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与地球仪》教学设计(第2课时: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课题 1.2.2 《地球与地球仪》 单元 第1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上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本节的重点不在于单纯地让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而是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从中受到科学观的教育,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而经纬网,是学生建立地球空间概念的基础。让学生通过学习有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知识,认识地球仪,使学生学会比较和归纳等地理学习的常用方法,逐步地建立地球空间概念。2022新课标要求 【地球在宇宙中】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太空探索】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学会区域定位,学会查找某区域的经纬度范围。【综合思维】通过学习有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知识,使学生学会比较和归纳等学习方法;在地球仪上确定某点的经纬度。【地理实践力】了解经纬网的用途,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经纬网定位。【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能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环境观、科学价值观。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从难度上来说属于学科的入门的阶段,以知识了解为主,知识点较少,对于学生而言难度不大。因此针对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主要还是延续之前的教学风格,在帮助学生们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树立学生对于地理学科基本学习方法和思维逻辑。重点和难点 经纬度的划分,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经纬网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理解地球仪上经纬网的实际应用。课时 1课时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地球和地球仪的图片、视频,简易地球仪制作材料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同学们,我们来探讨两个有趣的问题:(1)假设有人从A点沿着0°经线一直往南走,方向不变,最后能回到原来的地方吗?为什么?(2)如果是从B点沿着赤道一直往东走,方向不变,最后能回到原来地方吗?为什么? 观看地球仪中的经纬网,思考回答老师问题 通过问题引领,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学习活动1】经线和经度。【方法指引】:预习课文P15-16,读图1.11经线和经度。【问题引领1】经线的定义。【教师】什么是经线?什么是本初子午线?【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赤道的半圆弧线,叫经线。经线和纬线一样都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在地球上并不真实存在,但是在地球仪上存在。【问题引领2】经线有哪些特点?(形状、长度、指示方向、位置关系)。阅读课文,填写下表。形状长度、数量指示方向位置关系学生小组讨论回答:......(略)【教师小结】形状—半圆弧;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位置关系—所有经线都会相交于南北极。(承转)经线有无数条,怎样区分不同的经线呢?人们给不同的纬线标上度数,就有了经度。【问题引领3】什么是经度?东经和西经如何划分?如何区分东西经的分界线及代号?阅读课文,填写下表。经度的特点起始线范 围东西经表示方法经度变化规律180°经线特点经线圈学生小组讨论回答:......(略)【教师小结】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E)和西经(W)。0°经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180°则相反。【问题引领4】经度的范围,两条相对的经线的度数关系。小组讨论回答:......(略)【教师小结】经度范围0°-180°,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叫180°经线。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了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是180°,东西经相反。【学习活动2】纬线和纬度。【方法指引】预习课文P17,读图1.14和1.15纬线和纬度。【问题引领1】纬线的定义。【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问题引领2】纬线有哪些特点?(形状、长度、指示方向、位置关系)。阅读课文,填写下表。形状长度、数量指示方向位置关系【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形状—圆弧;长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指示方向—东西方向;位置关系—所有纬线都会平行。(承转)纬线也有无数条,怎样区分不同的纬线,人们给不同的纬线标上度数,就有了纬度。【问题引领3】什么是纬度?南纬和北纬如何划分?如何区分南北纬的分界线及代号?阅读课文,填写下表。纬度的特点起始线范 围南北纬表示方法纬度变化规律90°纬线特点最长纬线学生小组讨论回答:......(略)【教师小结】赤道的纬度是0°,是纬度的起始线。由此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N)和南纬(S)。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问题引领4】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教师小结】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承转)我们经常会听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概念,学习了经纬线和经纬度后我们就可以比较简单地划分半球了。【学习活动3】半球的划分方法。【方法指引】阅读图1.12-1.14和课本P16-17。【问题引领1】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能够画出南北半球的范围。【教师小结】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纬度是北纬则在北半球,纬度是南纬则在南半球。【问题引领2】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能够画出东西半球的范围。【教师小结】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小小东半球,大大西半球)。【试一试】判断10°W、0°、21°W、170°E、180°所属的东西半球。【教师小结】纬度是北纬则在北半球,纬度是南纬则在南半球。经度小于20°全在东半球,经度大于160°全在西半球;其余的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问题引领3】如果以0°经线与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看看哪些国家被划分在两个半球。学生小组讨论回答:......(略)【教师小结】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简单,因为要平分南北半球只有一种选择,选择最大的纬线圈—赤道;而划分东西半球有无数种选择,因为任意相对的经线圈都可以平分东西两个半球,但最后选择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主要考虑的是尽量避免把一个国家分成东西两个半球。如果选择0°经线与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像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大量国家会被划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认真观察图1.11经线和经度示意图,听老师讲解,认识经线的定义和特点听老师讲解,小组合作探究,认识经度的定义和特点读图分析,小组讨论认真观察图1.15续线和纬度示意图,听老师讲解,认识纬线的定义和特点听老师讲解,小组合作探究,认识纬度的定义和特点认真观察图1.14南北半球划分示意图,听老师讲解,认识纬线的作用认真观察图1.12东西半球划分示意图,听老师讲解,认识经线的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经线和经度示意图,小组合作探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线及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观察经线和经度示意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度及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纬线和纬度示意图,小组合作探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纬线及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观察纬线和纬度示意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纬度及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课堂练习 1. 设计一份经纬线基础知识的课堂小测验。2. 分发测验卷,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完成。3. 学生完成后,收集测验卷进行批改。4. 根据测验结果,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反馈,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个别学生的薄弱环节。 独立思考,完成测验题目。提交测验卷后,认真听取教师的反馈,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通过课堂小测验,及时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调整后续教学策略。课堂小结 1.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地球仪的构造、经纬线的划分及作用等。2.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3. 提醒学生注意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易错点。板书 略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教学反思 1.注意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运用幽默的语言使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地理的时候喜欢上地理。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2.七年级学生很有活力,积极高,要善于调动学生,注重学生的参与的深度与广度。3.经纬网是学生建立地球空间概念的基础。实际授课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为一课时,经纬网定位可以增加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学习有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知识,学会经纬网定位。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