了我。我甚至三楼都没有上过。而现在,我每天都在半空里,它随时可以狠狠啄我。一见它,我就恶心得要吐。那一刻,我恨不得揪住自己的脑袋往墙上猛撞。我几乎绝望了。试想,一个对高度如此排斥的人,怎么在城里奋斗呢?
但我向别人隐瞒了实情。我努力不去看楼下,这使我的姿势有些僵硬,当僵硬的姿势快要被某种必要的动作折断的时候,为了解救自己的身体,我只好故意从梯架摔到了阳台上。这不要紧。我揉揉摔疼的地方又爬了上去。我不能就这么被打倒。如果它是一种病,那我就做一个带病做事的人好了。再说,难道我不会制服它,把它治好么?对,我就是要制服它。
所以,当包工头问谁愿意去粉刷外墙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想,如果我能做好这件事,其他就不在话下了。刚来省城时,我还纳闷,心想几十层高的楼房,那些玻璃是怎么装上去的,外墙是怎么粉刷的?后来我看到几个人在为一幢大楼洗玻璃,看到他们腰间系着粗壮的绳子,整个人悬在半空中,我紧张得呼吸不出来,心想要是绳子突然断了怎么办?如果要上厕所怎么办?
包工头问我,你真的行吗?包工头的眼睛总是那么厉害,好像知道我隐藏了什么。
但我还是坚决地点了点头说,行。
从乡下出来时,我已经下了决心,一定要赚很多钱,将来不说做大城市的人,至少也要做个县城里的人。现在做城里人不难,我已经在为做一个城里人暗暗准备了,比如早上我不买肉包子,中午吃快餐,我也不要肥肉。
我的身上绑着很多绳子,被放在屋顶的牵引机缓缓放了下去,从屋顶往下粉刷。那只停留在半空中的翅膀,忽地扇了过来,我完全被裹挟在翅膀的黑暗中。我闭着眼,奋力从那黑暗中挣脱出来,大口地呕吐着。包工头在上面喊,没事吧?我扶着墙,摆了摆手,朝上面大声喊道,没事!
返回楼顶或地面时,我赶紧去洗澡。我的裤子已经湿了好几次。
但我还是咬着牙对自己说,没事。
有一次,还真有只鸟撞到了我身上。一只好像在城市里迷了路的小鸟。它先在我手上撞了一下,接着在我肩膀上撞了一下。我腾出手把它捉住,放在我口袋里。只有在口袋里,它才不会迷路。
在高空看城市,觉得城市是漂浮的。风一吹来,整个城市都在晃动。下面的人如果不把脸扬起来,是看不到我的存在的。有一次,我仿佛听到楼下有个小女孩在说,爸爸你看,上面那个人多像一只蜘蛛啊。爸爸为女儿的比喻能力而高兴,说,对,他就是一只蜘蛛。
这天,我大概停留在一幢大楼的十五层的地方,天色将晚,我正准备收工,忽然发现牵引机没了动静,紧接着楼下一片寂静。酒店里的灯光没有了,商场里的音响也没有了,像是一艘大船驶到了没有水的地方。没有了灯光和音响的映衬,城市的一切显得是那么粗糙和丑陋。很多人在叫,我也喊了起来。可我的声音没有人听到。这时,那只已经被我打败的鸟重新从什么地方扑了出来,它重新把我裹挟到它黑暗的翅膀里面。
第二天,我终于被人记起。包工头在下面气急败坏地喊我的名字:你还活着吗?我被缓缓放下来了。盘根错节的绳子像一张网,结结实实地把我套住了。有人把绳子砍断。有人喊我的名字可我没有反应。过了好半天,我才动了一下,又动了一下,然后真的像一只蜘蛛那样慢慢爬了出来。
此后,我就像蜘蛛一样在大街上爬着。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我”为了实现理想隐瞒自身状况高空作业,不断迫使自己挑战极限,最终不幸成为了理想的奴隶。
B.小说运用大量心理独白揭示“我”隐秘的内心想法,使读者能够更直接地理解“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
C.小说描写“我”高空作业时“身上绑着很多绳子”,形象地描绘出“我”饱受非人的束缚与压迫,也为下文蜘蛛的出现埋下伏笔。
D.“我”是来自乡下的底层打工者,理想是成为城里人,最终却异化为蜘蛛,这个故事凸显出打工者在城市打拼的艰辛,以及城市艰难的生存环境。
2.关于文中的“异化”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因为意外在高楼滞留一夜后成为蜘蛛,突出了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漠不关心。
B.“我”为了多赚钱不惜选择难以胜任的工作,这也预示着后来“我”会在工作中“异化”。
C.小女孩的爸爸告诉她“我”就是一只蜘蛛,是因为“我”早就处于一种“异化”的生存状态。
D.“我”最终变成蜘蛛,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表明了“我”的心酸与悲惨。
3.本文的卡夫卡式结局富有隐喻效果,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有人评价本文“以意象为镜面,来映照人的内心世界”,请通过“鸟”这个意象加以赏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