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忆江南》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忆江南》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忆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 唱:《忆江南》
2. 动:忆江南表演
教学目标:
1. 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附点、一字多音等演唱技巧。
2. 了解“鱼咬尾”的作曲手法,并通过创编活动多元化地表现歌曲。
3. 通过视、听、动、唱等活动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歌曲意境;从诗、景、乐、歌、乐、舞等方面让学生领略江南的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教材分析:
《忆江南》是第四单元“甜甜江南”中的音乐作品,这首歌曲的歌词曲子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忆江南》,诗的风格清新,曲调轻松活泼,旋律优美。一字多音、清新优美的音乐风格和充满诗意的歌词,使我们联想到了诗人当时对江南美景流连忘返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风景无比热爱的情感。全曲由四个乐句构成,单乐段,不规整结构,乐句间采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忆江南》。
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歌、舞、诵,等形式来表现江南的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古筝、团扇、油纸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江南
师:早在一千多年前,有位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江南水乡杭州做官,多年以后当他回到他的老家河南时仍恋恋不忘那里的美景,于是便作了一首诗,请大家猜一猜这首诗的名字。(板书课题)
1.诵读古诗《忆江南》。
2.欣赏江南风景视频。
师:那么江南究竟是何等美丽,使得我们诗人这么流连忘返呢!今天,同学们就跟着老师,坐上乌篷船,摇着船橹,一起去那如诗如画的烟雨江南看一看。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江南水乡的风景视频为学生做好情感铺垫】
3.说说你们看到的江南美景,并用动作模仿。【设计意图:在此可以为后面的表演做铺垫】
4.让我们用诗人对江南无比热爱之情来再次朗诵这首忆江南。
二、新歌学唱,品味江南
师:这首诗的意境太美了!我们的作曲家戴于吾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记住这首诗,为他编创了好听的旋律,大家想不想听?
1.教师范唱歌曲《忆江南》。
师:你能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了解歌曲的情绪为唱好歌曲做准备】
2.学唱歌谱。
(1)“附点八分节奏”带来的推动感。
5.6 是什么节奏?哪种节奏适合摇橹 (板书5.6附点八分音符)
(2)了解乐句划分。
师:和老师一起唱一唱歌谱,说说歌曲共有几乐句。
(3)再次视唱曲谱,并动手画旋律线。(唱2遍)
师:江南的美,美在小桥流水,其实在这歌曲的旋律中也包含了这些元素。请你们尝试完整演唱曲谱,并动手画一画旋律线。
【设计意图:通过画旋律线将歌曲的音高与学生的肢体动作相结合,便于学生记住音高学唱乐谱。】
(4)“鱼咬尾”作曲手法
师:我请四位江南的女子上台来试着唱一唱四乐句的曲谱,老师给你们一把团扇,你们唱一句传一句,你能发现它有什么规律吗?(板书:鱼咬尾)
【设计意图:通过传递团扇了解“鱼咬尾”作曲手法的特点。】
3.完整演唱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寻着诗人的足迹走近江南,去细细体会那浓浓的诗意,尝试填入歌词。
(1)体会“一字多音”的婉转柔美。(一字多音),你还能在曲谱中的什么地方找到“一字多音”。
【设计意图:全曲的难点6.1 23 在这能够得到解决。】
能 不
(2)对比两段的不同结尾。
师:假如我们要为这两句分别加上渐强和渐弱记号,你认为怎样加合适?我们一起用这样的力度记号来唱一唱。
【设计意图:采用对比的手法使得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建构。】
(3)完整演唱歌曲。
师:下面我们一起用我们的歌声去表达诗人那种依依不舍、流连忘返的情感。(跟伴奏演唱)
三、歌舞表演,再现江南
师:只有歌声还不能完全表达江南的美!让我们加入我们之前的舞蹈动作,一起来展开一幅唯美的江南画卷。
1.分角色扮演杨柳、流水、江南女子、艄公。
2.部分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一部分学生扮演江南美景。
3.完整表演歌曲。
师:我们先跟着老师的音乐彩排一遍,先是前奏,主旋律出来时艄公开始摇橹,接着流水上场,流水半蹲着,杨柳在风中摇曳准备上场,两位江南女子,团扇、油纸伞上场。
4.师生一起用舞蹈勾画江南美景。
师:我们完整地来表演一次,艄公划船、流水缓缓地流着、杨柳在风中摇曳、美丽的江南女子。
5.用古筝伴奏
师:江南的风景是秀丽的、江南的舞蹈是柔美的、江南的歌谣是婉转的,老师觉得有一件乐器非常适合表现此时的场景,下面老师用古筝来为歌曲伴奏,还请你们按照刚才的顺序进行表现。
四、总结下课,还忆江南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江南秀丽多姿的景色、领略了江南曼妙的舞姿、感受了江南细腻婉转的歌谣,让我们一起走出教室跟着音乐去寻找你心中的江南。
教后记:
本节课学生能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学习附点、一字多音等演唱技巧演唱歌曲,最后通过视、听、动、唱等活动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歌曲意境,激发了学生对江南美景的热爱。所以基本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还是蛮高的!本节课的教学优点:1.能扎实地教授学生相关乐理知识,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2.课的形式很丰富,能通过创设的“景”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缺点:1.最后一句高音的演唱有点“虚”。2.我导入的时间过长,有点主次颠倒。3.课上我过份主导,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所以在以后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情景表演应辅助歌曲演唱,不应该过分追求表面的热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