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小说主题多维探究-情节发展思路引入情节也叫故事情节,指的是在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中,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一篇小说就像一串珍珠项链,而情节就是就是那线索串起来的一颗颗珍珠。高尔基说:“情节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史。”也就是说情节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小说中的重要情节一定紧密关联着小说的主题,那么小说中的哪些情节属于重要情节?一般情况下,对人物性格、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情节;与前面的故事情节相对而言,突然发生反转的情节;不合常情常理却合乎小说故事内在逻辑的情节;还有那些能突显主要人物关键性格特征的情节,都属于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因此,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情节内容。分析情节,要善于梳理故事的发展过程,了解情节的前后因果关联,把握情节发展中的矛盾冲突,我们便可以从中挖掘小说所蕴含的主旨。典例分析典例一《秦琼卖马》(2021年全国乙卷)主要由以下五个故事情节构成:王超杰到访古董店;杨成岳拒收古瓷盘;王超杰悲唱《秦琼卖马》,杨成岳答应收下大盘;王超杰再唱《奇冤报》,艺园斋钱货两讫;杨成岳掸落古瓷盘,张小武操琴唱秋风。在这五个故事情节中,最后一个情节是这篇小说的高潮部分,也是这篇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情节。【赏析】首先,这个情节揭开了故事的真相,王超杰要卖的几只雍正官窑粉彩过枝碧桃大盘是赝品。这一点,在杨成岳第一次见到盘子时就已经看出来了,当时“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并不仅仅是一种对待客人的礼貌态度,他微笑的深意全在于盘子是赝品,他之所以以“小本生意”为由婉言拒绝王超杰的原因也在这里。其次,这个情节突出刻画了小说主人公杨成岳仗义疏财、诚信为本的性格特征,体现出他具有的侠义精神。他知道“那东西顶多值上几吊钱”,却将三千大洋给了王超杰,并且认为“我们听了超杰先生两出戏,也就值了”,热爱戏曲与得知王超杰处境困厄之后的古道热肠,是他知假买假的根本原因。毁坏赝品,又是他对诚信经营的坚守,他的身上有着君子之风、仁者之风。再次,这个情节具有反转的意味,让小说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富于传奇色彩,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性。因为杨成岳的知假买假是违反常情常理的,商人的出发点是利益,连他的朋友张小武都以为他会赚钱,问他能赚多少,结果他却毁坏大盘。这个情节不合常情常理,却合乎小说内在的逻辑,因为杨成岳是一个淡视金钱、急公好义的人。这个结尾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让故事更富有传奇性,让小说更富有艺术性。典例二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是主题的最集中表现。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片段:(林冲)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得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小说中林冲和陆虞候是如林冲所言“无甚么冤仇”吗?小说安排与林冲“无甚么冤仇”的陆虞候刺杀林冲,是否不合情理?【赏析】①不是,表面上林冲和陆虞候是无冤仇,但是本质上,林冲光明磊落代表正义,而陆虞候恩将仇报代表邪恶,自古正邪不两立,因此两人之间是正邪之间的矛盾,并非“无甚么冤仇”;②并非不合情理,小说安排表面“无甚么冤仇”,但本质上正邪不两立的陆虞候刺杀林冲,更体现了正邪矛盾的不可调和,揭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典例三“故事情节是小说的整体架构”。因此,要全面把握小说的丰富内涵,还需要了解故事中的情节冲突和前后关联,在整体上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在《变色龙》中,作者对情节设置较为清楚,围绕“赫留金被咬”事件,在确认“小狗的主人到底是谁”的过程中,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反复进行了多次裁决,形象体现了他的“善变”性格,从而生动阐释了何谓“变色龙”。故事结果是小狗被安全带走,赫留金被奥楚蔑洛夫恐吓。仔细推究小说的情节发展,作者设置了两条线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狗主人的身份”,即到底是不是将军家的狗。围绕“是不是”,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和狗的态度自由切换。当不知道是谁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的态度是坚决维护的,并认为狗是一条“疯狗”,而且要弄死它;当听到有人说是将军的狗时,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的态度瞬间转变,认为他是想得到赔偿费的“鬼东西”,且变得“怜悯”起狗来;当巡警叶尔德林说不是将军的狗时,对赫留金的态度再度转为保护,并认为小狗是“下贱”的;当听到人群中说好像是将军的狗时,他对赫留金的态度又野蛮起来,并指责他是“混蛋”,而认为狗是娇贵的动物;当听到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则要收拾赫留金,并认为小狗是“伶俐”的。随着狗主人身份的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不断变化,反反复复呈现出六次转变。【赏析】在这样的情节设置下,作者将奥楚蔑洛夫的矛盾心理充分体现,前后对比强烈,将一副欺下媚上、见风使舵、性格善变的丑恶嘴脸呈现在读者眼前。读者也就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作者对这种人物的讽刺,以及对社会制度的深刻批判。技法总结一、从情节的高潮和结局,尤其是高潮部分去把握;二、根据情节中的矛盾冲突来把握(矛盾怎样发展、怎样解决);冲突是小说情节发展的推动力,它可以是外部冲突(如人与自然的斗争、人与社会的冲突)或内部冲突(如个人内心的挣扎、道德困境)。三、根据情节发展变化的原因(如生活感叹、人生哲理、社会现实、思想观念、社会风气等)来把握。针对练习一、(2023·湖南株洲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豫让行刺叶敬之赵襄子乘着马车,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地出了城门。在阳光的照射下,他的脸上发出红扑扑的油光。他的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左右摇晃着。城外不远,矗立着层层叠叠的山岭。山下河道弯曲,河上一座木桥,被垂柳挡住了半边。开路的随从过了桥,车夫鞭子一甩,催马过桥。谁料,马却“咯噔”一下停住了。马头乱摇乱晃,马蹄也往后倒退,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车头。赵襄子疑虑重重。自从杀了智伯,把智伯的人头做成了饮具之后,他整天疑神疑鬼的;而智伯的臣子豫让刺杀自己未遂,更让他提高了警惕。如今,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疑心。他拍了拍参乘青荓的肩膀,指着桥下说道:“你去看看什么情况。”青荓下了马,正了正头上的帽子,扶了扶腰间的佩剑,往桥下走去。赵襄子等候着。不知过了多久,青荓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眼见得那个随从下了桥,忽然听得一声尖利的叫喊:“主公,不好了!青荓死了!”赵襄子脑子“嗡”的一下,急忙下了马,扶着腰间的佩剑,三步并两步走近桥头,拐弯下桥。不用他吩咐,他的随从们也纷纷下马,拔出佩剑,跟着赵襄子下桥。刚到桥底,赵襄子吓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他没有看见青荓,却看见了他的仇家——豫让!豫让垂着头,握着佩剑,脸上的疤痕绷得紧紧的,使他看上去更加丑陋不堪。而豫让的脚下,就躺着青荓。鲜血浸透了青荓的衣服,往河边汩汩流淌。赵襄子怒火中烧,他拔出剑来,挥舞着,怒斥豫让道:“我原先以为,你不惜牺牲性命替主子报仇,是个义士,所以放了你。谁料,青荓与你是好友,你连他也杀掉,看来你不是义士!且吃我一剑!”豫让并不举剑,抬起头来,脸上竟有晶莹的泪珠。赵襄子的手抖了一下,剑锋低了下去。他催促豫让道:“你有什么话赶快说,说了好受死!”豫让因为吞了炭火,嗓音嘶哑。他艰难地发出声音来:“青荓发现我,欲放我走,则对不起主子;欲将我杀了,又对不起老友,所以自裁身亡。”豫让说完,扔了佩剑,往地上一跪,抚着青荓尸体,大哭起来。声音微弱如蚊虫之鸣,粗粝似老树之皮,似凄风掠过。在场的人,无不低头垂泪。赵襄子提剑的手,也扑地垂了下去。豫让忽然爬起来,抹了一把眼泪,浑浊的眼光投向赵襄子:“我有一事有劳于君。”赵襄子目睹刚才的一幕,敌意已然消失,就允诺道:“你说。”豫让道:“从今以后,再想刺君,已无可能。何况多年好友,为我而死。只是在主公智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能否请君脱下外衣,让我刺上三剑,以报主公?”赵襄子听了,没有言语,把剑交给一个随从,脱下外衣。两个随从上来,接过外衣,各扯一条袖子,来到豫让面前。豫让举剑,跳跃呼喊,连刺三剑,三个洞口,边缘皆染血,赫然出现在衣上。赵襄子见了,不免心惊。豫让停下剑来,拱手施礼,大呼道:“我已报答主公!”说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滚了几滚。目光最后瞥一眼赵襄子,嘴唇略动了动:“谢,谢……”豫让的尸体依然直立,不知过了多久,才轰然倒地。赵襄子为豫让修了一座坟墓。那墓就在河边,桥侧。后人称坟墓为豫让墓,称桥为豫让桥。河水流淌两千年,粼粼清波,至今倒映着墓和桥。河水不枯,墓桥永恒。(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5期)文本二: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们会如何选择呢?从豫让刺杀赵襄子的事迹中可以看出,豫让第一次刺杀赵襄子失败,赵襄子感动其贤,释放了他。于豫让而言,赵襄子有救命之恩。但豫让与智伯的君臣之义让他不可能“怀二心”而事赵襄子,更不可能放弃为智伯复仇。智伯的“国士遇之”的恩情与二人之间的君臣之义大于赵襄子的救命之恩,“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因此,豫让最终仍然选择了再次刺杀赵襄子。由此可以看出,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豫让选择了“死名之义”,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摘编自高婕《<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恩义”关系》)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襄子一行人准备过桥时,马突然停住不动,这一天意般的警告,乃是赵襄子疑心的外化,也为后文豫让的出场作了铺垫。B.面对赵襄子的拔剑相向,豫让不躲避不反抗,竟然流下眼泪,说明他对青荓之死深感愧疚,也因失去老友黯然神伤。C.豫让的复仇之路坎坷,充满艰辛;他三击赵襄子外衣之后的大呼,既是对智伯之灵的告慰,也是对自我心灵的宽慰。D.豫让自杀后,其直立的尸体过了许久才轰然倒地,这一情节表现了豫让不甘失败、生命顽强的精神品质。2.关于青荓这一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荓许久未归且桥下静悄悄的,反常的现象增添了现场的紧张氛围。B.青荓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线索人物的作用。C.青荓在杀死与放走豫让的两难之中选择自杀,体现了他的忠义精神。D.青荓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豫让的交代来完成,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3.豫让为智伯复仇,最终不得不以剑三击赵襄子衣服而后自杀,结合文本一、二,谈谈你对豫让价值追求的理解。4.赵襄子和刺客豫让的第二次交会,在《史记 刺客列传》中只有寥寥数语:“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文本一对此展开了生动的想象与描写,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参考答案】1.D2.B3.①秉持为人之道。豫让一诺千金,践行诺言,坦然赴死。②坚守君臣之义。豫让完成了为智伯复仇的职责,以死报君。③报答知遇之恩。面对智伯的礼遇、赵襄子的赏识,豫让以死回报。④重视朋友之谊。豫让与青荓惺惺相惜,青荓为成全豫让而自杀,豫让便以命相报。4.①丰富小说内容。写马的变化、赵襄子的心理变化、随从察看未归、赵豫双方交锋等内容,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满和曲折,增强了小说可读性,也为后文豫让的出场作铺垫。②展现人物形象。本文以合理的想象扩充了史料中的故事,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细节塑造人物形象:自刎而死的青荓和眼含泪花的豫让都是重情重义之人,赵襄子既有属于上位者的疑虑,也有拔剑又止、爱惜人才的一面。③凸显小说主旨。赵襄子到桥下看见随从的尸体和刺杀自己的仇家豫让,怒火中烧,拔剑挥舞,这一描写强化了双方的矛盾冲突,将恩与义的选择难题再次推到刺客豫让面前,为后文他选择自杀作铺垫,使结局更为合理,更加突显“士为知己者死”的主旨,引发读者思考。④渲染现场气氛。马停止不动、随从迟迟不归等情节渲染了现场紧张的氛围,再写随从已死、赵襄子举剑、豫让不避等情节,双方的从剑拔弩张到剖明心迹,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增强这一故事的传奇性色彩。【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D.“不甘失败、生命顽强”错误。这一超现实的手法,是对豫让忠义精神的赞美。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B.“起到了线索人物的作用”错误。青荓是赵襄子的参乘,为赵襄子探查情况,遇到豫让而自杀,只出现在文章前面,没有贯穿全文,所以不是线索人物。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结合“在主公智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说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可知,豫让秉持为人之道,践行刺杀赵襄子的诺言,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结合“只是在主公智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能否请君脱下外衣,让我刺上三剑,以报主公?”“说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可知,豫让选择了“死名之义”,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坚守君臣之义,最终仍然选择了再次刺杀赵襄子,豫让完成了为智伯复仇的职责,以死报君;结合文本一“我已报答主公!”“目光最后瞥一眼赵襄子,嘴唇略动了动:‘谢,谢……’”文本二“于豫让而言,赵襄子有救命之恩”“智伯的‘国士遇之’的恩情”可知,赵襄子对他赏识,有救命之恩,智伯对他有知遇之恩,为了报答知遇之恩,面对赵襄子的赏识,豫让以死回报;结合“多年好友,为我而死”“头颅落地”可知,重视朋友之谊,豫让与青荓惺惺相惜,青荓为成全豫让而自杀,豫让最后自杀,以命相报。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从情节和效果看,结合“马却‘咯噔’一下停住了。马头乱摇乱晃,马蹄也往后倒退,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车头”“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疑心”“青荓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可知,小说在豫让出场前,先是写过桥时马的变化,又描写赵襄子的心理,再写派随从去桥下察看,使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增强了小说可读性;从塑造人物看,结合“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疑心”“青荓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青荓发现我,欲放我走,则对不起主子;欲将我杀了,又对不起老友,所以自裁身亡”“赵襄子目睹刚才的一幕,敌意已然消失”可知,小说描写赵襄子一行人过桥时,写马的变化,赵襄子的心理变化以及随从察看未归等内容,自刎而死的青荓和眼含泪花的豫让都是重情重义之人,丰富了文章内容,渲染了气氛,从侧面衬托豫让的出场,有利于刻画豫让、赵襄子等人物,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从主题主旨看,结合“智伯的臣子豫让刺杀自己未遂,更让他提高了警惕”“刚到桥底,赵襄子吓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他没有看见青荓,却看见了他的仇家——豫让”“赵襄子怒火中烧,他拔出剑来,挥舞着”可知,疑虑重重的赵襄子看到豫让后拔剑刺杀豫让,强化了矛盾冲突,制造紧张气氛,这种剑拔弩张的形势有利于凸显小说主旨,为后文豫让选择自杀作铺垫,使结局更为合理,更加突显“士为知己者死”的主旨,引发读者思考;从结构气氛看,“马却‘咯噔’一下停住了。马头乱摇乱晃,马蹄也往后倒退”“不知过了多久,青荓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主公,不好了!青荓死了!”等内容浓墨重彩的描写豫让出场前的情势,渲染了悲凉的氛围,为豫让出场蓄势,也为后文豫让自杀做铺垫,增强这一故事的传奇性色彩,使结局更为合理。二、(2023·宁夏银川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非攻鲁迅墨子走进宋国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也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棵大树,看不见一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墨子想。待到望见南关的城楼了,突然听见一个人大叫道:“我们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死!”墨子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曹公子的声音。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在一个农家歇下来,起来仍复走。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住了,便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远远的望见一个大汉,推着很重的小车,向这边走过来了。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声“先生”,一面撩起衣角来揩脸上的汗,喘着气。“这是沙么 ”墨子认识他是自己的学生管黔教,便问。“是的,防云梯的。”“别的准备怎么样?”“也已经募集了一些麻、灰、铁。不过难得很:有的不肯,肯的没有。还是讲空话的多……”墨子说:“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你们仍然准备着,不要指望口舌的成功。”……楚国的郢城,街道宽阔,房屋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走路的人,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墨子辗转借问,径奔公输般寓所。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阿呀!墨翟!果然是你!”公输般高兴的说,“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墨子沉静的说道:“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墨子说,“待拿我的书来请楚王看一看。”“你还不是讲些行义么 ”公输般道,“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他可是君王呀,老乡!”“那倒也不。丝麻米谷,都是贱人做出来的东西,大人们就都要。何况行义呢。”“那可也是的,”公输般高兴的说,“我没有见你的时候,想取宋;一见你,即使白送我宋国,如果不义,我也不要了……”墨子也高兴的说,“你如果一味行义,我还要送你天下哩!”公输般更加高兴起来。他问道:“我舟战有钩拒,你的义也有钩拒么 ”“我这义的钩拒,比你那舟战的钩拒好。”墨子坚决的回答,“我用爱来钩,用恭来拒。不用爱钩,是不相亲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所以互相爱,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现在你用钩去钩人,人也用钩来钩你;你用拒去拒人,人也用拒来拒你。互相钩,互相拒,也就等于互相害了。”“但是,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公输般碰了一个钉子之后,改口说。“但也比敲碎宋国的所有饭碗好。”“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你等一等,我请你看一点玩意儿。”不一会,公输般手里拿着一只木鹤,交给墨子,说道:“只要一开,可以飞三天。这倒还可以说是极巧的。”“可是还不及木匠做的车轮,”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说,“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的。”“哦,我忘记了,”公输般又碰了一个钉子,这才醒过来,“早该知道这正是你的话。”“所以你还是一味的行义吧,”墨子看着他的眼睛,诚恳的说,“不但巧,连天下也是你的了。真是打扰了你大半天,我们再见罢。”公输般送他出了大门之后,回进屋里来,想了一想,便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墨子在归途上,是走得较慢了,一则力乏,二则脚痛,三则干粮已经吃完,难免觉得肚子饿,四则事情已经办妥,不像来时的匆忙。然而比来时更晦气;一进宋国界,就被搜检了两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关外,又遭着大雨,到城门下想避避雨,被两个执戈的巡兵赶开了,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一九三四年八月作(选自《故事新编》,有删改)文本二基于一种新世界观之上的对于历史事件的审视,鲁迅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历史,而是在尊重历史本质真实的前提下,着重开掘历史精神,以给执着于现实斗争的人们一种启示、一种借鉴和一种新的认识感受。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创作意图,鲁迅在这篇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调动丰富的手法,生动而又细腻地,历史而又现实地塑造了一个“中国的脊梁”式的古代英雄形象。文本三《墨子·公输》结尾: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注】(摘编自崔军艺《浅析〈非攻〉》)【注】在收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旧版)课文时,本段因与前文主旨不合而被删去。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墨子的徒弟管黔敖以及曹公子,他们都勤恳地继承了墨子的精神,切切实实地为备战做好防御工作。B.针对墨子的“行义”,公输般指出那“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可见公输般当时瞧不起墨子的平民思想。C.公输般先后碰了两个钉子,最后又把自己的作品收了起来,他的理屈词穷和最终转变,引发了读者的深刻思考。D.这篇小说取材于古人古事,借助历史生活原型表达了对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认同,同时又融入了对时代的思考。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善于写人物对话,无论是墨子与管黔敖的对话,还是墨子与公输般的对话,都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B.文中楚国的富裕与宋国的贫苦形成反差;楚国人活泼精悍、衣服干净,是为了衬托墨子的风尘困顿、旧衣破裳。C.“募捐救国队”“饭碗敲碎”等词语,饱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体现了这篇小说语言轻松诙谐的特点,淡化了小说的严肃性。D.小说没有瑰丽诡异的想象,但行文逻辑性强,具有说服力。文中写墨子与公输般的较量,朴实无华,却极有力量。3.墨子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对于文本三中所说的《墨子·公输》“因与前文主旨不合而被删去”的结尾,鲁迅在《非攻》中却保留了,且描写得细致生动。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结合文本一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A2.C3.①埋头苦干、不做空谈的实干家形象;②止战非攻、扶危救急的侠义形象。③心系天下、为民请命的英雄形象。4.①从人物塑造上,使墨子不计名利,为民请命的形象特征更加鲜明。②从主题表现上,深化了小说主旨,反映了深刻的生活实质。墨子为宋国争取和平,理应受到宋国的盛情接待,但迎接他的却是无理的检查,突出了真正的英雄默默无闻甚至被人误解的沧桑感,深刻揭示了真正的英雄是孤独的。③从艺术效果上,结尾加入对现实生活的考量,在诙谐幽默中引人深思,增强了讽刺幽默效果,余味悠长。【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小说内容的能力。A.“管黔敖以及曹公子,他们都勤恳地继承了墨子的精神,切切实实地为备战做好防御工作”错,由原文墨子的话“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可知,曹公子并没有继承墨子的精神,切切实实地为备战做好防御工作。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C.“淡化了小说的严肃性”错。小说突出了墨子的仗义性格和反对一切侵略战争,主张加强实力、奋起自卫的思想,凸现了墨子勇敢、机智的性格和忘我的精神。插入现实生活的描写,不破坏作品的艺术效果,反而能增强作品幽默、调侃的情趣,语言轻松诙谐并不影响主题的严肃性。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①结合“墨子走进宋国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你们仍然要准备着,不要指望口舌的成功”可知,这里运用了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的手法,展现了墨子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历尽艰辛,不辞辛苦,是一个埋头苦干、拼命应干的实干形象。②结合“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住了,便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可知,这些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墨子止战非攻、扶危救急的侠义形象。③结合“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棵大树,看不见个活泼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楚国的耶城,街道宽阔,房屋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走路的人,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这里通过环境描写,在对比中衬托宋国的贫苦,从侧面表现墨子心系天下、为民请命的英雄形象。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并对其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1)首先理解文本三所写结尾的内容,“天雨,庇其闾中,守闾中不内也”;再看文本一“一进宋国界,就被搜捡了两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关外,又遭着大雨,到城门下想避避雨,被两个执戈的巡兵赶开了,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通过对比可见,文本一这段文字细致生动地描写墨子在归途中的落魄遭遇和尴尬经历。(2)从人物塑造方面分析“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众人不知其功”,墨子为了帮助宋国辛苦奔波,“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鞋底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可是回来却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这样的对比,使墨子急人所困、为民请命的侠义形象更加突出。(3)从主题方面分析文本二中“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意思是,运用神机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而于明处争辩不休的人,众人却知道他。墨子为救宋而奔波,而人们却“不知其功”,连在屋檐下避雨都不让他,“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文章在肯定了墨子不计名利、为民请命的形象的同时,也写出了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无人理解的悲哀,突出了真正的英雄默默无闻甚至被人误解的沧桑感,深刻揭示了真正的英雄是孤独的,使对主题的挖掘更深刻。(4)从艺术效果方面分析“守闾者不内也”,“守闾者”是当时民众的代表,他们有眼无珠,不了解英雄为他们做出的牺牲,这样写讽刺了作者所生活的当时的社会;同时作为作品塑造的“中国的脊梁”的形象,这样的悲情结尾更加耐人寻味,在诙谐幽默中引人深思,余味悠长。三、(2024·青海西宁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渡口鲁彦周那是前年春天。你到过这水库的上游吗?那里山高路陡,一天只能看到几个小时的太阳,猴子成群结队,参天古木,绵延千里,无穷无尽的财富,正等待人们去开发。我去年是为了调查一种货源才到那里去的。那天傍晚,我来到了大山脚下的渡口。水库还没修成,水流非常急,轰轰轰,哗哗哗,响得人头发晕。我在渡口一棵大树下坐了下来,因为翻了几天山,非常疲乏。忽然觉着有一个人朝我走来,睁眼一看,一个六十多岁老头,站在我面前。这老头满脸皱纹,头发胡子都是白的,个子又高又瘦,像个长颈鹤,他冲着我没头没脑地问:“同志,你不想渡河啦?怎么睡到这里,也不喊我一声!”“渡河?”我慢慢爬起来,一只起码有一百年历史的老渡船,正在水里晃荡着。老头不声不响替我提起包,又伸手拍拍我身上的灰,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泛起淡淡的极温和的笑意,说:“太累了吧?我在河对岸就看见你了,怕你有急事,急急忙忙赶过来,谁知你倒睡着了!唉,年轻人啦,身体怎么样?还好吧?”我和老头上了船,他荡起了桨,不时用眼睛盯着我,似乎想打听什么,可是我阴沉着脸,把他的话头拦住了。我注视着河面,河面上不断涌起浪花,哗啦啦,河底下全是狰狞可怕的怪石头,跟水顽强地搏斗着,至于一些黑色的水草,早被冲得乱摆乱动,直不起腰来。太阳早已不见了,天空碧蓝,金色的阳光在山峰顶上闪动,水声和竹林里的风声喧哗地响着!“同志……”老头喊我,可在这同时,我却该死地冒出一句话来,我说:“真倒霉,跑到这个鬼地方,才四点钟就看不见太阳,唉!”一口气才叹完,只见老头的手微微抖了一下,笑容不见了,脸色阴暗下来。我不知道老头脸色为什么变得这样快,还在嘟嘟哝哝抱怨,最后我说:“这回回去,得要求调动工作了,同志们多得很,干么非要我干这个!”老头再不说话了,我也抑郁地望着对岸。很快船就靠岸了,我跳下了船,回头看看老头,他正低着头,用湿布仔细抹着船沿,虽然它并没有半点灰尘。我在对岸合作社设立的小客店坐下来,一个中年妇女问我吃些什么。在等菜的当儿,两边路上来了十几个年轻人,背着背包,穿着草鞋,连衣服都是破的。他们有男有女,嘻嘻哈哈,快乐得像群麻雀,有个扎辫子的姑娘,边走边吹口琴。客店里的中年妇女见他们来了,放下炒菜勺子跑了出去,抹船的老头也直起腰来。“杜老爷爷,你好呀!”吹口琴的姑娘清脆地喊。“你们好,工作完成啦?”“快啦,老爷爷!”客店里那位妇女满面笑容地走回来,她对我说:“你看这些勘察队的年轻人,山风把他们吹得比铁还硬!咳,不容易呀,才来时,都是白面书生和娇嫩的小姐哩。”不知究竟是什么缘故,当我疲乏地躺在铺上时,杜老头的形象总在我眼前。店里妇女说杜老头祖居渡口,父亲是摆渡的。他成年的时候,赌咒也不干摆渡的活,任父母怎么说,他也不干,他坚决要到山外去;谁知这时候他家里忽然来了一个人,这人是干什么的,别人不清楚。不久,这人和杜老头交上了朋友,杜老头不闹着要走了,他忘记了自己赌的咒,干起摆渡的活。别人问他为什么,他不说,问急了,便笑笑说:“山和水都要我干,我怎能不干?”说得叫人莫名其妙。后来山里闹起革命,他不声不响地摆渡;红军走了,日本人来了,他还是不声不响地摆渡。不久,他的大儿子——游击队的一个分队长给反动派杀害了;小儿子,一个勇敢的游击队员在山里牺牲了;他的老伴给反动派逮去了,临死还喊:“共产党万岁!”老头身边只剩下一个女儿,他老了,头发白了,人瘦了,他离开了渡口躲到山里,可是每天夜里,人们还能看到他悄悄地走回来,悄悄跳上船,迎接或是送走我们的同志。直到解放后,大家才晓得他是个二十多年的老交通员,二十多年的老党员。他到过北京、合肥,县里给他盖了休养的地方,可他又回到渡口,摆起渡来,这回不是不声不响,而是大声大响大笑大唱了!大家又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又是怪得很。他说,我这渡船将来是一个见证人,我还能不陪它到底?等它进了博物馆,我还要做讲解员陪着它……这便是那中年妇女跟我说的情况,至于杜老头到底有什么心事,她不知道。她跟我谈完,忙自己的事去了。我想睡,可是一点睡意也没有,我披上衣,爬起来,走到外面。不知什么时候月亮已经爬到顶中了,山峰、竹林、河面,都被一层蒙蒙胧胧的薄雾笼罩着,天空没有一片云,黑郁郁的山影把星星衬托得更亮。我从这里向南边看过去,南边的最高峰上亮着无数灯光,闪闪烁烁,像是银在山顶上的一个宝石珠冠。灯光下篝火隐约,忽明忽暗,那里好像人很多,不时有爆炸声响起。再看看东北两面群山原来以为是荒无人迹的地方一下子变成了神话世界,数不清的灯火像珍珠一样挂在林间!我仿佛听见人们在欢笑,看见建设者们的红黑的面孔。“山里的建设开始了!”我心里想。这时河上来了一个船队,竹筏上点点灯火,许多人正在和水流搏斗着,招呼声、喊声使幽静的渡口喧哗起来了。(写于1959年,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在描写人物形象时富有暗示性,如杜老头出场时的肖像描写用精练节省的文字,巧妙地暗示了杜老头的革命精神。B.小说借客店妇女之口道出勘察队年轻人的变化,虽是寥寥数语,却展现了新中国早期建设者的风采,富有浪漫气息。C.小说反复写到杜老头解放前摆渡时的“不声不响”,凸显他的谨慎与坚毅,也与解放后的“大声大响”形成了对比。D.小说中杜老头将老渡船比作历史见证人,虽然渡船会随着时代发展失去摆渡的作用,但是仍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2.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呈现的是“我”眼中的景物,别具特色。请简要分析其功能。3.小说采用故事套故事的形式展开,这样叙述有怎样的文学效果?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A2.①反映“我”的心理状态。开篇以湍水急风等自然景物烘托“我”的沮丧,最后以灯火处处的建设景象抒写“我”的豪迈。②体现“我”的成长过程。借助对景物一次次饱含情感的描绘,形象揭示“我”经历一次次的心灵触动,最终获得成长的过程。3.①在“我”讲述的个人经历的大故事中,套着老渡夫革命和勘察队年轻人成长的小故事;②两个小故事体现了家国精神的传承,也使“我”从中找到前行的动力,深化了主题;③这种形式避免了小说叙事单一与平铺直叙,使结构严谨而活泼,内容真实而丰富。【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巧妙地暗示了杜老头的革命精神”过分拔高,杜老头出场的肖像描写是“一个六十多岁老头,站在我面前。这老头满脸皱纹,头发胡子都是白的,个子又高又瘦,像个长颈鹤”,从这个肖像描写无法看出其“革命精神”。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主要反映“我”的心理状态。如开篇“水库还没修成,水流非常急,轰轰轰,哗哗哗,响得人头发晕”,描写湍急的水流,巨大的水声让“我”头晕,由后文“我”对老头抱怨“真倒霉,跑到这个鬼地方,才四点钟就看不见太阳,唉!”“这回回去,得要求调动工作了,同志们多得很,干么非要我干这个!”可知,当时的“我”心情沮丧,牢骚满腹,这处自然景物烘托“我”的沮丧;文章最后描写“这时河上来了一个船队,竹筏上点点灯火,许多人正在和水流搏斗着,招呼声、喊声使幽静的渡口喧哗起来了”,描写竹筏上的点点灯火,以及建设者们与自然搏斗的叫喊声,写出一种激情,而“我”听了中年妇女对杜老头的介绍,心境也发生了变化,感到“南边的最高峰上亮着无数灯光,闪闪烁烁,像是镶在山顶上的一个宝石珠冠”“再看看东北两面群山,原来以为是荒无人迹的地方一下子变成了神话世界,数不清的灯火像珍珠一样挂在林间”,“我”受到感染,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建设者的责任。结尾以灯火处处的建设景象抒写“我”的豪迈。这些环境描写体现“我”的成长过程。由开头的“水库还没修成,水流非常急,轰轰轰,哗哗哗,响得人头发晕”“河底下全是狰狞可怕的怪石头,跟水顽强地搏斗着,至于一些黑色的水草,早被冲得乱摆乱动,直不起腰来”,写“我”后悔来这个地方,想要离开;到听了杜老头的故事,心境发生了变化,感到了这里环境的美好,“南边的最高峰上亮着无数灯光,闪闪烁烁,像是镶在山顶上的一个宝石珠冠”;再到结尾通过写竹筏上的灯光和建设者们与水流的搏斗,感受到了建设者们的豪情,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总之,文章借助对景物一次次饱含情感的描绘,形象揭示“我”经历一次次的心灵触动,最终获得成长的过程。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写作特色的能力。先理解“故事套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讲述的“我”的故事,“我”因为要调查一种货源而来到了水库上游,这里“山高路陡,一天只能看到几个小时的太阳”,“我”后悔到这里来,想要调动工作;此时“我”遇到了一个老渡夫杜老头,他把“我”渡到对岸,“我”从小客店一个中年妇女那里听说了他的革命故事,看到了一群年轻的建设者,“我”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这是文章讲述的个人经历的大故事。“套故事”,是说在大故事中插入了“小故事”。本文的小故事有两个,一个是杜老头的故事,他当年做了二十多年的交通员,大儿子被反动派杀了,小儿子作为游击队员在山里牺牲了,老伴被反动派抓走杀害了,他身边只剩下一个女儿。解放后杜老头不住休养的地方,又回来摆渡,他说“我这渡船将来是一个见证人,我还能不陪它到底?等它进了博物馆,我还要做讲解员陪着它……”。第二个小故事是一群年轻的建设者的故事,中年妇女说“你看这些勘察队的年轻人,山风把他们吹得比铁还硬!咳,不容易呀,才来时,都是白面书生和娇嫩的小姐哩”,从中我们可以推想出勘察队年轻人成长的小故事。再看这样叙述的效果。首先是两个“小故事”的意义。杜老头的革命故事可歌可泣,反映了革命者为了国家牺牲小家的革命牺牲精神;而勘察队年轻人为了国家建设,不再是白面书生和娇嫩小姐,而成长为“比铁还硬”的建设者。两个故事代表两代人,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但家国精神不变,体现了家国精神的传承。两个“小故事”对“我”的影响是,让“我”从中感受到自己的狭隘,找到了前行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总之,“小故事”深化了主题。此外,故事套故事其实就是“顺叙”中有“插叙”,这样就避免了单一的叙事角度,避免了平铺直叙,丰富了内容的同时,使得情节紧凑、集中。四、(2024·辽宁抚顺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被遗忘的戍者潘灵带路的向导在队伍的前面头也不回地走,全然不顾在暗无天日的丛林里已经行走了五天的殖边队的士卒们。一路上,向导都挥舞着银片似的砍刀,手起刀落处,都是荆棘和藤蔓短促而痛苦的声音。但后来,这些声音被士卒们粗重的鼻息覆盖了。苟延残喘的队伍,显然对这次勘界的前期摸底工作的艰苦程度估计不足,官兵的情绪都越发焦躁不安。队长郝成壁已经失去了前四天的沉着与淡定,一路上像个怨妇一样喋喋不休。麂子关有野人出没,是一个传说,但从来没有被证实过。最早有关野人的消息,是一个猎人从密林里带出来的,说那野人敏捷如猴,速度比风都快,他还指挥着一群猴子。话音未落,头顶就嗖地飞过什么东西,接着就是一个站起活动身子的殖边队队员的一声惨叫。一块飞石,正中他的脑门。尹默君趴在地上,用郝成壁递给他的单筒望远镜眯了眼往模糊人影处看。一个清晰的人从单筒望远镜扑进了他的右眼——是个清朝老兵!不能开枪!尹默君将望远镜从右眼眶移开说。循着石块飞来的方向望去,尹默君看到了那个先前在他单筒望远镜里出现过的清朝老兵,铁塔一样矗立在他的前方,一副威风凛凛、视死如归的模样。尹默君举着白衬衣,向着清朝老兵走,越走越近。近到几米开外的时候,老兵一声暴喝——站住。尹默君立定。老兵用混沌的老眼在尹默君身上扫了一遍后,用沙哑的声音问道,你是何方神圣,为何犯我国境?我是中国人,老爹,他们也是中国人。尹默君边说边回头指了指身后说,他们是省府殖边队的士兵,管理边境的。但老兵摇摇头说,你别想骗人!你连头上的辨子都没有,还冒充国人?辫子?尹默君说,大清都灭亡二十多年了,谁还留辫子?你说啥?老兵一脸惊讶,大清亡了?老爹,尹默君语气肯定地说、亡了,公元一九一一年就亡了,现在叫“中华民国”了。老兵就像被雷击了一下,竟像一截枯木桩一样直挺挺倒在地上了。尹默君见此,将手上举着的树枝和白衬衣一扔,便冲了过去,他将老兵抱在怀里,一边掐着老兵的人中一边紧张地呼唤郝成璧赶紧过来。昏迷的老兵醒了,他半睁的眼角有泪水流出。年轻人,这……还不够荒唐吗?朝廷都没了,我却为它守了二十多年的江山。他吃力地转身,指着前方说,看到了吗?那是麂子岩哨所,我是守兵。老爹,你不该这么想,这哪是朝廷的江山,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江山。你是为国家守江山,不是朝廷。尹默君的话里充满了崇敬。说来话长,老人指了指哨所对郝成璧说,你是长官吧?我带你们去,这哨所,我得亲自交给你们。这个叫赖小四的清朝老兵,对过去的记忆仿佛就是昨天。粮没了,盐没了,你没想着离开?想过,也这么干了。赖小四说,当兵吃粮。理所应当,没吃的,还当个鸟兵?我拍拍屁股走了人,但在森林里走了大半天,傍晚时还是回来了。我想起了我来哨所时给管带的保证;人在哨所在。为了一句承诺的坚守令人动容。我在这里烧荒种地,但第一年种下的苞谷,颗粒无收,青黄不接的时候,就被猴群糟蹋了。一个猎人教给了我捕猴的法子,我布在树上的罗网捕到了猴王。我驯那只猴王,让它臣服于我。后来我成功了,成了它们的王中王。它们不仅不再糟蹋我的苞谷地,还会替我看守它们。我有时无聊了,就学着它们爬树,从一个树梢荡向另一个树梢。但让郝成璧和尹默君没想到的是,当卫生兵和一个殖边队队员去为赖小四剪辫子时,惊恐万分的赖小四惊叫着推开他们,奔进石屋子就操起了他的火铳。他端着火铳奔出屋子,大声喊道,哪个敢剪我辫子,我就要哪个的命。他吸嘴,吹了一声尖厉的口哨。瞬间,先前已销声匿迹的猴群,又出现在哨所的石屋顶上。它们虎视眈眈居高临下地注视着哨所前的殖边队队员们。赖小四哼了一声,我先前看错了你,你这上上下下一身洋人打扮,本不是啥好人。我们真的没有骗你,尹默君诚恳地说,丛林外面,换了人间了。现在没有皇帝,男人也没有长辫子了。你和他们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你们都有一个共同身份,都是戍边者。我是绘地图的,我绘出的每条边界线,都有你们的功劳。赖小四似乎被尹默君的话打动了,他指了指那群将哨所团团围住的猴子说,要说功劳,它们也有。那年红发的洋鬼带着一群人,私移我们的界桩,就是被这群猴子撵走的。它们不怕死,红发鬼动用了洋枪,猴子们付出了五条命,但它们却没被吓住,一个个扑上去与洋鬼们又撕又扯,最后他们害怕了,抱头鼠窜,落荒而逃。从那以后,他们再也不敢来私移界桩。现在你们知道这群猴子为啥跟我这么亲了吧?我离不开它们,我陪着它们,哪儿也不想去了。郝成璧趁机走上前,伸出左手将赖小四的火铳夺了下来。赖小四也没抵抗,他有气无力地冲猴群挥了挥手说,散了,散了吧。那群猴子就真的散开了。翌日清晨,尹默君被一阵嘈杂声吵醒了。出事了!郝成璧边说边拉着尹默君走出了哨所。在哨所外的一棵水冬瓜树上,吊着一个尸首已经僵硬的人。尹默君一眼就看出是赖小四。他上吊的工具,竟然是他脑后那条又粗又白的长辫子。(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殖边队在丛林里经过五天艰难跋涉,到达了传说的有野人出没的麂子关,官兵焦躁不安,不料一块飞石来袭,砸中了一名队员。B.做绘地图工作的尹默君发现投掷石块的是一名清朝老兵,面对“闯入者”,清朝老兵表现出一副威风凛凛、视死如归的样子。C.老兵认定尹默君等人是侵略者,因为他们头上没有清朝人的标志辫子。当老兵得知清朝灭亡了,竟然直挺挺地昏倒在地。D.老兵名叫赖小四,在麂子岩哨所戍守了二十多年,曾因给养断绝而选择离开,但因为在森林里走了大半天没走出去面而返回了。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的描写,凸显了麂子岩哨所条件艰苦,没有道路通达麂子岩哨所,向导挥舞着砍刀开路。B.麂子关有野人出没的传说,是否与一群猴子撵走私移界桩的洋鬼们直接相关,文章没交代,但引人遐想。C.赖小四在猎人的指导下捕到了猴王并驯服猴王,让其为己所用,情节显得荒诞和突兀,但读来饶有兴味。D.小说以独特的情节设置讲述了一个“被遗忘的戍者”的故事,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边疆地区的地域特点。3.留“辫子”对赖小四很重要,捐“门槛”对祥林嫂也很重要。请结合本小说和鲁迅《祝福》分别简要分析“辫子”和“门槛”的丰富意蕴。4.小说结尾写赖小四上吊自杀,这样的结局安排是否合乎情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D2.C3.①“辫子”是人物身份的标志,头上的“辫子”,标志赖小四是清朝遗民;“辫子”也是赖小四的精神支柱,“辫子”是清朝的象征,他留“辫子”就是效忠清朝,当有人要剪掉他的“辫子”时,他就拼命保护。②“门槛”是祥林嫂的替身,祥林嫂因改嫁而被歧视和恐吓,她要去土地庙捐一条“门槛”,让人们踩踏,为自己赎罪。4.示例一:赖小四自杀的结局安排合乎情理。①从情节来看,赖小四忠于清朝,清朝灭亡,自杀成了他唯一的结局。②从人物形象来看,赖小四是为了一句承诺就坚守二十多年的人,他信守承诺的性格决定了他会为清朝殉葬。③从主题来看,赖小四自杀的悲剧结局引人深思,表达了对时代变迁中的人物命运的关注,也表达了对愚忠的反思。示例二:赖小四自杀的结局安排不合情理。①从情节来看,尹默君告诉赖小四,他们都是为国家守江山,赖小四已完成了自己的守护任务,没有必要自杀。②从人物形象来看,赖小四戍边,要对付的不是“国人”,而是“红发的洋鬼”,他信守承偌,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尹默君对他表达了崇敬,对他的功劳进行了肯定,他没有理由自杀。③从主题来看,赖小四一直坚守职责,在时代变迁中成为“一个被遗忘的戍者”,小说表达了对“戍边者”的敬意。赖小四自杀的结局安排无益于主题表达。【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D.“但因为在森林里走了大半天没走出去而返回了”错,依据原文“我想起了我来哨所时给管带的保证:人在哨所在”可知,他因为要坚守自己的承诺,所以返回了。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情节显得荒诞和突兀”分析不当,小说写赖小四在猎人的指导下捕到了猴王并驯服猴王,让其为己所用,情节符合客观现实,与前后情节内容衔接,并不显得荒诞和突兀。故选C。3.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小说中重要物象丰富意蕴的能力。由“但老兵摇摇头说,你别想骗人!你连头上的辫子都没有,还冒充国人”可知,“辫子”是人物身份的标志,头上的“辫子”,标志赖小四是清朝遗民;由“但让郝成璧和尹默君没想到的是,当卫生兵和一个殖边队队员去为赖小四剪辫子时,惊恐万分的赖小四惊叫着推开他们,奔进石屋子就操起了他的火铳。他端着火铳奔出屋子,大声喊道,哪个敢剪我辫子,我就要哪个的命”可知,“辫子”也是赖小四的精神支柱,“辫子”是清朝的象征,他留“辫子”就是效忠清朝,当有人要剪掉他的“辫子”时,他就拼命保护。由“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可知,“门槛”是祥林嫂的替身,联系课文内容可知祥林嫂因改嫁而被歧视和恐吓,她要去土地庙捐一条“门槛”,让人们踩踏,为自己赎罪。4.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小说结局合理性的能力。分析合理性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读者等角度切入。示例一:赖小四自杀的结局安排合乎情理。从情节来看,由“这个叫赖小四的清朝老兵,对过去的记忆仿佛就是昨天”“哪个敢剪我辫子,我就要哪个的命”可知,“辫子”代表着清朝,赖小四看重辫子就是忠于清朝,清朝灭亡,自杀成了他唯一的结局。从人物形象来看,由“朝廷都没了,我却为它守了二十多年的江山。他吃力地转身,指着前方说,看到了吗?那是麂子岩哨所,我是守兵”“我想起了我来哨所时给管带的保证;人在哨所在”等可知,赖小四是为了一句承诺就坚守二十多年的人,他信守承诺的性格决定了他会为清朝殉葬。从主题来看,由“在哨所外的一棵水冬瓜树上,吊着一个尸首已经僵硬的人。尹默君一眼就看出是赖小四。他上吊的工具,竟然是他脑后那条又粗又白的长辫子”可知,辫子是旧社会的象征,赖小四用自己的辫子自杀,辫子没了,他这个旧时代的人也随之消失了,赖小四自杀的悲剧结局引人深思,表达了对时代变迁中的人物命运的关注;面对尹默君等人的极力劝阻,赖小四表现得很抗拒,他最终自杀的结局也引起了人们对愚忠的反思。示例二:赖小四自杀的结局安排不合情理。从情节来看,由“老爹,你不该这么想,这哪是朝廷的江山,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江山。你是为国家守江山,不是朝廷。尹默君的话里充满了崇敬”等可知,尹默君告诉赖小四,他们都是为国家守江山,赖小四已完成了自己的守护任务,没有必要自杀。由“那年红发的洋鬼带着一群人,私移我们的界桩,就是被这群猴子撵走的。它们不怕死,红发鬼动用了洋枪,猴子们付出了五条命,但它们却没被吓住,一个个扑上去与洋鬼们又撕又扯,最后他们害怕了,抱头鼠窜,落荒而逃”等可知,从人物形象来看,赖小四戍边,要对付的不是“国人”,而是“红发的洋鬼”,他信守承偌,带领猴群兢兢业业地守护着边境,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尹默君也对他表达了崇敬,对他的功劳进行了肯定,因此他没有理由自杀。由“我们真的没有骗你,尹默君诚恳地说,丛林外面,换了人间了。现在没有皇帝,男人也没有长辫子了。你和他们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你们都有一个共同身份,都是戍边者。我是绘地图的,我绘出的每条边界线,都有你们的功劳”可知,从主题来看,赖小四一直坚守职责,在时代变迁中成为“一个被遗忘的戍者”,小说表达的是对“戍边者”的敬意,而赖小四自杀的结局安排无益于主题表达。五、(2024·海南海口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五张犁王祥夫这种病,怎么说呢?在民间一般都叫疯子,“神经病”是文明一点儿的说法。这五张犁,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都还以为他是园林处请来的老园林工。可也太老了,园林处怎么会用这么老的老头儿?其实,在张沟这地方,人们都认识他,知道他就是远近出名的五张犁,但城里人对他就不熟了。不但对五张犁不熟,恐怕说起张沟也会有许多人不知道,张沟现在早已经不存在了,和其他许多靠近城市的农村一样现在只剩下了一个名字,土地早已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园林处为了好管理,地是分了段的,每人一段各自承包。如果不是一段一段地承包,人们还不会发现问题。五张犁不是在一片地里做他的事,他经常出现的那片地横跨了三段地。这就让人们摸不清,到底怎么回事?这年春天的时候,人们看到五张犁往地里送了三次粪。一开始,人们以为是园林处要在地里施肥,又过了几天,就有人看见五张犁把土粪一锹一锹地往地里撒。人们看见他弯了一下腰,又弯一下腰,把锹一次次插进蓬松的粪堆,然后再直起腰来,那土粪便一次次被扬了起来,说扬好像有点儿不太对,不是扬,是平平地贴地面顺风一撒又一撒。撒完土粪,五张犁并不走开,而是坐在了那里目光灼灼地看着远处出神。五张犁那张脸很瘦,皮肉很紧,而且黑,而且是见棱见角,肩头也是尖尖的见棱见角,那双手也是粗糙而见棱见角,五指总是微张着,有些攥不拢的意思,这就是干粗活儿的手。接下来,是下了两场雨,地里呢,草也绿了,园林处种下的花卉呢,也抽了叶。这时候,人们又看到了五张犁,他来了。戴着烂草帽,穿着很旧的一件军装,袖子那里有两块补丁,领子那里又是一块,下边是条蓝布裤子,屁股那里是两块补丁。他扛着一张锄,目光灼灼地进到地里就锄开了,他把身子朝前探过去,把锄往前一放,再往回一拉;再往前一放,再往回一拉……到了中午,地里就有了样子了。苗是苗,棵是棵,好像是用线比过,从南边看苗,是个直线,从东边再看苗,还是个直线。五张犁已经锄完了,坐在那里,目光灼灼,看着远处,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有人认出他是五张犁了,笑着问他:“地早就不是咱们张沟的了,你怎么还锄它?”五张犁目光灼灼地看了那人一眼,张张嘴,笑笑的,还是不说话。“神经病!”这人说了这么一句,蹬着车子远去了。这真是怪事,他怎么只锄这么一片?好像是谁给他规定了只是这么一片,春天撒粪也是这么一片,准确无误。五张犁这时是锄第二遍了,而且,天快黑的时候,他又紧接着锄第三遍,这第三遍是补锄,是锄两下,把土用锄往苗子下培一下,是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这么个节奏,是有着音乐性质在里边。在这个夏天里,人们看到五张犁在那片地里又是锄地,又是抓虫。那片地现在可以一下子就让人远远认出来,虽然没有地埂,但那片地的草要比别的地长得格外好,花儿也开得格外好。但人们还是奇怪,这个五张犁,是谁请他来的?是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便有从张沟过来的人,告诉那些不知五张犁底细的人五张犁是什么样儿的人,人们又都不信五张犁竟会是个疯子。怎么不是?便有人说五张犁最疯的那一阵子晚上都要睡在地里,人们就更不信。很快,秋天在一阵大热后悄然来临。一场霜过,地里的庄稼和蔬菜的叶子发生变化,该红的红,该黄的黄。也就是这个时候,人们又看到五张犁了。他目光灼灼地站在地头了,他的手里,亮闪闪的一牙儿,是镰刀。他想做什么?他是来收割了,这个季节,是收割的季节,但他怎么可以用镰收割那些花草?花草是庄稼吗?花草怎么会是庄稼?他弯下了腰,把那花草一把一把地割下来。他割得不紧不慢,割得干净好看,地里留下的茬子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的高低。从早上开始,到下午天快黑,这片地就被五张犁基本割完了,远远看去,被五张犁割过的那片地像是用了堆绣的针法,那鲜艳的颜色,是一撮,又一撮,一撮,又一撮,好看不好看?好看,尤其是远远看了更好看。园林处的人是哭笑不得,无论他怎么扬手和喊,五张犁都不搭腔,两只眼睛,目光灼灼地不知看着什么地方。“这又不是庄稼,这是花儿,是花儿你懂不懂?”五张犁对着园林处的人,只是笑,脸上的表情好像有一些羞涩,羞涩之中还有些紧张。“你割吧,你割吧。”园林处的人扬扬手,对五张犁说。他也是前不久才知道的,这片地早先就是五张犁家承包过的,人们奇怪五张犁怎么会记着自己那片地,而且会记得那么准确。秋天向冬天过渡的期间,是到了大地即将上冻的时候了,这一天,人们又看到了五张犁。他的前边是一头驴,一头小黑驴,那头小黑驴拉着一张犁,五张犁在那里犁地了。五张犁按着犁,从地这头开始,一步一步往地那头走,然后再回来,再一步一步朝这边走。这真是一片好土地,一旦被犁铧犁开,那黑润润的颜色是多么好看,多么让人动心。更让人动心的是五张犁的手艺,一道一道的犁沟像是用线拉过,齐齐的。他按着老规矩,是两犁一垄,犁沟很深,犁垄很高,这样一来,到了明年春天,土地就会变得要多蓬松就有多蓬松!(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说五张犁不是扬粪,是撒粪,写出五张犁动作专业,表明他是个好庄稼把式。B.作者用“见棱见角”刻画五张犁相貌,突出他的沧桑感,也暗示了他执拗的性格。C.五张犁戴着烂草帽,穿着旧衣服,衣服上还有补丁,写出他艰苦朴素的农民形象。D.园林处的人看五张犁割下一撮一撮的花草,也被他的坚持感动了,就不再阻止了。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在叙事过程中多处设问,以此推动故事发展,吸引阅读兴趣。这种手法在王愿坚的《党费》中也有运用。B.为了刻画五张犁的“疯子”形象,作者反复写他“目光灼灼”地站在地头,不说一句话,甚至傻傻地笑的样子。C.作者在描写五张犁进行第三遍补锄时,突出了其音乐节奏的美。庄子也曾运用这样的方法描写过庖丁解牛。D.文末描绘了五张犁犁地的画面,黑瘦的老人、小黑驴,一遍遍地走过去,再走回来,充满着仪式感和悲壮感。3.作者围绕春夏秋冬四季叙写五张犁的农事活动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分析。4.有评论说这篇小说在荒诞中蕴藏着真实,请结合文本分析。【参考答案】1.D2.A3.①使情节更完整巧妙。小说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五张犁一年四季的耕作行为,结尾设想明年春天的情景,巧妙地构成了情节上的循环复始。②突出五张犁耕地认真、执着,手艺好,对土地有着依恋,是“好庄稼人”的形象。③深化主题,耐人寻味。五张犁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按照老规矩犁地,期待春天土地变得肥沃,表明一年四季的耕作就是农民的生活方式,表现出失去土地的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和坚守,发人深思。4.开篇五张犁被视为“疯子”,有“神经病”,说明在“正常人”的眼里他的行为有其荒诞之处。老头五张犁在园林处出现有些不合常情。但现在的园林处曾是张沟的土地,而五张犁熟悉这个地方,反映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去了原有的土地,这是背景的真实。五张犁不是在一片地里做他的事,他经常出现的那片地横跨了三段地,地早就不是张沟的了,还锄它,被人说成“神经病”,这体现五张犁举止的荒诞,但这恰恰反映了他对土地的认真和执着,体现人物性格的真实。秋天,五张犁用镰收割被他视为庄稼的那些花草,割放得整齐又好看,这又是一个看似荒诞的行为,却可见耕作本身就是五张犁习惯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符合五张犁“好庄稼人”身份的真实。这片地早先就是五张犁家承包过的,五张犁不仅记着自己那片地,而且记得准确,可见他对土地依恋之深,这一交代让读者对五张犁之前的荒诞做法有了理解,这是人物情感的真实。【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也被他的坚持感动了”错误。面对五张犁的紧张和羞涩,由“这又不是庄稼,这是花儿,是花儿你懂不懂?”“他也是前不久才知道的,这片地早先就是五张犁家承包过的,人们奇怪五张犁怎么会记着自己那片地,而且会记得那么准确”看,没继续阻止他,表明管理人员对失去土地的五张犁的理解和同情,也有无奈。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以此推动故事发展”错误。“这种病,怎么说呢?”“可也太老了,园林处怎么会用这么老的老头儿?”“这就让人们摸不清,到底怎么回事?”“但人们还是奇怪,这个五张犁,是谁请他来的?是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想做什么?他是来收割了,这个季节,是收割的季节,但他怎么可以用镰收割那些花草?花草是庄稼吗?花草怎么会是庄稼?”这些句子是作者穿插在叙述、描写中的议论、抒情内容,并没有推动情节向前发展。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能力。本文可以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的角度赏析。情节上,“这年春天的时候,人们看到五张犁往地里送了三次粪”“在这个夏天里,人们看到五张犁在那片地里又是锄地,又是抓虫。那片地现在可以一下子就让人远远认出来,虽然没有地埂,但那片地的草要比别的地长得格外好,花儿也开得格外好”“很快,秋天在一阵大热后悄然来临。一场霜过,地里的庄稼和蔬菜的叶子发生变化,该红的红,该黄的黄。也就是这个时候,人们又看到五张犁了。他目光灼灼地站在地头了,他的手里,亮闪闪的一牙儿,是镰刀。他想做什么?他是来收割了,这个季节,是收割的季节”“秋天向冬天过渡的期间,是到了大地即将上冻的时候了,这一天,人们又看到了五张犁。他的前边是一头驴,一头小黑驴,那头小黑驴拉着一张犁,五张犁在那里犁地了……他按着老规矩,是两犁一垄,犁沟很深,犁垄很高,这样一来,到了明年春天,土地就会变得要多蓬松就有多蓬松!”小说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五张犁一年四季的耕作行为,结尾设想明年春天的情景,形成了一种圆形结构,巧妙地构成了情节上的循环复始,使情节更完整巧妙。人物形象上,“一开始,人们以为是园林处要在地里施肥,又过了几天,就有人看见五张犁把土粪一锹一锹地往地里撒……撒完土粪,五张犁并不走开,而是坐在了那里目光灼灼地看着远处出神”“他扛着一张锄,目光灼灼地进到地里就锄开了,他把身子朝前探过去,把锄往前一放,再往回一拉;再往前一放,再往回一拉……到了中午,地里就有了样子了。苗是苗,棵是棵,好像是用线比过,从南边看苗,是个直线,从东边再看苗,还是个直线”“那片地现在可以一下子就让人远远认出来,虽然没有地埂,但那片地的草要比别的地长得格外好,花儿也开得格外好”“他弯下了腰,把那花草一把一把地割下来。他割得不紧不慢,割得干净好看,地里留下的茬子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的高低”“更让人动心的是五张犁的手艺,一道一道的犁沟像是用线拉过,齐齐的”通过写五张犁一年四季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的耕作情景及结果,突出五张犁“好庄稼人”的形象,他对土地耕作认真,执着,表明他对土地的依恋。主题上,具有深化主题,耐人寻味的作用。“他按着老规矩,是两犁一垄,犁沟很深,犁垄很高,这样一来,到了明年春天,土地就会变得要多蓬松就有多蓬松!”五张犁按照老规矩犁地,表明一年四季的耕作就是农民的生活方式,期待春天土地变得肥沃,表现出失去土地的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和坚守,发人深思。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由开篇可知,五张犁是人们心中的“疯子”,也就是“神经病”,在“正常人”的眼里,他的行为有其荒诞之处。由“这五张犁,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都还以为他是园林处请来的老园林工。可也太老了,园林处怎么会用这么老的老头儿?”表明老头五张犁在园林处出现有些不合常情。但这样的不合常情的存在也有其真实性。这从“张沟现在早已经不存在了,和其他许多靠近城市的农村一样现在只剩下了一个名字,土地早已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可看出,现在的园林处曾是张沟的土地,而五张犁熟悉这个地方,反映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去了原有的土地,这是背景的真实。一开始“五张犁不是在一片地里做他的事,他经常出现的那片地横跨了三段地”让人摸不清缘故,后来,在地里草绿、园林处种下的花卉抽了叶的时候,五张犁“他扛着一张锄,目光灼灼地进到地里就锄开了,他把身子朝前探过去,把锄往前一放,再往回一拉;再往前一放,再往回一拉……到了中午,地里就有了样子了”,被人质疑“地早就不是咱们张沟的了,你怎么还锄它?”时,五张犁“目光灼灼地看了那人一眼,张张嘴,笑笑的,还是不说话”,被人说成“神经病!”这体现五张犁举止的荒诞,但这恰恰反映了他对土地的认真和执着,体现人物性格的真实。到秋天,“他弯下了腰,把那花草一把一把地割下来。他割得不紧不慢,割得干净好看,地里留下的茬子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的高低。从早上开始,到下午天快黑,这片地就被五张犁基本割完了,远远看去,被五张犁割过的那片地像是用了堆绣的针法,那鲜艳的颜色,是一撮,又一撮,一撮,又一撮”“这又不是庄稼,这是花儿,是花儿你懂不懂?”五张犁用镰收割那些被他视为庄稼的花草,这又是一个看似荒诞的行为。但五张犁是一个“好庄稼人”,耕作本身就是他习惯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些举动符合人物身份。园林处工作人员“他也是前不久才知道的,这片地早先就是五张犁家承包过的,人们奇怪五张犁怎么会记着自己那片地,而且会记得那么准确”,这一交代让我们对五张犁的做法有了理解。他之所以坚持他的耕作方式,将自己那片地记得准确,是因为对土地依恋之深,这是人物情感的真实。六、(2024·重庆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牛筋”的来历刘澍德老牛筋姓“钮”牛叫“进金”,取“日进斗金”的意思。但是,他在旧社会当了几十年的贫雇农,芥米粒大的金子也没挣到手里。年轻时,他原是个性情豁达,滑稽有趣的小伙子,能唱山歌,会演花灯,还可以喊上几口滇戏。据说,他的老伴还是对着调子对上的哩。这个快活的青年农民,娶过了亲,担起了生活担子,当了几年佃农之后,他不再唱了;又当了几年佃农之后,他“牛”起来了。年成不好,田里连口粮也收不起,地主却三催四逼的追索地租。不怕讨账的金刚,就怕欠账的精光,要一百次,就回答他一百个“没有!”起初,他还向人求情,后来,连句软话也不肯说了。地主来讨租,一听没有粮,便说:“那样好的田,为什么不打粮食,你是哄人吗?!”老牛说:“你那样好的小老婆,为什么不生儿子,你是哄人吗?!”“我正愁着这口饭,坐牢就不会饿死了。请你家开恩吧!”“你这家伙,简直天不怕、地不怕啦!”“大老爷,我连死都不怕,请放心!”“你简直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的老牛筋!”“谢谢大老爷赏给我的这个绰号。”他深深地作了个辑。地主斗嘴不过,就硬着来收租。地主硬收,他就硬不给;地主向外抢粮食,他就硬着往回抢。他敢跟有财有势的人斗;敢比他力气大几倍的人打;一个人敢和一大群人打,结果,当然他吃亏。有时候被打的头破血流,有时候瘫在地上不会动,但他始终不输嘴,不低头。有时候只消说句软话,事情就可以平息,可是,你等着吧。年年遭到夺佃的老钮,背着老牛筋的绰号,躲债,逃租,走马灯一般从呈贡搬到晋宁,从澂江迁到江川,最后,又从江川迁回晋宁小干坝,总算定下脚来了。小干坝地高土瘦,望雷种田(落大雨才有水栽秧),靠天吃饭,没有牛的固执、牛的蛮劲,是住不下来的。因为地租少一些,碰上个雨水旱的年头,还能够支持一下,这样,老钮又作了“小老婆不生儿子”那家下一辈的佣户。老钮老俩口,再搭上半大儿子小钮新,日日夜夜的劳动,把田里伺弄得周周正正:田挖的深,肥下的足;因为秧栽的迟,几年来收成就是不好。雨水不按时来,收租的可应节令——庄稼刚刚上场,下一辈地主又来了。“哪日送租啊?”地主问。“口粮还没收足,地租后一步吧。”“你打什么主意啊?“没打什么主意,”老钮向场上一指,“谷子全在这里,你来看看可以,拿去可不行。”“你好’歪’啊!生仿你种的是自己的田!”“不是我的,我也种了三几年啦。你要拿走口粮,你就自己来种吧!”地主看看老牛,觉得这个佃户很可恶,再看看村前面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田地,觉得老钮还有可取之处,如果逼得太紧,老钮一发火,说不定又会迁走的,于是便说:“老钮,你看着办吧。”“让我看着办,我就要先为肚皮打算盘。”“唉,你真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的老牛筋!”那一年春天,收过小春,田也挖好了。但是经过立夏,小满到芒种,雨,仍然没落一滴。如果挨到夏至,就是点火栽秧,也只会落个白忙一年。平素不肯低头的老牛筋,在老伴的撺掇、说服下,只好求神帮上一臂之力了。他们杀了仅有的那只啼鸣的老公鸡,拿着香烛,到村南头的龙王庙跪神祈雨。小庙,一扬手那么高,二尺来高的龙王爷坐在当中。庙台上放着一块青石板,当作供桌。老俩口把公鸡放在石板上面,左面碗里插上香,右面斟上一杯净水。老牛筋折来柳枝,编了一个帽圈儿带在头上。老俩口双双跪在地上,向着衣衫褴褛、面目斑驳的泥塑祝祷乞雨。他们一直跪了两天。头一天,没失望,以为“心诚则灵”。第二日是个暴天,热辣辣的太阳,晒的人头脑发昏。晚上,拖着疲倦的身子,倒在床上睡不着:盼起云,盼打闪,盼雷响,盼雨声……早上推窗一看,天上还是蓝晶晶的,一丝云影也没有。第三天,老俩口来到小庙(老钮本打算不来了,经老伴的劝,他又萌起一点希望),刚跪下不久,太阳就把脊背晒得发痛,膝盖也着砂粒儿格的难耐……老牛向天上看了一眼,然后又向庙里一看,只见龙王爷大模大样的坐在土台上,立眉瞪眼,好像嘲笑他的愚蠢和无知,想要发火似的。他心里一翻,一时间,龙王爷的神气,竟和多少年来地主逼租讨债的嘴脸结合在一起……他霍地站起身、抓起头上的柳帽圈向地上狠狠一砸,指着龙王爷大声喝道:“你,天上一神尊,我,地下老牛筋!跪你三天不下雨,从今往后,再也不信你们这份神!”叫着,脚向石板上一扫,米碗、香烛、大公鸡滚了满地。当他抢了一步,想要探身去抓龙王,被老伴拼命拖住:“你疯了!天呐!看你干了什么事!你不怕天雷……”大妈吓得脸色发青,声气都差了。“今遭这份罪,不如让雷打了还痛快!”他指着龙王,“你打吧!我不会怕你的!打吧!”他绝望的大叫,一屁股坐在石板上,两手抱着头,汗水披雨一般,从脸上津津地滴到地上。(节选自《老牛筋》)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钮进金的“钮”字与“牛”字读音相近,人们为了打趣他,就给了他“老牛筋”的绰号。B.钮进金躲债、逃租,不讲信用经常退租田地,只得走马灯一般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C.“地主斗嘴不过,就硬着来收租”,可以看出地主对钮进金的剥削与压迫是有着制度在支撑的。D.钮进金不止遭受地主的欺凌,还得遭受龙王爷的蔑视和嘲笑,双重压迫使得他不得不造反。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钮进金不止是语言上能言善辩,行动上还敢于反击,小说从言与行两个方面交代了“老牛筋”的来历,标题具有说明性,但内容却颇有故事性。B.元代关汉卿曾用名言“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来形容战斗型人格,本文“老牛筋”有着相同的人格。C.钮进金与地主和龙王爷的对话中多处使用了感叹号,既表明主人公是一个快言快语的耿直人,也表明主人公具有敢于硬碰硬的大无畏斗争精神。D.平素不肯低头的“老牛筋”最后杀掉仅有的那只啼明的老公鸡,捧香持烛下跪去求神乞雨,说明主人公也有怯懦的一面,表现了人物性格的两面性。3.主人公钮进金与两代地主的对话几乎相同,笔墨重复是否造成了文字的浪费?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小说以钮进金绝望的状态结束,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C2.D3.并不浪费文字。因为:(1)主人公与下一辈地主的对话,重复说到钮进金是“蒸不熟、煮不烂的老牛筋”,强化了主人公敢于斗争的精神品质。(2)笔墨重复是为了给下文主人公求神乞雨蓄势,便于控制叙述的节奏,加强叙述的张力。(3)两次内容相近的对话描写,揭示了在土地制度未变的情况下阶级对立就难以消除的道理,深化了小说的主题。4.(1)留下想象空间。小说在结尾处留白,让读者展开大胆的想象:富于斗争精神的钮进金还会不会进一步作出别样的反抗行为?(2)进一步丰满了人物形象。钮进金绝望地大叫,一屁股坐在石板上,两手抱头,汗水披雨一般滴到地上,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困兽般的主人公形象,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3)逐层铺垫,在情节的高潮处收束全文,让小说的结构紧凑有力。先是让两代地主跟钮进金对话,描给出一个本性不改的斗士;再延宕开去,写钮进金在老婆的撺掇下放下自己的脾气去求神乞雨;最后钮进金被龙王爷的神态所激怒,并怒起砸打龙王庙,并在老婆的劝阻下颓然坐地,小说也就在情绪的最高点戛然而止。【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人们为了打趣他,就给了他‘老牛筋’的绰号”错误,根据原文“地主来讨租,一听没有粮,便说:……‘你简直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的老牛筋!’”可知,取绰号的是地主。B.“不讲信用经常退租田地”错误,据上下文可知,“夺佃”是地主强行收回租给贫农的田地。D.“还得遭受龙王爷的蔑视和嘲笑”说法有误。“龙王爷的蔑视和嘲笑”是钮进金的个人意会,“双重压迫”言之无据。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D.“捧香持烛下跪去求神乞雨,说明主人公也有怯懦的一面”说法有误。求神乞雨并非“老牛筋”的本意,是在老伴的串撮说服之下去的,且在龙王庙大打出手,不存在为了表现人物性格的两面性问题。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表明态度:不浪费文字。然后,可进一步从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表现等角度进行分析。比如,主人公和两代地主的对话,都出现在地主催租的时候。在地主催租情节前,文章就直接说明主人公“起初,他还向人求情,后来,连句软话也不肯说了”。正是面对老地主时主人公所说的“大老爷,我连死都不怕,请放心!”和年轻地主时主人公的应对“让我看着办,我就要先为肚皮打算盘”,两代地主才会出于无奈说出“你简直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的老牛筋!”“唉,你真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的老牛筋!”由此可见,主人公与下一辈地主的对话,重复说到钮进金是“蒸不熟、煮不烂的老牛筋”,强化了主人公敢于斗争的精神品质。就在小地主与主人公催租的对话中,文章还提到“雨水不按时来,收租的可应节令——庄稼刚刚上场,下一辈地主又来了”“但是经过立夏,小满到芒种,雨,仍然没落一滴”。于是,才会有后面的“平素不肯低头的老牛筋,在老伴的撺掇、说服下,只好求神帮上一臂之力了”这一情节。由此可见,笔墨重复是为了给下文主人公求神乞雨蓄势,便于控制叙述的节奏,加强叙述的张力。此外,从主题思想上来说,主人公与新老两代地主的对话,从双方不变的针锋相对与最后两辈地主相同的评价“蒸不熟煮不烂的老牛筋”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使过了几十年,即使四处流浪,主人公所代表的贫农阶级与新老两辈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一直对立。农民仍然要时时处处面对“地主逼租讨债的嘴脸”,而地主依然坐拥大量资源不用劳动就可以坐享其成。所以,两次内容相近的对话描写,揭示了在土地制度未变的情况下阶级对立就难以消除的道理,深化了小说的主题。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进行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小说中,作者叙述了主人公与新老两代地主进行反抗,并收获“蒸不熟煮不烂的老牛筋”的评价,以及“老牛筋”的“光荣”称号。但他的困境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于是文章后半部分在遇到干旱天灾时,他只能去求神乞雨,但困境依然得不到解决,于是钮进金在龙王爷的神态激怒下,进一步做出砸打龙王庙的反抗行为。通过这两次反抗后,钮进金的困局解决了吗?显然并没有,粮食依然颗粒无收,地主依然要催租。对此,生性刚硬的“老牛筋”还会不会进一步作出别样的反抗行为?文章虽未进一步说明,但读者却不难由此引发各种大胆想象。文章最后所描写的是钮进金在打砸龙王庙后的语言和行动描写。在这里,作者通过钮进金直白的语言“我不会怕你的!”进一步展现了他的反抗精神。而通过对他的行动描写“绝望的大叫,一屁股坐在石板上,两手抱着头”和神态描写“汗水披雨一般,从脸上津津地滴到地上”,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如困兽一般身处绝境而不忘斗争的主人公形象,既进一步强化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也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而结合全文的情节发展来看,全文波澜迭生。首先是通过两代地主收租、催租和钮进金拒绝交租并收获“老牛筋”称号的对话,初步展现了一个本性不改的斗士形象。然后通过天旱不雨这一契机,说明了生性刚硬的钮进金毫无办法应对天灾之困,迫于无奈只能在老婆的撺掇下放下自己的脾气去求神乞雨,至此文章形成第一次波澜;但是,“老牛筋”的脾气不可能轻易改变,因此,生性傲骨的钮进金看到“龙王爷大模大样的坐在土台上,立眉瞪眼,好像嘲笑他的愚蠢和无知,想要发火似”,不由得联想到“多少年来地主逼租讨债的嘴脸”,难以忍受,并怒起砸打龙王庙。于是文章形成第二次波澜。而且在这两次波澜中,文章逐层铺垫,钮进金的性格特点也一步步得到强化。但最后,现实无法得到改变,于是他只能在老婆的劝阻下颓然坐地——“绝望的大叫,一屁股坐在石板上”。小说也就在情绪的最高点戛然而止,收束全文而不再生赘笔,这也使得小说的结构紧凑有力。七、(2024·西藏拉萨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薯,红薯许心龙一棵秧一嘟噜果。秋高气爽的田地里,奶奶拎着一根粗壮的红薯秧,连根拔出了一嘟噜大大小小的红薯块,还有毛茸茸数不清的因突然面世而羞赧的根须。那老秧根的威力,二孙子现场在红薯地里看到过,还用食指插入沟里费力地掏出了一块不规则的大红薯。这裂沟跟路边的大树根把地皮撑裂了一样醒目,令人遐想。奶奶的兴奋总与十月有关。每到深秋十月,“迫不及待”这个词用在村里的田地上,更为贴切,更为令人欣慰。①十月的红薯地,被霜打的红薯叶,脱去绿衣,露出了黑色,一副脱胎换骨的模样。一地茂绿时,没有立足之地,一只虫子也难逮。半夜里下的一场一场的苦霜,把土地下了出来,同时,它还惊奇地袒露出了裂开的痕迹。那是地下迫不及待的大块红薯,要抛头露面了。这时,奶奶,还有黑压压的村里人,都充满了欢欣,充满了鼓舞,弯腰刨开红薯垄。奶奶到底是有能耐的人,在红薯地翻红薯秧时,竟把五叔给生了下来。奶奶后来描述说,正翻着红薯秧,突然感到肚子一阵坠疼,直疼得弯腰蹲在了地上,腿发软了,一会儿上气不接下气了,②就顺手插入垄上的裂沟里,抠出了一块红薯,嚼了一口,口生甘津,又有了力气。多亏吴大奶奶,她正巧赶来……所以,红薯对于奶奶来说就无比神圣了。那感情是融入了奶奶周身血液里的。五叔身上的元气都是红薯之气。奶奶给了他非一般的体能,无论田里干活,还是后来当兵拉练,都是一把好手,力道得很。这红薯块,是多好的东西啊,养出了人的精气神,又发展了人的德智体。五叔十分敬爱奶奶就不言而喻了。五叔给奶奶买了台洗衣机。奶奶不太相信洗衣机能洗干净衣服,说那还要手干啥?奶奶的手伸进洗衣机滚筒里,忙又抽了出来,问:“那不搅烂了衣服?”奶奶关切地问这自动的洗衣机要花多少钱。五叔却笑了,举着手机,说:“不需要花钱,只需扫码就行了,钱都存在这里呢。”奶奶一愣:“咋?钱都存里面了?”奶奶摇摇头,叹息一声,又说:“那时我们的口粮可是都存在红薯窖里啊。”③就在老鼠也饿得到处乱窜的年景里,奶奶用大半袋红薯为二伯铺了一条路。奶奶把二伯送去了学校,当了教书匠——只不过是个临时工。可没有这“临时”,也就没有“长远”,更不可能有今天的正式。政策来了,二伯转正了,二伯成了名正言顺的人民教师。那半袋红薯,改变了二伯的命运,却让一家子人忍饥挨饿了好几天。那几天里,大人小孩都在找红薯皮红薯头吃,问题是连红薯皮红薯头也很难在地里觅到了。地上一干二净,地下也一干二净。二孙子是一大群晚辈中最聪慧的。奶奶执拗地认为二孙子的聪慧跟那块大红薯脱不了干系。有一年红薯地里长了一块巨大的红薯,足有八九斤重,奇石一样壮观。二孙子不知天高地厚地用锄头给砍了个稀巴烂。二孙子稀罕啊,这块红薯咋长那么大的块头呢?里面会藏有啥宝贝吗?二孙子在一群人的鼓动下,亢奋地拿起锄头劈了个痛快淋漓。细碎的红薯渣溅了二孙子一腿一裤子,也溅了围观的众人一身。二孙子惹了祸,奶奶被罚了一百斤红薯。奶奶当时就哭了,恨不得要剐了二孙子。现在奶奶再回忆起这段情形时,也不过多地指责谁了,光说二孙子淘气,又说淘气鬼有出息。二孙子读大学,又在城里上了班。二孙子光宗耀祖了呢!“你说是不是那块大红薯助了二孙子一臂之力?敢劈大红薯的人,这样的人会简单吗?”奶奶不无自豪地说。在我们镇被授予“长寿之乡”的典礼上,坐拥最大两位数年龄的奶奶和吴大奶奶应邀出席。一名镇干部笑着给奶奶和吴大奶奶一人戴上一朵大红花。奶奶还接受了黑色话筒的采访。奶奶说:“啥秘方?也没啥秘方,大鱼大肉那时候吃不上,现在也不咋吃。我觉得还得感谢那红薯,这一把年纪真是吃红薯吃出来的。”吴大奶奶指着奶奶说:“她能吃着红薯,就把儿子给生了下来,嘻嘻。”奶奶和吴大奶奶说着,都笑了,笑得没露出一颗牙,倒把红薯颜色的牙床全露了出来。冬日里,气吞山河的“引江济淮”工程对村里大块麦田动了剖腹手术。一条宽大的深沟匍匐前行。置于沟内的粗大的圆柱形水泥管道,足能跑辆小四轮车。这时,奶奶说:“让我去看一眼吧,这稀罕不见见,死了也不值。”众人一愣,一惊,只得点头,遂了奶奶的心愿。奶奶坐在轮椅上望着一地麦田,望着那宽大的深沟和水泥管道铺成的水泥路,几根白发随风摇曳。许久,奶奶咕哝道:“这多像当年冲开的红薯沟啊!”还真像当年冲开的红薯沟,我们咋没想起来呢?众人望着奶奶,感觉奶奶就是块红薯变的活人。奶奶与红薯,须臾也不能分割。④众人感叹,世事变迁,沟里已不是一嘟噜一嘟噜鲜活的红薯了,沟里躺着的是一个一个紧密相连的水泥筒子。筒子是水的通道,能把滚滚长江之水引到淮河里来,供周边人饮用。奶奶昏迷了,植物人一样。其间又苏醒了一次,像回光返照。奶奶咕咕哝哝半天说,她梦见自己被埋进了院子那口红薯窖里,尖尖的土堆上一夜之间长出了一根秧苗。红薯苗,这根独苗很快变粗变大,枝繁叶茂,土堆上很快裂出了几条沟纹。一旁的二姑闻听后,把头俯在奶奶的胸口,抽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第一段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秋高气爽、丰实高产的景象,为人物提供了特定的环境背景。B.“红薯”一词在标题中重复出现,并且作为线索在文中反复出现,不断叠加分量,是小说抒情的载体。C.小说多次写到土堆上裂出的沟纹,凸显奶奶对土地以及与土地有关的一切拥有一种质朴自然又深沉丰富的情感。D.“不需要花钱,只需扫码就行了”“对村里大块麦田动了剖腹手术”等都表现了时代的发展和变迁。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使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被霜打之后的红薯叶颜色的变化,引出下文红薯丰收的情节。B.句子②“插入”“抠出”“嚼”几个动作,写奶奶在红薯地劳作时生下五叔,突出其对红薯的依赖。C.句子③既强调收成不好的年景里红薯的珍贵,又表明奶奶在极度贫穷的情况下仍不放弃孩子的前途。D.句子④一嘟噜一嘟噜鲜活的红薯与沟里躺着的水泥筒子的今昔对比,暗示了人们对世事变迁的无奈。3.请以奶奶这一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4.小说结尾写奶奶梦到自己被埋进了院子那口红薯窖里,一夜之间长出了一根秧苗,且“枝繁叶茂”。这样写有何丰富意蕴?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参考答案】1.A2.D3.①小说使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正面描写手法及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奶奶摇摇头,叹息一声,又说:‘那时我们的口粮可是都存在红薯窖里啊。’”写出奶奶对土地的热爱,对土地上长出的红薯的特殊感情。②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秋高气爽的田地里,奶奶拎着一根粗壮的红薯秧的场景,衬托出奶奶的喜悦心态。③小说用五叔、二伯、二孙子等次要人物从侧面烘托奶奶的形象。这三个人的成长都和奶奶有关,通过这三个人物侧面写奶奶的坚韧和对孩子无私的爱。4.①小说以奶奶在地里收红薯的场景开始,以弥留之际奶奶梦到自己变为红薯结束,首尾照应,突出奶奶对红薯的依赖。②使勤劳坚韧、对土地热爱甚至有执念的农民形象更加丰满。③蕴含了作者对农民与土地(红薯)关系的思考:土地(红薯)养活了奶奶和奶奶的子孙们,凝聚了奶奶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的方式;奶奶对土地(红薯)有着深沉丰富的情感。突出了爱恋自然、感激自然赐予的主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A.“小说第一段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写”错误,小说第一段没有从嗅觉角度进行描写。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D.“暗示了人们对世事变迁的无奈”错误,从下文“筒子是水的通道,能把滚滚长江之水引到淮河里来,供周边人饮用”可知,人们感叹变迁但并不无奈。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赏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小说主题多维探究-情节发展思路引入情节也叫故事情节,指的是在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中,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一篇小说就像一串珍珠项链,而情节就是就是那线索串起来的一颗颗珍珠。高尔基说:“情节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史。”也就是说情节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小说中的重要情节一定紧密关联着小说的主题,那么小说中的哪些情节属于重要情节?一般情况下,对人物性格、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情节;与前面的故事情节相对而言,突然发生反转的情节;不合常情常理却合乎小说故事内在逻辑的情节;还有那些能突显主要人物关键性格特征的情节,都属于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因此,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情节内容。分析情节,要善于梳理故事的发展过程,了解情节的前后因果关联,把握情节发展中的矛盾冲突,我们便可以从中挖掘小说所蕴含的主旨。典例分析典例一《秦琼卖马》(2021年全国乙卷)主要由以下五个故事情节构成:王超杰到访古董店;杨成岳拒收古瓷盘;王超杰悲唱《秦琼卖马》,杨成岳答应收下大盘;王超杰再唱《奇冤报》,艺园斋钱货两讫;杨成岳掸落古瓷盘,张小武操琴唱秋风。在这五个故事情节中,最后一个情节是这篇小说的高潮部分,也是这篇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情节。【赏析】首先,这个情节揭开了故事的真相,王超杰要卖的几只雍正官窑粉彩过枝碧桃大盘是赝品。这一点,在杨成岳第一次见到盘子时就已经看出来了,当时“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并不仅仅是一种对待客人的礼貌态度,他微笑的深意全在于盘子是赝品,他之所以以“小本生意”为由婉言拒绝王超杰的原因也在这里。其次,这个情节突出刻画了小说主人公杨成岳仗义疏财、诚信为本的性格特征,体现出他具有的侠义精神。他知道“那东西顶多值上几吊钱”,却将三千大洋给了王超杰,并且认为“我们听了超杰先生两出戏,也就值了”,热爱戏曲与得知王超杰处境困厄之后的古道热肠,是他知假买假的根本原因。毁坏赝品,又是他对诚信经营的坚守,他的身上有着君子之风、仁者之风。再次,这个情节具有反转的意味,让小说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富于传奇色彩,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性。因为杨成岳的知假买假是违反常情常理的,商人的出发点是利益,连他的朋友张小武都以为他会赚钱,问他能赚多少,结果他却毁坏大盘。这个情节不合常情常理,却合乎小说内在的逻辑,因为杨成岳是一个淡视金钱、急公好义的人。这个结尾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让故事更富有传奇性,让小说更富有艺术性。典例二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是主题的最集中表现。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片段:(林冲)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得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小说中林冲和陆虞候是如林冲所言“无甚么冤仇”吗?小说安排与林冲“无甚么冤仇”的陆虞候刺杀林冲,是否不合情理?【赏析】①不是,表面上林冲和陆虞候是无冤仇,但是本质上,林冲光明磊落代表正义,而陆虞候恩将仇报代表邪恶,自古正邪不两立,因此两人之间是正邪之间的矛盾,并非“无甚么冤仇”;②并非不合情理,小说安排表面“无甚么冤仇”,但本质上正邪不两立的陆虞候刺杀林冲,更体现了正邪矛盾的不可调和,揭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典例三“故事情节是小说的整体架构”。因此,要全面把握小说的丰富内涵,还需要了解故事中的情节冲突和前后关联,在整体上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在《变色龙》中,作者对情节设置较为清楚,围绕“赫留金被咬”事件,在确认“小狗的主人到底是谁”的过程中,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反复进行了多次裁决,形象体现了他的“善变”性格,从而生动阐释了何谓“变色龙”。故事结果是小狗被安全带走,赫留金被奥楚蔑洛夫恐吓。仔细推究小说的情节发展,作者设置了两条线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狗主人的身份”,即到底是不是将军家的狗。围绕“是不是”,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和狗的态度自由切换。当不知道是谁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的态度是坚决维护的,并认为狗是一条“疯狗”,而且要弄死它;当听到有人说是将军的狗时,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的态度瞬间转变,认为他是想得到赔偿费的“鬼东西”,且变得“怜悯”起狗来;当巡警叶尔德林说不是将军的狗时,对赫留金的态度再度转为保护,并认为小狗是“下贱”的;当听到人群中说好像是将军的狗时,他对赫留金的态度又野蛮起来,并指责他是“混蛋”,而认为狗是娇贵的动物;当听到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则要收拾赫留金,并认为小狗是“伶俐”的。随着狗主人身份的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不断变化,反反复复呈现出六次转变。【赏析】在这样的情节设置下,作者将奥楚蔑洛夫的矛盾心理充分体现,前后对比强烈,将一副欺下媚上、见风使舵、性格善变的丑恶嘴脸呈现在读者眼前。读者也就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作者对这种人物的讽刺,以及对社会制度的深刻批判。技法总结一、从情节的高潮和结局,尤其是高潮部分去把握;二、根据情节中的矛盾冲突来把握(矛盾怎样发展、怎样解决);冲突是小说情节发展的推动力,它可以是外部冲突(如人与自然的斗争、人与社会的冲突)或内部冲突(如个人内心的挣扎、道德困境)。三、根据情节发展变化的原因(如生活感叹、人生哲理、社会现实、思想观念、社会风气等)来把握。针对练习一、(2023·湖南株洲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豫让行刺叶敬之赵襄子乘着马车,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地出了城门。在阳光的照射下,他的脸上发出红扑扑的油光。他的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左右摇晃着。城外不远,矗立着层层叠叠的山岭。山下河道弯曲,河上一座木桥,被垂柳挡住了半边。开路的随从过了桥,车夫鞭子一甩,催马过桥。谁料,马却“咯噔”一下停住了。马头乱摇乱晃,马蹄也往后倒退,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车头。赵襄子疑虑重重。自从杀了智伯,把智伯的人头做成了饮具之后,他整天疑神疑鬼的;而智伯的臣子豫让刺杀自己未遂,更让他提高了警惕。如今,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疑心。他拍了拍参乘青荓的肩膀,指着桥下说道:“你去看看什么情况。”青荓下了马,正了正头上的帽子,扶了扶腰间的佩剑,往桥下走去。赵襄子等候着。不知过了多久,青荓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眼见得那个随从下了桥,忽然听得一声尖利的叫喊:“主公,不好了!青荓死了!”赵襄子脑子“嗡”的一下,急忙下了马,扶着腰间的佩剑,三步并两步走近桥头,拐弯下桥。不用他吩咐,他的随从们也纷纷下马,拔出佩剑,跟着赵襄子下桥。刚到桥底,赵襄子吓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他没有看见青荓,却看见了他的仇家——豫让!豫让垂着头,握着佩剑,脸上的疤痕绷得紧紧的,使他看上去更加丑陋不堪。而豫让的脚下,就躺着青荓。鲜血浸透了青荓的衣服,往河边汩汩流淌。赵襄子怒火中烧,他拔出剑来,挥舞着,怒斥豫让道:“我原先以为,你不惜牺牲性命替主子报仇,是个义士,所以放了你。谁料,青荓与你是好友,你连他也杀掉,看来你不是义士!且吃我一剑!”豫让并不举剑,抬起头来,脸上竟有晶莹的泪珠。赵襄子的手抖了一下,剑锋低了下去。他催促豫让道:“你有什么话赶快说,说了好受死!”豫让因为吞了炭火,嗓音嘶哑。他艰难地发出声音来:“青荓发现我,欲放我走,则对不起主子;欲将我杀了,又对不起老友,所以自裁身亡。”豫让说完,扔了佩剑,往地上一跪,抚着青荓尸体,大哭起来。声音微弱如蚊虫之鸣,粗粝似老树之皮,似凄风掠过。在场的人,无不低头垂泪。赵襄子提剑的手,也扑地垂了下去。豫让忽然爬起来,抹了一把眼泪,浑浊的眼光投向赵襄子:“我有一事有劳于君。”赵襄子目睹刚才的一幕,敌意已然消失,就允诺道:“你说。”豫让道:“从今以后,再想刺君,已无可能。何况多年好友,为我而死。只是在主公智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能否请君脱下外衣,让我刺上三剑,以报主公?”赵襄子听了,没有言语,把剑交给一个随从,脱下外衣。两个随从上来,接过外衣,各扯一条袖子,来到豫让面前。豫让举剑,跳跃呼喊,连刺三剑,三个洞口,边缘皆染血,赫然出现在衣上。赵襄子见了,不免心惊。豫让停下剑来,拱手施礼,大呼道:“我已报答主公!”说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滚了几滚。目光最后瞥一眼赵襄子,嘴唇略动了动:“谢,谢……”豫让的尸体依然直立,不知过了多久,才轰然倒地。赵襄子为豫让修了一座坟墓。那墓就在河边,桥侧。后人称坟墓为豫让墓,称桥为豫让桥。河水流淌两千年,粼粼清波,至今倒映着墓和桥。河水不枯,墓桥永恒。(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5期)文本二: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们会如何选择呢?从豫让刺杀赵襄子的事迹中可以看出,豫让第一次刺杀赵襄子失败,赵襄子感动其贤,释放了他。于豫让而言,赵襄子有救命之恩。但豫让与智伯的君臣之义让他不可能“怀二心”而事赵襄子,更不可能放弃为智伯复仇。智伯的“国士遇之”的恩情与二人之间的君臣之义大于赵襄子的救命之恩,“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因此,豫让最终仍然选择了再次刺杀赵襄子。由此可以看出,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豫让选择了“死名之义”,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摘编自高婕《<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恩义”关系》)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襄子一行人准备过桥时,马突然停住不动,这一天意般的警告,乃是赵襄子疑心的外化,也为后文豫让的出场作了铺垫。B.面对赵襄子的拔剑相向,豫让不躲避不反抗,竟然流下眼泪,说明他对青荓之死深感愧疚,也因失去老友黯然神伤。C.豫让的复仇之路坎坷,充满艰辛;他三击赵襄子外衣之后的大呼,既是对智伯之灵的告慰,也是对自我心灵的宽慰。D.豫让自杀后,其直立的尸体过了许久才轰然倒地,这一情节表现了豫让不甘失败、生命顽强的精神品质。2.关于青荓这一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荓许久未归且桥下静悄悄的,反常的现象增添了现场的紧张氛围。B.青荓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线索人物的作用。C.青荓在杀死与放走豫让的两难之中选择自杀,体现了他的忠义精神。D.青荓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豫让的交代来完成,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3.豫让为智伯复仇,最终不得不以剑三击赵襄子衣服而后自杀,结合文本一、二,谈谈你对豫让价值追求的理解。4.赵襄子和刺客豫让的第二次交会,在《史记 刺客列传》中只有寥寥数语:“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文本一对此展开了生动的想象与描写,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二、(2023·宁夏银川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非攻鲁迅墨子走进宋国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也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棵大树,看不见一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墨子想。待到望见南关的城楼了,突然听见一个人大叫道:“我们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死!”墨子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曹公子的声音。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在一个农家歇下来,起来仍复走。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住了,便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远远的望见一个大汉,推着很重的小车,向这边走过来了。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声“先生”,一面撩起衣角来揩脸上的汗,喘着气。“这是沙么 ”墨子认识他是自己的学生管黔教,便问。“是的,防云梯的。”“别的准备怎么样?”“也已经募集了一些麻、灰、铁。不过难得很:有的不肯,肯的没有。还是讲空话的多……”墨子说:“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你们仍然准备着,不要指望口舌的成功。”……楚国的郢城,街道宽阔,房屋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走路的人,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墨子辗转借问,径奔公输般寓所。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阿呀!墨翟!果然是你!”公输般高兴的说,“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墨子沉静的说道:“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墨子说,“待拿我的书来请楚王看一看。”“你还不是讲些行义么 ”公输般道,“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他可是君王呀,老乡!”“那倒也不。丝麻米谷,都是贱人做出来的东西,大人们就都要。何况行义呢。”“那可也是的,”公输般高兴的说,“我没有见你的时候,想取宋;一见你,即使白送我宋国,如果不义,我也不要了……”墨子也高兴的说,“你如果一味行义,我还要送你天下哩!”公输般更加高兴起来。他问道:“我舟战有钩拒,你的义也有钩拒么 ”“我这义的钩拒,比你那舟战的钩拒好。”墨子坚决的回答,“我用爱来钩,用恭来拒。不用爱钩,是不相亲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所以互相爱,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现在你用钩去钩人,人也用钩来钩你;你用拒去拒人,人也用拒来拒你。互相钩,互相拒,也就等于互相害了。”“但是,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公输般碰了一个钉子之后,改口说。“但也比敲碎宋国的所有饭碗好。”“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你等一等,我请你看一点玩意儿。”不一会,公输般手里拿着一只木鹤,交给墨子,说道:“只要一开,可以飞三天。这倒还可以说是极巧的。”“可是还不及木匠做的车轮,”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说,“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的。”“哦,我忘记了,”公输般又碰了一个钉子,这才醒过来,“早该知道这正是你的话。”“所以你还是一味的行义吧,”墨子看着他的眼睛,诚恳的说,“不但巧,连天下也是你的了。真是打扰了你大半天,我们再见罢。”公输般送他出了大门之后,回进屋里来,想了一想,便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墨子在归途上,是走得较慢了,一则力乏,二则脚痛,三则干粮已经吃完,难免觉得肚子饿,四则事情已经办妥,不像来时的匆忙。然而比来时更晦气;一进宋国界,就被搜检了两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关外,又遭着大雨,到城门下想避避雨,被两个执戈的巡兵赶开了,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一九三四年八月作(选自《故事新编》,有删改)文本二基于一种新世界观之上的对于历史事件的审视,鲁迅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历史,而是在尊重历史本质真实的前提下,着重开掘历史精神,以给执着于现实斗争的人们一种启示、一种借鉴和一种新的认识感受。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创作意图,鲁迅在这篇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调动丰富的手法,生动而又细腻地,历史而又现实地塑造了一个“中国的脊梁”式的古代英雄形象。文本三《墨子·公输》结尾: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注】(摘编自崔军艺《浅析〈非攻〉》)【注】在收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旧版)课文时,本段因与前文主旨不合而被删去。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墨子的徒弟管黔敖以及曹公子,他们都勤恳地继承了墨子的精神,切切实实地为备战做好防御工作。B.针对墨子的“行义”,公输般指出那“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可见公输般当时瞧不起墨子的平民思想。C.公输般先后碰了两个钉子,最后又把自己的作品收了起来,他的理屈词穷和最终转变,引发了读者的深刻思考。D.这篇小说取材于古人古事,借助历史生活原型表达了对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认同,同时又融入了对时代的思考。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善于写人物对话,无论是墨子与管黔敖的对话,还是墨子与公输般的对话,都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B.文中楚国的富裕与宋国的贫苦形成反差;楚国人活泼精悍、衣服干净,是为了衬托墨子的风尘困顿、旧衣破裳。C.“募捐救国队”“饭碗敲碎”等词语,饱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体现了这篇小说语言轻松诙谐的特点,淡化了小说的严肃性。D.小说没有瑰丽诡异的想象,但行文逻辑性强,具有说服力。文中写墨子与公输般的较量,朴实无华,却极有力量。3.墨子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对于文本三中所说的《墨子·公输》“因与前文主旨不合而被删去”的结尾,鲁迅在《非攻》中却保留了,且描写得细致生动。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结合文本一谈谈你的看法。三、(2024·青海西宁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渡口鲁彦周那是前年春天。你到过这水库的上游吗?那里山高路陡,一天只能看到几个小时的太阳,猴子成群结队,参天古木,绵延千里,无穷无尽的财富,正等待人们去开发。我去年是为了调查一种货源才到那里去的。那天傍晚,我来到了大山脚下的渡口。水库还没修成,水流非常急,轰轰轰,哗哗哗,响得人头发晕。我在渡口一棵大树下坐了下来,因为翻了几天山,非常疲乏。忽然觉着有一个人朝我走来,睁眼一看,一个六十多岁老头,站在我面前。这老头满脸皱纹,头发胡子都是白的,个子又高又瘦,像个长颈鹤,他冲着我没头没脑地问:“同志,你不想渡河啦?怎么睡到这里,也不喊我一声!”“渡河?”我慢慢爬起来,一只起码有一百年历史的老渡船,正在水里晃荡着。老头不声不响替我提起包,又伸手拍拍我身上的灰,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泛起淡淡的极温和的笑意,说:“太累了吧?我在河对岸就看见你了,怕你有急事,急急忙忙赶过来,谁知你倒睡着了!唉,年轻人啦,身体怎么样?还好吧?”我和老头上了船,他荡起了桨,不时用眼睛盯着我,似乎想打听什么,可是我阴沉着脸,把他的话头拦住了。我注视着河面,河面上不断涌起浪花,哗啦啦,河底下全是狰狞可怕的怪石头,跟水顽强地搏斗着,至于一些黑色的水草,早被冲得乱摆乱动,直不起腰来。太阳早已不见了,天空碧蓝,金色的阳光在山峰顶上闪动,水声和竹林里的风声喧哗地响着!“同志……”老头喊我,可在这同时,我却该死地冒出一句话来,我说:“真倒霉,跑到这个鬼地方,才四点钟就看不见太阳,唉!”一口气才叹完,只见老头的手微微抖了一下,笑容不见了,脸色阴暗下来。我不知道老头脸色为什么变得这样快,还在嘟嘟哝哝抱怨,最后我说:“这回回去,得要求调动工作了,同志们多得很,干么非要我干这个!”老头再不说话了,我也抑郁地望着对岸。很快船就靠岸了,我跳下了船,回头看看老头,他正低着头,用湿布仔细抹着船沿,虽然它并没有半点灰尘。我在对岸合作社设立的小客店坐下来,一个中年妇女问我吃些什么。在等菜的当儿,两边路上来了十几个年轻人,背着背包,穿着草鞋,连衣服都是破的。他们有男有女,嘻嘻哈哈,快乐得像群麻雀,有个扎辫子的姑娘,边走边吹口琴。客店里的中年妇女见他们来了,放下炒菜勺子跑了出去,抹船的老头也直起腰来。“杜老爷爷,你好呀!”吹口琴的姑娘清脆地喊。“你们好,工作完成啦?”“快啦,老爷爷!”客店里那位妇女满面笑容地走回来,她对我说:“你看这些勘察队的年轻人,山风把他们吹得比铁还硬!咳,不容易呀,才来时,都是白面书生和娇嫩的小姐哩。”不知究竟是什么缘故,当我疲乏地躺在铺上时,杜老头的形象总在我眼前。店里妇女说杜老头祖居渡口,父亲是摆渡的。他成年的时候,赌咒也不干摆渡的活,任父母怎么说,他也不干,他坚决要到山外去;谁知这时候他家里忽然来了一个人,这人是干什么的,别人不清楚。不久,这人和杜老头交上了朋友,杜老头不闹着要走了,他忘记了自己赌的咒,干起摆渡的活。别人问他为什么,他不说,问急了,便笑笑说:“山和水都要我干,我怎能不干?”说得叫人莫名其妙。后来山里闹起革命,他不声不响地摆渡;红军走了,日本人来了,他还是不声不响地摆渡。不久,他的大儿子——游击队的一个分队长给反动派杀害了;小儿子,一个勇敢的游击队员在山里牺牲了;他的老伴给反动派逮去了,临死还喊:“共产党万岁!”老头身边只剩下一个女儿,他老了,头发白了,人瘦了,他离开了渡口躲到山里,可是每天夜里,人们还能看到他悄悄地走回来,悄悄跳上船,迎接或是送走我们的同志。直到解放后,大家才晓得他是个二十多年的老交通员,二十多年的老党员。他到过北京、合肥,县里给他盖了休养的地方,可他又回到渡口,摆起渡来,这回不是不声不响,而是大声大响大笑大唱了!大家又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又是怪得很。他说,我这渡船将来是一个见证人,我还能不陪它到底?等它进了博物馆,我还要做讲解员陪着它……这便是那中年妇女跟我说的情况,至于杜老头到底有什么心事,她不知道。她跟我谈完,忙自己的事去了。我想睡,可是一点睡意也没有,我披上衣,爬起来,走到外面。不知什么时候月亮已经爬到顶中了,山峰、竹林、河面,都被一层蒙蒙胧胧的薄雾笼罩着,天空没有一片云,黑郁郁的山影把星星衬托得更亮。我从这里向南边看过去,南边的最高峰上亮着无数灯光,闪闪烁烁,像是银在山顶上的一个宝石珠冠。灯光下篝火隐约,忽明忽暗,那里好像人很多,不时有爆炸声响起。再看看东北两面群山原来以为是荒无人迹的地方一下子变成了神话世界,数不清的灯火像珍珠一样挂在林间!我仿佛听见人们在欢笑,看见建设者们的红黑的面孔。“山里的建设开始了!”我心里想。这时河上来了一个船队,竹筏上点点灯火,许多人正在和水流搏斗着,招呼声、喊声使幽静的渡口喧哗起来了。(写于1959年,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在描写人物形象时富有暗示性,如杜老头出场时的肖像描写用精练节省的文字,巧妙地暗示了杜老头的革命精神。B.小说借客店妇女之口道出勘察队年轻人的变化,虽是寥寥数语,却展现了新中国早期建设者的风采,富有浪漫气息。C.小说反复写到杜老头解放前摆渡时的“不声不响”,凸显他的谨慎与坚毅,也与解放后的“大声大响”形成了对比。D.小说中杜老头将老渡船比作历史见证人,虽然渡船会随着时代发展失去摆渡的作用,但是仍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2.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呈现的是“我”眼中的景物,别具特色。请简要分析其功能。3.小说采用故事套故事的形式展开,这样叙述有怎样的文学效果?请简要分析。四、(2024·辽宁抚顺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被遗忘的戍者潘灵带路的向导在队伍的前面头也不回地走,全然不顾在暗无天日的丛林里已经行走了五天的殖边队的士卒们。一路上,向导都挥舞着银片似的砍刀,手起刀落处,都是荆棘和藤蔓短促而痛苦的声音。但后来,这些声音被士卒们粗重的鼻息覆盖了。苟延残喘的队伍,显然对这次勘界的前期摸底工作的艰苦程度估计不足,官兵的情绪都越发焦躁不安。队长郝成壁已经失去了前四天的沉着与淡定,一路上像个怨妇一样喋喋不休。麂子关有野人出没,是一个传说,但从来没有被证实过。最早有关野人的消息,是一个猎人从密林里带出来的,说那野人敏捷如猴,速度比风都快,他还指挥着一群猴子。话音未落,头顶就嗖地飞过什么东西,接着就是一个站起活动身子的殖边队队员的一声惨叫。一块飞石,正中他的脑门。尹默君趴在地上,用郝成壁递给他的单筒望远镜眯了眼往模糊人影处看。一个清晰的人从单筒望远镜扑进了他的右眼——是个清朝老兵!不能开枪!尹默君将望远镜从右眼眶移开说。循着石块飞来的方向望去,尹默君看到了那个先前在他单筒望远镜里出现过的清朝老兵,铁塔一样矗立在他的前方,一副威风凛凛、视死如归的模样。尹默君举着白衬衣,向着清朝老兵走,越走越近。近到几米开外的时候,老兵一声暴喝——站住。尹默君立定。老兵用混沌的老眼在尹默君身上扫了一遍后,用沙哑的声音问道,你是何方神圣,为何犯我国境?我是中国人,老爹,他们也是中国人。尹默君边说边回头指了指身后说,他们是省府殖边队的士兵,管理边境的。但老兵摇摇头说,你别想骗人!你连头上的辨子都没有,还冒充国人?辫子?尹默君说,大清都灭亡二十多年了,谁还留辫子?你说啥?老兵一脸惊讶,大清亡了?老爹,尹默君语气肯定地说、亡了,公元一九一一年就亡了,现在叫“中华民国”了。老兵就像被雷击了一下,竟像一截枯木桩一样直挺挺倒在地上了。尹默君见此,将手上举着的树枝和白衬衣一扔,便冲了过去,他将老兵抱在怀里,一边掐着老兵的人中一边紧张地呼唤郝成璧赶紧过来。昏迷的老兵醒了,他半睁的眼角有泪水流出。年轻人,这……还不够荒唐吗?朝廷都没了,我却为它守了二十多年的江山。他吃力地转身,指着前方说,看到了吗?那是麂子岩哨所,我是守兵。老爹,你不该这么想,这哪是朝廷的江山,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江山。你是为国家守江山,不是朝廷。尹默君的话里充满了崇敬。说来话长,老人指了指哨所对郝成璧说,你是长官吧?我带你们去,这哨所,我得亲自交给你们。这个叫赖小四的清朝老兵,对过去的记忆仿佛就是昨天。粮没了,盐没了,你没想着离开?想过,也这么干了。赖小四说,当兵吃粮。理所应当,没吃的,还当个鸟兵?我拍拍屁股走了人,但在森林里走了大半天,傍晚时还是回来了。我想起了我来哨所时给管带的保证;人在哨所在。为了一句承诺的坚守令人动容。我在这里烧荒种地,但第一年种下的苞谷,颗粒无收,青黄不接的时候,就被猴群糟蹋了。一个猎人教给了我捕猴的法子,我布在树上的罗网捕到了猴王。我驯那只猴王,让它臣服于我。后来我成功了,成了它们的王中王。它们不仅不再糟蹋我的苞谷地,还会替我看守它们。我有时无聊了,就学着它们爬树,从一个树梢荡向另一个树梢。但让郝成璧和尹默君没想到的是,当卫生兵和一个殖边队队员去为赖小四剪辫子时,惊恐万分的赖小四惊叫着推开他们,奔进石屋子就操起了他的火铳。他端着火铳奔出屋子,大声喊道,哪个敢剪我辫子,我就要哪个的命。他吸嘴,吹了一声尖厉的口哨。瞬间,先前已销声匿迹的猴群,又出现在哨所的石屋顶上。它们虎视眈眈居高临下地注视着哨所前的殖边队队员们。赖小四哼了一声,我先前看错了你,你这上上下下一身洋人打扮,本不是啥好人。我们真的没有骗你,尹默君诚恳地说,丛林外面,换了人间了。现在没有皇帝,男人也没有长辫子了。你和他们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你们都有一个共同身份,都是戍边者。我是绘地图的,我绘出的每条边界线,都有你们的功劳。赖小四似乎被尹默君的话打动了,他指了指那群将哨所团团围住的猴子说,要说功劳,它们也有。那年红发的洋鬼带着一群人,私移我们的界桩,就是被这群猴子撵走的。它们不怕死,红发鬼动用了洋枪,猴子们付出了五条命,但它们却没被吓住,一个个扑上去与洋鬼们又撕又扯,最后他们害怕了,抱头鼠窜,落荒而逃。从那以后,他们再也不敢来私移界桩。现在你们知道这群猴子为啥跟我这么亲了吧?我离不开它们,我陪着它们,哪儿也不想去了。郝成璧趁机走上前,伸出左手将赖小四的火铳夺了下来。赖小四也没抵抗,他有气无力地冲猴群挥了挥手说,散了,散了吧。那群猴子就真的散开了。翌日清晨,尹默君被一阵嘈杂声吵醒了。出事了!郝成璧边说边拉着尹默君走出了哨所。在哨所外的一棵水冬瓜树上,吊着一个尸首已经僵硬的人。尹默君一眼就看出是赖小四。他上吊的工具,竟然是他脑后那条又粗又白的长辫子。(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殖边队在丛林里经过五天艰难跋涉,到达了传说的有野人出没的麂子关,官兵焦躁不安,不料一块飞石来袭,砸中了一名队员。B.做绘地图工作的尹默君发现投掷石块的是一名清朝老兵,面对“闯入者”,清朝老兵表现出一副威风凛凛、视死如归的样子。C.老兵认定尹默君等人是侵略者,因为他们头上没有清朝人的标志辫子。当老兵得知清朝灭亡了,竟然直挺挺地昏倒在地。D.老兵名叫赖小四,在麂子岩哨所戍守了二十多年,曾因给养断绝而选择离开,但因为在森林里走了大半天没走出去面而返回了。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的描写,凸显了麂子岩哨所条件艰苦,没有道路通达麂子岩哨所,向导挥舞着砍刀开路。B.麂子关有野人出没的传说,是否与一群猴子撵走私移界桩的洋鬼们直接相关,文章没交代,但引人遐想。C.赖小四在猎人的指导下捕到了猴王并驯服猴王,让其为己所用,情节显得荒诞和突兀,但读来饶有兴味。D.小说以独特的情节设置讲述了一个“被遗忘的戍者”的故事,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边疆地区的地域特点。3.留“辫子”对赖小四很重要,捐“门槛”对祥林嫂也很重要。请结合本小说和鲁迅《祝福》分别简要分析“辫子”和“门槛”的丰富意蕴。4.小说结尾写赖小四上吊自杀,这样的结局安排是否合乎情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五、(2024·海南海口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五张犁王祥夫这种病,怎么说呢?在民间一般都叫疯子,“神经病”是文明一点儿的说法。这五张犁,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都还以为他是园林处请来的老园林工。可也太老了,园林处怎么会用这么老的老头儿?其实,在张沟这地方,人们都认识他,知道他就是远近出名的五张犁,但城里人对他就不熟了。不但对五张犁不熟,恐怕说起张沟也会有许多人不知道,张沟现在早已经不存在了,和其他许多靠近城市的农村一样现在只剩下了一个名字,土地早已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园林处为了好管理,地是分了段的,每人一段各自承包。如果不是一段一段地承包,人们还不会发现问题。五张犁不是在一片地里做他的事,他经常出现的那片地横跨了三段地。这就让人们摸不清,到底怎么回事?这年春天的时候,人们看到五张犁往地里送了三次粪。一开始,人们以为是园林处要在地里施肥,又过了几天,就有人看见五张犁把土粪一锹一锹地往地里撒。人们看见他弯了一下腰,又弯一下腰,把锹一次次插进蓬松的粪堆,然后再直起腰来,那土粪便一次次被扬了起来,说扬好像有点儿不太对,不是扬,是平平地贴地面顺风一撒又一撒。撒完土粪,五张犁并不走开,而是坐在了那里目光灼灼地看着远处出神。五张犁那张脸很瘦,皮肉很紧,而且黑,而且是见棱见角,肩头也是尖尖的见棱见角,那双手也是粗糙而见棱见角,五指总是微张着,有些攥不拢的意思,这就是干粗活儿的手。接下来,是下了两场雨,地里呢,草也绿了,园林处种下的花卉呢,也抽了叶。这时候,人们又看到了五张犁,他来了。戴着烂草帽,穿着很旧的一件军装,袖子那里有两块补丁,领子那里又是一块,下边是条蓝布裤子,屁股那里是两块补丁。他扛着一张锄,目光灼灼地进到地里就锄开了,他把身子朝前探过去,把锄往前一放,再往回一拉;再往前一放,再往回一拉……到了中午,地里就有了样子了。苗是苗,棵是棵,好像是用线比过,从南边看苗,是个直线,从东边再看苗,还是个直线。五张犁已经锄完了,坐在那里,目光灼灼,看着远处,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有人认出他是五张犁了,笑着问他:“地早就不是咱们张沟的了,你怎么还锄它?”五张犁目光灼灼地看了那人一眼,张张嘴,笑笑的,还是不说话。“神经病!”这人说了这么一句,蹬着车子远去了。这真是怪事,他怎么只锄这么一片?好像是谁给他规定了只是这么一片,春天撒粪也是这么一片,准确无误。五张犁这时是锄第二遍了,而且,天快黑的时候,他又紧接着锄第三遍,这第三遍是补锄,是锄两下,把土用锄往苗子下培一下,是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这么个节奏,是有着音乐性质在里边。在这个夏天里,人们看到五张犁在那片地里又是锄地,又是抓虫。那片地现在可以一下子就让人远远认出来,虽然没有地埂,但那片地的草要比别的地长得格外好,花儿也开得格外好。但人们还是奇怪,这个五张犁,是谁请他来的?是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便有从张沟过来的人,告诉那些不知五张犁底细的人五张犁是什么样儿的人,人们又都不信五张犁竟会是个疯子。怎么不是?便有人说五张犁最疯的那一阵子晚上都要睡在地里,人们就更不信。很快,秋天在一阵大热后悄然来临。一场霜过,地里的庄稼和蔬菜的叶子发生变化,该红的红,该黄的黄。也就是这个时候,人们又看到五张犁了。他目光灼灼地站在地头了,他的手里,亮闪闪的一牙儿,是镰刀。他想做什么?他是来收割了,这个季节,是收割的季节,但他怎么可以用镰收割那些花草?花草是庄稼吗?花草怎么会是庄稼?他弯下了腰,把那花草一把一把地割下来。他割得不紧不慢,割得干净好看,地里留下的茬子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的高低。从早上开始,到下午天快黑,这片地就被五张犁基本割完了,远远看去,被五张犁割过的那片地像是用了堆绣的针法,那鲜艳的颜色,是一撮,又一撮,一撮,又一撮,好看不好看?好看,尤其是远远看了更好看。园林处的人是哭笑不得,无论他怎么扬手和喊,五张犁都不搭腔,两只眼睛,目光灼灼地不知看着什么地方。“这又不是庄稼,这是花儿,是花儿你懂不懂?”五张犁对着园林处的人,只是笑,脸上的表情好像有一些羞涩,羞涩之中还有些紧张。“你割吧,你割吧。”园林处的人扬扬手,对五张犁说。他也是前不久才知道的,这片地早先就是五张犁家承包过的,人们奇怪五张犁怎么会记着自己那片地,而且会记得那么准确。秋天向冬天过渡的期间,是到了大地即将上冻的时候了,这一天,人们又看到了五张犁。他的前边是一头驴,一头小黑驴,那头小黑驴拉着一张犁,五张犁在那里犁地了。五张犁按着犁,从地这头开始,一步一步往地那头走,然后再回来,再一步一步朝这边走。这真是一片好土地,一旦被犁铧犁开,那黑润润的颜色是多么好看,多么让人动心。更让人动心的是五张犁的手艺,一道一道的犁沟像是用线拉过,齐齐的。他按着老规矩,是两犁一垄,犁沟很深,犁垄很高,这样一来,到了明年春天,土地就会变得要多蓬松就有多蓬松!(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说五张犁不是扬粪,是撒粪,写出五张犁动作专业,表明他是个好庄稼把式。B.作者用“见棱见角”刻画五张犁相貌,突出他的沧桑感,也暗示了他执拗的性格。C.五张犁戴着烂草帽,穿着旧衣服,衣服上还有补丁,写出他艰苦朴素的农民形象。D.园林处的人看五张犁割下一撮一撮的花草,也被他的坚持感动了,就不再阻止了。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在叙事过程中多处设问,以此推动故事发展,吸引阅读兴趣。这种手法在王愿坚的《党费》中也有运用。B.为了刻画五张犁的“疯子”形象,作者反复写他“目光灼灼”地站在地头,不说一句话,甚至傻傻地笑的样子。C.作者在描写五张犁进行第三遍补锄时,突出了其音乐节奏的美。庄子也曾运用这样的方法描写过庖丁解牛。D.文末描绘了五张犁犁地的画面,黑瘦的老人、小黑驴,一遍遍地走过去,再走回来,充满着仪式感和悲壮感。3.作者围绕春夏秋冬四季叙写五张犁的农事活动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分析。4.有评论说这篇小说在荒诞中蕴藏着真实,请结合文本分析。六、(2024·重庆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牛筋”的来历刘澍德老牛筋姓“钮”牛叫“进金”,取“日进斗金”的意思。但是,他在旧社会当了几十年的贫雇农,芥米粒大的金子也没挣到手里。年轻时,他原是个性情豁达,滑稽有趣的小伙子,能唱山歌,会演花灯,还可以喊上几口滇戏。据说,他的老伴还是对着调子对上的哩。这个快活的青年农民,娶过了亲,担起了生活担子,当了几年佃农之后,他不再唱了;又当了几年佃农之后,他“牛”起来了。年成不好,田里连口粮也收不起,地主却三催四逼的追索地租。不怕讨账的金刚,就怕欠账的精光,要一百次,就回答他一百个“没有!”起初,他还向人求情,后来,连句软话也不肯说了。地主来讨租,一听没有粮,便说:“那样好的田,为什么不打粮食,你是哄人吗?!”老牛说:“你那样好的小老婆,为什么不生儿子,你是哄人吗?!”“我正愁着这口饭,坐牢就不会饿死了。请你家开恩吧!”“你这家伙,简直天不怕、地不怕啦!”“大老爷,我连死都不怕,请放心!”“你简直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的老牛筋!”“谢谢大老爷赏给我的这个绰号。”他深深地作了个辑。地主斗嘴不过,就硬着来收租。地主硬收,他就硬不给;地主向外抢粮食,他就硬着往回抢。他敢跟有财有势的人斗;敢比他力气大几倍的人打;一个人敢和一大群人打,结果,当然他吃亏。有时候被打的头破血流,有时候瘫在地上不会动,但他始终不输嘴,不低头。有时候只消说句软话,事情就可以平息,可是,你等着吧。年年遭到夺佃的老钮,背着老牛筋的绰号,躲债,逃租,走马灯一般从呈贡搬到晋宁,从澂江迁到江川,最后,又从江川迁回晋宁小干坝,总算定下脚来了。小干坝地高土瘦,望雷种田(落大雨才有水栽秧),靠天吃饭,没有牛的固执、牛的蛮劲,是住不下来的。因为地租少一些,碰上个雨水旱的年头,还能够支持一下,这样,老钮又作了“小老婆不生儿子”那家下一辈的佣户。老钮老俩口,再搭上半大儿子小钮新,日日夜夜的劳动,把田里伺弄得周周正正:田挖的深,肥下的足;因为秧栽的迟,几年来收成就是不好。雨水不按时来,收租的可应节令——庄稼刚刚上场,下一辈地主又来了。“哪日送租啊?”地主问。“口粮还没收足,地租后一步吧。”“你打什么主意啊?“没打什么主意,”老钮向场上一指,“谷子全在这里,你来看看可以,拿去可不行。”“你好’歪’啊!生仿你种的是自己的田!”“不是我的,我也种了三几年啦。你要拿走口粮,你就自己来种吧!”地主看看老牛,觉得这个佃户很可恶,再看看村前面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田地,觉得老钮还有可取之处,如果逼得太紧,老钮一发火,说不定又会迁走的,于是便说:“老钮,你看着办吧。”“让我看着办,我就要先为肚皮打算盘。”“唉,你真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的老牛筋!”那一年春天,收过小春,田也挖好了。但是经过立夏,小满到芒种,雨,仍然没落一滴。如果挨到夏至,就是点火栽秧,也只会落个白忙一年。平素不肯低头的老牛筋,在老伴的撺掇、说服下,只好求神帮上一臂之力了。他们杀了仅有的那只啼鸣的老公鸡,拿着香烛,到村南头的龙王庙跪神祈雨。小庙,一扬手那么高,二尺来高的龙王爷坐在当中。庙台上放着一块青石板,当作供桌。老俩口把公鸡放在石板上面,左面碗里插上香,右面斟上一杯净水。老牛筋折来柳枝,编了一个帽圈儿带在头上。老俩口双双跪在地上,向着衣衫褴褛、面目斑驳的泥塑祝祷乞雨。他们一直跪了两天。头一天,没失望,以为“心诚则灵”。第二日是个暴天,热辣辣的太阳,晒的人头脑发昏。晚上,拖着疲倦的身子,倒在床上睡不着:盼起云,盼打闪,盼雷响,盼雨声……早上推窗一看,天上还是蓝晶晶的,一丝云影也没有。第三天,老俩口来到小庙(老钮本打算不来了,经老伴的劝,他又萌起一点希望),刚跪下不久,太阳就把脊背晒得发痛,膝盖也着砂粒儿格的难耐……老牛向天上看了一眼,然后又向庙里一看,只见龙王爷大模大样的坐在土台上,立眉瞪眼,好像嘲笑他的愚蠢和无知,想要发火似的。他心里一翻,一时间,龙王爷的神气,竟和多少年来地主逼租讨债的嘴脸结合在一起……他霍地站起身、抓起头上的柳帽圈向地上狠狠一砸,指着龙王爷大声喝道:“你,天上一神尊,我,地下老牛筋!跪你三天不下雨,从今往后,再也不信你们这份神!”叫着,脚向石板上一扫,米碗、香烛、大公鸡滚了满地。当他抢了一步,想要探身去抓龙王,被老伴拼命拖住:“你疯了!天呐!看你干了什么事!你不怕天雷……”大妈吓得脸色发青,声气都差了。“今遭这份罪,不如让雷打了还痛快!”他指着龙王,“你打吧!我不会怕你的!打吧!”他绝望的大叫,一屁股坐在石板上,两手抱着头,汗水披雨一般,从脸上津津地滴到地上。(节选自《老牛筋》)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钮进金的“钮”字与“牛”字读音相近,人们为了打趣他,就给了他“老牛筋”的绰号。B.钮进金躲债、逃租,不讲信用经常退租田地,只得走马灯一般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C.“地主斗嘴不过,就硬着来收租”,可以看出地主对钮进金的剥削与压迫是有着制度在支撑的。D.钮进金不止遭受地主的欺凌,还得遭受龙王爷的蔑视和嘲笑,双重压迫使得他不得不造反。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钮进金不止是语言上能言善辩,行动上还敢于反击,小说从言与行两个方面交代了“老牛筋”的来历,标题具有说明性,但内容却颇有故事性。B.元代关汉卿曾用名言“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来形容战斗型人格,本文“老牛筋”有着相同的人格。C.钮进金与地主和龙王爷的对话中多处使用了感叹号,既表明主人公是一个快言快语的耿直人,也表明主人公具有敢于硬碰硬的大无畏斗争精神。D.平素不肯低头的“老牛筋”最后杀掉仅有的那只啼明的老公鸡,捧香持烛下跪去求神乞雨,说明主人公也有怯懦的一面,表现了人物性格的两面性。3.主人公钮进金与两代地主的对话几乎相同,笔墨重复是否造成了文字的浪费?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小说以钮进金绝望的状态结束,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七、(2024·西藏拉萨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薯,红薯许心龙一棵秧一嘟噜果。秋高气爽的田地里,奶奶拎着一根粗壮的红薯秧,连根拔出了一嘟噜大大小小的红薯块,还有毛茸茸数不清的因突然面世而羞赧的根须。那老秧根的威力,二孙子现场在红薯地里看到过,还用食指插入沟里费力地掏出了一块不规则的大红薯。这裂沟跟路边的大树根把地皮撑裂了一样醒目,令人遐想。奶奶的兴奋总与十月有关。每到深秋十月,“迫不及待”这个词用在村里的田地上,更为贴切,更为令人欣慰。①十月的红薯地,被霜打的红薯叶,脱去绿衣,露出了黑色,一副脱胎换骨的模样。一地茂绿时,没有立足之地,一只虫子也难逮。半夜里下的一场一场的苦霜,把土地下了出来,同时,它还惊奇地袒露出了裂开的痕迹。那是地下迫不及待的大块红薯,要抛头露面了。这时,奶奶,还有黑压压的村里人,都充满了欢欣,充满了鼓舞,弯腰刨开红薯垄。奶奶到底是有能耐的人,在红薯地翻红薯秧时,竟把五叔给生了下来。奶奶后来描述说,正翻着红薯秧,突然感到肚子一阵坠疼,直疼得弯腰蹲在了地上,腿发软了,一会儿上气不接下气了,②就顺手插入垄上的裂沟里,抠出了一块红薯,嚼了一口,口生甘津,又有了力气。多亏吴大奶奶,她正巧赶来……所以,红薯对于奶奶来说就无比神圣了。那感情是融入了奶奶周身血液里的。五叔身上的元气都是红薯之气。奶奶给了他非一般的体能,无论田里干活,还是后来当兵拉练,都是一把好手,力道得很。这红薯块,是多好的东西啊,养出了人的精气神,又发展了人的德智体。五叔十分敬爱奶奶就不言而喻了。五叔给奶奶买了台洗衣机。奶奶不太相信洗衣机能洗干净衣服,说那还要手干啥?奶奶的手伸进洗衣机滚筒里,忙又抽了出来,问:“那不搅烂了衣服?”奶奶关切地问这自动的洗衣机要花多少钱。五叔却笑了,举着手机,说:“不需要花钱,只需扫码就行了,钱都存在这里呢。”奶奶一愣:“咋?钱都存里面了?”奶奶摇摇头,叹息一声,又说:“那时我们的口粮可是都存在红薯窖里啊。”③就在老鼠也饿得到处乱窜的年景里,奶奶用大半袋红薯为二伯铺了一条路。奶奶把二伯送去了学校,当了教书匠——只不过是个临时工。可没有这“临时”,也就没有“长远”,更不可能有今天的正式。政策来了,二伯转正了,二伯成了名正言顺的人民教师。那半袋红薯,改变了二伯的命运,却让一家子人忍饥挨饿了好几天。那几天里,大人小孩都在找红薯皮红薯头吃,问题是连红薯皮红薯头也很难在地里觅到了。地上一干二净,地下也一干二净。二孙子是一大群晚辈中最聪慧的。奶奶执拗地认为二孙子的聪慧跟那块大红薯脱不了干系。有一年红薯地里长了一块巨大的红薯,足有八九斤重,奇石一样壮观。二孙子不知天高地厚地用锄头给砍了个稀巴烂。二孙子稀罕啊,这块红薯咋长那么大的块头呢?里面会藏有啥宝贝吗?二孙子在一群人的鼓动下,亢奋地拿起锄头劈了个痛快淋漓。细碎的红薯渣溅了二孙子一腿一裤子,也溅了围观的众人一身。二孙子惹了祸,奶奶被罚了一百斤红薯。奶奶当时就哭了,恨不得要剐了二孙子。现在奶奶再回忆起这段情形时,也不过多地指责谁了,光说二孙子淘气,又说淘气鬼有出息。二孙子读大学,又在城里上了班。二孙子光宗耀祖了呢!“你说是不是那块大红薯助了二孙子一臂之力?敢劈大红薯的人,这样的人会简单吗?”奶奶不无自豪地说。在我们镇被授予“长寿之乡”的典礼上,坐拥最大两位数年龄的奶奶和吴大奶奶应邀出席。一名镇干部笑着给奶奶和吴大奶奶一人戴上一朵大红花。奶奶还接受了黑色话筒的采访。奶奶说:“啥秘方?也没啥秘方,大鱼大肉那时候吃不上,现在也不咋吃。我觉得还得感谢那红薯,这一把年纪真是吃红薯吃出来的。”吴大奶奶指着奶奶说:“她能吃着红薯,就把儿子给生了下来,嘻嘻。”奶奶和吴大奶奶说着,都笑了,笑得没露出一颗牙,倒把红薯颜色的牙床全露了出来。冬日里,气吞山河的“引江济淮”工程对村里大块麦田动了剖腹手术。一条宽大的深沟匍匐前行。置于沟内的粗大的圆柱形水泥管道,足能跑辆小四轮车。这时,奶奶说:“让我去看一眼吧,这稀罕不见见,死了也不值。”众人一愣,一惊,只得点头,遂了奶奶的心愿。奶奶坐在轮椅上望着一地麦田,望着那宽大的深沟和水泥管道铺成的水泥路,几根白发随风摇曳。许久,奶奶咕哝道:“这多像当年冲开的红薯沟啊!”还真像当年冲开的红薯沟,我们咋没想起来呢?众人望着奶奶,感觉奶奶就是块红薯变的活人。奶奶与红薯,须臾也不能分割。④众人感叹,世事变迁,沟里已不是一嘟噜一嘟噜鲜活的红薯了,沟里躺着的是一个一个紧密相连的水泥筒子。筒子是水的通道,能把滚滚长江之水引到淮河里来,供周边人饮用。奶奶昏迷了,植物人一样。其间又苏醒了一次,像回光返照。奶奶咕咕哝哝半天说,她梦见自己被埋进了院子那口红薯窖里,尖尖的土堆上一夜之间长出了一根秧苗。红薯苗,这根独苗很快变粗变大,枝繁叶茂,土堆上很快裂出了几条沟纹。一旁的二姑闻听后,把头俯在奶奶的胸口,抽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第一段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秋高气爽、丰实高产的景象,为人物提供了特定的环境背景。B.“红薯”一词在标题中重复出现,并且作为线索在文中反复出现,不断叠加分量,是小说抒情的载体。C.小说多次写到土堆上裂出的沟纹,凸显奶奶对土地以及与土地有关的一切拥有一种质朴自然又深沉丰富的情感。D.“不需要花钱,只需扫码就行了”“对村里大块麦田动了剖腹手术”等都表现了时代的发展和变迁。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使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被霜打之后的红薯叶颜色的变化,引出下文红薯丰收的情节。B.句子②“插入”“抠出”“嚼”几个动作,写奶奶在红薯地劳作时生下五叔,突出其对红薯的依赖。C.句子③既强调收成不好的年景里红薯的珍贵,又表明奶奶在极度贫穷的情况下仍不放弃孩子的前途。D.句子④一嘟噜一嘟噜鲜活的红薯与沟里躺着的水泥筒子的今昔对比,暗示了人们对世事变迁的无奈。3.请以奶奶这一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4.小说结尾写奶奶梦到自己被埋进了院子那口红薯窖里,一夜之间长出了一根秧苗,且“枝繁叶茂”。这样写有何丰富意蕴?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八、(2024·重庆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难于解决的事霍亭中秋节前一天的黄昏,农家们都兴致勃勃的在忙碌着预备明天过节的事了。自从异国军队霸据了这地方,差不多这样的节日已经没有了三年了。如今重新回复到太平的岁月里了,农民们一点也没有迟疑地就好好的预备起他们的节日来。月亮升起来了,圆滚滚的一轮搁在村前一株楝树的枝梢上,没有事的农民全在坪场上乘凉。这时,有一个女人的声音唱起歌来,我听出这是张根林家的大女儿唱的。这是一个眼睛里有些白障的半盲的少妇。她还有一个妹妹,叫做小翠翠,十四岁了。农村里很少人识字,东路教育委员会的普及识字运动还没有举办,她们姐妹俩虽然很有识字的欲望,可是现在她们还只能从一位做民运工作的女同志那儿口传地学会了许多歌。她们的颖悟的程度是值得教人惊讶的,一支歌只要同在一起唱了几遍,她们就自己会唱了,而且,还大都能猜度得出歌句的意义。现在,那位瞎大姊正在提高了声音唱:前面有“江抗”的义勇军,后面有抗日的老百姓大家携手进攻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她的声音是自然而纯和的,一点没有都市女性的那种刺耳讨厌的压榨出来的怪声怪调;我觉得这里有一种可爱的清婉的女性的音色,使人觉得那真正是一个女人在唱的歌。围听着的农人们学着队伍里的同志们一样疏疏落落的拍起手来,有一个老农民叫道:“小翠翠也唱一个新歌给大家听听!”小翠翠站起来假做倔强的抗辩说:“为什么不请那边的霍同志唱呢?”这样,小翠翠她自己脱了壳,而我却被邀进他们的乘凉集团去了。我说:“好的,我和瞎大姊、小翠翠来合唱一个《秋风起》。”小翠翠仍旧脱不了身,于是我们合上了音,一起开始唱起来:秋风起,秋风凉;“江抗”“民抗”打东洋,“江抗”“民抗”保家乡;我俚在后方,多做几件棉衣常,帮助俚笃打胜仗……我们唱完了四支,又由小翠翠唱了一个《军民合作》,这热闹的晚会一样的乘凉才渐渐的散开了。一个中年的农民把他的竹凳移到我的旁边,和我说起话来,一股酒气直喷到我脸上。“同志,小翠翠的歌唱的真好,”他说,带着一种感触的叹喟,“将来打胜了仗,人总可以有好日子过了。”“是的,”我应他。他搓了搓手,忽然问我道:“你今天看见一个女人么?她烫了头发的,穿一件黑香云纱旗袍的?”我记了起来,我今天是看见这样一个女人的,她还有两个金牙齿。“她是我的老婆的女儿,我这个人人穷命又坏,这个老婆是第三个了,本来是一个寡妇,跟我的时候,就带了一个女儿来。”“她的命也不好。把她养大了,给她嫁了一份人家。但是,偏偏嫁到了一个不昌盛的丈夫,没有两年,赌得连老婆也卖掉了,就是卖给现在的我的女婿的。他是在上海做外国铜匠的,所以她一直就在上海过活。那外国铜匠原来还有一个老婆,所以我的那女儿只能算是小,懂么?那个外国钢匠喜欢我的那个女儿,不喜欢他的大,所以他带了小到上海去,把大留在乡下。大有三个孩子,他有七亩田给他们种。这几年年头乱糟糟的,丈夫不回来,大在家里另外找了一个男人,隔年里又生了个孩子。”“乡下太平了,我的女婿三年不回来,现在也回来了,这一回来,他的老婆的事情就麻烦了呀!”“麻烦什么?”我说。“我的女婿一回来,他的老婆托了他们那边村上的王二叔叔来带一个信,说不愿意回来了。”“总要了一了呀!两面都愿意了一了,但是后来还是了不了。那边的女人的男人答应把田归还过来,还送三百块钱过来,大家请中人言明画个花字,以后不得翻悔生出是非。我的女婿答应了,不过他一定不要那三百块钱,他说现在在‘江抗’地面上,样样都要讲道理的呀,男女平权,女人便不能像东西那样买来买去了。但是,那边的那个女人和她的男人,却一定要送钱过来,他们说:‘他不收钱是什么道理呀,他预备日后无中无证好赖掉,重新生出是非来么?’这事情到现在大家僵住了!”不同的气候可以形成不同的气流,这旧事件的新枝节却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望望他,提醒他向村自卫会去求解决。他摇摇头,“他们有什么方子,我们已经提出过了,他们也没有办法。”“为什么?”我说。“没法解决,”他还是摇头,“一个要给钱,一个硬不肯收钱!世上也少有这样的事!”“不要紧的。”我为他解释,“村自卫会是你们大家推选产生出来的。你们首先就应该信相自己的自卫会是有能力的,一定有好法子想得出来的。”一月以后我又有事经过这个村上,我看见好多人围在坪场上听小翠翠她们唱歌,那位上海来的金牙齿女人也和在里面唱:秋风起,秋风凉,秋风吹过雪飞扬,战士身上少衣裳;我俚在后方,多做几件棉衣裳……那位中年的农民扯扯我的袖子。我立刻问他:“事情怎样了呀!”他笑嘻嘻的告诉我:“了结得很好,村自卫会判定那女人的男人仍旧把三百块钱拿了出来,而我的女婿则并不拿进这笔钱,由村自卫会的人做中保,而把这笔钱,捐给部队里做寒衣了。”1941.2.1(有删改)【注】“江抗”,指江南抗日义勇军,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领导的主力部队之一。“民抗”,指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是由共产党领导的江苏常熟地区的人民抗日武装。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抗”“民抗”赶走了异国军队,让“这地方”又恢复太平,所以农民们都喜悦地为中秋节做准备。B.小翠翠称呼“我”为霍同志,乘凉的农民邀请“我”加入,体现了“我”与当地百姓之间的关系亲密。C.铜匠原大老婆现在的男人非要送三百块钱给铜匠,主要是因为还存在着把女人像东西一样买卖的思想。D.村自卫会巧妙地解决了难于解决的事情,既化解了两家之间的纠纷,又支持了军队建设,一举两得。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前半部分,作者以大量笔墨写了与“难于解决的事”看似无关的内容,在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同时,又围绕唱歌自然引出了小说的主要故事。B.小说以小翠翠姐妹、金牙齿女人等为主要对象,构成了抗战背景下的女性群像,通过对她们生活状态的叙写,反映了“江抗”“民抗”带来的社会变化。C.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同时在故事之中套进了“中年农民”讲述的故事,叙事别具匠心,也让故事带给读者更强的真实感。D.小说善于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形象,“一股酒气”“搓了搓手”“摇摇头”表现出中年农民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愁苦,与后文的“笑嘻嘻”形成鲜明对比。3.文中说“不同的气候可以形成不同的气流”,小说写到了哪些“不同的气流”?4.小说三次写到唱歌,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小说主题多维探究-情节发展(学生版).docx 3、小说主题多维探究-情节发展(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