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主题多维探究-环境描写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备考2025】高考语文小说主题多维探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小说主题多维探究-环境描写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备考2025】高考语文小说主题多维探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小说主题多维探究-环境描写
思路引入
环境描写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衬景,怎样的环境生成怎样的性格,怎样的性格决定人物怎样的命运,人物的命运蕴含作品的主题。我们可以从小说中人物所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去探寻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对情节发展的作用,进而破解作品的主题意蕴。环境描写常常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还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
典例分析
典例一
环境,不仅仅是人物活动的场域,往往还带有象征或隐喻的性质,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如《荷花淀》中的片段: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小说的主题是战争,但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非硝烟弥漫、血肉横飞,而是轻松愉快、诗意盎然,请问作者为何如此处理?
【赏析】
①采用轻松愉快的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正面表现善良、朴实、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闪耀出的人性的光辉。②采用轻松愉快的环境描写,与随后发生的战争场景形成对比,表达战争对美好环境、祥和生活的破坏,侧面衬托了反战主题。③采用轻松愉快的环境描写,也表达了浪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典例二
《秦琼卖马》的故事背景被设置在民国时期的保定城,具体的时间是民国二十二年立秋。小说一共有两处自然环境的描写,开头一处,“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作者充分借助“知了的鸣叫”这个具有季候性特征的景物,突出了“立秋”这个时间。结尾一处,“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这处环境描写除了呼应小说开篇对立秋时分的景物描写之外,还有着渲染氛围的作用,“秋风一片”的广袤渲染出了一种浓烈的悲凉氛围,有着明显的暗示性。
结尾部分杨成岳的唱词是“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可见,杨成岳在借曲传情,在表达一腔愁苦之情。他仗义疏财、济人困苦,本来应该高兴,怎么反倒是一片愁情呢?他的愁情因何而起?他既不是为了失去的三千大洋,也肯定不是为了毁坏的赝品。他唱词中的“愁人”应该暗指王超杰,他在替王超杰而愁。他的愁情应该是源自对王超杰身世变迁的感怀,曾经的他,一票难求,听他“一出戏可真是不易,一张票要卖到十五块大洋”;中风之后,不能登台,而今的他生计艰难,只能卖出自己的心爱之物。
【赏析】
杨成岳的这种感怀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世事无常,人生无常,小说的主题含有悲凉的气息。命题者恰怡在这里设置了考查点,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环境描写暗示小说主题的作用——“以‘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收尾,借秋意加深来传达人世的苍凉之感”。
典例三
《变色龙》反映的是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俄国的社会现状。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便交代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环境,如“四下一片寂静”“广场上一个人都没有”,以及“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形象地呈现了俄国社会经济的萧条,以至于饭馆的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但是,即使在经济如此萧条的情况下,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仍然“穿着新的军大衣”,并“没收”了一筛子“醋栗”。社会环境的细节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统治阶层对下层社会的欺压和豪夺的“主题”。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笔锋一转,从“一个人也没有”到“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大家仿佛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般,把目光聚集到了一条咬人的“狗”和一个追狗的“人”身上。从静态到动态的画面转变,从还“带着睡意”到瞬间充满精神,可知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民众在精神上的空虚和百无聊赖之态。从第一到第三自然段,作者通过对几个细节的描写及环境的前后对比,将低迷的社会状况和慵懒的生存状态呈现在读者面前,画面感强烈。读者在动静结合的环境描述下如同置身其中,既拉近了与小说的距离,也深化了情感体验。
技法总结
一、从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命运的影响的角度去分析主题意蕴;
二、探寻小说中的时代背景、社会特点,认识人物形象在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的时代特征;
三、环境描写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的性质,也可从中揣摩主题。
针对练习
一、(2023·山东潍坊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牲畜林
[意大利]卡尔维诺
在那扫荡的日子里,树林里像集市一般热闹非凡。山间小路以外的灌木丛和树林中,赶着母牛和小牛的人家,牵着山羊的老太婆和抱着大鹅的小姑娘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有人连逃难的时候还带着家兔。
膘肥体壮的公牛和大腹便便的母牛很多,它们走在陡峭的山坡上简直不知道往哪里迈脚。山羊的处境则好多了。但最高兴的还莫过于骡子,总算有这么一次可以不负重地走路,而且还能边走边啃树皮。母鸡栖息在树上,可把松鼠吓坏了。
那天早晨,农民朱阿·德伊·菲奇正在树林深处砍柴。他头天晚上就离开了村子,睡在林子里,打算第二天一早采蘑菇。
朱阿·德伊·菲奇是个矮胖子,圆圆的脸膛黑里透红。他头戴一顶绿色圆锥形毡帽,上面插着根野鸡毛,圆鼓鼓的肚子上,一条带圆点的红围巾系住了打满蓝色补丁的裤子。
“朱阿,你在这里干什么。”从长满苔藓的岩石后面,走出长着小胡子的农民。是他的老乡,牵着头白胡子大山羊。“德国鬼子进村了,正挨个搜查牲口棚呢!”
“天哪,糟糕了!他们肯定会找到我那头奶牛‘花大姐’,把它带走。”朱阿大声说。
朱阿丢下木柴、斧头和蘑菇篮子,撒腿就跑。
朱阿用那两条短腿飞快地跑着,下坡时就像一只滚动的球,上坡时气喘吁吁。翻过一道山脊,村子便展现在眼前。处在群山之中的山村,早晨空气清新柔和,不时传来德国人的叫喊声和用拳头砸门的声音。
他的家就在前面,门依然关着,门口的破锅里种满了罗勒。
就在这时,突然从一个拱门下传来了脚步声,朱阿赶紧躲进门洞,用力向后收缩圆鼓鼓的肚子。这是一个长得农民模样的德国兵,短短的制服遮不住那长胳膊、长脖子,他的腿也很长,拿着一杆像他一样高的破枪。他离开了同伴,想独自捞点什么。他边走边用鼻子嗅着。扁平的军帽下,一张脸东张西望。“哞……”“花大姐”叫了起来。听到这声音,德国兵的精神为之一振,迅速向牛棚走去。朱阿紧张得气都喘不过来了。
他看到德国人在凶狠地踢着门,肯定很快会破门而入。于是就绕到房子后面,走进干草棚,在草堆下翻找起来。那里藏着一杆老式双筒猎枪和子弹袋。他把两颗打野猪的子弹推上膛,子弹袋系在腰上,平端着枪,悄悄地走到牛棚门口。
德国兵正牵着牛往外走。那是一头漂亮的、带黑点的红色小母牛,因此绰号叫“花大姐”。它性情温顺,但又很固执。站在那里不动。德国人不得不在后面推着让它走。
躲在墙后面的朱阿开始瞄准了。要知道,他是村子里最蹩脚的猎手,从来瞄不准,不要说野兔子,就连一只松鼠也没打到过。当他朝树上的鸟儿开枪时,它们甚至动也不动。他想对准德国人的胸膛,可是准星正对着的却是牛屁股。“天哪!如果我想打死德国兵,遇难的却是‘花大姐’,怎么办?”朱阿这样想,不敢贸然开枪。
德国兵为了追赶逐渐远去的伙伴,想抄近路,走入了树林。现在凭借树干的遮挡,朱阿更容易跟随他。这时候德国兵大概会距离牛远一点,可能有机会开枪了。
德国兵在林子里转悠,对自己看到的东西感到惊奇:小鸡栖息在树上,豚鼠从树洞向外伸头探脑。简直像诺亚方舟一样。看,他看到小路上有只兔子,它圆鼓鼓的,听到响声不但不跑,反而趴在地上不动。德国人松开牵牛的绳子,一把抓住了它的耳朵。提着吱吱乱叫、左右扭动的兔子,为了不使兔子跑掉,他不得不高举手臂,跳来跳去。
朱阿骑在一棵老橡树高高的树枝上,一直盯着提兔子的德国兵。虽然兔子不时地变换姿势,但总是离不开准星。朱阿觉得有人在拉他背心的下摆,一看,是个梳着辫子、满脸雀斑的小姑娘。她说:“朱阿,别打死我的兔子,反正德国人已经把它拿走了。”
德国兵来到一个布满灰岩石、长满绿苔藓的地方,附近只有几棵干枯的松树,前面就是悬崖。一只母鸡正在洒满松枝的地上觅食。德国人急忙去追鸡,兔子乘机溜走了。
这是一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是全村最穷的老太婆吉鲁米娜的。它很快被德国兵抓住了。
朱阿埋伏在岩石的高处,用石头垒了个枪座。实际上,他修筑的是个掩体,只留下一个可以放枪筒的射击孔。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
听到枪声,德国人看到手中的鸡没了尾巴。接着又一声,翅膀丢了一只。又是一枪,母鸡的毛全部剥光,心惊胆颤的德国兵抓住鸡的脖子。朱阿的第四枪恰好打在他手下面一点的鸡脖子上,他手中只剩下了一个鸡头。他飞快地把鸡头扔掉,撒腿就跑。但再也找不到路了,前面是个乱石崖。石崖边上长着棵角豆树,上面趴着一只大猫。
要知道,很久以来,这个林子里就有一只凶恶的野猫,专门捕食飞禽,有时甚至到村子里偷鸡吃。原以为可以听到猫呼噜声而聊以自慰的德国兵,看到那只凶狠的动物,竖起全身的毛向他扑来,他感到快要被野猫的利爪撕成碎片。人和野猫在厮打中一起滚下了石崖。
就这样,朱阿这个劣等射手,受到了像全村最伟大的游击队员和猎手一样的欢迎。人们用公积金给可怜的吉鲁米娜买了一窝小鸡仔。
(有删改)
文本二:
轻是一种价值而非缺陷。文学是一种生存功能,是寻求轻松,是对生活重负的一种反作用力。我的写作方法一直涉及减少沉重:人的沉重感,天体的沉重感,城市的沉重感;我一向致力于减少故事结构和语言的沉重感。关于轻,的确存在着一种包含着深思熟虑的轻,正如我们都知道也存在着轻举妄动的那种轻一样。
(摘自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朱阿杂乱的着装和家门口的破锅里种满了芳香的罗勒,是为了突出战乱中农民生活的穷困和窘境。
B.兔子的一动不动既照应前文农民逃难携带家兔,又似对德军的嘲讽和蔑视,使小说真实中有荒诞。
C.结尾写人们给吉鲁米娜买了一窝小鸡仔,为小说的大团圆结局又增添了一丝温暖,余味悠长。
D.作者让朱阿手中的枪一次次举起,又一次次放下,故意制造障碍,反而增添了小说的结构张力。
2.关于文中朱阿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朱阿与德国兵的外貌行为描写都诙谐可笑,但感情意味不同。
B.朱阿为保护自己的财产“花大姐”才拿起武器,符合小农身份。
C.朱阿多次不开枪不仅是因为怕误伤牲畜,还怕打不中反被还击。
D.朱阿虽然枪法很差却成了消灭法西斯的英雄,具有讽刺的意味。
3.文中关于牲畜林的描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如何理解卡尔维诺“化重为轻”的创作观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A
2.D
3.①树林的热闹非凡,是人们的避难所,与村子德军的扫荡形成对比,彰显了人们对和平、自由生活的向往,使主题更鲜明突出。②树林里生机勃勃、和谐欢乐,给人以生活的希望,象征着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③德军最终在洋溢着生命与和谐的牲畜林跌落悬崖而死,深化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主题。④营造欢快轻松的基调,一反战争题材的压抑沉重的常态,增强了反映主题的力度。
4.①情节轻巧,小说按时间顺序安排故事,故事简单、荒诞且相对集中于牲畜林,避开了残酷紧张的斗争。②语言轻逸,小说较多的运用了夸张、比喻等手法,形成了文章的喜剧风格特点。③人物诙谐,两个人物都显得可笑诙谐,反英雄形象消解了传统英雄和敌人的形象,也消解了善与恶的价值直接撞击的沉重感。④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展现沉重的战争话题,是对沉重现实的理性反思,并给人以新的阅读体验。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及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为了突出战乱中农民生活的穷困和窘境”错,写朱阿杂乱的着装和家门口的破锅里种满了芳香的罗勒是为了突出朱阿近乎小丑的形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D.“具有讽刺的意味”错。“朱阿这个劣等射手,受到了像全村最伟大的游击队员和猎手一样的欢迎”虽引人发笑。但作者这样写,嘲讽的对象不是朱阿,而是整个事件背后法西斯分子挑起的战争。朱阿是一位英雄。虽然文中的德国兵不是朱阿直接击毙的,但间接上也是因他而死,在这一点上他是有功的。英雄未必要有惊天动地的事业,只要是给人们带来好处的都是英雄,他当然是一位英雄。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①“牲畜林”是小说的主题要点。“牲畜林”是一个意象,一个象征,它和林子外的村子被扫荡后的狼藉形成对比,林子内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林子就像诺亚方舟,林子内宁静安详,生机勃勃,没有血腥,没有恐惧,是战争的避难所。
②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牲畜林还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生机勃勃、和谐欢乐,充满生命力,是受苦难的百姓逃难的地方。作者这样写,主要是带给人们生活的希望,表现出对胜利的乐观思想。作者正是借这一意象来表达深刻的主题的。
③参加反侵略战斗的不仅仅是受害的人,连动物们也加入了这场斗争。作家把最后的任务交给一只凶恶的野猫,它不是牲畜,反而算得上是牲畜的敌人(专门捕食飞禽,有时甚至到村子里偷鸡吃),它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了石崖。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要弄脏。德军最终在洋溢着生命与和谐的牲畜林跌落悬崖而死,深化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主题。
④小说以牲畜林为结构。在具体的结构安排上无论是场景布置、情节展开还是故事的结局都充满轻松、幽默的笔调,充满喜剧色彩。作品营造欢快轻松的基调,一反战争题材的压抑沉重的常态,增强了反映主题的力度。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①情节轻巧,小说以牲畜林为结构,在具体的结构安排上无论是场景布置、情节展开还是故事的结局都充满轻松、幽默的笔调,充满喜剧色彩。战争往往意味着战火纷飞、横尸遍野、房屋毁坏。卡尔维诺却把战争故事安排在一个生机勃勃的树林里,有肥胖的公牛,还有大腹便便的母牛“花大姐”,不用负重走路的骡子边走边啃树皮、母鸡栖息在书上,兔子钻进树洞里……一片祥和安宁,生机勃勃,仿佛牲畜林是是动物们盛大狂欢节的舞台、人和动物在战争中的“诺亚方舟”。为在里面上演的战争提供了一个欢乐的、充满生机的舞台,消解了战争的残酷、死亡。
②语言轻逸,小说较多的运用了夸张、比喻等手法,形成了文章的喜剧风格特点。作者并不满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小说语言上更极尽幽默、嘲讽之能事,不惜用大量幽默诙谐、轻松的语言消解战争的残酷,一点点将牲畜林中上演的这场闹剧撕破给人看。戏剧化的情节,轻松诙谐的语言,我们不仅没有感受到战争的沉重悲惨,反而轻松一笑。如“朱阿羞得满脸通红,手中的猎枪像烤肉的铁叉一样在眼前转动起来”,把猎枪这个凶恶的战争工具比喻为烤肉的铁叉,富有生活气息,温馨有生活味,感受不到猎枪带来的死亡、流血。“当他朝树上的鸟儿开枪时,它们甚至动也不动。他想对准德国人的胸膛,可是准星正对着的却是牛屁股”运用夸张的手法把朱阿的尴尬写得更鲜活,也使小说自始至终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之中。卡尔维诺这种无拘无束的表现,轻松自由、幽默诙谐的语言,让我们暂时忘却了战争的残酷,生活的沉重。
③传统的战争英雄是正义凛然、英勇机智、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形象,是让人崇拜、仰视的人物。然而《牲畜林》中的主人公朱阿却是一个矮胖子,圆圆的脸膛黑里透红;头戴一顶绿色圆锥形的毡帽,上面插着根野鸡毛,身上穿着一件带有黄色大圆点的衬衣,外罩一件毛背心,圆鼓鼓的肚子上,一条带圆点的红围巾系住了打满蓝色补丁的裤子。虽说能够拿枪打鬼子,但却是村里最蹩脚的猎手,不仅如此还有嗜酒、手颤的毛病。从外貌到衣着再到技术层面,朱阿不仅与传统英雄形象大相径庭,而且俨然一个马戏团滑稽搞笑的小丑,将牲畜林里德国兵和各种动物上演的表演串联起来。同样,传统印象中的法西斯分子是高大威武、残忍狠毒、凶神恶煞,装备精良的形象,而小说中的德国兵却是一个长得像农民模样的人,“短短的制服遮不住那长胳膊、长脖子,拿着一杆和他一样高的破枪。扁平的军帽下面,一张猪一样的黄脸东张西望”,颠覆了德国人高大威武的形象。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捉襟见肘的小丑。德国兵不断放下一个动物去追赶另一个动物,上演了中国民间“猴子掰玉米”的故事,也展现了一个既愚蠢又贪婪的鬼子形象。战争的严肃与残酷消解嬉笑之中,消解在滑稽、搞笑的人物形象中。
④在卡尔维诺的这篇写意大利人民反抗德国法西斯入侵的小说中,我们却闻不到战争的硝烟,感受不到战争的残酷与血腥;与之相反,我们读完之后,反倒觉得轻松、幽默,甚至会因为其喜剧性而会心一笑。文章以喜剧的形势表现沉重的战争的主题,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消解战争的残酷残酷,用轻松的笔调对抗生活的沉重,卡尔维诺在让读者笑的同时、在放松之后亦能陷入沉思,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宏大母题,并给人以新的阅读体验。
二、(2023·浙江杭州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敲铜锣的孩子
袁省梅
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铜锣黄亮的声音在羊凹岭的巷里响了起来,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着,耍把戏的来了。
敲铜锣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宽大的棉袄随着胳膊的摆动,像罩了个罩子般硬撅撅地晃,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露了半截。他看上去也不冷,额头冒着汗,把一面铜锣敲得嘹亮。戏台子下蹲的、站的来了好多人。冬闲,人们都出来看个热闹。
开始演出了。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已经脱了棉袄棉裤,光着脊背,只穿条灰白的单裤子,在一个黑脸大汉的指挥下,钻火圈、骑单车、抛大缸……
表演顶尖刀的是敲铜锣的孩子和黑脸大汉。一把亮闪闪的尖刀,一头顶在那孩子的脖子上,另一头顶在黑脸大汉的脖子上。一旁的铜锣皮鼓噼里啪嚓,敲打得紧紧慢慢。看热闹的人心也跟着紧紧慢慢地乱扑腾,就见那黑脸大汉和那孩子顶着尖刀,伸开着两臂,一步一步转着圈,走得缓慢、沉重。只见那孩子的脸涨得紫红黑亮,眼睛瞪得溜圆,眼珠子快要蹦出来般,凸出了眼眶,亮的尖刀已经深深戳进了他的喉里。细的棍子一点点弯曲,弯曲……终于,在一阵急促的锣鼓声中,在人们的唏嘘中,棍子咔嚓折断。那孩子和黑脸大汉慢慢收了气息,微微笑着向一周的人鞠躬致意。
人们看着那孩子,顺出一口气,旋即就嗷嗷地叫起好来。人们是没想到这小小的孩子,黑黑瘦瘦的,还有这般好的气功。有胆大的娃娃悄悄走上去,想摸那孩子的肚子。那孩子故意将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们小心地刚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瘪了下去,吓得娃娃手一弹,倏地缩回。那孩子就嘿嘿笑,一旁的人都嘿嘿笑。
锣声又响在羊凹岭的巷子时,敲铜锣的孩子开始挨家挨户地收粮食了。
那孩子见了门,不进去,站在门口把铜锣敲得响亮。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或者是,一瓢麦子三四个玉米穗,反正是,家里有啥,就给点啥。那孩子见人拿了东西出来,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过铜锣,接了粮食。出了门,他把铜锣里的粮食装到一只灰的布袋子里。
走到二豁子家门口时,巷里闲坐的人使着眼色不让那孩子在二豁子家门口敲铜锣。
二豁子没有男人,一个寡妇扯着七个淌鼻涕的娃娃,日子过得烂抹布样皱巴。况且,凭着二豁子的性格,她除了能给你一口唾沫一顿斥骂,还能有什么?
那孩子看着人们给他挤眼扯嘴的,以为人家跟他开玩笑,他也朝人们挤眼扯嘴地逗闹。笑闹中,就站在二豁子家门口把铜锣咣咣地敲响了。
筛晃着一头枯草样乱发的二豁子看见那孩子手上捧着锣,站在当门口,脸上就黑下一层,噘着嘴,不耐烦地摆着手,走走走。
那孩子却不走。
二豁子看那孩子的黑眼睛溜溜地瞪着她,短的头发硬撅撅地直愣愣,就有点可笑。
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
那孩子不说话,也不走。
门口看热闹的人哄地笑了,都说留下吧,给二豁子当儿子吧。
捧铜锣的孩子还是不说话,笑笑,把铜锣往二豁子脸前凑。二豁子看见铜锣暗哑的光映出那孩子谦卑的倦容,抬眼就看见那孩子的眼神也清明,也倔强,好像是,还有点忧郁。
二豁子的心莫名地疼了一下。
这娃。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
有人说,做她娃多好,省得你跟个讨饭的一样可怜。
那孩子突然敲响了铜锣,咣的一声,响亮,突兀,也寒凉,冰块般撞向每个人。人们一个哆嗦,还没回过神来,那孩子缓缓地说,我不是讨饭的。说着,一手提着铜锣,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到肩上,在人们的一片惊叹中,走了。
那孩子走了好一会儿了,木槌撞在铜锣上的声音,当当当,还清凉凉地响在二豁子的耳边,细碎,纷乱。
这娃,脾气还挺大。
嗤,再大也是个耍把戏讨饭的。
别说了。二豁子突然大吼一声,白白黑黑的碎语刀切般没了,人们瞪着二豁子,不明白她好好的,咋就生气了。
二豁子从裤腰里摸出一个黑灰的手绢,抽出五角钱,把手绢包好,又塞到腰里,一手抓了三四个玉米棒子,踏踏地跑了出去。人们面面相觑,抬头看天,讪讪地,天要变了,好像是。
人们撵着二豁子时,她已经往回走了。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人们看见那孩子的手上捏着一张皱巴巴的五角钱。过了一会儿,那孩子提着铜锣还在那儿站着。
夕阳红亮,将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又温暖。
(有删改)
文本二: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世界上,除了人,就是物(人其实也是一种物)。物,包括景物、器物、建筑物等,这些统称为景物。所以文学描写的对象,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人物与景物。至于细节描写、细部描写、场面描写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展开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景物描写通常具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作用。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敲铜锣的孩子表演顶尖刀时极其紧张,演完后则微笑地向人们鞠躬致意,幽默地逗弄着娃娃们,前后对比鲜明,一位在艰难生活中乐观抗争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B.作者注重对出场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敲铜锣孩子“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露了半截”,二豁子“筛晃着一头枯草样乱发”等描写,用笔精省,却凸现人物的生活状态。
C.“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这一细节描写充分体现了二豁子的心理活动:她非常同情、喜欢敲铜锣的孩子,但是否收养这个孩子,她内心还是犹豫。
D.周围看热闹的人们听见锣声就拿出家中粮食给敲铜锣的孩子,并且劝孩子不要在二豁子门口敲锣,以免自讨没趣等情节,说明羊凹岭地区乡风淳朴,人们与人为善。
2.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铜锣黄亮的声音在羊凹岭的巷里响了起来,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着,耍把戏的来了”,对于耍把戏的欢迎说明羊凹岭的人们精神生活富足。
B.倒数第②段,“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以动作描写表现敲铜锣的孩子对二豁子的反转行为有点惊讶,下意识地用敲锣表示感谢。
C.文中“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这是二豁子喜欢孩子的表现。
D.演出结束后,敲铜锣的孩子挨家挨户收粮食时,“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这说明羊凹岭的人们把他当作讨饭子。
3.小说中敲铜锣的孩子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达到了独到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二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C
2.B
3.①勇敢有担当。敲锣召集观众的是他,表演最惊险节目的是他,挨家挨户收取粮食的也是他。②活泼顽皮,不失稚气天性。表演结束后和村子里的娃娃开玩笑,误会村人的意思朝他们挤眼扯嘴逗闹。③不卑不亢。挨家收粮食时不进门,接粮食前鞠躬。④自尊和倔强。村人轻慢他跟讨饭的一样,他以锣声表达抗议并转身离开。
4.①开篇描写初冬青白冷寂的太阳,渲染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气氛,为后文写敲铜锣的孩子艰难的生活作好了铺垫。②结尾写“夕阳红亮,将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又温暖”营造了一种明亮、柔和的气氛,烘托了二豁子善良的品性。③与开篇“青白冷寂”的太阳遥相呼应并形成对比,暗示了文章的主题:正是善良的羊凹岭人把贫穷、阴冷的羊凹岭点燃得温暖、明亮。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但是否收养这个孩子,她内心还是犹豫”错。结合上下文分析,敲铜锣的孩子并未承诺做她家孩子,二豁子让敲铜锣的孩子当她儿子也只是句玩笑话。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对于耍把戏的欢迎说明羊凹岭的人们精神生活富足”错。这一描写应是说明了“羊凹岭的人们精神生活的贫乏”。
C.“这是二豁子喜欢孩子的表现”错。二豁子对敲锣的孩子说要收养他做儿子,是戏弄孩子,所以这一情节应是表现二豁子“故意为难孩子”。
D.“这说明羊凹岭的人们把他当作讨饭子”错。拿出两个馒头,羊凹岭的人们或者拿出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的行动,表现的应是物质生活的艰苦,没有把他当作讨饭子。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敲铜锣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表演顶尖刀的是敲铜锣的孩子和黑脸大汉”“敲铜锣的孩子开始挨家挨户地收粮食了”,从任务的分派来看,敲铜锣的孩子分担的最多,这表现出孩子的少年勇敢和能担当的特点。
“那孩子故意将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们小心地刚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瘪了下去,吓得娃娃手一弹,倏地缩回。那孩子就嘿嘿笑”“那孩子看着人们给他挤眼扯嘴的,以为人家跟他开玩笑,他也朝人们挤眼扯嘴地逗闹。笑闹中,就站在二豁子门口把铜锣咣咣地敲响了”,误会村人的意思朝他们挤眼扯嘴逗闹,表现出孩子的活泼顽皮,不失稚气天性。
“那孩子见人拿了东西出来,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过铜锣,接了粮食”,接粮食前鞠躬,表现出孩子处事的不卑不亢。
如当别人说他是乞丐的时候,“那孩子突然敲响了铜锣,咣的一声,响亮,突兀,也寒凉,冰块般撞向每个人。人们一个哆嗦,还没回过神来,那孩子缓缓地说,我不是讨饭的。说着,一手提着铜锣,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到肩上,在人们的一片惊叹中,走了”,他以锣声表达村人轻慢他时的抗议,并转身离开,表现出孩子的自尊和倔强。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在小说的开篇,作者就对环境进行了一番描写,“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点明了小说发生的时间;“太阳青白冷寂”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气氛,给读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抑之感。从材料二“至于细节描写、细部描写、场面描写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展开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可知,这样的气氛营造,为后文写敲铜锣的孩子艰难的生活作好了铺垫,也从侧面烘托了敲铜锣孩子的坚强性格。
而作者在小说的结尾也以一段环境描写做结,“夕阳红亮,将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又温暖”,夕阳的温暖、明亮,从国内文本二“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可知,这一描写营造了一种明亮、柔和的气氛。
开篇“青白冷寂”的太阳与结尾“温暖、明亮”太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又互相呼应。小说描写的羊凹岭生活贫困,卖艺人也是生活穷困,但从村民们尤其是二豁子表现出的善良可以感受到人性的温暖。所以小说的结尾烘托了二豁子善良品性的伟大,也表现了小说的主题——人性的善良所带来的温暖。
三、(2024·广东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鳟鱼游荡的小溪
[苏]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文本一:
这个元帅还很年轻。战斗中的损伤和行军使他的那张脸失去了光泽。除了疲惫不堪的行军和战斗,他几乎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不知晓。他从来就未曾想过从马鞍上俯身简单问一问农民,他的马匹所踩踏的草叫什么名字。无休止的战争教会了他保持沉默,教会了他忘却自己的生活。
那是在冬天,元帅的骑兵团在一个小城里过夜。白雪覆盖的山峦在夜里银光闪闪。①小城周围绵延着山毛榉森林,只有天上的星星在不停地闪烁,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凝滞不动了。
元帅住进了一家旅馆,独自一人坐在小客厅里的壁炉旁。他累坏了,只想一个人待着。整座小城都被白雪覆盖着,寂静无声。他现在很需要这种已经让他不太习惯的安静。
元帅紧盯着壁炉里燃烧的木块,并没有发现一位脸庞消瘦的老人已经走进客厅。这位陌生人穿着一身蓝色的带补丁的燕尾服。陌生人走到壁炉旁,伸出冻僵的双手去取暖。元帅抬起头,不满地问道:
“先生,您是谁?为什么会不声不响地出现在这里?”
“我是音乐家鲍姆维斯,”陌生人答道,“我之所以轻手轻脚地进来,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冬天的夜晚,人会情不自禁地不发出任何声响。”
这位音乐家的脸庞和说话声让人产生了一丝好感,于是元帅思忖了片刻,说道:
“请坐到壁炉边吧,先生。我承认,我在生活里很少能够遇上这样安静的夜晚,所以我很高兴能和您说说话。”
“谢谢您,”音乐家回答道,“不过,假如您允许的话,我想坐到钢琴边弹会儿钢琴。一个音乐主题已经折磨了我两个小时了。我必须把它演奏出来,可是在楼上,在我的房间里,根本就没有钢琴。”
“好吧……”元帅答应了,“虽然对我来说,这个夜晚的宁静毫无疑问比最神圣的音响都惬意得多。”
鲍姆维斯坐到钢琴前,非常轻地演奏起来。元帅觉得,小城周围那厚厚的然而很轻盈的雪仿佛发出了声音;冬天仿佛在歌唱,被厚厚的白雪压弯了的山毛榉树枝仿佛在歌唱;甚至壁炉里的火苗也在歌唱。
“您恐怕是一个了不起的钢琴家吧?”元帅说道。
“不,”鲍姆维斯停了下来,说,“我只是在别人的婚礼和节日晚会上演奏而已。”
台阶旁传来马匹的嘶鸣声。
“好啦,”鲍姆维斯站起来,“他们来叫我啦。我得向您道别啦。”
“您这是上哪儿去?”元帅问道。
“两里地之外的山里,住着一个护林员,”鲍姆维斯答道,“女歌唱家玛丽娅·采尔尼现在就在护林员家里做客。今天是她二十三岁的生日,她举办了一个小小的生日晚会。②可是有哪一个晚会能够缺了老演奏员鲍姆维斯呢?”
元帅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先生,”他说道,“如果我加入你们的行列,跟你们一起在护林员的房子里度过这个夜晚,您会不会觉得这样太唐突?”
“随您的意愿吧。”鲍姆维斯有节制地鞠了一躬,回答道,不过显然,元帅的话还是让他有点惊讶。
“不过,”元帅开口道,“这件事对谁也别说。我摸黑走下台阶,悄悄地坐上停在那口井旁的马车。”
“可以,随您的便吧。”鲍姆维斯重复了一遍,再次鞠了一躬,走出门去。
元帅笑了起来。这天晚上他没喝一口酒,可是一丝不经意间泛起的陶醉感忽然以一股罕见的力量控制了他的全身。
③“到真正的冬天里去!”他自言自语道,“到森林里去,到黑乎乎的大山里去!这该多么惬意啊!”
他披上披风,悄无声息地走出旅馆,穿过花园,跨上井边停着的马车。
马儿在裹上一层银装的原野上飞奔。雪花飞到马儿热乎乎的脸上,融化了。严寒使森林变得更有魔力。深色的常春藤牢牢地缠住山毛榉树的树干,仿佛要尽力把树干里那些生机盎然的树汁捂暖和些。
突然,马儿在一条溪流旁停了下来。这条小溪没有封冻。它湍急地泛着水花,哗哗地淌过石块,从山洞里,从满是倒下的树木和冻硬了的落叶的密林里流出。
马儿走到小溪边饮水。不知是什么东西在马蹄下的水里闪现了一下,划出一道耀眼的水流。马儿受到惊吓,猛地一蹿,在狭窄的道路上跑开了。
“是一条鳟鱼,”车夫说道,④“一条快乐的鱼儿!”
元帅微微笑了一下。陶醉之感还没有过去。当马车来到一片山林中的空地上,停在一座有高高屋顶的老房子前面时,元帅仍然没有从陶醉中清醒过来。
房子的窗户里灯光明亮。门开了,元帅抖落身上的披风,拉着鲍姆维斯的手,一间走进灯火通明的低矮的房间,在门槛旁停了下来。房间里有一些穿着考究的男男女女。
一个女人站了起来。元帅望了她一眼,便立刻猜出,这就是玛丽娅·采尔尼……
(有删改)
文本二:
高尔基曾说过,“每一个人就其天性而言,都是艺术家”。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又不得不自行熄灭掉艺术和诗意的激情。而帕鸟斯托夫斯基以其抒情的文字迫使我们重新去发现人身上的这一美好的天性。在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里,心灵的丰富与单纯完好地融合在一起,构筑成一个美妙的艺术世界。
“大自然之恋”也是帕乌斯托夫斯基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就帕鸟斯托夫斯基作品那质朴清新的艺术风格而言,还是就作家执着于对人的心灵的铸造而言,他对俄罗斯大自然的眷恋都是一股强大的内在精神力量。在帕乌斯托夫斯基构建的人的生存状态之高度艺术情感化这一理想精神家园里,对大自然的生命体验是人的心灵世界实现艺术情感化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帕乌斯托夫斯基看来,自然与我们人的心灵情感息息相通,自然具有独立的、需要我们以整个心灵的力量去充分感受的生命意义。
(摘编自董晓《白色的虹:帕乌斯托夫斯基短篇集·译者序》)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轻元帅长年征战,战争给他留下伤病和疲惫,让他忘却自己的生活,很少关注其他方面,习惯了冷漠和独处。
B.音乐家鲍姆维斯痴迷音乐,钢琴演奏技艺高超,经常在别人的晚会上演奏,他的偶然出现打破了元帅沉闷的军旅生活。
C.鲍姆维斯的钢琴演奏唤醒了元帅被战争侵蚀的麻木心灵,元帅陶醉在美妙的音乐和自然之景中,内心开始苏醒。
D.元帅对于参加生日晚会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但鲍姆维斯觉得元帅的请求比较唐突,既不敢拒绝又感到无可奈何。
2.下列对文本一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描写小城周围的景色,既表现了战争的压抑,也透露出希望,暗示下文情节的发展。
B.句子②表现出鲍姆维斯对自己演奏水平的自信,也表现出他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友善。
C.句子③反映出元帅的内心渴望,他想要去感受真正的生活,在寒冷的冬天去冷静地反思战争。
D.句子④一语双关,既是描写自然之景,照应标题,也暗示了元帅此时欢快自由的心境。
3.简要说明文本一中音乐家提出告别前,元帅对音乐家态度的变化过程。
4.文本二评论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艺术创作是“大自然之恋”,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
1.D
2.C
3.①音乐家突然出现,打扰了元帅的安静,让他不满;
②音乐家的脸庞和说话声让元帅产生了一丝好感,元帅高兴地邀请他交谈;
③音乐家请求弹奏钢琴,元帅觉得琴声会破坏这个夜晚的宁静,犹豫后还是勉强答应;
④音乐家弹奏钢琴,元帅沉醉其中,表达赞美之情。
4.①着力描写自然景物:用较多笔墨描写冬雪之夜的森林,宁静而充满生机;
②质朴清新的艺术风格:讲述平凡事件(元帅和音乐家偶遇,一起参加生日会)、描写自然景物(雪、星空、山毛榉树等),手法自然不雕琢,表现出质朴清新的自然之风;
③以自然之景铸造人的心灵:自然之景的描写反映人(元帅、音乐家)对大自然的生命体验,表现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表达他们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但鲍姆维斯觉得元帅的请求比较唐突,既不敢拒绝又感到无可奈何”错误。小说中是元帅询问鲍姆维斯“您会不会觉得这样太唐突?”,并非鲍姆维斯觉得唐突,他只是觉得“有点惊讶”;同时鲍姆维斯对于元帅的请求也并不是“不敢拒绝又感到无可奈何”,而是说“随您的意愿吧”“可以,随您的便吧”。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C.“在寒冷的冬天去冷静地反思战争”错误,于文无据。“到真正的冬天里去!”反映了元帅开始关注并想要去感受大自然之美,认为这“该多么惬意啊!”,而非要去“冷静地反思战争”。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态度变化的能力。
由小说“元帅抬起头,不满地问道:‘先生,您是谁?为什么会不声不响地出现在这里’”可知,一开始元帅对突如其来的音乐家不满,因为他的到来打扰了元帅难得的片刻宁静。
由小说“一位脸庞消瘦的老人已经走进客厅。这位陌生人穿着一身蓝色的带补丁的燕尾服。陌生人走到壁炉旁,伸出冻僵的双手去取暖”“‘我是音乐家鲍姆维斯,’陌生人答道,‘我之所以轻手轻脚地进来,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冬天的夜晚,人会情不自禁地不发出任何声响。’这位音乐家的脸庞和说话声让人产生了一丝好感”“所以我很高兴能和您说说话”可知,音乐家动作轻缓,也感受到冬夜雪天的寂静是不应该被打破的,说明他与元帅的感受相同;并且他穿着虽然破旧但是正式,动作得体,取得了元帅的信任和好感,高兴地邀请他交谈。
由小说“‘不过,假如您允许的话,我想坐到钢琴边弹会儿钢琴。一个音乐主题已经折磨了我两个小时了。我必须把它演奏出来,可是在楼上,在我的房间里,根本就没有钢琴。’‘好吧……’元帅答应了,‘虽然对我来说,这个夜晚的宁静毫无疑问比最神圣的音响都惬意得多’”可知,对音乐家想要弹奏钢琴的请求,元帅开始觉得会破坏雪夜静谧的美好氛围,对音乐家的请求犹豫再三,最后说“好吧”可谓勉强答应。
由小说“鲍姆维斯坐到钢琴前,非常轻地演奏起来。元帅觉得,小城周围那厚厚的然而很轻盈的雪仿佛发出了声音;冬天仿佛在歌唱,被厚厚的白雪压弯了的山毛榉树枝仿佛在歌唱;甚至壁炉里的火苗也在歌唱。‘您恐怕是一个了不起的钢琴家吧?’元帅说道”可知,当音乐家弹奏的时候,结合对周围景色的描写,描写时特别是修辞手段的运用,让元帅陶醉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最后表达了对音乐家的赞美之情。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由小说“白雪覆盖的山峦在夜里银光闪闪。小城周围绵延着山毛榉森林,只有天上的星星在不停地闪烁,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凝滞不动了”“小城周围那厚厚的然而很轻盈的雪仿佛发出了声音;冬天仿佛在歌唱,被厚厚的白雪压弯了的山毛榉树枝仿佛在歌唱”“深色的常春藤牢牢地缠住山毛榉树的树干”“它湍急地泛着水花,哗哗地淌过石块,从山洞里,从满是倒下的树木和冻硬了的落叶的密林里流出”可知,小说中对自然描写较多,对冬夜的雪、毛榉森林、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小溪,着力描写其静谧,让人感受到冬夜雪天使人感受到生机和平静;
由小说“先生,您是谁?为什么会不声不响地出现在这里?”“我是音乐家鲍姆维斯”“先生,他说道,‘如果我加入你们的行列,跟你们一起在护林员的房子里度过这个夜晚,您会不会觉得这样太唐突?’‘随您的意愿吧。’鲍姆维斯有节制地鞠了一躬”“白雪覆盖的山峦在夜里银光闪闪”“周围绵延着山毛榉森林”可知,小说叙写了元帅与音乐家的相遇,从开始双方的陌生到彼此交流中体现的温情,最后相约一起去参加生日会,感受到两人萍水相逢的情况下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之情;描写自然景物质朴清新,“山峦在夜里银光闪闪”“闪烁的天上的星星”“山毛榉树覆盖着白雪”一切都自然而然,不雕琢,呈现出自然本身的样貌,清新的气氛,令人耳目一新,感到心情舒畅;
由小说“白雪覆盖的山峦在夜里银光闪闪。小城周围绵延着山毛榉森林,只有天上的星星在不停地闪烁,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凝滞不动了”“整座小城都被白雪覆盖着,寂静无声。他现在很需要这种已经让他不太习惯的安静”“虽然对我来说,这个夜晚的宁静毫无疑问比最神圣的音响都惬意得多”“到森林里去,到黑乎乎的大山里去!这该多么惬意啊!”可知,自然环境渲染清新宁静的氛围,人物在其中能净化和升华。小说中元帅和音乐家对生命的思考和体验正是在这样的自然中发生的。自然启迪人们的思想,塑造人的性格和品质,对人的心灵有深远的影响,表现元帅和音乐家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表达他们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四、(2024·吉林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家铺子(节选)
茅盾
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
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儿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幸福,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恳切地说:“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么?可是现今时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
林先生叹一口气苦笑着,算是谦逊。
上海客人顿了一顿,又接着说下去:
“贵镇上的市面今年又比上年差些,是不是?内地全靠乡庄生意,乡下人太穷,真是没有法子——呀,九点钟了!怎么你们的收账伙计还没来呢?这个人靠得住么?”
林先生心里一跳,暂时回答不出来。虽然是七八年的老伙计,一向没有出过岔子。但谁能保到底呢!而况又是过期不见回来。上海客人看着林先生那迟疑的神气,就笑:那笑声有几分异样。忽然那边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
“爸爸,寿生回来了!一身泥!”
显然林小姐的叫声也是异样的。林先生跳起来,又惊又喜,着急地想跑到柜台前去看,可是心慌了,两腿发软。这时寿生已经跑了进来,当真是一身泥,气喘喘地坐下了,说不出话来。林先生估量情形不对,吓得没有主意,也不开口。上海客人在旁边皱眉头。过了一会儿,寿生方才喘着气说:
“好险呀!差一些儿被他们抓住了。”
“到底是强盗抢了快班船么?”
林先生惊极,心一横,倒逼出话来了。
“不是强盗。是兵队拉夫呀!昨天下午赶不上趁快班。今天一早趁航船,哪里知道航船听得这里要捉船,就停在东栅外了。我上岸走不到半里路,就碰到拉夫。西面宝祥衣庄的被他们拉去了。我跑得快,抄小路逃了回来。他妈的,性命交关!”
寿生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林先生,又说道:
“都在这里了。聚市的那家黄茂记很可恶,这种户头,我们明年要留心!——我去洗一个脸,换件衣服再来。”
林先生接了那手巾包,捏一把,脸上有些笑容了。他到账台里打开那手巾包来。先看一看那张“清单”,打了一会儿算盘,然后点检银钱数目:是大洋十一元,小洋二百角,钞票四百二十元,这全部付给上海客人,照账算也还差一百多元。林先生凝神想了半晌。斜眼偷看了坐在那里吸烟的上海客人几次,方才叹一口气,割肉似的捧到上海客人跟前。又说了许多好话,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叹口气:“再加一点吧,我也熬不过这个年关呀。”
林先生几乎想哭出来,没有话回答,只是叹气。除了央求那上海客人再通融,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林先生忍痛又把这几天内卖得的现款凑成了五十元,这才把那位叫人头痛的上海收账客人送走了。
此时已有十一点了,天还是飘飘扬扬落着雪。买客没有半个。林先生纳闷了一会儿,和寿生商量本街的账头怎样去收讨。两个人的眉头都皱紧了。都觉得本镇的六百多元账头收起来真没有把握。寿生挨着林先生的耳朵悄悄地说道:
“听说南栅的聚隆,西栅的和源,都不稳呢!这两处欠我们的,就有三百光景,这两笔倒账要预先防着,吃下了,可不是玩的!”
林先生脸色变了,嘴唇有点抖。
“不过,师傅,随他们去造谣罢,你不要发急。荒年传乱话,听说是镇上的店铺十家有九家没法过年关。时势不好,市面清得不成话。素来硬朗的铺子今年都打饥荒,也不是我们一家困难!天塌压大家,商会里总得议个办法出来;总不能大家一齐拖倒,得市面更加不像市面。”
看见林先生急苦了,寿生姑且安慰着,忍不住也叹了一口气。
雪是愈下愈密了,街上已经见白。偶尔有一条狗垂着尾巴走过,抖一抖身体。摇落了厚积在毛上的那些雪,就又悄悄地夹着尾巴走了。自从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冷落凄凉的年关!此时,远在上海,日本军的重炮正在发狂地轰毁那边繁盛的市廛。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年关将至之时,讲述了上海来的客人向林老板讨债的经过,勾勒出一幅旧社会的末世景象。
B.上海客人先是“很恳切地”称林先生是好人,后来面对林先生的哀求却无动于衷;要求,“再加一点吧”,足见其世故、伪善。
C.林先生是个安分守己、规矩老实的生意人。作者用林先生想方设法还账,毫不隐瞒收入等情节,刻画出其诚信、忠厚的形象特点。
D.与鲁迅《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相比,作者都是将社会投影在一间小店铺中,但“林家铺子”展示了更为宏大的政治经济图景。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首段“索索”“冷清清”“嚓嚓”等叠词的使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特点,渲染了萧条阴郁的气氛,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小说情节集中紧凑,又曲折有致。如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这处描写使叙事突起波潮,此后情节的发展也一波三折。
C.小说结尾写到日本军重炮轰毁上海市廛,与第二段中“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形成呼应,情节严谨,构思缜密。
D.节选部分主要是以人物为线索,多条线索平行展开,矛盾冲突复杂,其中寿生到乡镇收账,途中遭遇兵队拉夫的过程是小说的明线。
3.小说中结尾处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个人·时代·苦难;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叹息。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参考答案】
1.B
2.D
3.参考答案一:
①渲染了凄凉阴冷的氛围。通过描写越下越密的雪和冷寂的街道,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②暗示兵荒马乱的社会背景。肃杀的景象暗指紧张动荡的时局。
③烘托出人物的悲苦心境,暗示林先生等人的悲惨命运,林家铺子走向倒闭的必然结局。
④结构上呼应全文。雪的描写贯穿始末,行文更加紧凑,情节更牵动人心,作品更具完整性。
参考答案二:
①环境方面:描写了恶劣的天气,渲染了阴郁的氛围,同时也衬托出时局的动荡不安,暗喻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②情节结构方面:交代了街上冷寂的原因,同时也照应了林掌柜被催债,寿生险被拉夫等紧张的故事情节。
③人物方面:展现了林先生等人艰难的生活,烘托了愁苦悲凄的心情,暗示了战火之中百姓的悲惨命运。
④主题方面:表达出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恨不满,对苦难民众的深切同情。
4.参考答案一:
我选择“个人·时代·苦难”
①个人:林先生诚实、认真。谨慎小心地经营铺子,却举步维艰,这是个人的苦难
②时代:“捐税重”、“兵队拉夫”、侵略者炮轰上海,民不聊生,这是时代的苦难
③小说以小铺子、小人物的角度切入,聚焦个人的苦难,反应了一个时代的苦难,努力挣扎的人无法摆脱时代重压下的生存困境,反应了作者对黑暗社会中人民的同情,对苦难根源的探究。
参考答案二:
我选择“叹息”
①小说中每个人物都在叹息,林先生两次叹气分别是因为内心酸楚和无计可施,上海客人叹气是因为无奈,寿生叹气是因为疲惫和同情。“叹息”加剧了作品的悲剧气氛,传达了各种小人物在风雨飘摇的时局中苦苦挣扎的无力感。(人物角度)
②小说情节环节相扣,彼此关联,但大都以“叹息”作为事件的结尾。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展示了人物间息息相关的命运,结构严谨。(情节结构角度)
③小说揭示了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和命运,以及城乡经济破产的趋势,是作者对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凄风惨雨的一声长叹,体现了他对人民和社会的关注和关切,传达了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主题角度作者创作角度)
④小说是以描写城市小商人的处境为中心,但展现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承受的深重灾难和帝国主义侵略下的社会现实。读者可以从中认识并叹息于过去的黑暗时代,也将为祖国美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社会价值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B.“面对林先生的哀求却无动于衷”错,根据“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可知,上海客人并非无动于衷,而是答应将还欠的一百元货款先收五十;“足见其世故、伪善”错,根据“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叹口气”“再加一点吧,我也熬不过这个年关呀”可知,上海客人之所以让林老板“再加一点”,是完全出于一种无奈。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途中遭遇兵队拉夫的过程是小说的明线”错,“寿生到乡镇收账,途中遇险”是小说的暗线。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参考答案一:
①“雪是愈下愈密了,街上已经见白”描写的是雪越下越密,“偶尔有一条狗垂着尾巴走过,抖一抖身体。摇落了厚积在毛上的那些雪,就又悄悄地夹着尾巴走了”是用以动衬静的方法来描写街道的冷寂,两种境物的叠加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渲染了凄凉阴冷的氛围。
②凄凉阴冷的“雪景”结合前文“不是强盗。是兵队拉夫呀!”与后文“远在上海,日本军的重炮正在发狂地轰毁那边繁盛的市廛”,表明这凄凉阴冷的“雪景”是在暗指紧张动荡的时局,暗示兵荒马乱的社会背景。
③用凄凉阴冷的“雪景”烘托人物悲苦的心境;雪愈下愈密越下越多,暗示林先生等人的一步步走向如凄冷的雪一样的悲惨命运,林家铺子也一点点走向倒闭的必然结局。
④文章开篇写“雪”,文中写“雪”,在结尾也写“雪”,从结构上来看是呼应全文。雪的描写贯穿始末,行文更加紧凑,情节更牵动人心,作品更具完整性。
参考答案二:
在环境描写方面,小说巧妙地营造了凄凉阴冷的“雪景”,这种冷寂的氛围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还象征着时局的动荡不安。这种恶劣天气与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相互呼应,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人们的无奈与痛苦。
在情节结构方面,小说通过描述雪中街上冷寂的场景,巧妙地交代了社会动荡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这种冷寂不仅反映了林掌柜等普通民众生活的艰辛,还预示着一系列紧张故事情节的展开,如林掌柜被催债、寿生险被拉夫等。这些情节紧密相连,使得故事更具吸引力。
在人物塑造方面,小说通过结尾的雪景引出“自从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冷落凄凉的年关!”的感叹,表现出了林先生等人在艰难生活中的挣扎与抗争,生动地展示了他们的愁苦悲凄心情。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还反映了战火之中百姓的悲惨命运。通过凄凉阴冷的“雪景”,小说更加深入地揭示了战争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
在主题表达方面,小说描写凄凉阴冷的“雪景”,强烈地传达了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恨不满以及对苦难民众的深切同情。在文末极力写“雪景”的凄凉冷寂,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社会的残酷。
4.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学短评、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参考答案一:
选择“个人·时代·苦难”
林先生,一位看似普通的铺子老板,他诚实、认真,一心只想将自己的小铺子经营得有声有色。然而,现实却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谨慎小心地经营着每一寸土地,每一份货物,但生活的艰难仍然让他感到步步维艰。这是林先生个人的苦难,一个看似平凡却充满挑战的生活缩影。
而林先生的苦难,并非孤立存在。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动荡与不安的时代。“捐税重”,像一把无形的锁链,束缚着每一个勤劳的人民;“兵队拉夫”,像一只凶猛的野兽,随时准备吞噬那些无力反抗的生命。更有侵略者炮轰上海,让这座繁华的城市瞬间沦为一片废墟,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这是时代的苦难,一个充满压迫与绝望的时代背景。
小说以小铺子、小人物为切入点,通过林先生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个人在时代苦难中的挣扎与无奈。它不仅仅反映了林先生个人的苦难,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这个黑暗的社会中,那些努力挣扎的人们无法摆脱时代重压下的生存困境,他们的命运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大手牢牢掌控。小说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中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苦难根源的深刻探究。它让我们看到,个体的苦难背后,往往隐藏着更为深重的时代之痛。
参考答案二:
选择“叹息”
在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叹息都如同冰冷的雨滴,无声地落在读者心头。林先生的第一次叹气,如同深夜的寒风,透露着他内心的酸楚和无奈。第二次叹气,则像是秋日的落叶,沉重地落下,彰显出他的无计可施和深深的绝望。而上海客人的叹气,则像是一声悠长的叹息,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力和对命运的无奈。寿生的叹气,更像是疲惫的旅人在漫漫长路上的一声哀鸣,带着深深的疲惫和对他人遭遇的同情。
这部小说的情节如同一个精妙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彼此呼应。而“叹息”则成为了这个链条上最显眼的环节,它既是故事的结尾,也是新故事的开始。这种前后照应,层层推进的叙事方式,不仅展示了人物间息息相关的命运,更使得整个作品的结构显得严谨而富有张力。
小说所揭示的,不仅仅是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和命运,更是对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深刻反思。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对那个凄风惨雨的时代发出了长长的一声叹息,表达了他对人民和社会的深深关切,同时也传达了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
虽然这部小说以城市小商人的处境为中心,但它所展现的,却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深重灾难和社会现实。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时,不仅能够认识并叹息于过去的黑暗时代,更能从中汲取力量,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这部小说,就像一面历史的镜子,让我们在反思过去的同时,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五、(2024·广东潮州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杂色(节选)
王蒙
①这大概是这个公社的革命委员会的马厩里最寒伧的一匹马了。
②瞧它这个样儿吧:灰中央杂着白、甚至还有一点褐黑的杂色,无人修剪、因而过长而且蓬草般的杂乱的鬃毛。磨烂了的、显出污黑的、令人厌恶的血迹和伤斑的脊梁。肚皮上的一道道丑陋的血管。臀部上的深重、粗笨因而显得格外残酷的烙印……尤其是挂在柱子上的、属于它的那副肮脏、破烂、沾满了泥巴和枯草的鞍子——胡大呀,这难道能够叫作鞍子吗?即使你肯于拿出五块钱做报酬,你也难得找到一个男孩子愿意为你把它拿走,抛到古尔格朗山谷里去的。鞍子已经拿不成个儿了,说不定谁的手指一碰,它就会变成一洼水、一摊泥或者一缕灰烟的呢。
③“又有什么办法呢?跛驴配瞎磨,对糟烂货噢。什么人骑什么马,什么马配什么鞍子,这不也是理所应该吗?”曹千里含笑自言自语着,又像是与这匹可怜的老马搭讪着,立在灰杂色马的近旁,拍一拍它的脖颈,又亲昵而且友好地在它的颧骨和腮上为它搔搔痒、顺顺毛。这是何等的恩典哟,换一匹别的马,一准会因为舒服和感激而摇起尾巴、晃起脑袋来的,有的马还会主动地把脸凑近你,在你的手掌上蹭过来,蹭过去,这样的马可真会拍马——不,应该叫作拍人了吧?这是讨人欢喜的啊。然而老马一动也不动,包括眼神。老马的眼珠子叫人想起年久污浊的两块表蒙子。
④难道对于它来说,抚摸和鞭打就没有什么两样吧?它可不像那匹枣红马,枣红马只有三岁,当你骑上的时候,哪怕无意中你的皮靴后跟碰到了它的肚子,它就会马上一个机灵,一个飞跃。如果你竟敢用鞭杆戳一下它的屁股呢,它会一蹦一蹿,一冲就是一百米,把你甩到山坡上。而如果你爱抚它,亲热它,摩挲它呢,它就会得意洋洋,昂首阔步,引颈长嘶的……那么,再设想一下,如果你干脆给它一鞭子呢?当然,谁也不会有这个胆量,可是假使你硬是把它打了呢?它会抖撒红鬃,腾空而起,化作神龙吗?它会疼痛愤怒、狼奔豕突,复归山林吗?它会横冲直撞、歇斯底里,最后跌一个粉身碎骨吗?如果,它既没有化作神龙,也没有复归山林,又没有粉身碎骨,那么鞭打一次它就会迟钝一次的吧?那么,皮鞭再乘上岁月,总有一天枣红马也会像这一匹灰杂色的老马一样,萧萧然,噩噩然,吉凶不避,宠辱无惊的吧?所以,大家都说骑这一匹灰杂色的老马最安全。是啊,当它失去了一切的时候,它却得到了安全。而有了安全就会有一切,没有了安全一切就变成了零。这可真是颠扑不破的金玉良言噢!
⑤曹千里睒一睒眼,微微一笑,摇一摇头,深深地吐了一口气,用力地又吸了一口气。经过这么一番自创的“气功”动作之后,他的自我感觉似乎颇有改善,觉得清爽了许多。而周围的一切,包括这匹老马和它的鞍子,也变得可以过得去,可以“凑合”,也还“不赖”的了。空气清凉,干草味儿和马粪味儿再加上炊烟味儿,令人依依。
⑥天已经大亮了,那个曾经带来自己的遥远的慰藉的残月正在失去自己的形体。月光是温顺的,昨夜,在月光下一切都变得模糊、含混因而接近起来;但是此刻,蓝晶晶的天空和红彤彤的太阳又把这个世界的所有的成就和缺陷清理出来、雕刻出来、凸现出来了。
⑦从马厩向外望去,千打垒的土墙东倒西歪,接头处裂出了愈来愈宽的缝子,有的缝子里已经长出了耐旱的、多刺的植物了——多可惜,扎根扎错了地方,生命力再强也难以成材!到处是牲畜的,甚至还有人的粪便以及由于饲养人员管理不善而散落的草料,还有丢弃不用了的废木轮、绳子头、皮条、古老而又笨拙的马食槽子……至于把地上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融合起来,统一起来的则是“五行”中最伟大的一“行”——土。在这个终年少雨的地方,到处是飞扬的尘土。
⑧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美么?很难说它美。然而现在是清晨,是一天的最好的时光。清晨,从马厩的破屋顶边斜着望上去,可以看到几簇抖颤着的树叶,厚重的尘土遮盖不住它的绿色的生机。
(有删改)
【注】小说《杂色》写于198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叙写了从北京下放到边疆牧区当统计员的曹千里骑马去夏季牧场时一路上起伏的思潮。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段花大量笔墨对马的外貌进行细致描写,突出了一匹因饱经风霜而伤痕累累、因不再健壮而无人在意的老马。
B.曹千里拍老马的脖颈,又为它搔痒、顺毛,并自言自语,话里话外都流露出自己的处境与这匹寒伧的马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C.曹千里因一套自创的“气功”动作而变得神清气爽,从而改变了对这匹老马、破败的马鞍子,乃至周遭一切的看法。
D.天已经大亮,残月失去形体,天空和太阳清理、雕刻、凸现了世界的所有成就和缺陷,既点明了时间节点,也加深了文章的内蕴。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段以夸张的笔法写鞍子的破败,从侧面进一步写出灰杂色老马的艰难处境。
B.本文写两种马对待人的行为的不同反应,一个主动迎接一个无动于衷,借马喻人,借马讽人,引人深思。
C.文章第④段写意气风发、精神抖擞的枣红马与“萧萧然,噩噩然,古凶不避,宠辱无惊”的老马形成鲜明对比,爱憎立见。
D.文章运用别致、幽默的语言,以高明的自嘲,展现曹千里丰富的内心世界。
3.文中两个画线句子虽是写景,但内涵深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意识流”手法注重展现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内心意识的动态变化。文章第④段运用了这种“意识流”手法,细致写出曹千里对老马的认识,请加以梳理概括。
【参考答案】
1.B
2.C
3.(1)借景物描写表明缺少好的生活境况,生命力再强也难以有所作为,会留存遗憾,用以突出艰难困苦的生活给人的影响,增强了文章内蕴和深度。
(2)借景物描写表明虽处境艰难,但生机尚在,用象征手法预示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社会孕育着新的生机。语言具有哲理性,发人深省。
4.①老马是一匹迟钝麻木的马,抚摸和鞭打对它没有什么两样,甘于忍耐。②老马是一匹安分守己、不会表示反抗的马。③老马是一匹受尽磨难、失去一切后宠辱不惊的马,给人最安全的感觉。④老马是一个精神落难者形象,也是曹千里自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经历着价值迷失和自我的失落,内心又不乏希望。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流露出自己的处境与这匹寒伧的马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错误。同是天涯沦落人,是对沦落天涯的感叹,也是对同为失意人的鼓励和叹息。联系原文“‘又有什么办法呢?跛驴配瞎磨,对糟烂货噢。什么人骑什么马,什么马配什么鞍子,这不也是理所应该吗?’曹千里含笑自言自语着”,看曹千里对自己的处境以及与老马的相伴,心理上有一定的平衡,这里的叙述主要是通过对比写老马的与众不同,看起来有些迟钝麻木,并没有表现沦落的悲哀。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爱憎立见”错误。文中将枣红马与灰杂色的老马进行对比,指出骑老马最安全的结论。结合“皮鞭再乘上岁月,总有一天枣红马也会像这一匹灰杂色的老马一样,萧萧然,噩噩然,吉凶不避,宠辱无惊的吧”看,曹千里对老马有可怜,有认同,和枣红马并没有爱憎的对比。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的能力。
(1)联系语境可知,“扎错了地方”是写所处环境不好,可联想起老马和像老马一样的人的处境,“生命力再强也难以成材”是对价值的思考。这句话借景物描写委婉含蓄地揭示了生活境况对人的影响,增强了文章内蕴和深度。
(2)结合“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美么?很难说它美。然而现在是清晨,是一天的最好的时光”和文后注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这一背景,可看出“厚重的尘土遮盖不住它的绿色的生机”,表明虽处境艰难,但生机尚在,全文看,并不仅仅只是想写马,而是想以此委婉地表达自己对当时的社会和人生的看法,极具象征性,预示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社会孕育着新的生机。语言具有哲理性,发人深省。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意识流写作手法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体验。阅读文段可知,曹千里对老马的认识,主要是由设问抒发,且通过假设方式逐层深入。
由“难道对于它来说,抚摸和鞭打就没有什么两样吧?”引出“它可不像那匹枣红马,枣红马只有三岁,当你骑上的时候,哪怕无意中你的皮靴后跟碰到了它的肚子,它就会马上一个机灵,一个飞跃。如果你竟敢用鞭杆戳一下它的屁股呢,它会一蹦一蹿,一冲就是一百米,把你甩到山坡上。而如果你爱抚它,亲热它,摩挲它呢,它就会得意洋洋,昂首阔步,引颈长嘶的……”,说明这是一匹迟钝麻木的马,抚摸和鞭打对它没有什么两样,甘于忍耐。
由“那么,再设想一下,如果你干脆给它一鞭子呢?”引出“当然,谁也不会有这个胆量,可是假使你硬是把它打了呢?它会抖撒红鬃,腾空而起,化作神龙吗?它会疼痛愤怒、狼奔豕突,复归山林吗?它会横冲直撞、歇斯底里,最后跌一个粉身碎骨吗?”突出老马可能面临的处境和命运。
由“如果,它既没有化作神龙,也没有复归山林,又没有粉身碎骨,那么鞭打一次它就会迟钝一次的吧?”引出“那么,皮鞭再乘上岁月,总有一天枣红马也会像这一匹灰杂色的老马一样,萧萧然,噩噩然,吉凶不避,宠辱无惊的吧?”写岁月和遭遇给老马带来的影响,突出它是一匹受尽磨难、失去一切后宠辱不惊的马,“骑这一匹灰杂色的老马最安全”。
结合整段文字,联系文后注解,可知小说是写一个从北京下放到边疆牧区当统计员骑马去夏季牧场时一路上起伏的思潮,作者是以马喻人,写马也是在写人,文中的老马也是曹千里自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所经历的价值迷失和自我的失落而内心不乏希望。
六、(2024·内蒙古呼伦贝尔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炭河(节选)
韩振远
河雾慢慢散去,几只大鸟在河面缭绕,一会儿腾起,一会儿又从水面掠过,那该是灰鹤吧。不远处,几只鸟呆头呆脑地站在河边,歪着长脖子,像睡着了一样,忽然又把头伸进河水,闪电一样快,然后,伸长了脖子,把什么东西吞下去。河沿子人把这种鸟叫老等。老等是个阴谋家,潜伏在水边,站在一个地方不动,有时候一站就是一上午,哪怕泥淤了腿,也纹丝不动,等河里有鱼游过,伸长脖子,把尖尖的喙像飞镖一样,投进水里,鱼就被插上来。臭蛋①师傅讲过,老等也叫老鹳,学名鹳雀,课本里就有一篇《登鹳雀楼》的课文。铁锁想着鹳雀就笑了。他想,爹、妈还有自个儿,可不就是鹤雀,河里的炭就是鱼。鹤雀是天天等,爹是等了两年才等到一次炭河。
师傅心急火燎地跑过来。朝爹喊:这个财旺,敢叫娃站到水里。
爹说:臭蛋,你到底是来捞炭,还是当娃娃头?
师傅浑身是泥,连脸上也是,被太阳晒干了,一说话脸上的泥皮就往下掉。铁锁从没有见过师傅这种滑稽样子。师傅却很郑重,对爹说:你也不能让铁锁再下河。
爹说:这黄河野滩,天王老子都不管,你倒家家都管,我说你就别操这心了,谁不心疼自家娃。
妈说:臭蛋,别跑了,先吃油厚旋,还热着呢。
师傅一乐,嘿嘿笑,说:有油厚旋吃啊,我去找几颗野蒜。说话间就钻进芦苇丛。一会儿出来,手里就有了一把绿生生的野蒜苗。
爹大笑,说:到底是当师傅的,吃得讲究。
师傅说:我是沾八爷的便宜。
爹说:看你说的,咱都是沾河的便宜哩,不捞炭,谁舍得吃油厚旋。
太阳挂在头顶,铁锁朝天上望去,白花花的晃眼。河水涌动,也白花花晃眼。怎么就没有一点风,湿热湿热,太阳晒得人都要蜕层皮。滩上的炭已有一大堆,铁锁想,就是和师傅两家,恐怕三年都烧不完。
爹从水里上来,放下铁筛,说:不捞了,不捞了。
铁锁说:怎么不捞了,水里不是还有吗?
爹说:你当捞炭就光是个捞,还要往回拉,拉不到家里,这炭早晚还是河里的。
才一小会儿,车辙就浸出了水。爹说:不敢多歇,再歇车脚子就陷进去了,走,使劲。走到岔河时,铁锁看见师傅的平车架子还放在滩上,孤零零的,怎么看都不像平车了,那师傅呢,还在水边来回跑吗?
终于把一车炭送到河边崖下,爹累得都快喘不过气来了。才一趟,铁锁就觉得在河滩上拉炭比捞炭累多了,浑身都快散了。又拉一趟,妈说:娃骨头嫩,就让他在崖边歇着。
爹说:锁,知道捞炭是怎么回事了吧。
爹和妈又下了滩。六一爹妈也开始把炭往上转,却不见六一。铁锁问:六一呢?六一妈说:在芦苇里捉蚂蚱找鸟窝呢。六一爹说:就你惯着娃,看人家铁锁,多懂事。铁锁被人一夸,反倒觉得不好意思了,就不想再坐在崖根让人看见。
河滩上,几个拉着平车的人过了岔河,不等车停稳,爹就喊起来:你看,大水要下来啦!
铁锁朝沟槽里望去,一股水在悄悄流,水头泛起白沫,像无数条狂奔的蛇,摇头晃脑,迅疾恣意。爹忽然受了惊一样,朝后面喊:大水来了,快上岸啊!后面的人也跟着喊:大水来了,上岸啊!一声接一声,喊声就传到了夹滩上,也被河风吹落到水面上。那边捞炭的人撒腿往回跑,一个个惊得屁滚尿流。
铁锁觉得一股凉气逼来,笼罩了全身,爹当过十几年艄公②,也沉不住气了,手忙脚乱。总算上岸了。爹又下到滩里,帮六一爹,六一爹又回过头帮东生,都上岸了。所有的人都瘫坐在地上,朝河里望,转眼间,本来空旷的河滩一片汪洋,河水像疯了一样,涌动着狂躁的浪。
妈说:可惜还有那么多炭没拉上来。
爹说:没拉上来的就不是咱的。
六一妈忽然瘫倒在地,大哭:六一,六一还在夹滩!
六一爹急了,一下子扑到河里。
爹大喊:七叔,你不会水,去找死啊。
马上也跟着下到水里,将六一爹死死抱住,喊:这阵势,就是会水的也不敢去。
六一爹坐在水里,哇哇哭。
河水更大了,那面的夹滩在一点点缩小,被雾霭笼罩,一片苍茫。一群水鸟围着夹滩盘旋,突然又腾向高空。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芦苇丛中钻出来,站在白白亮亮的水边,呆头呆脑地朝四面望,好像还不知道涨大水了,夹滩眼看就要被淹没。
爹说:这下好了,六一有救了。
妈说:臭蛋也不会水。
爹说:不要紧,臭蛋有办法。
铁锁攀上了崖,站在柿树下,朝河里喊:师傅!
师傅拉着六一朝这边跑,很快就被岔河挡住,岔河水也涨了,奇怪,师傅好像并不慌,一手拉着六一,站在水边呆呆地看。
水越来越大,连夹滩也全被淹没了,芦苇、蒲草、蒲柳都倾斜了身子,就要匍匐到水里去。铁锁顿时明白,师傅是拉着六一坐上了搁在夹滩上的平车架子往下漂?那平车架子就是一条小船,正好能坐两个人。铁锁看清了,师傅拿在手里划水的竟是自家那柄铁锨。两个人没有半点惊慌,六一还嘻嘻地笑着,朝岸上的人招手呢。快到夹马口,都漂下去有七八里了,河面渐渐变宽,岸边水流变缓,爹跳下水,黑狗也跳下水,两人一个扯,一个推,平车架子就靠上岸了。
六一还在嘻嘻地笑,像在河里旅游了一趟,很享受的样子。师傅的脸更黑了,上了岸,将铁锨扔到一边,突然一拳把爹打翻在地。爹喊:臭蛋,你疯了,为什么打我?
师傅喊:叫你让铁锁请假,叫你捞炭。
爹爬起来,哈哈笑,说:打得好,该打该打。
铁锁不明白,请假是师傅同意了的,这会儿为什么打爹。河水更大了。浪涛连天,雾气弥漫,连西面的崖也看不见了。
(有删改)
【注】①臭蛋即师傅,本叫刘满强,老高中生,村里的新老师调走后,没人来村里教书,他就被支书安排教课。②铁锁爹是个艄公,到河里跑船经常一月半月不回家。
【链接】《炭河》描写的是某个清晨,铁锁被爹叫醒后跟着爹去捞炭,顺便跟师傅请假,而师傅不放心铁锁的安全,也慌忙拉了平板车去炭河捞炭的故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臭蛋,你到底是来捞炭,还是当娃娃头”,表现出“爹”对师傅的戏谑和两人的亲密关系。
B.小说写师傅救六一以及多次反对铁锁来捞炭,表现了师傅对学生的关心展现了乡村教师的朴实和崇高。
C.铁锁爹把炭拉上岸,又帮六一爹,六一爹又回过头帮东生,表现出乡村百姓的朴实与乐于助人的性格。
D.铁锁妈因为很多炭没有拉上来而发牢骚,表现出她对丈夫深深的不满以及心胸狭隘的性格特点。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捞炭、拉炭是小说的主线,节选部分围绕着如何把炭拉上岸展开,情节越紧凑,越显示出生活的不易和人情的质朴。
B.小说描写点面结合,既将镜头对准个体人物进行细致描摹,又照顾到群体渲染,富有生动的现场感。
C.小说语言风趣幽默,如写铁锁爹和师傅的对话“到底是当师傅的,吃得讲究”“我是沾八爷的便宜”,表现力极强。
D.小说在情节推进过程中采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意蕴丰富,感染力极强,使小说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3.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
4.这篇小说擅长以清新质朴的语言,讴歌自然美与人性美,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淳朴、大美的人情世界,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D
2.D
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读者展现炭河早晨充满地域特色的自然风光,烘托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引出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儿童的视角写铁锁看见水鸟后自然想起师傅讲解的课文中的鹳雀,引出下文人们捞炭拉炭,充满了童真童趣。突出人物形象。铁锁由水鸟的等待想到了一家人捞炭的经历,烘托出人们捞炭生活的艰辛,有力地突出百姓们为了生计辛勤劳作的形象。
4.本文描写了炭河地区美丽的自然风景:河水安静与汹涌、水草茂盛、水鸟安闲与躁动,充满诗情画意;本文讴歌了炭河沿岸人们美好的人性:铁锁是憨厚的乡村后生,“爹”是壮实淳朴的船工,师傅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乡村老师,“妈”是朴实的乡村妇女,他们互帮互助,这些形象生动鲜活,读来使人为之感动;作者以自然美烘托温暖人性美,两者交相辉映,表现了作者对炭河及其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表现出她对丈夫深深的不满以及心胸狭隘的性格特点”理解错误,原文是“妈说:可惜还有那么多炭没拉上来”,铁锁妈只是感到很惋惜。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采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理解错误,全文都是记叙和描写,作者的情感全部蕴含在里面,没有抒情的表达方式。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画线句是一段景物描写,描写的地点是河边,时间由“河雾慢慢散去”看应该是早晨,主要描写了大鸟,“几只大鸟在河面缭绕,一会儿腾起,一会儿又从水面掠过”,展现了大鸟自在的生存状态;“不远处,几只鸟呆头呆脑地站在河边,歪着长脖子,像睡着了一样,忽然又把头伸进河水,闪电一样快,然后,伸长了脖子,把什么东西吞下去”,生动描写大鸟捕鱼的情景。这些描写既富有生机,祥和安宁。因此这段景物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读者展现炭河早晨充满地域特色的自然风光,烘托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作为文章的开头,这段景物描写起到了引出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作用。由“大鸟”想到了鸟的名字,“臭蛋师傅讲过,老等也叫老颧,学名鹳雀,课本里就有一篇《登鹳雀楼》的课文”,自然想起师傅;还有由“老等”想到了拉炭,“他想,爹、妈还有自个儿,可不就是鹳雀,河里的炭就是鱼。鹳雀是天天等,爹是等了两年才等到一次炭河”。这段联想以儿童的视角写铁锁看见水鸟后自然想起师傅讲解的课文中的鹳雀,引出下文人们捞炭拉炭,充满了童真童趣。
“老等”捕鱼不易,“潜伏在水边,站在一个地方不动,有时候一站就是一上午,哪怕泥淤了腿,也纹丝不动,等河里有鱼游过,伸长脖子,把尖尖的喙像飞标一样,投进水里,鱼就被插上来”,人们拉炭更不易,“爹是等了两年才等到一次炭河”。这段描写突出人物形象。铁锁由水鸟的等待想到了一家人捞炭的经历,烘托出人们捞炭生活的艰辛,有力地突出百姓们为了生计辛勤劳作的形象。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意图、审美取向的能力。
考生要抓住“以清新质朴的语言,讴歌其自然美与人性美,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淳朴、大美的人情世界”找到答题方向,即展现“自然美”“人性美”的“人情美”的“大美的人情世界”。
先看自然美,文章描写了炭河地区美丽的自然风景,开头描写炭河清晨的美景,“河雾慢慢散去,几只大鸟在河面缭绕,一会儿腾起,一会儿又从水面掠过,那该是灰鹤吧。不远处,几只鸟呆头呆脑地站在河边,歪着长脖子,像睡着了一样,忽然又把头伸进河水,闪电一样快,然后,伸长了脖子,把什么东西吞下去”,宁静恬淡;中间还描写了河水“一股水在悄悄流,水头泛起白沫,像无数条狂奔的蛇,摇头晃脑,迅疾恣意”,还有夹滩“芦苇、蒲草、蒲柳都倾斜了身子,就要匍匐到水里去”。这里的自然风光优美而有诗情画意,河水安静与汹涌、水草茂盛、水鸟安闲与躁动,充满诗情画意。
文章也讴歌了炭河沿岸人们美好的人性,铁锁是憨厚的乡村后生,“爹”是壮实淳朴的船工,师傅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乡村老师,“妈”是朴实的乡村妇女,他们之间的感情美好而真挚,如师傅对铁锁的关爱,“师傅心急火燎跑过来。朝爹喊:这个财旺,敢叫娃站到水里”;还有人们之间的互相帮助,“爹又下到滩里,帮六一爹,六一爹又回过头帮东生,都上岸了。所有的人都瘫坐在地上”,师傅去救助六一,“师傅是拉着六一坐上了搁在夹滩上的平车架子往下漂”,这些形象生动鲜活,读来使人为之感动。
这里的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人们之间淳朴的情感融为一体,以自然美烘托温暖人性美,两者交相辉映,表现了作者对炭河及其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七、(2024·广西玉林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荷花
贠靖
每年入了伏,秦岭终南山下的千亩荷塘就碧波荡漾,朵朵荷花亭亭玉立。
这都是荷花的功劳。老支书说,这女子可了不得哩,身上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儿,这一点还真随了她奶奶。老支书嘴里的荷花是颜奶奶家的孙女颜碧荷,大家都叫她荷花。怎么个了不得?当年颜奶奶当妇女队长那阵,带着村里的娘子军在终南山下开挖了一片鱼塘,让周围村庄的老乡很是羡慕了一阵,县里还来开了现场会。如今她孙女荷花从奶奶手里接过接力棒,领着村里的留守妇女将一片干涸的烂泥塘变成了千亩荷塘,你说厉害不厉害?
为建这千亩荷塘,荷花可是吃了不少苦头。现在想起来,当初也是为了赌一口气。荷花丈夫玉军看到村里的后生都搭伙一拨拨地出去打工,就动了心思,荷花却不愿意他走。荷花说,非得出去呀?咱奶,咱爹,咱娘一辈子没出去,不过得好好的?
玉军见说服不了荷花就躺下了,赌气给她个脊背。荷花也躺下给他个脊背。荷花一觉醒来,睁开眼,玉军不知什么时候偷偷地跑了。荷花一下子就来了气。她给丫丫穿上鞋子,拧过脸去对着墙壁,吧嗒吧嗒掉起眼泪来。丫丫仰起脸问:“妈妈怎么哭啦?”她擦擦眼说:“没事!”
她生气的是,丈夫竟然和她的心隔着一层,不声不响地便走了。她心里嘀咕着,我又不是非拦挡着不让你去。这不是想着爹妈年纪大了,丫丫还小。说穿了,人家还不是担心你没出过远门,在外头吃苦头么?荷花静下心来想,我不信在村里就活不成了,我荷花一定要活出个样儿来给你瞧瞧,在村里日子照样能过得风生水起。
荷花决定在门前的臭水塘里种荷花。她从小就爱美。这一片干涸的臭水塘要都栽种了荷花,那该有多美呀!
爹听了荷花的想法,放下碗,抹抹嘴,第一个站起来表态说:“媳妇儿,爹支持你,就咱们家那些地,你想种啥就种啥!”娘也表态说:“我跟你爹意见一样,都支持你!”荷花说:“光你们支持不行。爹,您得去做村里人的工作,把大伙都发动起来种荷花,只有连成了片,才能成气候哩!”
爹面带难色道:“荷花你是知道的,就咱村那些人,都是些死脑筋,只惦记着眼前的那点利益,都一窝蜂地出去给人打工。出门在外,那钱是好挣的?”荷花虽然生气,但说到底还是刀子嘴豆腐心,心里头一个劲祈祷着,巴望他们在外边能顺顺当当的。
娘说:“老头子,你就给个准话,动员大伙种荷花的事能不能做通工作?”爹踅着眉头说:“我看悬。”爹刚出马,在大伯那里就碰了钉子。大伯鼻孔里哼哼地冷笑着:“老二,你得管管你家这媳妇儿,不能任由着她的性子胡来。她也不想想,那荷花是能吃呀,还是能当钱花?”
爹就站在那一遍遍地解释,大伯说:“你就是说破大天我也不种!”
晚上,荷花说:“爹,明天您在屋歇着,我去找大伙商量!”
“去了好好说啊!”娘叮咛。
荷花没去找那些死脑筋的大老爷们儿,而是一家一家去找那些留守在家的姐妹们,给大伙摊开来说了她想种荷花发展观光旅游的想法。她们中有人将信将疑。荷花就问:“你们想不想你们的男人都早点回来?”这句话戳到了姐妹们的心坎上。她们都使劲地点着头。这就对了,荷花把握十足地说:“只要你们听我的,咱把这一大片荷塘种起来,成了气候,也学着周边的村子,把观光旅游做起来,不是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了?那他们还在外头瞎折腾啥哩?!”“也是哩。”姐妹们说,“荷花,还是你想得长远。”
事情并非一帆风顺。累倒也罢了,让荷花感到委屈的是,这事遭到了长辈们的一片骂声:这媳妇儿真是个害人精哩,好端端地唆使媳妇儿们种啥荷花,净出幺蛾子哩!
夜里,荷花打来一盆水,撩起来一下一下地洗着脸上、胳膊上、腿上的泥巴。洗完了一个人躺进被窝里,浑身酸痛。她悄悄地咬着被角流着泪。
早起爹和娘都不在屋,荷花心里有些慌,忙出屋去寻。拉开门她一下子愣住了。门前的泥塘里叽叽喳喳站满了人,爹和娘跑在最前面,大伯也在人伙里,他们都捾起裤腿,在弯腰把破壳而出的荷苗栽种到淤泥里。老支书抬起手擦着额颅上的汗说:“荷花,还愣着干啥呀,快下来瞧瞧行不行?”荷花使劲点着头,两眼一热,背过脸去。
上千亩荷塘连成片在风中摇曳的时候,游客们就蜂拥而至,一拨一拨地走进画一般的荷塘里来。媳妇儿们把各人的看家本事都使了出来,荷包鱼,荷包鸡,荷包饭、野菜疙瘩,吃得那些来观光游玩的城里人赞不绝口。他们挤在荷塘间的田埂上,拿出手机、照相机,横着拍,竖着拍,恨不得把荷塘的美景一股脑全装进相机里带回去。
荷花又把姐妹们组织起来,将地头堆成山的玉米杆收集起来,把玉米皮里面的那几层揭下来,洗净晾干,用硫磺熏白了,染上颜色,编成一件件别致的手包、杯垫、坐垫和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
夜色下,月光水一样从指缝里流淌出来,欢笑声也银铃般在影影绰绰暗香浮动的荷塘上回荡。姐妹们在筹划着一个更大胆的设想:她们要学着城里人,把村子发展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家乐、手工艺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公司”。荷花说,这回人手可咋够呀?有姐妹试探着问一句:“要不要打电话把那些外出的死鬼们叫回来呀?”荷花说:“谁稀罕他们哩!咱姐妹们不照样把荷塘弄成了!”
“这是说谁呢?”黑暗中有人问了一句:“你们的手工艺品卖不卖呀,这些小物件在广东那边可抢手哩,有多少收多少!”有人很快就听出音来,荷花反应过来立马回敬了一句:“谁稀罕哩!”人却站起来跑了过去,举起拳头雨点般在玉军结实的肩膀上捶打着。玉军笑嘻嘻躲避着,一群人起着哄从荷塘边的树荫里钻了出来。
这一夜千亩荷塘就失去了往日的平静。
(摘编自《贠靖作品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到了颜奶奶的事迹,意在衬托荷花不服输,能吃苦,坚毅的性格和精神,表现了农村妇女坚贞不屈,勇敢的品质。
B.小说中三次描写荷花落泪,第一次是因为对丈夫行为的恼怒,第二次是因为不被理解和艰辛,第三次是终于得到众人的支持而感动。
C.“举起拳头雨点般在玉军结实的肩膀上捶打”这一细节,表明荷花心中的怨气没有消除,并觉得自己也可以把事业搞好,不需要帮忙。
D.结尾处“荷塘就失去了往日的平静”暗示在荷花这个成功案例的鼓舞下,外出打工的丈夫们纷纷回来共同把农村建设发展起来。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倒叙手法,先写当前千里荷塘繁盛的场景,再回顾荷花如何带动乡里建设千亩荷塘,增强了阅读效果,这与鲁迅《祝福》的手法相似。
B.小说与孙犁的《荷花淀》一样善于塑造女性形象,其中荷花这一人物,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展现了新时代农村女性的聪慧和坚韧。
C.文章内容安排得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作者用大量笔墨写荷花劝说亲人和村民们建设荷塘的过程,而描述如何动手建设的过程则较为简略。
D.文章用荷花的有限视角讲述了这个新农村建设的故事,让读者跟随着她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去欣赏小说,这增加了文章的可信性和亲切性。
3.小说以“荷花”为题,有哪些丰富的意蕴?
4.有人认为,“诗化小说是一种追求诗美效果的小说。”请结合文本,分析本篇小说如何体现这种特点?
【参考答案】
1.D
2.D
3.①“荷花”是指小说中的主人公,颜奶奶家的孙女颜碧荷,大家都叫她荷花。②“荷花”留在村里建设新农村的做法遭到村里人的反对,但是她没有放弃,这与荷花不屈服于世俗的品质一致。③“荷花”是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曲折进程的缩影,而荷花最终成为千亩荷塘,也象征着新农村建设最终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4.①语言表达上的抒情意味。如:“夜色下,月光水一样从指缝里流淌出来,欢笑声也银铃般在影影绰绰暗香浮动的荷塘上回荡”将主人公的欣喜之情寄寓在抒情上,体现诗意的语言之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小说主题多维探究-环境描写
思路引入
环境描写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衬景,怎样的环境生成怎样的性格,怎样的性格决定人物怎样的命运,人物的命运蕴含作品的主题。我们可以从小说中人物所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去探寻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对情节发展的作用,进而破解作品的主题意蕴。环境描写常常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还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
典例分析
典例一
环境,不仅仅是人物活动的场域,往往还带有象征或隐喻的性质,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如《荷花淀》中的片段: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小说的主题是战争,但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非硝烟弥漫、血肉横飞,而是轻松愉快、诗意盎然,请问作者为何如此处理?
【赏析】
①采用轻松愉快的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正面表现善良、朴实、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闪耀出的人性的光辉。②采用轻松愉快的环境描写,与随后发生的战争场景形成对比,表达战争对美好环境、祥和生活的破坏,侧面衬托了反战主题。③采用轻松愉快的环境描写,也表达了浪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典例二
《秦琼卖马》的故事背景被设置在民国时期的保定城,具体的时间是民国二十二年立秋。小说一共有两处自然环境的描写,开头一处,“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作者充分借助“知了的鸣叫”这个具有季候性特征的景物,突出了“立秋”这个时间。结尾一处,“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这处环境描写除了呼应小说开篇对立秋时分的景物描写之外,还有着渲染氛围的作用,“秋风一片”的广袤渲染出了一种浓烈的悲凉氛围,有着明显的暗示性。
结尾部分杨成岳的唱词是“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可见,杨成岳在借曲传情,在表达一腔愁苦之情。他仗义疏财、济人困苦,本来应该高兴,怎么反倒是一片愁情呢?他的愁情因何而起?他既不是为了失去的三千大洋,也肯定不是为了毁坏的赝品。他唱词中的“愁人”应该暗指王超杰,他在替王超杰而愁。他的愁情应该是源自对王超杰身世变迁的感怀,曾经的他,一票难求,听他“一出戏可真是不易,一张票要卖到十五块大洋”;中风之后,不能登台,而今的他生计艰难,只能卖出自己的心爱之物。
【赏析】
杨成岳的这种感怀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世事无常,人生无常,小说的主题含有悲凉的气息。命题者恰怡在这里设置了考查点,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环境描写暗示小说主题的作用——“以‘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收尾,借秋意加深来传达人世的苍凉之感”。
典例三
《变色龙》反映的是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俄国的社会现状。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便交代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环境,如“四下一片寂静”“广场上一个人都没有”,以及“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形象地呈现了俄国社会经济的萧条,以至于饭馆的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但是,即使在经济如此萧条的情况下,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仍然“穿着新的军大衣”,并“没收”了一筛子“醋栗”。社会环境的细节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统治阶层对下层社会的欺压和豪夺的“主题”。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笔锋一转,从“一个人也没有”到“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大家仿佛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般,把目光聚集到了一条咬人的“狗”和一个追狗的“人”身上。从静态到动态的画面转变,从还“带着睡意”到瞬间充满精神,可知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民众在精神上的空虚和百无聊赖之态。从第一到第三自然段,作者通过对几个细节的描写及环境的前后对比,将低迷的社会状况和慵懒的生存状态呈现在读者面前,画面感强烈。读者在动静结合的环境描述下如同置身其中,既拉近了与小说的距离,也深化了情感体验。
技法总结
一、从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命运的影响的角度去分析主题意蕴;
二、探寻小说中的时代背景、社会特点,认识人物形象在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的时代特征;
三、环境描写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的性质,也可从中揣摩主题。
针对练习
一、(2023·山东潍坊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牲畜林
[意大利]卡尔维诺
在那扫荡的日子里,树林里像集市一般热闹非凡。山间小路以外的灌木丛和树林中,赶着母牛和小牛的人家,牵着山羊的老太婆和抱着大鹅的小姑娘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有人连逃难的时候还带着家兔。
膘肥体壮的公牛和大腹便便的母牛很多,它们走在陡峭的山坡上简直不知道往哪里迈脚。山羊的处境则好多了。但最高兴的还莫过于骡子,总算有这么一次可以不负重地走路,而且还能边走边啃树皮。母鸡栖息在树上,可把松鼠吓坏了。
那天早晨,农民朱阿·德伊·菲奇正在树林深处砍柴。他头天晚上就离开了村子,睡在林子里,打算第二天一早采蘑菇。
朱阿·德伊·菲奇是个矮胖子,圆圆的脸膛黑里透红。他头戴一顶绿色圆锥形毡帽,上面插着根野鸡毛,圆鼓鼓的肚子上,一条带圆点的红围巾系住了打满蓝色补丁的裤子。
“朱阿,你在这里干什么。”从长满苔藓的岩石后面,走出长着小胡子的农民。是他的老乡,牵着头白胡子大山羊。“德国鬼子进村了,正挨个搜查牲口棚呢!”
“天哪,糟糕了!他们肯定会找到我那头奶牛‘花大姐’,把它带走。”朱阿大声说。
朱阿丢下木柴、斧头和蘑菇篮子,撒腿就跑。
朱阿用那两条短腿飞快地跑着,下坡时就像一只滚动的球,上坡时气喘吁吁。翻过一道山脊,村子便展现在眼前。处在群山之中的山村,早晨空气清新柔和,不时传来德国人的叫喊声和用拳头砸门的声音。
他的家就在前面,门依然关着,门口的破锅里种满了罗勒。
就在这时,突然从一个拱门下传来了脚步声,朱阿赶紧躲进门洞,用力向后收缩圆鼓鼓的肚子。这是一个长得农民模样的德国兵,短短的制服遮不住那长胳膊、长脖子,他的腿也很长,拿着一杆像他一样高的破枪。他离开了同伴,想独自捞点什么。他边走边用鼻子嗅着。扁平的军帽下,一张脸东张西望。“哞……”“花大姐”叫了起来。听到这声音,德国兵的精神为之一振,迅速向牛棚走去。朱阿紧张得气都喘不过来了。
他看到德国人在凶狠地踢着门,肯定很快会破门而入。于是就绕到房子后面,走进干草棚,在草堆下翻找起来。那里藏着一杆老式双筒猎枪和子弹袋。他把两颗打野猪的子弹推上膛,子弹袋系在腰上,平端着枪,悄悄地走到牛棚门口。
德国兵正牵着牛往外走。那是一头漂亮的、带黑点的红色小母牛,因此绰号叫“花大姐”。它性情温顺,但又很固执。站在那里不动。德国人不得不在后面推着让它走。
躲在墙后面的朱阿开始瞄准了。要知道,他是村子里最蹩脚的猎手,从来瞄不准,不要说野兔子,就连一只松鼠也没打到过。当他朝树上的鸟儿开枪时,它们甚至动也不动。他想对准德国人的胸膛,可是准星正对着的却是牛屁股。“天哪!如果我想打死德国兵,遇难的却是‘花大姐’,怎么办?”朱阿这样想,不敢贸然开枪。
德国兵为了追赶逐渐远去的伙伴,想抄近路,走入了树林。现在凭借树干的遮挡,朱阿更容易跟随他。这时候德国兵大概会距离牛远一点,可能有机会开枪了。
德国兵在林子里转悠,对自己看到的东西感到惊奇:小鸡栖息在树上,豚鼠从树洞向外伸头探脑。简直像诺亚方舟一样。看,他看到小路上有只兔子,它圆鼓鼓的,听到响声不但不跑,反而趴在地上不动。德国人松开牵牛的绳子,一把抓住了它的耳朵。提着吱吱乱叫、左右扭动的兔子,为了不使兔子跑掉,他不得不高举手臂,跳来跳去。
朱阿骑在一棵老橡树高高的树枝上,一直盯着提兔子的德国兵。虽然兔子不时地变换姿势,但总是离不开准星。朱阿觉得有人在拉他背心的下摆,一看,是个梳着辫子、满脸雀斑的小姑娘。她说:“朱阿,别打死我的兔子,反正德国人已经把它拿走了。”
德国兵来到一个布满灰岩石、长满绿苔藓的地方,附近只有几棵干枯的松树,前面就是悬崖。一只母鸡正在洒满松枝的地上觅食。德国人急忙去追鸡,兔子乘机溜走了。
这是一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是全村最穷的老太婆吉鲁米娜的。它很快被德国兵抓住了。
朱阿埋伏在岩石的高处,用石头垒了个枪座。实际上,他修筑的是个掩体,只留下一个可以放枪筒的射击孔。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
听到枪声,德国人看到手中的鸡没了尾巴。接着又一声,翅膀丢了一只。又是一枪,母鸡的毛全部剥光,心惊胆颤的德国兵抓住鸡的脖子。朱阿的第四枪恰好打在他手下面一点的鸡脖子上,他手中只剩下了一个鸡头。他飞快地把鸡头扔掉,撒腿就跑。但再也找不到路了,前面是个乱石崖。石崖边上长着棵角豆树,上面趴着一只大猫。
要知道,很久以来,这个林子里就有一只凶恶的野猫,专门捕食飞禽,有时甚至到村子里偷鸡吃。原以为可以听到猫呼噜声而聊以自慰的德国兵,看到那只凶狠的动物,竖起全身的毛向他扑来,他感到快要被野猫的利爪撕成碎片。人和野猫在厮打中一起滚下了石崖。
就这样,朱阿这个劣等射手,受到了像全村最伟大的游击队员和猎手一样的欢迎。人们用公积金给可怜的吉鲁米娜买了一窝小鸡仔。
(有删改)
文本二:
轻是一种价值而非缺陷。文学是一种生存功能,是寻求轻松,是对生活重负的一种反作用力。我的写作方法一直涉及减少沉重:人的沉重感,天体的沉重感,城市的沉重感;我一向致力于减少故事结构和语言的沉重感。关于轻,的确存在着一种包含着深思熟虑的轻,正如我们都知道也存在着轻举妄动的那种轻一样。
(摘自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朱阿杂乱的着装和家门口的破锅里种满了芳香的罗勒,是为了突出战乱中农民生活的穷困和窘境。
B.兔子的一动不动既照应前文农民逃难携带家兔,又似对德军的嘲讽和蔑视,使小说真实中有荒诞。
C.结尾写人们给吉鲁米娜买了一窝小鸡仔,为小说的大团圆结局又增添了一丝温暖,余味悠长。
D.作者让朱阿手中的枪一次次举起,又一次次放下,故意制造障碍,反而增添了小说的结构张力。
2.关于文中朱阿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朱阿与德国兵的外貌行为描写都诙谐可笑,但感情意味不同。
B.朱阿为保护自己的财产“花大姐”才拿起武器,符合小农身份。
C.朱阿多次不开枪不仅是因为怕误伤牲畜,还怕打不中反被还击。
D.朱阿虽然枪法很差却成了消灭法西斯的英雄,具有讽刺的意味。
3.文中关于牲畜林的描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如何理解卡尔维诺“化重为轻”的创作观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二、(2023·浙江杭州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敲铜锣的孩子
袁省梅
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铜锣黄亮的声音在羊凹岭的巷里响了起来,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着,耍把戏的来了。
敲铜锣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宽大的棉袄随着胳膊的摆动,像罩了个罩子般硬撅撅地晃,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露了半截。他看上去也不冷,额头冒着汗,把一面铜锣敲得嘹亮。戏台子下蹲的、站的来了好多人。冬闲,人们都出来看个热闹。
开始演出了。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已经脱了棉袄棉裤,光着脊背,只穿条灰白的单裤子,在一个黑脸大汉的指挥下,钻火圈、骑单车、抛大缸……
表演顶尖刀的是敲铜锣的孩子和黑脸大汉。一把亮闪闪的尖刀,一头顶在那孩子的脖子上,另一头顶在黑脸大汉的脖子上。一旁的铜锣皮鼓噼里啪嚓,敲打得紧紧慢慢。看热闹的人心也跟着紧紧慢慢地乱扑腾,就见那黑脸大汉和那孩子顶着尖刀,伸开着两臂,一步一步转着圈,走得缓慢、沉重。只见那孩子的脸涨得紫红黑亮,眼睛瞪得溜圆,眼珠子快要蹦出来般,凸出了眼眶,亮的尖刀已经深深戳进了他的喉里。细的棍子一点点弯曲,弯曲……终于,在一阵急促的锣鼓声中,在人们的唏嘘中,棍子咔嚓折断。那孩子和黑脸大汉慢慢收了气息,微微笑着向一周的人鞠躬致意。
人们看着那孩子,顺出一口气,旋即就嗷嗷地叫起好来。人们是没想到这小小的孩子,黑黑瘦瘦的,还有这般好的气功。有胆大的娃娃悄悄走上去,想摸那孩子的肚子。那孩子故意将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们小心地刚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瘪了下去,吓得娃娃手一弹,倏地缩回。那孩子就嘿嘿笑,一旁的人都嘿嘿笑。
锣声又响在羊凹岭的巷子时,敲铜锣的孩子开始挨家挨户地收粮食了。
那孩子见了门,不进去,站在门口把铜锣敲得响亮。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或者是,一瓢麦子三四个玉米穗,反正是,家里有啥,就给点啥。那孩子见人拿了东西出来,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过铜锣,接了粮食。出了门,他把铜锣里的粮食装到一只灰的布袋子里。
走到二豁子家门口时,巷里闲坐的人使着眼色不让那孩子在二豁子家门口敲铜锣。
二豁子没有男人,一个寡妇扯着七个淌鼻涕的娃娃,日子过得烂抹布样皱巴。况且,凭着二豁子的性格,她除了能给你一口唾沫一顿斥骂,还能有什么?
那孩子看着人们给他挤眼扯嘴的,以为人家跟他开玩笑,他也朝人们挤眼扯嘴地逗闹。笑闹中,就站在二豁子家门口把铜锣咣咣地敲响了。
筛晃着一头枯草样乱发的二豁子看见那孩子手上捧着锣,站在当门口,脸上就黑下一层,噘着嘴,不耐烦地摆着手,走走走。
那孩子却不走。
二豁子看那孩子的黑眼睛溜溜地瞪着她,短的头发硬撅撅地直愣愣,就有点可笑。
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
那孩子不说话,也不走。
门口看热闹的人哄地笑了,都说留下吧,给二豁子当儿子吧。
捧铜锣的孩子还是不说话,笑笑,把铜锣往二豁子脸前凑。二豁子看见铜锣暗哑的光映出那孩子谦卑的倦容,抬眼就看见那孩子的眼神也清明,也倔强,好像是,还有点忧郁。
二豁子的心莫名地疼了一下。
这娃。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
有人说,做她娃多好,省得你跟个讨饭的一样可怜。
那孩子突然敲响了铜锣,咣的一声,响亮,突兀,也寒凉,冰块般撞向每个人。人们一个哆嗦,还没回过神来,那孩子缓缓地说,我不是讨饭的。说着,一手提着铜锣,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到肩上,在人们的一片惊叹中,走了。
那孩子走了好一会儿了,木槌撞在铜锣上的声音,当当当,还清凉凉地响在二豁子的耳边,细碎,纷乱。
这娃,脾气还挺大。
嗤,再大也是个耍把戏讨饭的。
别说了。二豁子突然大吼一声,白白黑黑的碎语刀切般没了,人们瞪着二豁子,不明白她好好的,咋就生气了。
二豁子从裤腰里摸出一个黑灰的手绢,抽出五角钱,把手绢包好,又塞到腰里,一手抓了三四个玉米棒子,踏踏地跑了出去。人们面面相觑,抬头看天,讪讪地,天要变了,好像是。
人们撵着二豁子时,她已经往回走了。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人们看见那孩子的手上捏着一张皱巴巴的五角钱。过了一会儿,那孩子提着铜锣还在那儿站着。
夕阳红亮,将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又温暖。
(有删改)
文本二: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世界上,除了人,就是物(人其实也是一种物)。物,包括景物、器物、建筑物等,这些统称为景物。所以文学描写的对象,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人物与景物。至于细节描写、细部描写、场面描写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展开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景物描写通常具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作用。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敲铜锣的孩子表演顶尖刀时极其紧张,演完后则微笑地向人们鞠躬致意,幽默地逗弄着娃娃们,前后对比鲜明,一位在艰难生活中乐观抗争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B.作者注重对出场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敲铜锣孩子“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露了半截”,二豁子“筛晃着一头枯草样乱发”等描写,用笔精省,却凸现人物的生活状态。
C.“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这一细节描写充分体现了二豁子的心理活动:她非常同情、喜欢敲铜锣的孩子,但是否收养这个孩子,她内心还是犹豫。
D.周围看热闹的人们听见锣声就拿出家中粮食给敲铜锣的孩子,并且劝孩子不要在二豁子门口敲锣,以免自讨没趣等情节,说明羊凹岭地区乡风淳朴,人们与人为善。
2.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铜锣黄亮的声音在羊凹岭的巷里响了起来,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着,耍把戏的来了”,对于耍把戏的欢迎说明羊凹岭的人们精神生活富足。
B.倒数第②段,“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以动作描写表现敲铜锣的孩子对二豁子的反转行为有点惊讶,下意识地用敲锣表示感谢。
C.文中“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这是二豁子喜欢孩子的表现。
D.演出结束后,敲铜锣的孩子挨家挨户收粮食时,“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这说明羊凹岭的人们把他当作讨饭子。
3.小说中敲铜锣的孩子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达到了独到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二简要赏析。
三、(2024·广东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鳟鱼游荡的小溪
[苏]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文本一:
这个元帅还很年轻。战斗中的损伤和行军使他的那张脸失去了光泽。除了疲惫不堪的行军和战斗,他几乎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不知晓。他从来就未曾想过从马鞍上俯身简单问一问农民,他的马匹所踩踏的草叫什么名字。无休止的战争教会了他保持沉默,教会了他忘却自己的生活。
那是在冬天,元帅的骑兵团在一个小城里过夜。白雪覆盖的山峦在夜里银光闪闪。①小城周围绵延着山毛榉森林,只有天上的星星在不停地闪烁,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凝滞不动了。
元帅住进了一家旅馆,独自一人坐在小客厅里的壁炉旁。他累坏了,只想一个人待着。整座小城都被白雪覆盖着,寂静无声。他现在很需要这种已经让他不太习惯的安静。
元帅紧盯着壁炉里燃烧的木块,并没有发现一位脸庞消瘦的老人已经走进客厅。这位陌生人穿着一身蓝色的带补丁的燕尾服。陌生人走到壁炉旁,伸出冻僵的双手去取暖。元帅抬起头,不满地问道:
“先生,您是谁?为什么会不声不响地出现在这里?”
“我是音乐家鲍姆维斯,”陌生人答道,“我之所以轻手轻脚地进来,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冬天的夜晚,人会情不自禁地不发出任何声响。”
这位音乐家的脸庞和说话声让人产生了一丝好感,于是元帅思忖了片刻,说道:
“请坐到壁炉边吧,先生。我承认,我在生活里很少能够遇上这样安静的夜晚,所以我很高兴能和您说说话。”
“谢谢您,”音乐家回答道,“不过,假如您允许的话,我想坐到钢琴边弹会儿钢琴。一个音乐主题已经折磨了我两个小时了。我必须把它演奏出来,可是在楼上,在我的房间里,根本就没有钢琴。”
“好吧……”元帅答应了,“虽然对我来说,这个夜晚的宁静毫无疑问比最神圣的音响都惬意得多。”
鲍姆维斯坐到钢琴前,非常轻地演奏起来。元帅觉得,小城周围那厚厚的然而很轻盈的雪仿佛发出了声音;冬天仿佛在歌唱,被厚厚的白雪压弯了的山毛榉树枝仿佛在歌唱;甚至壁炉里的火苗也在歌唱。
“您恐怕是一个了不起的钢琴家吧?”元帅说道。
“不,”鲍姆维斯停了下来,说,“我只是在别人的婚礼和节日晚会上演奏而已。”
台阶旁传来马匹的嘶鸣声。
“好啦,”鲍姆维斯站起来,“他们来叫我啦。我得向您道别啦。”
“您这是上哪儿去?”元帅问道。
“两里地之外的山里,住着一个护林员,”鲍姆维斯答道,“女歌唱家玛丽娅·采尔尼现在就在护林员家里做客。今天是她二十三岁的生日,她举办了一个小小的生日晚会。②可是有哪一个晚会能够缺了老演奏员鲍姆维斯呢?”
元帅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先生,”他说道,“如果我加入你们的行列,跟你们一起在护林员的房子里度过这个夜晚,您会不会觉得这样太唐突?”
“随您的意愿吧。”鲍姆维斯有节制地鞠了一躬,回答道,不过显然,元帅的话还是让他有点惊讶。
“不过,”元帅开口道,“这件事对谁也别说。我摸黑走下台阶,悄悄地坐上停在那口井旁的马车。”
“可以,随您的便吧。”鲍姆维斯重复了一遍,再次鞠了一躬,走出门去。
元帅笑了起来。这天晚上他没喝一口酒,可是一丝不经意间泛起的陶醉感忽然以一股罕见的力量控制了他的全身。
③“到真正的冬天里去!”他自言自语道,“到森林里去,到黑乎乎的大山里去!这该多么惬意啊!”
他披上披风,悄无声息地走出旅馆,穿过花园,跨上井边停着的马车。
马儿在裹上一层银装的原野上飞奔。雪花飞到马儿热乎乎的脸上,融化了。严寒使森林变得更有魔力。深色的常春藤牢牢地缠住山毛榉树的树干,仿佛要尽力把树干里那些生机盎然的树汁捂暖和些。
突然,马儿在一条溪流旁停了下来。这条小溪没有封冻。它湍急地泛着水花,哗哗地淌过石块,从山洞里,从满是倒下的树木和冻硬了的落叶的密林里流出。
马儿走到小溪边饮水。不知是什么东西在马蹄下的水里闪现了一下,划出一道耀眼的水流。马儿受到惊吓,猛地一蹿,在狭窄的道路上跑开了。
“是一条鳟鱼,”车夫说道,④“一条快乐的鱼儿!”
元帅微微笑了一下。陶醉之感还没有过去。当马车来到一片山林中的空地上,停在一座有高高屋顶的老房子前面时,元帅仍然没有从陶醉中清醒过来。
房子的窗户里灯光明亮。门开了,元帅抖落身上的披风,拉着鲍姆维斯的手,一间走进灯火通明的低矮的房间,在门槛旁停了下来。房间里有一些穿着考究的男男女女。
一个女人站了起来。元帅望了她一眼,便立刻猜出,这就是玛丽娅·采尔尼……
(有删改)
文本二:
高尔基曾说过,“每一个人就其天性而言,都是艺术家”。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又不得不自行熄灭掉艺术和诗意的激情。而帕鸟斯托夫斯基以其抒情的文字迫使我们重新去发现人身上的这一美好的天性。在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里,心灵的丰富与单纯完好地融合在一起,构筑成一个美妙的艺术世界。
“大自然之恋”也是帕乌斯托夫斯基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就帕鸟斯托夫斯基作品那质朴清新的艺术风格而言,还是就作家执着于对人的心灵的铸造而言,他对俄罗斯大自然的眷恋都是一股强大的内在精神力量。在帕乌斯托夫斯基构建的人的生存状态之高度艺术情感化这一理想精神家园里,对大自然的生命体验是人的心灵世界实现艺术情感化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帕乌斯托夫斯基看来,自然与我们人的心灵情感息息相通,自然具有独立的、需要我们以整个心灵的力量去充分感受的生命意义。
(摘编自董晓《白色的虹:帕乌斯托夫斯基短篇集·译者序》)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轻元帅长年征战,战争给他留下伤病和疲惫,让他忘却自己的生活,很少关注其他方面,习惯了冷漠和独处。
B.音乐家鲍姆维斯痴迷音乐,钢琴演奏技艺高超,经常在别人的晚会上演奏,他的偶然出现打破了元帅沉闷的军旅生活。
C.鲍姆维斯的钢琴演奏唤醒了元帅被战争侵蚀的麻木心灵,元帅陶醉在美妙的音乐和自然之景中,内心开始苏醒。
D.元帅对于参加生日晚会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但鲍姆维斯觉得元帅的请求比较唐突,既不敢拒绝又感到无可奈何。
2.下列对文本一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描写小城周围的景色,既表现了战争的压抑,也透露出希望,暗示下文情节的发展。
B.句子②表现出鲍姆维斯对自己演奏水平的自信,也表现出他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友善。
C.句子③反映出元帅的内心渴望,他想要去感受真正的生活,在寒冷的冬天去冷静地反思战争。
D.句子④一语双关,既是描写自然之景,照应标题,也暗示了元帅此时欢快自由的心境。
3.简要说明文本一中音乐家提出告别前,元帅对音乐家态度的变化过程。
4.文本二评论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艺术创作是“大自然之恋”,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的。
四、(2024·吉林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家铺子(节选)
茅盾
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
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儿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幸福,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恳切地说:“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么?可是现今时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
林先生叹一口气苦笑着,算是谦逊。
上海客人顿了一顿,又接着说下去:
“贵镇上的市面今年又比上年差些,是不是?内地全靠乡庄生意,乡下人太穷,真是没有法子——呀,九点钟了!怎么你们的收账伙计还没来呢?这个人靠得住么?”
林先生心里一跳,暂时回答不出来。虽然是七八年的老伙计,一向没有出过岔子。但谁能保到底呢!而况又是过期不见回来。上海客人看着林先生那迟疑的神气,就笑:那笑声有几分异样。忽然那边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
“爸爸,寿生回来了!一身泥!”
显然林小姐的叫声也是异样的。林先生跳起来,又惊又喜,着急地想跑到柜台前去看,可是心慌了,两腿发软。这时寿生已经跑了进来,当真是一身泥,气喘喘地坐下了,说不出话来。林先生估量情形不对,吓得没有主意,也不开口。上海客人在旁边皱眉头。过了一会儿,寿生方才喘着气说:
“好险呀!差一些儿被他们抓住了。”
“到底是强盗抢了快班船么?”
林先生惊极,心一横,倒逼出话来了。
“不是强盗。是兵队拉夫呀!昨天下午赶不上趁快班。今天一早趁航船,哪里知道航船听得这里要捉船,就停在东栅外了。我上岸走不到半里路,就碰到拉夫。西面宝祥衣庄的被他们拉去了。我跑得快,抄小路逃了回来。他妈的,性命交关!”
寿生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林先生,又说道:
“都在这里了。聚市的那家黄茂记很可恶,这种户头,我们明年要留心!——我去洗一个脸,换件衣服再来。”
林先生接了那手巾包,捏一把,脸上有些笑容了。他到账台里打开那手巾包来。先看一看那张“清单”,打了一会儿算盘,然后点检银钱数目:是大洋十一元,小洋二百角,钞票四百二十元,这全部付给上海客人,照账算也还差一百多元。林先生凝神想了半晌。斜眼偷看了坐在那里吸烟的上海客人几次,方才叹一口气,割肉似的捧到上海客人跟前。又说了许多好话,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叹口气:“再加一点吧,我也熬不过这个年关呀。”
林先生几乎想哭出来,没有话回答,只是叹气。除了央求那上海客人再通融,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林先生忍痛又把这几天内卖得的现款凑成了五十元,这才把那位叫人头痛的上海收账客人送走了。
此时已有十一点了,天还是飘飘扬扬落着雪。买客没有半个。林先生纳闷了一会儿,和寿生商量本街的账头怎样去收讨。两个人的眉头都皱紧了。都觉得本镇的六百多元账头收起来真没有把握。寿生挨着林先生的耳朵悄悄地说道:
“听说南栅的聚隆,西栅的和源,都不稳呢!这两处欠我们的,就有三百光景,这两笔倒账要预先防着,吃下了,可不是玩的!”
林先生脸色变了,嘴唇有点抖。
“不过,师傅,随他们去造谣罢,你不要发急。荒年传乱话,听说是镇上的店铺十家有九家没法过年关。时势不好,市面清得不成话。素来硬朗的铺子今年都打饥荒,也不是我们一家困难!天塌压大家,商会里总得议个办法出来;总不能大家一齐拖倒,得市面更加不像市面。”
看见林先生急苦了,寿生姑且安慰着,忍不住也叹了一口气。
雪是愈下愈密了,街上已经见白。偶尔有一条狗垂着尾巴走过,抖一抖身体。摇落了厚积在毛上的那些雪,就又悄悄地夹着尾巴走了。自从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冷落凄凉的年关!此时,远在上海,日本军的重炮正在发狂地轰毁那边繁盛的市廛。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年关将至之时,讲述了上海来的客人向林老板讨债的经过,勾勒出一幅旧社会的末世景象。
B.上海客人先是“很恳切地”称林先生是好人,后来面对林先生的哀求却无动于衷;要求,“再加一点吧”,足见其世故、伪善。
C.林先生是个安分守己、规矩老实的生意人。作者用林先生想方设法还账,毫不隐瞒收入等情节,刻画出其诚信、忠厚的形象特点。
D.与鲁迅《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相比,作者都是将社会投影在一间小店铺中,但“林家铺子”展示了更为宏大的政治经济图景。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首段“索索”“冷清清”“嚓嚓”等叠词的使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特点,渲染了萧条阴郁的气氛,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小说情节集中紧凑,又曲折有致。如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这处描写使叙事突起波潮,此后情节的发展也一波三折。
C.小说结尾写到日本军重炮轰毁上海市廛,与第二段中“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形成呼应,情节严谨,构思缜密。
D.节选部分主要是以人物为线索,多条线索平行展开,矛盾冲突复杂,其中寿生到乡镇收账,途中遭遇兵队拉夫的过程是小说的明线。
3.小说中结尾处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个人·时代·苦难;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叹息。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五、(2024·广东潮州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杂色(节选)
王蒙
①这大概是这个公社的革命委员会的马厩里最寒伧的一匹马了。
②瞧它这个样儿吧:灰中央杂着白、甚至还有一点褐黑的杂色,无人修剪、因而过长而且蓬草般的杂乱的鬃毛。磨烂了的、显出污黑的、令人厌恶的血迹和伤斑的脊梁。肚皮上的一道道丑陋的血管。臀部上的深重、粗笨因而显得格外残酷的烙印……尤其是挂在柱子上的、属于它的那副肮脏、破烂、沾满了泥巴和枯草的鞍子——胡大呀,这难道能够叫作鞍子吗?即使你肯于拿出五块钱做报酬,你也难得找到一个男孩子愿意为你把它拿走,抛到古尔格朗山谷里去的。鞍子已经拿不成个儿了,说不定谁的手指一碰,它就会变成一洼水、一摊泥或者一缕灰烟的呢。
③“又有什么办法呢?跛驴配瞎磨,对糟烂货噢。什么人骑什么马,什么马配什么鞍子,这不也是理所应该吗?”曹千里含笑自言自语着,又像是与这匹可怜的老马搭讪着,立在灰杂色马的近旁,拍一拍它的脖颈,又亲昵而且友好地在它的颧骨和腮上为它搔搔痒、顺顺毛。这是何等的恩典哟,换一匹别的马,一准会因为舒服和感激而摇起尾巴、晃起脑袋来的,有的马还会主动地把脸凑近你,在你的手掌上蹭过来,蹭过去,这样的马可真会拍马——不,应该叫作拍人了吧?这是讨人欢喜的啊。然而老马一动也不动,包括眼神。老马的眼珠子叫人想起年久污浊的两块表蒙子。
④难道对于它来说,抚摸和鞭打就没有什么两样吧?它可不像那匹枣红马,枣红马只有三岁,当你骑上的时候,哪怕无意中你的皮靴后跟碰到了它的肚子,它就会马上一个机灵,一个飞跃。如果你竟敢用鞭杆戳一下它的屁股呢,它会一蹦一蹿,一冲就是一百米,把你甩到山坡上。而如果你爱抚它,亲热它,摩挲它呢,它就会得意洋洋,昂首阔步,引颈长嘶的……那么,再设想一下,如果你干脆给它一鞭子呢?当然,谁也不会有这个胆量,可是假使你硬是把它打了呢?它会抖撒红鬃,腾空而起,化作神龙吗?它会疼痛愤怒、狼奔豕突,复归山林吗?它会横冲直撞、歇斯底里,最后跌一个粉身碎骨吗?如果,它既没有化作神龙,也没有复归山林,又没有粉身碎骨,那么鞭打一次它就会迟钝一次的吧?那么,皮鞭再乘上岁月,总有一天枣红马也会像这一匹灰杂色的老马一样,萧萧然,噩噩然,吉凶不避,宠辱无惊的吧?所以,大家都说骑这一匹灰杂色的老马最安全。是啊,当它失去了一切的时候,它却得到了安全。而有了安全就会有一切,没有了安全一切就变成了零。这可真是颠扑不破的金玉良言噢!
⑤曹千里睒一睒眼,微微一笑,摇一摇头,深深地吐了一口气,用力地又吸了一口气。经过这么一番自创的“气功”动作之后,他的自我感觉似乎颇有改善,觉得清爽了许多。而周围的一切,包括这匹老马和它的鞍子,也变得可以过得去,可以“凑合”,也还“不赖”的了。空气清凉,干草味儿和马粪味儿再加上炊烟味儿,令人依依。
⑥天已经大亮了,那个曾经带来自己的遥远的慰藉的残月正在失去自己的形体。月光是温顺的,昨夜,在月光下一切都变得模糊、含混因而接近起来;但是此刻,蓝晶晶的天空和红彤彤的太阳又把这个世界的所有的成就和缺陷清理出来、雕刻出来、凸现出来了。
⑦从马厩向外望去,千打垒的土墙东倒西歪,接头处裂出了愈来愈宽的缝子,有的缝子里已经长出了耐旱的、多刺的植物了——多可惜,扎根扎错了地方,生命力再强也难以成材!到处是牲畜的,甚至还有人的粪便以及由于饲养人员管理不善而散落的草料,还有丢弃不用了的废木轮、绳子头、皮条、古老而又笨拙的马食槽子……至于把地上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融合起来,统一起来的则是“五行”中最伟大的一“行”——土。在这个终年少雨的地方,到处是飞扬的尘土。
⑧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美么?很难说它美。然而现在是清晨,是一天的最好的时光。清晨,从马厩的破屋顶边斜着望上去,可以看到几簇抖颤着的树叶,厚重的尘土遮盖不住它的绿色的生机。
(有删改)
【注】小说《杂色》写于198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叙写了从北京下放到边疆牧区当统计员的曹千里骑马去夏季牧场时一路上起伏的思潮。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段花大量笔墨对马的外貌进行细致描写,突出了一匹因饱经风霜而伤痕累累、因不再健壮而无人在意的老马。
B.曹千里拍老马的脖颈,又为它搔痒、顺毛,并自言自语,话里话外都流露出自己的处境与这匹寒伧的马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C.曹千里因一套自创的“气功”动作而变得神清气爽,从而改变了对这匹老马、破败的马鞍子,乃至周遭一切的看法。
D.天已经大亮,残月失去形体,天空和太阳清理、雕刻、凸现了世界的所有成就和缺陷,既点明了时间节点,也加深了文章的内蕴。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段以夸张的笔法写鞍子的破败,从侧面进一步写出灰杂色老马的艰难处境。
B.本文写两种马对待人的行为的不同反应,一个主动迎接一个无动于衷,借马喻人,借马讽人,引人深思。
C.文章第④段写意气风发、精神抖擞的枣红马与“萧萧然,噩噩然,古凶不避,宠辱无惊”的老马形成鲜明对比,爱憎立见。
D.文章运用别致、幽默的语言,以高明的自嘲,展现曹千里丰富的内心世界。
3.文中两个画线句子虽是写景,但内涵深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意识流”手法注重展现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内心意识的动态变化。文章第④段运用了这种“意识流”手法,细致写出曹千里对老马的认识,请加以梳理概括。
六、(2024·内蒙古呼伦贝尔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炭河(节选)
韩振远
河雾慢慢散去,几只大鸟在河面缭绕,一会儿腾起,一会儿又从水面掠过,那该是灰鹤吧。不远处,几只鸟呆头呆脑地站在河边,歪着长脖子,像睡着了一样,忽然又把头伸进河水,闪电一样快,然后,伸长了脖子,把什么东西吞下去。河沿子人把这种鸟叫老等。老等是个阴谋家,潜伏在水边,站在一个地方不动,有时候一站就是一上午,哪怕泥淤了腿,也纹丝不动,等河里有鱼游过,伸长脖子,把尖尖的喙像飞镖一样,投进水里,鱼就被插上来。臭蛋①师傅讲过,老等也叫老鹳,学名鹳雀,课本里就有一篇《登鹳雀楼》的课文。铁锁想着鹳雀就笑了。他想,爹、妈还有自个儿,可不就是鹤雀,河里的炭就是鱼。鹤雀是天天等,爹是等了两年才等到一次炭河。
师傅心急火燎地跑过来。朝爹喊:这个财旺,敢叫娃站到水里。
爹说:臭蛋,你到底是来捞炭,还是当娃娃头?
师傅浑身是泥,连脸上也是,被太阳晒干了,一说话脸上的泥皮就往下掉。铁锁从没有见过师傅这种滑稽样子。师傅却很郑重,对爹说:你也不能让铁锁再下河。
爹说:这黄河野滩,天王老子都不管,你倒家家都管,我说你就别操这心了,谁不心疼自家娃。
妈说:臭蛋,别跑了,先吃油厚旋,还热着呢。
师傅一乐,嘿嘿笑,说:有油厚旋吃啊,我去找几颗野蒜。说话间就钻进芦苇丛。一会儿出来,手里就有了一把绿生生的野蒜苗。
爹大笑,说:到底是当师傅的,吃得讲究。
师傅说:我是沾八爷的便宜。
爹说:看你说的,咱都是沾河的便宜哩,不捞炭,谁舍得吃油厚旋。
太阳挂在头顶,铁锁朝天上望去,白花花的晃眼。河水涌动,也白花花晃眼。怎么就没有一点风,湿热湿热,太阳晒得人都要蜕层皮。滩上的炭已有一大堆,铁锁想,就是和师傅两家,恐怕三年都烧不完。
爹从水里上来,放下铁筛,说:不捞了,不捞了。
铁锁说:怎么不捞了,水里不是还有吗?
爹说:你当捞炭就光是个捞,还要往回拉,拉不到家里,这炭早晚还是河里的。
才一小会儿,车辙就浸出了水。爹说:不敢多歇,再歇车脚子就陷进去了,走,使劲。走到岔河时,铁锁看见师傅的平车架子还放在滩上,孤零零的,怎么看都不像平车了,那师傅呢,还在水边来回跑吗?
终于把一车炭送到河边崖下,爹累得都快喘不过气来了。才一趟,铁锁就觉得在河滩上拉炭比捞炭累多了,浑身都快散了。又拉一趟,妈说:娃骨头嫩,就让他在崖边歇着。
爹说:锁,知道捞炭是怎么回事了吧。
爹和妈又下了滩。六一爹妈也开始把炭往上转,却不见六一。铁锁问:六一呢?六一妈说:在芦苇里捉蚂蚱找鸟窝呢。六一爹说:就你惯着娃,看人家铁锁,多懂事。铁锁被人一夸,反倒觉得不好意思了,就不想再坐在崖根让人看见。
河滩上,几个拉着平车的人过了岔河,不等车停稳,爹就喊起来:你看,大水要下来啦!
铁锁朝沟槽里望去,一股水在悄悄流,水头泛起白沫,像无数条狂奔的蛇,摇头晃脑,迅疾恣意。爹忽然受了惊一样,朝后面喊:大水来了,快上岸啊!后面的人也跟着喊:大水来了,上岸啊!一声接一声,喊声就传到了夹滩上,也被河风吹落到水面上。那边捞炭的人撒腿往回跑,一个个惊得屁滚尿流。
铁锁觉得一股凉气逼来,笼罩了全身,爹当过十几年艄公②,也沉不住气了,手忙脚乱。总算上岸了。爹又下到滩里,帮六一爹,六一爹又回过头帮东生,都上岸了。所有的人都瘫坐在地上,朝河里望,转眼间,本来空旷的河滩一片汪洋,河水像疯了一样,涌动着狂躁的浪。
妈说:可惜还有那么多炭没拉上来。
爹说:没拉上来的就不是咱的。
六一妈忽然瘫倒在地,大哭:六一,六一还在夹滩!
六一爹急了,一下子扑到河里。
爹大喊:七叔,你不会水,去找死啊。
马上也跟着下到水里,将六一爹死死抱住,喊:这阵势,就是会水的也不敢去。
六一爹坐在水里,哇哇哭。
河水更大了,那面的夹滩在一点点缩小,被雾霭笼罩,一片苍茫。一群水鸟围着夹滩盘旋,突然又腾向高空。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芦苇丛中钻出来,站在白白亮亮的水边,呆头呆脑地朝四面望,好像还不知道涨大水了,夹滩眼看就要被淹没。
爹说:这下好了,六一有救了。
妈说:臭蛋也不会水。
爹说:不要紧,臭蛋有办法。
铁锁攀上了崖,站在柿树下,朝河里喊:师傅!
师傅拉着六一朝这边跑,很快就被岔河挡住,岔河水也涨了,奇怪,师傅好像并不慌,一手拉着六一,站在水边呆呆地看。
水越来越大,连夹滩也全被淹没了,芦苇、蒲草、蒲柳都倾斜了身子,就要匍匐到水里去。铁锁顿时明白,师傅是拉着六一坐上了搁在夹滩上的平车架子往下漂?那平车架子就是一条小船,正好能坐两个人。铁锁看清了,师傅拿在手里划水的竟是自家那柄铁锨。两个人没有半点惊慌,六一还嘻嘻地笑着,朝岸上的人招手呢。快到夹马口,都漂下去有七八里了,河面渐渐变宽,岸边水流变缓,爹跳下水,黑狗也跳下水,两人一个扯,一个推,平车架子就靠上岸了。
六一还在嘻嘻地笑,像在河里旅游了一趟,很享受的样子。师傅的脸更黑了,上了岸,将铁锨扔到一边,突然一拳把爹打翻在地。爹喊:臭蛋,你疯了,为什么打我?
师傅喊:叫你让铁锁请假,叫你捞炭。
爹爬起来,哈哈笑,说:打得好,该打该打。
铁锁不明白,请假是师傅同意了的,这会儿为什么打爹。河水更大了。浪涛连天,雾气弥漫,连西面的崖也看不见了。
(有删改)
【注】①臭蛋即师傅,本叫刘满强,老高中生,村里的新老师调走后,没人来村里教书,他就被支书安排教课。②铁锁爹是个艄公,到河里跑船经常一月半月不回家。
【链接】《炭河》描写的是某个清晨,铁锁被爹叫醒后跟着爹去捞炭,顺便跟师傅请假,而师傅不放心铁锁的安全,也慌忙拉了平板车去炭河捞炭的故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臭蛋,你到底是来捞炭,还是当娃娃头”,表现出“爹”对师傅的戏谑和两人的亲密关系。
B.小说写师傅救六一以及多次反对铁锁来捞炭,表现了师傅对学生的关心展现了乡村教师的朴实和崇高。
C.铁锁爹把炭拉上岸,又帮六一爹,六一爹又回过头帮东生,表现出乡村百姓的朴实与乐于助人的性格。
D.铁锁妈因为很多炭没有拉上来而发牢骚,表现出她对丈夫深深的不满以及心胸狭隘的性格特点。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捞炭、拉炭是小说的主线,节选部分围绕着如何把炭拉上岸展开,情节越紧凑,越显示出生活的不易和人情的质朴。
B.小说描写点面结合,既将镜头对准个体人物进行细致描摹,又照顾到群体渲染,富有生动的现场感。
C.小说语言风趣幽默,如写铁锁爹和师傅的对话“到底是当师傅的,吃得讲究”“我是沾八爷的便宜”,表现力极强。
D.小说在情节推进过程中采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意蕴丰富,感染力极强,使小说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3.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
4.这篇小说擅长以清新质朴的语言,讴歌自然美与人性美,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淳朴、大美的人情世界,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七、(2024·广西玉林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荷花
贠靖
每年入了伏,秦岭终南山下的千亩荷塘就碧波荡漾,朵朵荷花亭亭玉立。
这都是荷花的功劳。老支书说,这女子可了不得哩,身上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儿,这一点还真随了她奶奶。老支书嘴里的荷花是颜奶奶家的孙女颜碧荷,大家都叫她荷花。怎么个了不得?当年颜奶奶当妇女队长那阵,带着村里的娘子军在终南山下开挖了一片鱼塘,让周围村庄的老乡很是羡慕了一阵,县里还来开了现场会。如今她孙女荷花从奶奶手里接过接力棒,领着村里的留守妇女将一片干涸的烂泥塘变成了千亩荷塘,你说厉害不厉害?
为建这千亩荷塘,荷花可是吃了不少苦头。现在想起来,当初也是为了赌一口气。荷花丈夫玉军看到村里的后生都搭伙一拨拨地出去打工,就动了心思,荷花却不愿意他走。荷花说,非得出去呀?咱奶,咱爹,咱娘一辈子没出去,不过得好好的?
玉军见说服不了荷花就躺下了,赌气给她个脊背。荷花也躺下给他个脊背。荷花一觉醒来,睁开眼,玉军不知什么时候偷偷地跑了。荷花一下子就来了气。她给丫丫穿上鞋子,拧过脸去对着墙壁,吧嗒吧嗒掉起眼泪来。丫丫仰起脸问:“妈妈怎么哭啦?”她擦擦眼说:“没事!”
她生气的是,丈夫竟然和她的心隔着一层,不声不响地便走了。她心里嘀咕着,我又不是非拦挡着不让你去。这不是想着爹妈年纪大了,丫丫还小。说穿了,人家还不是担心你没出过远门,在外头吃苦头么?荷花静下心来想,我不信在村里就活不成了,我荷花一定要活出个样儿来给你瞧瞧,在村里日子照样能过得风生水起。
荷花决定在门前的臭水塘里种荷花。她从小就爱美。这一片干涸的臭水塘要都栽种了荷花,那该有多美呀!
爹听了荷花的想法,放下碗,抹抹嘴,第一个站起来表态说:“媳妇儿,爹支持你,就咱们家那些地,你想种啥就种啥!”娘也表态说:“我跟你爹意见一样,都支持你!”荷花说:“光你们支持不行。爹,您得去做村里人的工作,把大伙都发动起来种荷花,只有连成了片,才能成气候哩!”
爹面带难色道:“荷花你是知道的,就咱村那些人,都是些死脑筋,只惦记着眼前的那点利益,都一窝蜂地出去给人打工。出门在外,那钱是好挣的?”荷花虽然生气,但说到底还是刀子嘴豆腐心,心里头一个劲祈祷着,巴望他们在外边能顺顺当当的。
娘说:“老头子,你就给个准话,动员大伙种荷花的事能不能做通工作?”爹踅着眉头说:“我看悬。”爹刚出马,在大伯那里就碰了钉子。大伯鼻孔里哼哼地冷笑着:“老二,你得管管你家这媳妇儿,不能任由着她的性子胡来。她也不想想,那荷花是能吃呀,还是能当钱花?”
爹就站在那一遍遍地解释,大伯说:“你就是说破大天我也不种!”
晚上,荷花说:“爹,明天您在屋歇着,我去找大伙商量!”
“去了好好说啊!”娘叮咛。
荷花没去找那些死脑筋的大老爷们儿,而是一家一家去找那些留守在家的姐妹们,给大伙摊开来说了她想种荷花发展观光旅游的想法。她们中有人将信将疑。荷花就问:“你们想不想你们的男人都早点回来?”这句话戳到了姐妹们的心坎上。她们都使劲地点着头。这就对了,荷花把握十足地说:“只要你们听我的,咱把这一大片荷塘种起来,成了气候,也学着周边的村子,把观光旅游做起来,不是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了?那他们还在外头瞎折腾啥哩?!”“也是哩。”姐妹们说,“荷花,还是你想得长远。”
事情并非一帆风顺。累倒也罢了,让荷花感到委屈的是,这事遭到了长辈们的一片骂声:这媳妇儿真是个害人精哩,好端端地唆使媳妇儿们种啥荷花,净出幺蛾子哩!
夜里,荷花打来一盆水,撩起来一下一下地洗着脸上、胳膊上、腿上的泥巴。洗完了一个人躺进被窝里,浑身酸痛。她悄悄地咬着被角流着泪。
早起爹和娘都不在屋,荷花心里有些慌,忙出屋去寻。拉开门她一下子愣住了。门前的泥塘里叽叽喳喳站满了人,爹和娘跑在最前面,大伯也在人伙里,他们都捾起裤腿,在弯腰把破壳而出的荷苗栽种到淤泥里。老支书抬起手擦着额颅上的汗说:“荷花,还愣着干啥呀,快下来瞧瞧行不行?”荷花使劲点着头,两眼一热,背过脸去。
上千亩荷塘连成片在风中摇曳的时候,游客们就蜂拥而至,一拨一拨地走进画一般的荷塘里来。媳妇儿们把各人的看家本事都使了出来,荷包鱼,荷包鸡,荷包饭、野菜疙瘩,吃得那些来观光游玩的城里人赞不绝口。他们挤在荷塘间的田埂上,拿出手机、照相机,横着拍,竖着拍,恨不得把荷塘的美景一股脑全装进相机里带回去。
荷花又把姐妹们组织起来,将地头堆成山的玉米杆收集起来,把玉米皮里面的那几层揭下来,洗净晾干,用硫磺熏白了,染上颜色,编成一件件别致的手包、杯垫、坐垫和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
夜色下,月光水一样从指缝里流淌出来,欢笑声也银铃般在影影绰绰暗香浮动的荷塘上回荡。姐妹们在筹划着一个更大胆的设想:她们要学着城里人,把村子发展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家乐、手工艺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公司”。荷花说,这回人手可咋够呀?有姐妹试探着问一句:“要不要打电话把那些外出的死鬼们叫回来呀?”荷花说:“谁稀罕他们哩!咱姐妹们不照样把荷塘弄成了!”
“这是说谁呢?”黑暗中有人问了一句:“你们的手工艺品卖不卖呀,这些小物件在广东那边可抢手哩,有多少收多少!”有人很快就听出音来,荷花反应过来立马回敬了一句:“谁稀罕哩!”人却站起来跑了过去,举起拳头雨点般在玉军结实的肩膀上捶打着。玉军笑嘻嘻躲避着,一群人起着哄从荷塘边的树荫里钻了出来。
这一夜千亩荷塘就失去了往日的平静。
(摘编自《贠靖作品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到了颜奶奶的事迹,意在衬托荷花不服输,能吃苦,坚毅的性格和精神,表现了农村妇女坚贞不屈,勇敢的品质。
B.小说中三次描写荷花落泪,第一次是因为对丈夫行为的恼怒,第二次是因为不被理解和艰辛,第三次是终于得到众人的支持而感动。
C.“举起拳头雨点般在玉军结实的肩膀上捶打”这一细节,表明荷花心中的怨气没有消除,并觉得自己也可以把事业搞好,不需要帮忙。
D.结尾处“荷塘就失去了往日的平静”暗示在荷花这个成功案例的鼓舞下,外出打工的丈夫们纷纷回来共同把农村建设发展起来。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倒叙手法,先写当前千里荷塘繁盛的场景,再回顾荷花如何带动乡里建设千亩荷塘,增强了阅读效果,这与鲁迅《祝福》的手法相似。
B.小说与孙犁的《荷花淀》一样善于塑造女性形象,其中荷花这一人物,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展现了新时代农村女性的聪慧和坚韧。
C.文章内容安排得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作者用大量笔墨写荷花劝说亲人和村民们建设荷塘的过程,而描述如何动手建设的过程则较为简略。
D.文章用荷花的有限视角讲述了这个新农村建设的故事,让读者跟随着她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去欣赏小说,这增加了文章的可信性和亲切性。
3.小说以“荷花”为题,有哪些丰富的意蕴?
4.有人认为,“诗化小说是一种追求诗美效果的小说。”请结合文本,分析本篇小说如何体现这种特点?
八、(2024·广东茂名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危险的人物
王鲁彦
夏天的一个早晨,惠明先生的房内坐满了人。这是因为子平,惠明先生的侄子,刚从T城回来,所以林家塘的邻居们都走过来和他打招呼。他离家很久,已有八年了。他穿着一身洋服,走起路来,脚下的皮鞋发出橐橐的声音,庄重而且威严。他在许多中学校、大学校里教过书,不但不能以孩子相看,且俨然是许多青年的师长了。
一切都还满意,只有一件,邻居们不以为然。那就是子平的衣服,他把领子翻在肩上,前胸露着一部分的肉。外衣上明明生着扣子,却一个也不扣。
林家塘这个村庄是一个风景很好的地方。村屋接连不断,绵延到碧绿的田野中,一脉线似的小河明亮亮地蜿蜒着。整个林家塘都被围在丛林中,一年到头开着各色的花。
一天下午,林家塘的明生和仁才正在半山里砍柴。他们看见子平循着山路从山脚彳亍地走上山去,在一株大树下歇了半天,拿出一瓶酒,呆望着远方,一口一口喝着,坐了许久,又彳亍地往山顶走。明生和仁才好奇心动,便都偷偷地跟着走去。一到山巅,子平便狂呼着来回地跑了起来,跳了起来。……①奇异的事还有。子平忽然丢了酒瓶,猱升到一株大树上。他坐在桠杈上,摇着树枝,唱着歌。他玩了许久,便又跳下来喝酒,一会儿,便躺倒在大树下,似乎睡熟了。②“不要再看这些难以入目的丑态!”明生和仁才摇着头,往半山里走去。
炎热之后,壁垒似的云迅速地从山顶上腾了起来,一霎时便布满了天空。雷声如从远的海底滚出来一般,愈响愈近愈隆。接着大雨便狂怒地落着。这时,林家塘全村仿佛是恶涛中的一只小艇,簸荡得没有一刻平静。村中的人都战战兢兢地躲在屋中,不敢走出门外。
就在这时,住在村尾的农夫四林忽然听见屋外大声呼号的声音。他从后窗望出去,看见一个人撑着一顶纸伞,赤着脚,裤脚卷到大腿上,大声地唱着歌,往山脚下走。那是子平。
不久,田间正是一片黄色,早稻将熟。忽然一天,林家塘来了一个贴告示的人。大家都围着去看,只见:“……农夫栽培辛勤……租谷一律七折……县农民协会示……”
“娘的!这样好的年成,要他多管事!……”
“什么叫作农民协会!狗屁!害人的东西!”
林家塘做生意的人最多,种田的没几个。有一种不堪言说的疑惑,同时涌上了大家的心头:觉得这件事情似乎是子平在其中唆使,加上平时的鄙视,便生出了仇恨。
炊烟在各家的屋上盘绕,结成了一个大的朦胧的网,笼罩着整个村庄。夜又从不知不觉中撒下幕来,使林家塘渐渐入于黑暗的境界。不久,奇异的事发生了。有人看见头上有无数的小星拥簇成一堆,上窄下阔,发出极大的光芒。这叫作扫帚星,是一颗凶星。它被发现时,必有王莽一类的人出世,倾覆着朝代,扰乱着安静。恐怖充满了各人的心中,显然这个人已出现在林家塘了。
这消息像电似的立刻就传遍了林家塘。有几个人便相约去讽示惠明先生,探他的意见。邻居们走后,惠明先生非常地生气。他怒气冲冲地叫女仆把子平喊来。
“你知道农民协会吗,子平?”他劈头就是这样问。
“知道的。”③子平毫不介意地回答说。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不平等。不种田的人有饭吃,种田的反而没有饭吃。”
惠明先生一肚子的气愤。烟越吸越急,怒气也愈加增长起来。自己家里隐藏着一个这样危险的人,他如做梦似的到现在才知道,林家塘人的观察是多么真确。七八年来,他在林家塘是一个最有名声的人,他像一个阎王,一句话说出去,怎样重大的案件便解决。他几十年心血所争来的名声,眼见得要被这畜生破坏了!新的思想随着他的烟上来。他在夜间请了村中几个地位较高的人秘密商量许久,写好一张报告,由他领衔,打发人送到县里。
第二天早晨,这消息便已传遍了。大家都觉得心里有点痒痒,巴不得这事立刻就发作。
第三天早晨,浓厚的雾笼罩了整个林家塘。炊烟从各家的烟囱中冒了出来,渐渐混合在雾里,使林家塘更沉没在朦胧中。太阳只是淡淡地发着光,似不想冲破雾的网,给林家塘人一个清明的世界一般。
阿武婶拿着洗净了的一篮衣服回来,忽然听见一阵橐橐的皮鞋声。她回头细看时,那人已隐没在雾中了。林家塘没有第二个人穿皮鞋,她知道那一定是子平逃走了。她急忙跟着皮鞋声追去。路上遇到了明生,便叫他跟去,因为她自己是小脚,走不快的。
雾渐渐淡了起来,隐约中,脚步声忽然没有了,子平已走入小路。“哼!看你往哪里逃罢!”
明生喃喃地说着。忽然树林中起了一声狂叫,吓得他连忙站住了脚步。对面的山谷猛然又应答了一声。他看见子平捻着拳头在那里打起拳来了。
他不由得心里突突地跳。
雾已完全敛迹,太阳很明亮地照着。明生忽然看见对面来了十几个人。前面走的都背着枪,穿着军服,后面的是林家塘的邻居们,为首的是惠明先生,他们似已知道子平逃走,追了来的。“逃走了,逃走了!”大家都大声地喊了起来,“快去,快去!怕有手枪呢!”那些兵很快地卸下刺刀,装上子弹,往树林包围了去。子平似已觉得,飞步往树林外逃去。
突然间,一阵噼啪的枪声,子平倒在田中了。大家围了上去。
有几个兵士跑到他的屋子搜查。证据是一柄剑。
溪流仍点点滴滴地流着,树林巍然地站着,鸟儿啁啾地唱着快乐的歌,各色的野花天天开着,如往日一般。即如子平击倒的那一处,也依然有蟋蟀歌唱着,蚱蜢跳跃着,粉蝶飞舞着,不复记得曾有一个青年凄惨地倒在那里流着鲜红的血……呵,④多么美丽的乡村!
1927年
(选自《鲁彦作品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林家塘村民的视角看,“一个危险人物”指的是子平。小说以此为题,也暗含作者的思考:到底谁是危险人物?
B.文章开头部分粗笔勾勒了子平这一人物。“俨然是许多青年的师长了”一句表明,村民对他师长的身份的不满。
C.小说中多次写到的雾气,既是写自然环境,也具有一定的象征义。象征当时的林家塘村社会环境的阴暗、不清明。
D.文章对子平很少有客观视角的叙述,呈现出来的是村民眼中看到的、心里猜度的,以此表现村民对子平的不理解。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奇异”一词表明村民对子平言行举止的不理解,反映出他们的愚昧落后。
B.句子②中明生和仁才用“难以入目”“丑态”评说子平,可见他们对子平的抵触心理。
C.句子③中的“毫不介意”,既是子平勇气的一种表现,也是他缺乏斗争策略的表现。
D.句子④中“美丽”一词是林家塘人除掉子平后的主观感受,认为村里终于风清气正了。
3.“惠明先生一肚子的气愤”这一段写出了慧明的多重心理状况。请加以梳理概括。
4.文中有多处对林家塘景物的描写,请分析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九、(2024·四川凉山高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老辕马
申平
①这次回乡,听说了一个诡异事件,就是死去多年的王大鞭子和他的老辕马又复活了。每天半夜的时候,都会听见黄岗梁上有鞭子响。在月明之夜,还可以看见王大鞭子赶着大车,在山路上快速奔驰。三匹稍子马跑在前面,驾辕的还是他的那匹老辕马。老辕马的脖子上仍然挂着铜铃,阵阵铃声听得清清楚楚。
讲述者言之凿凿,引起我的极大兴趣。这天夜里,我便求人做伴,开车前往黄岗梁上一探究竟。那天夜里恰好有月亮,我把手机的电充得足足的,一心要录一段视频,引爆朋友圈。
黄岗梁,是我们村后的一座大山,翻过山便是草原。山路特别长,也特别陡,弯弯曲曲。即便是现在开着小汽车,也要爬行二十分钟。当年,王大鞭子和他的老辕马,就每天往返在这条路上。他们的故事,也就发生在这黄岗梁上。
那时的王大鞭子和老辕马都很年轻,在我们少年眼中,②他们的身上满是神秘光环。王大鞭子的身材并不高,但是他手里的鞭杆和鞭绳却特别长。据说王大鞭子的鞭子打得特别准,如果拉套的稍子马捣乱,他啪的一鞭子过去,不偏不倚,保准打在它的耳根子上。这是马全身最疼痛的地方,多么烈倔的马,都经不起他这一鞭子,它会疼得全身发抖,立刻变得老老实实。但是王大鞭子却从来没有打过他的辕马。这匹辕马一直跟着王大鞭子,给他的车驾辕。它身材高大,力气超群,上坡拉套,下山坐坡,没有一匹马赶得上它。而且它性格温和,充满智慧,能够及时准确领会主人的意图。就算是王大鞭子有时在车上睡着了,它也能够自己驾着大车前行,躲避过往车辆。
这些还不算奇,最奇的是那年它曾经在黄岗梁上冒死救过王大鞭子一命。
据王大鞭子自己回忆说,那是个风雪天气,他赶着大车从黄岗梁上下来。坡陡路滑,车上拉的是盐,属于重车。一路上,他不敢坐车,一手持鞭,一手紧紧抓住车闸把手,就那么步行走在老辕马身边。老辕马呢,更是抖擞精神,两条后腿不断往后坐,用整个身体稳住千斤车辆。人马一心,大车慢慢前行。当走到一个隘口的时候,路边树丛里突然窜出几只狼来,扑向前面的稍子马。人和马同时一惊。王大鞭子立刻放开车闸把手,抡起鞭子打狼。这王大鞭子真不是白叫的,一鞭子一个,把那几只狼抽得连滚带爬。但是这时稍子马却乱了套,拉车狂奔。尽管老辕马拼命后坐,但是因为王大鞭子放开了车闸,大车瞬间失去了控制,轰隆隆顺着山道飞速下滑。王大鞭子丢了鞭子,奔跑着去拉车闸,却不料被车撞倒,眼看葬身车轮之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老辕马拼死回头,一口叼住了王大鞭子的衣服,就那么拖着他,又驾着大车,一路滑到了坡底,避免了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事后王大鞭子给老辕马又磕头又作揖,感谢它的救命之恩。
后来王大鞭子和老辕马都老了。生产队分家的时候,人们生生把大车拆开分掉了,还有人要杀老辕马。这时王大鞭子上前抱住老辕马的脖子说:谁要杀它,就先杀了我。结果他什么都没要,就要了老辕马。
那些年,在县城工作的我经常回村探亲。每次回去,几乎都会看见王大鞭子在山坡上放他的老辕马。一人一马,人抽烟,马吃草,好像是一幅风景画。于是每次都特意走过去,和他聊一会儿天。
在我的印象里,王大鞭子一直都在发牢骚。他咒骂的对象,总是一些基层官员,说上面的经都是好经,硬是让下面的“歪嘴和尚”给念歪了。他咒骂的内容,根据不同时期的热点不断更新。比如他去世之前,骂得最厉害的是毁坏山林、破坏生态,他说:再这么整下去,老子往后连个放马的地方都没有了。在他唾沫横飞“控诉”的时候,老辕马总是停止吃草,站在一旁静静地听,有时候还打着响鼻,好像表示赞同。
王大鞭子和老辕马的死,还真的与毁林建房有关。以前黄岗梁山上山下,到处都草木葱茏,后来这里发现了铁矿,人们蜂拥开采,房地产开发商也随即而至,围绕铁矿到处建房。大片山林草地被毁,许多山头成了和尚头。王大鞭子只好去更远的地方放马。那天,他不知怎么掉进一个探矿的废坑里,摔断了腿,出不来了。老辕马急了,就跑回村里去找人。可是村里只有老人和小孩,③老辕马嘶鸣刨地,甚至用嘴去扯他们的衣角,他们却弄不懂它的意思。最后,老辕马只好又跑回去,自己跳进坑里去救主人。结果,他们双双被困死在里面。被人们找到后,王大鞭子和老辕马被一起葬在这黄岗梁上……那么,他们现在跑出来,想干什么呢?
回忆之间,我的车子已经爬上了黄岗梁山顶。月光下的黄岗梁,一片静谧安详,大小山头和沟壑都在沉睡,夏风里飘来野花和青草的幽香。但是矿区那边,灯光乱射,机器轰鸣,可以感觉到正有巨口在向这里一点点逼近。
时间已经到了午夜,我们的注意力,立刻全都集中到了那若隐若现的山路上。谁也不说话,屏息静气等待着神秘幽灵的出现。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但是山路上却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动静。又等了一个小时,当我带着被欺骗的感觉,准备开车返回的时候,我的耳边,却清晰地听到了一声马嘶,接着,又是一声清脆的鞭响。
啊!王大鞭子,老辕马!我的目光探照灯一样循声看去,同时举起了手机,按下了拍摄键,但是没有,山路上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而且更令我沮丧的是,同来的人竟然说他们什么也没有听见。
我们只好驱车下山。④我把车子开得很慢很慢,借着明亮的车灯,我搜索着每一寸路面。我多么希望,王大鞭子和老辕马,真的能突然出现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辕马》采用插叙的手法,插入王大鞭子和老辕马年轻时的奇特的故事,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B.老辕马颇通人性,王大鞭子两次遇险之时,它拼死救主,最后双双殒命,使小说充满了悲剧意味。
C.王大鞭子勤劳善良、辛劳一生,本该安享晚年,现代化的发展让他再无生存空间,不禁令人深思。
D.王大鞭子因山林被毁影响到他放马而义愤填膺,老辕马在一旁打着响鼻赞同王大鞭子的“控诉”。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设置悬念,通过“听说”和“诡异”激发了读者对事件发展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更具吸引力,达到“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B.王大鞭子的神奇用鞭技艺,老辕马两次神奇救主,都使人和马笼罩了神秘色彩,照应了句子②中“神秘”一词,增加了小说的传奇性。
C.句子③中通过老辕马救主时“嘶鸣、刨地、扯衣角”等一系列动作,不仅让读者看到了通人性的老辕马,又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
D.句子④中“车子开得很慢很慢”,不仅写出了长时间等待没有拍到视频的失落,最重要的对于同来的人表示没有看到的不解和困惑。
3.本文多次出现环境描写,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4.有人评价本文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传奇”,二是“隐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