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小说主题多维探究-关键物象思路引入物象在小说中往往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隐喻内涵,通过分析物象,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情感、人物性格等多个方面。众所周知,写作首先是有一种情感要抒发,在心中郁结已久,然后是由一个事件,一个景物,有时甚或由一个意象触发,情感终于找到一个载体,于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著名学者王富仁说:“真正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有对自身的超越力量的。也就是说,它写了一些人、一些事、一个意象,但表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人、这些事、这个意象。它能使我们感受到更多、更大、更普遍的东西。它只是一个发光体,但这个发光体所能够照亮的范围却是无限广大的。”在这里,小说意象的功能是巨大的,它除了可作为环境、人物和情节的构成成分,作为文章线索、人物纽带两大功用外,它还具备文化意蕴的美学功能。这种文化意蕴的生成是积久成习,代代相沿的。典例分析典例一解读小说主题,要学会寻找“意象”与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的关联,要从“意象”这一发光体拓展开去,在情节或场景的暗示下,联系社会生活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追本溯源”,破解人物情感、心理、性格的文化密码,探求人物生活的文化因素。比如,2016全国卷Ⅰ,为什么以《锄》而不以《守护农田》为标题?【赏析】以“锄”这个意象为例,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从物质层面,锄作为一种农具,喻示六安爷的劳动者身份与生存状态;从情感层面,锄地可以“过瘾”,揭示人物与土地的亲密关系,体现勤劳质朴的品质;从文化层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锄地无处可锄,又暗含对农耕文明衰落的惆怅与叹惋。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去解读,作品主题、文本意蕴不言自明。典例二2021年浙江高考小说《麦子》小题: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解析】文章的三到六段直接写老婆婆在麦田里行走,她抚摸麦子,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样;并由麦粒“肥肥胖胖,软乎乎的,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引出关于他们失去孩子,把麦子当作自己的孩子的情节;第十到十一段描写老头种麦子的情景;然后回忆他们见面和结婚的情节,写他们从结婚以来就一直种麦子;结尾写他们对土地的热爱,仍然没有离开麦子,“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搓出几十颗胖乎乎的麦粒儿,轻轻拍打着:‘哈哈,我有这么多孩子’”。可见“麦子”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麦子”也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文中这样描写他们,“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儿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老头儿端着簸箕,把金黄的麦种大把大把撒出去。那正是落日时分,泥土波涛汹涌就像沸腾的金属。老头儿的手臂跟鹰一样伸向苍穹,把落日给遮住了,手臂粗壮的黑影头落到地上,随即发出一阵粗重的刷刷声”。他们就像文中所写的“麦子”一样,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一样能够扎根在这片土地上,顽强地生存下去。“麦子”也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作贡献。文中这样描写,“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写老婆婆用她的强悍的守护给予了这片土地以生命的希望;“麦子的大网捕获了土地,肥大的土块儿跟鱼群一样跳起来,向四周奔窜。太阳落下去,麦子升起来。老头儿端着空簸箕,眼睛充满梦幻般的光芒”,“长满谷地的麦子,大片大片的麦子……太阳落下去,麦子长起来”,描写他们种麦子的情景,“麦子”就是“太阳”,是“希望”。这样写生动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参考答案】①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②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③揭示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作贡献的主题。技法总结一、关注物象的描写和象征意义仔细阅读小说中对物象的描写,注意作者如何刻画物象的特点、形态、颜色等,以及物象在小说中出现的频率和位置。分析物象的象征意义,考虑物象是否代表了某种特定的概念、情感或价值观。例如,花朵可能象征美丽、爱情或生命,而荒原则可能象征孤独、绝望或死亡。二、探究物象与主题的关系将物象与小说的主题联系起来,思考物象是否直接反映了主题,或者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方式暗示了主题。分析物象在小说情节发展中的作用,考虑物象是否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或者通过物象的变化展示了人物性格的转变或命运的起伏。三、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小说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理解作者选择特定物象的原因和目的。思考作者通过物象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态度或观点,以及这些情感、态度或观点如何与小说的主题相呼应。针对练习一、(2023·福建漳州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老校长的雨靴庞余亮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做过一套西装。瘦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不过他到乡里开会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已经歪斜了。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觉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以为他是个老古董,还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喜欢穿西装。穿西装也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怎么看怎么别扭。每当他穿上这件衣服,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子”。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要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理直气壮的,既然穿着理直气壮,别人怎么看也就无所谓了。他心安理得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回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先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本来我早已不用雨靴了,过去在上师范前下雨赤脚;上师范时下雨也无所谓,到处都是水泥路。可是到我们学校就行不通了,烂泥似乎见皮鞋见得不多,反而亲昵得太过分了,开始我还“甩”,下雨穿皮鞋,后来再也不行了,我心疼。乡里经费紧,工资不仅发得迟还总打折,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我托穿雨靴的校长到乡供销社买回了一双雨靴。新雨靴锃亮锃亮的,亮得能照见人的脸,雨珠滴在上面一会儿就滚走了。我走路时觉得有人在看我的脚。不过雨靴老得很快,不出几个雨天,雨靴就老得和校长脚上的雨靴差不多。似乎只有老了的雨靴才更和泥土亲近些,老了的雨靴更协调些。每年开学前校长和我们都要乘船到城里新华书店一趟。我们在城里往船上搬书,搬完书后一起去一家馄饨店吃馄饨——校长说这是城里最好吃的馄饨。吃馄饨时还可以在碗里多撂一些辣椒,那个香啊,那个辣啊,吃得鼻子上都冒汗。吃完了我们一身轻松,校长还脱掉了西装,露出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然后我们再一起乘船回去。有一次开学前去城里,正好早晨下雨,我们都穿了雨靴,然后又一起穿着雨靴上了船。上了船校长还指挥我们在船帮上把雨靴上的泥洗掉,用校长的话说,要让城里人认为我们穿的是马靴,而不是雨靴。亏他想得出来!到了城里,太阳升上来了,城里的水泥路不像乡下的泥路,乡下泥路要晒两个晴天才能晒干,而城里的水泥路只要一个钟头就干了。穿着雨靴的我们几个好像是“德国鬼子进城”,雨靴底在水泥路上总是要沉闷地发牢骚,天不热,我身上全是虚汗,到了新华书店,上楼梯时营业员都哧哧地发笑。如果这还不算尴尬的话,我在回船的路上居然遇到了我城里的同学。同学笑眯眯的,目光却朝下,他看到了我的雨靴,我们的雨靴。后来好不容易同学走了,我觉得满街上的人都在看我。我躲到校长他们中间走,他们走路声居然那么响,都有点步调一致了,我都感到全城人的目光在喊口令了:“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可校长和其他同事并没意识到这些,他们旁若无人地走着,他们要带我一起去吃馄饨。回去的路上,校长首先把那双在水泥马路上叫了一天的雨靴脱下来,然后就躺到了我们刚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捆上,我们也相继把雨靴脱下来。河上的风吹过来,吹得我们双脚那么舒坦,校长一会儿就在新书捆上睡着了。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而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文本二百合花(节选)茹志鹃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那位新媳妇也来了。后来她问我:“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我说到前沿去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说完,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地分铺在门板上。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了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原来今天是中秋节了。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上。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校长特意做了西服且“不伦不类”地穿在身上,是为了开会、办事方便,并不是真的为了“身份”。B.“我”一开始因为现实环境的需要不得不穿雨靴,后来在穿雨靴的过程中对雨靴有了新的认识。C.小说围绕“雨靴”展开情节,描写雨靴意在象征乡村生活,体现出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差距。D.“怎么看怎么别扭”“亏他想得出来”等叙述,似贬实褒,鲜明地表现出了校长的性格特点。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则文本都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文本一中“我都感到全城人的目光在喊口令了:‘一二一……’”刻画了“我”对穿雨靴的坦然心理。B.两则文本都以“我”为叙述者、亲历者,这既真实又有助于展现人物和主旨,如文本一中“我”的感受,强化了老校长对“我”的影响,深化了主旨。C.两则文本的语言质朴自然,但又各具特色,文本一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呈现出独特的意趣;文本二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来叙事,淡化了战争的血腥意味。D.两则文本都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通过小事件、小细节来反映重大主题,事件微小、人物平凡,却让人感受不平凡的力量,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3.小说中的老校长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小说中的物象是作者精心设计的重要道具,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主旨的表达都密不可分。请分别分析两则文本文末加点意象的作用。【参考答案】1.C2.A3.①热爱教育事业。对乡里、城里的开会等教育活动重视;每年亲自去新华书店购书。②豁达乐观。穿着雨靴进城买书,城里人的目光,他毫不介意。③温暖亲切。帮青年教师捎回雨靴,带大家吃馄饨。④质朴淳厚。穿着歪斜的老皮鞋、旧雨靴和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4.①文本一将雨靴比作哨兵,守卫校长的梦乡,象征着校长一心守护农村教育的初心;雨靴与河风、摇船一起营造出静谧和谐的氛围,表达了“我”对老校长的敬佩之情。②文本二中百合花象征新媳妇的纯真、善良,象征了小战士的淳朴、真诚和高尚;作者借以赞美美好的人性以及纯洁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C.“意在象征乡村生活”有误,更重要的是刻画校长的形象。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A.“刻画了‘我’对穿雨靴的坦然心理”有误,从“我躲到校长他们中间走”可以看出我穿雨靴的尴尬心理。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①热爱教育事业。结合“不过他到乡里开会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可知,对乡里、城里的开会等教育活动重视;结合“每年开学前校长和我们都要乘船到城里新华书店一趟”可知,每年亲自去新华书店购书。②豁达乐观。结合“校长和其他同事并没意识到这些,他们旁若无人地走着回去的路上”“回去的路上,校长首先把那双在水泥马路上叫了一天的雨靴脱下来,然后就躺到了我们刚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捆上”可知,穿着雨靴进城买书,城里人的目光,他毫不介意。③温暖亲切。结合“我托穿雨靴的校长到乡供销社买回了一双雨靴”“我们在城里往船上搬书,搬完书后一起去一家馄饨店吃馄饨——校长说这是城里最好吃的馄饨”可知,帮青年教师捎回雨靴,带大家吃馄饨。④质朴淳厚。结合“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已经歪斜了”“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校长还脱掉了西装,露出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可知,穿着歪斜的老皮鞋、旧雨靴和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物象作用的能力。①文本一“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将雨靴比作哨兵,守卫校长的梦乡,旧雨靴代表了校长的形象,校长穿着它为教育事业奔忙,象征着校长一心守护农村教育的初心;结合“河上的风吹过来,吹得我们双脚那么舒坦,校长一会儿就在新书捆上睡着了。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可知,穿着旧雨靴的校长在河风吹拂下,在摇船呼噜声中睡着了,雨靴与河风、摇船一起营造出静谧和谐的氛围,表达了“我”对老校长的敬佩之情。②文本二中,新媳妇在通讯员牺牲后献出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所以,百合花象征新媳妇的纯真、善良。“借被”情节中,可看出通讯员的憨,不善言辞,更主要的是由于在革命队伍里受到党的教育和战斗生活的锻炼,他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革命责任感。在取得总攻胜利的前夕,通讯员为了保护担架队员英勇捐躯,表现了他对革命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的崇高精神。百合花象征了小战士的淳朴、真诚和高尚。百合花喻指纯洁高尚美好的军民之情,作者借百合花赞美美好的人性以及纯洁深厚的军民鱼水情。二、(2023·山西大同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喜神汪曾祺喜神即画像,这大概是宋朝人的说法。钱大昕《竹汀先生日记钞》:“读宋伯仁《梅花喜神谱》……凡百图,图后五言绝一首,题曰‘喜神’,盖宋时俗语,以写像为喜神也。”钱说未必准确。喜神我们那里现在还有这说法。伯仁画梅,只是取其神韵,“喜神”是诗意化了的说法,是从人像移用的。除了宋伯仁,也没有听说过称花卉画为喜神的。作为人像的喜神图有两种。一种是生活像,即行乐图。袁枚《随园诗话》谓:“古无小照,起于汉武梁祠画古贤烈女之像。而今则庸夫俗子皆有一行乐图矣。”行乐图与武梁祠画像,恐怕没有直接关系,袁枚盖亦揣测之词。自画或请人画小像,当起于唐宋,苏东坡即有小像。明清以后始盛行。“庸夫俗子皆有一行乐图矣”,是对的。我的外祖父即有一行乐图,是一横披。既是“行乐”,大都画得很闲适,外祖父的行乐图就是这样。他坐在一丛竹子前面的石头上,手执一卷书,样子很潇洒,其实我的外祖父是个很古板严厉的人,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他坐在丛竹前的石头上,并且他从来不看一本书。比行乐图更多见的喜神是遗像,北京人叫做“影”。画遗像的是专门的画匠,他们有一套特殊的技法。病人垂危,家里人就会把画匠请来。画匠端详着病人,用一张纸勾出他的脸形粗略的轮廓线条。回家在一张挖出一个椭圆的宣纸的椭圆处,用淡墨画出像主的头像的初稿。照例要拿了初稿到“本家”去征求死者亲属的意见。意见总是有的,额头窄了、颧骨高了、人中长了……最挑剔的大都是姑奶奶。画匠把初稿拿回去,换一张新纸,勾了墨色较深的单线,敷出淡淡的肤色,“喜神”的头部就算完成。中国的传真画像的匠师有一套秘传的“百脸图”,把人的面部经过分析,定出一百种类型,画像时选定一种,对着真人,斟酌加减,画出来总是相当像的。我们县城里画像画得最好的是管又萍,他的画价也最贵。“开脸”之后,画穿戴。男的都是补褂朝珠,颜色是一样的,只有顶子不能乱画。大红顶子、金顶子,不能乱来。常见的喜神上的顶子多半是蓝顶子、水晶顶子,因为这是不大的功名。女的则一律是凤冠霞帔。这有点奇怪,男女时代不同。喜神上的老爷是清装——袍套,太太则是明代的服装——凤冠霞帔是明代服装。据说这跟洪承畴的母亲有关。洪母忠于明室,死后顺治特许以明代命妇服装盛殓。以后就将此制度延续了下来。顺治开国,为了笼络人心,所颁圣谕或者可信。画穿戴是很费工的,要画得很细致。曾见过一篇谈齐白石的文章,说他画的像能透过纱套,看得见里面袍子上的团龙。其实这是所有的画匠都做得到的,只要不怕麻烦。管又萍画像只管“开脸”,画穿戴都交给了徒弟。他有两个徒弟,都是哑巴。他们也能“开脸”,只是不那么传神。管又萍病重,自知不起,他叫两个徒弟给他画一张像。徒弟画好了,他看了看,叫徒弟拿一面镜子、一枝笔,他对着镜子看了看,在徒弟画的像上加了两笔。传神阿堵,颊上三毫,这张像立刻栩栩如生,神气活现。管又萍放下画笔,咽了气。文本二:一个人的风格是和他的气质有关系的。布封说过:“风格即人。”中国也有“文如其人”的说法。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取舍不同,静躁异趣。杜甫不能为李白的飘逸,李白也不能为杜甫的沉郁。要形成个人的风格,就得读和自己气质相近的书。也就是说,读自己喜欢的书、对自己口味的书。一个作家读很多书,但是真正影响到他的风格的,往往只有不多的作家,不多的作品。有人问我受哪些作家影响比较深,我想了想:古人里是归有光,中国现代作家是鲁迅、沈从文、废名。我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说道归有光善于以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事。归有光自称他的文章出于欧阳修。读《泷冈阡表》,可以知道《先妣事略》这样的文章的渊源。但是归有光比欧阳修写得更平易,更自然。他真是做到“无意为文”,写得像家常话似的。他的结构“随意曲折”,若无结构。他的语言更接近口语,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衔接处若无痕迹。他的《项脊轩志》:“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话没有说完,就写到这里。想来归有光的夫人还要向小妹解释何谓阁子的,然而,不写了。写出了,有何意味?写了半句,而闺阁姊妹之间闲话神情遂如画出。这种照生活那样去写生活,是很值得我们今天写小说时参考的。我觉得归有光是和现代创作方法最能相同,最有现代味儿的中国古代作家。(摘编自汪曾祺《谈风格》)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我”认为,喜神行乐图起源于汉代的古贤烈女之像,后来发展为庸夫俗子皆有的行乐图,例如“我”的祖父就有一幅。B.小说中的外祖父虽是个很古板严厉的人,但在其行乐图中却潇洒地手执书卷坐在丛竹前的石头上,因为这才符合行乐图闲适的要求。C.画遗像时需拿了初稿到“本家”去征求死者亲属的意见,其中姑奶奶们往往是最挑剔的,这也说明对传真画像的匠师技能要求比较高。D.管又萍经对镜自照后,在徒弟画的像上加了两笔,画像立刻栩栩如生,神气活现,这表明管又萍在传真画像方面技艺高超。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在介绍喜神图类型时就带了一笔“我们县城里画像画得最好的是管又萍,他的画价也最贵”,这句话为后文表现管又萍的高超技艺作了铺垫。B.文本一写齐白石“画的像能透过纱套,看得见里面袍子上的团龙”,衬托出齐白石是画喜神图画得最好的画师,画得极其细致。C.文本二中作者认为归有光“半句传神”很有意味,这一观点在《喜神》中也有体现,如写到“管又萍放下画笔,咽了气”就结束。D.文本一的风格应是与汪曾祺个人气质有关系的,而这一风格的形成受他所喜欢的归有光、鲁迅、沈从文等作家作品的影响。3.文本一是一篇小说,为什么却用了较多笔墨介绍喜神图类型及画法?请简要分析。4.作者认为“归有光是和现代创作方法最能相同,最有现代味儿的中国古代作家”,其创作也深受归有光的影响。请结合文本二中的相关内容,从选材、结构、语言三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文本一进行鉴赏。【参考答案】1.A2.B3.①从标题来看,小说标题是“喜神”,需要交代喜神的名称来历。②从人物来看,小说刻画了一位喜神画家管又萍,需要用喜神的文化常识来烘托。③从情节来看,作者的创作理念是“照生活那样去写生活”,开头对于喜神来历的叙述带有很浓厚的生活色彩,显得随意自然。④从主题来看,通过介绍喜神图类型,增加了文化色彩,使小说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风俗之美。4.答案示例:汪曾祺受归有光“善于以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事”的影响,在《喜神》的选材上,也倒重写凡人小事。例如,文中的祖父只是小县城里一个普通人,他严肃刻板,从不读书,却留下了一幅闲适读书的行乐图;管又萍只是一个画遗像者,虽画技不错,也仅仅是在县城里有名而已。这里没有高大全式的人物,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有围绕“喜神图”而选取的两个代表人物,以及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小事,清淡的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与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写人方法类似。作者通过写这样的凡人小事,让人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俗美、人情美。【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A.“小说中的‘我’认为,喜神行乐图起源于汉代的古贤烈女之像”错误,由“袁枚《随园诗话》谓:‘古无小照,起于汉武梁祠画古贤烈女之像。’……”可知,这是袁枚的认知,不是“我认为”。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评价文本内容的能力。B.“衬托出齐白石是画喜神图画得最好的画师”错误,由“画穿戴是很费工的,要画得很细致。曾见过一篇谈齐白石的文章,……其实这是所有的画匠都做得到的,只要不怕麻烦”可知,这里要表达的是画穿戴很费工,要很细致。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作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题干问“用了较多笔墨介绍喜神图类型及画法”的原因,就需要结合文本内容、情节、人物、主旨等角度进行分析。从标题来看,小说标题是“喜神”,意味着“喜神”是小说的重要内容,所以文本开端用了较多笔墨介绍了喜神的来历、类型和画法,更好地照应了标题。从人物来看,由“他对着镜子看了看,在徒弟画的像上加了两笔。传神阿堵,颊上三毫,这张像立刻栩栩如生,神气活现”可知,小说介绍了喜神画家管又萍高超的画喜神的技艺,小说开头介绍关于喜神的文化常识,有利于作者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特点。从情节和创作理念来看,由文本二“这种照生活那样去写生活,是很值得我们今天写小说时参考的”可知,作者的创作理念是“照生活那样去写生活”,所以小说开头写“喜神即画像,这大概是宋朝人的说法”“作为人像的喜神图有两种。一种是生活像,即行乐图”等内容,对于喜神来历、类型的叙述等都带有很浓厚的生活色彩,显得随意自然,符合作者的创作理念。从主题来看,小说叙述“自画或请人画小像,当起于唐宋,苏东坡即有小像。明清以后始盛行”“比行乐图更多见的喜神是遗像,北京人叫做‘影’。画遗像的是专门的画匠,他们有一套特殊的技法。病人垂危,家里人就会把画匠请来……”等内容,喜神图类型、行乐图的历史,画遗像等内容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作者通过这些内容使小说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风俗之美。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题干的关键词是“其创作也深受归有光的影响”“从选材、结构、语言三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两个方面,首先根据材料二找到归有光创作的特色,然后结合文本一从选材、结构、语言三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鉴赏。示例分析:由“我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说道归有光善于以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事”“这种照生活那样去写生活,是很值得我们今天写小说时参考的。我觉得归有光是和现代创作方法最能相同,最有现代味儿的中国古代作家”可知,归有光的创作特色是多写平常的人事,平易自然,照生活那样去写生活。作者也是通过写凡人小事,让人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俗美、人情美。在小说选材上,小说塑造了一个主要人物管又萍,他只是小县城里一位普通的画遗像的人,“画像只管‘开脸’”,“两个徒弟,都是哑巴”,尽管他“传神阿堵,颊上三毫,这张像立刻栩栩如生,神气活现”,却并非闻名遐迩的大人物。次要人物“我”的外祖父,“是个很古板严厉的人,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他坐在丛竹前的石头上,并且他从来不看一本书”,同样是小县城里的普通人。这说明汪曾祺注重写平常人、平常事。外祖父古板严厉,却有一幅“坐在一丛竹子前面的石头上,手执一卷书,样子很潇洒”的行乐图;管又萍生前替别人画遗像,临死前为自己画遗像,这些简约的笔墨,却刻画出极富个性的人物形象,与归有光“善于以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事”类似。如果选择语言,可以结合“清淡的文笔”这一特点,分析汪曾祺小说语言生活化,接近口语,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如果选择结构,可以结合“随意曲折”这一特点,分析汪曾祺小说安排自然合理,结构随意曲折进行分析。三、(2024·江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文本一:小说夜渔莫言①经过长时缠磨,九叔终于答应夜里带我去拿蟹子。吃过晚饭后,九叔带我出了村。②那晚上月亮很大,不是八月十四就是八月十六。时令自然是中秋了,晚风很凉爽。月光皎洁,照在高粱地间的水上,一片片烂银般放光。吵了一夏天的蛙类正忙着入蛰,所以很安静。③等了很久,蟹子们还没出现,我有些焦急了。九叔也低声嘟哝着,起身到栅栏边上去查看。回来后他说:怪事怪事真怪事,今夜里应该是过蟹子的大潮呀,又说西风响蟹脚痒,蟹子不来出了鬼了。④九叔从河边的一棵灌木上,摘下一片亮晶晶的树叶,用双唇夹着,吹出一些唧唧啾啾的怪声。我感到身上很冷,便说:九叔,你别吹了,俺娘说黑夜吹哨招鬼。九叔吹着树叶,回头看我一眼。他的目光绿幽幽的,好生怪异。我心里一阵急跳,突然感到九叔十分陌生。我紧缩在蓑衣里,冷得浑身打战。⑤天上不知道何时出现了一朵黄色的、孤零零的云,月亮恰好钻了进去。我感到这现象古怪极了,这么大的天,月亮有的是宽广的道路好走,为什么偏要钻到那云团中去呢?⑥清冷的光辉被阻挡了。河沟、原野都朦胧起来,那盏马灯的光芒强烈了许多。这时,我突然嗅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幽香来自河沟,沿着香味望过去,我看到水面上挺出一枝洁白的荷花。它在马灯的光芒之内,那么水灵,那么圣洁,我们家门前池塘里盛开过许许多多荷花,没有一枝能比得上眼前这一枝。⑦荷花的出现使我忘记了恐惧,使我沉浸在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洁白清凉的情绪中。我不知不觉地站起来,脱掉蓑衣,向荷花走去。我的腿浸在温暖的水中,缓缓流淌的水轻轻抚摸着我,我感到很舒服。离荷花本来只有几步路,但走起来却显得特别漫长。我与荷花之间的距离仿佛永远不变,好像我前进一步,它便后退一步。我的心处于一种幸福的麻醉状态,我并不希望采摘这朵荷花,我希望永远保持着这种荷花走我也走的状态,在这种缓慢的、有美丽的目标的追随中,温暖河水的抚摸,给了我终身难忘的幸福体验。⑧后来,月亮的光辉突然洒满河道,一瞬间,我看到它颤抖两下,放射出几道比闪电还要亮的灼目白光,然后,那些宛若玉贝雕琢成的花瓣纷纷落下。花瓣打在水面上,碎成细小的圆片,旋转着消逝在光闪闪的河水中,那枝高挑着花瓣的花茎,在花瓣凋落之后,也随即萎靡倾倒,在水面上委蛇几下,化成了水的波纹……⑨我不知不觉中眼睛里流淌出滚滚的热泪,心里充满甜蜜的忧伤。我心中并无悲痛,仅仅是忧伤。眼前发生的一切,宛若一个美丽的梦境。但我正站在河水中,水淹至我的心脏,我的心脏的每一下跳动都使河水轻轻翻腾,水面上泛起涟漪。荷花虽然消逝了,但清淡的幽香犹存,它在水面上漂漾着,与清冽的月光、凄婉的虫鸣融为一体……(节选自《莫言的奇奇怪怪的故事集》)文本二:散文池塘莫言①前面有一个池塘,所谓池塘,实际上就是原野上的洼地,至于如何成了洼地,洼地里的泥土去了什么地方,没人知道,大概也没有人想知道。草甸子里有无数的池塘,有大的,有小的。夏天时,池塘里积蓄着发黄的水。这些池塘无论大小,都以极圆的形状存在着,令人猜想不透,猜想不透的结果就是浮想联翩。②前年夏天,我带一位朋友来看这些池塘。刚下了一场大雨,草叶子上的雨水把我们的裤子都打湿了。池水有些混浊,水底下一串串的气泡冒到水面上破裂,水中洋溢着一股腥甜的气味。有的池塘里生长着厚厚的浮萍,看不到水面。有的池塘里生长着睡莲,油亮的叶片紧贴着水面,中间高挑起一枝两枝的花苞或是花朵,带着十分人工的痕迹,但我知道它们绝对是自生自灭的,是野的不是家的。朦胧的月夜里,站在这样的池塘边,望着那些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玉雕般的花朵,象征和暗示就油然而生了。四周寂静,月光如水,虫声唧唧,格外深刻。使人想起日本的俳句:“蝉声渗到岩石中。”声音是一种力呢还是一种物质?它既然能“渗透”到磁盘上,也必定能“渗透”到岩石里。原野里的声音渗透到我的脑海里,时时地想起来,响起来。③我站在池塘边倾听着唧唧虫鸣,美人的头发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美人的身上散发着蜂蜜的气味。突然,一阵湿漉漉的蛙鸣从不远处的一个池塘传来,月亮的光彩纷纷扬扬,青蛙的气味凉森森地粘在我们的皮肤上。仿佛高密东北乡的全体青蛙都集中在这个约有半亩大的池塘里了,看不到一点点水面,只能看到层层叠叠地在月亮中蠕动鸣叫的青蛙和青蛙们腮边那些白色的气囊。月亮和青蛙们混在一起,声音原本就是一体——自然是人的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节选自莫言《会唱歌的墙》)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作者用疑问句式来表现孩童这一独特形象,如第⑤段的“我感到这现象古怪极了,这么大的天,月亮有的是宽广的道路好走,为什么偏要钻到那云团中去呢?”既表达疑惑,又充满好奇想象。B.文本二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我”与朋友去看池塘的故事,引出作者对于“声音是一种力呢还是一种物质”的思考,最终得出“月亮和青蛙们混在一起,声音原本就是一体”的结论。C.文本一第⑧段月光的变化,既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又呈现出了人物情感升华的过程;文本二也描写了月光——“四周寂静,月光如水”“月亮的光彩纷纷扬扬”,具有相同的作用。D.文本一“荷花的出现使我忘记了恐惧,使我沉浸在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洁白清凉的情绪中”的内容,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类似,都写照了人物的心境。2.对文本二的赏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草甸子里有无数的池塘,有大的,有小的”“池塘里积蓄着发黄的水”等句子,描绘了池塘的景象,语言风格质朴自然。B.从“虫声唧唧,格外深刻”的描写,引出“声音是一种力呢还是一种物质?”的疑问,更引发了下文段落有关自然的思考。C.“美人的头发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美人的身上散发着蜂蜜的气味”,这里以“美人”代指“荷花”,透露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D.“突然,一阵湿漉漉的蛙鸣从不远处的一个池塘传来”,用“湿漉漉”形容蛙声,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描绘出独特的视听感受。3.景物描写在不同的文体中常具有不同的作用,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花”为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请分别从“虚构”和“真实”的角度比较文本一和文本二不同的美。【参考答案】1.C2.D3.两则文本中,花作为景物描写,具有不同的作用。①在材料一中,荷花作为主要景物,营造出一种神秘、清冷、美丽的氛围,烘托出人物内心甜蜜的忧伤。同时,荷花的出现和消逝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更加真切感人。②在材料二中,花作为意象,寄托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通过描写花的美丽和芬芳,作者试图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也加入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4.①《夜渔》的美是虚构的、神秘的、奇幻的美,《池塘》的美是真实的、细腻的、质朴的美。②景物描写上,《夜渔》描写的月夜、荷花等景象充满奇幻色彩,如“天上出现了一朵黄色的、孤零零的云,月亮恰好钻了进去”;《池塘》描写的水、叶、月亮等真实细腻,如“夏天时,池塘里积蓄着发黄的水”、“油亮的叶片紧贴着水面”、“月亮的光彩纷纷扬扬”;③人物感受上,《夜渔》中“我”的感受虚构神秘,如“我正站在河水中,水淹至我的心脏,我的心脏的每一下跳动都使河水轻轻翻腾,水面上泛起涟漪”;《池塘》中“我”的感受真实清晰,让读者身临其境,如“我站在池塘边倾听着唧唧虫鸣”、“青蛙的气味凉森森地粘在我们的皮肤上”等;④读者感受上,《夜渔》运用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的故乡,让读者感受到不同于现实的奇幻世界;《池塘》以质朴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说理,诚挚深邃,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意。【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文本二……具有相同的作用”错误。文本二借助月光下的池塘、花朵、虫鸣等,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与文本一的作用并不相同。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运用了借代的手法”错误,这里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突然,一阵湿漉漉的蛙鸣从不远处的一个池塘传来”,这里“湿漉漉”是触觉,“蛙鸣”是听觉,用“湿漉漉”形容蛙声,是用触觉形容听觉,是不同感觉的挪移转换,描绘出作者独特的视听感受。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两则文本中,花作为景物描写,具有不同的作用。①在材料一中,主要描写“我”和九叔夜晚去捉蟹子,就在“我”感到整个环境气氛十分怪异的时候,看到了荷花,文中先写闻到一股幽香,然后细致描写了荷花的样子“我看到水面上挺出一枝洁白的荷花。它在马灯的光芒之内,那么水灵,那么圣洁”,在这样的氛围中,这枝洁白的荷花营造出一种神秘、清冷、美丽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不觉得向着荷花走去,而且“我的心处于一种幸福的麻醉状态”“在这种缓慢的、有美丽的目标的追随中,温暖河水的抚摸,给了我终身难忘的幸福体验”,看到荷花凋落时,“我不知不觉中眼睛里流淌出滚滚的热泪,心里充满甜蜜的忧伤”,荷花烘托出人物内心甜蜜的忧伤。同时,荷花的出现和消逝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荷花出现时,“我”被它吸引,不知不觉向它走去;荷花凋谢时,“我”感到甜蜜的忧伤,仿佛做了一个美丽的梦。对荷花的描写使故事更加真切感人。②在材料二中,这样描写花朵“有的池塘里生长着睡莲,油亮的叶片紧贴着水面,中间高挑起一枝两枝的花苞或是花朵……朦胧的月夜里,站在这样的池塘边,望着那些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玉雕般的花朵,象征和暗示就油然而生了”,写了睡莲花朵的美丽,而且作者刻意强调“我知道它们绝对是自生自灭的,是野的不是家的”,表明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这里的花作为意象,寄托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后面描写“美人的头发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美人的身上散发着蜂蜜的气味”,通过描写花的美丽和芬芳,作者试图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后面“月亮和青蛙们混在一起,声音原本就是一体——自然是人的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加入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写作特色的能力。①首先明确《夜渔》的美是虚构的、神秘的、奇幻的美,《池塘》的美是真实的、细腻的、质朴的美。②景物描写上,“天上不知道何时出现了一朵黄色的、孤零零的云,月亮恰好钻了进去。我感到这现象古怪极了”“后来,月亮的光辉突然洒满河道,一瞬间,我看到它颤抖两下,放射出几道比闪电还要亮的灼目白光,然后,那些宛若玉贝雕琢成的花瓣纷纷落下。花瓣打在水面上,碎成细小的圆片,旋转着消逝在光闪闪的河水中……”,《夜渔》描写的月夜、荷花等景象充满奇幻色彩;“夏天时,池塘里积蓄着发黄的水。这些池塘无论大小,都以极圆的形状存在着”“有的池塘里生长着厚厚的浮萍,看不到水面。有的池塘里生长着睡莲,油亮的叶片紧贴着水面,中间高挑起一枝两枝的花苞或是花朵”“月亮的光彩纷纷扬扬”,《池塘》描写的水、叶、月亮等真实细腻;③人物感受上,《夜渔》中“我”的感受虚构神秘,如“离荷花本来只有几步路,但走起来却显得特别漫长。我与荷花之间的距离仿佛永远不变,好像我前进一步,它便后退一步。我的心处于一种幸福的麻醉状态”,写“我”与荷花的距离永远不变,“我”内心迷醉的幸福感,都很神秘;而“我正站在河水中,水淹至我的心脏,我的心脏的每一下跳动都使河水轻轻翻腾,水面上泛起涟漪”也是超现实的;《池塘》中“我”的感受真实清晰,让读者身临其境,如“我站在池塘边倾听着唧唧虫鸣”“湿漉漉的蛙鸣”“青蛙的气味凉森森地粘在我们的皮肤上”等都是现实中夏夜真实的感受;④读者感受上,《夜渔》运用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的故乡,如夜晚神秘奇异的氛围“天上不知道何时出现了一朵黄色的、孤零零的云,月亮恰好钻了进去。我感到这现象古怪极了”,那朵出现在池塘中央的白色荷花“在马灯的光芒之内,那么水灵,那么圣洁”,它的凋落也似乎有着某种寓意“那些宛若玉贝雕琢成的花瓣纷纷落下。花瓣打在水面上,碎成细小的圆片,旋转着消逝在光闪闪的河水中,那枝高挑着花瓣的花茎,在花瓣凋落之后,也随即萎靡倾倒,在水面上委蛇几下,化成了水的波纹……”,让读者感受到不同于现实的奇幻世界;《池塘》描写故乡夏天池塘中的睡莲“朦胧的月夜里,站在这样的池塘边,望着那些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玉雕般的花朵,象征和暗示就油然而生了”,描写夏夜的虫鸣蛙唱“我站在池塘边倾听着唧唧虫鸣”“一阵湿漉漉的蛙鸣从不远处的一个池塘传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自然是人的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以质朴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说理,诚挚深邃,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四、(2024·黑龙江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飘逝的风筝徐国平①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风筝,迈出了家门。那是一只“年年有余”的风筝。鹞爷有个习惯,扎风筝从不重复,每年都要扎出一个新花样。若在过去,扎糊这种风筝,再简单不过,用不了一天工夫。如今不行了,整整花了半个月。不是技不如前,而是自己老了,两眼发花,双手也发抖。此刻,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犬吠鸡鸣声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了?”鹞爷心里猜想着,整个人显得失魂落魄,没精打采。是啊,一个人放风筝有啥意思啊?一路上,那些残垣断壁、破砖瓦砾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②那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鹞爷瞧着心痛,就像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三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重,一直走出村外,老半天也没碰上一个人,甚至连一只鸡一条狗都没撞见,只有一些像是找不着窝栖落的麻雀,叽叽喳喳在他四周焦躁不安地飞过。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倒是一些不甘寂寞的春草早早破土,钻出一棵棵嫩芽。鹞爷站在地头,先舒展开双臂,又伸了一下脖颈。沉重了一个冬天的身子,都有些迈不动脚步了。这时,一阵春风拂来,那只风筝有些迫不及待地拽紧了他的手。鹞爷浑身上下顿觉轻飘飘的,如同要离开地面飞起来一样。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③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学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一到阳春,方圆百里的天空,都会飘曳着他扎的风筝,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中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会飞到九霄云外。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的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儿呀,而且,大都跑到了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躁,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自己的雄心壮志,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很快,天上飞起一只风筝。那只风筝随着风飘忽不定,像只失群的孤雁,在空中东一头西一头地乱窜。鹞爷仰着脖颈,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鹞爷低头一看,不知何时,身边多了一个男孩,正一脸好奇地望着他。终于有人陪了,鹞爷的心豁然开朗,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说:“你玩一下就知道了。”男孩怯生生地接过风筝线,有些不知所措。鹞爷一旁吆喝着:“拽紧线,快跑起来啊!”男孩立马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鹞爷没有责备那个男孩,而是一脸温和地劝慰着说:“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男孩噘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带他回来寻根祭祖。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鹞爷心里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男孩一脸迷茫,摇头说不知。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飘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④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鹞爷是一位扎风筝的手艺人,每年三月,都会扎一只风筝,而且年年不重样,他放风筝时都会吸引很多孩子尾随。B.文章通过鹞爷的回忆,介绍了他过去的经历,使过去与现在形成鲜明对比,进而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C.鹞爷看着男孩放风筝的背影,眼前闪过儿子和孙子的影子,文章在此处用剪影的方式,把鹞爷似曾相识的影像呈现出来。D.文章以鹞爷的行踪为线索,写他从村里到村外的所见、所闻、所思等内容,反映了中国乡村的现实状况。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①把万物生长的蓬勃旺盛的状态刻画出来,句中短语“长了翅膀”与本文书写对象“风筝”相契合。B.句②用“蚕食”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挖掘机损毁院落的过程,进而表达了鹞爷对美好家园消逝的痛心和无奈。C.句③中,鹞爷不肯撒手去放风筝,就是因为他年龄大了,对于放风筝已经感到力不从心,担心风筝会从手中滑脱,飞走。D.句④写了鹞爷的动作和心理,省略号表示鹞爷内心情绪复杂,难以言说,而在这些情绪中包含了他对传统的热爱。3.本文反映了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出现的很多问题,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4.本文的物象“风筝”意蕴丰富,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A2.C3.①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文中鹞爷所在的乡村人口流失,乡村衰败,鹞爷的风筝,无人欣赏,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共性问题,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在乡土文化中,随着乡土文化的衰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随之消亡。②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乏人。文中鹞爷的儿子跟鹞爷学扎风筝,只学到皮毛,心高气躁,跑到城里开风筝作坊,想要赚大钱。传统非物质文化技能得不到传承。4.①本文赋予了“风筝”以象征意义。“风筝”象征着乡村文明、传统技艺。风筝满空高飞,象征着乡村的兴旺、传统技艺的昌盛。风筝飘逝,象征着乡村文明的衰落、传统技艺的流逝。②“风筝”也象征着从乡村走出去的人们,风筝离不开风筝线,离开乡村的人们不能断了根,风筝没有了线就会飘逝,人们没有根,就会飘泊。③本文通过风筝的这些象征内涵,呼吁人们关注传统技艺,守护乡村文明,追寻心灵的根。【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每年三月,都会扎一只风筝”错,文章提到了他阳春三月放风筝,没有说“每年三月,都会扎一只风筝”。“他放风筝时都会吸引很多孩子尾随”错,文中鹞爷放风筝时就只有一个孩子。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就是因为他年龄大了,对于放风筝已经感到力不从心,担心风筝会从手中滑脱,飞走”错,结合后文中鹞爷放风筝,操弄风筝等情节,鹞爷并没有对放风筝感到力不从心,他不肯撒手,可能有年老体弱担心放风筝滑脱的因素,但主要是因为他对现状感到茫然和无奈。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①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小说中鹞爷生活的村庄几乎成了空心村,鹞爷放风筝的一路上也遇不到个人,人们都去了城里,乡村人口流失严重,“甚至连犬吠鸡鸣声都听不到”;乡村衰败,很多房子都空了,“那些残垣断壁、破砖瓦砾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挖掘机在蚕食房子,连麦地也荒芜了;以前鹞爷放风筝总有一大群孩子追着,现在他的风筝也无人欣赏了。鹞爷的遭遇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共性问题,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在乡土文化中,随着乡土文化的衰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随之消亡。②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乏人。以前鹞爷的手艺上过电视报纸,可现在“他的手艺慢慢失传了”,年轻人都不愿学这玩意;儿子大龙学了一点皮毛,就“心高气躁,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自己的雄心壮志,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根本没有学到鹞爷的手艺。传统非物质文化技能得不到传承。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形象的能力。①本文赋予了“风筝”以象征意义。鹞爷是扎风筝的手艺人,以前他“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现在却没人欣赏他的手艺了。可以想见,以前村庄人多,热闹,“风筝”满天飞,“风筝”代表的是乡村的兴旺、传统技艺的昌盛。如今村庄人去村空,鹞爷扎好的唯一一只风筝也飞走了,风筝飘逝,象征着乡村文明的衰落、传统技艺的流逝。可见“风筝”象征着乡村文明、传统技艺。②小说结尾部分,鹞爷对小男孩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飘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小说中村里的人都到城里去了,像风筝一样不再回来,如果人们忘记了自己的“根”,也会像风筝一样飘逝,再也找不到心灵的家园。因此“风筝”也象征着从乡村走出去的人们,风筝离不开风筝线,离开乡村的人们不能断了根,风筝没有了线就会飘逝,人们没有根,就会飘泊。③“风筝”象征传统手艺、乡村文明和乡村的根,本文通过风筝的这些象征内涵,呼吁人们关注传统技艺,守护乡村文明,追寻心灵的根。五、(2024·陕西渭南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断魂筑蔡楠自从荆轲死了之后,高渐离再也没有摸过我。他把我装进箱子里,悠悠地对我说,燕国不保了,我们该离开这里了。我听见有东西噼里啪啦砸在箱子上。直到那东西顺着箱子的缝隙滴在丝弦上濡湿了我的身体,我才知道那是高渐离汹涌的泪水。果然和高渐离预感的一样,秦国大军旋风一样扫过燕国。他们的旋风是向北刮,我和高渐离是向南逃。他带着我爬过他故乡范阳城的残垣断壁,涉过血水流淌的易水河,来到白洋淀边的秋风台。我感觉,高渐离的脚步在这里停顿了好久。往事如昨,高渐离和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场面连我都记忆犹新。我发出的高亢悲壮的音律在这里曾经撼动了那么多人。那是我迄今为止最痛快淋漓的呐喊。呐喊完了,我开始疲惫地歇在高渐离的行李箱里。作为一把筑,我除了听命于高渐离的手指,发出不同的音律,我还能做什么呢?太子丹的头颅掉了,燕王喜的头颅掉了,燕国天空的星辰也掉了。我和高渐离不能再往南逃了。逃到哪里看到的都是秦国的星辰。我们在宋子居住了下来。高渐离做了一家酒楼的酒保。他的名字改成了燕惜。我就被燕惜安排在他那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床底下。虽然我动弹不得,但每天我又都在跟随着他。我是他的影子,一个曾是天底下最好的乐手的影子。我随着他端盘上菜,刷盘洗碗,砍柴劈木。我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一双调琴弄筑的纤手变得粗糙皲裂,骨节粗大。看着他的心在一点一点破碎开来,我躁动不安。我在箱子里激烈地扭动自己颈细肩圆的身子,我的十三根铜弦铮铮作响。我觉得那简易的床铺也在我的响声中摇晃。我停不下自己。直到中间那根长弦在燕惜沉重的叹息声里砰然抻断,我才有了暂时的安静。燕惜停止叹息是在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那晚他破例多喝了几杯冰烧酒,正要回房休息,却听到了一阵久违的筑声隐隐传来。他循着筑声挪动着脚步,他的褴褛的衣袂很快就飘到了主人家的堂前。那是一个咸阳来的客人在击筑。堂下一群人正侧耳细听。一曲终了,众人鼓掌赞叹。燕惜却不合时宜地嘟哝了一声:好是好,就是差了一些东西!燕惜说,客人的筑声是从琴弦上弹出来的,只能悦人耳,还不是真正的音乐。真正的音乐是悦人心,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客人把筑一下子就掷到了他的脚边,那你弹一首真正的音乐给我听听!他从床下掏出尘封的我,然后换上了那身在燕国朝廷穿过的华丽衣服,整容净面。在众人惊诧的目光里,修颀俊逸的燕惜左手按住我的头部,右手捏着竹尺,优雅而娴熟地一击,我渴盼已久的身体顿时生动起来,震颤着发出了一声贯穿天地的妙音。众人的心一下子就被击昏了。昏迷的心不会死去,它们注定还会被持续的筑声所唤醒。一阵高亢的筑音穿过,接下来就是激越的旋律。我和燕惜都不由自主地唱起了那首荆轲曾经唱过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好——主人、客人还有堂下的听众禁不住欢呼起来。燕惜却流着泪嘟哝着,好什么好,这十三根铜弦,还断着一根呢!那个夜晚过后,我没有再回到箱子里。我重新回到了燕惜的怀抱。我们又变得形影不离了。燕惜对我说,该是离开宋子的时候了,有人在等我们呢!谁在等我们?是嬴政。不,应该叫他秦始皇,他现在已经统一六国了。战鼓声已经远离了咸阳宫,现在这里需要音乐。需要音乐来粉饰装点大秦的一统江山。我和燕惜就做了秦始皇的宫廷乐师。秦始皇要燕惜作一曲《秦颂》,只是在进宫之前,他让人用马屎熏瞎了燕惜的眼睛。其实,燕惜的眼睛根本不用了,他基本上已经为荆轲哭瞎了。与秦始皇面对面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不但懂战争,懂政治,他还懂音乐,懂我。他狂笑着,受了我声音的吸引,一步一步走向燕惜,走向我。他俯身想从燕惜的手里拿过我,然后自己弹奏。而这时,我却发出了铅一样沉钝的声音。我灌满铅的身子在燕惜的粗糙大手里化作一道闪电,飞快地向秦始皇砸去——应该说我是长着眼睛的,但我的眼睛终究不如人的眼睛,更何况是秦始皇的眼睛。他比闪电还快的眼睛帮助他的头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击。我和沉重的铅块跌在大殿,整个身子霎时七零八落。我成了一把断魂筑!燕惜在秦始皇的剑下一动不动。我奇怪他的盲目里竟然还有眼泪,竟然还有铅块一样的眼泪汩汩而下,秦始皇下令对燕惜处以绞刑。我的七零八落的残骸也被聚拢起来,放在了燕惜的脚下。秦始皇拍拍燕惜的肩膀,轻声地说,我早就知道,你不是燕惜,你是高渐离!熏瞎你的眼睛,是想让你专心音乐,可你偏偏参与了政治!燕惜抬起头,冷笑道,不,我不是高渐离,我是荆轲的影子,我也是燕国的影子!(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多处使用照应,如波浪线处“他让人用马屎熏瞎了燕惜的眼睛”和文末秦始皇道出真相相照应。B.“堂下的听众禁不住欢呼起来”与“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来表现音乐效果。C.小说第三段运用细节描写和对比的手法,描写了燕惜的忍辱负重和“筑”的难以平静。D.小说采用悲剧式结尾,高渐离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唏嘘慨叹,心生悲伤,增加了历史的凝重感。2.文中三次写到了高渐离的“泪”,分别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3.有人评价说“蔡楠的小说用荒诞的叙述口吻来叙事”。请据此分析本文的叙述视角及其作用。【参考答案】1.B2.①第一次:好友荆轲死后的哀伤,预知燕国不保的悲痛。②第二次:忆起荆轲刺秦失败的伤感,对故人故国的眷恋。③第三次:刺秦失败的遗憾,对燕国不变的忠贞。3.叙述视角:选取第一人称,以静物“筑”的口吻来叙事。作用:①从表达效果上看,采用静物视角这种看似荒诞的视角来诠释真实的历史故事,给人一种新鲜感。②从人物形象上看,让静物“筑”开口,通过对“筑”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衬托了高渐离惜情重义、忍辱负重、壮心不已的形象。③从主旨上看,用“筑”讲述历史人物真实的遭遇,充分表现了历史文化中深层的悲壮与厚重,增添了历史的沉重感和文化的沧桑感。【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B.“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来表现音乐效果”说法有误,后一句为正面描写。故选B。2.本题考查叙述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①第一次:“我听见有东西噼里啪啦砸在箱子上。直到那东西顺着箱子的缝隙滴在丝弦上濡湿了我的身体,我才知道那是高渐离汹涌的泪水”好友荆轲为燕国刺杀秦王失败而死,高渐离流下了汹涌的泪水,可见他对好友死去的哀伤,也有预知燕国不保的悲痛。②第二次:“燕惜却流着泪嘟哝着,好什么好,这十三根铜弦,还断着一根呢!”高渐离再次弹琴,他流泪痛惜,是为回忆起荆轲刺秦失败而伤感,还有对故人故国的眷恋。③第三次:“燕惜在秦始皇的剑下一动不动。我奇怪他的盲目里竟然还有眼泪,竟然还有铅块一样的眼泪汩汩而下”高渐离刺秦失败,面临绞刑,此时的泪有遗憾,也有对燕国不变的忠贞。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视角和作用的能力。叙述视角:选取第一人称,以静物“筑”的口吻来叙事。如“自从荆轲死了之后,高渐离再也没有摸过我”叙述荆轲死后高渐离再也没有摸过这把筑,“太子丹的头颅掉了,燕王喜的头颅掉了,燕国天空的星辰也掉了”感受高渐离对燕国的命运的悲痛,“一阵高亢的筑音穿过,接下来就是激越的旋律。我和燕惜都不由自主地唱起了那首荆轲曾经唱过的《易水歌》”感受高渐离在琴弦上弹奏的深沉情感,“我却发出了铅一样沉钝的声音。我灌满铅的身子在燕惜的粗糙大手里化作一道闪电,飞快地向秦始皇砸去”高渐离用筑击杀秦王,这些情节都是以静物“筑”的口吻来叙述。作用:①从表达效果上看,“筑”只是高渐离不离身的乐器,是纯静态的事物,没有思想也没有感觉,小说采用静物视角这种看似荒诞的视角来诠释真实的历史故事,给人一种新鲜感。②从人物形象上看,选取第一人称,以静物“筑”的口吻来叙事,让“筑”如主人高渐离一样有喜怒哀乐,把高渐离的思想感受附着于筑,从侧面衬托主人公,通过对“筑”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衬托了高渐离惜情重义、忍辱负重、壮心不已的形象。③从主旨上看,本文取材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用“筑”开口讲话,“筑”随同高渐离经历了失去朋友和国家的悲伤,又一起经历了难逃的艰难岁月,还见证了高渐离刺杀秦始皇的过程,这些历史人物和故事都以筑的口吻来讲述,凸显了历史人物遭遇的真实性,充分表现了历史文化中深层的悲壮与厚重,增添了历史的沉重感和文化的沧桑感。六、(2024·宁夏吴忠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666号(节选)严歌苓张桂堂说:“您认识我不?”666号微笑:“眼熟。”张桂堂说:“我背过司令几天呢。大前年秋天。”666号接着看张桂堂:“大前年。快三年了。”门口进来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他走到赵将军跟前,抹干净手掌,冲赵将军鞠躬,身子呈大虾米状,就那么撅着跟将军握手,说:“我叫丁铁,早几年就听说抗联[注]有个赵霖宇司令,‘鬼见愁’,打仗快,跑得也快。不承想有这份荣幸,见到赵司令的真身。”他跟赵将军握了手,把半块拇指大的黑家伙,恭恭敬敬放在对方的小手上,“赵将军,这是俺娘今年阴历年送来的熊肉干。”666号往回推:“你留着吧。”丁铁双手将赵将军的手掌捂住说:“好东西!没劲儿的时候,搁牙尖上嗑嗑,嗑下点儿肉丝儿,管事儿!”666号不再客气,黑乎乎的肉干顺着他的手溜进666号码下面的衣兜里。此刻张桂堂一声不吭,到666号前头,右脚猛一支,将军就趴在了刨花儿上。锉子将军趴在那儿,扭头找使绊子的人。张桂堂两手插进赵将军的胳肢窝,把他提起来。张桂堂盯着666号又黑又圆的眼睛:“忘了?赵司令跟我摔跤,我还输了呢。”666号笑了,看见自己弯身时那小半截烟卷儿掉出来,落在锯末上。他捡起烟卷,放在鼻孔上使劲吸气。张桂堂蹲下来,用一把刚上了把儿的镰刀打火,几分钟之后,一根纸煤儿点着了,凑到666号脸前面。窗外冒出喊叫:“谁在抽烟?!”姓宋的看守又从窗口冒出来。张桂堂把烟往他的铝饭盆下一扣,说:“刚抽完。熄了。”666号笑笑。张桂堂也笑笑。等宋看守一走,张桂堂拿出盆子下的烟。两人又笑笑。心知肚明,才这么笑。他俩笑的是,一个冒充赵霖宇,一个知道他冒充,故意不揭穿。666号问:“你背过赵霖宇,不是吹吧?”“赵司令的马死了,部队也快饿死了,他让警卫排的兵把马剁开,各连队分一块马肉、几块马骨头,熬些野地采的蘑菇,加了几把野芹菜、野蒜苗,熬了汤,一个战士分一茶缸,背着奶娃的女战士分一茶缸半。那是过节呢。烂马皮熬汤,那是三八年的事。”“你什么时候知道我不是赵霖宇的?“其实我第一眼就看出来了。”“第一眼咋看出来的?”“大伙跟你敬礼,你礼都不还。你还收了丁铁的熊肉,那也是个破绽。赵司令那人,从不吃独食,非得每个手下都吃上了,他才愿意吃。剁了一匹大马,他一口都不吃,不知躲哪儿去了。找到他的时候,他鼻子都红了。哭的。那是他的马呀。”张桂堂告诉他,马肉让大家吃了两天,赵霖宇将军自己吃皮鞋底。熬烂的鞋底,搁了点蘑菇、野芹菜、野葱头,幸亏有人掏出一块红薯。那是五月初,老百姓也没粮接济抗联部队。设好的秘密粮点,就找到一麻袋红薯,又已经冻坏了,咬上去一点面乎劲儿都没有,咯吱咯吱的,一股药腥味。赵司令那双鞋是从鬼子军官尸首上扒的,牛皮底子,牛皮面子,他吃了好几天,算开荤。马没了,鞋也没了,战士们轮流背着他打仗、行军。他就在战士们背上看地图,画路线、设埋伏点。就是在他张桂堂背上,赵司令给鬼子下套,一路扔下背包卷、破行军锅、烂乌拉草鞋、血绷带,看上去像抗联部队已溃不成军,只要加紧追击,一定会连锅端,一举全歼。眼看着鬼子进了套,抗联一收口子,关起门打,打死了一百四十四个鬼子兵,六十几个保安团伪军。以为这下能吃上饭了,结果发现鬼子的干粮袋也是瘪的,也难为了那帮鬼子,在山里追击抗联,瘪着肚子转了好几百里山地。666号想,这就是抗联将军。这将军有啥干头。自古哪个司令大帅这么寒碜,吃鞋底,坐骑都让手下熬汤了。当司令大帅,不吃香喝辣,图的什么?可是那么多人一听赵霖宇将军,就跟听到岳飞一样。做了亡国之人,没有吃鞋底的小个儿闵志宏,你为人的脸面,还有那口气,谁给你争回来?赵霖宇就是你的脸面,是你为人的那口气。不然亡国奴跟屠宰场的猪、羊一样。666号眼神呆着,心里在想,都是小个儿,看人家活的,最大的个儿都不如他高。(有删改)【注】抗联一般指东北抗日联军。文本二:闵志宏是被日本人误当成赵霖宇抓进狱中的,他起先为了享受赵将军在狱中的好待遇,将错就错,开始扮演起赵将军。穿着666号囚服的“赵将军”在鬼子心目中,就是他们的魔鬼,是一个对他们来讲不吉利的人。可是在广大狱友心中,666号就是赵将军,是一个真英雄,是值得让他们追随、尊敬的人。而闵志宏这个假将军,如果光凭他自己的觉悟,饶是他演技再好,也可能中途演砸。他是在狱中受抗联战士张桂堂的影响,了解了将军传奇般的人生,并逐渐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由开始的简单模仿到对赵将军真正心悦诚服。刚开始他可能连一个“6”都配不上,渐渐地变成了“66”,等到他真正意识到“要是赵将军九死一生,最终扛过所有苦难艰险,领着所有不愿回去做闵志宏的男人们,把国土、田地夺回来”的那一刻,他已经完全配得上“666”。这时的“666号”代表的已经不再是闵志宏,也不再是赵霖宇,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值得被人记住的英雄。它以一个独特的记号承载着一段难以忘却的故事,也以一个独特的符号象征着某一个英勇赴死的人。(选自《(666号>中的真假将军:抗联战士在泥泞中开出的英雄之花》,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部队里粮食紧缺时,赵霖宇将自己的马剁了熬汤分给战士们吃,文本一通过对他剁马后行为的描写展现出他对马的深厚情意。B.抗联将军赵霖宇身先士卒,危难时心怀战友,又具备作战智慧,展现了战争时期革命者不惧苦难艰险、勇赴国难的精神风貌。C.闵志宏起初冒充真将军赵霖宇是为了享受狱中的好待遇,但他最终真正心悦诚服,这主要是因为受到抗联战士张桂堂的影响。D.文本一中,作者通过狱中人之口,特别是熟悉赵霖宇将军的张桂堂的讲述,塑造出赵霖宇将军有血有肉、令人折服的英雄形象。2.“666号”不仅是一个狱中的编号,更有着深刻的时代含义,谈谈你对此的理解。3.你认为文本一的主人公是“真将军”赵霖宇,还是“假将军”闵志宏?请说明你的理由。【参考答案】1.C2.①666号是革命英雄赵霖宇的符号,是抗联将军赵霖宇不惧苦难、保家卫国的气概和革命精神的象征;②666号代表着闵志宏对赵霖宇将军革命精神的逐渐清晰和深刻的认知,是他在革命思想洗礼下思想的转变与觉醒;③666号承载着抗联时代的特殊经历与记忆,承载着革命英雄的传奇人生。3.示例一:主人公是赵霖宇。①文本一以较多篇幅描写了赵霖宇用自己的战马给抗联部队的战士们熬汤、智斗鬼子的战斗经历;②文本一鲜明地表达了对抗联将军赵霖宇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的崇拜和追慕;③文本一借赵霖宇这一形象歌颂了勇赴国难、坚韧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抗战精神。示例二:主人公是闵志宏。①文本一情节主要是围绕闵志宏和张桂堂的对话展开的,讲述了假将军闵志宏冒充真将军赵霖宇的故事;②对赵霖宇革命英雄形象的塑造实际上是为了表现闵志宏内心思想是如何转变的,作者用巧妙的叙述手法,让这位英雄“住”进了闵宏志的心中;③文本一借闵志宏在狱中的转变,向读者展示了革命思想抗战精神对小人物的感染之大。【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C.“这主要是因为受到抗联战士张桂堂的影响”错误,结合原文“他是在狱中受抗联战士张桂堂的影响,了解了将军传奇般的人生……对赵将军真正心悦诚服”可知,他最终真正心悦诚服,除了受到抗联战士张桂堂的影响,也因为他自身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洗礼,更是因为受到将军的影响。选项“主要是因为受到”以偏概全。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根据原文“穿着666号囚服的‘赵将军’在鬼子心目中……是一个真英雄,是值得让他们追随、尊敬的人”可知,“666号”是抗联革命英雄赵霖宇的符号,是抗联将军赵霖宇不惧苦难、保家卫国的气概和革命精神的象征;根据原文“刚开始他可能连一个‘6’都配不上,渐渐地变成了‘66’,等到……的那一刻,他已经完全配得上‘666’”可知,“666号”代表着闵志宏对赵霖宇将军革命精神的逐渐清晰和深刻的认知,是他在革命思想洗礼下思想的转变与觉醒;根据原文“它以一个独特的记号承载着一段难以忘却的故事,也以一个独特的符号象征着某一个英勇赴死的人”可知,“666号”承载着抗联时代的特殊经历与记忆,承载着革命英雄的传奇人生。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主人公是赵霖宇。结合原文“赵司令那人,从不吃独食,非得每个手下都吃上了,他才愿意吃。剁了一匹大马,他一口都不吃,不知躲哪儿去了。找到他的时候,他鼻子都文了。哭的。那是他的马呀”“就是在他张桂堂背上,赵司令给鬼子下套,一路扔下背包卷、破行军锅、烂乌拉草鞋、血绷带,看上去像抗联部队已溃不成军,只要加紧追击,一定会连锅端,一举全歼”可知,文本一以较多篇幅描写了赵霖宇用自己的战马给抗联部队的战士们熬汤、智斗鬼子的战斗经历;结合原文“门口进来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他走到赵将军跟前,抹干净手掌,冲赵将军鞠躬,身子呈大虾米状,就那么撅着跟将军握手……见到赵司令的真身”可知,文本一鲜明地表达了对抗联将军赵霖宇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的崇拜和追慕;结合原文“可是那么多人一听赵霖宇将军,就跟听到岳飞一样”“赵霖宇就是你的脸面,是你为人的那口气”可知,文本一借赵霖宇这一形象歌颂了勇赴国难、坚韧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抗战精神。主人公是闵志宏。结合原文“张桂堂说:‘您认识我不?’……‘大前年。快三年了’”“你背过赵霖宇,不是吹吧?……哭的。那是他的马呀”可知,文本一情节主要是围绕闵志宏和张桂堂的对话展开的,讲述了假将军闵志宏冒充真将军赵霖宇的故事;结合原文“赵司令那人,从不吃独食,非得每个手下都吃上了,他才愿意吃。剁了一匹大马,他一口都不吃,不知躲哪儿去了。找到他的时候,他鼻子都文了。哭的。那是他的马呀”“就是在他张桂堂背上,赵司令给鬼子下套,一路扔下背包卷、破行军锅、烂乌拉草鞋、血绷带,看上去像抗联部队已溃不成军,只要加紧追击,一定会连锅端,一举全歼”可知,对赵霖宇革命英雄形象的塑造实际上是为了表现闵志宏内心思想是如何转变的,作者用巧妙的叙述手法,让这位英雄“住”进了闵宏志的心中;结合原文“可是那么多人一听赵霖宇将军,就跟听到岳飞一样。做了亡国之人,没有吃鞋底的小个儿闵志宏,你为人的脸面,还有那口气,谁给你争回来?赵霖宇就是你的脸面,是你为人的那口气。不然亡国奴跟屠宰场的猪、羊一样。666号眼神呆着,心里在想,都是小个儿,看人家活的,最大的个儿都不如他高”可知,文本一借闵志宏在狱中的转变,向读者展示了革命思想抗战精神对小人物的感染之大。七、(2024·四川绵阳高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拔步床聂鑫森曲曲巷的老班辈,说起于爷于干丰和他的内人巴晓月,几十年来相敬如宾,没红过脸,没吵过架,感情巴得像牛皮糖扯都扯不开,是因为每夜都睡在一张古旧的拔步床上,连做梦都相同。这不是说笑话吗 但曲曲巷的男女老少都相信。特别是一些人到中年的堂客们,羡慕得直咂嘴巴。“拔步床真是个好东西,可惜我家没有。怪不得我那当家的,早和我分床了。”“于爷两口子,无儿无女,庭院里空落落的,不能不抱团取暖。”“那倒也是。”于干丰七十岁了,干干瘦瘦,腰有些弯,说话声音低。退休前他是本市华湘家具总公司的细木匠,专做仿古家具,而且雕花刻朵,手上有绝活。巴晓月也是这个单位的油漆工,年纪只比丈夫小两岁,身体却健旺得多。他们虽不是一个车间,但上班、下班可同去同回,比翼齐飞;退休了,有了整块的时间长相守,四目含情相对。于干丰有时也要出去一下,老朋友邀他去小酌几杯。做大工匠、细木匠的,都爱喝酒。于干丰也不例外,只是他量大,喝得猛也喝得多,把肠胃喝出了病,不得不时常去麻烦医生。巴晓月劝过他,劝不住。直到几年前,于干丰才收敛了许多,因为妻子几句掏心掏肺的话把他震住了:“老于呀,你知道我素来胆小,你一旦先走,漫漫长夜,我怎么挨到天亮 但愿这拔步床上睡的总是两个人!”于干丰一拍拔步床的雕花围板,说:“我……们不能辜负了这张床。”于家世代都是细木匠。床、桌、几、案、柜、椅、凳……上面还施以浮雕、深雕、圆雕、透雕,花鸟、山水、人物,无不栩栩如生。代代有传人,在古城湘潭名声广为人知。这张拔步床,是于干丰爷爷的爷爷制作的,时为晚清。采用的是明代中晚期流行的款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架子床,二是架子床前的围廊,围廊与架子床连成一个整体。床前的廊庑两侧放置桌凳,人跨步进入铺嵌木板的廊,有如进入室内,故拔步床又称踏板床。床顶下周围有挂檐,床下端有矮围,都雕着各种图案:花好月圆、举案齐眉、鹄桥相会、琴瑟和谐……充满吉祥、欢乐的情调。这张床一直拆散、包扎藏在于家放杂物的阁楼上。1977年丹桂飘香时,26岁的于干丰和24岁的巴晓月要结婚了,父亲把这张床在新房里拼装好,说:“这是个吉物,祝你们和和睦睦,生儿育女,白头偕老!”于干丰夫妇在拔步床上睡了44年。父亲、母亲相继辞世,他们也老了,只有床还是原样!可惜他们没有一儿半女。于家的细木匠手艺,只能到此中断。巴晓月说:“老于,我对不住于家,没让于家的绝活有个传人!”于干丰说:“这是什么话 我带出了多少徒弟,他们难道不是于门的传人 ”“可惜你和徒弟,没做过拔步床。”“这玩意,费时费材料,价格贵,没有订货的,公司领导不让做。”“爹当年搬出拔步床让我们用,是不是还有别的意思 ”于干丰的眼里忽然有了泪水。记得十多年前,市博物馆有专家来于家观赏拔步床,问于干丰:“这是真正的明式好玩意,虽制作于清代,做工、雕工都是一流,可否能出让 价钱好商量。”“祖上留下的东西,我不能出让。你们可以到家具公司去订做,我的手艺自信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可博物馆不能收藏当代的东西,这是有规定的。”秋风凉了,重阳节迎着菊花香翩然而至。曲曲巷传出了令人惊诧的新闻:于干丰和巴晓月分床了!是居委会主任带着人,去看望离退休老班辈,在于家时,巴晓月忍不住说出来的,还引着人到卧室去巡看,果然言之不虚。拔步床的旁边,摆了一张于干丰亲手做的简易平头床,没有上漆,杉木的香气很好闻。窗前的长条桌上,放着一个木雕的不倒翁,头型、脸相酷似于干丰。桌边靠着一支木雕拐杖,杖头雕的是钟馗的头像,拐杖与人肩等高,是握杖而行的形制。主任问:“于爷,你们亲亲热热几十年,是这块地方的榜样,怎么忽然分床了 ”于干丰低声说:“我身上有不好闻的气味,怕熏了堂客。”巴晓月说:“我不怕熏,我……喜欢。”“可我自己都受不了,总要下床去室外透口气,不另外睡会吵闹了你。我知道你胆小,就雕制了这支钟馗头像拐杖,它可以为你驱邪壮胆;还有我雕的不倒翁头像,你瞄一瞄,就知道我在你身边。”主任微微一笑,说:“巴大姐呀,你误解于爷了。你们虽不同床却同屋,于爷想得这么周到,难得。我们就告辞了。”两个月后,于干丰因肺癌晚期,溘然离开人世。落气时,他挣扎着坐起来,靠着平头床的挡板,对巴晓月和几位老邻居说:“我早就知道自己身患绝症,活不长了。晓月胆小,我得趁着还在世,赶快和她分床,让她习惯一个人睡拔步床。至于我睡的这张平头床,我走后,丢掉就是……”巴晓月大声嚎哭起来。待于干丰的后事料理好,巴晓月将拔步床捐赠给了市博物馆,只收下一张朴素的“捐赠奖状”。没上漆的白坯平头床,她没有丢掉,夜夜安详地睡在上面,枕头边放着丈夫的不倒翁像。有时出院门上街去买点什么东西,她一定会手握雕着钟馗头像的拐杖。“巴娭毑,你健旺!”“谢谢大家关心!”(有删改)【注】拔步床,又叫八步床,是中国传统家具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床。拔步床多在南方使用,因南方温暖而多蚊蝇,床架的作用是为了挂蚊帐。这种床式整体布局所造成的环境空间犹如房中又套了一座小房屋。拔步床下有地坪,带门栏杆,大有“床中床、罩中罩”的意思。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曲曲巷的人们对于于干丰和巴晓月关系的议论,一方面说明了两人关系的亲密,另一方面也在强调本文的描写对象拔步床。B.于干丰也有过迷茫,是巴晓月的真诚和柔情感化了他,他迷途知返,提前为胆小的妻子安排适应性“实习”,好让妻子度过没有他的日子。C.文章用了一定的篇幅对拔步床及其来历进行了描写和介绍,既是文章不可或缺的内容,也使文章有了传统文化之美。D.文章以对话结尾,既言简意赅,使文章情节紧凑,不拖沓,同时也让读者因于干丰去世后巴晓月的状态感到了些许欣慰。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和铁凝的小说《哦,香雪》一样,没有传统小说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种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淡化情节,突出情韵,注重抒情表意。B.本文和《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都采用全知视角叙事,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C.本文和茹志鹃的《百合花》一样,其中主要人物都是作者所要肯定和讴歌的对象,呈现出本真单纯的样貌,虽然也有误会之时,但无忠奸美丑之别。D.本文问接反映的是对民族传统的坚守问题,而《百年孤独(节选)》反映的是民族传统所受到的巨大冲击,两篇小说的主题都跟民族传统有关。3.小说中的“拔步床”在作品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请结合全文加以简析。4.这篇小说内容前后照应,使情节紧凑,故事真实可信。请简要说明文中是怎样前后照应的。【参考答案】1.B2.B3.①拔步床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起到了联系全文内容的作用。②拔步床对文章主人公于千丰和巴晓月的形象具有烘托作用,是于干丰和巴晓月夫妻二人深挚情感的寄托和见证。③揭示主旨,拔步床见证夫妻的相守一生,拔步床的传承其实也是传统文化的延续。4.①文章开篇极力描写于爷于干丰和他的内人巴晓月从不分床,为下文于干丰和巴晓月分床埋下了伏笔,形成前后照应。②巴晓月对于干丰所说的“你一旦先走,漫漫长夜,我怎么挨到天亮 ”为下文于干丰因肺癌晚期离开人世埋下了伏笔,形成前后照应。③市博物馆专家来于家观赏拔步床,欲买走床进行收藏而不得,为下文于干丰去世后巴晓月把拔步床捐赠给博物馆埋下了伏笔,形成前后照应。④巴晓月对于干丰所说的“你知道我素来胆小“但愿这拔步床上睡的总是两个人”为后文于干丰为妻子制作了木雕的不倒翁和木雕拐杖埋下伏笔,形成前后照应。⑤文章前半部分说于干丰干瘦,腰弯,说话声音低,而巴晓月身体却健旺得多,为下文于干丰早逝埋下伏笔,形成前后照应。【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于干丰也有过迷茫,是巴晓月的真诚和柔情感化了他,他迷途知返”错误。根据“我早就知道自己身患绝症,活不长了。晓月胆小,我得趁着还在世,赶快和她分床,让她习惯一个人睡拔步床。至于我睡的这张平头床,我走后,丢掉就是……”可知,于干丰并不迷茫,而是处处为巴晓月着想,提前安排后事。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B.“都采用全知视角叙事”错误,《大卫·科波菲尔》是通过大卫这个孩子的眼睛来看周围的人物和环境的,是儿童视角,属于有限视角。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文学作品中的事物形象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可围绕人物、情节、主题等进行分析。全文围绕拔步床展开情节,小说叙述了于干丰和他的内人巴晓月同睡拔步床,感情和睦令人羡慕,于干丰拒绝市博物馆高价收购拔步床,于干丰为了让巴晓月适应独居生活让她习惯一个人睡拔步床等情节,都是围绕拔步床展开,所以拔步床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人物:拔步床烘托人物形象。“于干丰一拍拔步床的雕花围板,说:‘我……们不能辜负了这张床’”“我知道你胆小,就雕制了这支钟馗头像拐杖,它可以为你驱邪壮胆”,写出于干丰对妻子呵护有加,感人至深;于干丰“是本市华湘家具总公司的细木匠,专做仿古家具,而且雕花刻朵,手上有绝活”“我的手艺自信可以达到这个水平”,于干丰是一名工匠师傅,拔步床是工匠精神的载体;“待于干丰的后事料理好,巴晓月将拔步床捐赠给了市博物馆,只收下一张朴素的‘捐赠奖状’”,突出了巴晓月深明大义;这些情节围绕拔步床展开,是于干丰热爱家庭、践行传统美德的见证,是于干丰和巴晓月夫妻二人深挚情感的寄托和见证;主题:文章内容“这张拔步床,是于干丰爷爷的爷爷制作的”“1977年丹桂飘香时,26岁的于干丰和24岁的巴晓月要结婚了,父亲把这张床在新房里拼装好,说:‘这是个吉物,祝你们和和睦睦,生儿育女,白头偕老’”,拔步床“是真正的明式好玩意,虽制作于清代,做工、雕工都是一流”,对拔步床及其来历进行了描写和介绍,使文章有了传统文化之美;拔步床见证夫妻的相守一生,拔步床的传承其实也是传统文化的延续。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①文章开篇写到于干丰和他的内人巴晓月“几十年来相敬如宾,没红过脸,没吵过架,感情巴得像牛皮糖扯都扯不开,是因为每夜都睡在一张古旧的拔步床上,连做梦都相同”,极力描写于干丰和他的内人巴晓月从不分床,后文强调两人分床,前文描写为下文于干丰和巴晓月分床埋下了伏笔,形成前后照应。②前文中,巴晓月对于干丰说“你一旦先走,漫漫长夜,我怎么挨到天亮”,后文写文于干丰因肺癌晚期离开,前文为后文埋下了伏笔,形成前后照应。③前文提到“十多年前,市博物馆有专家来于家观赏拔步床”,并且向于干丰提出请求“可否能出让?价钱好商量”,但是于干丰却说“祖上留下的东西,我不能出让”,而后文于干丰去世后,巴晓月把拔步床捐赠给博物馆,前文为后文的无偿捐赠埋下了伏笔,形成前后照应。④前文提到“老于呀,你知道我素来胆小”“但愿这拔步床上睡的总是两个人”,后文写到“窗前的长条桌上,放着一个木雕的不倒翁,头型、脸相酷似于干丰。桌边靠着一支木雕拐杖,杖头雕的是钟馗的头像,拐杖与人肩等高,是握杖而行的形制”,前文的对话为后文埋下伏笔,形成前后照应。⑤文章前半部分对于干丰的外貌描写“干干瘦瘦,腰有些弯,说话声音低”,巴晓月是“年纪只比丈夫小两岁,身体却健旺得多”,后文写于干丰说“我早就知道自己身患绝症,活不长了”,最终患肺癌早逝,前文的外貌描写为后文于干丰的患病去世埋下伏笔,形成前后照应。八、(2024·安徽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放生马海勒根那我家那匹云青马其实十几年前就死掉了,这个祖父明明知道,可就是在祖父知道云青马死掉的那一天,他的脑筋出了毛病。那是十几年前,祖父要将他的老云青马放生。那可是他最心爱的伙伴,生产队解体前,他一直骑着它为队里放牧,等包产到户,他舍不得这匹坐骑,用两头牛的代价换得了它。后来我们乡村土地沙化,由牧业转为农耕,作为我家唯一能犁田的牲畜,祖父不得不忍痛让云青马架犁耕田。不过,那是怎样的情形呢,说起来至今还是我们乡村的笑话——云青马犁田时,祖父竟然备了另一副扛把子,自己充当另一匹马拉副犁。没有谁见过一个男人把自己当牲畜使唤的,乡人嬉笑着和我说。云青马就这样为我家效劳了二十几年,直到它老得和祖父一样走不动路。就是这样一匹马,祖父要将它送归自然去。一周之后,一身酒气的父亲终于坐着长途大巴回来了。祖父迫不及待,远远地迎上前去。父亲打着酒嗝,目光躲闪,说:“一切都遵照你的话做了,我把老马放生在……在锡林郭勒了……”可就在那天晚上,祖父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云青马眼神哀戚,冲着他不断悲鸣。祖父看清了它的身躯,老马浑身是血,脖颈处已与身体断得只剩下一层皮。祖父的病就此落下了,无药可医,直到父亲娶妻生子。我即将出生的那天早晨,许是添丁进口的喜讯触动了祖父锈蚀的神经,他几年来第一次自己拄着拐杖下了床,一步一步挪到晨光耀眼的屋外,遮目远望了一阵子,忽然眉开眼笑起来,冲着远处呼喊:唿咧——唿咧——我阿爸好生奇怪,凑到他跟前问他:你这是召唤谁呢?祖父手指院外,你瞧,云青马,是云青马回来了……从那天开始,那匹任谁都看不到的老马又回到我们家里,所有家人都被老爷子的魔法惊得目瞪口呆。家人里,只有我自愿配合祖父,帮他老人家侍弄别人看不到的老马。祖父从小把我看大,按我父亲的话说,老爷子除了对云青马好,其次就是对我这个长孙好。不知怎么的,我对祖父也有种天生的亲近感,那种冥冥中的感觉甚至超越了血缘。而那匹不存在的云青马,或许是祖父打小把它灌输给我,以至于在我的脑海里牢牢地生根发芽,有时我竟然也能看到它的肉身,真切得连马毛都数得清。那些天里,祖父嚷嚷要云青马驮着他出门远游,我便积极为他准备。除了我,家里人只当那是疯言疯语,没人信,因为那匹老马根本不存在。我母亲心地纯善,和父亲说,不行你用摩托车驮着阿爸出去转一转吧。阿妈去世得早,他老人家为了拉扯你们几个孩子,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兴许心里憋得慌呢。我父亲闻言吹胡子瞪眼:用摩托车驮他出去?你以为他是八岁的孩子吗?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来负这个责啊?母亲白了他一眼,父亲则背着手走出门去:都给我消停消停吧,这个家都够演一出戏的了。父亲说让这个家消停消停,可事与愿违。那一天早上,给田地浇了一遍水的他迟迟不见祖父起床。推门看时,只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小说主题多维探究-关键物象思路引入物象在小说中往往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隐喻内涵,通过分析物象,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情感、人物性格等多个方面。众所周知,写作首先是有一种情感要抒发,在心中郁结已久,然后是由一个事件,一个景物,有时甚或由一个意象触发,情感终于找到一个载体,于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著名学者王富仁说:“真正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有对自身的超越力量的。也就是说,它写了一些人、一些事、一个意象,但表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人、这些事、这个意象。它能使我们感受到更多、更大、更普遍的东西。它只是一个发光体,但这个发光体所能够照亮的范围却是无限广大的。”在这里,小说意象的功能是巨大的,它除了可作为环境、人物和情节的构成成分,作为文章线索、人物纽带两大功用外,它还具备文化意蕴的美学功能。这种文化意蕴的生成是积久成习,代代相沿的。典例分析典例一解读小说主题,要学会寻找“意象”与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的关联,要从“意象”这一发光体拓展开去,在情节或场景的暗示下,联系社会生活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追本溯源”,破解人物情感、心理、性格的文化密码,探求人物生活的文化因素。比如,2016全国卷Ⅰ,为什么以《锄》而不以《守护农田》为标题?【赏析】以“锄”这个意象为例,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从物质层面,锄作为一种农具,喻示六安爷的劳动者身份与生存状态;从情感层面,锄地可以“过瘾”,揭示人物与土地的亲密关系,体现勤劳质朴的品质;从文化层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锄地无处可锄,又暗含对农耕文明衰落的惆怅与叹惋。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去解读,作品主题、文本意蕴不言自明。典例二2021年浙江高考小说《麦子》小题: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解析】文章的三到六段直接写老婆婆在麦田里行走,她抚摸麦子,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样;并由麦粒“肥肥胖胖,软乎乎的,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引出关于他们失去孩子,把麦子当作自己的孩子的情节;第十到十一段描写老头种麦子的情景;然后回忆他们见面和结婚的情节,写他们从结婚以来就一直种麦子;结尾写他们对土地的热爱,仍然没有离开麦子,“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搓出几十颗胖乎乎的麦粒儿,轻轻拍打着:‘哈哈,我有这么多孩子’”。可见“麦子”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麦子”也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文中这样描写他们,“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儿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老头儿端着簸箕,把金黄的麦种大把大把撒出去。那正是落日时分,泥土波涛汹涌就像沸腾的金属。老头儿的手臂跟鹰一样伸向苍穹,把落日给遮住了,手臂粗壮的黑影头落到地上,随即发出一阵粗重的刷刷声”。他们就像文中所写的“麦子”一样,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一样能够扎根在这片土地上,顽强地生存下去。“麦子”也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作贡献。文中这样描写,“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写老婆婆用她的强悍的守护给予了这片土地以生命的希望;“麦子的大网捕获了土地,肥大的土块儿跟鱼群一样跳起来,向四周奔窜。太阳落下去,麦子升起来。老头儿端着空簸箕,眼睛充满梦幻般的光芒”,“长满谷地的麦子,大片大片的麦子……太阳落下去,麦子长起来”,描写他们种麦子的情景,“麦子”就是“太阳”,是“希望”。这样写生动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参考答案】①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②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③揭示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作贡献的主题。技法总结一、关注物象的描写和象征意义仔细阅读小说中对物象的描写,注意作者如何刻画物象的特点、形态、颜色等,以及物象在小说中出现的频率和位置。分析物象的象征意义,考虑物象是否代表了某种特定的概念、情感或价值观。例如,花朵可能象征美丽、爱情或生命,而荒原则可能象征孤独、绝望或死亡。二、探究物象与主题的关系将物象与小说的主题联系起来,思考物象是否直接反映了主题,或者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方式暗示了主题。分析物象在小说情节发展中的作用,考虑物象是否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或者通过物象的变化展示了人物性格的转变或命运的起伏。三、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小说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理解作者选择特定物象的原因和目的。思考作者通过物象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态度或观点,以及这些情感、态度或观点如何与小说的主题相呼应。针对练习一、(2023·福建漳州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老校长的雨靴庞余亮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做过一套西装。瘦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不过他到乡里开会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已经歪斜了。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觉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以为他是个老古董,还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喜欢穿西装。穿西装也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怎么看怎么别扭。每当他穿上这件衣服,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子”。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要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理直气壮的,既然穿着理直气壮,别人怎么看也就无所谓了。他心安理得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回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先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本来我早已不用雨靴了,过去在上师范前下雨赤脚;上师范时下雨也无所谓,到处都是水泥路。可是到我们学校就行不通了,烂泥似乎见皮鞋见得不多,反而亲昵得太过分了,开始我还“甩”,下雨穿皮鞋,后来再也不行了,我心疼。乡里经费紧,工资不仅发得迟还总打折,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我托穿雨靴的校长到乡供销社买回了一双雨靴。新雨靴锃亮锃亮的,亮得能照见人的脸,雨珠滴在上面一会儿就滚走了。我走路时觉得有人在看我的脚。不过雨靴老得很快,不出几个雨天,雨靴就老得和校长脚上的雨靴差不多。似乎只有老了的雨靴才更和泥土亲近些,老了的雨靴更协调些。每年开学前校长和我们都要乘船到城里新华书店一趟。我们在城里往船上搬书,搬完书后一起去一家馄饨店吃馄饨——校长说这是城里最好吃的馄饨。吃馄饨时还可以在碗里多撂一些辣椒,那个香啊,那个辣啊,吃得鼻子上都冒汗。吃完了我们一身轻松,校长还脱掉了西装,露出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然后我们再一起乘船回去。有一次开学前去城里,正好早晨下雨,我们都穿了雨靴,然后又一起穿着雨靴上了船。上了船校长还指挥我们在船帮上把雨靴上的泥洗掉,用校长的话说,要让城里人认为我们穿的是马靴,而不是雨靴。亏他想得出来!到了城里,太阳升上来了,城里的水泥路不像乡下的泥路,乡下泥路要晒两个晴天才能晒干,而城里的水泥路只要一个钟头就干了。穿着雨靴的我们几个好像是“德国鬼子进城”,雨靴底在水泥路上总是要沉闷地发牢骚,天不热,我身上全是虚汗,到了新华书店,上楼梯时营业员都哧哧地发笑。如果这还不算尴尬的话,我在回船的路上居然遇到了我城里的同学。同学笑眯眯的,目光却朝下,他看到了我的雨靴,我们的雨靴。后来好不容易同学走了,我觉得满街上的人都在看我。我躲到校长他们中间走,他们走路声居然那么响,都有点步调一致了,我都感到全城人的目光在喊口令了:“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可校长和其他同事并没意识到这些,他们旁若无人地走着,他们要带我一起去吃馄饨。回去的路上,校长首先把那双在水泥马路上叫了一天的雨靴脱下来,然后就躺到了我们刚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捆上,我们也相继把雨靴脱下来。河上的风吹过来,吹得我们双脚那么舒坦,校长一会儿就在新书捆上睡着了。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而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文本二百合花(节选)茹志鹃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那位新媳妇也来了。后来她问我:“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我说到前沿去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说完,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地分铺在门板上。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了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原来今天是中秋节了。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上。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校长特意做了西服且“不伦不类”地穿在身上,是为了开会、办事方便,并不是真的为了“身份”。B.“我”一开始因为现实环境的需要不得不穿雨靴,后来在穿雨靴的过程中对雨靴有了新的认识。C.小说围绕“雨靴”展开情节,描写雨靴意在象征乡村生活,体现出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差距。D.“怎么看怎么别扭”“亏他想得出来”等叙述,似贬实褒,鲜明地表现出了校长的性格特点。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则文本都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文本一中“我都感到全城人的目光在喊口令了:‘一二一……’”刻画了“我”对穿雨靴的坦然心理。B.两则文本都以“我”为叙述者、亲历者,这既真实又有助于展现人物和主旨,如文本一中“我”的感受,强化了老校长对“我”的影响,深化了主旨。C.两则文本的语言质朴自然,但又各具特色,文本一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呈现出独特的意趣;文本二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来叙事,淡化了战争的血腥意味。D.两则文本都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通过小事件、小细节来反映重大主题,事件微小、人物平凡,却让人感受不平凡的力量,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3.小说中的老校长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小说中的物象是作者精心设计的重要道具,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主旨的表达都密不可分。请分别分析两则文本文末加点意象的作用。二、(2023·山西大同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喜神汪曾祺喜神即画像,这大概是宋朝人的说法。钱大昕《竹汀先生日记钞》:“读宋伯仁《梅花喜神谱》……凡百图,图后五言绝一首,题曰‘喜神’,盖宋时俗语,以写像为喜神也。”钱说未必准确。喜神我们那里现在还有这说法。伯仁画梅,只是取其神韵,“喜神”是诗意化了的说法,是从人像移用的。除了宋伯仁,也没有听说过称花卉画为喜神的。作为人像的喜神图有两种。一种是生活像,即行乐图。袁枚《随园诗话》谓:“古无小照,起于汉武梁祠画古贤烈女之像。而今则庸夫俗子皆有一行乐图矣。”行乐图与武梁祠画像,恐怕没有直接关系,袁枚盖亦揣测之词。自画或请人画小像,当起于唐宋,苏东坡即有小像。明清以后始盛行。“庸夫俗子皆有一行乐图矣”,是对的。我的外祖父即有一行乐图,是一横披。既是“行乐”,大都画得很闲适,外祖父的行乐图就是这样。他坐在一丛竹子前面的石头上,手执一卷书,样子很潇洒,其实我的外祖父是个很古板严厉的人,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他坐在丛竹前的石头上,并且他从来不看一本书。比行乐图更多见的喜神是遗像,北京人叫做“影”。画遗像的是专门的画匠,他们有一套特殊的技法。病人垂危,家里人就会把画匠请来。画匠端详着病人,用一张纸勾出他的脸形粗略的轮廓线条。回家在一张挖出一个椭圆的宣纸的椭圆处,用淡墨画出像主的头像的初稿。照例要拿了初稿到“本家”去征求死者亲属的意见。意见总是有的,额头窄了、颧骨高了、人中长了……最挑剔的大都是姑奶奶。画匠把初稿拿回去,换一张新纸,勾了墨色较深的单线,敷出淡淡的肤色,“喜神”的头部就算完成。中国的传真画像的匠师有一套秘传的“百脸图”,把人的面部经过分析,定出一百种类型,画像时选定一种,对着真人,斟酌加减,画出来总是相当像的。我们县城里画像画得最好的是管又萍,他的画价也最贵。“开脸”之后,画穿戴。男的都是补褂朝珠,颜色是一样的,只有顶子不能乱画。大红顶子、金顶子,不能乱来。常见的喜神上的顶子多半是蓝顶子、水晶顶子,因为这是不大的功名。女的则一律是凤冠霞帔。这有点奇怪,男女时代不同。喜神上的老爷是清装——袍套,太太则是明代的服装——凤冠霞帔是明代服装。据说这跟洪承畴的母亲有关。洪母忠于明室,死后顺治特许以明代命妇服装盛殓。以后就将此制度延续了下来。顺治开国,为了笼络人心,所颁圣谕或者可信。画穿戴是很费工的,要画得很细致。曾见过一篇谈齐白石的文章,说他画的像能透过纱套,看得见里面袍子上的团龙。其实这是所有的画匠都做得到的,只要不怕麻烦。管又萍画像只管“开脸”,画穿戴都交给了徒弟。他有两个徒弟,都是哑巴。他们也能“开脸”,只是不那么传神。管又萍病重,自知不起,他叫两个徒弟给他画一张像。徒弟画好了,他看了看,叫徒弟拿一面镜子、一枝笔,他对着镜子看了看,在徒弟画的像上加了两笔。传神阿堵,颊上三毫,这张像立刻栩栩如生,神气活现。管又萍放下画笔,咽了气。文本二:一个人的风格是和他的气质有关系的。布封说过:“风格即人。”中国也有“文如其人”的说法。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取舍不同,静躁异趣。杜甫不能为李白的飘逸,李白也不能为杜甫的沉郁。要形成个人的风格,就得读和自己气质相近的书。也就是说,读自己喜欢的书、对自己口味的书。一个作家读很多书,但是真正影响到他的风格的,往往只有不多的作家,不多的作品。有人问我受哪些作家影响比较深,我想了想:古人里是归有光,中国现代作家是鲁迅、沈从文、废名。我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说道归有光善于以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事。归有光自称他的文章出于欧阳修。读《泷冈阡表》,可以知道《先妣事略》这样的文章的渊源。但是归有光比欧阳修写得更平易,更自然。他真是做到“无意为文”,写得像家常话似的。他的结构“随意曲折”,若无结构。他的语言更接近口语,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衔接处若无痕迹。他的《项脊轩志》:“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话没有说完,就写到这里。想来归有光的夫人还要向小妹解释何谓阁子的,然而,不写了。写出了,有何意味?写了半句,而闺阁姊妹之间闲话神情遂如画出。这种照生活那样去写生活,是很值得我们今天写小说时参考的。我觉得归有光是和现代创作方法最能相同,最有现代味儿的中国古代作家。(摘编自汪曾祺《谈风格》)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我”认为,喜神行乐图起源于汉代的古贤烈女之像,后来发展为庸夫俗子皆有的行乐图,例如“我”的祖父就有一幅。B.小说中的外祖父虽是个很古板严厉的人,但在其行乐图中却潇洒地手执书卷坐在丛竹前的石头上,因为这才符合行乐图闲适的要求。C.画遗像时需拿了初稿到“本家”去征求死者亲属的意见,其中姑奶奶们往往是最挑剔的,这也说明对传真画像的匠师技能要求比较高。D.管又萍经对镜自照后,在徒弟画的像上加了两笔,画像立刻栩栩如生,神气活现,这表明管又萍在传真画像方面技艺高超。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在介绍喜神图类型时就带了一笔“我们县城里画像画得最好的是管又萍,他的画价也最贵”,这句话为后文表现管又萍的高超技艺作了铺垫。B.文本一写齐白石“画的像能透过纱套,看得见里面袍子上的团龙”,衬托出齐白石是画喜神图画得最好的画师,画得极其细致。C.文本二中作者认为归有光“半句传神”很有意味,这一观点在《喜神》中也有体现,如写到“管又萍放下画笔,咽了气”就结束。D.文本一的风格应是与汪曾祺个人气质有关系的,而这一风格的形成受他所喜欢的归有光、鲁迅、沈从文等作家作品的影响。3.文本一是一篇小说,为什么却用了较多笔墨介绍喜神图类型及画法?请简要分析。4.作者认为“归有光是和现代创作方法最能相同,最有现代味儿的中国古代作家”,其创作也深受归有光的影响。请结合文本二中的相关内容,从选材、结构、语言三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文本一进行鉴赏。三、(2024·江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文本一:小说夜渔莫言①经过长时缠磨,九叔终于答应夜里带我去拿蟹子。吃过晚饭后,九叔带我出了村。②那晚上月亮很大,不是八月十四就是八月十六。时令自然是中秋了,晚风很凉爽。月光皎洁,照在高粱地间的水上,一片片烂银般放光。吵了一夏天的蛙类正忙着入蛰,所以很安静。③等了很久,蟹子们还没出现,我有些焦急了。九叔也低声嘟哝着,起身到栅栏边上去查看。回来后他说:怪事怪事真怪事,今夜里应该是过蟹子的大潮呀,又说西风响蟹脚痒,蟹子不来出了鬼了。④九叔从河边的一棵灌木上,摘下一片亮晶晶的树叶,用双唇夹着,吹出一些唧唧啾啾的怪声。我感到身上很冷,便说:九叔,你别吹了,俺娘说黑夜吹哨招鬼。九叔吹着树叶,回头看我一眼。他的目光绿幽幽的,好生怪异。我心里一阵急跳,突然感到九叔十分陌生。我紧缩在蓑衣里,冷得浑身打战。⑤天上不知道何时出现了一朵黄色的、孤零零的云,月亮恰好钻了进去。我感到这现象古怪极了,这么大的天,月亮有的是宽广的道路好走,为什么偏要钻到那云团中去呢?⑥清冷的光辉被阻挡了。河沟、原野都朦胧起来,那盏马灯的光芒强烈了许多。这时,我突然嗅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幽香来自河沟,沿着香味望过去,我看到水面上挺出一枝洁白的荷花。它在马灯的光芒之内,那么水灵,那么圣洁,我们家门前池塘里盛开过许许多多荷花,没有一枝能比得上眼前这一枝。⑦荷花的出现使我忘记了恐惧,使我沉浸在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洁白清凉的情绪中。我不知不觉地站起来,脱掉蓑衣,向荷花走去。我的腿浸在温暖的水中,缓缓流淌的水轻轻抚摸着我,我感到很舒服。离荷花本来只有几步路,但走起来却显得特别漫长。我与荷花之间的距离仿佛永远不变,好像我前进一步,它便后退一步。我的心处于一种幸福的麻醉状态,我并不希望采摘这朵荷花,我希望永远保持着这种荷花走我也走的状态,在这种缓慢的、有美丽的目标的追随中,温暖河水的抚摸,给了我终身难忘的幸福体验。⑧后来,月亮的光辉突然洒满河道,一瞬间,我看到它颤抖两下,放射出几道比闪电还要亮的灼目白光,然后,那些宛若玉贝雕琢成的花瓣纷纷落下。花瓣打在水面上,碎成细小的圆片,旋转着消逝在光闪闪的河水中,那枝高挑着花瓣的花茎,在花瓣凋落之后,也随即萎靡倾倒,在水面上委蛇几下,化成了水的波纹……⑨我不知不觉中眼睛里流淌出滚滚的热泪,心里充满甜蜜的忧伤。我心中并无悲痛,仅仅是忧伤。眼前发生的一切,宛若一个美丽的梦境。但我正站在河水中,水淹至我的心脏,我的心脏的每一下跳动都使河水轻轻翻腾,水面上泛起涟漪。荷花虽然消逝了,但清淡的幽香犹存,它在水面上漂漾着,与清冽的月光、凄婉的虫鸣融为一体……(节选自《莫言的奇奇怪怪的故事集》)文本二:散文池塘莫言①前面有一个池塘,所谓池塘,实际上就是原野上的洼地,至于如何成了洼地,洼地里的泥土去了什么地方,没人知道,大概也没有人想知道。草甸子里有无数的池塘,有大的,有小的。夏天时,池塘里积蓄着发黄的水。这些池塘无论大小,都以极圆的形状存在着,令人猜想不透,猜想不透的结果就是浮想联翩。②前年夏天,我带一位朋友来看这些池塘。刚下了一场大雨,草叶子上的雨水把我们的裤子都打湿了。池水有些混浊,水底下一串串的气泡冒到水面上破裂,水中洋溢着一股腥甜的气味。有的池塘里生长着厚厚的浮萍,看不到水面。有的池塘里生长着睡莲,油亮的叶片紧贴着水面,中间高挑起一枝两枝的花苞或是花朵,带着十分人工的痕迹,但我知道它们绝对是自生自灭的,是野的不是家的。朦胧的月夜里,站在这样的池塘边,望着那些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玉雕般的花朵,象征和暗示就油然而生了。四周寂静,月光如水,虫声唧唧,格外深刻。使人想起日本的俳句:“蝉声渗到岩石中。”声音是一种力呢还是一种物质?它既然能“渗透”到磁盘上,也必定能“渗透”到岩石里。原野里的声音渗透到我的脑海里,时时地想起来,响起来。③我站在池塘边倾听着唧唧虫鸣,美人的头发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美人的身上散发着蜂蜜的气味。突然,一阵湿漉漉的蛙鸣从不远处的一个池塘传来,月亮的光彩纷纷扬扬,青蛙的气味凉森森地粘在我们的皮肤上。仿佛高密东北乡的全体青蛙都集中在这个约有半亩大的池塘里了,看不到一点点水面,只能看到层层叠叠地在月亮中蠕动鸣叫的青蛙和青蛙们腮边那些白色的气囊。月亮和青蛙们混在一起,声音原本就是一体——自然是人的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节选自莫言《会唱歌的墙》)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作者用疑问句式来表现孩童这一独特形象,如第⑤段的“我感到这现象古怪极了,这么大的天,月亮有的是宽广的道路好走,为什么偏要钻到那云团中去呢?”既表达疑惑,又充满好奇想象。B.文本二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我”与朋友去看池塘的故事,引出作者对于“声音是一种力呢还是一种物质”的思考,最终得出“月亮和青蛙们混在一起,声音原本就是一体”的结论。C.文本一第⑧段月光的变化,既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又呈现出了人物情感升华的过程;文本二也描写了月光——“四周寂静,月光如水”“月亮的光彩纷纷扬扬”,具有相同的作用。D.文本一“荷花的出现使我忘记了恐惧,使我沉浸在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洁白清凉的情绪中”的内容,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类似,都写照了人物的心境。2.对文本二的赏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草甸子里有无数的池塘,有大的,有小的”“池塘里积蓄着发黄的水”等句子,描绘了池塘的景象,语言风格质朴自然。B.从“虫声唧唧,格外深刻”的描写,引出“声音是一种力呢还是一种物质?”的疑问,更引发了下文段落有关自然的思考。C.“美人的头发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美人的身上散发着蜂蜜的气味”,这里以“美人”代指“荷花”,透露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D.“突然,一阵湿漉漉的蛙鸣从不远处的一个池塘传来”,用“湿漉漉”形容蛙声,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描绘出独特的视听感受。3.景物描写在不同的文体中常具有不同的作用,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花”为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请分别从“虚构”和“真实”的角度比较文本一和文本二不同的美。四、(2024·黑龙江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飘逝的风筝徐国平①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风筝,迈出了家门。那是一只“年年有余”的风筝。鹞爷有个习惯,扎风筝从不重复,每年都要扎出一个新花样。若在过去,扎糊这种风筝,再简单不过,用不了一天工夫。如今不行了,整整花了半个月。不是技不如前,而是自己老了,两眼发花,双手也发抖。此刻,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犬吠鸡鸣声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了?”鹞爷心里猜想着,整个人显得失魂落魄,没精打采。是啊,一个人放风筝有啥意思啊?一路上,那些残垣断壁、破砖瓦砾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②那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鹞爷瞧着心痛,就像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三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重,一直走出村外,老半天也没碰上一个人,甚至连一只鸡一条狗都没撞见,只有一些像是找不着窝栖落的麻雀,叽叽喳喳在他四周焦躁不安地飞过。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倒是一些不甘寂寞的春草早早破土,钻出一棵棵嫩芽。鹞爷站在地头,先舒展开双臂,又伸了一下脖颈。沉重了一个冬天的身子,都有些迈不动脚步了。这时,一阵春风拂来,那只风筝有些迫不及待地拽紧了他的手。鹞爷浑身上下顿觉轻飘飘的,如同要离开地面飞起来一样。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③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学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一到阳春,方圆百里的天空,都会飘曳着他扎的风筝,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中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会飞到九霄云外。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的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儿呀,而且,大都跑到了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躁,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自己的雄心壮志,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很快,天上飞起一只风筝。那只风筝随着风飘忽不定,像只失群的孤雁,在空中东一头西一头地乱窜。鹞爷仰着脖颈,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鹞爷低头一看,不知何时,身边多了一个男孩,正一脸好奇地望着他。终于有人陪了,鹞爷的心豁然开朗,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说:“你玩一下就知道了。”男孩怯生生地接过风筝线,有些不知所措。鹞爷一旁吆喝着:“拽紧线,快跑起来啊!”男孩立马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鹞爷没有责备那个男孩,而是一脸温和地劝慰着说:“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男孩噘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带他回来寻根祭祖。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鹞爷心里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男孩一脸迷茫,摇头说不知。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飘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④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鹞爷是一位扎风筝的手艺人,每年三月,都会扎一只风筝,而且年年不重样,他放风筝时都会吸引很多孩子尾随。B.文章通过鹞爷的回忆,介绍了他过去的经历,使过去与现在形成鲜明对比,进而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C.鹞爷看着男孩放风筝的背影,眼前闪过儿子和孙子的影子,文章在此处用剪影的方式,把鹞爷似曾相识的影像呈现出来。D.文章以鹞爷的行踪为线索,写他从村里到村外的所见、所闻、所思等内容,反映了中国乡村的现实状况。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①把万物生长的蓬勃旺盛的状态刻画出来,句中短语“长了翅膀”与本文书写对象“风筝”相契合。B.句②用“蚕食”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挖掘机损毁院落的过程,进而表达了鹞爷对美好家园消逝的痛心和无奈。C.句③中,鹞爷不肯撒手去放风筝,就是因为他年龄大了,对于放风筝已经感到力不从心,担心风筝会从手中滑脱,飞走。D.句④写了鹞爷的动作和心理,省略号表示鹞爷内心情绪复杂,难以言说,而在这些情绪中包含了他对传统的热爱。3.本文反映了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出现的很多问题,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4.本文的物象“风筝”意蕴丰富,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五、(2024·陕西渭南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断魂筑蔡楠自从荆轲死了之后,高渐离再也没有摸过我。他把我装进箱子里,悠悠地对我说,燕国不保了,我们该离开这里了。我听见有东西噼里啪啦砸在箱子上。直到那东西顺着箱子的缝隙滴在丝弦上濡湿了我的身体,我才知道那是高渐离汹涌的泪水。果然和高渐离预感的一样,秦国大军旋风一样扫过燕国。他们的旋风是向北刮,我和高渐离是向南逃。他带着我爬过他故乡范阳城的残垣断壁,涉过血水流淌的易水河,来到白洋淀边的秋风台。我感觉,高渐离的脚步在这里停顿了好久。往事如昨,高渐离和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场面连我都记忆犹新。我发出的高亢悲壮的音律在这里曾经撼动了那么多人。那是我迄今为止最痛快淋漓的呐喊。呐喊完了,我开始疲惫地歇在高渐离的行李箱里。作为一把筑,我除了听命于高渐离的手指,发出不同的音律,我还能做什么呢?太子丹的头颅掉了,燕王喜的头颅掉了,燕国天空的星辰也掉了。我和高渐离不能再往南逃了。逃到哪里看到的都是秦国的星辰。我们在宋子居住了下来。高渐离做了一家酒楼的酒保。他的名字改成了燕惜。我就被燕惜安排在他那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床底下。虽然我动弹不得,但每天我又都在跟随着他。我是他的影子,一个曾是天底下最好的乐手的影子。我随着他端盘上菜,刷盘洗碗,砍柴劈木。我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一双调琴弄筑的纤手变得粗糙皲裂,骨节粗大。看着他的心在一点一点破碎开来,我躁动不安。我在箱子里激烈地扭动自己颈细肩圆的身子,我的十三根铜弦铮铮作响。我觉得那简易的床铺也在我的响声中摇晃。我停不下自己。直到中间那根长弦在燕惜沉重的叹息声里砰然抻断,我才有了暂时的安静。燕惜停止叹息是在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那晚他破例多喝了几杯冰烧酒,正要回房休息,却听到了一阵久违的筑声隐隐传来。他循着筑声挪动着脚步,他的褴褛的衣袂很快就飘到了主人家的堂前。那是一个咸阳来的客人在击筑。堂下一群人正侧耳细听。一曲终了,众人鼓掌赞叹。燕惜却不合时宜地嘟哝了一声:好是好,就是差了一些东西!燕惜说,客人的筑声是从琴弦上弹出来的,只能悦人耳,还不是真正的音乐。真正的音乐是悦人心,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客人把筑一下子就掷到了他的脚边,那你弹一首真正的音乐给我听听!他从床下掏出尘封的我,然后换上了那身在燕国朝廷穿过的华丽衣服,整容净面。在众人惊诧的目光里,修颀俊逸的燕惜左手按住我的头部,右手捏着竹尺,优雅而娴熟地一击,我渴盼已久的身体顿时生动起来,震颤着发出了一声贯穿天地的妙音。众人的心一下子就被击昏了。昏迷的心不会死去,它们注定还会被持续的筑声所唤醒。一阵高亢的筑音穿过,接下来就是激越的旋律。我和燕惜都不由自主地唱起了那首荆轲曾经唱过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好——主人、客人还有堂下的听众禁不住欢呼起来。燕惜却流着泪嘟哝着,好什么好,这十三根铜弦,还断着一根呢!那个夜晚过后,我没有再回到箱子里。我重新回到了燕惜的怀抱。我们又变得形影不离了。燕惜对我说,该是离开宋子的时候了,有人在等我们呢!谁在等我们?是嬴政。不,应该叫他秦始皇,他现在已经统一六国了。战鼓声已经远离了咸阳宫,现在这里需要音乐。需要音乐来粉饰装点大秦的一统江山。我和燕惜就做了秦始皇的宫廷乐师。秦始皇要燕惜作一曲《秦颂》,只是在进宫之前,他让人用马屎熏瞎了燕惜的眼睛。其实,燕惜的眼睛根本不用了,他基本上已经为荆轲哭瞎了。与秦始皇面对面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不但懂战争,懂政治,他还懂音乐,懂我。他狂笑着,受了我声音的吸引,一步一步走向燕惜,走向我。他俯身想从燕惜的手里拿过我,然后自己弹奏。而这时,我却发出了铅一样沉钝的声音。我灌满铅的身子在燕惜的粗糙大手里化作一道闪电,飞快地向秦始皇砸去——应该说我是长着眼睛的,但我的眼睛终究不如人的眼睛,更何况是秦始皇的眼睛。他比闪电还快的眼睛帮助他的头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击。我和沉重的铅块跌在大殿,整个身子霎时七零八落。我成了一把断魂筑!燕惜在秦始皇的剑下一动不动。我奇怪他的盲目里竟然还有眼泪,竟然还有铅块一样的眼泪汩汩而下,秦始皇下令对燕惜处以绞刑。我的七零八落的残骸也被聚拢起来,放在了燕惜的脚下。秦始皇拍拍燕惜的肩膀,轻声地说,我早就知道,你不是燕惜,你是高渐离!熏瞎你的眼睛,是想让你专心音乐,可你偏偏参与了政治!燕惜抬起头,冷笑道,不,我不是高渐离,我是荆轲的影子,我也是燕国的影子!(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多处使用照应,如波浪线处“他让人用马屎熏瞎了燕惜的眼睛”和文末秦始皇道出真相相照应。B.“堂下的听众禁不住欢呼起来”与“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来表现音乐效果。C.小说第三段运用细节描写和对比的手法,描写了燕惜的忍辱负重和“筑”的难以平静。D.小说采用悲剧式结尾,高渐离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唏嘘慨叹,心生悲伤,增加了历史的凝重感。2.文中三次写到了高渐离的“泪”,分别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3.有人评价说“蔡楠的小说用荒诞的叙述口吻来叙事”。请据此分析本文的叙述视角及其作用。六、(2024·宁夏吴忠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666号(节选)严歌苓张桂堂说:“您认识我不?”666号微笑:“眼熟。”张桂堂说:“我背过司令几天呢。大前年秋天。”666号接着看张桂堂:“大前年。快三年了。”门口进来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他走到赵将军跟前,抹干净手掌,冲赵将军鞠躬,身子呈大虾米状,就那么撅着跟将军握手,说:“我叫丁铁,早几年就听说抗联[注]有个赵霖宇司令,‘鬼见愁’,打仗快,跑得也快。不承想有这份荣幸,见到赵司令的真身。”他跟赵将军握了手,把半块拇指大的黑家伙,恭恭敬敬放在对方的小手上,“赵将军,这是俺娘今年阴历年送来的熊肉干。”666号往回推:“你留着吧。”丁铁双手将赵将军的手掌捂住说:“好东西!没劲儿的时候,搁牙尖上嗑嗑,嗑下点儿肉丝儿,管事儿!”666号不再客气,黑乎乎的肉干顺着他的手溜进666号码下面的衣兜里。此刻张桂堂一声不吭,到666号前头,右脚猛一支,将军就趴在了刨花儿上。锉子将军趴在那儿,扭头找使绊子的人。张桂堂两手插进赵将军的胳肢窝,把他提起来。张桂堂盯着666号又黑又圆的眼睛:“忘了?赵司令跟我摔跤,我还输了呢。”666号笑了,看见自己弯身时那小半截烟卷儿掉出来,落在锯末上。他捡起烟卷,放在鼻孔上使劲吸气。张桂堂蹲下来,用一把刚上了把儿的镰刀打火,几分钟之后,一根纸煤儿点着了,凑到666号脸前面。窗外冒出喊叫:“谁在抽烟?!”姓宋的看守又从窗口冒出来。张桂堂把烟往他的铝饭盆下一扣,说:“刚抽完。熄了。”666号笑笑。张桂堂也笑笑。等宋看守一走,张桂堂拿出盆子下的烟。两人又笑笑。心知肚明,才这么笑。他俩笑的是,一个冒充赵霖宇,一个知道他冒充,故意不揭穿。666号问:“你背过赵霖宇,不是吹吧?”“赵司令的马死了,部队也快饿死了,他让警卫排的兵把马剁开,各连队分一块马肉、几块马骨头,熬些野地采的蘑菇,加了几把野芹菜、野蒜苗,熬了汤,一个战士分一茶缸,背着奶娃的女战士分一茶缸半。那是过节呢。烂马皮熬汤,那是三八年的事。”“你什么时候知道我不是赵霖宇的?“其实我第一眼就看出来了。”“第一眼咋看出来的?”“大伙跟你敬礼,你礼都不还。你还收了丁铁的熊肉,那也是个破绽。赵司令那人,从不吃独食,非得每个手下都吃上了,他才愿意吃。剁了一匹大马,他一口都不吃,不知躲哪儿去了。找到他的时候,他鼻子都红了。哭的。那是他的马呀。”张桂堂告诉他,马肉让大家吃了两天,赵霖宇将军自己吃皮鞋底。熬烂的鞋底,搁了点蘑菇、野芹菜、野葱头,幸亏有人掏出一块红薯。那是五月初,老百姓也没粮接济抗联部队。设好的秘密粮点,就找到一麻袋红薯,又已经冻坏了,咬上去一点面乎劲儿都没有,咯吱咯吱的,一股药腥味。赵司令那双鞋是从鬼子军官尸首上扒的,牛皮底子,牛皮面子,他吃了好几天,算开荤。马没了,鞋也没了,战士们轮流背着他打仗、行军。他就在战士们背上看地图,画路线、设埋伏点。就是在他张桂堂背上,赵司令给鬼子下套,一路扔下背包卷、破行军锅、烂乌拉草鞋、血绷带,看上去像抗联部队已溃不成军,只要加紧追击,一定会连锅端,一举全歼。眼看着鬼子进了套,抗联一收口子,关起门打,打死了一百四十四个鬼子兵,六十几个保安团伪军。以为这下能吃上饭了,结果发现鬼子的干粮袋也是瘪的,也难为了那帮鬼子,在山里追击抗联,瘪着肚子转了好几百里山地。666号想,这就是抗联将军。这将军有啥干头。自古哪个司令大帅这么寒碜,吃鞋底,坐骑都让手下熬汤了。当司令大帅,不吃香喝辣,图的什么?可是那么多人一听赵霖宇将军,就跟听到岳飞一样。做了亡国之人,没有吃鞋底的小个儿闵志宏,你为人的脸面,还有那口气,谁给你争回来?赵霖宇就是你的脸面,是你为人的那口气。不然亡国奴跟屠宰场的猪、羊一样。666号眼神呆着,心里在想,都是小个儿,看人家活的,最大的个儿都不如他高。(有删改)【注】抗联一般指东北抗日联军。文本二:闵志宏是被日本人误当成赵霖宇抓进狱中的,他起先为了享受赵将军在狱中的好待遇,将错就错,开始扮演起赵将军。穿着666号囚服的“赵将军”在鬼子心目中,就是他们的魔鬼,是一个对他们来讲不吉利的人。可是在广大狱友心中,666号就是赵将军,是一个真英雄,是值得让他们追随、尊敬的人。而闵志宏这个假将军,如果光凭他自己的觉悟,饶是他演技再好,也可能中途演砸。他是在狱中受抗联战士张桂堂的影响,了解了将军传奇般的人生,并逐渐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由开始的简单模仿到对赵将军真正心悦诚服。刚开始他可能连一个“6”都配不上,渐渐地变成了“66”,等到他真正意识到“要是赵将军九死一生,最终扛过所有苦难艰险,领着所有不愿回去做闵志宏的男人们,把国土、田地夺回来”的那一刻,他已经完全配得上“666”。这时的“666号”代表的已经不再是闵志宏,也不再是赵霖宇,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值得被人记住的英雄。它以一个独特的记号承载着一段难以忘却的故事,也以一个独特的符号象征着某一个英勇赴死的人。(选自《(666号>中的真假将军:抗联战士在泥泞中开出的英雄之花》,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部队里粮食紧缺时,赵霖宇将自己的马剁了熬汤分给战士们吃,文本一通过对他剁马后行为的描写展现出他对马的深厚情意。B.抗联将军赵霖宇身先士卒,危难时心怀战友,又具备作战智慧,展现了战争时期革命者不惧苦难艰险、勇赴国难的精神风貌。C.闵志宏起初冒充真将军赵霖宇是为了享受狱中的好待遇,但他最终真正心悦诚服,这主要是因为受到抗联战士张桂堂的影响。D.文本一中,作者通过狱中人之口,特别是熟悉赵霖宇将军的张桂堂的讲述,塑造出赵霖宇将军有血有肉、令人折服的英雄形象。2.“666号”不仅是一个狱中的编号,更有着深刻的时代含义,谈谈你对此的理解。3.你认为文本一的主人公是“真将军”赵霖宇,还是“假将军”闵志宏?请说明你的理由。七、(2024·四川绵阳高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拔步床聂鑫森曲曲巷的老班辈,说起于爷于干丰和他的内人巴晓月,几十年来相敬如宾,没红过脸,没吵过架,感情巴得像牛皮糖扯都扯不开,是因为每夜都睡在一张古旧的拔步床上,连做梦都相同。这不是说笑话吗 但曲曲巷的男女老少都相信。特别是一些人到中年的堂客们,羡慕得直咂嘴巴。“拔步床真是个好东西,可惜我家没有。怪不得我那当家的,早和我分床了。”“于爷两口子,无儿无女,庭院里空落落的,不能不抱团取暖。”“那倒也是。”于干丰七十岁了,干干瘦瘦,腰有些弯,说话声音低。退休前他是本市华湘家具总公司的细木匠,专做仿古家具,而且雕花刻朵,手上有绝活。巴晓月也是这个单位的油漆工,年纪只比丈夫小两岁,身体却健旺得多。他们虽不是一个车间,但上班、下班可同去同回,比翼齐飞;退休了,有了整块的时间长相守,四目含情相对。于干丰有时也要出去一下,老朋友邀他去小酌几杯。做大工匠、细木匠的,都爱喝酒。于干丰也不例外,只是他量大,喝得猛也喝得多,把肠胃喝出了病,不得不时常去麻烦医生。巴晓月劝过他,劝不住。直到几年前,于干丰才收敛了许多,因为妻子几句掏心掏肺的话把他震住了:“老于呀,你知道我素来胆小,你一旦先走,漫漫长夜,我怎么挨到天亮 但愿这拔步床上睡的总是两个人!”于干丰一拍拔步床的雕花围板,说:“我……们不能辜负了这张床。”于家世代都是细木匠。床、桌、几、案、柜、椅、凳……上面还施以浮雕、深雕、圆雕、透雕,花鸟、山水、人物,无不栩栩如生。代代有传人,在古城湘潭名声广为人知。这张拔步床,是于干丰爷爷的爷爷制作的,时为晚清。采用的是明代中晚期流行的款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架子床,二是架子床前的围廊,围廊与架子床连成一个整体。床前的廊庑两侧放置桌凳,人跨步进入铺嵌木板的廊,有如进入室内,故拔步床又称踏板床。床顶下周围有挂檐,床下端有矮围,都雕着各种图案:花好月圆、举案齐眉、鹄桥相会、琴瑟和谐……充满吉祥、欢乐的情调。这张床一直拆散、包扎藏在于家放杂物的阁楼上。1977年丹桂飘香时,26岁的于干丰和24岁的巴晓月要结婚了,父亲把这张床在新房里拼装好,说:“这是个吉物,祝你们和和睦睦,生儿育女,白头偕老!”于干丰夫妇在拔步床上睡了44年。父亲、母亲相继辞世,他们也老了,只有床还是原样!可惜他们没有一儿半女。于家的细木匠手艺,只能到此中断。巴晓月说:“老于,我对不住于家,没让于家的绝活有个传人!”于干丰说:“这是什么话 我带出了多少徒弟,他们难道不是于门的传人 ”“可惜你和徒弟,没做过拔步床。”“这玩意,费时费材料,价格贵,没有订货的,公司领导不让做。”“爹当年搬出拔步床让我们用,是不是还有别的意思 ”于干丰的眼里忽然有了泪水。记得十多年前,市博物馆有专家来于家观赏拔步床,问于干丰:“这是真正的明式好玩意,虽制作于清代,做工、雕工都是一流,可否能出让 价钱好商量。”“祖上留下的东西,我不能出让。你们可以到家具公司去订做,我的手艺自信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可博物馆不能收藏当代的东西,这是有规定的。”秋风凉了,重阳节迎着菊花香翩然而至。曲曲巷传出了令人惊诧的新闻:于干丰和巴晓月分床了!是居委会主任带着人,去看望离退休老班辈,在于家时,巴晓月忍不住说出来的,还引着人到卧室去巡看,果然言之不虚。拔步床的旁边,摆了一张于干丰亲手做的简易平头床,没有上漆,杉木的香气很好闻。窗前的长条桌上,放着一个木雕的不倒翁,头型、脸相酷似于干丰。桌边靠着一支木雕拐杖,杖头雕的是钟馗的头像,拐杖与人肩等高,是握杖而行的形制。主任问:“于爷,你们亲亲热热几十年,是这块地方的榜样,怎么忽然分床了 ”于干丰低声说:“我身上有不好闻的气味,怕熏了堂客。”巴晓月说:“我不怕熏,我……喜欢。”“可我自己都受不了,总要下床去室外透口气,不另外睡会吵闹了你。我知道你胆小,就雕制了这支钟馗头像拐杖,它可以为你驱邪壮胆;还有我雕的不倒翁头像,你瞄一瞄,就知道我在你身边。”主任微微一笑,说:“巴大姐呀,你误解于爷了。你们虽不同床却同屋,于爷想得这么周到,难得。我们就告辞了。”两个月后,于干丰因肺癌晚期,溘然离开人世。落气时,他挣扎着坐起来,靠着平头床的挡板,对巴晓月和几位老邻居说:“我早就知道自己身患绝症,活不长了。晓月胆小,我得趁着还在世,赶快和她分床,让她习惯一个人睡拔步床。至于我睡的这张平头床,我走后,丢掉就是……”巴晓月大声嚎哭起来。待于干丰的后事料理好,巴晓月将拔步床捐赠给了市博物馆,只收下一张朴素的“捐赠奖状”。没上漆的白坯平头床,她没有丢掉,夜夜安详地睡在上面,枕头边放着丈夫的不倒翁像。有时出院门上街去买点什么东西,她一定会手握雕着钟馗头像的拐杖。“巴娭毑,你健旺!”“谢谢大家关心!”(有删改)【注】拔步床,又叫八步床,是中国传统家具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床。拔步床多在南方使用,因南方温暖而多蚊蝇,床架的作用是为了挂蚊帐。这种床式整体布局所造成的环境空间犹如房中又套了一座小房屋。拔步床下有地坪,带门栏杆,大有“床中床、罩中罩”的意思。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曲曲巷的人们对于于干丰和巴晓月关系的议论,一方面说明了两人关系的亲密,另一方面也在强调本文的描写对象拔步床。B.于干丰也有过迷茫,是巴晓月的真诚和柔情感化了他,他迷途知返,提前为胆小的妻子安排适应性“实习”,好让妻子度过没有他的日子。C.文章用了一定的篇幅对拔步床及其来历进行了描写和介绍,既是文章不可或缺的内容,也使文章有了传统文化之美。D.文章以对话结尾,既言简意赅,使文章情节紧凑,不拖沓,同时也让读者因于干丰去世后巴晓月的状态感到了些许欣慰。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和铁凝的小说《哦,香雪》一样,没有传统小说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种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淡化情节,突出情韵,注重抒情表意。B.本文和《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都采用全知视角叙事,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C.本文和茹志鹃的《百合花》一样,其中主要人物都是作者所要肯定和讴歌的对象,呈现出本真单纯的样貌,虽然也有误会之时,但无忠奸美丑之别。D.本文问接反映的是对民族传统的坚守问题,而《百年孤独(节选)》反映的是民族传统所受到的巨大冲击,两篇小说的主题都跟民族传统有关。3.小说中的“拔步床”在作品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请结合全文加以简析。4.这篇小说内容前后照应,使情节紧凑,故事真实可信。请简要说明文中是怎样前后照应的。八、(2024·安徽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放生马海勒根那我家那匹云青马其实十几年前就死掉了,这个祖父明明知道,可就是在祖父知道云青马死掉的那一天,他的脑筋出了毛病。那是十几年前,祖父要将他的老云青马放生。那可是他最心爱的伙伴,生产队解体前,他一直骑着它为队里放牧,等包产到户,他舍不得这匹坐骑,用两头牛的代价换得了它。后来我们乡村土地沙化,由牧业转为农耕,作为我家唯一能犁田的牲畜,祖父不得不忍痛让云青马架犁耕田。不过,那是怎样的情形呢,说起来至今还是我们乡村的笑话——云青马犁田时,祖父竟然备了另一副扛把子,自己充当另一匹马拉副犁。没有谁见过一个男人把自己当牲畜使唤的,乡人嬉笑着和我说。云青马就这样为我家效劳了二十几年,直到它老得和祖父一样走不动路。就是这样一匹马,祖父要将它送归自然去。一周之后,一身酒气的父亲终于坐着长途大巴回来了。祖父迫不及待,远远地迎上前去。父亲打着酒嗝,目光躲闪,说:“一切都遵照你的话做了,我把老马放生在……在锡林郭勒了……”可就在那天晚上,祖父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云青马眼神哀戚,冲着他不断悲鸣。祖父看清了它的身躯,老马浑身是血,脖颈处已与身体断得只剩下一层皮。祖父的病就此落下了,无药可医,直到父亲娶妻生子。我即将出生的那天早晨,许是添丁进口的喜讯触动了祖父锈蚀的神经,他几年来第一次自己拄着拐杖下了床,一步一步挪到晨光耀眼的屋外,遮目远望了一阵子,忽然眉开眼笑起来,冲着远处呼喊:唿咧——唿咧——我阿爸好生奇怪,凑到他跟前问他:你这是召唤谁呢?祖父手指院外,你瞧,云青马,是云青马回来了……从那天开始,那匹任谁都看不到的老马又回到我们家里,所有家人都被老爷子的魔法惊得目瞪口呆。家人里,只有我自愿配合祖父,帮他老人家侍弄别人看不到的老马。祖父从小把我看大,按我父亲的话说,老爷子除了对云青马好,其次就是对我这个长孙好。不知怎么的,我对祖父也有种天生的亲近感,那种冥冥中的感觉甚至超越了血缘。而那匹不存在的云青马,或许是祖父打小把它灌输给我,以至于在我的脑海里牢牢地生根发芽,有时我竟然也能看到它的肉身,真切得连马毛都数得清。那些天里,祖父嚷嚷要云青马驮着他出门远游,我便积极为他准备。除了我,家里人只当那是疯言疯语,没人信,因为那匹老马根本不存在。我母亲心地纯善,和父亲说,不行你用摩托车驮着阿爸出去转一转吧。阿妈去世得早,他老人家为了拉扯你们几个孩子,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兴许心里憋得慌呢。我父亲闻言吹胡子瞪眼:用摩托车驮他出去?你以为他是八岁的孩子吗?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来负这个责啊?母亲白了他一眼,父亲则背着手走出门去:都给我消停消停吧,这个家都够演一出戏的了。父亲说让这个家消停消停,可事与愿违。那一天早上,给田地浇了一遍水的他迟迟不见祖父起床。推门看时,只见床铺上空空如也,被褥倒是叠得整齐。父亲以为老爷子在近处转悠,房前屋后瞧了一圈,却一无所获。这时他还没有慌张,骑上摩托车四下去找,他想一个腿脚不利索的老爷子还能溜达多远,可方圆几里转遍了,仍没见祖父的身影。彼时,我就像匹青葱骏马那样,驮着祖父奔走在郁郁苍苍的群山峻岭。这里白桦黑桦参半。落叶松密密匝匝一拔冲天。头顶上,游走的白云像大海般波澜汹涌,而山涧间,浩荡奔流的大河仿佛正驮运着群山。祖父张着嘴巴左瞧右望,眼睛都有点儿不够用了,祖父问我,阿斯汗,我们俩这是来到仙境了吗?我告诉老人家,这不是什么仙境,我问过路了,这是大兴安岭,越过这座山岭,我们就到草原了,那就是传说中的呼伦贝尔……祖父闻听,流得满脸是泪,说:孩子,到了草原,你要找个没有人烟的地方,那里只要有河流有山谷,你把我送到那里,放生到那里就行了……我笑了:爷爷,您又不是马儿,怎么可以放生呢?我是马儿,爷爷说,我就是那匹一辈子受苦受累的云青马……您刚刚还说我是那匹云青马呢,爷爷。没错,阿斯汗,我是老云青马,你是小云青马,瞧,现在我们一老一小就是一对儿放生马……此刻,我忽然感到祖父把着我肩膀的手臂像铁钳般有力。把我放下来吧,孩子,我要自己走一走。我说:爷爷,我还是驮着您走吧,我不累。祖父不容分说,从我的后背坠爬下来:你看那天上的鹰隼,它老了,翅膀都耷拉着,可还能在天空中飞翔。我也要下来走一走,我要在这青山绿水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我看到祖父站在山岭上的腿脚忽然变得坚实,似一副鹰爪抓拿着松柏。这会儿祖父手臂一挥,将那把拐杖像丢根烧火棍那样丢下山涧,接着从喉咙里发出几声老马才有的“噗噗噜噜”声,便摆动起半瘫的身躯向前挪移。我看到祖父滑稽的奔跑姿势像极了鸭子,不由得笑了起来,我发出的笑声却是马儿的嘶鸣。咴——咴——我叫了几声……咴——咴——祖父也随声附和……祖父先前还迈不开步伐,跑着跑着,不好使的那只蹩脚竟然也灵便起来,慢慢跟上了我,我们俩真像两匹并肩而行的马儿,鬃尾飞扬,四蹄如风,向着高高的山岭、苍翠的大地,迎着阵阵松涛,铆足了力气撒欢而去……(选自《请喝一碗哈图布其的酒》,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云青马为我家效劳了二十几年,一辈子受苦受累,这是祖父宁可自己充当副驾,也要减轻云青马在耕田时疲劳的原因。B.从父亲坐长途大巴回家后的神态和祖父奇怪的梦境隐约可知,云青马并没有被放生在锡林郭勒草原,可能已惨遭屠宰。C.小说开头交代的生产队解体、牧业转农耕等历史背景以及后文出现的摩托车等新事物,反映出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D.小说的结尾部分,祖父不容分说从我的后背坠爬下来,自己在草原上奔走,表现了牧民对于山川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我”的视角讲述故事,爷孙俩非同寻常的亲近关系为后文“我”带祖父奔向草原,放生自我的情节埋下了伏笔。B.文中画横线处的景物描写,以大自然的壮美衬托人物的内心世界,更真实地表现出这位老人亲近自然时的震撼与感动。C.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反面形象的父亲推动了情节发展,理解祖父心愿的母亲给故事增添了温情力量。D.小说地域色彩浓厚,以祖父和马为书写对象,二者精神通灵,具有奇幻色彩,这与《百年孤独》创作风格有相似之处。3.“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请简析本篇小说是如何实践这一原则的。4.本文在构思上将“云青马”和祖孙二人互为参照,含有多重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小说主题多维探究-关键物象(学生版).docx 5、小说主题多维探究-关键物象(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